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3737B -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3737B
CN104493737B CN201410848144.2A CN201410848144A CN104493737B CN 104493737 B CN104493737 B CN 104493737B CN 201410848144 A CN201410848144 A CN 201410848144A CN 104493737 B CN104493737 B CN 104493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tool
resin
micro
anticlogging
d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81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3737A (zh
Inventor
徐焕明
梁寒冰
马祥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Sangong Taishan Coated Abrasiv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RIKEN MT COATED ABRASIV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RIKEN MT COATED ABRASIV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RIKEN MT COATED ABRASIV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481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3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3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3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3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3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01Manufacture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磨具制造技术领域。其中,磨具的特征在于:磨料层由网状分布的排屑通道(3)分割为交错排布的多个六边形大单元结构(2);排屑通道的宽度(d)为200μm~450μm,大单元结构(2)上密布有微齿状单元(4),微齿状单元的间距(a)为80μm~120μm。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涂覆预处理胶层和树脂涂层后利用利用柔性网印制出大单元结构(2);并在冷压下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大单元结构之间的排屑通道,既保证打磨件不会产生暗纹、微划痕又能把磨屑及时排泄出去;微齿状单元的间距能保证微齿状单元粘结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磨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磨料制品包含许多粘合在一起或涂附在背衬上磨料颗粒,例如:树脂粘合砂轮、砂纸、砂布。这些磨料制品用来对工件进行研磨和精加工已有一百多年。一直令磨料工业烦恼的一个问题是切割速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去除的工件材料的量)与磨料制品的有效寿命成反比,工业上所希望于磨料制品是较高的切削速率,长的有效寿命,并能在被研磨的工件上给出比较精细光滑的表面光洁度。
由外界硬质颗粒或硬表面的微峰在摩擦副对偶表面相对运动过程中引起表面擦伤与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现有的磨粒支撑磨具后,在打磨过程中,现有的磨粒开始时表面较粗糙,打磨效果较好,但随着打磨时间的延长,现有磨粒表面粗糙度下降,现有磨粒表面变得越来越光滑,造成磨具的打磨效果快速降低。现有磨粒在打磨过程中温度过高,致使被打磨的工件(金属)表面温度过高,工件被打磨部位表面大面积发热变红,打磨结束后,冷却了被打磨部位易发黑变暗,失去了工件原有的明亮色泽。现有磨粒在打磨过程中工件磨削颗粒温度较高,且细小、易飘飞,最终附着在磨粒间隙中,造成磨具堵塞,影响打磨效果。现有的磨具还存在单元结构之间容屑过多排不出去,单元结构上容易粘附磨屑(如不锈钢铁屑),导致磨削力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切削率高、耐磨寿命长、磨屑及时脱落、自动排除的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包括磨具基材和磨具基材上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料层由网状分布的排屑通道分割为交错排布的多个六边形大单元结构;排屑通道的宽度为200μm ~450μm,大单元结构上密布有微齿状单元,微齿状单元的间距为80μm ~120μm。
首先,本发明的磨具上大单元结构选定为六边形,以使相交的排屑通道间夹角在120º,同时大单元结构的内角也在120º,此角度下便于磨屑从排屑通道排出,不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不会在打磨过程中导致排屑通道堵塞,保证磨屑顺利排出,大单元结构以此角度在打磨件表面滑动,前进过程中从一个角处形成向两边的分力,能将少阻力,提高打磨效率,同时产生推力将磨屑推出,其它形状的大单元结构则不存在该角度该突出的效果,无法在各方向形成适当的推力,而流畅的排出磨屑,导致排屑通道容易堵塞,丧失防堵功能。每个大单元结构之间存在200μm~450μm距离,实验验证200μm~450μm距离既保证整体表面光洁度,不会产生暗纹、微划痕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容满磨屑后,通过微型排屑通道,把磨屑及时、有效的排泄出去。排屑通道过宽,则大单元结构的边沿会在打磨件表面形成明显地划痕,排屑通道过窄,则磨屑排泄受阻,无法及时排出。每个大单元结构中的微齿状单元之间间距为80~120μm。经测试证明,这样既保证磨削时的表面光洁度,又保证微齿状单元粘结牢固。
所述的磨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涂覆的预处理胶层、树脂胶层和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为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与磨料的均匀混合涂层。预处理胶层和树脂胶层能够保证磨料粘接强度的同时,形成厚度缓冲,保证磨料层的微齿状单元顶端保持统一高度。
微齿状单元为磨粒在裹覆胶料时冷压后形成的等高的具有磨削能力的突出颗粒。
所述的预处理胶层的材质为PU树脂、PVA或PVA甲醛树脂,所述的树脂胶层的材质为脲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PU树脂、PP树脂或PVC树脂。
所述的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中还均匀混有沸石粉和铝离子配位聚合物。
所述的沸石粉为ZSM-5型沸石、H-ZSM-5沸石或H-Y沸石;所述的铝离子配位聚合物为芳香多酸或芳香多碱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
本发明中的磨料利用磨具领域的常规磨料即可实现,如天然刚玉、金刚砂、石榴石、燧石、浮石、滑石或矽石。
一种上述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涂胶:在磨具基材上先后涂覆预处理胶层和树脂涂层;
2)混料:先用溶剂将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充分溶解,再按质量比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1:1.5~3混入磨料,搅拌20~30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200μm ~45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
4)烘干:将完成步骤3)印制的磨具材料在120℃~150℃热风烘干30 s ~60s;
5)冷压:在-10℃~0℃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压平,使微齿状单元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6)干燥:80℃~120℃ 采用等梯次温场烘干24h即得。
步骤2)中使用的溶剂为按质量比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1:1:2来配制混合溶剂。混料时使用该混合溶剂溶解迅速,在烘干的时候具有合适的挥发固结速度,且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印制工艺中采用柔性网代替传统的圆形镍网,比传统的圆网结构有更好的涂印效果和调节范围,使用灵活。能够保证磨削时的表面光洁度,又保证微齿状单元粘结牢固,且车速可以从0~80m/s任意调节,所得立体结构能够保持一致。本发明的冷压工艺能够保证每个大单元结构上的微型立体锯齿状结构具有等高等体积的特性,这样的结构保证整体表面光洁度下,还具有极高的磨削效率。
步骤1)所述涂胶步骤具体为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200~3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0~20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预处理胶层选用PU树脂、PVA或PVA甲醛树脂,优选多羟基聚氨酯树脂,预处理胶层的刮涂和烘干工艺能够解决基材表面活化能低的状况。树脂涂层选用脲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PU树脂、PP树脂或PVC树脂,对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均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步骤2)混料中在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和磨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后还可再加入微米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20~30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0~30min,之后再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此工艺中加入微米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具有三维空间里硅和铝的四面体(SiO4和AlO4)以共享氧原子的形式构成其基本骨架。此沸石粉中混入上述配位聚合物,再采用等梯次温场加热烘干技术,使得混合物充分结合反应,在微观的磨料表面,与磨料表面-OH紧密反应结合,不但从分子层面增强磨料粘接强度,还在磨料附近形成等大,排列有序的微孔,使得整个产品在磨削的过程中,不会粘附磨屑,且及时的脱落,形成新的磨削层面。
步骤2)混料中所述的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为芳香多酸或芳香多碱。如:苯四甲酸、苯六羧酸、4,4-联吡啶。
步骤2)混料中所述的柔性网的材质为柔性合金、镍、改性尼龙或聚酯纤维。
所述磨具基材可以为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动物皮膜。
所述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的多烷氧基团的碳链可以为四至十二碳链。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可以为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PVC树脂、PP树脂、PE树脂、聚酯树脂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磨具的每个大单元结构上还存在着微齿状单元,每个大单元结构之间存在200-450μm宽的排屑通道,排屑通道200~450μm宽度既保证打磨件整体表面光洁度,不会产生暗纹、微划痕的情况,避免距离大了,在磨削时会产生大的、有规律的划痕,又能保证容满磨屑后,通过微型排屑通道,把磨屑及时、有效的排泄出去。每个大单元中的微齿状单元之间间距为80~120μm。既保证磨削时的表面光洁度,又保证微齿状单元粘结牢固。可以对工件表面高效磨削的同时,所容留的磨屑及时的排出,防止堵塞,及时的露出新的磨层,大大增加磨削的寿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高效环保。本发明产品可以对工件表面进行高效、长时间的切削、磨削、整形、抛光、精抛等的磨削产品。尤其对钛合金、高规格不锈钢和铝合金等材质的工件有着更加高效、研磨更加耐用的应用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中一个大单元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磨具基材 2、大单元结构 3、排屑通道 4、微齿状单元 a、微齿状单元的间距 d、排屑通道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本发明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包括磨具基材1和磨料层,磨料层由网状分布的排屑通道3分割为交错排布的多个六边形大单元结构2;排屑通道的宽度d为200μm ~450μm,大单元结构2上密布有微齿状单元4,微齿状单元的间距a为80μm ~120μm。
本发明的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磨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涂覆的预处理胶层、树脂胶层和酚醛树脂磨料粘接层,其中,预处理胶层的材质为PU树脂、PVA或PVA甲醛树脂,树脂胶层的材质为脲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PU树脂、PP树脂或PVC树脂。酚醛树脂磨料粘接层为酚醛树脂、磨料、沸石粉和铝离子配位聚合物的均匀混合涂层。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1)涂胶: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1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22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8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的树脂涂层。
2)混料:在酚醛树脂树脂中按质量比1:2混入磨料,搅拌25min,再加入μm级经过活化的ZSM-5型沸石粉搅拌25min,而后再加入由芳香多酸作为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5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以5℃/10min的速率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280μm ~30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冷压:在-4℃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得到本例磨具。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96s;保正100s内完成必须完成单块测试铝合金板抛光的情况下,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48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均没有划痕。
实施例2
1)涂胶: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1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2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7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
2)混料:在酚醛树脂树脂中按质量比1:2混入磨料,搅拌22min,再加入μm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27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5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以3℃/10min的速率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260μm ~30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冷压:在-7℃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95.5s;保正100s内完成必须完成单块测试铝合金板抛光的情况下,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48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均没有划痕。
实施例3
1)涂胶: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1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3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8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
2)混料:在酚醛树脂树脂中按质量比1:2.5混入磨料,搅拌28min,再加入μm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21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4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以6℃/10min的速率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360μm ~41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冷压:在0℃以下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96.3s;保正100s内完成必须完成单块测试铝合金板抛光的情况下,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49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均没有划痕。
实施例4
1)涂胶: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1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2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0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
2)混料:在酚醛树脂树脂中按质量比1:3混入磨料,搅拌30min,再加入μm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30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30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以6℃/10min的速率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200μm ~24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冷压:在0℃以下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97s;保正100s内完成必须完成单块测试铝合金板抛光的情况下,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50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均没有划痕。
实施例5
1)涂胶: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材1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3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20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
2)混料:在酚醛树脂树脂中按质量比1:1.5混入磨料,搅拌20min,再加入μm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20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0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以6℃/10min的速率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420μm ~45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冷压:在0℃以下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94s;保正100s内完成必须完成单块测试铝合金板抛光的情况下,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45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均没有划痕。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工艺制作本例磨具,不同的是大单元结构2的排屑通道宽度印制成560μm ~600μm。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平均120s;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可以在连续打磨12块铝合金板。100块抛光后的铝合金板表面有37块出现不同程度划痕。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工艺制作本例磨具,不同的是大单元结构2的形状为三角形。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在4min以上;主要由于磨屑在排泄通道中的拐角处滞留,慢慢堵塞,导致磨削效率降低。
对比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工艺制作本例磨具,不同的是混料过程中未添加沸石粉和铝离子配位聚合物。
使用本例制得磨具对0.5m2的铝合金板测试间进行打磨抛光测试,单块铝合金板抛光均在4min以上;主要由于磨料附近没有形成有序的微孔,磨屑在微齿状单元4上吸附,不易脱离,磨屑无法及时排除。同时一张500cm2的本例制得磨具只能连续打磨15块铝合金板,就因为磨粒的脱落而丧失磨削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包括磨具基材(1)和磨具基材(1)上的磨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料层由网状分布的排屑通道(3)分割为交错排布的多个六边形大单元结构(2);排屑通道的宽度(d)为200μm ~450μm,大单元结构(2)上密布有微齿状单元(4),微齿状单元的间距(a)为80μm ~120μm;
所述的磨料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涂覆的预处理胶层、树脂胶层和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为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与磨料的均匀混合涂层;
所述的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粘接层中还均匀混有沸石粉和铝离子配位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胶层的材质为PU树脂、PVA或PVA甲醛树脂,所述的树脂胶层的材质为脲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PU树脂、PP树脂或PVC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石粉为ZSM-5型沸石、H-ZSM-5沸石或H-Y沸石;所述的铝离子配位聚合物为芳香多酸或芳香多碱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涂胶:在磨具基材(1)上先后涂覆预处理胶层和树脂涂层;
2)混料:先用溶剂将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充分溶解,再按质量比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磨料=1:1.5~3混入磨料,搅拌20~30min,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从25℃逐渐加热至55℃,使得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混料;
3)印制: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料在保持55℃的恒温弹性刮涂平台上采用弹性金属刮刀进行连续的刮涂,并利用柔性网印制出相邻间具有200μm ~450μm排屑通道并呈六边形相间排布的大单元结构(2);
4)烘干:将完成步骤3)印制的磨具材料在120℃~150℃热风烘干30 s ~60s;
5)冷压:在-10℃~0℃的温度控制下,采用PFA材质的齿状花纹凹辊冷压大单元结构(2)的表面,将每个大单元结构(2)上磨料形成的微齿状单元(4)压平,使微齿状单元(4)等高排布并相互之间形成80μm ~120μm的间距;
6)干燥:80℃~120℃ 采用等梯次温场烘干24h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涂胶步骤具体为在真空的条件下,在已经电晕处理好的磨具基体上预涂一层预处理胶层,采用200~300线网纹辊,弹性刮涂台面,逆向刮刀的方式进行刮涂,80℃烘燥10~20min进行预烘干,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采用静电喷涂的工艺涂一层厚度为90~100μm树脂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混料中在多烷氧基硅氧基改性树脂和磨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后还可再加入微米级经过活化的沸石粉搅拌20~30min,而后再加入由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与铝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再搅拌20~30min,之后再采用等梯次温场环境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混料中所述的含氧、氮的多齿有机配位体为芳香多酸或芳香多碱。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混料中所述的柔性网的材质为柔性合金、镍、改性尼龙或聚酯纤维。
CN201410848144.2A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493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8144.2A CN10449373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8144.2A CN10449373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3737A CN104493737A (zh) 2015-04-08
CN104493737B true CN10449373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93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8144.2A Active CN10449373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3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6381B (zh) * 2016-10-31 2018-05-11 东莞市俊盛五金磨具有限公司 Pva弹性防堵砂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93893B (zh) * 2016-10-31 2018-07-10 昆山聚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凹凸海绵的制造方法
CN107309816B (zh) * 2017-07-26 2020-01-14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图案型的涂附磨具
CN114346922A (zh) * 2021-12-17 2022-04-15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覆胶的图案型涂附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7220C2 (de) * 1999-02-19 2003-11-06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Diamantbeschichtetes Werkzeug mit durch Partikel einstellbarer Oberflächentopographie, seine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201645342U (zh) * 2010-04-28 2010-11-24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菱形防堵塞软基砂带
CN102922437A (zh) * 2012-11-12 2013-02-13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排屑研磨涂附磨具
CN203210200U (zh) * 2013-04-03 2013-09-25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聚酯薄膜涂附磨具
CN104139346A (zh) * 2014-07-23 2014-11-12 上虞市自远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研磨磨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25211U (zh) * 2014-12-31 2015-08-05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7220C2 (de) * 1999-02-19 2003-11-06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Diamantbeschichtetes Werkzeug mit durch Partikel einstellbarer Oberflächentopographie, seine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201645342U (zh) * 2010-04-28 2010-11-24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菱形防堵塞软基砂带
CN102922437A (zh) * 2012-11-12 2013-02-13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排屑研磨涂附磨具
CN203210200U (zh) * 2013-04-03 2013-09-25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聚酯薄膜涂附磨具
CN104139346A (zh) * 2014-07-23 2014-11-12 上虞市自远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研磨磨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25211U (zh) * 2014-12-31 2015-08-05 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3737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3737B (zh)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JP5107224B2 (ja) 硬い表面を維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工具、及びかかる工具の製造方法
KR101477467B1 (ko) 정합성 연마용품과 그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US9393673B2 (en) Coated abrasive article
JP5014150B2 (ja) 研磨製品、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用器具
JP4801116B2 (ja) 抗目つまり処理
CN109563398A (zh) 具有尖锐顶端的成形磨料颗粒
CN104816257B (zh) 网印式浇铸法金刚石干磨片的制造工艺
CN104039508A (zh) 带涂层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5441A (zh) 经等离子处理的磨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68407A (zh) 镜面涂料及其在彩色涂覆层钢板上的应用
EP3137258A1 (en) Coated abrasive article
US20180257198A1 (en) Antistatic flexible abrasive with a combined support
CN103328158A (zh) 具有复制的微结构化背衬的磨料制品以及其使用方法
US11565374B2 (en) Fixed abrasive three-dimensional lapping and polishing plat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2866001Y (zh) 圆型研磨盘
CN105829023A (zh) 磨料、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JP4554942B2 (ja) 目詰まり防止処理剤
CN101668611A (zh) 磨料制品的防填塞组合物以及具有防填塞涂层的磨料制品
CN204525211U (zh) 一种防堵塞的立体结构型磨具
JP7262439B2 (ja) 可変研磨剤分布を有するフロアパッド
CN2866000Y (zh) 环型研磨带
CN2614102Y (zh) 双面网眼砂带
CN209175567U (zh) 一种高速打磨砂页盘砂布
CN208132634U (zh) 一种打磨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5086 No.8, North Road, development zone, high tech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bo Sangong Taishan Coated Abrasiv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255086 No.8, Development Zone North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ibo Riken MT Coated Abrasiv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