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4616B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4616B
CN104534616B CN201410720097.3A CN201410720097A CN104534616B CN 104534616 B CN104534616 B CN 104534616B CN 201410720097 A CN201410720097 A CN 201410720097A CN 104534616 B CN104534616 B CN 104534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brightness value
conditioner
air
average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0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4616A (zh
Inventor
郭新生
张武军
邹晓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00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4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4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4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4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4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器运行后,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根据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来自动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智能化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需要空调器在用户夜间睡觉时能够以夜间模式运行。
其中,光线和声音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对于空调器来说,空调器的显示屏会发光,室内风机的运行会产生噪音,从而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因此相关技术中设计了空调器的夜间模式,旨在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但是,相关技术中,都是通过遥控器人为的关闭或者调节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增加了用户的操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空调器的智能化的需求,为此有必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自动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器运行后,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运行后,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来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自动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例如可控制空调器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或者通过降低室内风机的运行风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蜂鸣器的提示音,以及关闭显示屏等来减少空调器运行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夜间模式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运行风速,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以及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显示屏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具体包括: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发生突变前所述室内环境的第一平均亮度值△PF和发生突变后所述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如果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与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之差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值且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值,则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具体包括:S1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S1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S13,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还包括: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还包括: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未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具体包括:S2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亮度值;S2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S23,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S24,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计算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还包括: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夜间模式后,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夜间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其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运行后,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来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自动进入夜间模式,在进入夜间模式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或者通过降低室内风机的运行风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蜂鸣器的提示音,以及关闭显示屏等来减少空调器运行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无需用户操作,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线强度信息检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执行该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空调器运行后,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室内环境的光线可以来自日光灯、节能灯等,可通过光线强度信息监测模块来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光线强度信息检测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光敏传感器、分压电阻R1、限流电阻R2以及电容C1。其中,光敏传感器的阴极与分压电阻R1、电容C1并联后的一端相连,并且通过限流电阻R2与微处理器内置的AD模块相连,光敏传感器将感应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过分压电阻R1和限流电阻R2后输入到微处理器内置的AD模块,AD模块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则该数字信号可对应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
S2,根据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具体包括: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发生突变前室内环境的第一平均亮度值△PF和发生突变后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如果第一平均亮度值△PF与第二平均亮度值△PB之差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值且第二平均亮度值△PB小于第一预设亮度值,则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
其中,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第一平均亮度值△PF时,具体包括:
S1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
S1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
S13,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平均亮度值△PF。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此外,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第二平均亮度值△PB,具体包括:
S2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室内环境的当前亮度值。
S2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S23,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S24,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计算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第二平均亮度值△PB。
S3,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空调器处于夜间模式时,控制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运行风速,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控制空调器的显示屏关闭,同时还可控制空调器的蜂鸣器降低提示音,或者控制空调器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等。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后,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器退出夜间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亮度值、第二预设亮度值、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以及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预设时间T1可以为2s,第二预设时间T2可以为8h,第一预设亮度值B可以为9,第二预设亮度值DF可以为5,预设次数RC可以为4。
通常,人们在晚上睡觉前都会开灯,睡觉时就会关闭灯光,开关灯时,光线强度会瞬间变化,形成光线的“开关”效应,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正是基于光线的“开关”效应,检测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室内环境的亮度值。在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前,空调器工作于正常模式,计算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平均亮度值△PF,而在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后,空调器工作于夜间模式,计算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第二平均亮度值△PB。
假设用户晚上8点开启日光灯后再开启空调器,在空调器运行后,微处理器每隔2s将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通过AD模块转换为当前时刻亮度值PV,假设当前时刻亮度值PV为120,并且是空调器运行后第一次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则设定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PV=120,然后根据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DF,即|ΔPF-PV|=|120-120|=0<5,满足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要求,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F,即ΔPF=(PV+ΔPF)/2=(120+120)/2=120。间隔2s后,假设检测到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为117,则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ΔPF-PV|=|120-117|=3<5,满足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要求,则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F,即ΔPF=(PV+ΔPF)/2=(120+117)/2=118.5,按照上述过程持续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F。
如果用户在晚上10点关闭日光灯,则检测到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会突然变得很小,例如PV为1,则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ΔPF-PV|=|120-1|=119>5,不满足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要求,此时,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如果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4次,则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为第一平均亮度值△PF。然后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第二平均亮度值△PB,假设当前时刻亮度值PV为1,由于是在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后第一次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则可以设定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PB=PV=1,然后根据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PB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DF,即|ΔPB-PV|=|1-1|=0<5,满足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的波动范围要求,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B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B,即ΔPB=(PV+ΔPB)/2=(1+1)/2=1,持续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B,并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4次,则计算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第二平均亮度值△PB。
最后根据发生突变前室内环境的第一平均亮度值△PF和发生突变后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判断是否需要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如果第一平均亮度值△PF与第二平均亮度值△PB之差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值且第二平均亮度值△PB小于第一预设亮度值,即ΔPF-ΔPB=120-1=119>9和ΔPB<9,则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微处理器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时,控制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运行风速,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控制空调器的显示屏关闭,并控制空调器的蜂鸣器提示音降低一半,或者控制空调器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等。同时微处理器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8h,控制空调器退出夜间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01,空调器运行后,第一次获取当前时刻亮度值PV。
S002,设定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PV,并初始化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1。
S003,判断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DF。如果是,执行步骤S005;如果否,执行步骤S004。
S004,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次数RC。如果是,执行步骤S009;如果否,返回步骤S002。
S005,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F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F,即ΔPF=(PV+ΔPF)/2。
S006,保存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F。
S007,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加1。
S008,间隔第一预设时间T1例如2s后,获取当前时刻亮度值PV,返回步骤S003,继续判断。
S009,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后第一次获取当前时刻亮度值PV。
S010,设定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B=PV,并初始化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1。
S011,判断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B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DF。如果是,执行步骤S012;如果否,返回步骤S010。
S012,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ΔPB与获取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PV计算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B,即ΔPB=(PV+ΔPB)/2。
S013,保存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ΔPB。
S014,判断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次数RC。如果是,执行步骤S016;若果否,执行步骤S015,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N加1,即N=N+1。
S015,间隔第一预设时间T1例如2s后,获取当前时刻亮度值PV。
S016,判断发生突变前室内环境的第一平均亮度值△PF和发生突变后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的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值B,并且发生突变后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亮度值B。如果是,执行步骤S017;如果否,返回步骤S001。
S017,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S018,微处理器开始计时。
S019,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T2例如8h。
S020,控制空调器退出夜间模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通过调节第一预设时间和预设次数等值,控制空调器延时进入夜间模式,其延时时间可以为1~3600s。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运行后,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来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自动控制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例如可控制空调器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或者通过降低室内风机的运行风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蜂鸣器的提示音,以及关闭显示屏等来减少空调器运行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无需用户操作,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运行后,通过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来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如果判断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自动进入夜间模式,在进入夜间模式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按照睡眠曲线自动运行,或者通过降低室内风机的运行风速,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蜂鸣器的提示音,以及关闭显示屏等来减少空调器运行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无需用户操作,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器运行后,实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是否发生突变,其中,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具体包括:
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发生突变前所述室内环境的第一平均亮度值△PF和发生突变后所述室内环境的第二平均亮度值△PB;
如果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与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之差大于第一预设亮度值且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值,则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
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亮度发生突变,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夜间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夜间模式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降低运行风速,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以及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显示屏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具体包括:
S1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
S1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S13,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还包括:
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PF,还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未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具体包括:
S21,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亮度值;
S22,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根据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
S23,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S24,如果判断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计算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平均亮度值为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PB,还包括:
如果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与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当前时刻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值,则放弃前一时刻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重新开始计算所述室内环境的平均亮度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进入所述夜间模式后,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夜间模式。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1410720097.3A 2014-12-01 2014-12-01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534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097.3A CN104534616B (zh) 2014-12-01 2014-12-01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097.3A CN104534616B (zh) 2014-12-01 2014-12-01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4616A CN104534616A (zh) 2015-04-22
CN104534616B true CN104534616B (zh) 2017-06-06

Family

ID=5285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097.3A Active CN104534616B (zh) 2014-12-01 2014-12-01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46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671A (zh) * 2015-07-10 2015-09-23 吴鹏 中央空调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5549572A (zh) * 2016-02-23 2016-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928137B (zh) * 2016-04-21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调速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6254656A (zh) * 2016-08-09 2016-12-2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6765905B (zh) * 2016-11-29 2020-01-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7192086B (zh) * 2017-04-28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阈值调整方法
CN107192088B (zh) * 2017-04-28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阈值调整方法
CN107192087B (zh) * 2017-04-28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阈值调整方法
CN108716757A (zh) * 2018-05-31 2018-10-30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睡眠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0634456B (zh) * 2018-06-21 2021-04-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显示屏的亮度调节方法、家用电器和存储介质
CN109631262B (zh) * 2018-12-25 2020-12-08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73835B (zh) * 2019-05-10 2021-07-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059712A (zh) * 2019-12-31 2020-04-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1442477B (zh) * 2020-03-09 2021-1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基于光照度自动调节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13534681A (zh) * 2020-04-15 2021-10-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7943A (ja) * 1982-01-06 1983-07-1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自動運転制御方式
JP2002156144A (ja) * 2001-09-26 2002-05-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033263A (ja) * 2009-07-31 2011-0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478291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夜间控制方法
CN103062867A (zh) * 2013-02-04 2013-04-24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03857153A (zh) * 2014-03-11 2014-06-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亮度突变下的台灯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7943A (ja) * 1982-01-06 1983-07-1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自動運転制御方式
JP2002156144A (ja) * 2001-09-26 2002-05-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033263A (ja) * 2009-07-31 2011-0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478291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夜间控制方法
CN103062867A (zh) * 2013-02-04 2013-04-24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03857153A (zh) * 2014-03-11 2014-06-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亮度突变下的台灯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4616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4616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949273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WO2020098255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2866684B (zh) 基于用户舒适感的室内环境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318483B (zh) 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睡眠模式控制装置
CN104833049B (zh) 空调器的导风条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5091218B (zh) 空调器智能睡眠控制方法
CN103940039B (zh) 空调器及其运行状态判断方法
CN106352486B (zh)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TWI580906B (zh) 室內設備控制裝置、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CN104266312B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7300242A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73862A (zh) 基于俯视视角人体信息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9323390A (zh) 空调及其室内机的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67179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热感觉的室内热环境控制系统
WO2021196483A1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7514680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52490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940030A (zh) 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934099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838879A (zh) 用于新风系统调节风量的方法和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
CN111043733B (zh) 基于空间布局特征的空调器送风模式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72620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WO2021227851A1 (zh) 用于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5511279B (zh) 家用电器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家用电器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