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6708A -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 Google Patents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6708A
CN104566708A CN201410375895.7A CN201410375895A CN104566708A CN 104566708 A CN104566708 A CN 104566708A CN 201410375895 A CN201410375895 A CN 201410375895A CN 104566708 A CN104566708 A CN 104566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denser
heating
connecting lin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58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强
陈月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SH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SH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SH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SH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58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6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6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6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54Heating and cooling,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包括步骤:在室外模块中依次串接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器,借助管路和冷风扇驱动空气流,构成工质同室内模块环境空气热交换一次回路;用管路依次连接收集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和第一水泵,并再连接冷凝器,构成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二次回路;在一次回路中设换向阀,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进一步还可有步骤E,在蒸发器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同室内模块的管路构成热交换三次回路,并借助第二水泵为其提供水循环动力。所述方法和装置因为在二次回路引入水冷却/加热,甚至有热交换三次回路,所以制冷、制热都有较高的能效比。

Description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式的热泵型制冷/采暖系统,尤其涉及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涉及所述装置装备的拥有强制水循环二次、三次回路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户式空调装置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型空调装置正逐步进入户式家庭空调领域。现有技术户式热泵空调装置,通常在室内和室外都利用工质和空气进行换热;没有利用水为传热介质的室外模块。即使有装备了水蒸发装置的室外模块,在室外模块中实际进行热交换的水温变化幅度并不大,其水冷却/加热室外模块中的进水与出水的水温差并不大,因此对室外模块散热器的效率要求很高。在室内制冷时,制冷的冷却水温度越低,室内模块的制冷效率就越高;而在室外模块,如果散热的水温越高,能够散发出去的热量也越多。通常水冷却/加热室外模块是通过提升循环的水量来提高散热量,但增加循环水量会导致水冷却/加热室外模块的体积比较大。
热泵空调装置如何在有限的室外模块散热器体积内实现高效率的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成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装置因为在二次回路引入水冷却/加热,甚至有热交换三次回路,所以制冷、制热时都有较高的能效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包括步骤:
A.在室外模块中设置第一连接管路依次串接: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该节流器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又回到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借助第三连接管路和冷风扇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B.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依次连接收集水蒸发冷却室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和第一水泵,并再经由冷凝器的第二进/出口连接该冷凝器,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D.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中设置换向阀,该换向阀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的各一端;该换向阀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在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则成为了吸热升温器。
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
E. 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同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的管路构成进行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第二水泵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步骤:
C. 将所述水蒸发冷却室置于所述集水箱之上,并在该水蒸发冷却室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所述水蒸发冷却室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至少一台室外风机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和至少一条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网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进水口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上则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包括第一或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以及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该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该节流器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又回到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借助第三连接管路和冷风扇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和第一水泵,以及经由冷凝器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中的换向阀,该换向阀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的各一端;该换向阀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所述蒸发器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同所述室内热交换模块的管路构成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该管路上的第二水泵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所述换向阀拥有第一至第四至少四个端口,其第一、第三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管路的两端,其第二、第四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该换向阀受控切换所述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冷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顺序为a-c-d-i-j-h-g-f-e-b-a;水循环流动的顺序为1-2-3-4-5-6-7-1;
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热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的顺序为a-c-f-g-h-j-i-d-e-b-a;水循环的顺序为1-2-8-9-10-11-3-4-5-6-1。
所述水蒸发冷却室置于所述集水箱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所述水蒸发冷却室还包括至少一个进/出气口、至少一个室外风机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网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进水口连通实现进水,所述布水管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高温循环水的喷水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该节流器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又回到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入口;所述蒸发器借助第三连接管路和冷风扇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室内热交换模块环境空气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和第一水泵,以及经由冷凝器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中的换向阀,该换向阀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的各一端;该换向阀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蒸发器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同所述室内热交换模块的管路构成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该管路上的第二水泵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换向阀拥有第一至第四至少四个端口,其第一、第三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管路的两端,其第二、第四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该换向阀受控切换所述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冷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顺序为a-c-d-i-j-h-g-f-e-b-a;水循环流动的顺序为1-2-3-4-5-6-7-1;
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热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的顺序为a-c-f-g-h-j-i-d-e-b-a;水循环的顺序为1-2-8-9-10-11-3-4-5-6-1。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水蒸发冷却室置于所述集水箱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所述水蒸发冷却室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至少一台室外风机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该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网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进水口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还包括外加热源,该外加热源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管路的低温水进口和高温水出口;
所述外加热源又包括控制低温水进口开闭的第四电控阀和控制高温水出口开闭的第五电控阀。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和第三电控阀;
需要外加热源工作时,第二、第四和第五电控阀打开,第三电控阀关闭,集水箱中的循环水在第一水泵的驱动下,经第三、第四电控阀流入外加热源,加热后的循环水经第五电控阀流入冷凝器,同时所述室外风机断电停转;
不需要外加热源工作时,第二、第三电控阀打开,第四、第五电控阀关闭,集水箱中的循环水不流经外加热源。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还包括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补水管通断的补水电动阀,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关闭的高水位开关,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开启的低水位开关;所述低水位开关位于所述集水箱之内下方,当所述集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所述低水位开关的感应水位时,所述低水位开关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开启向所述集水箱内补水;当所述集水箱的水位上升到所述高水位开关的感应水位时,所述高水位开关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关闭,停止向所述集水箱补水。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还包括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包括排水管和排水电动阀;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箱底部连接,所述排水电动阀受控开启,所述集水箱内的水排出。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构成所述蒸发网的高效换热填料是:Celdek、Glassdek、PVC、多孔陶瓷、铝箔,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室外风机为高效轴流风机,所述室外风机运行时,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加速水汽蒸发的空气流;所述室外风机转速可调节,用于调节水蒸发冷却室中的水汽蒸发量。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外加热源是燃气热水器、城市供热热水源、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地热热水源,任选其一。
本发明采用压缩机驱动工质来隔离水蒸发冷却室与用户供水,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大大节约了运行费用,同时也减小了空调室外机的体积,且采用换向阀为用户提供冷水或热水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外接热源,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第一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第二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图1中W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涉及各热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的内容进一步详述。
在本发明中,高温水、低温水均为相对概念,但应该理解,在空调工程领域,高温水可指温度在32℃左右的水,低温水可指温度在26℃左右的水。
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包括步骤:
A.在室外模块中设置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B.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并再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D.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设置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在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器。
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
E. 在所述蒸发器120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320、310,同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300的管路构成进行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第二水泵330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步骤:
C. 将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并在该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台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和至少一条布水管219;所述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219上则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包括第一或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400、300以及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该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汽态工质压缩成液态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以及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的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所述蒸发器120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320、310,同所述室内热交换模块300的管路构成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该管路上的第二水泵330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所述换向阀180拥有第一至第四至少四个端口c、d、e、f,其第一、第三端口c、e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a、b),其第二、第四端口d、f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150的一端i和所述蒸发器120的一端g;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所述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所述第二端口d连通,所述第三端口e与所述第四端口f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冷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顺序为a-c-d-i-j-h-g-f-e-b-a;水循环流动的顺序为1-2-3-4-5-6-7-1;
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第四端口f连通,第二端口d与第三端口e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热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的顺序为a-c-f-g-h-j-i-d-e-b-a;水循环的顺序为1-2-8-9-10-11-3-4-5-6-1。
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一个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个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219;所述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实现进水,所述布水管219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高温循环水的喷水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汽态工质压缩成液态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所述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以及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的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蒸发器120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320、310,同所述室内热交换模块300的管路构成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该管路上的第二水泵330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换向阀180拥有第一至第四至少四个端口c、d、e、f,其第一、第三端口c、e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a、b),其第二、第四端口d、f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150的一端i和所述蒸发器120的一端g;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所述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所述第二端口d连通,所述第三端口e与所述第四端口f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冷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顺序为a-c-d-i-j-h-g-f-e-b-a;水循环流动的顺序为1-2-3-4-5-6-7-1;
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第四端口f连通,第二端口d与第三端口e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热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的顺序为a-c-f-g-h-j-i-d-e-b-a;水循环的顺序为1-2-8-9-10-11-3-4-5-6-1。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台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219;该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219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还包括外加热源500,该外加热源500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管路230的低温水进口9和高温水出口10;
所述外加热源500又包括控制低温水进口9开闭的第四电控阀570和控制高温水出口10开闭的第五电控阀580。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第二连接管路230上设置第一电控阀231、第二电控阀232和第三电控阀233;
需要外加热源500工作时,第二、第四和第五电控阀232、570、580打开,第三电控阀233关闭,集水箱220中的循环水在第一水泵240的驱动下,经第三、第四电控阀232、570流入外加热源,加热后的循环水经第五电控阀580流入冷凝器150,同时所述室外风机214断电停转;
不需要外加热源500工作时,第二、第三电控阀232、233打开,第四、第五电控阀570、580关闭,集水箱220中的循环水不流经外加热源。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还包括补水系统600,所述补水系统600包括用于控制补水管通断的补水电动阀610,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关闭的高水位开关620,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开启的低水位开关630;所述低水位开关630位于所述集水箱220之内下方,当所述集水箱220中的水位低于所述低水位开关630的感应水位时,所述低水位开关630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610开启向所述集水箱220内补水;当所述集水箱220的水位上升到所述高水位开关620的感应水位时,所述高水位开关620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610关闭,停止向所述集水箱220补水。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还包括清洗系统700,所述清洗系统700包括排水管710和排水电动阀720;所述排水管710与所述集水箱220底部连接,所述排水电动阀720受控开启,所述集水箱220内的水排出。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构成所述蒸发网216的高效换热填料是:Celdek、Glassdek、PVC、多孔陶瓷、铝箔,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室外风机214为高效轴流风机,所述室外风机214运行时,在所述进气口217和出气口218之间形成加速水汽蒸发的空气流;所述室外风机214转速可调节,用于调节水蒸发冷却室210中的水汽蒸发量。
在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所述外加热源500是燃气热水器510、城市供热热水源520、空气能热泵热水器530、太阳能热水器540和地热热水源550,任选其一。
图1和2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其室内模块可以是单元直膨式空气处理机,也可以是风机盘管等。在空调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增加工质压缩热交换系统,提升了室外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进水温度,使得蒸发网216更加高效的将热量通过空气带着,提升了冷却效率,减小了室外水蒸发冷却室210的体积。在空调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增加换向阀,工质可以正向或反向循环流动,这样在冬季和夏季能共用一套系统分别实现取暖和制冷。
本发明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夏季给用户提供冷源进行制冷,室外水蒸发冷却室210的水温高于环境温度,循环水中的热量通过水蒸发冷却室210向空气逸散。在夏季制冷时,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的循环水通过布水管喷淋到蒸发网,由重力作用,循环水回到集水箱;水蒸发冷却室210的风机,驱动空气经空气进气口通过蒸发网由空气出气口排出,空气通过蒸发网时,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循环水。
上述蒸发网,采用高效换热填料,如植物纤维材料Celdek、玻璃纤维材料GLASdek、聚氯乙烯PVC、多孔陶瓷、铝箔,等。上述材料是由植物纤维或玻璃纤维加入特殊化学原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毛细管特性。
冬季给用户提供热水进行供热,水蒸发冷却室210的风机处于停止状态,室外水蒸发冷却室集水箱220中的循环水不再经由蒸发网216,直接经过水循环管路230,在水泵240的作用下,经过外加热源进行加热,然后再进入冷凝器150,整个循环过程为:1-2-8-9-10-11-3-4-5-6-1。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还可以增加温度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蒸发冷却室210的水温,当水温接近冰冻温度时,及时启动热源加热,避免水被冻结导致水循环失效。采用的外加热源,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热源,包括有燃气炉热水器、城市供热热水源、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地热热水源等。
在室外冷却/加热模块中,由于增加了工质热交换系统,用户端的水循环与空调循环水隔离开来,用户端的的水循环与空气隔绝,可以更好的保持用户供水循环管道的干净,因此用户水循环管道中获得冷/暖水也可以用于其他目的,比如用于洗澡,食品加工,因此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不局限用于空调,即用户室内机可以是空调,也可以是其它设备,如淋浴器,厨房食品加工用水温度控制器或饮用水的温度控制控制器。
为防止水蒸发导致集水箱水位下降,无法进行水循环,本发明还设计有自动补水装置。为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集水箱,导致下降蒸发冷凝系统单元工作部件堵塞,本发明还设计有排水装置,可以定期排出受空气污染的循环水,保持系统清洁,提升系统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替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包括步骤:
A.在室外模块中设置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B.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并再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D.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设置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
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
E. 在所述蒸发器(120)上设置第三进/出水口(320、310),同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300)的管路构成进行热交换的三次回路,并通过第二水泵(330)提供所述三次回路的水循环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步骤:
C. 将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并在该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台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和至少一条布水管(219);所述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219)上则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4.一种装备室外冷却/加热模块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包括第一或第二室内热交换模块(400、300)以及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该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该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第一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以及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的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 
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一个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个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219);所述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实现进水,所述布水管(219)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高温循环水的喷水孔。
6.一种压缩式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包括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60)依次串接的:让液态工质汽化的蒸发器(120)、将低压汽态工质压缩成高压汽态工质的压缩机(110)、令高温工质冷却的冷凝器(150)和控制工质流量的节流器(130);该节流器(130)的出口连接最后一段第一连接管路(160)又回到所述蒸发器(120)的第一入口;所述蒸发器(120)借助第三连接管路(460)和冷风扇(440)驱动空气流,构成所述工质同室内热交换模块(400)环境空气热交换的一次回路;
还包括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30)依次连接的:收集水蒸发冷却室(210)的蒸发冷却水的集水箱(220)和第一水泵(240),以及经由冷凝器(150)的第二进/出口连接的该冷凝器(150),构成所述工质同循环水热交换的二次回路,是所述二次回路中的循环水与所述一次回路中的液态工质在冷凝器(150)内进行第二轮热交换;    
再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60)中的换向阀(180),该换向阀(180)拥有至少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所述冷凝器(150)和所述蒸发器(120)的各一端;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令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换;
在转换至制热工况,即逆循环模式时,所述蒸发器(1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取暖的热源,所述冷凝器(150)则成为了吸热升温的器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180)拥有第一至第四至少四个端口(c、d、e、f),其第一、第三端口(c、e)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110)管路的两端(a、b),其第二、第四端口(d、f)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150)的一端(i)和所述蒸发器(120)的一端(g);该换向阀(180)受控切换所述四个端口的连通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所述第二端口(d)连通,所述第三端口(e)与所述第四端口(f)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冷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顺序为a-c-d-i-j-h-g-f-e-b-a;水循环流动的顺序为1-2-3-4-5-6-7-1;
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口(c)与第四端口(f)连通,第二端口(d)与第三端口(e)连通,令所述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工作在制热工况,压缩机驱动工质循环的顺序为a-c-f-g-h-j-i-d-e-b-a;水循环的顺序为1-2-8-9-10-11-3-4-5-6-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置于所述集水箱(220)之上;在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内设置喷淋循环水的管路,同时设置吸纳循环水和使之蒸发降温的蒸发网(216);所述水蒸发冷却室(210)还包括至少各一处进/出气口(217、218)、至少一台室外风机(214)用于排出高温的水雾空气;至少一条布水管(219);该布水管(219)位于所述蒸发网(216)上方并与第二连接管路(230)的第一进水口(7)连通以引入高温循环水,所述布水管(219)上至少设有一处用于喷淋所述循环水的喷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加热源(500),该外加热源(500)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管路(230)的低温水进口(9)和高温水出口(10);
所述外加热源(500)又包括控制低温水进口(9)开闭的第四电控阀(570)和控制高温水出口(10)开闭的第五电控阀(5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管路(230)上设置第一电控阀(231)、第二电控阀(232)和第三电控阀(233);
需要外加热源(500)工作时,第二、第四和第五电控阀(232、570、580)打开,第三电控阀(233)关闭,集水箱(220)中的循环水在第一水泵(240)的驱动下,经第三、第四电控阀(232、570)流入外加热源,加热后的循环水经第五电控阀(580)流入冷凝器(150),同时所述室外风机断电停转;
不需要外加热源(500)工作时,第二、第三电控阀(232、233)打开,第四、第五电控阀(570、580)关闭,集水箱(220)中的循环水不流经外加热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补水系统(600),所述补水系统(600)包括用于控制补水管通断的补水电动阀(610),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关闭的高水位开关(620),控制所述补水电动阀开启的低水位开关(630);所述低水位开关(630)位于所述集水箱(220)之内下方,当所述集水箱(220)中的水位低于所述低水位开关(630)的感应水位时,所述低水位开关(630)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610)开启向所述集水箱(220)内补水;当所述集水箱(220)的水位上升到所述高水位开关(620)的感应水位时,所述高水位开关(620)驱动所述补水电动阀(610)关闭,停止向所述集水箱(220)补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蒸发网(216)的高效换热填料是:Celdek、Glassdek、PVC、多孔陶瓷、铝箔,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户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加热源(500)是燃气热水器(510)、城市供热热水源(520)、空气能热泵热水器(530)、太阳能热水器(540)和地热热水源(550),任选其一。
CN201410375895.7A 2014-08-01 2014-08-01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Pending CN104566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5895.7A CN104566708A (zh) 2014-08-01 2014-08-01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5895.7A CN104566708A (zh) 2014-08-01 2014-08-01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6708A true CN104566708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8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5895.7A Pending CN104566708A (zh) 2014-08-01 2014-08-01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670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786A (zh) * 2017-05-23 2017-11-28 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及其除霜方法
CN107449169A (zh) * 2017-08-16 2017-12-08 广东海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冷水机
CN11005713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北极酷冷水机有限公司 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和冷却设备以及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110307613A (zh) * 2019-08-02 2019-10-08 艾科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0274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Zhiming Li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full heat recovery
CN101545659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北京恩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回收的新风空调系统
CN201724389U (zh) * 2010-05-31 2011-01-26 浙江中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3776116A (zh) * 2014-01-29 2014-05-07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204285676U (zh) * 2014-08-01 2015-04-22 浠水酷泞科技有限公司 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0274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Zhiming Li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full heat recovery
CN101545659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北京恩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回收的新风空调系统
CN201724389U (zh) * 2010-05-31 2011-01-26 浙江中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3776116A (zh) * 2014-01-29 2014-05-07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204285676U (zh) * 2014-08-01 2015-04-22 浠水酷泞科技有限公司 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786A (zh) * 2017-05-23 2017-11-28 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及其除霜方法
CN107401786B (zh) * 2017-05-23 2024-01-23 诸暨市菲曼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及其除霜方法
CN107449169A (zh) * 2017-08-16 2017-12-08 广东海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冷水机
CN11005713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北极酷冷水机有限公司 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和冷却设备以及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110057136B (zh) * 2018-01-19 2022-11-25 北极酷冷水机有限公司 加热和冷却系统、加热和冷却设备以及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110307613A (zh) * 2019-08-02 2019-10-08 艾科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0717B (zh) 热能回收装置
CN108131754A (zh) 家用厨房抽油烟机空调器
CN106606342A (zh) 热泵式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88325U (zh) 三冷源空调机组
CN107228436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地冷的空调系统
CN204006452U (zh) 一种冷凝热回收型变频式恒温恒湿空调
CN105091266B (zh) 废热回收利用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03116211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水冷热空调
CN102654298A (zh) 智能焓差控制节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93352U (zh) 帕尔贴效应冷暖空调
CN104566708A (zh) 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CN202598734U (zh) 智能焓差控制节能空调
CN104374020B (zh)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3421782U (zh) 一种家用小型冷热空气发生器
CN105570974A (zh) 压缩冷/热水供采暖采冷器
CN201973820U (zh) 一种通过室外空气湿球温度控制的热管节能空调机组
CN204285676U (zh) 热泵型户式空调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CN203431984U (zh) 一种静音空调系统
CN203771605U (zh) 一种水冷式空调机组
CN207081146U (zh) 一种大型车间的空调系统
CN205980438U (zh) 一种带平衡器的冷热回收热泵
CN205351543U (zh) 可移动式冷暖空调制水一体机
CN204141764U (zh) 一种带有可加热的热带鱼缸的空调
CN211146976U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
CN208519915U (zh) 一种强制循环的热管热回收型调温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