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731A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731A
CN105915731A CN201610510964.XA CN201610510964A CN105915731A CN 105915731 A CN105915731 A CN 105915731A CN 201610510964 A CN201610510964 A CN 201610510964A CN 105915731 A CN105915731 A CN 105915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frequency
connection patterns
mobile terminal
preset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0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章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09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7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这样,若当前通信连接模式与第一USB的传输模式之间可能会存在互相干扰,则对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通信连接模式切换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既避免了两者之间的干扰,又使得USB传输任务能够继续进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有部分移动终端已经具备了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3.0传输模式,USB 3.0传输模式相对于USB 2.0传输模式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但是由于USB3.0的基准频率是2.5GHz,而目前移动终端所常使用的通信连接方式所使用的频率也可能是2.5GHz或者相近的频率(如2.4GHz)。因此,若移动终端在通过频率与USB 3.0相同或相近的通信连接方式进行网络通信,以及同时通过USB 3.0传输模式进行传输数据时,那么USB 3.0传输模式则会对该网络通信造成较大的干扰。比如移动终端为手机,手机中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英文缩写:4G)进行网络通信,而4G网络的三个信道38信道、40信道、41信道上的频段为2.3GHz-2.5GHz,因此与USB 3.0传输模式下的频率相近或相同,若移动终端在使用USB 3.0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该手机的网络通信则会被造成干扰,为了避免对网络通信的基础功能的影响,则需要暂停USB 3.0的传输。
现有的移动终端中,虽然移动终端具有USB 3.0传输模式,但是由于USB3.0会对部分应用造成干扰,所以默认是关闭USB 3.0功能的,若用户需要使用USB 3.0传输模式,需要用户主动去打开。而且,当USB 3.0对正在运行的应用造成干扰时,会自动关闭整个USB功能,用户若想继续使用USB功能,需要手动去重新接入,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用于降低网络通信与USB传输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可选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或者,
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
若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
若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之前,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否,则执行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的步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
设置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可选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或者,
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
若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
若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可选地,判断单元还用于:
在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之前,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可选地,设置单元具体还用于: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这样,移动终端则能够自动判断当前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进行判断,若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为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则表示当前通信连接模式与第一USB的传输模式之间可能会存在互相干扰,则会对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通信连接模式进行切换,切换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既避免了两者之间的干扰,又使得USB传输任务能够继续进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用于用于降低网络通信与USB传输之间的干扰。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缩写:PDA)、个人计算机(英文全称:Personal Computer,英文缩写:PC)、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或其它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智能设备等,此处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介绍,然而并不应构成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定。具体步骤包括:
101、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USB传输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USB 2.0传输模式,另一种是USB 3.0传输模式。可选地,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为USB 3.0传输模式。USB 2.0的理论最高传输数据是480M每秒,而USB 3.0的理论最高速度高达5G每秒,因此理论上说,USB 3.0的最高传输速度是USB 2.0的不止10倍,因此,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现在很多移动终端都具备了USB 3.0传输模式。一般的,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用户会优先选择USB 3.0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但是USB 3.0的基准频率为2.5GHz,若使用USB 3.0传输模式,可能会对移动终端中的通信连接形成互相干扰。
102、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1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结束流程。
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为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相同或相近的频率段,比如,第一USB传输模式为USB 3.0传输模式,USB 3.0所使用的基准频率为2.5GHz,所以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可以设为2.3GHz-2.7GHz。移动终端通过获取当前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基准频率,若该基准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的基准频率相同或者相近(所述相近指的是在该基准频率的预设范围内的频率),则表示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电磁干扰敏感的连接方式,且与USB的传输模式互相存在高干扰。
103、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移动终端需要先对当前所使用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进行判断,若为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即可能与第一USB传输模式之间互相存在高干扰,移动终端为了避免这种高干扰,又保证继续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比如,第一USB传输模式为USB 3.0传输模式,其基准频率为2.5GHz,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为2.4GHz,位于第一预设范围2.3GHz-2.7GHz内,因此,当前通信连接模式与当前所使用的USB 3.0传输模式之间存在高干扰,为了避免这种高干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比如设置为2.0GHz-2.2GHz频段范围内的通信连接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这样,移动终端则能够自动判断当前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进行判断,若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为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则表示当前通信连接模式与第一USB的传输模式之间可能会存在互相干扰,则会对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通信连接模式进行切换,切换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既避免了两者之间的干扰,又使得USB传输任务能够继续进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谓高干扰和低干扰是相互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同一目标,只要一个源产生的干扰比另一个源产生的干扰高,那么这个源就可以称之为高干扰,而另一个源就可以称之为低干扰。因此,高干扰和低干扰的表述是清楚明确的。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201、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详细内容参照步骤101所述。
202、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2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结束流程。
可选地,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可以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那么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
可选地,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其是指通信距离较短的无线连接,也就是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对于短程无线通信连接来说,由于其在业内有统一的共识何为短程,因此其范围也是清楚的。举例来说,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指通信距离小于150m的无线通信连接,其可以是WiFi连接,或者HiFi连接等等。
由于在4G网络通信连接中的38信道、40信道、41信道上的频段为2.3GHz-2.5GHz,与USB 3.0所使用的基准频率2.5GHz相近或相似,所以两者之间会存在干扰,所述预设信道上的4G连接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38信道、40信道以及41信道上的4G连接模式。目前Wi-Fi所常被连接的频率包括2.4GHz以及5GHz,其中2.4GHz频率的Wi-Fi连接方式与USB 3.0所使用的基准频率2.5GHz相近,因此两者之间也会存在干扰,所以Wi-Fi连接方式包括2.4GHz频率的Wi-Fi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模式不限于以上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包括其他连接模式,其中,只要该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与第一USB的传输模式所使用的基准频率相近或相似,则会互相形成干扰,比如还可能包括GPS通信连接模式等。
203、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4,若否,则结束流程。
所述移动终端能够监测所述预设信道上的4G信号的强度或者预设频率的Wi-Fi信号的强度。当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是预设信道上的4G连接方式时,则监测4G信号的强度;当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是预设频率的Wi-Fi连接方式时,则监测Wi-Fi信号的强度。
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所述预设信道上的4G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预设频率连接的Wi-Fi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移动终端则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由于当4G信号的强度较强时,即使同时使用USB 3.0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与使用4G连接方式进行网络通信会造成干扰,但是并对4G网络通信的影响并不大,较强信号的4G信号能够对被干扰所造成的数据包丢失进行快速重传,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明显的影响,所以此时则可以不进行通信连接模式的切换;相反,当4G信号的强度较弱时,若还被USB 3.0传输模式下数据传输进行干扰,则可能导致4G网络通信效率低,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同理,通过Wi-Fi连接也一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当4G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或者当Wi-Fi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才会进行通信连接模式的切换。
204、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详细内容参照步骤103所述。
205、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由于上述将当前通信连接模式进行切换是由于当前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USB传输模式之间存在了高干扰,该切换步骤可能并非用户本意想进行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移动终端将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切换到之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方便用户直接使用之前的通信连接模式进行网络访问。比如,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4G访问互联网络,同时使用USB 3.0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于两者之间存在高干扰,为了减少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移动终端强行将当前所使用的4G连接模式切换为3G连接模式。而在移动终端通过USB 3.0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模式则不会有其它的干扰,移动终端则自动将当前的3G连接模式重新切换至4G连接模式,避免了用户进行手动切换,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来说,其并不限于上述的4G模式,对于可能会与USB传输产生干扰的现有或未来的任何移动通信数据连接都被包含在内,同样对于未来可能产生干扰的比USB 3.0更高的版本,也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而对于局域无线通信连接来说,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其可以是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而非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讯,例如上文提到的wifi,还可以包括Lifi(可见光无线通信)、蓝牙通信连接、红外通信连接、NFC通信连接等。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传输单元301,用于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
设置单元303,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结合图3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判断单元302具体用于: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或者,
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可选地,所述判断单元302还用于:
在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之前,判断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所述设置单元303具体用于,在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可选地,所述设置单元303具体还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以及基于图3的可选实施例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1以及图2所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内容,此处不做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或者,
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否,则执行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所使用的频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的频率之间为高干扰;
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与所述第一USB传输模式所使用频率之间为低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当前的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使用的信道是否为预设信道;或者,
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移动通信数据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连接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4G连接;
若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局域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局域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无线保真Wi-Fi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
在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之前,判断所述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具体还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USB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完毕时,设置当前的通信连接模式为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频率的通信连接模式。
CN201610510964.XA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ithdrawn CN105915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0964.XA CN105915731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0964.XA CN105915731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731A true CN105915731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5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0964.XA Withdrawn CN105915731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73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797A (zh) * 2017-05-23 2017-08-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usb速率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07231159A (zh) * 2017-05-31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7241146A (zh) * 2017-05-31 2017-10-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418714A (zh) * 2018-02-24 2018-08-17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usb3.0干扰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78823A1 (en) * 2017-10-17 2019-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LESS BAND SELECTION BASED ON WIRED BUS OPERATION
WO2020048050A1 (zh) * 2018-09-03 2020-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487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Ralink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079415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
US20140297899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Universal serial bus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and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US20150134863A1 (en) * 2012-04-26 2015-05-14 Changcheng Hsieh Decreasing USB Interference to Adjacent Wireless Device
US20150133185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Apple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circuitry to mitigate inteference among components in a computing device
CN104955102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网件公司 在一个频带中具有多个无线电的多频带无线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34863A1 (en) * 2012-04-26 2015-05-14 Changcheng Hsieh Decreasing USB Interference to Adjacent Wireless Device
US2014024487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Ralink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079415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
US20140297899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Universal serial bus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and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US20150133185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Apple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circuitry to mitigate inteference among components in a computing device
CN104955102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网件公司 在一个频带中具有多个无线电的多频带无线站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797A (zh) * 2017-05-23 2017-08-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usb速率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WO2018214353A1 (zh) * 2017-05-23 2018-11-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usb速率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07231159A (zh) * 2017-05-31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7241146A (zh) * 2017-05-31 2017-10-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241146B (zh) * 2017-05-31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19078823A1 (en) * 2017-10-17 2019-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LESS BAND SELECTION BASED ON WIRED BUS OPERATION
CN108418714A (zh) * 2018-02-24 2018-08-17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usb3.0干扰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48050A1 (zh) * 2018-09-03 2020-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573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18373B (zh) 链路选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812018A (zh) 一种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977496B (zh) 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中的自组织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49987A (zh) 一种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4102603A (zh) 通用串行总线网络接口控制器及其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4184504A (zh) 一种毫米波通信空间复用传输方法及毫米波通信设备
CN104506397A (zh) 智能设备接入局域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8733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828488A (zh) 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led灯光设备
CN106358264A (zh) 一种网络共享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9756910A (zh) 基于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的无人机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CN106973431A (zh) 一种发射功率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9905147A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通信方法以及系统
CN105872980A (zh) 一种扫描无线网络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04038A (zh) 接收分集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终端
CN103369711A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395690B (zh) 蓝牙设备自动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229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258686A (zh) 支持识别一个或多个未占用rf子带的“先听后说”测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828290A (zh) 处理业务事件的终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491645A (zh) 一种控制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39694A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交互的方法、终端及穿戴式设备
CN104467881A (zh)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CN105490697A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