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6498A -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6498A
CN104466498A CN201410816635.9A CN201410816635A CN104466498A CN 104466498 A CN104466498 A CN 104466498A CN 201410816635 A CN201410816635 A CN 201410816635A CN 104466498 A CN104466498 A CN 104466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cavity
safeguard structure
inserting terminal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66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6498B (zh
Inventor
罗新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i Qi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66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6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6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防护结构,用于保护线束插接端子,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插接端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第一端部具有向所述腔体内部凹陷的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允许所述线束通过,以及所述腔体以所述容纳结构为中心可进行翻转,以及翻转后所述腔体的内壁变为所述腔体的外壁,并将所述插接端子包裹在所述腔体内。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束。通过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简化线束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进而提高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线束防护结构的整机一致性,另一方面,不需要额外的物料固定防护结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束防护结构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现有冰箱线束插接端子处必须增加额外的保护装置,现有线束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束A 10和线束B 20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插接端子A 102和插接端子B 202,操作步骤包括:(1)安装时预先将柱状防护套30预定位于线束A 10或者线束B 20上;(2)将插接端子A 102与插接端子B 202连接好,如图3所示;(3)移动防护套30使其完全覆盖插接端子连接处,最后用两根绳索40绑在防护套30两端,以将其固定,如图4所示。综上所述,现有的防护套在安装时,操作步骤过多,且操作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又由于手工安装的原因,使得防护套位置一致性差,即整机的一致性得不到保障。
因此,如何简化线束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提高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线束防护结构的整机一致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防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包括上述线束防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防护结构,用于保护线束插接端子,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插接端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第一端部具有向所述腔体内部凹陷的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允许所述线束通过,以及所述腔体以所述容纳结构为中心可进行翻转,以及翻转后所述腔体的内壁变为所述腔体的外壁,并将所述插接端子包裹在所述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通过在线束防护结构的空心腔体的第一端部设有一个陷入腔体内部的凹陷,形成一个具有通孔的容纳结构,以允许线束穿过,以便于在生产时与线束固定,将线束的插接端子卡在腔体外,当将两个线束的插接端子插接安装好后,以腔体凹陷部(容纳结构)为中心进行翻转,使腔体的内壁变为外壁,此时腔体将插接好的线束插接端子包裹起来,如此,有效的简化了线束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进而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了线束防护结构的整机一致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腔体的第二端部呈喇叭状结构,并具有允许所述线束穿过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通过将线束防护结构的腔体的第二端部设为喇叭状结构,便于拉拽操作,如此在安装时,操作员捏住喇叭口处的端面可以很轻松的将腔体翻转,包裹插接端子,降低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由第一端部的端面到第二端部的端面腔体直径先变小再变大,形成如同瓶颈的造型结构,当将腔体翻转包裹住插接端子时,瓶颈处可卡住插接端子另一端连接的线束,使线束防护结构不易产生错位,保证线束防护结构的位置整机的一致性,而且不需要额外的物料固定线束防护结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线束防护结构的制成材料包括:弹性塑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线束防护结构可以采用弹性塑料制成,由于弹性塑料的弹性和韧性均良好,易发生形变且不会易损坏,满足产品需翻转使用的要求,另一方面,弹性塑料是绝缘材料,包裹插接端子,防漏电,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弹性塑料的价格低廉,可节省生产成本,当然线束防护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因此该线束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插接端子连接在所述线束的一端,以及所述线束通过容纳结构和通孔穿过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容纳结构固定套接在靠近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通过将线束防护结构预先固定在线束上,使线束穿过线束防护结构的腔体,并将线束防护结构的容纳结构固定在靠近插接端子的线束上,如此,可以实现使腔体以容纳结构为中心翻转包裹住插接端子,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简化线束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进而提高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线束防护结构的整机一致性,另一方面,不需要额外的物料固定线束防护结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结构通过绳索、胶带或胶水固定套接在所述线束上。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将容纳结构固定在线束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绳索、胶带或胶水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线束防护结构的第二端部活动套接在远离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将线束防护结构的第二端部活动地套接在线束上,便于拉拽操作,如此在安装时,操作员捏住喇叭口处的端面可以很轻松的将腔体翻转,包裹插接端子,降低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一个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另一个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线束插接端子连接效果示意图;
图4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线束防护结构的防护方式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线束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有线束防护结构的线束插接端子连接效果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的防护方式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线束A,102插接端子A,20线束B,202插接端子B,30防护套,40绳索,50线束防护结构,502腔体,5022第一端部,50222容纳结构,5024第二端部,60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线束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有线束防护结构的线束插接端子连接效果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的防护方式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5至图8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50。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防护结构50,用于保护线束插接端子,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插接端子的腔体502,所述腔体502的第一端部5022具有向所述腔体502内部凹陷的容纳结构50222,所述容纳结构50222允许所述线束通过,以及所述腔体502以所述容纳结构50222为中心可进行翻转,以及翻转后所述腔体502的内壁变为所述腔体502的外壁,并将所述插接端子包裹在所述腔体502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50,通过在线束防护结构50的空心腔体502的第一端部5022设有一个陷入腔体502内部的凹陷,形成一个具有通孔的容纳结构50222,以允许线束穿过,以便于在生产时与线束固定,将线束的插接端子卡在腔体502外,当将两个线束的插接端子插接安装好后,以腔体502凹陷部(容纳结构50222)为中心进行翻转,使腔体502的内壁变为外壁,此时腔体502将插接好的线束插接端子包裹起来,如此,有效的简化了线束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进而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了线束防护结构的整机一致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50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腔体502的第二端部5024呈喇叭状结构,并具有允许所述线束穿过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50,通过将线束防护结构50的腔体502的第二端部5024设为喇叭状结构,便于拉拽操作,如此在安装时,操作员捏住喇叭口处的端面可以很轻松的将腔体502翻转,包裹插接端子,降低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5022的端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5024的端面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一端部5024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端部5024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50,由第一端部的端面到第二端部的端面腔体502直径先变小再变大,形成如同瓶颈的造型结构,当将腔体502翻转包裹住插接端子时,瓶颈处可卡住插接端子另一端连接的线束,使线束防护装置结构50不易产生错位,保证线束防护结构50的位置整机的一致性,而且不需要额外的物料固定线束防护结构50,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线束防护结构50的制成材料包括:弹性塑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结构50,线束防护结构50可以采用弹性塑料制成,由于弹性塑料的弹性和韧性均良好,易发生形变且不会易损坏,满足产品需翻转使用的要求,另一方面,弹性塑料是绝缘材料,包裹插接端子,防漏电,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弹性塑料的价格低廉,可节省生产成本,当然线束防护结构50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60,包括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50。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线束60,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50,因此该线束60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防护结构50的全部有益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束60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插接端子连接在所述线束60的一端,以及所述线束60通过容纳结构50222和通孔穿过腔体50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容纳结构50222固定套接在靠近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60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60,通过将线束防护结构50预先固定在线束上,使线束穿过线束防护结构50的腔体502,并将线束防护结构50的容纳结构50222固定在靠近插接端子的线束60上,如此,可以实现使腔体502以容纳结构50222为中心翻转包裹住插接端子,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简化线束防护结构50的安装步骤,进而提高操作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并同时保证线束防护结构50的整机一致性,另一方面,不需要额外的物料固定线束防护结构50,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结构50222通过绳索、胶带或胶水固定套接在所述线束上。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将容纳结构50222固定在线束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绳索、胶带或胶水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线束防护结构50的第二端部5024活动套接在远离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60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60,将线束防护结构50的第二端部活动地套接在线束60上,便于拉拽操作,如此在安装时,操作员捏住喇叭口处的端面可以很轻松的将腔体翻转,包裹插接端子,降低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防护结构,用于保护线束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插接端子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第一端部具有向所述腔体内部凹陷的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允许所述线束通过,以及所述腔体以所述容纳结构为中心可进行翻转,以及翻转后所述腔体的内壁变为所述腔体的外壁,并将所述插接端子包裹在所述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第二端部呈喇叭状结构,并具有允许所述线束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截面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防护结构的制成材料包括:弹性塑料。
6.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端子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防护结构,所述线束防护结构用于保护所述插接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连接在所述线束的一端,以及所述线束通过容纳结构和通孔穿过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固定套接在靠近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通过绳索、胶带或胶水固定套接在所述线束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防护结构的第二端部活动套接在远离所述插接端子的所述线束上。
CN201410816635.9A 2014-12-23 2014-12-23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66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6635.9A CN104466498B (zh) 2014-12-23 2014-12-23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6635.9A CN104466498B (zh) 2014-12-23 2014-12-23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6498A true CN104466498A (zh) 2015-03-25
CN104466498B CN104466498B (zh) 2017-06-20

Family

ID=5291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66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66498B (zh) 2014-12-23 2014-12-23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649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0A (zh) * 1992-11-09 1994-08-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绝缘套
CN101299490A (zh) * 2008-06-27 2008-11-05 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缩绝缘密封端帽
CN204333386U (zh) * 2014-12-23 2015-05-1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30A (zh) * 1992-11-09 1994-08-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绝缘套
CN101299490A (zh) * 2008-06-27 2008-11-05 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缩绝缘密封端帽
CN204333386U (zh) * 2014-12-23 2015-05-1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6498B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3386U (zh)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CN104466498A (zh) 线束防护结构及线束
JP2007259623A (ja) 電線用モールドスぺーサ、電線用接続キット、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電線
CN208400541U (zh) 一种绝缘镀锌钢绞线
CN205911332U (zh) 一种新型电芯支架及其应用该电芯支架的电池包
CN204230772U (zh) 带电作业用硬质导线绝缘套管
CN204215080U (zh) 自承式双蝶形光缆
CN203689984U (zh) 石油化工用电力通信复合电缆
CN202121149U (zh) 耐磨防火型线束
CN107566002A (zh) 一种卡托防水组件、移动通信终端以及卡托组件的制作方法
CN205248576U (zh) 一种伺服多功能控制线
CN205911067U (zh) 易固定电缆
CN206727581U (zh) 一种新型接线盒盖板
CN104410579A (zh) 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无线路由装置
CN205022496U (zh) 线束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3982873U (zh) 电梯井道照明电缆
CN105128770B (zh) 一种车辆控制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终端
CN205335001U (zh) 一种组合型电缆线
CN203242765U (zh) 一种防缠绕电池电极鳄鱼夹
CN209593215U (zh) 内置保护器的塑封定子以及电机
CN203800505U (zh) 一种改进安装设计的挂线板
CN204304656U (zh) 大型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固定结构
CN107871508A (zh) 一种对讲机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7925177U (zh) 一种馈线光缆
CN208873552U (zh) 一种绝缘热缩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Jingcheng viaduct, Xuanchuan,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ui Qi

Address before: 230601 Jinxiu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EFEI HUAL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2000 No.6, Shengdan Road, Dantu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ui Qi

Address before: 242500 under the viaduct of fufu South Road, Jingchuan Town, Jingxian Coun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Qi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2500 under the viaduct of fufu South Road, Jingchuan Town, Jingxian Coun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ui Qi

Address before: 212000 No.6, Shengdan Road, Dantu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Qi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2700 building 3, Yaoshun Avenue, Haiyang Town, Xiuning County,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ui Qi

Address before: 242500 under the viaduct of fufu South Road, Jingchuan Town, Jingxian Coun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Qi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