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8426B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8426B
CN104538426B CN201410830669.3A CN201410830669A CN104538426B CN 104538426 B CN104538426 B CN 104538426B CN 201410830669 A CN201410830669 A CN 201410830669A CN 104538426 B CN104538426 B CN 104538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ire
gate line
display apparatus
flexible display
pixe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06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8426A (zh
Inventor
刘玉成
朱涛
葛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06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8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8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8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8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8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栅极线和与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栅极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柔性显示装置,将线路制作成多个小段,形成折线状,有效的消除了应力累积,避免线路折断。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光型平板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优异的特性,如注入宽视角、高对比度和短响应时间。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广泛的应用于诸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产品中。
随着对显示装置的进一步开发,以及消费者越来越强的体验需要,柔性显示装置应运而生。柔性显示装置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可绕曲(绕折)程度。目前,这一因素一直制约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如图1所示,现有的常规柔性显示装置的膜层电路布局包括多条栅极线1和与其交叉的多条数据线2,栅极线1和数据线2分别是一直条状结构。这种膜层电路在绕曲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劳开裂,使得柔性显示装置在绕曲程度、绕曲次数上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对于柔性显示装置的膜层电路在绕曲过程中的疲劳开裂等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有:
一是利用曲线型的电路设计,通过减小应变量来解决。但是这一设计思路是利用曲线不同位置力的分量随曲线角度不同而变化来达成的,经实际检验表面,对挠曲程度的增加有限。
二是用限位机构来限制绕曲程度。这一设计其实并未改善柔性技术本身,反而限制了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柔性显示装置的可绕曲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提高可绕曲性,防止电路断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多条栅极线,所述栅极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
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
像素区域,排列呈阵列状。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栅极线,所述第一栅极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二栅极线平行所述第一栅极线,且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的相邻端。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还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三栅极线,所述第三栅极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三栅极线和第一栅极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三栅极线和第一栅极线错开。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落在一个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栅极线垂直所述第一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和第三栅极线的相邻端。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平行所述第一数据线,且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的相邻端。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还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错开。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落在一个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数据线垂直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的相邻端。
相应的,本发明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并进行光刻刻蚀工艺;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中形成插塞;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并进行光刻刻蚀工艺,使得所述插塞将刻蚀后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刻蚀后形成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金属层刻蚀后形成栅极线第二部分及数据线第一部分;由栅极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栅极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栅极线与由数据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数据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数据线交叉。
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将栅极线和数据线分别通过至少两层金属层及金属层间的插塞形成。相比现有技术,将栅极线和数据线分成了多个小段,如此在绕曲过程中,能够将较长距离上的应变累积消除,降低了线路上存在的应力,有效降低甚至避免了线路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容易发生电路断裂,主要是由于较长的线路产生的应变通过距离的累积,作用在某一位置会造成较大应力,从而形成裂缝。因此,发明人将线路改变成多个小段组合的形式,即通过至少两层金属层和插塞来制得所需线路,以这种折线的方式可以将一定距离内的总形变分割在若干个小线段上,从而将较长距离上的应变累积消除,降低开裂风险。
以下列举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较优实施例,以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明确的是,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其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的改进亦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至少上下两层金属层,所述上下两层金属层中形成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形成有插塞,还包括:
多条栅极线,所述栅极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
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栅极线交叉,所述数据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与数据线第一部分位于同一金属层中,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与数据线第二部分位于同一金属层中。
具体的,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区域10,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栅极线11,所述第一栅极线11在长度方向(在图2中体现为横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12,所述第二栅极线12在长度方向(在图2中体现为横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第二栅极线12平行所述第一栅极线11,且所述第二栅极线12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11的相邻端。
请结合图3的剖示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极线11位于下层金属层中,第二栅极线12位于上层金属层中,所述第一栅极线11和第二栅极线12通过插塞30电性相通。可以预料的是,所述第一栅极线11和第二栅极线12所处的金属层可以颠倒。进一步可拓展的,例如第一栅极线11或第二栅极线12也可以分别处于三层以上的金属层中。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数据线21,所述第一数据线21在长度方向(在图2中体现为纵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22,所述第二数据线22在长度方向(在图2中体现为纵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第二数据线22平行所述第一数据线21,且所述第二数据线22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的相邻端21。
由图3中可知,所述第一数据线21位于下层金属层中,第二数据线22位于上层金属层中,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第二数据线22通过插塞30电性相通。可以预料的是,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第二数据线22所处的金属层可以颠倒。进一步可拓展的,例如第一数据线21或第二数据线22也可以分别处于三层以上的金属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如图2中调整栅极线和数据线各部分的位置,能够使得栅极线和数据线在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剖面上呈折线状,且是由多个小段组成的这一“折线”,从而有效的消除了较长线路上的应力累积。有效避免线路的断裂。
下面请参考如图4和图5所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图4示出的是电路布局的最小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与数据线第二部分位于同一金属层中,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与数据线第一部分位于同一金属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除了包括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一栅极线11外,还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三栅极线13,所述第三栅极线13在长度方向(在图4中体现为横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第三栅极线13和第一栅极线11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三栅极线13和第一栅极线11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12,所述第二栅极线12落在一个像素区域10内,所述第二栅极线12垂直所述第一栅极线11,所述第二栅极线12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11和第三栅极线13的相邻端,并通过插塞30将第一栅极线11、第二栅极线12及第三栅极线13依次电性相连。
请结合图5的剖示图,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即第一栅极线11和第三栅极线13)位于下层金属层中,栅极线第二部分(即第二栅极线12)位于上层金属层中。可以预料的是,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所处的金属层可以颠倒。进一步可拓展的,例如第一栅极线11和第三栅极线13也可以分别处于不同的金属层(非第二栅极线12所在金属层)中。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除了包括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一数据线21外,还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三数据线23,所述第三数据线23在长度方向(在图4中体现为纵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10,所述第三数据线23和第一数据线21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三数据线23和第一数据线21错开。
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22,所述第二数据线22落在一个像素区域10内,所述第二数据线22垂直所述第一数据线21,所述第二数据线22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21和第三数据线23的相邻端,并通过插塞30将第一数据线21、第二数据线22及第三数据线23依次电性相连。
请结合图5的剖示图,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即第一数据线21和第三数据线23)位于上层金属层中,数据线第二部分(即第二数据线22)位于下层金属层中。可以预料的是,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处的金属层可以颠倒。进一步可拓展的,例如第一数据线21和第三数据线23也可以分别处于不同的金属层(非第二数据线22所在金属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使得栅极线和数据线在空间上呈折线状,且是由多个小段组成的这一“折线”。通过使得例如第一栅极线11、第二栅极线12及第三栅极线13所处的金属层以及排列方向不同,在消除较长线路上的应力累积时效果更佳。从而有效避免线路的断裂。
下面请参考如图6和图7所示的又一可选实施例,其中图6示出的是电路布局的最小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即第一栅极线11和第三栅极线13)、栅极线第二部分(即第二栅极线12)、数据线第一部分(即第一数据线21和第三数据线23)和数据线第二部分(及第二数据线22)分别位于不同的金属层中。可以预料的是,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各个部分的排列层次不限于如图6和图7,是可以进行改变。同样的,每个部分也可以是形成在多层金属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避免了在同一层中形成多种金属线条,避免了过于密集的金属线条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
下面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首先,进行步骤S801:提供一基板。例如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区域,所述基板的材质可以是在柔性显示装置中的常用基板,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然后,进行步骤S802: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并进行光刻刻蚀工艺。例如形成如图4中的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
接着,进行步骤S803: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中形成插塞30,如图5所示,所述插塞30分别电连接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
之后,进行步骤S804: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并进行光刻刻蚀工艺。例如形成如图4中的栅极线第二部分和数据线第一部分,并且,如图5中所示,使得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电连接与栅极线第一部分相连接的插塞30,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电连接与数据线第二部分相连接的插塞30。
其中,由栅极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栅极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栅极线与由数据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数据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数据线交叉。
显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造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上文多个柔性显示装置的实施例,能够知晓例如在采用更多金属层时等情况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对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多条栅极线,每条栅极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栅极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所述栅极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栅极线和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三栅极线,所述第一栅极线和第三栅极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三栅极线和第一栅极线平行且交替排列;
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分别位于上下至少两层金属层中的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由插塞电连接;
像素区域,呈阵列状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二栅极线平行所述第一栅极线,且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的相邻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落在一个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栅极线垂直所述第一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栅极线和第三栅极线的相邻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二数据线平行所述第一数据线,且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的相邻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第一部分还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在长度方向上横跨相邻的像素区域,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平行且交替排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第二部分包括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落在一个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数据线垂直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两端分别对应相邻第一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的相邻端。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并进行刻蚀工艺;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中形成插塞;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并进行刻蚀工艺,使得所述插塞将刻蚀后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刻蚀后形成栅极线第一部分和数据线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金属层刻蚀后形成栅极线第二部分及数据线第一部分;由栅极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栅极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栅极线与由数据线第一部分、插塞及数据线第二部分构成的数据线交叉。
CN201410830669.3A 2014-12-26 2014-12-26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538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0669.3A CN104538426B (zh) 2014-12-26 2014-12-26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0669.3A CN104538426B (zh) 2014-12-26 2014-12-26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8426A CN104538426A (zh) 2015-04-22
CN104538426B true CN104538426B (zh) 2018-03-30

Family

ID=5285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0669.3A Active CN104538426B (zh) 2014-12-26 2014-12-26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84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613B (zh) 2016-08-24 2020-12-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1671B (zh) * 2017-04-28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走线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25853B (zh) * 2017-05-03 2019-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93458B (zh) * 2017-07-28 2019-1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479259B (zh) * 2017-08-25 2020-03-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64900B (zh) * 2018-09-04 2021-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可拉伸显示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476A (zh) * 2013-12-27 2014-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1586B (en) * 2005-09-13 2007-05-21 Ind Tech Res Inst Pixel array
TWI432860B (zh) * 2010-08-31 2014-04-0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476A (zh) * 2013-12-27 2014-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8426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8426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54348B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10741634B2 (en) Wiring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258467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58551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4277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4598074B (zh)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2555729B1 (ko) 연성 필름, 회로기판 조립체 및 표시장치
CN100443972C (zh) 用于制造具有柔性基板上的弯曲层的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JP2007328346A5 (zh)
CN105224135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370944A1 (en) Array substrat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111394A (zh)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CN104777690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2126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665372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3231894A5 (zh)
JP2011197685A5 (zh)
JP2010097536A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7520923A5 (zh)
CN109659337A (zh) 显示面板
CN10231400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7331686A (zh) Oled显示面板、线路结构及oled显示设备
CN207883275U (zh) 一种阵列基板
CN107544697A (zh) 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No.146 Tianying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CHENXIAN photo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CHENFENG Road, Kunshan high tech Zone,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