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8031A -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8031A
CN104528031A CN201410695983.5A CN201410695983A CN104528031A CN 104528031 A CN104528031 A CN 104528031A CN 201410695983 A CN201410695983 A CN 201410695983A CN 104528031 A CN104528031 A CN 104528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s
lining paper
internal lining
flange
gl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59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仲璜
李伯全
黎继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959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8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8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5/00Packaging othe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 B65B25/20Packaging garments, e.g. socks, stockings, shi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220/00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ackaging operation
    • B65B2220/16Packaging contents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具体涉及通过内衬纸的折叠和包裹对无菌医用手套进行内包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将翻边手套放置于内衬纸的一表面;第二步,将内衬纸沿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使得折起部分的内衬纸覆盖翻边手套的指根;内衬纸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后覆盖翻边手套的指根且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横向折边;第三步,将第二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第四步,将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该包装方法包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包装,成本低,意外污染的风险小。

Description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菌医用手套的包装,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内衬纸的折叠和包裹对无菌医用手套进行内包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菌医用手套的包装系统包括一个密封的外袋子和一个内包。外袋子的上面和下面通常是纸和纸或者纸和塑料膜做的,它的作用是保护灭菌后内包的处在一个密封的无菌空间内。内包是用医疗级的内衬纸做的,里面有一对医用的手套,例如手术用手套和检查用手套等等。无菌医用手套与普通的医用手套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无菌医用手套的手腕在包装前需要预先翻折使得手腕翻折部分覆盖至手套指根部,在将用于手术使用时,当内包从外袋子被取出后,内包的内衬纸作用是保护手套的无菌性能,通过翻开内衬纸,术者只需通过无菌医用手套的内表面即可穿戴手套,达到手套的外表面一直处于无接触的无菌状态。
虽然无菌医用手套在医疗界已有几十年历史,且也是有内包装及外包装组成,但是目前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包装复杂,造价相对较高;二是因为包装相对较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包装;三是穿戴过程也相对较复杂,耗费时间长;四是传统的内包装方法还可能存在意外污染,给使用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无菌医用手套包装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包装、穿戴时间长及存在意外污染之不足提供的一种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该包装包括容纳医用手套的内衬纸及医用手套;所述医用手套包装前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将所述医用手套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称为翻边手套;该包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内衬纸平铺,并将所述翻边手套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
第二步,将所述内衬纸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使得折起部分的内衬纸覆盖所述翻边手套的指根;所述内衬纸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后覆盖翻边手套的指根且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横向折边;
第三步,将第二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纸,在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纸,在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向手指部两边延伸的内衬纸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及第二竖向折边。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覆盖于左手手套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左手手套下表面的内衬纸及左手手套沿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之间的轴线翻折,翻折后覆盖于右手手套的上表面的内衬纸。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覆盖于左手手套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左手手套下表面的内衬纸及左手手套沿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之间的轴线翻折,翻折后覆盖于右手手套的上表面的内衬纸。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纸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以长边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翻边手套以手指的指向为翻边手套的竖直方向;所述的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竖直方向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竖直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纸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5-3倍;所述内衬纸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2.0-5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纸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8倍;所述内衬纸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3.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通过一张内衬纸的翻折、包裹,将无菌医用手套包裹于一无菌的内包装环境内。该包装方法,包装程序简单,且包装工费及耗材成本低;同时,该包装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化包装,降低人工成本;另一点,该包装方法实现的内包装,在包装及穿戴时,无菌医用手套存在意外污染的风险极小,降低了使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菌医用手套包装用内衬纸平铺状态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菌医用手套包装前一对翻边手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菌医用手套平铺放置于内衬纸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j为本发明包装方法实施例一包装流程中逐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j为本发明包装方法实施例二包装流程中逐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6a-6j为本发明包装方法实施例三包装流程中逐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7a-7j为本发明包装方法实施例四包装流程中逐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衬纸;101、内衬纸前部;102、内衬纸中部;103、内衬纸后部;104、第一横向折边;105、第二横向折边;106、第一竖向折边;107、第二竖向折边;21、右手手套;22、左手手套;2101、右手手套手腕部;2201、左手手套手腕部;2102、右手手套手指部;2202、左手手套手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该包装包括容纳医用手套的内衬纸1及医用手套;所述医用手套包装前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将所述医用手套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称为翻边手套;该包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内衬纸1平铺,并将所述翻边手套放置于所述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
第二步,将所述内衬纸1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使得折起部分的内衬纸1覆盖所述翻边手套的指根;所述内衬纸1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后覆盖翻边手套的指根且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横向折边104;
第三步,将第二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1、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1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内衬纸1,在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1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105。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内衬纸1,在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向手指部两边延伸的内衬纸1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106及第二竖向折边107。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所述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所述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所述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
当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覆盖于左手手套22上表面的内衬纸1、垫置在左手手套22下表面的内衬纸1及左手手套22沿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之间的轴线翻折,翻折后覆盖于右手手套21的上表面的内衬纸1。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内衬纸1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1以长边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翻边手套以手指的指向为翻边手套的竖直方向;所述的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竖直方向放置于所述内衬纸1的竖直方向。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内衬纸1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5-3倍;所述内衬纸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2.0-5倍。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内衬纸1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8倍;所述内衬纸1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3.5倍。
实施例一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参照图4a-4j所示:
第一步,提供一内衬纸1,将内衬纸1平铺,该内衬纸1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1平铺后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内衬纸前部101、内衬纸中部102及内衬纸后部103;提供一对翻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一对翻边手套具体放置于内衬纸1的位置为:左手手套22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右侧位置;左手手套22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右侧位置。将一对翻边手套通过以上方式放置于内衬纸1后,一对翻边手套的手指的前方还预留有内衬纸前部101;同时,内衬纸1还包括以下部分:第一横向折边104,该第一横向折边104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前部102向前有延伸部,在内衬纸前部102与延伸部之间有第一横向折痕,将内衬纸1的延伸部沿该第一横向折痕翻折,形成第一横向折边104;第二横向折边105,该第二横向折边105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后部103,即内衬纸1于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1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105;第一竖向折边106,该第一竖向折边106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左手手套22手指部的左侧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将左手手套22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一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该第二竖向折边107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右手手套21手指部的右侧形成有第二竖向折痕,将右手手套21的右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竖向折边107;
第二步,将内衬纸前部101沿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指尖部翻折,使得翻折的内衬纸前部101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手指部;
第三步,将第一横向折边104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将第二横向折边105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及第二横向折边105的翻折顺序不受限制,可以先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也可以是,先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与第二横向折边105之间可以是两者的前端相互接触,也可以是相互有重叠;
第四步,将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第二竖向折痕翻折,使得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覆盖于内衬纸前部101表面、第一横向折边104表面及第二横向折边105表面;
第五步,将第一至第四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前部101、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中部102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六步,将第五步骤中完成的包装结构横向翻折,使得右手手套21与左手手套11在空间上相互折合。
第七步,将第六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该实施例完成的包装,使得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各自的表面处于一个相对独立无接触的状态,且包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包装,成本低,意外污染的风险小。同时,特别是穿戴时,从外包装取出内包装的手套后,只需沿第一横向折边104拆拉,即可将手套展现出来,通过拿手套翻卷的手腕部进行穿戴,可以完全不用触摸手套的外表面即实现穿戴,使得手套处于术前无触摸无菌环境。
实施例二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参照图5a-5j所示:
第一步,提供一内衬纸1,将内衬纸1平铺,该内衬纸1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1平铺后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内衬纸前部101、内衬纸中部102及内衬纸后部103;提供一对翻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一对翻边手套具体放置于内衬纸1的位置为:左手手套22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右侧位置;左手手套22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右侧位置。将一对翻边手套通过以上方式放置于内衬纸1后,一对翻边手套的手指的前方还预留有内衬纸前部101;同时,内衬纸1还包括以下部分:第一横向折边104,该第一横向折边104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前部102向前有延伸部,在内衬纸前部102与延伸部之间有第一横向折痕,将内衬纸1的延伸部沿该第一横向折痕翻折,形成第一横向折边104;第二横向折边105,该第二横向折边105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后部103,即内衬纸1于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1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105;第一竖向折边106,该第一竖向折边106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左手手套22手指部的左侧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将左手手套22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一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该第二竖向折边107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右手手套21手指部的右侧形成有第二竖向折痕,将右手手套21的右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竖向折边107;
第二步,将内衬纸前部101沿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指尖部翻折,使得翻折的内衬纸前部101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手指部;
第三步,将第一横向折边104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
第四步,将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第二竖向折痕翻折,使得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覆盖于内衬纸前部101表面、第一横向折边104表面及第二横向折边105表面。
第五步,将第二横向折边105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与第二横向折边105之间可以是两者的前端相互接触,也可以是相互有重叠。
第六步,将第一至第四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前部101、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中部102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七步,将第五步骤中完成的包装结构横向翻折,使得右手手套21与左手手套22在空间上相互折合。
第八步,将第六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实施例三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参照图6a-6j所示:
第一步,提供一内衬纸1,将内衬纸1平铺,该内衬纸1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1平铺后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内衬纸前部101、内衬纸中部102及内衬纸后部103;提供一对翻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一对翻边手套具体放置于内衬纸1的位置为:左手手套22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右侧位置;左手手套22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右侧位置。将一对翻边手套通过以上方式放置于内衬纸1后,一对翻边手套的手指的前方还预留有内衬纸前部101;同时,内衬纸1还包括以下部分:第一横向折边104,该第一横向折边104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前部102向前有延伸部,在内衬纸前部102与延伸部之间有第一横向折痕,将内衬纸1的延伸部沿该第一横向折痕翻折,形成第一横向折边104;第二横向折边105,该第二横向折边105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后部103,即内衬纸1于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1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105;第一竖向折边106,该第一竖向折边106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左手手套22手指部的左侧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将左手手套22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一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该第二竖向折边107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右手手套21手指部的右侧形成有第二竖向折痕,将右手手套21的右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竖向折边107;
第二步,将内衬纸前部101沿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指尖部翻折,使得翻折的内衬纸前部101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手指部;
第三步,将第一横向折边104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将第二横向折边105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5及第二横向折边105的翻折顺序不受限制,可以先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也可以是,先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与第二横向折边105之间可以是两者的前端相互接触,也可以是相互有重叠。
第四步,将第一至第三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前部101、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中部102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五步,将第四步骤中完成的包装结构横向翻折,使得右手手套21与左手手套22在空间上相互折合。
第六步,第五步之后,第一竖向折边106与第二竖向折边107之间处于相互重叠状态,将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沿第一竖向折痕(也可以是第二竖向折痕,此时第一竖向折痕与第一竖向折痕处于相互重合状态)翻折;
第七步,将第六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实施例四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参照图4a-4j所示:
第一步,提供一内衬纸1,将内衬纸1平铺,该内衬纸1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1平铺后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内衬纸前部101、内衬纸中部102及内衬纸后部103;提供一对翻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左手手套22及右手手套21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一对翻边手套具体放置于内衬纸1的位置为:左手手套22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腕部放置于内衬纸后部103的右侧位置;左手手套22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左侧位置,右手手套21手指部放置于内衬纸中部102的右侧位置。将一对翻边手套通过以上方式放置于内衬纸1后,一对翻边手套的手指的前方还预留有内衬纸前部101;同时,内衬纸1还包括以下部分:第一横向折边104,该第一横向折边104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前部102向前有延伸部,在内衬纸前部102与延伸部之间有第一横向折痕,将内衬纸1的延伸部沿该第一横向折痕翻折,形成第一横向折边104;第二横向折边105,该第二横向折边105形成如下:在内衬纸后部103,即内衬纸1于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1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105;第一竖向折边106,该第一竖向折边106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左手手套22手指部的左侧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将左手手套22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一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该第二竖向折边107形成如下:该内衬纸1,在右手手套21手指部的右侧形成有第二竖向折痕,将右手手套21的右侧向外延伸的内衬纸1沿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1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竖向折边107;
第二步,将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第二竖向折痕翻折,使得第一竖向折边106、第二竖向折边107覆盖于内衬纸前部101表面、第一横向折边104表面及第二横向折边105表面。
第三步,将内衬纸前部101沿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指尖部翻折,使得翻折的内衬纸前部101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的手指部;
第四步,将第一横向折边104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将第二横向折边105翻折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及第二横向折边105的翻折顺序不受限制,可以先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也可以是,先翻折第二横向折边105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再翻折第一横向折边104覆盖于右手手套21及左手手套22。第一横向折边104与第二横向折边105之间可以是两者的前端相互接触,也可以是相互有重叠。
第五步,将内衬纸前部101、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中部102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六步,将第五步骤中完成的包装状态横向翻折,使得右手手套21与左手手套22在空间上相互折合。
第七步,将第六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该实施例完成的包装,使得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各自的表面处于一个相对独立无接触的状态,且包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包装,成本低,意外污染的风险小。同时,特别是穿戴时,从外包装取出内包装的手套后,只需沿第一横向折边拆拉,即可将手套展现出来,通过拿手套翻卷的手腕部进行穿戴,可以完全不用触摸手套的外表面及实现穿戴,使得处于术前无触摸无菌环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该包装包括容纳医用手套的内衬纸及医用手套;所述医用手套包装前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将所述医用手套手腕部翻卷覆盖至手套指根部称为翻边手套;该包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内衬纸平铺,并将所述翻边手套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
第二步,将所述内衬纸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使得折起部分的内衬纸覆盖所述翻边手套的指根;所述内衬纸沿所述翻边手套指尖部翻折后覆盖翻边手套的指根且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横向折边;
第三步,将第二步骤中形成的覆盖于手套手指部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手套手指部下表面的内衬纸及手套手指部沿翻边手套指根部翻折,覆盖于翻边手套的手掌部及手腕部;
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内包装放置入灭菌袋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纸,在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形成有一第二横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腕后方延伸的内衬纸沿该第二横向折痕向内衬纸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二横向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纸,在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将翻边手套的手指部两侧向手指部两边延伸的内衬纸分别沿第一竖向折痕及第二竖向折痕向内衬纸的第一表面翻折形成第一竖向折边及第二竖向折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覆盖于左手手套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左手手套下表面的内衬纸及左手手套沿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之间的轴线翻折,翻折后覆盖于右手手套的上表面的内衬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手套为一对手套,分别为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的手套手心部朝上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第一表面,所述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小指相互接近且承轴对称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覆盖于左手手套上表面的内衬纸、垫置在左手手套下表面的内衬纸及左手手套沿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之间的轴线翻折,翻折后覆盖于右手手套的上表面的内衬纸。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纸为长方形结构,内衬纸以长边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翻边手套以手指的指向为翻边手套的竖直方向;所述的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竖直方向放置于所述内衬纸的竖直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纸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5-3倍;所述内衬纸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2.0-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纸的长度是翻边手套长度的1.8倍;所述内衬纸的宽度是一只翻边手套宽度的3.5倍。
CN201410695983.5A 2014-11-27 2014-11-27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Pending CN104528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5983.5A CN104528031A (zh) 2014-11-27 2014-11-27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5983.5A CN104528031A (zh) 2014-11-27 2014-11-27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8031A true CN104528031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4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5983.5A Pending CN104528031A (zh) 2014-11-27 2014-11-27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8031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884A (zh) * 2015-04-30 2015-08-26 陈仲璜 医用无菌手套包装方法
CN105480533A (zh) * 2016-01-26 2016-04-13 陈仲璜 预制灭菌手套内封包及灭菌手套包装方法
CN105564691A (zh) * 2016-01-16 2016-05-11 陈仲璜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CN106124141A (zh) * 2016-08-19 2016-11-16 北京泽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气密性检测与翻腕设备
CN10618490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北京泽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包装机械装置及其手套包装方法
CN106184921B (zh) * 2016-08-22 2018-11-02 北京泽宇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内衬纸的横折叠装置
CN111038799A (zh) * 2019-12-23 2020-04-21 瑞智康生物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的折叠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CN112319961A (zh) * 2020-11-12 2021-02-05 梅丽霞 单个医用乳胶手套的包装方法、两个医用乳胶手套的包装方法
CN113968393A (zh) * 2021-10-13 2022-01-25 南京润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被污染的医用乳胶手套包装方法
CN114644156A (zh) * 2022-05-23 2022-06-21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叠手套的装置及方法
CN117682189A (zh) * 2024-01-26 2024-03-12 山东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折叠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9657A (en) * 1966-11-18 1968-02-20 Ethicon Inc Surgical glove package
GB1530541A (en) * 1976-07-22 1978-11-01 Semperit Ag Method of packing a pair of sterilised gloves
CN2359246Y (zh) * 1998-11-23 2000-01-19 上海生大企业有限公司 塑胶手套包装袋
CN1530541A (zh) * 2003-03-12 2004-09-2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固定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9657A (en) * 1966-11-18 1968-02-20 Ethicon Inc Surgical glove package
GB1530541A (en) * 1976-07-22 1978-11-01 Semperit Ag Method of packing a pair of sterilised gloves
CN2359246Y (zh) * 1998-11-23 2000-01-19 上海生大企业有限公司 塑胶手套包装袋
CN1530541A (zh) * 2003-03-12 2004-09-2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固定机构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884A (zh) * 2015-04-30 2015-08-26 陈仲璜 医用无菌手套包装方法
CN105564691A (zh) * 2016-01-16 2016-05-11 陈仲璜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CN105480533A (zh) * 2016-01-26 2016-04-13 陈仲璜 预制灭菌手套内封包及灭菌手套包装方法
CN106184908B (zh) * 2016-08-18 2018-05-18 北京泽宇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包装机械装置及其手套包装方法
CN10618490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北京泽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包装机械装置及其手套包装方法
CN106124141A (zh) * 2016-08-19 2016-11-16 北京泽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气密性检测与翻腕设备
CN106124141B (zh) * 2016-08-19 2018-05-18 北京泽宇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气密性检测与翻腕设备
CN106184921B (zh) * 2016-08-22 2018-11-02 北京泽宇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内衬纸的横折叠装置
CN111038799A (zh) * 2019-12-23 2020-04-21 瑞智康生物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的折叠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CN112319961A (zh) * 2020-11-12 2021-02-05 梅丽霞 单个医用乳胶手套的包装方法、两个医用乳胶手套的包装方法
CN113968393A (zh) * 2021-10-13 2022-01-25 南京润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被污染的医用乳胶手套包装方法
CN113968393B (zh) * 2021-10-13 2023-02-10 南京润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被污染的医用乳胶手套包装方法
CN114644156A (zh) * 2022-05-23 2022-06-21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叠手套的装置及方法
CN117682189A (zh) * 2024-01-26 2024-03-12 山东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折叠机构
CN117682189B (zh) * 2024-01-26 2024-05-10 山东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折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031A (zh)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CN104859884B (zh) 医用无菌手套包装方法
CN102695431A (zh) 可处置的医用罩衣
EP3386328B1 (en) Folded surgical gown and method of folding same
CN105564691A (zh) 无菌医用手套的内包装方法
BR102012008734A2 (pt) recipiente para empacotamento de materiais de enchimento e mÉtodo para o processamento de um material de tecido
CN105595472A (zh) 一种能适应不同体型的防护服
CN102171110A (zh) 具有待撕开的弱化区域的泡型封装单元
CN111038799A (zh) 一种手套的折叠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CN202896978U (zh) 一种手套包装机
TWM501859U (zh) 抽痰管之包裝結構
CN105658186A (zh) 护理用品
CN205345747U (zh) 一种便携式纸巾包装袋
CN202446261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
CN205548679U (zh) 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
CN102424193A (zh) 易撕口包装袋
CN204307097U (zh) 一次性防污染防漏液注射器
CN204137459U (zh) 六面体包装盒
CN204642314U (zh) 医用手套内衬纸包装机折舌部件
CN203667218U (zh) 带易撕扣的密封袋
CN204150423U (zh) 连续折叠卫生巾包装盒
CN207666976U (zh) 酒精棉片
CN210116789U (zh) 设有拇指扣的阀口包装袋
CN105748155B (zh) 手术室巡回护理车
CN208585576U (zh) 具有将借助于至少一个撕开器件形成的取出开口的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