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811A -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4811A
CN102984811A CN2012104769324A CN201210476932A CN102984811A CN 102984811 A CN102984811 A CN 102984811A CN 2012104769324 A CN2012104769324 A CN 2012104769324A CN 201210476932 A CN201210476932 A CN 201210476932A CN 102984811 A CN102984811 A CN 102984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rd
networking
wireless data
windows system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69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769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4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8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9626 priority patent/WO2013167050A2/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用户界面模块UI根据虚拟接口获取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UI根据接收到的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非Windows系统上采用PC驱动所引起的兼容性差、复杂度高、稳定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非Windows系统下实现免驱的IPv6联网,不仅兼容性好、复杂度低、稳定性高,以及扩充了用户对联网控制功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信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对无线数据终端设备联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联网成功后分配的是IPv4的地址和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简称为DNS),IPv4地址面临用尽的边缘,已经无法再分配给新用户使用,仅仅使用IPv4的联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和局方的需求,现在非常急需要实现IPv6的联网方式。
其次,现在已有的数据卡大多是提供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驱动的方法,而PC驱动有很多兼容性问题,单独提供PC驱动还需要很多人力去维护。另外,在相关技术中,无线数据卡在Windows系统上面已经能够实现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方式,而在Mac、Linux等其它操作系统上面还没有实现IPv6的联网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品的发展。但在全球电脑用户中,Mac和Linux用户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无线数据卡设备明确要求需支持Mac和Linux电脑。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何在非Windows系统上采用PC驱动所引起的兼容性差、复杂度高、稳定性低的问题,以及如何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方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在非Windows系统上采用PC驱动所引起的兼容性差、复杂度高、稳定性低的问题,以及如何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方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包括: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用户界面模块UI根据所述虚拟接口获取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优选地,所述无线数据卡加载到所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包括:所述无线数据卡接收到来自所述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所述无线数据卡根据所述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
优选地,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包括:所述UI通过所述虚拟接口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交互用于联网操作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虚拟接口为虚拟串口。
优选地,在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之后,还包括:所述UI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UI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UI显示获取到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优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参数、联断网控制指令信息;所述上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速率统计信息、联网时间信息、数据流量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包括: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用户界面模块UI,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接口获取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所述UI,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优选地,所述无线数据卡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
优选地,所述UI,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接口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交互用于联网操作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虚拟接口为虚拟串口。
优选地,所述UI,还用于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优选地,所述UI,还用于显示获取到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通过本发明,采用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用户界面模块UI根据所述虚拟接口获取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非Windows系统上采用PC驱动所引起的兼容性差、复杂度高、稳定性低的问题,以及如何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方式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非Windows系统下实现免驱的IPv6联网,不仅兼容性好、复杂度低、稳定性高,以及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扩充了用户对联网控制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中的无线数据卡22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非Windows系统下实现免驱的无线数据卡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非Windows系统中使用免驱的方法通过数据卡实现IPv4和IPv6联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IPv4和IPv6联网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该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
步骤S104,用户界面模块UI根据该虚拟接口获取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该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
步骤S106,该UI根据接收到的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使用符合CDC的无线数据卡,使得能够采用非Windows系统自身驱动实现IPv4和/或IPv6的联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对于在非Windows系统中不能进行IPv6联网,或者是采用PC驱动联网,不仅实现了免驱动的IPv6联网,而且达到了无线数据卡间兼容性好、复杂度低、稳定性高,以及通过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扩充了用户对联网控制功能的效果。
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该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例如,无线数据卡接收到来自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无线数据卡根据接收到的该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该虚拟接口根据联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例如,联网过程中与无线数据卡交互的各个控制信息(或称控制指令)的虚拟串口为虚拟串口;与无线数据卡的通信的IPv6的网络数据流的虚拟接口则为网络接口;以及与无线网络接口通信的IPv4的数据流的虚拟接口则为网络接口或者是虚拟串口。
在UI根据接收到的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之后,UI通过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例如,ACM驱动)访问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在UI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之后,该UI可以显示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以及在非Windows系统上静态配置上述各个信息,采用这样的处理,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系统无法实现配置的方式,而且,方便用户对联网以及联网之后配置信息的查看和修改。上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参数、联断网控制指令信息;上网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速率统计信息、联网时间信息、数据流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22和用户界面模块UI2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22,用于在该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用户界面模块UI24,连接至上述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22,用于根据虚拟接口获取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该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该UI24,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中的无线数据卡22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无线数据卡22包括接收模块32和切换模块34,下面对该无线数据卡22进行说明。
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到来自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切换模块34,连接至上述接收模块32,用于根据上述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
优选地,该UI24,还用于通过虚拟接口与无线数据卡交互用于联网操作的控制信息,其中,该虚拟接口为虚拟串口。
优选地,该UI24,还用于通过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优选地,该UI24,还用于显示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针对一些有特别需求的用户,特别提出需要一套绿色免驱的方案即不使用任何PC驱动来达到联网的要求。虽然,现在也有一部分设备实现了免驱的IPv4联网方案,而使用免驱来实现IPv6的数据卡联网方案还没有实现,这样在用户和局方强烈要求下,势必有很多设备需要使用免驱的方法来实现IPv6的联网。
因而,在相关技术中,在非Windows操作系统上实现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方式现有所采用的方式是,提供一套PC驱动和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为UI)来实现IPv4和IPv6的联网方法。基于用户的需求以及使用PC驱动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在非Windows操作系统上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处理方式,即,使用系统自身的驱动,例如,抽象控制模型(Abstract Control Model,简称为ACM)驱动和网络控制模型(Ethernet Control Model,简称为ECM)驱动,再提供一个联网程序来实现免驱的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方式。其中,需要指出的是,IPv6和IPv4联网又分成三大类:单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简称为PDP)单栈、单PDP双栈(IPv4V6PDP Context)、双PDP双栈(Parallel IPv4and IPv6PDP Contexts),无线数据卡须同时实现这三种联网方式才能满足用户需求。根据网络侧提供服务的不同,设备和UI进行正确的适应和回退实现三种联网方式。
充分利用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特性,可以做到要优于Windows上面实现的方法,即根据Mac OS和Linux OS的特性同时利用系统ACM驱动和ECM驱动,灵活的设计一套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和系统。即,在非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通过系统自身驱动即免驱的方案实现无线数据卡IPv6和IPv4联网的方法和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Mac OS、Linux OS与无线数据卡进行数据交互和联网等操作。下面针对方法和系统分别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非Windows操作系统下通过免驱的方式实现无线数据卡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发一个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功能且符合标准通信设备类(CommunicationsDevices Class,简称为CDC)的无线数据卡设备。标准无线数据卡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为USB)接口连接到计算机,Mac和Linux系统下发自定义的切光盘指令,设备根据切光盘指令在非Windows系统下切成支持IPv4和IPv6的网络接口和多个虚拟串口,联网过程中的相关AT控制指令通过此虚拟串口与无线数据卡设备进行交互,而IPv6的网络数据流通过网络接口与数据卡通信,IPv4的网络数据流通过网络接口或者虚拟串口与数据卡进行通信。
步骤S2,开发一套在非Windows系统中应用的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简称为UI)应用程序模块。UI模块需要实现两方面功能,一方面通过AT控制消息由ACM驱动实现IPv4和IPv6的联断网操作,并具有联上网后的使用AT控制消息来统计速率、联网时间、获得IP等功能操作,并把获得的这些消息显示到UI和操作系统上面;另一方面UI模块实现联上网后进行IPv6的IP和DNS等信息配置到系统中,并在断网后清空这些消息的作用。
步骤S3,使用Mac OS或者Linux OS系统自身的ACM和ECM驱动来自动匹配上报的数据卡设备,要求开发的数据卡设备是标准的CDC设备,上报的设备接口是标准的ACM和ECM接口,这样系统驱动自动加载,不需要另外开发适配的驱动模块。
在步骤S1中,符合CDC通信设备类的标准无线数据卡设备,是指设备接到Mac和Linux下发的切光盘指令后,要求设备上报的信息必须符合标准的CDC通信设备类,这样设备上报后,非windows系统自带的ACM和ECM驱动就会自动加载。例如,相关技术中正在使用的ICERA平台和部分高通平台即是这种标准设备,并且数据卡设备通过USB口连接到计算机上。
另外,在上述步骤S1中,联网相关的控制消息包括但不限于通用的AT命令,这些控制消息都是通过ACM驱动映射的虚拟串口来与设备进行交互。而联上网之后的除AT控制消息之外的网络数据流分为两种情况即IPv6和IPv4的数据流,这两部分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接口与设备进行交互,也可以分成两个通道,IPv6通过网络接口而IPv4通过虚拟串口与设备交互。
在上述步骤S2中,开发的一套UI模块,此UI模块是上层应用模块,此模块为用户提供IPv4和IPv6联网参数的输入,提供联断网AT控制指令的下发,联网后数据参数的统计,及IPv6地址和DNS获取的方法等,并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显示功能。此模块还具有在系统上面进行静态配置IPv6地址和DNS的功能即通过AT控制指令从无线数据卡侧获取IPv6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为API)静态写到系统中。
在上述步骤S3中,根据非Windows系统自身驱动的特点,要求无线数据卡设备是标准的CDC通信设备类,这样在非Windows系统下面就不需要开发任何驱动,只需要使用系统自身ACM和ECM驱动即可。
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与数据卡现有联网技术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1)可以很好地解决符合CDC标准的数据卡设备在非Windows系统中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问题。所有的通信控制指令都通过虚拟串口与设备进行交互,扩充支持IPv6相关的AT控制指令来实现IPv6联网的功能,并用UI模块实现联网、断网和数据统计等功能。
(2)根据非Windows系统的特点,使用系统自带的驱动方案,不需要提供任何驱动,这样就实现了免驱的方案。系统驱动本身稳定性比较好,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多个数据卡之间的兼容性较好,系统稳定性较高,复杂性也较低,容错性较好,方便以后通过修改UI模块即可以实现AT相关控制指令新功能的添加。
(3)提供了一个较友好的用户UI模块,此模块扩充了IPv6联断网和参数设置功能,可以实现根据用户参数和无线数据卡设备的能力,进行适当的IPv4和IPv6几种模式的联网,并根据联网失败的信息提示用户输入合适的参数,或者进行联网模式的回退。这样可以很好的实现一套UI支持不同的网络和无线数据卡设备。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非Windows系统下实现免驱的无线数据卡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UI模块40(同上UI24),用户应用程序模块41,ECM驱动42,ACM驱动43,计算机系统模块44,无线数据卡设备模块45。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UI模块40包括:UI用户界面,处理联断网、统计上网过程控制指令的应用程序,配置IPv6地址和DNS的应用程序。
其中,UI用户界面在现有IPv4联网的基础上增加IPv6联网的参数设置操作,IPv4部分可以与现有技术类似。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IPv6联断网,参数设置,显示IPv6信息的UI界面操作,处理联断网和统计上网过程数据的AT控制指令应用程序,配置IPv6和DNS的应用程序等。这部分一方面负责根据设备的能力和用户配置的参数进行IPv6的联断网,可以同时支持三种联网方法:单PDP单栈、单PDP双栈及双PDP双栈。在联上网后获得IPv6的地址和DNS,并把获得的这些值设置到计算机系统中;另一方面在联上网之后,把进行IPv4和IPv6上网的信息如联网时间、上下传流量显示到UI用户界面上。
另外,上面所提的控制指令包含(但不限于),USB协议通信相关类指令和通用AT通信相关指令。
用户应用程序模块41,与现有技术相似,主要是指联上网之后,操作系统上面进行联网的应用程序模块,例如,浏览器等。
驱动部分包括ACM驱动42和ECM驱动43,这两部分驱动都是系统自带的驱动,因而不需要提供任何额外的驱动模块,即达到了免驱的功能。
无线数据卡设备44,是指具有IPv4和IPv6联网功能的设备,它支持网络通信协议。这里所述的数据卡设备须符合CDC标准通信设备类的ACM和ECM接口设备。无线数据卡设备通过USB口与计算机连接,连接后在系统中映射多个ACM和ECM接口,系统会自动加载相应的驱动并给UI上报对应的接口,以供UI和应用程序与设备通信使用。
上述在非Windows系统下实现免驱的无线数据卡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装置中,UI模块是联网过程中实现AT控制消息解析和封装的核心部分,符合CDC通信设备类的无线数据卡和UI模块是该装置的核心模块。系统自带的ACM和ECM驱动为整个联网和数据通信提供了有效的通道,承上启下的连接了其它各个模块,同时构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非Windows系统中使用免驱的方法通过数据卡实现IPv4和IPv6联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用户应用程序都已经安装到计算机,无线数据卡插入PC系统,非Windows OS(例如,Mac和Linux系统)切光盘工具下发自定义的切光盘指令,设备接到切光盘指令后,切成标准CDC通信接口。
步骤S504,操作系统自带的ACM和ECM驱动根据上报的设备判断是否加载驱动,如果加载成功则转到步骤S506,失败则转步骤S520。
步骤S506,ACM和ECM驱动加载成功后,在操作系统中映射相应的接口供UI模块使用。
步骤S508,UI模块初始化,通过ACM驱动映射的虚拟串口来访问数据卡设备,获得设备支持联网的能力。
步骤S510,UI模块根据设备返回的支持IPv4和IPv6的联网能力,进行IPv4和IPv6联网,并判断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转到步骤S514,如失败转到步骤S512。
步骤S512,UI模块根据设备联网失败的返回值,判断是否需要回退和再次尝试联网。如需要,则再转到步骤S510继续进行联网。如不需要,则给用户相应的联网失败的提示,断网转到步骤S518。
步骤S514,联网成功,这时ECM和ACM驱动通知操作系统已经联上网,操作系统启动(即发起)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请求,系统自动分配IPv4所需要的IP和DNS等信息。UI模块使用AT命令通过ACM驱动访问数据卡以获得IPv6的IP、DNS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在操作系统(例如,网络接口)上面进行设置。
步骤S516,系统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通过ECM驱动和ACM驱动与数据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满足用户上网的各种需求。如果用户不再需要联网。
步骤S518,断网,无线数据卡从系统中移除。
步骤S520,系统驱动自动释放,且虚拟出来的供IPv4和IPv6联网的网络接口自动消失,结束。
结合整个系统架构和实现联网的过程来看,实施方法中最核心的地方是UI模块根据设备能力进行不同形式IPv4和IPv6联网操作过程,及系统驱动模块与UI模块一起配合标准CDC通信设备类数据卡完成IPv4和IPv6联网的过程。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IPv4和IPv6联网过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UI模块通过ACM驱动获得设备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能力,并判断是否支持IPv6和IPv4联网,设备如支持IPv4联网则转到步骤S604,如支持IPv6转到步骤S606,如都不支持则转到步骤S608。
步骤S604,UI模块通过ACM驱动下发IPv4的联网指令,转到步骤S610。
步骤S606,UI模块通过ACM驱动下发IPv6的联网指令,转到步骤S612。
步骤S608,提示用户设备无法联网原因,需用户检查网络和数据卡后再次进行联网。
步骤S610,设备进行联网后,通过ACM驱动通知UI是否联网成功,如成功则转到步骤S614,如失败则转到步骤S622。
步骤S612,设备通知ECM驱动和UI是否联网成功,如成功则转到步骤S616,如失败则转到步骤S622。
步骤S614,ECM或者ACM驱动通知操作系统已经联上网,系统发起DHCP请求,转到步骤S618。
步骤S616,ECM驱动通知操作系统已经联上网,UI通过ACM驱动获取IPv6地址和DNS等信息并在网络接口上进行设置,联网成功转到步骤S620。
步骤S618,系统应用程序通过ACM或者ECM驱动与数据卡进行IPv4数据交互,如果用户通信结束则转到步骤S622。
步骤S620,系统应用程序通过ECM驱动与数据卡进行IPv6数据交互,如果用户通信结束则转到步骤S622。
步骤S622,断网或者保持其中一个联上网的状态,结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
用户界面模块UI根据所述虚拟接口获取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
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卡加载到所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卡接收到来自所述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
所述无线数据卡根据所述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包括:
所述UI通过所述虚拟接口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交互用于联网操作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虚拟接口为虚拟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I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之后,还包括:
所述UI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I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UI显示获取到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参数、联断网控制指令信息;
所述上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联网速率统计信息、联网时间信息、数据流量信息。
7.一种免驱的联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符合通信设备类CDC的无线数据卡,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卡加载到非Windows系统成功后,映射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虚拟接口;
用户界面模块UI,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接口获取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包括:支持IPv4联网和/或支持IPv6联网;
所述UI,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支持联网能力进行联网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卡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非Windows系统下发的切光盘指令;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光盘指令切换成与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对应的所述虚拟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I,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接口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交互用于联网操作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虚拟接口为虚拟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I,还用于通过所述非Windows系统的自身驱动访问所述无线数据卡的方式获取联网的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I,还用于显示获取到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或上网信息。
CN2012104769324A 2012-11-21 2012-11-21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984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69324A CN102984811A (zh) 2012-11-21 2012-11-21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79626 WO2013167050A2 (zh) 2012-11-21 2013-07-18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69324A CN102984811A (zh) 2012-11-21 2012-11-21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811A true CN102984811A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5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69324A Pending CN102984811A (zh) 2012-11-21 2012-11-21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4811A (zh)
WO (1) WO2013167050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7050A2 (zh) * 2012-11-21 2013-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19268A (zh) * 2013-06-04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控制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4518991A (zh) * 2013-10-08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5131737A1 (zh) * 2014-09-18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网软件集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797A (zh) * 2011-01-30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方法、系统及无线通讯终端
CN102694793A (zh) * 2012-04-28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10672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网页形式控制界面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4811A (zh) * 2012-11-21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797A (zh) * 2011-01-30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方法、系统及无线通讯终端
CN102710672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卡网页形式控制界面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2694793A (zh) * 2012-04-28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7050A2 (zh) * 2012-11-21 2013-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167050A3 (zh) * 2012-11-21 2014-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19268A (zh) * 2013-06-04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控制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4518991A (zh) * 2013-10-08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5131737A1 (zh) * 2014-09-18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网软件集成方法及装置
CN105487879A (zh) * 2014-09-18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网软件集成方法及装置
CN105487879B (zh) * 2014-09-18 2019-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网软件集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7050A2 (zh) 2013-11-14
WO2013167050A3 (zh)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9546A1 (en) Port setting method, rout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4378729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实现方法和移动终端系统
US9092157B2 (en) Wireless internet-accessing module, host,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ata card
CN102571996B (zh) 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CN104106303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在设备之间建立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01177B (zh) 一种裸金属服务器网络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EP2701456A1 (en) Wireless broadband data card supporting accessing network in 3g and wi-fi manners
CN102611750A (zh) 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EP33366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oading system service
CN102984811A (zh) 免驱的联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70204A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04541487A (zh) 用于多栈蓝牙控制器的方法和布置
CN110312266B (zh) 终端的多系统实现wifi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98722A (zh) 多网卡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710672B (zh) 数据卡网页形式控制界面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3428106A (zh) 虚拟机vm迁移后的报文处理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636151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02845A (zh) 数据通道产品的域名系统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673799B (zh) 一种集群伙伴关系建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06131046B (zh) 一种防攻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17886B (zh) 智能设备数据迁移方法、装置以及智能设备
CN105323749A (zh) 一种实现拨号上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60506A (zh) 一种数据包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94793A (zh) 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6077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