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9202A -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 Google Patents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9202A
CN104509202A CN201380040536.XA CN201380040536A CN104509202A CN 104509202 A CN104509202 A CN 104509202A CN 201380040536 A CN201380040536 A CN 201380040536A CN 104509202 A CN104509202 A CN 104509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communication
sim
processor
program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5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9202B (zh
Inventor
金汤
G·石
李国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509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9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1Transcoding devices; Rate adapta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过程包括接收与用户装备UE(400,502)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T2,602)。该过程还包括接收与UE(400,502)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T4,604)。该过程还包括从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606)。该过程还包括选择性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608)。

Description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以CHIN等人的名义在2012年8月3日提交的题为“COMBINING VOICE CALLS IN A MULTI-SIM DEVICE”(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79,617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通过援引明确地结合于此。
背景
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在TD-SCDMA网络中操作的多订户身份模块(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服务。通常为多址网络的此类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网络的一个示例是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的无线电接入网(RAN),UMTS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后继者的UMTS目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例如,中国正推行TD-SCDMA作为以其现有GSM基础设施作为核心网的UTRAN架构中的底层空中接口。UMTS也支持增强3G数据通信协议(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其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转移速度和容量。HSPA是两种移动电话协议即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的合并,其扩展并改善了现有宽带协议的性能。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研究和开发持续推进UMTS技术以便不仅满足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而且提高并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概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该方法还可包括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该方法还可包括从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该方法还可包括选择性地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该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建立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第一SIM的声码器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用于接收与UE中的第一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的装置。该设备还可包括用于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的装置。该设备还可包括用于从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的装置。该设备还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用于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的装置,该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还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在建立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第一SIM的声码器模式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可包括用于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可包括用于从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的程序代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的程序代码,该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该程序代码还可包括用于在建立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第一SIM的声码器模式的程序代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从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该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建立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第一SIM的声码器模式。
这已较宽泛地勾勒出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力图使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被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领会,本发明可容易地被用作改动或设计用于实施与本发明相同的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这样的等效构造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教导。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特性的新颖特征在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两方面连同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在结合附图来考虑以下描述时将被更好地理解。然而要清楚理解的是,提供每一幅附图均仅用于解说和描述目的,且无意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的定义。
附图简述
图1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地解说电信系统中B节点与UE处于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解说根据本公开一方面的多SIM UE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UE与多个设备连接的时序图。
图6A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组合多个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的方法的框图。
图6B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进行多个语音呼叫和使用声码器模式的方法的框图。
图7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的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避免湮没此类概念。
现在转到图1,示出了解说电信系统100的示例的框图。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跨种类繁多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公开在图1中解说的诸方面是参照采用TD-SCDMA标准的UMTS系统来给出的。在此示例中,UMTS系统包括(无线电接入网)RAN 102(例如,UTRAN),其提供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和/或其他服务等的各种无线服务。RAN 102可被划分成数个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诸如RNS 107),每个RNS 107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诸如RNC 106)来控制。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RNC 106和RNS 107;然而,除了RNC 106和RNS 107之外,RAN 102还可包括任何数目个RNC和RNS。RNC 106是尤其负责指派、重配置和释放RNS 107内的无线电资源的装置。RNC 106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或类似物)使用任何适宜的传输网络来互连至RAN 102中的其他RNC(未示出)。
由RNS 107覆盖的地理区域可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小区,其中无线电收发机装置服务每个蜂窝小区。无线电收发机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B节点,但是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BS)、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为了清楚起见,示出了两个B节点108;然而,RNS 107可包括任何数目个无线B节点。B节点108为任何数目个移动装置提供至核心网1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移动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用户装备(UE),但是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为了解说目的,示出三个UE 110与B节点108处于通信。亦被称为前向链路的下行链路(DL)是指从B节点至UE的通信链路,而亦被称为反向链路的上行链路(UL)是指从UE至B节点的通信链路。
如图所示,核心网104包括GSM核心网。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在RAN、或其他合适的接入网中实现,以向UE提供对GSM网络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核心网的接入。
在此示例中,核心网104用移动交换中心(MSC)112和网关MSC(GMSC)114来支持电路交换服务。一个或多个RNC(诸如,RNC 106)可被连接至MSC 112。MSC 112是控制呼叫建立、呼叫路由以及UE移动性功能的装置。MSC 112还包括访客位置寄存器(VLR)(未示出),该VLR在UE处于MSC112的覆盖区域内期间包含与订户有关的信息。GMSC 114提供通过MSC 112的网关,以供UE接入电路交换网116。GMSC 114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未示出),该HLR包含订户数据,诸如反映特定用户已订阅的服务的详情的数据。HLR还与包含因订户而异的认证数据的认证中心(AuC)相关联。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 114查询HLR以确定该UE的位置并将该呼叫转发给服务该位置的特定MSC。
核心网104也用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18以及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20来支持分组数据服务。代表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的GPRS被设计成以比标准GSM电路交换数据服务可用的那些速度更高的速度来提供分组数据服务。GGSN 120为RAN 102提供对基于分组的网络1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122可以是因特网、专有数据网、或其他某种合适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 120的主要功能在于向UE 1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通性。数据分组通过SGSN 118在GGSN 120与UE 110之间传递,该SGSN 1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执行与MSC 1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执行的功能根本上相同的功能。
UMTS空中接口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扩频DS-CDMA将用户数据通过乘以具有称为码片的伪随机比特的序列来扩展到宽得多的带宽之上。TD-SCDMA标准基于此类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且另外要求时分双工(TDD),而非如在众多频分双工(FDD)模式的UMTS/W-CDMA系统中所用的FDD。TDD对B节点108与UE 1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两者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但是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划分在载波的不同时隙里。
图2示出了TD-SCDMA载波的帧结构200。如所解说的,TD-SCDMA载波具有长度为10ms的帧202。TD-SCDMA中的码片率为1.28Mcps。帧202具有两个5ms的子帧204,并且每个子帧204包括七个时隙TS 0到TS 6。第一时隙TS0常常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通信,而第二时隙TS1常常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通信。其余时隙TS2到TS6或可被用于上行链路或可被用于下行链路,这允许或在上行链路方向或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在有较高数据传输时间的时间期间有更大的灵活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206、保护期(GP)208、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210(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PCH))位于TS0与TS1之间。每个时隙TS0-TS6可允许复用在最多16个码道上的数据传输。码道上的数据传输包括由中置码214(其长度为144个码片)分隔开的两个数据部分212(其各自长度为352个码片)并且继以保护期(GP)216(其长度为16个码片)。中置码214可被用于诸如信道估计之类的特征,而保护期216可被用于避免突发间干扰。一些层1控制信息也在数据部分传送,其包括同步移位(SS)比特218。同步移位比特218仅出现在数据部分的第二部分中。紧跟在中置码之后的同步移位比特218可指示三种情形:在上载传送定时中减小偏移、增大偏移、或不作为。SS比特218的位置在上行链路通信中通常不使用。
图3是RAN 300中B节点310与UE 350处于通信的框图,其中RAN 300可以是图1中的RAN 102,B节点310可以是图1中的B节点108,而UE 350可以是图1中的UE 110。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发射处理器3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31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控制信号。发射处理器320为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发射处理器320可提供用于检错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促成前向纠错(FEC)的编码和交织、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及诸如此类)向信号星座的映射、用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进行的扩展、以及与加扰码的相乘以产生一系列码元。来自信道处理器344的信道估计可被控制器/处理器340用来为发射处理器320确定编码、调制、扩展和/或加扰方案。可从由UE 350传送的参考信号或从来自UE 350的中置码214(图2)中包含的反馈来推导这些信道估计。由发射处理器320生成的码元被提供给发射帧处理器330以创建帧结构。发射帧处理器330通过将码元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中置码214(图2)复用来创建此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332,该发射机332提供各种信号调理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其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智能天线334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智能天线334可用波束转向双向自适应天线阵列或其他类似的波束技术来实现。
在UE 350处,接收机354通过天线352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354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60,该接收帧处理器360解析每个帧,并将中置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9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70。接收处理器370随后执行由B节点310中的发射处理器320所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更具体而言,接收处理器370解扰并解扩展这些码元,并且随后基于调制方案确定B节点310最有可能发射了的信号星座点。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处理器394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随后校验CRC码以确定这些帧是否已被成功解码。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随后将被提供给数据阱372,其代表在UE 350中运行的应用和/或各种用户接口(例如,显示器)。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控制信号将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90。当帧未被接收机处理器370成功解码时,控制器/处理器390还可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在上行链路中,来自数据源378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发射处理器380。数据源378可代表在UE 350中运行的应用和各种用户接口(例如,键盘)。类似于结合B节点310所作的下行链路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发射处理器380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CRC码、用以促成FEC的编码和交织、向信号星座的映射、用OVSF进行的扩展、以及加扰以产生一系列码元。由信道处理器394从B节点310所传送的参考信号或者从由B节点310所传送的中置码中包含的反馈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被用于选择恰适的编码、调制、扩展和/或加扰方案。由发射处理器380产生的码元将被提供给发射帧处理器382以创建帧结构。发射帧处理器382通过将码元与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中置码214(图2)复用来创建此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这些帧随后被提供给发射机356,发射机352提供各种信号调理功能,包括对这些帧进行放大、滤波、以及将这些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35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在B节点310处以与结合UE 3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上行链路传输。接收机335通过天线334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处理该传输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由接收机335恢复出的信息被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36,该接收帧处理器336解析每个帧,并将中置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44并且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38。接收处理器338执行由UE 350中的发射处理器380所执行的处理的逆处理。由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可随后被分别提供给数据阱339和控制器/处理器。如果接收处理器解码其中一些帧不成功,则控制器/处理器340还可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被用于分别指导B节点310和UE 350处的操作。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稳压、功率管理和其他控制功能。存储器342和392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分别存储供B节点310和UE 350用的数据和软件。例如,UE 350的存储器392可存储呼叫组合模块391,其在由控制器/处理器390执行时将UE 350配置成组合多个接收到的呼叫。B节点310处的调度器/处理器346可被用于向UE分配资源,以及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在一些情形中,用户装备(UE)可包括一个以上订户身份模块(SIM)或通用订户身份模块(USIM)。具有一个以上SIM的UE可被称为多SIM或多通话UE。在本公开中,SIM可指SIM或USIM。每一个SIM也可包括唯一的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和服务订阅信息。此外,每一个SIM可与唯一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因此,UE可使用每一个SIM来发送和接收电话呼叫。
在一个配置中,UE可使用多个SIM来发起或接收多个电话呼叫。即,UE可同时地经由与每一个个体SIM相关联的电话号码进行通信。同时通信也可称为双-SIM或双通话。在本公开中,术语UE可指多SIM或多通话UE。
在另一个配置中,UE可为每一个SIM指定单独的硬件模块。这些硬件模块可以是调制解调器芯片或配置成用于特定网络上的通信的其他通信硬件部分。举例而言,在具有两个SIM的UE中,第一模块可以是与第一SIM相关联的时分码分多址(TD-SCDMA)模块且第二模块可以是与第二SIM相关联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模块。每一个硬件模块也可包括射频(RF)模块、基带模块和处理器。应注意,这些模块可以是单独的硬件结构或是分成至少两个模块的单个结构。
图4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UE 4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如图4中所解说的,UE可包括第一模块402和第二模块404。第一模块402可包括第一处理器406、第一基带模块408和第一射频(RF)模块410。第二模块404可包括第二处理器412、第二基带模块416和第二射频(RF)模块418。此外,第一模块402和第二模块404中的每一者都可与不同的SIM相关联。举例而言,第一模块402可以是与第一SIM相关联的TD-SCDMA模块。另外,第二模块404可以是与第二SIM相关联的GSM模块。第一模块402和第二模块404可与UE的用户接口通信并且还可与UE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通信。
因为UE可接收多个呼叫,所以UE可以管理多个接收到的呼叫。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能够同时接收和处置多个呼叫的UE。该UE也可以允许建立多个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当UE建立多个语音呼叫时,可为用户显示用户界面以将这些语音呼叫中的一个语音呼叫选择为活跃呼叫。应注意,语音呼叫可以是在UE处接收的呼叫和/或从UE发起的呼叫。未被选择为活跃呼叫的语音呼叫可称为非活跃呼叫。用户也可在任何时间将活跃呼叫切换到非活跃呼叫,并且也可在任何时间将非活跃呼叫切换到活跃呼叫。在此方面,一旦用户选择了一个要通话的语音呼叫(例如,活跃呼叫),传出的语音通信不会泄漏到其他语音呼叫(诸如非活跃呼叫)。在此方面,语音呼叫可在数字线而不是模拟线上进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户可以仅与活跃呼叫活跃地通信。在此方面,即使UE可从活跃呼叫和非活跃呼叫两者接收语音帧,UE也可以仅将语音帧传送给活跃呼叫并且可以不将语音帧传送给非活跃呼叫。UE可通过向与非活跃呼叫相关联的已连通设备传送空闲帧(例如,自适应多速率(AMR)编解码器静音指示符帧)来维护与非活跃呼叫的连接。在此方面,当整体带宽减少时仍维持与非活跃呼叫的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UE可将非活跃呼叫的收到语音帧与活跃呼叫的收到语音帧组合。组合的语音帧可被解码且组合的语音帧的模拟信号可同时从UE的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输出。以此方式,UE可同时监听这两个呼叫的音频。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当在组合的语音帧通信中如上所述的那样维持与活跃呼叫和非活跃呼叫的连接时,用户可在任何时间经由用户接口在活跃呼叫上通话与在非活跃呼叫上通话之间切换。举例而言,UE可以连接至具有活跃呼叫的第一设备并且连接至具有非活跃呼叫的第二设备。因此,UE可输出从第一和第二设备二者接收的语音帧的音频。此外,UE可将语音帧传送给第一设备(例如,活跃呼叫)并将空闲帧传送给第二设备(例如,非活跃呼叫)。根据一个方面,用户可将活跃呼叫从第一设备切换到第二设备。在切换活跃呼叫之后,UE可将语音帧传送给第二设备(例如,活跃呼叫)并将空闲帧传送给第一设备(例如,非活跃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对声码器存储器的使用,在第一语音呼叫之后发起的语音呼叫可使用与第一语音呼叫所使用的声码器模式相同的声码器模式。即,UE处的多个呼叫可使用同一声码器模式,从而不在UE的存储器中创建处理模块的多个非必要实例。下面的表1示出了在GSM/TD-SCDMA/WCDMA网络中可用的声码器模式的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二收到呼叫可使用与第一收到呼叫相同的声码器模式。图5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使用第一收到呼叫的相同声码器模式的第二收到呼叫的示例。
如图5中所示,在时间T1,使用特定声码器模式(诸如声码器模式A)的第一呼叫建立规程可在第一设备504和UE 502之间发起。第一呼叫可由UE502或第一设备504发起。在此示例中,声码器模式A可以是表1的声码器模式之一或是可能未反映在表1中的另一个声码器模式。举例而言,第一设备504可以是在TD-SCDMA网络上操作的设备。在时间T2,语音呼叫在UE 502和第一设备504之间建立。此外,在时间T3,第二呼叫建立规程可在UE 502和第二设备506之间发起。第二呼叫可由UE 502或第一设备504或第二设备506发起。第二呼叫建立规程可使用第一呼叫建立规程的相同声码器模式(例如,声码器模式A)。作为一示例,第二设备506可在GSM网络上操作。最后,在时间T4,语音呼叫可在UE 502和第二设备506之间建立。
通过使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二者均使用相同的声码器模式(例如,声码器模式A),这两个呼叫的呼叫建立规程变得更有效率,减小了带宽并且也节省了用于处理的存储器资源。典型的呼叫建立规程可使用多个声码器模式,或为不同的呼叫使用不同的声码器模式。举例而言,典型的呼叫建立规程可为第一呼叫使用一个声码器模式(例如,声码器模式A)和为第二呼叫使用另一个声码器模式(例如,声码器模式B)。
应注意,已经为具有两个SIM的UE呈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本公开的各方面也可用具有两个以上SIM的UE来实现。此外,也为在两个以上设备之间发起或接收的呼叫构想了本公开的各方面,从而一个呼叫可以是活跃呼叫且其他呼叫可以是非活跃呼叫。
图6A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600。UE接收与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如框602所示。UE还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如框604所示。此外,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如框606所示。最后,UE选择性地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如框608所示。
图6B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610。在框612,用户装备(UE)在与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该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在框614,UE在建立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第一SIM的声码器模式。
图7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714的装置7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处理系统7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7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7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7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724将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722、接收模块702、输出模块704、传送模块706、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727表示)。总线7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该装置包括耦合至收发机730的处理系统714。收发机730被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720。收发机730使得能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设备通信。处理系统714包括耦合至计算机可读介质722的处理器727。处理器722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27上的软件。软件在由处理器722执行时使处理系统714执行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727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722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处理系统714包括用于接收与UE中的第一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和接收与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的接收模块702。处理系统714还包括用于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的输出模块704。处理系统714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将来自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第一呼叫或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的传送模块706。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722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27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722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处理系统714可以是UE 350的组件,并且可包括存储器392和/或控制器/处理器390。
在一个配置中,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诸如UE)包括用于接收的装置、用于输出的装置和用于传送的装置。在一个方面,以上装置可以是天线352、接收机354、信道处理器394、接收帧处理器360、接收处理器370、发射机356、发射帧处理器382、发射处理器380、控制器/处理器390、存储器392、呼叫组合模块391、接收模块702、输出模块704、传送模块706、和/或配置为执行由前述装置所述的功能的处理系统714。在另一个方面,前述装置可以是配置为执行由前述装置所述的功能的模块或任何设备。
已参照TD-SCDMA系统给出了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那样,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种方面可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作为示例,各种方面可扩展到其他UMTS系统,诸如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扩展到采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高级LTE(LTE-A)(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CDMA2000、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合适的系统。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已结合各种装置和方法描述了若干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此类处理器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处理器的任何部分、或处理器的任何组合可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配置成执行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他合适的处理组件来实现。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处理器的任何部分、或处理器的任何组合的功能性可用由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或其他合适的平台执行的软件来实现。
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存储器,诸如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碟(CD)、数字多用碟(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记忆卡、记忆棒、钥匙型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式P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寄存器、或可移动盘。尽管在贯穿本公开给出的各种方面中将存储器示为与处理器分开,但存储器可在处理器内部(例如,高速缓存或寄存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性。
应该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摂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权利要求的任何要素都不应当在35U.S.C.§112第六款的规定下来解释,除非该要素是使用措辞“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情形中该要素是使用措辞“用于……的步骤来叙述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
接收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
从所述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以及
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非活跃呼叫上传送空闲帧,其中所述非活跃呼叫是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未被选择用于传送通信的一个呼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将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且所述第二呼叫也将所述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二通信。
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所述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以及
在建立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所述第一SIM的所述声码器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UE输出在所述第一呼叫上接收的通信和在所述第二呼叫上接收的通信;
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
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与UE中的第一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的装置;
用于接收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的装置;以及
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非活跃呼叫上传送空闲帧的装置,其中所述非活跃呼叫是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未被选择用于传送通信的一个呼叫。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呼叫将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且所述第二呼叫也将所述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二通信。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的装置,所述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以及
用于在建立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所述第一SIM的所述声码器模式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UE输出在所述第一呼叫上接收的通信和在所述第二呼叫上接收的通信的装置;
用于选择性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的装置。
11.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的程序代码;
用于接收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的程序代码;
用于从所述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的程序代码;以及
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的程序代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在非活跃呼叫上传送空闲帧的程序代码,其中所述非活跃呼叫是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未被选择用于传送通信的一个呼叫。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将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且所述第二呼叫也将所述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二通信。
14.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以及
用于在建立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所述第一SIM的所述声码器模式的程序代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UE输出在所述第一呼叫上接收的通信和在所述第二呼叫上接收的通信的程序代码;以及
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的程序代码。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上的第一通信;
接收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上的第二通信;
从所述UE输出所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和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以及
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选自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的一者的活跃呼叫。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非活跃呼叫上传送空闲帧,其中所述非活跃呼叫是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中未被选择用于传送通信的一个呼叫。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将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且所述第二呼叫也将所述声码器模式用于所述第二通信。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与用户装备(UE)中的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第一呼叫中通信,所述第一呼叫使用声码器模式;以及
在建立与所述UE中的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呼叫时请求所述第一SIM的所述声码器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UE输出在所述第一呼叫上接收的通信和在所述第二呼叫上接收的通信;以及
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UE的通信传送给所述第一呼叫或所述第二呼叫。
CN201380040536.XA 2012-08-03 2013-08-02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Active CN104509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9617P 2012-08-03 2012-08-03
US61/679,617 2012-08-03
US13/957,317 US9185533B2 (en) 2012-08-03 2013-08-01 Combining voice calls in a multi-SIM device
US13/957,317 2013-08-01
PCT/US2013/053490 WO2014022808A1 (en) 2012-08-03 2013-08-02 Combining voice calls in a multi-sim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202A true CN104509202A (zh) 2015-04-08
CN104509202B CN104509202B (zh) 2018-10-19

Family

ID=5002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536.XA Active CN104509202B (zh) 2012-08-03 2013-08-02 在多sim设备中组合语音呼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5533B2 (zh)
EP (1) EP2880954B1 (zh)
JP (2) JP6339075B2 (zh)
CN (1) CN104509202B (zh)
WO (1) WO20140228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474A (zh) * 2014-09-29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降低静默描述符帧发送速率以改善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8136B (zh) * 2013-08-15 2016-08-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卡多通终端的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014578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ctive Voice Calls on a Multi-SIM Multi-Active Device
US9351137B2 (en) * 2014-07-14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voice calls using a multi-SIM multi-active device
US9953655B2 (en) 2014-09-29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frequent in-band signaling in dual SIM dual active devices by comparing signal level (RxLev) and quality (RxQual) against predetermined thresholds
US9402203B2 (en) * 2014-09-29 2016-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collision resolution
US9467975B2 (en) * 2014-09-29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ancelling uplink traffic channel burst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311242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all fusion with multiple networks
CN10827098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会议电话的方法、装置及多卡多通终端
CN113661771A (zh) * 2019-04-11 2021-11-16 索尼集团公司 多用户标识无线通信设备的寻呼的通信间隙
US11864251B2 (en) 2020-07-07 2024-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882495B2 (en) * 2021-05-13 2024-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obility for dual subscriber dual active user equip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29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Nxp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双待机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US20090305737A1 (en) * 2008-06-09 200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 standby mobil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20242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待机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N102404880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双待机便携式终端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EP2466984A1 (en) * 2010-12-20 2012-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andby Mode in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5855B2 (ja) * 1987-05-06 1996-10-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ボタン電話装置
US6330244B1 (en) * 1996-09-05 2001-12-11 Jerome Swartz System for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lan and a PBX
JP4019682B2 (ja) * 2001-10-12 2007-1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通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AU2003279498A1 (en) * 2003-11-02 2005-05-19 Yossy Sela Mobile telephone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gateway operating system
JP4280765B2 (ja) * 2006-11-22 2009-06-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JP2008252830A (ja) * 2007-03-30 2008-10-16 Saxa Inc 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SG183020A1 (en) * 2007-07-12 2012-08-30 Manovega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JP5082774B2 (ja) * 2007-10-31 2012-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話業務システム及び電話業務プログラム
JP2009213084A (ja) * 2008-03-06 2009-09-17 Nakayo Telecommun Inc 電話装置
JP2010081352A (ja) * 2008-09-26 2010-04-08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213071B2 (ja) * 2010-07-21 2013-06-19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自動保留機能を有する端末、自動保留機能実現方法及び自動保留機能実現プログラム
US8977261B2 (en) * 2010-08-11 2015-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dware activation of dual USIM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29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Nxp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双待机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US20090305737A1 (en) * 2008-06-09 200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 standby mobil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20242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待机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N102404880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双待机便携式终端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EP2466984A1 (en) * 2010-12-20 2012-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andby Mode in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474A (zh) * 2014-09-29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降低静默描述符帧发送速率以改善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79474B (zh) * 2014-09-29 2018-05-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降低静默描述符帧发送速率以改善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53097A (ja) 2017-08-31
CN104509202B (zh) 2018-10-19
JP6416305B2 (ja) 2018-10-31
EP2880954B1 (en) 2019-06-12
EP2880954A1 (en) 2015-06-10
WO2014022808A1 (en) 2014-02-06
US20140038569A1 (en) 2014-02-06
US9185533B2 (en) 2015-11-10
JP2015525044A (ja) 2015-08-27
JP6339075B2 (ja) 2018-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16305B2 (ja) マルチsimデバイスにおける音声呼の結合
CN102440027B (zh) 双usim移动终端的测量和切换
CN104509204A (zh) 在多sim设备中接收多个语音呼叫
CN103026776A (zh) 多usim移动站中的资源分配
CN105722218A (zh) 用于在td-scdma多模终端中调度寻呼监视区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9429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缓解
CN103563441A (zh) 在从tdd-lte系统的电路交换回退中的对td-scdma网络的同时捕获
CN104396315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中的电量知晓测量
CN102550100B (zh) 在切换期间的td-scdma多usim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同步
CN104380810A (zh) 基于功率的快速休眠
CN104756547B (zh) 用于rat间测量的语音空闲时间段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813717A (zh) 用于改进用户装备(ue)电池性能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rat)测量
CN104782198A (zh) 双接收寻呼监视规程
CN102273278A (zh) 在td-scdma和gsm混合移动终端中服务重定向过程的方法
CN102150382A (zh) 用于放宽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rf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14954A (zh) 用于在语音呼叫期间减小电流消耗的针对专用信道上的非连续传输的控制信道信令和功率控制
CN105453639B (zh) 改善下行链路(dl)信道上的话务通信的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5332A (zh) Td-sdcma中基站身份码规程的提前终止
CN102204341B (zh) 用于促成压缩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84631A (zh) 智能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测量报告
CN104782177A (zh) Td-scdma中的irat测量报告方法
CN104813706A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伪快速返回的适应性频率列表
CN102204370B (zh)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处理同步移位命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6538A (zh) 基于差错率对空闲时隙的适应性分配
CN105009652A (zh) 更新基准功率以实现高速数据恢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