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4066B -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4066B
CN104524066B CN201410723033.9A CN201410723033A CN104524066B CN 104524066 B CN104524066 B CN 104524066B CN 201410723033 A CN201410723033 A CN 201410723033A CN 104524066 B CN104524066 B CN 104524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one
fracture
radix
oin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3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4066A (zh
Inventor
陈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230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4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4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4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4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4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生川乌2份、生草乌2份、生半夏4份、生大黄6份、独活5份、羌活5份、苏木5份、土别虫10份、骨碎补5份、地龙5份、五加皮3份、藏红花3份、山栀子5份、赤芍5份、苦参5份、归尾5份、透骨草5份、秦艽4份、马钱子4份、海龙4份、海马4份、海燕4份、虻虫3份、全虫3份、犀牛黄2份、天然麝香1份、冰片3份、樟脑3份、乳香3份、没药3份。该接骨膏能帮助启动已经损伤、休眠、缺乏活动的病变组织,使其重新激发再生活动,完成肢体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桡骨远端骨质以松质骨为主,当外伤暴力作用于桡骨远端,容易发生骨折,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年龄阶段。在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者增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目前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法仍以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为主,此方法对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那些高能量损伤、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到达关节面的病例,保守治疗往往因固定时间长导致腕关节僵硬,不能解剖复位致关节面不平、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而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效果欠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骨折复位标准更加严格。另外,AO内固定技术的应用,现代“骨折病”(包括骨不连、骨缺损、关节僵直),加上骨质疏松症,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慢性骨髓炎这类并发症,在临床上也有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目前桡骨远端骨折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该接骨膏能帮助启动已经损伤、休眠、缺乏活动的病变组织,使其重新激发再生活动,完成肢体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其原料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生川乌2份、生草乌2份、生半夏4份、生大黄6份、独活5份、羌活5份、苏木5份、土别虫10份、骨碎补5份、地龙5份、五加皮3份、藏红花3份、山栀子5份、赤芍5份、苦参5份、归尾5份、透骨草5份、秦艽4份、马钱子4份、海龙4份、海马4份、海燕4份、虻虫3份、全虫3份、犀牛黄2份、天然麝香1份、冰片3份、樟脑3份、乳香3份、没药3份。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上述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取各组分;
(2)将组分中的粗料(生川乌等)用桐油依法浸泡,每100克原料加入桐油4-6L,室温下浸泡3个月;
(3)将组分中的细料(天然麝香、冰片、樟脑等)研磨成粉末状;
(4)对步骤(2)中浸泡结束后的物料进行煎熬提炼至油膏状,然后立即过滤(筛子80目),取滤液,滤液中缓慢分撒入黄丹细料,并搅拌均匀,黄丹的用量为每100mL滤液30-50克;待冷却至50-70度时将步骤(3)得到的细料粉末均匀撒入,并搅拌均匀,成膏状,将膏状药膏以15-20克重分散保存,或直接摊匀在小夹板上。
本发明接骨膏的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生川乌:气微,味辛,麻舌,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生草乌:辛、苦,热,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生半夏:辛,温,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生大黄:苦,性寒,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独活:辛、苦,微温,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羌活:味辛、苦,性温,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苏木:甘、咸,平,行血祛瘀,消肿止痛。
土别虫:具有祛风、活血、散瘀、止痛等功效。
骨碎补:苦,温,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治疗关节脱位,骨折,跌扑闪挫,筋骨折伤,接骨续筋。
地龙:清热,镇痉,利尿,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五加皮: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藏红花: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国外用作镇静、驱风剂。
山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主治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赤芍:苦,微寒,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痈肿、跌扑损伤等。
苦参:味苦,性寒,清热燥湿。主治水肿,皮肤瘙痒,湿毒疮疡等。
归尾:辛、甘、温,主治活血破瘀、调经止痛。
透骨草:辛,温,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挛缩,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
秦艽:辛、苦,平,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治疗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等。
马钱子:苦,寒,散血热,消肿毒,用于治疗骨折等。
海龙、海燕:壮筋接骨,舒筋活血,化瘀消肿,修复神经细胞,治各种骨折及骨不连、关节炎、骨质增生、关节积液、股骨头坏死等。
海马:有较强的升阳补元气之功能,临床上对一切风寒、腰膝酸软、疼痛、中气下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虻虫:属虻科昆虫,味苦,微咸,性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
全虫:又名全蝎、钳蝎,辛,平,有毒,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等。
犀牛黄:苦,凉,清热解毒。
天然麝香:气味辛温,入心肝二经,具有开窍避秽,活血散瘀的左右,与牛黄配伍,可增加牛黄的清热解毒行为。
冰片:辛、苦,凉,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
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
乳香: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等。
没药:苦,辛,平,活血、化瘀、止痛,主治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本发明多取气味俱厚的药物,并加以引经药,选用合理的中药配方及配比,将各种组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组分的药理作用,使用时摊贴于小夹板上,固定于骨折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穿透皮肤及粘膜后经过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使药物渗透和吸收,对创伤皮肤粘膜骨折病变的治疗具有防腐护肤、止痛、接骨续筋等局部作用,达到快速消淤散肿、减轻肿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疗效。
经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本发明接骨膏被证明有效缩短了骨折临床治愈标准的时间;提高了骨折复位的成功率,加速骨折愈合;克服了“骨折病”,没有出现骨不连、骨缺损、骨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本发明功能主治:桡骨远端骨折,在应力应变的刺激下人体局部组织重现再生的潜力,修复和重建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其成骨的过程,首先从微血管网的再生作为先导,在血液循环重建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组织的发生或消亡,符合中医“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理念,能有效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各类骨折、骨不连、骨缺损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应该指出,以下具体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生川乌2份、生草乌2份、生半夏4份、生大黄6份、独活5份、羌活5份、苏木5份、土别虫10份、骨碎补5份、地龙5份、五加皮3份、藏红花3份、山栀子5份、赤芍5份、苦参5份、归尾5份、透骨草5份、秦艽4份、马钱子4份、海龙4份、海马4份、海燕4份、虻虫3份、全虫3份、犀牛黄2份、天然麝香1份、冰片3份、樟脑3份、乳香3份、没药3份。
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含量称取各组分;
(2)将组分中的粗料用桐油依法浸泡,每100克原料加入桐油5L,15度下浸泡3个月;
(3)将组分中的细料研磨成粉末状;
(4)对步骤(2)中浸泡结束后的物料进行煎熬提炼至油膏状,然后立即过滤(筛子80目),取滤液,滤液中缓慢分撒入黄丹细料,并搅拌均匀,黄丹的用量为每100mL滤液30克;待冷却至50-70度时将步骤(3)得到的细料粉末均匀撒入,并搅拌均匀,成膏状,将膏状药膏直接摊匀在小夹板上,于干燥阴暗处密封保存。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探讨本发明接骨膏的临床治疗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以下临床实践和分析对比:
1.观察对象选择:
从江西省芦溪县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四肢骨骨折病例中,随机筛选108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对一侧或两侧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排除不相符的诊断,确定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分析结果。108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中,男57例,女51例,平均年龄(27.73±12)岁。
所有观察病例符合骨科科学学会2013年ISBN诊断标准及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主要标准:
①主诉局部肿胀、疼痛、畸形;
②手腕部分或完全丧失;
③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矢状面为“餐叉样”,冠状面为“枪刺样”畸形;
④需注意与腕部组织扭伤鉴别;
⑤X光线正侧位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2.治疗方法:
将符合观察病例108例纳入标准的患者,按按门诊号结合就诊日期登记发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6例:
①对照组1: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20.81±12)岁,对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②对照组2: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91±12)岁,对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复位,骨折处贴“狗皮膏”膏药(北京同仁堂宏源药材有限公司),小夹板外固定,外敷每次15克,3日一次;
③实验组: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27.47±12)岁,对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复位,骨折处贴本发明接骨膏,小夹板外固定,外敷每次20克,12日一次。
3.观察方法:
3.1.观察指标
(1)三组患者均分别于伤后就诊时、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观察患部压痛肿胀情况,观察内容为:每次以皮尺测量患部肿胀最甚处周径,记录青紫瘀斑面积大小,压痛面积和程度以及腕关节的掌屈背伸活动。
(2)在手法整复后及14天、21天、28天拍X光片观察骨折处骨痂生长情况。以后随访6个月,每个月复查一次,每次复查的内容是:查体患肢压痛和活动情况,患者自我感觉(主诉)和X线片表现等。X线摄片可提供桡骨远端骨折病情发展的客观证据,本实施例采用CRX光机拍摄,规格X-160,购于南京普爱射线影像设备有限公司。
3.2.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Diendt功能评估标准(Aro HT,KOivunen T.Minor axialShortening of the radius affects outcome of Couse’fractune treatencent【J】JHand Surg(Am).1991.16:392-398)进行评估。
Diendt功能评估标准
3.3.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主要是皮肤过敏反应,如发红、起水泡等。轻度过敏继续观察;严重过敏者停止药物外贴。
4.治疗效果:
说明:所有以下数据均为组内平均值,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过敏。
4.1.压痛肿胀情况
4.2.骨折处骨痂生长情况
4.3.疗效判定
指标 对照组1 对照组2 实验组
评估等级 良好 良好
疼痛 存在 存在 消失
活动 正常 正常 正常
功能 正常 正常 正常
握力 正常 正常 正常
掌屈或背伸减少 正常 正常 正常
4.4.三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治愈时间的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1即小夹板手法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38.11±12)天,对照组2即北京同仁堂狗皮膏手法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30.69±12)天;而实验组即利用本发明接骨膏小夹板手法治疗组的平均治愈时间(19.78±12)天。即利用本发明接骨膏小夹板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明显缩短了骨折临床治愈标准的时间,且没有出现骨不连、骨缺损、骨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4.5.腕关节功能比较
组别 优(10-20分) 良(3-8分) 可(9-20分) 差(>20分)
实验组 33 3 0 0
对照组2 28 8 0 0
对照组1 30 6 0 0
解除外制动及功能锻炼两个月后,实验组腕关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优为33例,良3例,可0例,差0例;对照组1优28例,良8例,可0例,差0例;对照组2优30例,良6例,可0例,差0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制成:生川乌2份、生草乌2份、生半夏4份、生大黄6份、独活5份、羌活5份、苏木5份、土鳖 虫10份、骨碎补5份、地龙5份、五加皮3份、藏红花3份、山栀子5份、赤芍5份、苦参5份、归尾5份、透骨草5份、秦艽4份、马钱子4份、海龙4份、海马4份、海燕4份、虻虫3份、全虫3份、犀牛黄2份、天然麝香1份、冰片3份、樟脑3份、乳香3份、没药3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取各组分;
(2)将组分中的粗料用桐油浸泡,每100克原料加入桐油4-6L,室温下浸泡3个月;
(3)将组分中的细料研磨成粉末状;
(4)对步骤(2)中浸泡结束后的物料进行煎熬提炼至油膏状,然后立即过滤,取滤液,滤液中缓慢分撒入黄丹细料,并搅拌均匀,黄丹的用量为每100mL滤液30-50克;待冷却至50-70度时将步骤(3)得到的细料粉末均匀撒入,并搅拌均匀,成膏状,将膏状药膏以15-20克重分散保存,或直接摊匀在小夹板上。
CN201410723033.9A 2014-12-03 2014-12-03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Active CN104524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3033.9A CN104524066B (zh) 2014-12-03 2014-12-03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3033.9A CN104524066B (zh) 2014-12-03 2014-12-03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4066A CN104524066A (zh) 2015-04-22
CN104524066B true CN104524066B (zh) 2018-08-03

Family

ID=5283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3033.9A Active CN104524066B (zh) 2014-12-03 2014-12-03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40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1458A (zh) * 2015-06-10 2015-11-11 刘海燕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中药外敷剂
CN106074942A (zh) * 2016-06-21 2016-11-09 崔坤峰 一种治疗骨头脱位后期关节僵硬配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694A (zh) * 1998-01-06 1998-07-08 李韶雪 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183A (zh) * 2003-12-30 2005-07-06 湘潭县中医院 提伤散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694A (zh) * 1998-01-06 1998-07-08 李韶雪 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183A (zh) * 2003-12-30 2005-07-06 湘潭县中医院 提伤散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川乌半夏配伍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侯苏琳,等。;《江西中医药》;20050425;第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4066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657B (zh) 一种治疗骨折及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36B (zh)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24066B (zh) 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接骨膏
CN105770803A (zh) 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凝胶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351A (zh) 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膏
CN105126037B (zh) 一种含天然成分提取物的跌打损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3923A (zh) 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39271A (zh)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膏药
CN103156992A (zh) 治疗骨折损伤的外敷膏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39A (zh) 修复软骨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0443B (zh) 一种补肾生髓续骨剂
CN108355003B (zh) 一种用于治疗运动损伤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1798A (zh) 一种壮骨药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88006A (zh) 一种接骨及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828A (zh) 一种温通止痛中药制剂及其膏剂制备方法
CN110538297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筋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902B (zh) 一种治疗创伤、骨病的中药贴膏剂
CN110354197A (zh) 一种具有关节损伤与穴位修复效果的膏药
CN110151882A (zh) 一种外用中药膏药及外用中药膏药贴
CN103784889B (zh) 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剂
CN107281443A (zh) 一种散寒活血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213347A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骨科接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112A (zh) 治疗骨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93974B (zh) 一种治疗骨折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7982573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