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8991A -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8991A
CN104518991A CN201310465856.1A CN201310465856A CN104518991A CN 104518991 A CN104518991 A CN 104518991A CN 201310465856 A CN201310465856 A CN 201310465856A CN 104518991 A CN104518991 A CN 104518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card
data car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5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658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89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3998 priority patent/WO20150516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8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9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并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增大上下行每帧数据传输量,提升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信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对使用数据卡联网的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速率是使用数据卡联网的终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对数据卡联网后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150Mb/s速率的数据卡出现后,目前已有的联网方法无法很好的支持这么高的速率。
目前,数据卡在计算机上有两种联网方式:一种是传统的虚拟成串口的方式联网;一种是虚拟成网络接口的方式联网。传统的虚拟串口和网络接口的方式在Windows、Mac、Linux多平台上面都已经实现,但存在上网带宽和速率上的瓶颈,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150Mb/s速率的数据卡的需求。为了提高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速率,高通在Windows上面进行了驱动相关功能的开发,已经达到了满足150Mb/s高速率数据卡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品的发展。但在全球电脑用户中,Mac和Linux用户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数据卡明确需要支持Mac和Linux电脑。因此,有必要在非Windows电脑上面提升基于数据卡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然而,由于Windows、Mac、Linux操作系统架构上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在Mac、Linux操作系统上不能完全照搬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旨在实现非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数据卡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并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为:终端输入高通芯片接口(QMI)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包括:数据卡上下行聚合数据一帧最大支持的以太网(Ethernet)802.3数据包的个数、和/或纯IP数据包的个数、和/或每帧的最大包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为:终端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为:终端用户在以太网控制模型(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为:终端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当没有达到时,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当达到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
上述方案中,所述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为: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当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是纯IP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当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开启模块、聚合数据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所述开启模块,用于开启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用于联网后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输入QMI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启模块,具体用于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为:在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具体用于终端用户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还用于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当没有达到时,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当达到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还用于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当是纯IP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当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并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终端联网,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如此,根据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的情况开启终端数据聚合功能,实现动态数据聚合机制,增大上下行每帧数据的传输量,提升基于数据卡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卡初始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并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该方法根据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的情况开启终端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实现动态数据聚合机制,增大上下行每帧数据的传输量,提升基于数据卡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具体的,终端输入高通芯片接口(QMI,QUALCOMM MSM Interface)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当数据卡不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终端使用现有的ECM数据流传输机制,流程结束;
这里,所述QMI指令为:高通公司自定义的指令集,通过执行相应的指令可以实现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的查询和设置、获得数据聚合参数;
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包括:数据卡上下行聚合数据一帧最大支持的以太网(Ethernet)802.3数据包的个数、和/或纯IP数据包的个数、和/或每帧的最大包长;
所述纯IP数据包为:无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由IP格式的包头和IP数据组成;例如高通9x25平台设备一帧最大支持16个纯IP数据包。
步骤102:终端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具体的,终端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可以是:终端用户在现有的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所述在现有的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为:终端用户修改现有的ECM驱动程序,增加实现下行数据包按照数据聚合参数封装的接口函数和实现上行数据包按照数据聚合参数解析的接口函数。
步骤103: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具体的,终端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所述数据包可以是:符合Ethernet802.3格式的数据包、或纯IP格式的数据包;
所述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可以是: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数据卡支持的数据聚合参数加上数据聚合的包头、和/或每个数据包的索引和长度;
所述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可以是:将所述数据包去掉数据聚合的包头、和/或按照每个数据包的索引和长度进行相应的拆分;
本步骤中,所述终端还可以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如果没有达到,则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如果达到,则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
所述启动超时等待机制为:终端设定时间值,在所述时间值内等待接收从上层网络下发的数据包,如果在所述时间值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认为等待机制超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相反,则继续将从上层网络下发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封装;
所述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包括:
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如果是纯IP数据包格式,则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如果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则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上述方法中,如果联网过程中断网,则终端进行断网处理或将数据卡移除,释放数据卡对应的虚拟网络接口,并释放数据卡驱动;
所述终端进行断网处理可以包括:终端显示联网失败信息,并提示修正联网参数,在用户修正联网参数后,根据修正后的联网参数再次进行联网。
其中,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终端对数据卡的初始化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终端加载驱动程序、控制指令库、和用户应用;
具体的,所述终端配置为非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Mac OS和Linux OS,其中Linux不限于Linux PC,也包括使用Linux内核的所有设备如CPE模块设备等;
所述驱动程序用于驱动相应的设备;例如,数据卡驱动程序用于驱动数据卡;
所述控制指令库是包含USB协议通信类相关指令和符合高通标准的QMI相关指令等多个控制指令的函数库,并具有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用于接收从用户应用发送来的控制指令;
所述用户应用包括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浏览器及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联断网、获得IP/DNS地址、联网速率等相关参数的控制指令;
在终端中加载驱动程序、控制指令库、和用户应用为本领域人员所周知,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202:终端检测到有数据卡插入后,对数据卡驱动程序进行加载;
具体的,终端检测到有数据卡插入后,对数据卡驱动程序进行加载,并判断数据卡驱动程序是否加载成功;如果加载成功,则执行步骤203;如果加载失败,则自动释放数据卡。
步骤203:终端将数据卡映射为相应的虚拟网络接口;
具体的,终端根据数据卡上报的设备属性创建与数据卡相应的虚拟网络接口,并通过查询和注册网络、设置联网等参数,启动对数据卡的初始化过程;
其中,所述虚拟网络接口可以是以太网适配器(Ethernet Adaptor),并在用户配置的网络里面显示出来,联网过程中的相关控制指令和网络数据都通过所述虚拟网络接口与数据卡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1、开启模块12、聚合数据收发模块13;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数据卡14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14的数据聚合参数;
所述开启模块12,用于开启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13,用于联网后与数据卡14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参数式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所述确定模块11,具体用于输入QMI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14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14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14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14的数据聚合参数;
这里,所述QMI指令为:高通公司自定义的指令集,通过执行相应的指令可以实现数据卡14支持数据聚合功能的查询和设置、获得数据聚合参数;
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包括:数据卡14上下行聚合数据一帧最大支持的Ethernet802.3数据包的个数、和/或纯IP数据包的个数、和/或每帧的最大包长;
所述纯IP数据包为:无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由IP格式的包头和IP数据组成;例如高通9x25平台设备一帧最大支持16个纯IP数据包;
所述开启模块12,具体用于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可以是:在现有的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所述在现有的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为:修改现有的ECM驱动程序,增加实现下发数据包按照数据聚合参数封装的接口函数和实现上传数据包按照数据聚合参数解析的接口函数;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13,具体用于终端用户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14;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14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所述数据包可以是:符合Ethernet802.3格式的数据包、或纯IP格式的数据包;
所述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可以是: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数据卡支持的数据聚合参数加上数据聚合的包头、和/或每个数据包的索引和长度;
所述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可以是:将所述数据包去掉数据聚合的包头、和/或按照每个数据包的索引和长度进行相应的拆分;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13,还用于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如果没有达到,则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如果达到,则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14;
所述启动超时等待机制为:终端设定时间值,在所述时间值内等待接收从上层网络下发的数据包,如果在所述时间值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认为等待机制超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14;相反,则继续将从上层网络下发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封装;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13,还用于读取数据卡14上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如果是纯IP数据包格式,则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如果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则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并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为:
终端输入高通芯片接口(QMI)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包括:数据卡上下行聚合数据一帧最大支持的以太网(Ethernet)802.3数据包的个数、和/或纯IP数据包的个数、和/或每帧的最大包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开启自身聚合数据收发功能为:
终端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为:终端用户在以太网控制模型(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联网,并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为:
终端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当没有达到时,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当达到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为:
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当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是纯IP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当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8.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开启模块、聚合数据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所述开启模块,用于开启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
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用于联网后与数据卡之间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或解析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输入QMI指令中的查询指令查询数据卡是否支持数据聚合功能;当数据卡支持数据聚合功能时,输入QMI指令中的设置指令启动数据卡数据聚合功能,并输入QMI指令中的获取指令获得数据卡的数据聚合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包括:数据卡上下行聚合数据一帧最大支持的Ethernet802.3数据包的个数、和/或纯IP数据包的个数、和/或每帧的最大包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模块,具体用于进行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终端的聚合数据收发功能开启;所述初始化为:在ECM数据流传输机制基础上扩展接收和发送聚合数据包对应的接口函数,根据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收发缓冲区的分配,启动聚合数据收发线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具体用于终端用户在联网成功后,调用所述接口函数发送下行数据包或接收上行数据包,在发送下行数据包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封装后发送给数据卡;在接收上行数据包时,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对所述数据包解析后发送给上层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还用于判断已封装的数据包个数是否达到每帧传输最大支持的数据包大小,当没有达到时,启动超时等待机制;当达到时,将已封装的数据包传送给数据卡。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数据收发模块,还用于读取数据卡上的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按照所述数据聚合参数进行解析,判断解析后的数据包的格式,当是纯IP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加上链路层Ethernet802.3包头后传送给上层网络;当是Ethernet802.3数据包格式时,将解析后的数据包直接传送给上层网络。
CN201310465856.1A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ithdrawn CN104518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5856.1A CN104518991A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4/083998 WO2015051667A1 (zh) 2013-10-08 2014-08-08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5856.1A CN104518991A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991A true CN104518991A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5856.1A Withdrawn CN104518991A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8991A (zh)
WO (1) WO201505166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787A (zh) * 2010-11-22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设备网络接口联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94793A (zh) * 2012-04-28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84811A (zh) * 2012-11-21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039834A2 (en) * 2011-09-12 2013-03-21 Gfk Holding, Inc., Legal Services And Transactions A method for segmenting users of mobile internet
CN103125084A (zh) * 2010-09-22 2013-05-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Mac数据服务增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926A (zh) * 2008-08-25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WiMAX基站的交互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
CN102932968B (zh) * 2011-02-12 2015-09-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卡及数据卡连网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5084A (zh) * 2010-09-22 2013-05-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Mac数据服务增强
CN102025787A (zh) * 2010-11-22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设备网络接口联网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39834A2 (en) * 2011-09-12 2013-03-21 Gfk Holding, Inc., Legal Services And Transactions A method for segmenting users of mobile internet
CN102694793A (zh) * 2012-04-28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84811A (zh) * 2012-11-21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51667A1 (zh)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88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ing the peripherals in a terminal device to enable remote management via removable portable media with processing capability
TWI244295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ulating multiple independent client devices in a wired or wireless network
US11196677B2 (en) Heterogeneous multi-protocol stack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656336B (zh) 一种pcie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系统
US9503957B2 (en) Low cost mesh network capability
CN102497630B (zh) 一种m2m设备及其实现业务的方法、智能卡和通信模组
CN103368688B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1882116A (zh) 音频传输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503309B2 (en) Etherne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MMC/SD interface
WO2020181486A1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WO2015103848A1 (zh) 一种实现Wifi访问网络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2025787B (zh) 数据卡设备网络接口联网的方法和装置
JP666519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共有実施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998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蓝牙通信方法
CN104735145A (zh) 应用带宽自适应技术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其显示系统
WO2012129830A1 (zh) 数据卡网页形式控制界面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4518991A (zh)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2019376A1 (zh) 无线通信终端网络设备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237372A (zh) 分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无线终端
CN201360355Y (zh) 一种无线传输装置
EP4149130A2 (en) Wireless terminal comprising system on chip (soc) with security subsystem
CN101163074B (zh) 一种WiMAX终端设备主机驱动方法
CN101651612A (zh) 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CN113766021A (zh) 一种5G NR3GPP移动数据转802.11ax WIFI6高速通信装置
US2009004668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over GPR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