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5139A -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5139A
CN104475139A CN201410614251.9A CN201410614251A CN104475139A CN 104475139 A CN104475139 A CN 104475139A CN 201410614251 A CN201410614251 A CN 201410614251A CN 104475139 A CN104475139 A CN 104475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muth
phosphate
solution
ion
tung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42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5139B (zh
Inventor
李军奇
刘辉
何选盟
朱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Wanhu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142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5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5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5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5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5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由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摩尔比为1:0.1~0.3:0.1~0.3。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五水硝酸铋、磷酸盐、钨酸铵和偏钒酸铵通过微波水热反应得到混合粉体,然后加入氯化铵再次微波水热反应,离心、干燥得到。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非金属氟和氮离子共掺杂来有效提高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界面处电子的捕获能力,增强电子空穴的迁移效率;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复合在界面处能够形成异质结构,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提高复合体系光催化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环保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高量子效率、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高活性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已成为材料学、化学、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光催化材料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与拓展光催化剂的吸收波长,因而所有的新型光催化体系的设计思路,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从这一目的出发,目前多数的新型光催化体系主要集中在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基于此的硫、氮取代化合物。涉及磷酸盐光催化材料的报道很少,而磷酸盐有许多利于催化活性的特性,如磷酸盐结构稳定性好,在光催化反应体系中相对于金属氧化物其氧空位缺陷形成能较高,这就导致磷酸盐晶体中氧空位缺陷很少,即复合中心数量少,使电子与空穴容易分离,有利于形成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同时,绝大多数光催化材料都会发生空穴腐蚀(ZnO、CdS和MoS2)和电子腐蚀(GaP、Cu2O和GaN),而磷酸根离子是高价态很难被化学还原,不易被光腐蚀,如果磷酸盐中的金属离子同样稳定,这种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便几乎不发生光腐蚀。而且,磷酸盐拥有较大的负电荷,会产生很大的诱导效应,因而有利于光生电子的传输。此外,磷酸盐表面与水有强的相互作用,根据热力学原理,表面磷酸根在与水分子作用时,会与水中的质子产生强烈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水分子的解离产生羟基。
磷酸铋作为一种结构稳定的磷酸盐半导体材料,在光学、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氨的催化氧化等领域有着诸多的应用。近两年,涉及磷酸铋光催化剂的研究已有报道,但该类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较大,只能被紫外光激发,对太阳光利用率较低。因此,拓宽磷酸铋的光吸收范围,对磷酸铋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非金属离子掺杂增加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中氧空位浓度,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由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摩尔比为1:0.1~0.3:0.1~0.3。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中铋离子、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0.5~1:0.5~1,其中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磷酸盐、钨酸铵和偏钒酸铵溶解于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浓度为0.1~1mol/L的氟化铵溶液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5~10;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4;溶液C中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铋离子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3~1.9。
步骤1中磷酸盐是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氢钾或磷酸二氢钾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步骤2中铋离子和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0.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过非金属氟和氮离子共掺杂来有效提高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界面处电子的捕获能力,增强电子空穴的迁移效率;第二、通过非金属离子掺杂可以增加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中氧空位浓度,进而提高其光催化的光催化活性;第三、窄禁带宽度半导体钨酸铋和钒酸铋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磷酸铋在可见光的吸收特性;第四、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复合在界面处能够形成异质结构,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提高复合体系光催化活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提出的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不仅可以拓宽光吸收特性,还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
2.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且复合体系组分易于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由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摩尔比为1:0.1~0.3:0.1~0.3。
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中铋离子、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0.5~1:0.5~1,其中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过非金属氟和氮离子共掺杂来有效提高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界面处电子的捕获能力,增强电子空穴的迁移效率;第二、通过非金属离子掺杂可以增加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中氧空位浓度,进而提高其光催化的光催化活性;第三、窄禁带宽度半导体钨酸铋和钒酸铋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磷酸铋在可见光的吸收特性;第四、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三种半导体复合在界面处能够形成异质结构,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提高复合体系光催化活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提出的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不仅可以拓宽光吸收特性,还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
上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其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5~10;将磷酸盐、钨酸铵和偏钒酸铵溶解于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其中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4;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其中溶液C中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铋离子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3~1.9;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浓度为0.1~1mol/L的氟化铵溶液,其中铋离子和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0.5~1,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步骤1中磷酸盐是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磷酸盐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且复合体系组分易于控制。
实施例1
步骤1:将6.31g五水硝酸铋溶解于31.55g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1.64g磷酸钠、3.04g钨酸铵和0.12g偏钒酸铵溶解于20ml、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微波水热处理1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3.85g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65ml、浓度为0.1mol/L的氟化铵溶液,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微波水热处理1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对实施例1制备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降解实验,选择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将0.02g上述复合光催化材料加入10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经过100min可见光照射后(300W氙灯),甲基橙降解效率大于90%。
实施例2
步骤1:将9.22g五水硝酸铋溶解于92.2g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1.64g磷酸钠、9.12g钨酸铵和0.36g偏钒酸铵溶解于20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250℃微波水热处理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3.85g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13ml、浓度为1mol/L的氟化铵溶液,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250℃微波水热处理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对实施例2制备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降解实验,选择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将0.02g上述复合光催化材料加入10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经过100min可见光照射后(300W氙灯),甲基橙降解效率大于90%。
实施例3
步骤1:将6.31g五水硝酸铋溶解于50.48g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1.64g磷酸钠、6.08g钨酸铵和0.24g偏钒酸铵溶解于20ml、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200℃微波水热处理2.5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3.85g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20.8ml、浓度为0.5mol/L的氟化铵溶液,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200℃微波水热处理2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对实施例3制备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降解实验,选择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将0.02g上述复合光催化材料加入10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经过100min可见光照射后(300W氙灯),甲基橙降解效率大于90%。
实施例4
步骤1:将6.31g五水硝酸铋溶解于37.86g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1.64g磷酸钠、9.12g钨酸铵和0.36g偏钒酸铵溶解于20ml、浓度为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800℃微波水热处理2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3.85g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13ml、浓度为0.6mol/L的氟化铵溶液,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220℃微波水热处理2.5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对实施例4制备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降解实验,选择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将0.02g上述复合光催化材料加入10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经过100min可见光照射后(300W氙灯),甲基橙降解效率大于90%。
实施例4中磷酸盐为磷酸钠,也可以为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磷酸盐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Claims (6)

1.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摩尔比为1:0.1~0.3: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氟、氮共掺杂的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中铋离子、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0.5~1:0.5~1,其中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1。
3.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磷酸盐、钨酸铵和偏钒酸铵溶解于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溶液C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铋、钨酸铋和钒酸铋的混合粉体;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分散于浓度为0.1~1mol/L的氟化铵溶液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5~10;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4;溶液C中磷酸根离子、钨酸根离子、钒酸根离子和铋离子的摩尔比为1:0.1~0.3:0.1~0.3:1.3~1.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磷酸盐是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氢钾或磷酸二氢钾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铋离子和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0.5~1。
CN201410614251.9A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475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4251.9A CN104475139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4251.9A CN104475139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5139A true CN104475139A (zh) 2015-04-01
CN104475139B CN104475139B (zh) 2017-02-01

Family

ID=5274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4251.9A Active CN104475139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513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4526A (zh) * 2017-11-09 2018-05-08 江苏大学 一种磷掺杂钒酸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10760202A (zh) * 2019-09-18 2020-02-07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钒酸铋莹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31088A (zh) * 2021-04-07 2021-08-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磷掺杂钨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8792A (zh) * 2022-05-21 2022-07-22 李广强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9324A (zh) * 2011-11-18 2012-06-13 陕西科技大学 F、n共掺杂可见光响应钒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55788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otoelectrode for solar water oxidation
CN104437587A (zh) * 2014-11-04 2015-03-2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5788A1 (en) * 2011-10-12 2013-04-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otoelectrode for solar water oxidation
CN102489324A (zh) * 2011-11-18 2012-06-13 陕西科技大学 F、n共掺杂可见光响应钒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7587A (zh) * 2014-11-04 2015-03-2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4526A (zh) * 2017-11-09 2018-05-08 江苏大学 一种磷掺杂钒酸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10760202A (zh) * 2019-09-18 2020-02-07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钒酸铋莹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31088A (zh) * 2021-04-07 2021-08-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磷掺杂钨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13423A1 (zh) * 2021-04-07 2022-10-1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磷掺杂钨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8792A (zh) * 2022-05-21 2022-07-22 李广强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68792B (zh) * 2022-05-21 2023-10-10 济宁市盈润环保助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5139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7587B (zh) 一种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9324B (zh) F、n共掺杂可见光响应钒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9504B (zh) 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锡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5139B (zh) 一种共掺杂磷酸铋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923A (zh) 一种稀土元素Nd掺杂Bi2WO6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99505B (zh) 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亚铜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4355A (zh) 一种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01238B (zh) 一种微波固相反应法制备掺杂铁的TiO2粉体的方法
CN103007971A (zh) 钨酸锌/碘氧化铋异质结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8099A (zh) 一种MoS2-BiPO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772045A (zh) 一种BiPO4-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1527B (zh) 一种可见光响应Ce掺杂Bi2WO6微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57975A (zh) CdIn2S4-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226320A (zh) 钒硼共掺杂二氧化钛与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437575B (zh) 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0417B (zh) 一种镧、铈共掺杂钒酸铋无机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5137B (zh) 原位掺杂型磷酸铋-氧化亚铜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3246B (zh) 含有碳空位的纳米片c3n4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24217B (zh) 原位掺杂型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2467A (zh) 一种磷酸铋纳米晶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88025B (zh) 一种自组装类球状 Sm2O3/CuO 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179431B (zh) 一种锌钛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588048A (zh) 高效铁氟双助剂共修饰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56201B (zh) 一种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Sm(OH)3/CuO纳米复合物的方法
CN104437588A (zh) 原位掺杂型磷酸铋-氧化锡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4

Address after: 710061 1-2701, building 3, swan castle, Oct, No. 463, Yanzhan Road, Qujiang New District,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Shaanxi Wanhu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21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Weiyang Universit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