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2336B -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2336B
CN104472336B CN201410730798.5A CN201410730798A CN104472336B CN 104472336 B CN104472336 B CN 104472336B CN 201410730798 A CN201410730798 A CN 201410730798A CN 104472336 B CN104472336 B CN 104472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nutritional solution
gas
experimenta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0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2336A (zh
Inventor
庞良玉
雷强
伍仁军
李斌
陈庆瑞
郭仕平
张建华
杜卫民
林超文
姚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AAS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 Sichu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AAS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 Sichu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AAS,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 Sichu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AAS
Priority to CN2014107307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2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2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2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2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2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2031/006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with means for recycling the nutritive sol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包括水培桶、增氧装置、供水装置、供营养液装置和排液装置。作物在水培桶中进行水培,供水装置向水培桶中输送超纯水,供营养液装置向水培桶输送高浓度的营养液,增氧装置用于增加水培桶中的营养液的含氧量,排水装置用于将水培桶中的废弃营养液排放干净。本发明将供水、供营养液、增氧、排废弃营养液进行了合理设计,大大提高了利用水培装置进行缺素实验的效率,为大规模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实验过程中,平行实验之间可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互不干扰。方便实验管理,方便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水培实验领域,涉及一种实验系统,该系统专用于作物的缺素实验。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植物体内已发现有70种以上的元素,其中已知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除非矿质元素碳、氢、氧自大气和水中摄取外,还有矿质元素(包括氮素)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锌、铜、钼、氯等13种(目前部分研究认为镍、钠、钴、硅也是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需从土壤中或其他途径摄取。其中某一元素缺乏,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并在外形上明显地出现生长异常。如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分枝或分蘖少、失绿、发红或发紫、叶色苍老、叶片畸形、顶芽萎缩、开花受精受阻、茎裂、根腐等等缺乏营养元素的生理病症,统称为作物缺素症状。
目前已明确烟草中具50多种营养元素,必需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自大气和水中摄取外,其他营养元素主要靠烟株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元素中氮、磷、钾、钙、镁、硫属大、中量元素,需要量大,土壤含量不足或肥料中缺乏上述元素就会出现缺氮、磷、钾、钙、镁、硫等病症。铁、硼、锰、锌、铜、铂、氯等需要量少,属微量元素,但对烟草正常生长发育则是不可少的,生产中供应不足时,也会出现缺素症。此外烟草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当缺少铁、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时,会影响到烟草的香味及质量。烟田出现缺素症并非完全是由于土壤中不存在上述元素,而是这些元素可能量太少或是以不可吸收状态存在于土壤中,有的因土壤溶液中含盐量太高,各种离子间产生拮抗作用,造成一些营养元素不能被烟草吸收利用而引发缺素症。
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想到利用营养液栽培技术能够准确地探索出出包括烟草在内的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营养液栽培技术简称水培,是利用现代生物化学等原理,让普通的植物在水中长期生长,完成植株的一个生活周期。作物水培技术不受土地、时间、空间的限制,只需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配制相应的营养溶液,满足植株的生长需要。作物水培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卫生、方便、快捷等优势,水培植物的生长环境容易调控,特别是对于根系发育,植物营养、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等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土培技术有明显优势。
为更好地研究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尽可能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通常会设置实验组、对照组,以及设置多个平行实验。例如烟草中具13种必需的营养元素,若每种元素设置一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设置多个平行实验,每个平行实验设置多个重复,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严格管理供水、供营养液、供氧以及排放废弃营养液,实验工作量非常巨大,不便于管理、并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管理,供水、供营养液、供氧均匀、方便排液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包括
水培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内底上设置有沉槽,桶体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沉槽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为软管;所述盖体由第一桶盖和第二桶盖组成;所述第一桶盖盖设在桶体上,第一桶盖为环形,其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水管、营养液管和气管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桶盖搭接在第一桶盖的内圈上,第二桶盖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植株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位于第二桶盖的几何中心或靠近几何中心;
增氧装置:包括一气源,该气源连接主气管的一端,主气管的另一端封口,主气管上与多根末端封口的支气管连通;每根支气管上与多根分气管一端连接,分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均匀出气的微气头;分气管穿过第三通孔使微气头到达水培桶的中下部;
供水装置:包括超纯水设备,所述超纯水设备通过泵连接主水管,主水管上连接有多个分组水箱,每个分组水箱均连接有分组水管,该分组水管前后端均安装有阀门,分组水管上安装有多根细水管;细水管穿过水培桶的第一通孔;
供营养液装置: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营养液箱,每个营养液箱底部均连接有一主液管,主液管的前端安装有进液阀,主液管的后端安装有排液阀,进液阀与排液阀之间的主液管上安装有多根细液管;细液管穿过水培桶的第二通孔;
排液装置:包括一排液管和与排液管连通的多个集液管,所述排液管由第一水平段、拱形段和第二水平段构成,拱形段的拱顶内管壁最低点不低于第一水平段内管壁最高点,第二水平段内管壁最高点不高于第一水平段内管壁最低点;集液管与排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为透明塑料软管,桶体上部设置有用于卡持排水管的卡扣。
优选地,所述微气头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该外壳顶端设置有接管头,外壳内设置有一底部开口的调节器腔,进气孔贯穿接管头并与调节器腔连通,调节器腔内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器;调节器顶部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底面为凹面,该凹面上设置有弯折设置的气道,凹槽的槽底还设置有出气孔,气道与出气孔连通,凹槽内放置有控气片。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与调节器腔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器的底部还设置有安全腔,该安全腔成喇叭状,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凹槽为圆形,所述控气片为圆形,该控气片上表面设置有环槽,控气片的边缘设置有一气孔。
优选地,所述分气管与支气管、细水管与分组水管、细液管与主液管、排水管与桶体、集液管与排液管,其中部分或全部通过是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主体为圆环体,其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凸环,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翼板。
优选地,所述细水管、细液管、排水管、集液管中至少一个为软管。
优选地,所述沉槽为靠近桶壁的环形沉槽。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的底部还设置有安全腔,该安全腔成喇叭状,与出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气管上靠近主气管的位置安装有气阀。
优选地,所述气源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再与主气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将供水、供营养液、增氧、排废弃营养液进行了合理设计,大大提高了利用水培装置进行缺素实验的效率,为大规模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实验过程中,平行实验之间可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互不干扰。方便实验管理,方便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增氧装置使用微气头,实现了向营养液均匀供气增氧的目的。同时使用分叉式的管道布置方式,大大提高了空气压缩器的供气范围。节省了单位面积的能耗和成本。
3、供水装置采用多级管道和水箱,方便、快捷地为各实验组提供超纯水。在分组水管前端设置一个阀门,有利于对分组水箱进行蓄水,蓄水完毕后再对实验组进行供水,有利于平衡各实验组的供水水压。将细水管设置成软管,方便调节出水口的高度,或者通过折叠进行封口,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性停水或供水。
本发明采用超纯水设备,为实验提供超纯水,有利于制备标准的或符合实验要求的营养液,排除外界干扰。超纯水设备是一种已知设备,其采用预处理、反渗透技术、超纯化处理以及后级处理等方法,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处理设备,已在生物、医药、汽车、电子、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
4、供液装置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营养液箱,每个营养液箱可负责作物缺素实验的一个实验组或对照组的一个平行实验。每个营养液箱内的营养液可通过管道和细管流到各平行实验组的水培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对平行实验的管理工作量。将细液管设置成软管,方便调节出液口的高度,或者通过折叠进行封口,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性停液或供液。
5、水培桶的设计方便供水、供营养液、增氧,同时可方便地排废弃营养液,也方便植株的移动、观察。
6、排液装置使用本发明设置的排液管和集液管,将水培桶中的营养液进行集中排放。排液管的一段设置为拱形段,能够使第一水平段被营养液充满,拱形段后段(第二水平段或排液管末端)设置成水平或尾部稍低,当排液管末端排液流量大于水培桶中的营养液排放量时,通过虹吸原理将使拱形段前面的第一水平段内形成负压,对水培桶中的营养液排放也形成虹吸,加快水培桶中营养液的排放速度,且有利于排放掉水培桶内的所有营养液。避免在更换新营养液时,原营养液残留对新营养液体系造成影响。
7、本发明相互独立地设置供营养液装置和供水装置,将供营养液和供水分开,更符合作物的生长需求。作物耗水速度远快于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特别是夏日温度高,植株蒸腾量大,通过每天补充超纯水,数天更换一次营养液,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增氧装置主视示意图,断开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增氧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气头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微气头外壳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调节器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控气片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B-B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供水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供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供营养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水培桶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C-C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水培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排液管主视断开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增氧装置,11气源,12主气管,13支气管,131气阀,14分气管,15微气头,151外壳,1511进气孔,1512调节器腔,152调节器,1521凹槽,1522气道,1523出气孔,1524安全腔,1525槽孔,153控气片,1531环槽,1532气孔,
2供水装置,21超纯水设备,22主水管,23分组水箱,24分组水管,241第一阀门,242第二阀门,25细水管,
3供营养液装置,31营养液箱,32主液管,321竖直段,322水平段,331进液阀,332排液阀,34细液管,
4水培桶,41桶体,411沉槽,412卡扣,42第一桶盖,421第一通孔,422第二通孔,423第三通孔,43第二桶盖,431第四通孔,44排水管,
5排液装置,51排液管,511第一水平段,512拱形段,513第二水平段,52集液管,
6连接件,61外螺纹,62翼板,63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至图18。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由增氧装置1、供水装置2、供营养液装置3、水培桶4、排液装置5构成。作物在水培桶中进行水培,供水装置2向水培桶中输送超纯水,供营养液装置3向水培桶输送高浓度的营养液,增氧装置1用于增加水培桶中的营养液的含氧量,排水装置用于将水培桶中的废弃营养液排放干净。
水培桶4,包括桶体41和盖体,盖体盖设在桶体41上。常见的,桶体为圆桶,盖体为圆盖。桶体内底上设置有沉槽411,该沉槽可以是过桶底圆心的条形沉槽,或者采用靠近桶壁的环形沉槽。沉槽的设置有利于在排液尾声收集残余的营养液,以达到干净排除的目的。
桶体41下部连接有排水管44,前述沉槽411与排水管44连通,及排水管的一个管口位于沉槽的一个壁上。所述排水管44为软管,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采用透明塑料软管。使用透明塑料软管,方便观察水培桶内的液面高度。排水管44的长度不小于桶体41的高度。桶体41上部设置有用于卡持排水管44的卡扣412。排水管44的一端连接于桶体41下部,排水管44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桶体41的上部。
排水管44与桶体41通过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主体为圆环体,其一端设置有外螺纹61,另一端设置有凸环63,连接件6的中部设置有翼板62。使用连接件,可以方便地更换排水管。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在该期间内桶内及排水管内会滋生微生物,产生一些杂质,影响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的含量,特别是对一些微量营养元素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盖体由第一桶盖42和第二桶盖43构成。所述第一桶盖42盖设在桶体41上,第一桶盖42为圆环形,其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水管、营养液管、分气管的第一通孔421,第二通孔422和第三通孔423。第一通孔421,第二通孔422和第三通孔423是等大的圆形孔。供氧管可穿过第三通孔直达植株根系下方。第二桶盖43为圆形,搭接在第一桶盖42的内圈上。第二桶盖4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植株的第四通孔431。所述第四通孔431位于第二桶盖43的几何中心或靠近几何中心。桶盖的结构设计方便实验过程中取出植株观察或测量植株根系。
增氧装置1包括一气源11,比如空气压缩机、气泵。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连接主气管12,该主气管的末端封口;或者空气压缩机出风口连接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连接主气管12。增设空气净化器,能够使空气清洁,以免空气中的颗粒物质等污染水培桶内营养液。主气管12两侧均匀连接有多根末端封口的支气管13,每根支气管13上连接有多根分气管14,在分气管14的末端安装有均匀出气的微气头15。空气从空气压缩机出来之后,流经主气管、支气管、分气管,最后从微气头均匀地流出。支气管13上安装有气阀131,该气阀安装在主气管与离主气管最近的分气管14之间。在使用时,可以选择性地开关气阀131,从而达到控制增氧区域的目的。
微气头15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151,该外壳顶端设置有接管头,接管头与分气管14连接。外壳151内设置有一底部开口的调节器腔1512,进气孔1511贯穿接管头并与调节器腔1512连通,调节器腔1512内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器152;调节器152顶部设置有凹槽1521,该凹槽底面为凹面,该凹面上设置有弯折设置的气道1522,凹槽的槽底还设置有出气孔1523,气道1522与出气孔1523连通,凹槽1521内放置有控气片153。该控气片为圆形板。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控气片153贴在进气孔1511末端孔口上。空气从进气孔1511流入,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控气片153发生形变,并产生一个缝隙,空气从缝隙中流出。发生形变后的控气片与凹槽底面贴合,使气道1522成为管道。气道1522弯曲设置,以增加空气在气道1522中流动的阻力,进而起到调节气流速度的作用。
调节器152与调节器腔1512可紧配合,或者作为优选,调节器152与调节器腔1512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器152与调节器腔1512通过螺纹连接时,通过调节调节器152与调节器腔顶部之间的距离可进一步限定控气片153的形变量,进而控制缝隙的大小,以达到调节气流大小的目的。控气片153的形变量还受到材质的影响,通常使用易变性、具有良好回复性能的塑料材质。作为优选,可在控气片153上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细小的环槽1531,控气片153的边缘设置有一气孔1532。控气片153发生形变后,空气可从气孔1532流出。若需要适当提高空气流出量,可将气孔1532与环槽1531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调节器152的底部还设置有安全腔1524,该安全腔成喇叭状,与出气孔1523连通。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后,管道内的气压逐渐变小,最后与安全腔内的气压相同,控气片153恢复形状,贴合在进气孔的末端。若营养液进入安全腔,安全腔内空气被压缩,将使控气片更加紧密地贴合在进气孔末端上,防止空气继续逆流,营养液也就不会进入出气孔1523,保证微气头内部无杂质进入。安全腔152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转动调节器152的槽孔1525,使用平口改刀或其他片状物配合槽孔1525,来转动调节器152,以实现紧固或拆卸调节器的目的。
供水装置2,包括超纯水设备21,超纯水设备是一种已知设备,其采用预处理、反渗透技术、超纯化处理以及后级处理等方法,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处理设备,已在生物、医药、汽车、电子、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可在市场上采购得到,本实施例不列具体设备型号。
超纯水设备21通过泵连接主水管22,主水管22上连接有多个分组水箱23,多个分组水箱23并非是无限量的,实验人员可以根据实验条件的需要进行选择,如实验设置9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选择安装10个分组水箱便可。分组水箱23的作用在于储蓄超纯水,平衡各分水管的水压,避免靠近泵的一端供水水压高,远离供水管一端供水水压低的情况。每个分组水箱23均连接有分组水管24,该分组水管24前后端均安装有阀门,具体的说,靠近分组水箱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241,远离分组水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242。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选择使用普通液体阀门,也可以使用电磁阀。
分组水管24上安装有多根细水管25。多根细水管也并不是无限量的,根据实验人员设置的重复实验数量进行选择,如每个对照组设置了10个重复,在分组水管上安装10根细水管便可。
当然,为了增加设备的实用性能,可安装更多的细水管25,同时,细水管25选用可弯折的软管,通过夹持或弯折后夹持来密封一些不使用或暂时不使用的软管。
细水管25与分组水管24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使用连接件能够更加方便地跟换细水管。
供营养液装置,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营养液箱31,营养液箱的数量选择根据平行实验的数量来确定。每个营养液箱用于暂存一种特定的营养液。每个营养液箱31底部均连接有一主液管32,主液管32可选用PVC管,本实施例中,主液管32包括竖直段321和水平段322,竖直段321的作用在于可以增大营养液箱与细液管34内的液压差。主液管32的前端安装有进液阀331,主液管32的后端安装有排液阀332,进液阀331与排液阀332之间的主液管32上安装有多根细液管34。每根细液管可对应给该实验组的平行实验对象输入营养液。例如,每个平行实验使用一个营养液箱,每个重复使用一个培养桶,每根细液管对应于一个培养桶。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实验的数据量越大,统计数据越多,实验结果越具有参考价值。供液系统如此设置便可以提高平行实验之间的管理效率,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充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细液管34为可弯折的软管,方便设定细液管管口即出液口的高度。调整细液管管口的高度,也就是调整营养液压差的一种重要方式,进一步地,可以调整营养液的流速、流量。选用软管,方便通过折叠或使用夹具等方式使细液管断流,以达到选择性供液的目的。
细液管34与主液管32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
排液装置5,包括一排液管和与排液管连通的多个集液管52。排液管是一个内径较大的管道,可选用PVC管,集液管52是一个内径比较小的管道,可选用橡胶管,用于将水培桶内的废弃营养液集中到排液管进行排放。排液装置5并非始终处于排液工作状态,在营养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再将排液装置与水培桶连接。
排液管51分为三段,依次为第一水平段511,拱形段512和第二水平段513,第一水平段51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拱形段512连通。封闭的方式可以是完全密封,也可以通过安装阀门的方式进行密封。
拱形段512的拱顶内管壁最低点不低于第一水平段511内管壁最高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拱形段512的拱顶内管壁最低点与第一水平段内管壁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也就是,当第一水平段内的废弃营养液恰好充满水平段作为一个临界点,营养液继续进入水平段时,就会从拱形段端排除。第二水平段513内管壁最高点不高于第一水平段511最低点。
排液管51也可以设置为两段:第一水平段511和拱形段512,拱形段512的出液端低于第一水平段,或直接将拱形段512的出液端插入收集已排放营养液废液槽中的废液内,以便能够更好地使排液管达到虹吸效果。
集液管52为软管,与排水管44连接构成虹吸管,以提高排除水培桶里废弃营养液的效果。
排液管51与集液管52的连接方式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通过连接件6连接。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培桶(4):包括桶体(41)和盖体,所述桶体内底上设置有沉槽(411),桶体(41)下部连接有排水管(44),所述沉槽(411)与排水管(44)连通,所述排水管(44)为软管;所述盖体由第一桶盖(42)和第二桶盖(43)组成;所述第一桶盖(42)盖设在桶体(41)上,第一桶盖(42)为环形,其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水管、营养液管和气管的第一通孔(421)、第二通孔(422)和第三通孔(423);第二桶盖(43)搭接在第一桶盖(42)的内圈上,第二桶盖(4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植株的第四通孔(431);第四通孔(431)位于第二桶盖(43)的几何中心或靠近几何中心;
增氧装置(1):包括一气源(11),该气源(11)连接主气管(12)的一端,主气管(12)的另一端封口,主气管(12)与有多根末端封口的支气管(13)连通;每根支气管(13)与多根分气管(14)一端连接,分气管(14)的另一端安装有均匀出气的微气头(15);分气管(14)穿过第三通孔(423)使微气头(15)到达水培桶(4)的中下部;
供水装置(2):包括超纯水设备(21),所述超纯水设备(21)通过泵连接主水管(22),主水管(22)上连接有多个分组水箱(23),每个分组水箱(23)均连接有分组水管(24),该分组水管(24)前后端均安装有阀门,分组水管(24)上安装有多根细水管(25);细水管(25)穿过水培桶(4)的第一通孔(421);
供营养液装置(3):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营养液箱(31),每个营养液箱(31)底部均连接有一主液管(32),主液管(32)的前端安装有进液阀(331),主液管(32)的后端安装有排液阀(332),进液阀(331)与排液阀(332)之间的主液管(32)上安装有多根细液管(34);细液管(34)穿过水培桶(4)的第二通孔(422);
排液装置(5):包括一排液管和与排液管连通的多个集液管(52),所述排液管由第一水平段(511)、拱形段(512)和第二水平段(513)构成,拱形段(512)的拱顶内管壁最低点不低于第一水平段(511)内管壁最高点,第二水平段(513)内管壁最高点不高于第一水平段(511)内管壁最低点;集液管(52)与排水管(4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4)为透明塑料软管,桶体(41)上部设置有用于卡持排水管(44)的卡扣(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头(15)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151),该外壳顶端设置有接管头,外壳内设置有一底部开口的调节器腔(1512),进气孔(1511)贯穿接管头并与调节器腔(1512)连通,调节器腔(1512)内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器(152);调节器(152)顶部设置有凹槽(1521),该凹槽底面为凹面,该凹面上设置有弯折设置的气道(1522),凹槽的槽底还设置有出气孔(1523),气道(1522)与出气孔(1523)连通,凹槽(1521)内放置有控气片(1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52)与调节器腔(1512)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器(152)的底部还设置有安全腔(1524),该安全腔成喇叭状,与出气孔(1523)连通;所述凹槽(1521)为圆形,所述控气片(153)为圆形,该控气片(153)上表面设置有环槽(1531),控气片(153)的边缘设置有一气孔(15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14)与支气管(13)、细水管(25)与分组水管(24)、细液管(34)与主液管(32)、排水管(44)与桶体、集液管(52)与排液管(51),其中部分或全部通过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主体为圆环体,其一端设置有外螺纹(61),另一端设置有环台(63),连接件(6)的中部设置有翼板(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管(25)、细液管(34)、排水管(44)、集液管(52)中至少一个为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411)为靠近桶壁的环形沉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13)上靠近主气管的位置安装有气阀(1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缺素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1)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再与主气管连接。
CN201410730798.5A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Active CN104472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0798.5A CN104472336B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0798.5A CN104472336B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2336A CN104472336A (zh) 2015-04-01
CN104472336B true CN10447233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74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0798.5A Active CN104472336B (zh) 2014-12-05 2014-12-05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2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500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郑州海力特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细水雾生态栽培系统
CN109287417A (zh) * 2018-07-27 2019-02-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马铃薯缺锌的盆栽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276A (zh) * 1985-08-12 1987-02-11 林业局专业设计所 营养液-空气植物栽培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201709207U (zh) * 2010-07-22 2011-01-19 郭志乾 一种水培植物装置
CN101953291A (zh) * 2010-08-18 2011-01-26 沈阳农业大学 根际气体环境培养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3232A (ja) * 2008-02-07 2009-08-20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緑化装置の培地に植物を定植する方法及びその緑化装置
US20120090236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Orr Gregory S Aeroponic Plant Grow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276A (zh) * 1985-08-12 1987-02-11 林业局专业设计所 营养液-空气植物栽培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201709207U (zh) * 2010-07-22 2011-01-19 郭志乾 一种水培植物装置
CN101953291A (zh) * 2010-08-18 2011-01-26 沈阳农业大学 根际气体环境培养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2336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9113U (zh) 一种脉冲曝气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mbr膜系统
CN104962333A (zh) 一种膜分离沼气生物脱硫方法及其装置
CN104472336B (zh) 一种作物缺素实验系统
CN203976472U (zh) 一种厌氧脉冲布水装置
CN207612850U (zh) 一种幼苗水培装置
CN207869938U (zh) 一种用于园林苗木的灌溉系统
CN203648397U (zh) 一种浸没式多通道多层平板膜组件
CN109231424A (zh) 一种适用于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调控布水系统
CN204097185U (zh) 厌氧水解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装置
CN204335494U (zh) 一种作物水培系统增氧装置
CN204291930U (zh) 一种作物水培缺素实验供水装置
CN207435434U (zh) 一种生物产甲烷与同步脱硫的装置
CN201938165U (zh) 增氧式无土栽培灌溉装置
CN205378538U (zh) 一种花卉温室自动浇水系统
CN209216416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池
CN106044950B (zh) 一种盐碱水的正渗透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5635580U (zh) 沼气池
CN204138410U (zh) 一种mbr膜箱
CN209583743U (zh) 一种低能耗自循环l-mbr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09128U (zh) 一种自动排污功能的主路式水肥一体机
CN211004689U (zh) 一种水压可调拆卸简便的平板膜元件
CN203648261U (zh) 一种育苗用海水过滤装置
CN206492396U (zh) 一种生物脱硫装置
CN209546445U (zh) 一种净化废水处理功能的自动温室种植箱
CN218951145U (zh) 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