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8631A - 差速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差速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8631A
CN104578631A CN201310498006.1A CN201310498006A CN104578631A CN 104578631 A CN104578631 A CN 104578631A CN 201310498006 A CN201310498006 A CN 201310498006A CN 104578631 A CN104578631 A CN 104578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tator
rotor
differential speed
accommodation chamber
ro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80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y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y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y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980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8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速电动机,在一本体中段处固设有一供连接外部电源且借以产生电磁场的电机定子,另于本体两侧分别轴设有一供与电机定子的电磁场驱动旋转的电机转子;整体差速电动机可透过本体安装于电动车的车体上,由电机定子连接电动车的供电系统,且由两个电机转子分别与电动车左、右两侧的传动轮连接,当车体行驶于弯道或转向时,由于两个分别与传动轮连接的电机转子各自与电机定子对应转动,因此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提供车体良好的转向性能,且可避免传动轮不当磨损。

Description

差速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传动系统的马达,尤其是指一种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使所连结的左、右传动轮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的差速电动机。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最基本的传动轮配置方式,主要具有一轮轴、两个分别设置在该轮轴两端且与该轮轴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以及一组与该轮轴同轴转动且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组件。当该传动组件受一动力源驱动,而带动该轮轴转动时,且使该轮轴两端的传动轮同步转动,达到使车辆行进的目的。
惟,当车辆行驶于弯道或转向时,会因为内侧车轮所走的路径(圆周)较短,外侧车轮所走的路径(圆周)较长,导致载具左、右两侧的车轮在相同时间内必须面对转速不同的问题;因此,若勉强将两个传动轮安装在同一轮轴上,势必将造成转弯不顺畅,且有容易翻车、轮胎磨损等问题。
因此,业界会在同一轴线的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一「差速器」,使车辆左、右传动轮可于不同转速下动作,以提供车辆良好的转向性能;然而,不论采用机械传动设计,或是透过电子切换设计,让左、右传动轮产生差速效果,一般车辆在配置差速器后,将会占用车体的空间,使车体的重量增加,更会增加车辆传动系统的制造成本,以及组装、维修相对较为不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差速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使所连结的左、右传动轮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的差速电动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差速电动机,其在一本体中段处固设有一供连接外部电源,且借以产生电磁场的电机定子,另于本体两侧,分别轴设有一供与电机定子的电磁场驱动旋转的电机转子。
上述本体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该两个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外且供与传动轮连接的轴端及一相对伸入容置室内的环圈;该电机定子固设于本体的容置室内,且对应伸入两个电机转子的环圈中。
上述各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且与电机定子相轴接的轴心。
上述各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且与电机定子相轴接的轴心,且各电机转子的轴心分别透过弹性元件与电机定子轴接。
上述电机定子围绕配设有多个线圈组,且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至电机转子的环圈之间的相对距离。
上述本体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该两个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外供与传动轮连接的轴端及一相对伸入容置室内的圆盘;该电机定子固设于本体的容置室内,且该电机定子环设有多个各电机转子的圆盘盘面相对应的线圈组。
上述电机定子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至电机转子的圆盘之间的相对距离。
上述本体由一供安装电机定子的中段及两个供轴设电机转子的侧盖组装构成;以及,该中段与两个侧盖之间衬设有弹性元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于使用时,可透过本体安装于电动车的车体上,由电机定子连接电动车的供电系统,且由两个电机转子分别与电动车左、右两侧的传动轮连接;使得以在供电系统的控制下,达到驱动车体行进的目的;尤其,当车体行驶于弯道或转向时,由于两个分别与传动轮连接的电机转子各自与电机定子对应转动,因此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提供车体良好的转向性能,且可避免传动轮不当磨损。
与传统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尤适合应用于电动车的传动系统,利用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使所连结的左、右传动轮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的特性,不需另外可加装差速器,而得以减轻电动车的车体重量及空出较多的车体空间,更可降低电动车的传动系统制造成本,且所应用的传动系统亦相对较容易组装、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差速电动机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差速电动机结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车体       12供电系统    13传动轮    20机壳
21中段       22侧盖        221轴孔     23容置室
24弹性元件   30电机转子    31轴端      32环圈
33轴心       34弹性元件    34圆盘      40电机定子
41线圈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为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差速电动机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基本上在一本体20中段处固设有一供连接外部电源,且借以产生电磁场的电机定子40,另于本体20两侧,分别轴设有一供与电机定子40的电磁场驱动旋转的电机转子30。
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本体20可以由一呈中空状的中段21,以及两个相对锁固于中段21两侧开口处的侧盖22组装构成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23,且分别于两个侧盖22处设有相对应的轴孔221。
该两个电机转子30以可分别转动的方式相对应轴设在本体20左、右两侧(即本体20的两个侧盖22的轴孔221处),各电机转子30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20外且供与传动轮13连接的轴端31及一相对伸入容置室23内的环圈32。
至于,该电机定子40固设于本体20的容置室23内,且对应伸入两个电机转子30的环圈32中,供于通电时与两个电机转子30形成相互作用电磁场,同时驱动两个电机转子30转动。
原则上,本发明的差速电动机,于实际应用时,可以如图3所示,透过本体20安装于电动车的车体11上,由电机定子40连接电动车的供电系统12,且由两个电机转子30(电机转子30的轴端31)分别与电动车左、右两侧的传动轮13连接,使得以在供电系统12的控制下,达到驱动车体11行进的目的。
尤其,当车体11行驶于弯道或转向时,由于两个分别与传动轮13连接的电机转子30各自与电机定子40对应转动,因此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不需另外可加装差速器,即可提供车体良好的转向性能,且可避免传动轮13不当磨损。
再者,在上揭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各电机转子30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23且与电机定子40相轴接的轴心33,使电机转子33得以获得相对较为稳固的转动效果;而且,在各电机转子30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23且与电机定子40相轴接的轴心33的结构形态下,各电机转子30的轴心33分别透过弹性元件34与电机定子40轴接为佳,使得以在弹性元件34的作用下,有效降低震动。
再者,所述电机定子40围绕配设有多个线圈组41,且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41至电机转子30的环圈32之间的相对距离,亦即不需要另外加装变频器,即可达到调整转速的功能,不但可透过减少组件的方式降低机组的成本,更可延长机组的使用年限。
如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差速电动机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发明差速电动机于实施时,所述本体20在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23,且该两个电机转子30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20外且供与传动轮13连接的轴端31的结构型态下,该两个电机转子30可以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入容置室23内的圆盘35;至于,该电机定子40则同样固设于本体20的容置室23内,且该电机定子40环设有多个与各电机转子30的圆盘35盘面相对应的线圈组41,使得以透过盘面感应的方式驱动两个电机转子30旋转。
在上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形态下,该电机定子40亦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41至电机转子30的圆盘35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不需要时可另外加装变频器,即可达到调整转速功能的目的;以及,该本体20同样可以由一供安装电机定子40的中段21及两个供轴设电机转子30的侧盖22组装构成,且可于该中段21与两个侧盖22之间衬设有弹性元件24,使得以在弹性元件24的作用下,有效降低震动。
具体而言,本发明主要揭露一种尤适合应用于电动车的传动系统,利用可自动反应路面的磨擦阻力,使所连结的左、右传动轮自然产生异步差速效果的特性,不需另外可加装差速器,而得以减轻电动车的车体重量及空出较多的车体空间,更可降低电动车的传动系统制造成本,且所应用的传动系统亦相对较容易组装、维修。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一本体中段处固设有一供连接外部电源且借以产生电磁场的电机定子,另于本体两侧分别轴设有一供与电机定子的电磁场驱动旋转的电机转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该两个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外且供与传动轮连接的轴端及一相对伸入容置室内的环圈;该电机定子固设于本体的容置室内,且对应伸入两个电机转子的环圈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各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且与电机定子相轴接的轴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各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供伸入容置室且与电机定子相轴接的轴心,且各电机转子的轴心分别透过弹性元件与电机定子轴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定子围绕配设有多个线圈组,且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至电机转子的环圈之间的相对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预定容积的容置室;该两个电机转子分别具有一相对伸出本体外供与传动轮连接的轴端及一相对伸入容置室内的圆盘;该电机定子固设于本体的容置室内,且该电机定子环设有多个各电机转子的圆盘盘面相对应的线圈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定子可供调整全数线圈组至电机转子的圆盘之间的相对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由一供安装电机定子的中段及两个供轴设电机转子的侧盖组装构成;以及,该中段与两个侧盖之间衬设有弹性元件。
CN201310498006.1A 2013-10-22 2013-10-22 差速电动机 Pending CN104578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006.1A CN104578631A (zh) 2013-10-22 2013-10-22 差速电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006.1A CN104578631A (zh) 2013-10-22 2013-10-22 差速电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631A true CN104578631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9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8006.1A Pending CN104578631A (zh) 2013-10-22 2013-10-22 差速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8631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077A (zh) * 2017-08-05 2017-09-29 崔振忠 电动汽车用集中式自适应差速电机
CN107359777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李启飞 简易型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359776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李启飞 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528444A (zh) * 2016-06-19 2017-12-29 李启飞 流体调节型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659118A (zh) * 2016-07-23 2018-02-02 李启飞 电动调节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8574372A (zh) * 2017-03-09 2018-09-25 李启飞 极大负荷可调感应式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8988608A (zh) * 2017-06-05 2018-12-11 李启飞 回转支承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9120132A (zh) * 2017-06-24 2019-01-01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921762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感应式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9217627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777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李启飞 简易型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359776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李启飞 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528444A (zh) * 2016-06-19 2017-12-29 李启飞 流体调节型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659118A (zh) * 2016-07-23 2018-02-02 李启飞 电动调节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8574372A (zh) * 2017-03-09 2018-09-25 李启飞 极大负荷可调感应式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8988608A (zh) * 2017-06-05 2018-12-11 李启飞 回转支承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9120132A (zh) * 2017-06-24 2019-01-01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器
CN10921762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感应式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9217627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李启飞 行星滚柱丝杠型极大负荷可调磁力差速驱动系统
CN107222077A (zh) * 2017-08-05 2017-09-29 崔振忠 电动汽车用集中式自适应差速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8631A (zh) 差速电动机
CN103459181B (zh) 用于能电驱动的车辆的用来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
US8640800B2 (en) Chassis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electrical axle
JP5677142B2 (ja) インホイール型の車輪駆動装置
US8324772B2 (en) Electrical generator
US9783040B2 (en) Drive wheel having an electric wheel hub motor for motor vehicles and motor vehicle
US10439470B2 (en) Friction-optimized electric drive system
CN104025430B (zh) 车轴发电机
EP2340953B1 (en) An improved in-wheel motor structure
JP2014516851A (ja) 電気駆動可能な車両のばねストラット式車軸の車輪駆動装置
CN105846567B (zh) 外转子型可变励磁式电动机
CN102647060A (zh) 磁齿轮式复合型轮毂电机
EP3517336B1 (en) Bearing device for wheels with auxiliary power device
CN105553202B (zh) 多级定转子组合式电机
CN105656268B (zh) 外转子型可变励磁式电动机
KR20190006219A (ko) 두 개의 모터를 갖는 동력 시스템
CN202656863U (zh) 单电机无差速器双轴差速输出动力系统
KR20100023217A (ko) 휠 직접 구동 장치
CN201515286U (zh) 多盘式电动机
JP2012240599A (ja) 電動機付き車両の駆動装置
KR20190116156A (ko) 매그너스 효과를 이용하는 자가 발전형 모터
CN104228564A (zh) 电动车电机同轴一体式有限差速式后桥
WO2020226012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ーのレイアウト及び駆動方法
CN105313672A (zh) 一种电动汽车
CN203806094U (zh) 一种新型中轴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