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8875A -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8875A
CN104458875A CN201410499048.1A CN201410499048A CN104458875A CN 104458875 A CN104458875 A CN 104458875A CN 201410499048 A CN201410499048 A CN 201410499048A CN 104458875 A CN104458875 A CN 10445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tainer
lactose
computing machine
work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90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8875B (zh
Inventor
惠国华
刘伟
韩圆圆
蔡艳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990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887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49904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458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8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8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和计算机电连接;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设于容器上的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设于下盖板下表面上的呈渐开线状的导轨,设于导轨内端的圆盘,设于圆盘下部并向下延伸的采用金属铂制成的对电极,设于导轨上的可沿导轨移动的转动装置,设于容器内的用于搅拌液体的搅动装置和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用于向容器内滴入葡萄糖溶液的滴液漏斗;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速度快;装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糖检测技术方法有仪器分析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仪器分析检测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检测精度低的缺陷;化学检测法存在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的不足。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03528877A,授权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公开了一种小型生化反应器在线糖浓度检测系统,包括1个触摸屏,负责接受现场人员的设置和操作;2个恒流泵,负责对反应液进行稀释;1个在线糖分析仪,负责糖浓度的在线检测;1个离线糖浓度分析仪,负责糖浓度的离线检测;1个嵌入式模块BL2100,作为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恒流泵的流速以及糖浓度分析仪的动作,采集在线糖分析仪的糖浓度检测值,对采集值进行在线校正,得到生化反应器内准确的糖浓度检测值,并根据离线糖浓度分析仪的值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该发明的不足之处是,检测精度低和重复性差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和重复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检测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所述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和计算机电连接;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设于容器上的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设于下盖板下表面上的呈渐开线状的导轨,设于导轨内端的圆盘,设于圆盘下部并向下延伸的采用金属铂制成的对电极,设于导轨上的可沿导轨移动的转动装置,设于容器内的用于搅拌液体的搅动装置和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用于向容器内滴入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所述转动装置下部设有采用泡沫铜材料制成的工作电极,对电极通过设于圆盘上的第一电机与圆盘相连接,搅动装置通过防水电机与容器底部内表面相连接;
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丝杆,容器内侧壁上有若干条导向竖杆,下盖板外侧面上设有与导向竖杆数量相同并与各个导向竖杆相对应的竖向凹槽,丝杆上端通过第二电机与上盖板相连接,丝杆下部与下盖板转动连接,丝杆下端设有水平挡板;
所述计算机分别与防水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动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
本发明的呈渐开线状的导轨的设置,使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间距连续可调,便于电化学工作站找到使电流密度最大时的两个电极所处的最佳位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性。搅动装置用于对容器中的液体进行搅拌,转动装置用于带动工作电极移动。
本发明通过检测已知浓度乳糖溶液,得到乳糖浓度的乳糖浓度预测模型,并用乳糖浓度预测模型来检测未知浓度的乳糖浓度。
因此,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速度快;装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下部设有用于封闭导轨的封闭板;所述导轨包括顶板和设于顶板两侧的两个竖向挡板,两个竖向挡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开口;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固定座、设于电机固定座上的第三电机、与第三电机的两个转轴分别连接的两个齿轮和分别设于两个齿轮外侧上的两个延伸杆,两个延伸杆分别伸入两个导向开口中,导轨和封闭板上均设有用于与两个齿轮配合的双凹槽,双凹槽底壁上设有齿纹;所述第三电机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极穿过设于封闭板上的沿导轨延伸的渐开线状开口与电机固定座相连接。
导轨、转动装置和封闭板的设置,使工作电极可以沿导轨稳定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搅动装置包括与防水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T形搅拌管,T形搅拌管上设有若干个前通孔和与前通孔数量相同的后通孔;T形搅拌管下部设有若干个软管,各个软管一端均与T形搅拌管相连通,各个软管的自由端均封闭。
作为优选,各个软管外周面及自由端上均设有若干个漏液孔。
搅动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容器中的溶液可以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均呈条形板状。
一种适用于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计算机中设有扫描间隔时间A,扫描次数最大值N,扫描次数序号i,i的初始值为1;
取25至50ml的0.1M NaOH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NaOH中;
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47V至0.58V的恒电压,调节盛有0.1M的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滴液漏斗每隔时间A向容器中滴入一滴乳糖溶液;
(6-2)在滴液漏斗向容器中滴入第一滴乳糖之后至滴入第二滴乳糖溶液之前,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时间B,B<A;计算机控制第一电机带动对电极水平旋转,同时控制转动装置带动工作电极沿导轨往返移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当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转动装置及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控制第二电机带动对电极和工作电极上下移动,当再次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将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当前的位置定义为最佳位置;
在对电极水平旋转和工作电极移动的过程中,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始终保持最大的相对面积;
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1,将k1和与k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6-3)滴液漏斗向容器内滴入第i+1滴乳糖溶液,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时间B,B<A;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i+1,将ki+1和与ki+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6-4)当i≤N-1,使i值增加1,转入步骤(6-3);否则,转入步骤(6-5);
(6-5)计算机将得到的N个电流密度S(t)分别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 d 2 x ( t ) dt 2 + [ 2 r + ξ ( t ) + b ξ 2 ( t ) ] dx ( t ) dt + ω 2 x ( t ) = A cos ( Ωt ) + cS ( t ) 中,并使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共振;
其中,x(t)是振动质点的位移,Ω为角频率,r和ω分别是设定的衰减系数和线性振动质点的频率,c是设定的信号调解系数,b是设定的二次噪声ξ2(t)的系数,ξ(t)为三歧噪声,ξ(t)∈{-a,0,a},a>0,噪声的歧化过程遵循泊松分布,其概率分布为ps(a)=ps(-a)=q,ps(0)=1-2q,其中0<q<0.5;
噪声均值与相关性遵循<ξ(t)>=0,<ξ(t)ξ(t+τ)>=2qa2e-λτ
其中λ为相关率,三歧噪声ξ(t)的平直度为
计算机利用公式计算并得到与N个电流密度S(t)分别对应的输出信噪比SNR1,SNR2,...,SNRN
计算机读取乳糖浓度k1,k2,...,kN并利用点(k1,SNR1),(k2,SNR2),...,(kN,SNRN)拟合成直线,根据拟合的直线得出乳糖浓度预测模型:将容器的液体倒出,并将容器清洁干净;
(6-6)未知浓度的乳糖溶液W的检测:
取30至50ml的乳糖溶液W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乳糖溶液中,并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位于步骤(6-2)所确定的最佳位置;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47V至0.58V的恒电压,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S(t),计算机将S(t)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中,
计算机利用公式计算及得到输出信噪比SNR,将SNR代入得到乳糖溶液W的浓度k。
作为优选,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和计算机电连接;在步骤(6-1)之前还包括如下的电极校准步骤:
(7-1)取25至40ml的0.1M NaOH插入第一烧杯中,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插入第一烧杯的NaOH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7-2)按照3∶2的比例依次取0.1M NaOH和0.1mM乳糖插入第二烧杯中,并搅拌均匀;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第二烧杯的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7-3)计算机利用计算误差,当e≤4.5%时,转入步骤(6-1);
否则,计算机控制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对对电极进行表面处理或更换对电极;返回步骤(7-1)。
因为泡沫铜材料制成的工作电极是一次性使用的,每次均用新的工作电极进行检测,但是铂材料制成的对电极要多次反复使用,使用次数越多,对电极的氧化腐蚀越严重,所以需要对对电极的状态进行检测,经过校准后,只有合格的对电极才会用于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以0.04V/s的速度先逐渐增大,再以0.04V/s的速度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泡沫铜和铂电极伸入溶液的面积均为0.07cm2至0.13cm2
作为优选,A为40至58秒,N为10至105,B为10至30秒。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速度快;装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一种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循环伏安法校准结构图。
图中:工作站1、计算机2、容器3、上盖板4、导轨5、圆盘6、对电极7、转动装置8、搅动装置9、滴液漏斗10、工作电极11、第一电机12、防水电机13、丝杆14、导向竖杆15、第二电机16、水平挡板17、封闭板18、竖向挡板19、电机固定座20、第三电机21、转轴22、齿轮23、延伸杆24、双凹槽25、T形搅拌管26、前通孔27、软管28、漏液孔29、下盖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1和计算机2电连接;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3,设于容器上的上盖板4,设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30,设于容器内的用于搅拌液体的搅动装置9和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用于向容器内滴入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10;所述转动装置下部设有采用泡沫铜材料制成的工作电极11,对电极通过设于圆盘上的第一电机12与圆盘相连接,搅动装置通过防水电机13与容器底部内表面相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容器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丝杆14,容器内侧壁上有3条导向竖杆15,下盖板外侧面上设有3个竖向凹槽,丝杆上端通过第二电机16与上盖板相连接,丝杆下部与下盖板转动连接,丝杆下端设有水平挡板17;
如图2所示,设于下盖板下表面上的呈渐开线状的导轨5,设于导轨内端的圆盘6,设于圆盘下部并向下延伸的采用金属铂制成的对电极7,设于导轨上的可沿导轨移动的转动装置8;
如图4所示,计算机分别与防水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动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
如图3所示,导轨下部设有用于封闭导轨的封闭板18;导轨包括顶板和设于顶板两侧的两个竖向挡板19,两个竖向挡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开口;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固定座20、设于电机固定座上的第三电机21、与第三电机的两个转轴22分别连接的两个齿轮23和分别设于两个齿轮外侧上的两个延伸杆24,两个延伸杆分别伸入两个导向开口中,导轨和封闭板上均设有用于与两个齿轮配合的双凹槽25,双凹槽底壁上设有齿纹;工作电极穿过设于封闭板上的沿导轨延伸的渐开线状开口与电机固定座相连接;如图4所示,第三电机与计算机电连接。
如图1所示,搅动装置包括与防水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T形搅拌管26,T形搅拌管上设有前通孔27和分别与后通孔;T形搅拌管下部设有4个软管28,各个软管一端均与T形搅拌管相连通,各个软管的自由端均封闭。各个软管外周面及自由端上均设有漏液孔29。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均呈条形板状。
如图5所示,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计算机中设有扫描间隔时间50秒,扫描次数最大值N=30,扫描次数序号i,i的初始值为1;
取40ml的0.1M NaOH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NaOH中;
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5V的恒电压,调节盛有0.1M的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滴液漏斗每隔50秒向容器中滴入一滴乳糖溶液;
步骤200,寻找最佳位置并将k1和与k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在滴液漏斗向容器中滴入第一滴乳糖之后至滴入第二滴乳糖溶液之前,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10秒;计算机控制第一电机带动对电极水平旋转,同时控制转动装置带动工作电极沿导轨往返移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当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转动装置及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控制第二电机带动对电极和工作电极上下移动,当再次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将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当前的位置定义为最佳位置;
在对电极水平旋转和工作电极移动的过程中,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始终保持最大的相对面积;
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1(例如,每滴乳糖溶液为0.05ml,控制器根据已经滴入容器中的乳糖溶液滴数及容器中溶液的总容积计算乳糖浓度k1),将k1和与k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步骤300,
滴液漏斗向容器内滴入第i+1滴乳糖溶液,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10秒;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i+1,将ki+1和与ki+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步骤400,当i≤29,使i值增加1,转入步骤300;否则,转入步骤500;
步骤500,数据处理:
计算机将得到的30个电流密度S(t)分别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 d 2 x ( t ) dt 2 + [ 2 r + &xi; ( t ) + b &xi; 2 ( t ) ] dx ( t ) dt + &omega; 2 x ( t ) = A cos ( &Omega;t ) + cS ( t ) 中,并使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共振;
其中,x(t)是振动质点的位移,Ω为角频率,r和ω分别是设定的衰减系数和线性振动质点的频率,c是设定的信号调解系数,b是设定的二次噪声ξ2(t)的系数,ξ(t)为三歧噪声,ξ(t)∈{-a,0,a},a>0,噪声的歧化过程遵循泊松分布,其概率分布为ps(a)=ps(-a)=q,ps(0)=1-2q,其中0<q<0.5;
噪声均值与相关性遵循<ξ(t)>=0,<ξ(t)ξ(t+τ)>=2qa2e-λτ
其中λ为相关率,三歧噪声ξ(t)的平直度为
利用公式计算并得到与N个电流密度S(t)分别对应的输出信噪比SNR1,SNR2,...,SNR30
计算机读取存储器中的乳糖浓度k1,k2,...,k30;计算机利用点(k1,SNR1),(k2,SNR2),...,(k30,SNR30)拟合成直线,根据拟合的直线得出乳糖浓度预测模型:将容器的液体倒出,并将容器清洁干净;
步骤600,未知浓度的乳糖溶液W的检测:
取40ml的乳糖溶液W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乳糖溶液中,并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位于步骤200所确定的最佳位置;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5V的恒电压,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S(t),计算机将S(t)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中,
并利用公式计算及得到输出信噪比SNR,将SNR代入得到乳糖溶液W的浓度k。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包含实施例1的所有结构及步骤部分,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和计算机电连接;在步骤100之前还包括如下的电极校准步骤:
步骤710,取40ml的0.1M NaOH插入第一烧杯中,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插入第一烧杯的NaOH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机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步骤720,按照3∶2的比例依次取0.1M NaOH和0.1mM乳糖插入第二烧杯中,并搅拌均匀;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插入第二烧杯的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机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步骤730,计算机利用计算误差,当e≤4.5%时,转入步骤100;
否则,计算机控制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对对电极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发现对电极表面有缺损,对对电极进行了更换;返回步骤710。
图6是在电化学工作站上显示出的循环伏安法校准检测结果图,由图中可以得出,g′=6.8V,g′=6.6V,因此转入步骤100。
本实施例中,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以0.04V/s的速度先逐渐增大,再以0.04V/s的速度逐渐减小。泡沫铜和铂电极伸入溶液的面积均为0.1cm2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所述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1)和计算机(2)电连接;其特征是,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3),设于容器上的上盖板(4),设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30),设于下盖板下表面上的呈渐开线状的导轨(5),设于导轨内端的圆盘(6),设于圆盘下部并向下延伸的采用金属铂制成的对电极(7),设于导轨上的可沿导轨移动的转动装置(8),设于容器内的用于搅拌液体的搅动装置(9)和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用于向容器内滴入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10);所述转动装置下部设有采用泡沫铜材料制成的工作电极(11),对电极通过设于圆盘上的第一电机(12)与圆盘相连接,搅动装置通过防水电机(13)与容器底部内表面相连接;
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丝杆(14),容器内侧壁上有若干条导向竖杆(15),下盖板外侧面上设有与导向竖杆数量相同并与各个导向竖杆相对应的竖向凹槽,丝杆上端通过第二电机(16)与上盖板相连接,丝杆下部与下盖板转动连接,丝杆下端设有水平挡板(17);
所述计算机分别与防水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动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轨下部设有用于封闭导轨的封闭板(18);所述导轨包括顶板和设于顶板两侧的两个竖向挡板(19),两个竖向挡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开口;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固定座(20)、设于电机固定座上的第三电机(21)、与第三电机的两个转轴(22)分别连接的两个齿轮(23)和分别设于两个齿轮外侧上的两个延伸杆(24),两个延伸杆分别伸入两个导向开口中,导轨和封闭板上均设有用于与两个齿轮配合的双凹槽(25),双凹槽底壁上设有齿纹;所述第三电机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极穿过设于封闭板上的沿导轨延伸的渐开线状开口与电机固定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动装置包括与防水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T形搅拌管(26),T形搅拌管上设有若干个前通孔(27)和与前通孔数量相同的后通孔;T形搅拌管下部设有若干个软管(28),各个软管一端均与T形搅拌管相连通,各个软管的自由端均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各个软管外周面及自由端上均设有若干个漏液孔(2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均呈条形板状。
6.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6-1)计算机中设有扫描间隔时间A,扫描次数最大值N,扫描次数序号i,i的初始值为1;
取25至50ml的0.1M NaOH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NaOH中;
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47V至0.58V的恒电压,调节盛有0.1M的乳糖溶液的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滴液漏斗每隔时间A向容器中滴入一滴乳糖溶液;
(6-2)在滴液漏斗向容器中滴入第一滴乳糖之后至滴入第二滴乳糖溶液之前,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时间B,B<A;计算机控制第一电机带动对电极水平旋转,同时控制转动装置带动工作电极沿导轨往返移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当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转动装置及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控制第二电机带动对电极和工作电极上下移动,当再次检测到最大电流密度时,计算机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将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当前的位置定义为最佳位置;
在对电极水平旋转和工作电极移动的过程中,对电极和工作电极始终保持最大的相对面积;
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1,将k1和与k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6-3)滴液漏斗向容器内滴入第i+1滴乳糖溶液,计算机通过防水电机控制搅拌装置对容器内的液体搅拌时间B,B<A;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计算机计算当前容器内的乳糖浓度ki+1,将ki+1和与ki+1相对应的电流密度S(t)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6-4)当i≤N-1,使i值增加1,转入步骤(6-3);否则,转入步骤(6-5);
(6-5)计算机将得到的N个电流密度S(t)分别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 d 2 x ( t ) dt 2 + [ 2 r + &xi; ( t ) + b &xi; 2 ( t ) ] dx ( t ) dt + &omega; 2 x ( t ) = A cos ( &Omega;t ) + cS ( t ) 中,并使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共振;
其中,x(t)是振动质点的位移,Ω为角频率,r和ω分别是设定的衰减系数和线性振动质点的频率,c是设定的信号调解系数,b是设定的二次噪声ξ2(t)的系数,ξ(t)为三歧噪声,ξ(t)∈{-a,0,a},a>0,噪声的歧化过程遵循泊松分布,其概率分布为ps(a)=ps(-a)=q,ps(0)=1-2q,其中0<q<0.5;
噪声均值与相关性遵循<ξ(t)>=0,<ξ(t)ξ(t+τ)>=2qa2e-λτ
其中λ为相关率,三歧噪声ξ(t)的平直度为
计算机利用公式计算并得到与N个电流密度S(t)分别对应的输出信噪比SNR1,SNR2,...,SNRN
计算机读取乳糖浓度k1,k2,...,kN并利用点(k1,SNR1),(k2,SNR2),...,(kN,SNRN)拟合成直线,根据拟合的直线得出乳糖浓度预测模型:将容器的液体倒出,并将容器清洁干净;
(6-6)未知浓度的乳糖溶液W的检测:
取30至50ml的乳糖溶液W插入容器中,将上盖板、下盖板安装到容器口部,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乳糖溶液中,并使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位于步骤(6-2)所确定的最佳位置;电化学工作站给工作电极输出0.47V至0.58V的恒电压,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密度S(t),计算机将S(t)输入二阶线性系统随机共振模型中,
计算机利用公式计算及得到输出信噪比SNR,将SNR代入得到乳糖溶液W的浓度k。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和计算机电连接;在步骤(6-1)之前还包括如下的电极校准步骤:
(7-1)取25至40ml的0.1M NaOH插入第一烧杯中,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插入第一烧杯的NaOH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7-2)按照3∶2的比例依次取0.1M NaOH和0.1mM乳糖插入第二烧杯中,并搅拌均匀;将工作电极及对电极伸入第二烧杯的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使工作电极的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得到横坐标为激励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密度的曲线,计算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g′;
(7-3)计算机利用计算误差,当e≤4.5%时,转入步骤(6-1);
否则,计算机控制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对对电极进行表面处理或更换对电极;返回步骤(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激励电压在-0.1V-0.75V范围内以0.04V/s的速度先逐渐增大,再以0.04V/s的速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泡沫铜和铂电极伸入溶液的面积均为0.07cm2至0.13cm2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乳糖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A为40至58秒,N为10至105,B为10至30秒。
CN201410499048.1A 2014-09-26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58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9048.1A CN104458875B (zh) 2014-09-26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9048.1A CN104458875B (zh) 2014-09-26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8875A true CN104458875A (zh) 2015-03-25
CN104458875B CN104458875B (zh) 2017-01-04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8837A (zh) * 2014-09-26 2015-03-2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12082U (zh) * 2012-02-13 2012-10-31 朱德盛 电化学工作站用电极平行距离可调的样品台
JP2013024581A (ja) * 2011-07-15 2013-02-04 Keio Gijuku セレンの電気化学的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3071441A (zh) * 2013-01-14 2013-05-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材料的液相等离子制备装置
CN103837168A (zh) * 2012-11-20 2014-06-04 叶小平 一种检测仪电极距离调节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24581A (ja) * 2011-07-15 2013-02-04 Keio Gijuku セレンの電気化学的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202512082U (zh) * 2012-02-13 2012-10-31 朱德盛 电化学工作站用电极平行距离可调的样品台
CN103837168A (zh) * 2012-11-20 2014-06-04 叶小平 一种检测仪电极距离调节机构
CN103071441A (zh) * 2013-01-14 2013-05-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材料的液相等离子制备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单瑞峰: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南瓜中糖类物质", 《山东化工》 *
蔡欣欣 等: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8837A (zh) * 2014-09-26 2015-03-2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8836A (zh) 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EP1992934A1 (en) Fluid analysis method and fluid analysis device
CN104459170A (zh) 蔗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920526B (zh) 一种毛细管路的流体粘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8847298U (zh) 一种液位计自动检定装置
CN104458837A (zh) 一种葡萄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7267865B2 (ja)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CN104459167A (zh) 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458875A (zh)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1706403B (zh) 流动体系的粘度检测方法
CN104459171A (zh) 一种β-环糊精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458875B (zh) 一种乳糖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458878A (zh) 糖精钠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4414648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电位滴定方法及系统
CN104458880B (zh) 麦芽糖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458876B (zh) 一种检测l-鼠李糖溶液浓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08030A (zh) 基于b-z振荡反应的脉冲电池设计
CN201203561Y (zh) 浮选矿浆泡沫在线自动动态密度分析仪
CN114279892A (zh) 一种浆料密度检测装置
CN2814396Y (zh) 基于加样毛细管路的流体粘度测量装置
CN104458877A (zh) 一种麦芽糖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0613509U (zh) 一种钒电解液浓度标定装置以及定容标定系统
CN104458838A (zh) 阿斯巴甜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458867A (zh) 一种l-鼠李糖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2129616B (zh) 石墨消解前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