CN104578862B -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8862B
CN104578862B CN201410797229.2A CN201410797229A CN104578862B CN 104578862 B CN104578862 B CN 104578862B CN 201410797229 A CN201410797229 A CN 201410797229A CN 104578862 B CN104578862 B CN 104578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inverter
electrical level
inverter
circu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72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8862A (zh
Inventor
张�成
邹海晏
丁杰
陶磊
徐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72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8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8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8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且其直流侧Boost电路交错并联,通过对与多个五电平逆变器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进行实时检测,并在其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将多个五电平光伏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而其他作为从机后,控制该主机完全工作而使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从而提高了单台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系统发电量;同时,系统还对该主机和从机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降低了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总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同时等效提高了该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且减少了母线电容的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用来将PV电池板生成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送至电网,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基于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五电平逆变器包括前级DC/DC模块、后级逆变单元、直流母线电容C1~C4以及滤波模块等。在该五电平逆变器启动后,前级DC/DC模块的Boost电路工作,对PV电池板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并通过逆变单元输送至电网,从而满足供电需求。
然而,对于图1所示系统的实际运行,申请人发现,当五电平逆变器轻载运行时,其工作效率比较低,将影响该系统的发电量;而且,由于该五电平逆变器前级DC/DC模块工作过程中引入了高频纹波,使得其Boost电路的输出开关纹波较大,从而影响了五电平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五电平逆变器轻载时,工作效率低,影响系统发电量,且因其前级DC/DC模块工作过程中引入了高频纹波,使得其Boost电路的输出开关纹波较大,从而影响了五电平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Boost电路交错并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与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
将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所述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所述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
控制所述主机逆变侧工作且所述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优选的,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且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优选的,在进行交错相移控制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
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
优选的,所述交错相移控制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PWM调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系统,所述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与PV电池板连接,检测与所述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的第一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PV电池板连接;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将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
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所述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所述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的主从确定电路;
与所述主从确定电路连接,控制所述主机逆变侧工作且所述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的第一控制电路。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且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的第二控制电路。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连接,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的第二检测电路;
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连接,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的第三控制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均包括:
PWM调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
优选的,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具体为:
对于任意相邻的第一五电平逆变器和第二五电平逆变器,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具体为:
对于任意相邻的第一五电平逆变器和第二五电平逆变器,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且这些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在该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对与多个五电平逆变器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进行实时检测,当其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将多个五电平光伏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而其他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此时,控制该主机完全工作而使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以提高单台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系统发电量;同时,系统还对该主机和从机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降低了直流母线电容上的总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数量及其电压波动,同时等效提高了该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基于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种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另一种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且这些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在该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对与多个五电平逆变器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进行实时检测,当其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将多个五电平光伏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而其他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此时,控制该主机完全工作而使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以提高单台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系统发电量;同时,系统还对该主机和从机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降低了直流母线电容上的总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数量及其电压波动,同时等效提高了该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
参照图2所示的本发明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其中,该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这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Boost电路交错并联,以包括2个五电平逆变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的一种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结构示意图,PV电池板的正极与第一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并通过开关S1与第二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该PV电池板的负极与第一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并通过开关S2与第二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的输入端与第二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从而使这两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
当然,对于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结构,结合图3(b)所示的另一种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正负1电平和零电平直接并联的基础上,两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正负2电平也可以直接并联,即第一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的输入端与第二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同时,第一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的输入端与第二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对于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并联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对于上述对应电平端口的连接,可以直接通过线路连接,也可以通过闭合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开关器件(如上述开关S1和开关S2)实现连接,可选的,该开关器件具体可以为接触器或继电器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际应用中,上述举例的两种连接结构形成的五电平逆变电路均适用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检测与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
步骤S12:将检测到的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13:当该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这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这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该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
步骤S14:控制主机逆变侧工作且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对于由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并联的五电平逆变电路,当PV电池板输入功率较小时,若这些五电平逆变器仍都工作,则单个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且单路Boost电路输出开关纹波较大,不利于五电平逆变电路的安全稳定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确定PV电池板的输入功率较小即小于第一阈值时,将选择一个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主机,其他作为从机,并控制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即控制从机的逆变单元停止工作,保持主机的直流侧Boost电路和逆变侧的逆变单元以及从机的直流侧Boost电路工作,从而提高了单台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发电量,同时也便于对PV电池板进行配置。
而且,对于主机和从机的Boost电路,本实施例采用交错相移方式进行控制,其中,若N表示五电平逆变电路所包含的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N≥2),则相移的角度φ=360/N度,所以,在采用PWM调制输出驱动脉冲控制各Boost电路中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工作过程中,该驱动脉冲相位每经过一个φ,就会更换一组Boost电路工作,如此循环,从而实现该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所有Boost电路的交错相移控制,降低总的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保证五电平逆变电路的安全稳定工作,同时提高了主机逆变单元的开关管的工作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
例如图3所示的五电平逆变电路中,N=2,则φ=360/2度=180度,那么对于由这两台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构成的交错并联电路,将控制两组Boost电路移相180度交替工作,从而达到减小总输出开关纹波,进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的目的。
可选的,经上述步骤S12的比较后,若确定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第一阈值,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载波同步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即通过载波同步控制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全部工作),并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其中,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当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并联在一起后,将会产生环流,因而,在进行上述交错相移控制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并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来抑制环流的产生,从而避免该环流干扰对五电平逆变器工作可靠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该环流控制的具体方法不作具体限定,其可采用现有的并联电路环流抑制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详述。
另外,对于上述交错相移控制过程具体可以为:通过PWM调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φ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N,之后,可利用检测到的上述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进行环流控制,对该环路的各参数进行控制调节,直至调节后得到的环路电流和环路电压满足预设要求(该预设要求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本发明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交错相移控制的具体方法并不限于上段所记载的方式,只要能够控制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移相φ交替工作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PV电池板的输入功率较小时,控制五电平逆变电路中的多个五电平逆变器进行主从模式,并对这些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不仅提高了单台五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以及整体发电量,而且减小了总的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保证了五电平逆变电路安全稳定工作。
参照图4所示的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如上图3(a)和(b)所示的包含有两台五电平逆变器的五电平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具体的电路连接结构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一台五电平逆变器中的Boost电路,其可以是单路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多路交错并联,其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且控制方法及系统类似,本实施例仅以单路Boost电路为例进行说明,则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系统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检测电路41、比较电路42、主从确定电路43和第一控制电路44,其中:
第一检测电路41与PV电池板连接,检测与该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
可选的,该第一检测电路41具体可以为传感器等等。当然,系统可以了利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分别检测该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电流和当前输入电压,进而再根据该当前输入电流和当前输入电压计算出当前输入功率,本发明对该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的获取方式并作具体限定,而该第一检测电路4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其才选用的当前输入功率的获取方式而定。
比较电路42与第一检测电路41连接,将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其中,该比较电路42可以采用现有的比较器,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主从确定电路43与比较电路42连接,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所述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所述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
在实际应用中,当比较电路42完成比较操作后,可根据比较结果的不同输出不同的触发信号,以触发相应的电路执行后续工作,因而,当该比较结果为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该比较电路42将触发主从确定电路工作,即触发五电平逆变电路中的所有五电平逆变器进入主从模式工作,由于该主从模式中从机的逆变单元并不参与工作,从而提高了主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发电量。
第一控制电路44与主从确定电路43连接,通过载波同步控制所述主机逆变侧工作且所述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结合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可知,第一控制电路44控制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移相交错工作,减小了总的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同时也等效提高了开关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开关损耗。
可选的,当上述比较电路42的比较结果为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主从确定电路43不会工作,此时,为了减小了总的输出开关纹波,以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本发明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
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用来在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通过载波同步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并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其中,由于五电平逆变电路中的各台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后,将会形成环流,因而,为了避免环流干扰,本发明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
与所述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连接,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的第二检测电路,以及与该第二检测电路连接,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的第三控制电路。
可选的,对于上述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具体可以为单片机、MCU等控制器,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各自功能即可。
另外,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交错相移控制的实现,本发明对上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具体均可以包括:
PWM调制电路,用于在调节后的环路电流和环路电压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检测电路检测PV电池板的输入功率,由比较电路对该输入功率和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确定该输入功率小于第一阈值时,主从确定电路控制该五电平逆变电路的五电平逆变器进入主从模式,以提高主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系统发电量,同时,由第一控制电路44控制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的Boost电路移相交错工作,减小了总的输出开关纹波,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波动,同时也等效提高了开关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开关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或电路与另一个操作或电路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电路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Boost电路交错并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与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的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
将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所述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
控制所述主机逆变侧工作且所述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其中,在进行交错相移控制之前:
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
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且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相移控制过程具体包括:
通过PWM调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
4.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多个五电平逆变器,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与PV电池板连接,检测所述PV电池板的当前输入功率的第一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PV电池板连接;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将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
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预定的一台作为主机,并将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中除所述主机外的五电平逆变器作为从机的主从确定电路;
与所述主从确定电路连接,控制所述主机逆变侧工作且所述从机的逆变侧停止工作,并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的第一控制电路;
与所述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连接,检测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所形成的环路的当前环路电流和当前环路电压的第二检测电路;
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连接,依据所述当前环路电流对所有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环流控制的第三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当所述当前输入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侧均工作,且通过载波同步对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进行交错相移控制的第二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均包括:
PWM调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按照预设角度移相交替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等于360度/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具体为:
对于任意相邻的第一五电平逆变器和第二五电平逆变器,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五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的Boost电路交错并联具体为:
对于任意相邻的第一五电平逆变器和第二五电平逆变器,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零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一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正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五电平逆变器的逆变单元的第二负电平对应输入端连接。
CN201410797229.2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578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7229.2A CN104578862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7229.2A CN104578862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862A CN104578862A (zh) 2015-04-29
CN104578862B true CN104578862B (zh) 2017-03-01

Family

ID=5309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7229.2A Active CN104578862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8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9181A (zh) * 2017-02-28 2017-06-1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散电源载波交错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051696A1 (zh) * 2017-09-13 2019-03-2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站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207A (zh) * 2012-10-17 2013-02-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CN103178544A (zh) * 2013-03-15 2013-06-26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并联型多单元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启停控制方法
CN103529899A (zh) * 2013-10-17 2014-01-22 深圳市禾望电气有限公司 Mppt控制器、功率跟踪装置、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207A (zh) * 2012-10-17 2013-02-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CN103178544A (zh) * 2013-03-15 2013-06-26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并联型多单元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启停控制方法
CN103529899A (zh) * 2013-10-17 2014-01-22 深圳市禾望电气有限公司 Mppt控制器、功率跟踪装置、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伏并网群控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耿爱玲;《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30615(第6期);第C042-3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862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3121B1 (ko) 전력 변환 장치 및 3상 교류 전원 장치
CN105720857B (zh) 一种级联h桥逆变器及其故障处理方法
EP2601682B1 (en) Solar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TWI524648B (zh) 疊接橋式直流/交流電力轉換方法及其裝置
US10193434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device
EP2403123A3 (en) Three-level inverter, power conditioner, an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N104467005A (zh) T型三电平三相四桥臂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152072A1 (zh) 太阳能光伏三相微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US20170005590A1 (en) Power converter
CN105517653A (zh) 一种mppt集中模式退出、切换方法及其相关应用
JP525492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4467016B (zh) 一种五电平光伏逆变器预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53945A (zh) 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发电方法
Zhang et al. A hybrid modulation method for single-phase quasi-Z source inverter
Hasanzadeh et al. Reduced switch NPC-based transformerless PV inverter by developed switching pattern
CN104578862B (zh) 一种五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37520A (zh) 光伏并网变换器、光伏供电系统和电器
CN101702616A (zh) 感应电机四象限变频调速装置
JP652400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5241926B (zh) 母线电压控制方法、母线平衡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Zhang et al.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micro-inverter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in light load
JP2011193704A (ja) 直流−交流電力変換装置
JP2015015778A (ja) 系統連系用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203967994U (zh) 单位功率因数单级ac-dc变换器
CN104467007B (zh) 单相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