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025A - 代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代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9025A CN104429025A CN201380036657.7A CN201380036657A CN104429025A CN 104429025 A CN104429025 A CN 104429025A CN 201380036657 A CN201380036657 A CN 201380036657A CN 104429025 A CN104429025 A CN 104429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bsystem
- solicited message
- server
- agent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04L67/5651—Reducing the amount or size of exchanged application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代理装置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第二通信接口部以及处理部。第一通信接口部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的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在第一通信接口部从服务器接收到包含针对子系统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处理部将该数据包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部将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于不同的通信网之间且控制不同的通信网之间的信息的传输的代理装置、使用了该代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用于实现代理装置的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如下一种技术:在因特网那样的第一通信网与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那样的第二通信网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为了吸收第一通信网与第二通信网之间的协议的差异而使用代理装置(例如,参照日本公开专利第2007-166423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1”))。在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一种技术:为了在分别与LAN连接的通信装置之间经由因特网进行通信,而经由与因特网连接的代理装置(SIP Proxy)进行通信。即,通信装置通过进行封装,能够进行通过了不同协议的网络的数据传输。
代理装置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用于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协议的转换:从连接于不同的通信网的两台通信装置中的一台通信装置发送请求信息,在另一台通信装置中对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并向上述一台通信装置发回响应信息。在这种结构的通信系统中,在针对一台代理装置分别设置有多台使用不同协议的通信装置的情况下,有时产生大量请求信息或者响应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当对请求信息、响应信息分别分配一个数据包并进行通信时,连接于代理装置的通信网的通信量增加,另外用于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处理量增加。即,通信装置、代理装置被加重负荷,通信网的通信量增加,因此通信系统的服务有可能根据情况而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不同的通信网之间进行通信时能够通过使通信网的通信量与以往相比减少来避免通信系统的服务停止的代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代理装置的通信系统并提供用于实现代理装置的程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代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的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以及处理部,其在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包含针对上述子系统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上述数据包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通过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将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以推送型的第一通信协议被封装的上述请求信息,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使用开放型的第二通信协议与上述子系统进行通信。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据包的时刻来确定将各个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的顺序。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根据上述子系统的处理能力调节向上述子系统发送上述请求信息的定时以避免上述请求信息消失。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处理部具备:请求信息缓冲器,其保持多个待发送的请求信息;以及顺位存储部,其预先登记请求信息的种类和向上述子系统发送的优先级,其中,在由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接收到的上述请求信息的优先级比上述请求信息缓冲器中保持的上述多个待发送的请求信息的优先级高的情况下,将由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接收到的上述请求信息先发送到上述子系统。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在存在向同一个上述子系统发送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多个请求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并发送到该子系统。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具有从上述子系统接收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的功能,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根据上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调节向上述服务器发送上述响应信息的定时以避免上述响应信息消失。
在该代理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从上述子系统接收到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且存在向同一个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多个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多个响应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并发送到该服务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代理装置;服务器,其经由第一通信网与上述代理装置连接;以及子系统,其经由第二通信网与上述代理装置连接,其中,由上述服务器发出的请求信息经由上述代理装置被发送到上述子系统,来自上述子系统的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经由上述代理装置被发送到上述服务器。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的是,还具备统一管理装置,该统一管理装置针对上述服务器、上述子系统以及上述代理装置进行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
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代理装置而发挥功能,该代理装置具备: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的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以及处理部,其在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包含针对上述子系统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上述数据包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通过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将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本发明并不限于程序,也可以是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当在不同的通信网之间进行通信时,将多个请求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进行传输,因此使通信网的通信量与以往相比减少,能够避免通信系统的服务停止。
附图说明
更加详细地记载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以下详细的记载和所附附图来进一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时序图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处理过程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关于以下要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图2所示的结构的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与因特网之类的第一通信网NT1连接的多台服务器20以及与第二通信网NT2连接的多个子系统30。第二通信网NT2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子系统30具备分别与第二通信网NT2连接的终端装置(未图示),在该终端装置的下位层级构建了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
通过构建像这样分层的通信系统,能够构建大规模的通信系统。例如,即使在如使用通信技术对大厦之类的建筑物内存在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的情况那样存在多个监视对象、控制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通信系统的分层来容易地进行应对。
在第一通信网NT1与第二通信网NT2之间经由代理装置10传输数据。图示例的代理装置10具有对连接于第一通信网NT1的服务器20与第二通信网NT2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中继的功能,防火墙40介于代理装置10与第一通信网NT1之间。
图示的结构例示出了多台子系统30共用代理装置10的结构。在图中仅示出了一台代理装置10,但是也可以对第一通信网NT1连接多台代理装置10,每台代理装置10经由第二通信网NT2分别连接有多台子系统30。此外,一台代理装置10也能够连接一台子系统30,但本实施方式仅假定一台代理装置10连接有多台子系统30的情况。
当在存在多个设施的大范围的地区使用上述通信系统时,能够监视和控制对每个设施配置的设备(未图示)。例如,在设施内构建了多个子系统30时,对每个设施设置一台以上的代理装置10,将各个代理装置10连接于第二通信网NT2,由此构建上述通信系统。因而,连接于第一通信网NT1的服务器20能够通过子系统30监视和控制配置于设施的多台设备。
作为一例,假定在一个城市中按每栋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每个区域管理照明设备的情况。以建筑物、区域的范围为单位,将照明控制系统构建为子系统30。在这种系统中,如果预先对每个照明控制系统都设置代理装置10,则管理城市的公共照明的团体(例如,市政府等)能够通过第一通信网NT1来统一管理整个城市的照明控制系统。即,如果设为将因特网用于第一通信网NT1,则能够从服务器20经由因特网进行照明设备的点亮/熄灭的控制、照明设备的点亮时间的监视等。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于某一个服务器20或者第一通信网NT1的终端装置被用作进行代理装置10、服务器20以及子系统30的监视和控制中的至少一方的统一管理装置。通过使用这种统一管理装置,能够利用统一管理装置统一进行存在于城市各处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管理(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
如图1所示,代理装置10具备用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NT1的第一通信接口部(以下,将通信接口部称为“通信I/F”)11和用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NT2的第二通信I/F 12。第一通信I/F 11进行基于推送型的第一通信协议的通信,第二通信I/F 12进行基于开放型的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在第一通信I/F 11与第二通信I/F 12之间设置处理部100,该处理部100将来自服务器20的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30,将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发回至服务器20。代理装置10是搭载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进行各种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关于第一通信协议,例如使用能够进行Comet通信的协议,通过长轮询,从表面上看,能够从服务器20越过防火墙40向代理装置10传输数据。但是,在服务器20与代理装置10之间开通从服务器20向代理装置10的下行侧的通信路径的时间被限制。如果在限制的时间内不进行数据的传输就会超时,超时后从服务器20至代理装置10的下行侧的通信路径不通。为了再次开通该通信路径需要从代理装置10向服务器20进行通信。
服务器20向子系统30发送应用层中的请求信息。即,服务器20在应用处理部200中发出针对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通过通信处理部201将请求信息发送到第一通信网NT1。另外,服务器20在从子系统30接收到针对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时,通过代理装置10接收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代理装置10能够与一个以上的子系统30进行通信。
当前,如果假定不存在代理装置10的情况,则在存在多个子系统30的情况下,服务器20与各个子系统30之间传输请求信息、响应信息,因此导致在第一通信网NT1中传输的数据包数増加。也就是说,服务器20必须将具备作为请求信息或者响应信息的内容的有效负载、首部以及尾部的数据包发送至每个子系统30,因此在第一通信网NT1中传输的数据包数增加。
关于本实施方式,在从服务器20向代理装置10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将给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的数据进行汇总,由此即使在存在多个子系统30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一个数据包传输所要发送的请求信息。也就是说,向子系统30传输的数据被封装成通过第一通信网NT1从服务器20向代理装置10传输的数据包的有效负载。
因此,服务器20的通信处理部201具有汇总向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来生成有效负载的功能。另外,代理装置10具备将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有效负载展开为给各个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的请求处理部101。
另一方面,在从代理装置10向服务器20传输数据的上行侧的通信时,传输将来自各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作为有效负载的数据包。也就是说,代理装置10将通过第二通信网NT2接收到的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作为第一通信网NT1的数据包而传输到服务器20。
以下,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此,设为在代理装置10与服务器20之间,Comet通信(例如,Bayeux)的初始处理已经完成。即,为了建立Comet通信,设为向作为代理装置10想要通信的目标的服务器20发送Comet通信的请求,在服务器20与代理装置10之间进行了用于Comet通信的初始处理。
如上所述,服务器20具备:应用处理部200,其向子系统30发出请求信息,对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信处理部201,其用于与第一通信网NT1连接。应用处理部200相当于分层化通信模型中的应用层。该应用处理部200当被输入某些事件时向子系统30发出请求信息,另外提供对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进行显示和通知那样的适当的服务。
事件例如是指由利用者进行的开关的操作、未图示的传感器的状态变化等,服务例如是指向未图示的监视器装置呈现信息、向未图示的存储装置存储信息等。另外,被输入到应用处理部200的事件、由应用处理部200提供的服务也可以从与服务器20通信的装置接收。例如,也能够将从子系统30接收的响应信息作为事件,或者将向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作为服务。
在此,假定以下情况来进行说明:向服务器20的应用处理部200输入事件,应用处理部200针对所输入的事件向三台子系统30分别发出请求信息。应用处理部200具备预先将一组事件与针对子系统30的一组请求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关系存储部(未图示),当被输入事件时,通过参照关系存储部向子系统30发出请求信息。由应用处理部200发出的请求信息被输入到通信处理部201。
通信处理部201具备暂时存储请求信息的缓冲器(未图示),当从应用处理部200输入请求信息时,将该请求信息保持在缓冲器中,并且对接收时间进行计时。并且,通信处理部201在对接收时间进行计时的期间内将从应用处理部200输入的全部请求信息保持在缓冲器中。通信处理部201在接收时间期满时,将保持在缓冲器中的请求信息汇总到一起来进行发送。即,通信处理部201将保持在缓冲器中的请求信息作为有效负载,来生成用于向代理装置10发送的附加有首部和尾部的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代理装置10。
通信处理部201在将保持在缓冲器中的请求信息发送到第一通信网NT1时,使对接收时间进行计时的内置时钟(未图示)复位,等待来自应用处理部200的下一个请求信息。也就是说,通信处理部201当在复位内置时钟之后从应用处理部200被输入请求信息时,开始对接收时间进行计时,将在对接收时间进行计时的期间内被输入的请求信息汇总并发送到第一通信网NT1。
在图2中仅记载了一台代理装置10,但大多使用多台代理装置10。因而,期望应用处理部200将代理装置10的目标地址信息与请求信息一起传递至通信处理部201,以确定作为发送请求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代理装置10。如果是仅存在一台代理装置10的系统,则能够省略目标地址信息。
如上所述,在接收时间的计时过程中产生了多个请求信息时,将多个请求信息汇总到一起,通信处理部201生成将汇总后的请求信息作为有效负载的数据包,并传送到目标地址信息所指示的代理装置10。因而,该数据包的有效负载能够包含发送到一个以上的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即,服务器20对多个请求信息进行封装,将生成的数据包发送到代理装置10。
另一方面,代理装置10对来自服务器20的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当代理装置10的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来自服务器20的数据包时,第一通信I/F 11从数据包取出首部和有效负载并传递至请求处理部101。首部包含用于识别作为发送源的服务器20的信息,有效负载包含作为发送请求信息的对方目的地的子系统30和针对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
请求处理部101从数据包的首部取出作为发送源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地址等),从数据包的有效负载提取子系统30的识别信息(地址等)和针对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即,请求处理部101恢复数据包的有效负载内的多个请求信息。在此,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例如使用IP地址,但是子系统30的识别信息除了是IP地址、MAC地址等以外,也可以是能够在第二通信网NT2中识别的信息。
如上所述,请求处理部101从自服务器20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提取每个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子系统30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发送源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并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并且,请求处理部101将这些信息从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传递至第二通信I/F 12。第二通信I/F 12利用由请求处理部101从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传递来的信息生成向每个子系统30发送的数据包。即,将发送源作为服务器20,将指定的子系统30作为发送目的地,按每个子系统30将包含请求信息的数据包发送到第二通信网NT2。
在此,请求处理部101按从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信息的顺序向第二通信I/F 12传递信息。通过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处理来确定请求处理部101向第二通信I/F 12传递信息的顺序,或者利用请求处理部101从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信息的时刻来确定请求处理部101向第二通信I/F 12传递信息的顺序(对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说明)。
另外,服务器20在向子系统30发送了请求信息时,期待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在代理装置10对服务器20与子系统3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情况下,需要将代理装置10从子系统3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发回至发出了给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的服务器20。为此,代理装置10具备响应信息缓冲器104,该响应信息缓冲器104将发出请求信息的作为发送源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与对每个请求信息附加的请求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响应信息缓冲器104按每个给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来存储(请求识别信息、服务器的识别信息)的组。由于优选能够识别请求信息,因此请求识别信息例如使用表示由请求处理部101处理的请求信息的顺序的编号。对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请求信息时的数据包附加请求识别信息,另外,对从子系统30向代理装置10发回响应信息时的数据包也附加请求识别信息。因而,接收到响应信息的代理装置10通过将请求识别信息与响应信息缓冲器104进行对照,能够获取要被发回响应信息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能够向恰当的服务器20发回响应信息。
代理装置10将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30,子系统30进行与从代理装置1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相应的处理。在此,子系统30具备:通信处理部301,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网NT2进行通信;以及应用处理部300,其处理请求信息并发出响应信息。子系统30具有以下功能:对接收到了请求信息的代理装置10的识别信息进行存储,向存储有识别信息的代理装置10发回针对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
在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中附带有请求识别信息,子系统30当从代理装置10接收到请求信息时,还将请求识别信息与作为发回响应信息的发回目的地的代理装置10一起存储。另外,子系统30在向代理装置10发回响应信息时,对响应信息附加附带在请求信息中而一起接收到的请求识别信息。
另一方面,当子系统30指定代理装置10并发回响应信息时,被指定的代理装置10的第二通信I/F 12接收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和请求识别信息。第二通信I/F 12将从子系统3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和请求识别信息提供给设置于代理装置10的响应处理部103。响应处理部103利用请求识别信息提取要被发回响应信息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
响应处理部103利用提取出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来生成用于将从子系统3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发送到服务器20的数据,通过第一通信I/F 11发送传输给服务器20的数据包。也就是说,第一通信网NT1进行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通信(例如,Comet通信),因此代理装置10将包含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的数据包构成为适合第一通信协议。
响应处理部103具有与服务器20的通信处理部201相同的功能,在存在多个要向一台服务器20(同一台服务器20)传输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将响应信息按各台服务器20分配并进行汇总。汇总后的响应信息并不限于从一个子系统3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也可以是从多个子系统3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汇总后的响应信息被暂时保持在响应信息缓冲器104中。在从响应信息缓冲器104中没有保存响应信息的状态起开始保存响应信息之后,响应处理部103将规定的待机时间内保存的响应信息汇总到一起。
此外,在仅存在一台服务器20的情况下,响应处理部103不需要提取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向已知的一台服务器20发送来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即可。另外,响应处理部103也可以使响应信息缓冲器104仅保持一个响应信息。
如上所述,当响应处理部103按每个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服务器20汇总响应信息时,第一通信I/F 11将按每个服务器20汇总的响应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第一通信网NT1。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服务器20利用通信处理部201从数据包提取各个响应信息。因而,服务器20能够利用接收到的针对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来提供各种服务。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服务器20汇总针对子系统30的多个请求信息并以一个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代理装置10,代理装置10将该数据包展开为针对各个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另外,代理装置10将来自多个子系统30的响应信息按要被发回该响应信息的每个服务器20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并进行发送,服务器20将该数据包展开为各个响应信息。因而,与按各个请求信息、各个响应信息发送数据包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服务器20与代理装置10之间通过第一通信网NT1进行通信的通信量(通信处理数)大幅减少。
在图3中概括地示出上述动作。首先,当服务器20的应用处理部200发出多个请求信息时,通信处理部201整合这些请求信息(P1)。整合后的请求信息以一个数据包的形式被发送到代理装置10(P2)。代理装置10将数据包中包含的请求信息展开(P3),将展开后的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30(P4)。子系统30当从代理装置10接收到请求信息时,在应用处理部300中针对请求信息进行处理(P5),发出响应信息并发送到代理装置10(P6)。在对于一台服务器20存在多个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代理装置10按每个服务器20整合这些响应信息(P7),将整合后的响应信息发送到相应的服务器20(P8)。
如上所述,在服务器20发出多个请求信息的情况下,将这些请求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因此能够减少第一通信网NT1中的通信量。另外,在通信处理部201和第一通信I/F 11中通信处理量减少。其结果,能够避免由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停止。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请求信息中附带的请求识别信息,列举出使用表示由请求处理部101处理的请求信息的顺序的编号的情况来作为例子。但是,在以时间顺序对短时间内产生的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为了正确且稳定地进行系统的动作,有时需要按照代理装置10接收到的顺序来针对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请求信息附加第一通信I/F 11从服务器20接收到基于第一协议的数据包的时刻,由此能够按照代理装置10接收到请求信息的顺序向子系统30发送请求信息。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数据包的时刻使用由代理装置10的内置时钟(未图示)计时的时刻或者使用服务器20发送数据包的时刻。但是,在存在多台服务器20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由另外设置的标准时刻服务器(例如,NTP服务器)计时的时刻,来事先使所有服务器20的内置时钟计时的时刻一致。
当前,设为代理装置10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NT1的三台服务器20中的两台服务器分别接收到包含请求信息的两个数据包。在此,如图4所示,设为在一个数据包中包含三个请求信息D11、D12、D13,在另一个数据包中包含三个请求信息D21、D22、D23。下面,假定一个数据包中包含的请求信息D11、D12、D13以此顺序被发出,另一个数据包中包含的请求信息D21、D22、D23以此顺序被发出的情况。
一个数据包的请求信息D11、D12、D13和另一个数据包的请求信息D21、D22、D23被请求处理部101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D11、D12、D13、D21、D22、D23,并被保持在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在代理装置10的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一个数据包的时刻先于接收到另一个数据包的时刻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请求信息D11、D12、D13先于请求信息D21、D22、D23被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示出越靠近上侧则时间越早的情况)。
在图示例中,示出了在第一通信I/F 11接收到一个数据包的1秒之后接收到另一个数据包的情况。另外,在一个数据包内包含的请求信息中也存在时间顺序,示出越靠近图的左侧则时间越早的情况。也就是说,示出以下情况:请求信息D11比请求信息D12先发出,请求信息D22比请求信息D23先发出。
当第一通信I/F 11从服务器20接收到数据包时,代理装置10的处理部100获取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从接收时刻早的一方起将请求信息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另外,在一个数据包中包含多个请求信息的情况下,除了考虑接收时刻以外,还考虑发出请求信息的顺序而将请求信息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在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与请求信息相关联地保存有包含接收时刻和顺序的接收时刻信息。像这样被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的请求信息以被保存到请求信息缓冲器的顺序被发送到子系统30。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代理装置10在将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30时,将发出的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传递至子系统30。此时,也可以不仅将服务器20的识别信息传递至子系统30,还将与请求信息相关联的接收时刻信息也一起传递至子系统30。
这样,通过利用接收时刻信息,即使在短时间内从多个服务器20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请求信息按顺序传递至子系统30。其它结构和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暂时过多的情况下防止在子系统30中发生请求信息的溢出的动作。在针对特定的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集中产生、子系统30的处理能力低等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请求信息的溢出。当在子系统30中发生请求信息的溢出时,溢出的请求信息在子系统30中未被处理便消失。
为了防备这种情况,代理装置10中的第二通信I/F 12具备根据子系统30的处理能力发送请求信息的功能。例如,在子系统30仅具有逐个处理请求信息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第二通信I/F 12进行以下动作:向子系统30发送一个请求信息,在接收到针对该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之后,发送下一个请求信息。通过进行这种动作,不需要在子系统30中同时处理多个请求信息,能够防止请求信息的消失。
在上述例子中,对子系统30仅具有逐个处理请求信息的处理能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子系统30的处理能力高,则第二通信I/F 12也可以在子系统30的处理能力的范围内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的数据包可以采用各包含一个请求信息的形式和包含多个请求信息的形式中的某一个。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期望能够对代理装置10预先设定每单位时间内向每个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的个数。或者,也可以是能够预先设定单位时间内向每个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的总量。
在单位时间内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多个请求信息的情况下,代理装置10在从子系统30接收到针对这些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后,发送下一个请求信息。通过该动作来防止子系统30中的请求信息的溢出。其它结构和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代理装置10接收到请求信息的顺序向子系统30发送了请求信息。然而,根据子系统30的种类、请求信息的种类的不同,有时必须将代理装置10后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优先于待发送的请求信息发送到子系统30。以备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代理装置10中设定与子系统30的种类和请求信息的种类中的至少一方相应的优先级。即,在代理装置10的处理部100中设置有顺位存储部(未图示),该顺位存储部将优先级与被发送请求信息的子系统30的种类和请求信息的种类中的至少一方相关联地登记。处理部100将第一通信I/F 11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子系统30的种类和请求信息的种类中的至少一方)与顺位存储部相对照。而且,如果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是与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保持的请求信息相比优先级更高的信息,则将从服务器20接收到的请求信息优先于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保持的请求信息的等待队列发送到子系统30。
在上述动作中,对子系统30的种类和请求信息的种类中的至少一方设定了优先级。与此相对地,也可以采用以下动作:在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在向特定的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的个数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提高向该特定的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的优先级。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打断请求信息缓冲器102所保持的请求信息的轮序而将其它请求信息优先发送到子系统30。因而,能够在子系统30中包含紧急程度高的设备、确保代理装置10的处理稳定性、发送生存确认命令等情况下,在恰当的定时发送请求信息。其它结构和动作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请求信息时,在一个数据包中包含一个请求信息。但是,也能够如还在实施方式3中接触到的那样在向一个子系统30发送的一个数据包中包含多个请求信息并进行发送。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代理装置10中的第二通信I/F 12具有以下功能:在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保持的请求信息中存在多个向同一个子系统30发送的请求信息时,将多个请求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进行发送。即,第二通信I/F12具有以下功能:在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成为等待队列的请求信息中包含发送给同一个子系统30的请求信息,以其个数超过规定的阈值为条件来汇总多个请求信息。成为等待队列的请求信息是指在规定的接收时间内保持到请求信息缓冲器102中的请求信息。第二通信I/F 12将汇总后的请求信息以一个数据包的形式进行发送,接收到该数据包的子系统30将数据包中含有的多个请求信息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并执行应用处理部300中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代理装置10向子系统30发送的数据包中汇总了多个请求信息,因此第二通信网NT2中的通信量减少,另外,通信处理的次数也减少。其它结构和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3中,对请求信息有可能因子系统30的处理能力而发生溢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服务器20也同样地有可能响应信息发生溢出。为了使服务器20的负荷分散,还考虑设置负荷均衡器,但是由于成本高而不实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代理装置10具有根据服务器20的处理能力调节向服务器20发回响应信息的定时的功能。在服务器20仅具有逐个接收响应信息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第一通信I/F 11进行以下动作:将一个响应信息发送到服务器20,在确认了服务器20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后,发送下一个响应信息。通过进行该动作,服务器20不会同时接收多个响应信息,能够防止响应信息消失。
此外,在服务器20能够同时接收多个响应信息的情况下,对代理装置10预先设定每单位时间向服务器20发送的响应信息的个数即可。或者,还可以预先设定单位时间内向每个服务器20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总量。
如上所述,代理装置10调节向服务器20发送响应信息的定时,由此能够防止服务器20中的响应信息的溢出。其它结构和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几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记载了本发明,但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原来的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Claims (11)
1.一种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的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以及
处理部,其在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包含针对上述子系统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上述数据包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通过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将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以推送型的第一通信协议被封装的上述请求信息,
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使用开放型的第二通信协议与上述子系统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据包的时刻来确定将各个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的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根据上述子系统的处理能力调节向上述子系统发送上述请求信息的定时以避免上述请求信息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部具备:
请求信息缓冲器,其保持多个待发送的请求信息;以及
顺位存储部,其预先登记请求信息的种类和向上述子系统发送的优先级,
其中,在由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接收到的上述请求信息的优先级比上述请求信息缓冲器中保持的上述多个待发送的请求信息的优先级高的情况下,将由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接收到的上述请求信息先发送到上述子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向同一个上述子系统发送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多个请求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并发送到该子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具有从上述子系统接收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的功能,
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根据上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调节向上述服务器发送上述响应信息的定时以避免上述响应信息消失。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从上述子系统接收到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且存在向同一个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多个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多个响应信息汇总为一个数据包并发送到该服务器。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代理装置;
服务器,其经由第一通信网与上述代理装置连接;以及
子系统,其经由第二通信网与上述代理装置连接,
其中,由上述服务器发出的请求信息经由上述代理装置被发送到上述子系统,来自上述子系统的针对上述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经由上述代理装置被发送到上述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统一管理装置,该统一管理装置针对上述服务器、上述子系统以及上述代理装置进行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
11.一种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代理装置而发挥功能,上述代理装置具备:
第一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一通信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接口部,其与连接于第二通信网的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以及
处理部,其在上述第一通信接口部从上述服务器接收到包含针对上述子系统的多个请求信息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上述数据包展开为各个请求信息,通过上述第二通信接口部将上述请求信息发送到上述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57496A JP2014022820A (ja) | 2012-07-13 | 2012-07-13 | プロキシ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JP2012-157496 | 2012-07-13 | ||
PCT/JP2013/004016 WO2014010189A1 (ja) | 2012-07-13 | 2013-06-27 | プロキシ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9025A true CN104429025A (zh) | 2015-03-18 |
Family
ID=4991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6657.7A Pending CN104429025A (zh) | 2012-07-13 | 2013-06-27 | 代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4022820A (zh) |
CN (1) | CN104429025A (zh) |
WO (1) | WO201401018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8784A (zh) * | 2017-12-14 | 2020-07-24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CN112136119A (zh) * | 2018-05-25 | 2020-12-25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WO2023024035A1 (zh) * | 2021-08-26 | 2023-03-02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16940A (ja) * | 2018-07-23 | 2020-01-3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通信処理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処理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66457A (ja) * | 2001-06-11 | 2002-12-20 | Ntt Comware Corp | 処理要求転送装置、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
JP2002373149A (ja) * | 2001-06-15 | 2002-12-2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同時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要求処理サーバ及びプロキシサーバ及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同時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同時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
CN1770776A (zh) * | 2004-09-17 | 2006-05-10 | 株式会社理光 | 传送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分布式处理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
US20060161641A1 (en) * | 2005-01-19 | 2006-07-20 | Fujitsu Limited |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lay control apparatus |
CN101237468A (zh) * | 2007-01-30 | 2008-08-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中继装置、程序以及中继方法 |
WO2009079842A1 (fr) * | 2007-12-19 | 2009-07-02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mpany,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 de données dans un réseau à relais sans fi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59105A (ja) * | 2004-02-09 | 2005-09-22 | Ricoh Co Ltd | 仲介装置、通信システム、仲介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2012
- 2012-07-13 JP JP2012157496A patent/JP2014022820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6-27 CN CN201380036657.7A patent/CN104429025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6-27 WO PCT/JP2013/004016 patent/WO201401018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66457A (ja) * | 2001-06-11 | 2002-12-20 | Ntt Comware Corp | 処理要求転送装置、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
JP2002373149A (ja) * | 2001-06-15 | 2002-12-2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同時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要求処理サーバ及びプロキシサーバ及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同時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同時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
CN1770776A (zh) * | 2004-09-17 | 2006-05-10 | 株式会社理光 | 传送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分布式处理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
US20060161641A1 (en) * | 2005-01-19 | 2006-07-20 | Fujitsu Limited |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lay control apparatus |
JP2006201970A (ja) * | 2005-01-19 | 2006-08-03 | Fujitsu Ltd | 中継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中継制御方法ならびに中継制御装置 |
CN101237468A (zh) * | 2007-01-30 | 2008-08-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中继装置、程序以及中继方法 |
WO2009079842A1 (fr) * | 2007-12-19 | 2009-07-02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mpany,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 de données dans un réseau à relais sans fil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8784A (zh) * | 2017-12-14 | 2020-07-24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US11394797B2 (en) | 2017-12-14 | 2022-07-19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
CN111448784B (zh) * | 2017-12-14 | 2022-09-06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CN112136119A (zh) * | 2018-05-25 | 2020-12-25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WO2023024035A1 (zh) * | 2021-08-26 | 2023-03-02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10189A1 (ja) | 2014-01-16 |
JP2014022820A (ja) | 2014-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7624B (zh) | 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节点服务器及集群 | |
CN102316160B (zh) | 网站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US11122108B2 (en) | End-to-end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10351246A (zh) | 服务器集群系统Socket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243496A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跨域安全代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4429025A (zh) | 代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 |
US20150341205A1 (en) |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continu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05490936B (zh) | 一种基于sdn的避免冲突的快速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6048538B (zh) | 用于dpu的服务网格部署方法及装置 | |
CN104618466A (zh) | 基于消息传递的负载均衡和过负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354525A (zh) | 基于OpenFlow实现广域网任播负载均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262504A (zh) | 一种源和目的ip地址转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480471B (zh) | 实现监控RRPP环中QoS处理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
CN102638396A (zh) | 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 |
JP2012124871A (ja) | 輻輳制御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輻輳制御方法 | |
KR20160090485A (ko) |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분산 컨트롤러를 운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295057B (zh) | 用于在scada系统中中继数据传输的装置 | |
CN102185752A (zh) | 视频监控环网中数据存储的方法及编码器 | |
JP6114386B2 (ja) | 大規模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最適な時間制御経路を構築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03023783A (zh) | 一种基于dvpn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5774580A (zh) | 云边数据传输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 | |
CN103703744A (zh) | 用于传送属于多个sip会话的状态信息的方法 | |
WO2012034607A1 (en) | A multi-hop and multi-path store and forward system, method and product for bulk transfers | |
CN110336708A (zh) | 一种面向虚拟跨域通信的弹性保活系统及方法 | |
JPH09261269A (ja) | データ配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