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881B -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7881B
CN104467881B CN201310430111.1A CN201310430111A CN104467881B CN 104467881 B CN104467881 B CN 104467881B CN 201310430111 A CN201310430111 A CN 201310430111A CN 104467881 B CN104467881 B CN 104467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signal receiving
attachment means
operator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0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7881A (zh
Inventor
张君竹
刘佳宜
颜光裕
沈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301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7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7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7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一种通信装置包含有:一主机;一信号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一无线信号;以及一连接装置耦接于该主机与该信号接收装置之间,可用来传输该主机与该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一传输信号;其中,该信号接收装置根据其接收该无线信号的状态,使该连接装置选择性地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以减小对该无线信号所造成的干扰。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无线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一信号接收装置,尤其指可改善信号接收能力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与一信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规格的演进,无线通信物理层传输速率将进入每秒传送数据达一兆位(Giga bps)以上的等级。例如,以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所定义出802.11ac的通信规格而言,其每秒所能传送的数据就可达一兆位。但是,目前的通信系统仍广泛通过数据传输速率为480Mbps的USB2.0(Universal Serial Bus2.0)规格作为无线通信网络控制卡接口。因此,传统USB2.0规格的方式已不足以支持目前的高数据传输速率,进而使得数据传输速率为5Gbps的USB3.0规格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然而,由于USB3.0规格的总线运作频率是2.5GHz,因此若将USB3.0规格与一无线通信装置同时运用时,该2.5GHz的频率所产生的辐射及耦合在物理上就会对无线网络的2.4GHz频段造成严重干扰,进而导致该无线通信装置所能接收信号的距离变短。换句话说,当USB3.0规格与一无线通信装置同时操作时,该无线通信装置就无法正确地接收到距离较远的数据包。因此,如何降低USB3.0规格与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干扰来提升信号的接收能力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可改善信号接收能力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与一信号接收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含有一主机、一信号接收装置以及一连接装置。该信号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一无线信号。该连接装置耦接于该主机与该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用来传输该主机与该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一传输信号。该信号接收装置根据其接收该无线信号的状态,使该连接装置选择性地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以减小对该无线信号所造成的干扰。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可通过一连接装置与一主机进行数据传输。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一连接装置控制器、一无线收发器以及一存储装置。该连接装置控制器耦接该连接装置。该无线收发器耦接于该连接装置控制器与一天线,用来从该天线接收该无线信号。该存储装置用来储存对应于该无线信号的一数据。该信号接收装置根据该无线信号的传输状态,选择性地将该连接装置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来控制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一第一控制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用来控制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状态的一第二控制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的符号简单说明]:
100 无线通信装置 102 主机
104 信号接收装置 106 连接装置
1042 连接装置控制器 1044 无线收发器
1046 算法控制器 1048 存储装置
1050 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代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图1所示是依据本发明一种无线通信装置100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无线通信装置100包含有一主机(Host)102、一信号接收装置104以及一连接装置106。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机102可视为一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3.0规格的主机,连接装置106可视为符合USB3.0规格的一传输线,而信号接收装置104可视为符合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所定义的802.11ac通信规格的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的接收装置。请注意,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将本发明的精神应用在其他的信号传输规格的装置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接收装置104可用来接收一无线信号Srf,而无线信号Srf的一载波频率大致上为2.4兆赫兹(GHz)。连接装置106是耦接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用来传输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的一传输信号St,传输信号St的数据传输速率大致上为5Gbps。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接收无线信号Srf时,信号接收装置104会根据其接收无线信号Srf的传输状态,使连接装置106选择性地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以减小对无线信号Srf所造成的干扰,该第一操作模式是相异于该第二操作模式。进一步而言,当连接装置106操作在该第二操作模式时的传输信号St的功率比连接装置106操作在该第一操作模式时的传输信号St的功率小。
信号接收装置104包含有一连接装置控制器1042、一无线收发器1044、一算法控制器(Algorithm controller)1046、一存储装置1048以及一天线1050。连接装置控制器1042耦接于连接装置106。无线收发器1044耦接于连接装置控制器1042与天线1050,用来自天线1050接收无线信号Srf。算法控制器1046耦接于连接装置控制器1042以及无线收发器1044。存储装置1048耦接于算法控制器1046,用来储存对应于无线信号Srf的一数据。此外,算法控制器1046可用来依据无线信号Srf的接收状态来选择性地将连接装置106从该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该第二操作模式。请注意,在一实施方式中,算法控制器104是以内建于信号接收装置104内的硬件或韧体实施,用以根据无线信号Srf的收发状态来决定该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连接装置106的该第一操作模式是符合USB3.0规格所定义的U0连接模式,该第二操作模式是符合USB3.0规格所定义的U1或U2连接模式。进一步而言,当连接装置106处于U0连接模式时,连接装置106是处于正常功率激活(ACTIVE)状态,当连接装置106处于U1连接模式时,连接装置106是处于快速退出闲置(FASTEXIT IDLE)状态,当连接装置106处于U2连接模式时,连接装置106是处于慢速退出闲置(SLOW EXIT IDLE)状态。具体而言,在快速退出闲置模式下,连接装置106进入到休眠的状态,但是设备(例如主机102或连接装置控制器1042)中的频率仍然保持工作状态;而在慢速退出闲置模式下,将同时关闭连接装置106和设备中的频率,因此慢速退出闲置模式下连接装置106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来重新建立连接并发送数据。请注意,除了上述的该第一操作模式以及该第二操作模式连接装置106亦可以受控于进入一第三操作模式,亦即USB3.0规格所定义的U3连接模式。当连接装置106处于U3连接模式时,连接装置106是处于暂停(SUSPEND)的状态。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信号接收装置104是受控于选择性地操作在一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一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以及一第三信号接收模式。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下,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可以提供功率来输出信号以及接收到来自最远距离的无线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下,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可以提供功率来输出信号以及接收到来自距离较近或较强功率的无线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三信号接收模式下,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会被关闭,此时信号接收装置104不会输出信号也不会接收无线信号。因此,当信号接收装置104在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时,是以最远距离执行该无线信号的收发,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时,则用以收发距离较近或较强功率的该无线信号。进一步而言,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下所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功率比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下所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功率小,因此对于同样的发射端而言,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下所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距离比信号接收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下所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距离远。
请参考图2。图2所示是依据本发明用来控制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操作状态的一第一控制方法200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控制方法200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202:启动无线通信装置100;
步骤204:利用信号接收装置104接收无线信号Srf;
步骤206:信号接收装置104所要接收的无线信号Srf是否来自距离较远的发射端,若是,跳至步骤208,若信号接收装置104所要接收的无线信号Srf是来自距离较近的发射端,跳至步骤210;
步骤208:控制连接装置106以U1/U2模式执行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的传输信号(即St);
步骤210:控制连接装置106以U0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
步骤212:检测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产生一检测信号Sd;
步骤214:依据检测信号Sd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若是,跳至步骤216,若否,跳至步骤218;
步骤216:控制连接装置106从U0切换至U1/U2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
步骤218:控制连接装置106继续以U0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
在此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100主要是先用信号接收装置104来接收无线信号Srf,再依据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选择性地调整连接装置106的连接模式。当无线通信装置100正在操作时,为了避免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影响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能力,本发明的第一控制方法200就会依据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调整连接装置106的连接模式。在步骤208中,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所要接收到无线信号Srf是来自距离较远的发射端时(即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代表所要接收的无线信号Srf的功率会比较小,因此连接装置106就不能以正常的U0模式来传输信号St,这是因为当连接装置106以正常的U0模式来传输信号St时,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会具有最大的功率,进而产生较大的辐射及耦合去干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此时,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将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调整为U1/U2模式。由于U1/U2模式是USB3.0规格所定义的低功耗模式,因此连接装置106就不会产生辐射及耦合去干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
在步骤210中,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所要接收到无线信号Srf是来自距离较近的发射端时(即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代表所要接收的无线信号Srf的功率会比较大,因此连接装置106就会先以正常的U0模式来传输信号St。此外,在步骤212,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检测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产生检测信号Sd,检测信号Sd是用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亦即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是否有受到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的辐射及耦合的干扰。当算法控制器1046判断出无线信号Srf的质量低于该临界质量时,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将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从U0模式调整为U1/U2模式(步骤216)。当算法控制器1046判断出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没有受到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的辐射及耦合的干扰时,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控制连接装置106继续以U0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步骤218)。请注意,在步骤208以及步骤216中,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亦可以将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调整为U3模式以暂停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的信号传输。此外,在步骤204中,当信号接收装置104用来接收无线信号Srf,本发明的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亦可以直接将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调整为U1/U2/U3模式,而省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的步骤。再者,在步骤210中,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所要接收的无线信号Srf是来自距离较近的发射端时,本发明的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亦可以直接将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调整为U0模式,而省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的步骤。
请参考图3。图3所示是依据本发明用来控制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操作状态的一第二控制方法300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控制方法300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302:启动无线通信装置100;
步骤304:利用连接装置106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
步骤306:若连接装置106是以U0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时,跳至步骤308,若当连接装置106是以U1/U2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时,跳至步骤318;
步骤308: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以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
步骤310:检测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产生检测信号Sd;
步骤312:依据检测信号Sd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若是,跳至步骤314,若否,跳至步骤316;
步骤314: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从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切换至该第三信号接收模式;
步骤316: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继续以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
步骤318: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以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
在此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100主要是先用连接装置106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再依据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选择性地调整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同理,当无线通信装置100正在操作时,为了避免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影响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能力,本发明的第二控制方法300就会依据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选择性地调整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在步骤308中,当连接装置106是以U0模式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输信号St时,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先以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亦即当连接装置106是U0模式时,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是先接收到来自距离较近或较强功率的无线信号。接着,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检测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产生检测信号Sd,并依据检测信号Sd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若无线信号Srf的质量低于该临界质量时,代表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已经干扰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此时,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从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切换至该第三信号接收模式(步骤314),亦即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会被关闭,以停止接收无线信号Srf。反之,若无线信号Srf的质量不低于该临界质量时,代表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没有干扰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此时,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继续以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步骤316)。
在步骤318中,当连接装置106是U1/U2模式时,代表连接装置106是处于低功耗模式,因此连接装置106就不会产生辐射及耦合去干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此时,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以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无线信号Srf,亦即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可接收到来自最远距离的无线信号Srf。请注意,在步骤308中,算法控制器1046亦可以直接关闭信号接收装置104中的无线收发器1044(即该第三信号接收模式),而省略判断无线信号Srf的质量的步骤。
从上述涉及第一控制方法200以及第二控制方法300的描述可以得知,本实施方式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大致上可分为接收距离较远的无线信号Srf的模式(即该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接收距离较近的无线信号Srf的模式(即该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以及停止接收无线信号Srf的模式(即该第三信号接收模式),而连接装置106操作模式大致上可分为正常功耗模式(即该U0模式)以及低功耗模式(即该U1/U2模式)。因此,为了避免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影响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时,信号接收装置104以及连接装置106之间的操作模式就会包含四种组合:1)当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为接收距离较远的无线信号Srf的模式时,则连接装置106操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即对应到图2的步骤208以及图3的步骤318);2)当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为接收距离较近的无线信号Srf的模式时,则连接装置106操作模式为正常功耗模式(即对应到图2的步骤218以及图3的步骤316);3)当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为接收距离较近的无线信号Srf的模式时,则连接装置106操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即对应到图2的步骤216);以及4)当信号接收装置104的操作模式为停止接收无线信号Srf的模式时,则连接装置106操作模式为正常功耗模式(即对应到图3的步骤314)。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来选择性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以及连接装置106的操作模式分别的停留时间,以满足各种应用对传输特性与信号质量的要求。
举例而言,当信号接收装置100用来执行一基站扫描(Access Point scan,APscan)程序(例如802.112.4G的扫描程序)时,信号接收装置104会扫描附近的信号以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基站的无线信号Srf。此时,若连接装置106d操作模式为正常功耗模式(即该U0模式),则信号接收装置104就会受到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的干扰而影响到所接收无线信号Srf的质量。因此,当信号接收装置100用来执行该基站扫描程序时,本实施方式的主机102或算法控制器1046就会将连接装置104从该第一操作模式(即该U0模式)调整为该第二操作模式(即该U1/U2模式),或直接将连接装置104的操作模式设定为该第二操作模式,或依据所接收无线信号Srf的质量来选择性地将连接装置104从该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该第二操作模式。请注意,当连接装置104操作在该第二操作模式时,连接装置104是不会在主机102与信号接收装置104之间传送数据的,此时信号接收装置104所接收到来自附近基站的信息就会暂时储存在信号接收装置104的存储装置1048内。当信号接收装置104收集完附近的基站的信息后,信号接收装置104就会暂停接收无线信号Srf,此时连接装置104就会进入该第一操作模式(即该U0模式),并将储存在存储装置1048内涉及附近的基站的信息回传到主机102,主机102才会对该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此一来,连接装置106上的运作频率不会干扰到信号接收装置104扫描附近基站信息的运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信号接收装置100可利用上述的第一控制方法200以及/或第二控制方法300来选择性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4与连接装置106各自的操作模式,以使得连接装置106的运作频率不会产生辐射及耦合去干扰信号接收装置104对无线信号Srf的接收,进而提升信号接收装置104的信号接收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符号说明]
100 无线通信装置 102 主机
104 信号接收装置 106 连接装置
1042 连接装置控制器 1044 无线收发器
1046 算法控制器 1048 存储装置
1050 天线

Claims (21)

1.一种通信装置,包含有:
一主机;
一信号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一无线信号;以及
一连接装置,耦接于所述主机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用来传输所述主机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一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无线信号的状态,使所述连接装置选择性地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以减小对所述无线信号所造成的干扰,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是以一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或一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下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功率比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下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功率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在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时,根据所述无线信号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以决定是否要将所述连接装置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在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时,将所述连接装置直接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时的所述传输信号的功率比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的所述传输信号的功率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时,所述连接装置停止在所述主机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之间传输所述传输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时,是执行来自最远距离的所述无线信号的收发,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时,则用以收发距离较近或较强功率的所述无线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来执行一基站扫描程序以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基站的所述无线信号时,所述连接装置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含有:
一连接装置控制器,耦接于所述连接装置;
一无线收发器,耦接于所述连接装置控制器与一天线,用来自所述天线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一算法控制器,耦接于所述连接装置控制器以及所述无线收发器;以及
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对应于所述无线信号的一数据;
其中,所述算法控制器是用来依据所述无线信号的接收状态,选择性地将所述连接装置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算法控制器还决定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还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是符合通用串行总线3.0规格的一传输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实质上为2.4兆赫兹(GHz)。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通用串行总线3.0规格所规范的一正常功率传输模式,以及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通用串行总线3.0规格所规范的一低功率传输模式。
13.一种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一连接装置与一主机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一连接装置控制器,耦接所述连接装置;
一无线收发器,耦接于所述连接装置控制器与一天线,用来自所述天线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对应于所述无线信号的一数据;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根据所述无线信号的传输状态,选择性地将所述连接装置从一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一第二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是以一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或一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时,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功率比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下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功率要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一算法控制器,耦接所述无线收发器及所述连接装置控制器,所述算法控制器是以内建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内的硬件或软件来实施,用以根据所述无线信号的收发状态决定所述连接装置的操作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算法控制器还决定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还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来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式时,是执行来自最远距离的所述无线信号的收发,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式时,则用以收发距离较近或较强功率的所述无线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算法控制器根据所述无线信号的质量是否低于一临界质量,以决定是否要将所述连接装置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在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时,所述算法控制器将所述连接装置直接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时的传输信号的功率比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的所述传输信号的功率小。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当所述连接装置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时,所述算法控制器控制所述连接装置停止在所述主机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之间传输一传输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来执行一基站扫描程序以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基站的所述无线信号时,所述算法控制器控制所述连接装置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CN201310430111.1A 2013-09-18 2013-09-18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Active CN104467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111.1A CN104467881B (zh) 2013-09-18 2013-09-18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111.1A CN104467881B (zh) 2013-09-18 2013-09-18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881A CN104467881A (zh) 2015-03-25
CN104467881B true CN104467881B (zh) 2017-07-18

Family

ID=5291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0111.1A Active CN104467881B (zh) 2013-09-18 2013-09-18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7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75387B2 (en) * 2015-08-10 2019-04-3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ssociated interface circuit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due to signaling of a bus
CN105406896A (zh) * 2015-10-19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7239425A (zh) * 2017-05-23 2017-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836A (zh) * 2003-05-03 2006-06-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87417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Vixs系统公司 调整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
CN101634886A (zh) * 2009-08-25 2010-01-27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2187585A (zh) * 2008-10-16 2011-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避免共存的无线系统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836A (zh) * 2003-05-03 2006-06-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87417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Vixs系统公司 调整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
CN102187585A (zh) * 2008-10-16 2011-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避免共存的无线系统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4886A (zh) * 2009-08-25 2010-01-27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881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6557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adaptiv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EP2264912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ression of interferences between cells
CN105517069B (zh)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018082A (zh) 接入点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EP240570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35612A1 (en) Network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4467881B (zh)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JP555734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4116794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12932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80062453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ption devic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US914403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178868A (zh) 射频传输电路及其电子装置与其节省功率方法
CN10641138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1573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70530A (zh) 功率密度的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20038672A (ko) Usb 동글 및 그 usb 동글에서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1442333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控制方法、电脑
CN101258686A (zh) 支持识别一个或多个未占用rf子带的“先听后说”测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291478A (zh) 在多任务输入输出系统中节省电源消耗的装置与方法
CN106034352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83592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476569B1 (en) Antenna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9067485A (zh) 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2014001663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