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4753B -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4753B
CN102624753B CN201110029312.1A CN201110029312A CN102624753B CN 102624753 B CN102624753 B CN 102624753B CN 201110029312 A CN201110029312 A CN 201110029312A CN 102624753 B CN102624753 B CN 102624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routing node
file
channel
trans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93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4753A (zh
Inventor
闫辉
张红艳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RVISIO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VIS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VISIO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VIS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93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4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4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7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S1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该设备包括:通道服务模块,包括通道管理工具1和通道3;适配器服务模块,包括适配器管理工具2和适配器4;全局服务模块,包括全局路由服务器5和全局监视工具6。本发明实现了企业服务总线上的服务器之间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传输,同时降低重复的数据传输,以适应广域网带宽资源有限的条件。

Description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文件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企业服务总线为面向服务体系提供了基础平台,通过定义服务间的交互规则,为部署和发现服务提供了运行环境。企业服务总线运行时环境作为一个仲裁者在服务间提供松散的协议绑定、消息传输、消息处理等。对于企业应用集成来说,除了这种消息传递的模式之外,文件传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常见的模式,因此文件传输系统是企业服务总线的重要补充。
专利号为200610001737[1].0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文件传输管理系统及方法。一部入口服务器用以从客户端计算机接收文件传输请求,以及透过专线于客户端计算机与文件服务器间执行文件传输作业。客户端计算机透过因特网连接于入口服务器。入口服务器透过专线连接于文件服务器。
该方案通过入口服务器方式解决了广域网的文件传输问题,但其入口服务器只具有简单的传输代理功能,入口服务器之间并不具备路由和集群功能。
专利号为200310112571[1].6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文件传输代理系统及方法,其可使代理服务器根据用户从客户端计算机发出的请求从FTP(File TransferProtocol)服务器中下载资料,及上传资料至FTP服务器。该系统包括一个代理服务器、多个客户端计算机及一个FTP服务器。其中该代理服务器包括一个传输模块、一个压缩模块、一解压模块及一个连接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客户端计算机与FTP服务器传输资料。压缩模块,用于将要传输至客户端计算机的资料进行压缩处理。解压模块,用于将要传输至FTP服务器的资料进行解压缩处理。连接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发出的请求连接FTP服务器。该发明提高了文件传输的速度和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该方案基于通用的文件传输协议(FTP),通过在FTP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增加一个代理服务器实现文件数据的压缩传输,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代理服务器与FTP服务器是一对一的关系,代理服务器之间并无关系,所以该方案的方法仍是集中式的FTP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文件共享,并不具备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文件传输能力。
专利号为200910189463[1].6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企业广域网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浏览器客户端和多个内网文件服务器,还包括:企业服务器,用于接收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代理服务器的地址的指令,并将从内网数据服务器获取的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传输至浏览器客户端;内网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浏览器客户端可用的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以及代理服务器所代理的内网文件服务器的地址;代理服务器,用于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从企业服务器获取代理服务器所代理的内网文件服务器的地址并根据所述地址与相应的内网文件服务器建立连接。该发明可以使企业的不同机构之间通过企业广域网,安全、快速、高效的传输大数据的电子文件。
该方案通过一组代理服务器和一台集中的企业服务器实现对远程内部网文件服务器的访问,与上一个技术方案类似,其系统结构仍是基于代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各个代理服务器之间并无文件传输的能力,所以该方案的方法仍是集中式的文件服务器和客户端模式的文件共享,不具备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文件传输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实现企业服务总线上的服务器之间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传输。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
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
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
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
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进一步地,S1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包括:
S101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
S102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104;不一致时进入S103;
S103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104;
S104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进入S2。
进一步地,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包括:
S21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如果存在,则通过进入S22;如果不存在,则进入S23;
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
S23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
进一步地,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包括:
S221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进入S222;
S222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224;不一致时进入S223;
S223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224;
S224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S225;
S225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进入S226;
S226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
S227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进入S228;
S228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进一步地,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S23包括:
S231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步骤S232;
S232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进入S233;
S233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进入S234;
S234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进一步地,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包括:
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进一步地,,所述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包括:
S401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S402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受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所述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包括:
S501启动监视,开始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过程;
S502结束监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
通道服务模块,包括通道管理工具1和通道3;
适配器服务模块,包括适配器管理工具2和适配器4;
全局服务模块,包括全局路由服务器5和全局监视工具6。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用于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以及,
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然后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
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
当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以及,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然后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当不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还用于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2用于和为所述发送端添加文件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以及,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2还用于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受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所述通道3用于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以及,
当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3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当不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3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所述适配器4用于和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 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以及,
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进一步地,所述全局路由服务器5用于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
所述全局监视工具6用于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本发明实现了企业服务总线上的服务器之间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传输,同时降低重复的数据传输,以适应广域网带宽资源有限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远程中转传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现远程点对点传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
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
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
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
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其中,通道服务构成数据传输服务器集群,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形成文件传输的中继网络。适配器服务运行于每台文件传输服务客户端上,负责管理文件传输任务,实现向通道发送文件和从通道上接收文件。
通道服务将现有技术中的集中式服务器传输模式改变为集群式服务器传输,为各个传输服务器之间建立了联系,将传输载体由单一的服务器扩展为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多节点网络,实现了企业服务总线上的服务器之间端到端的分布式自主传输,更加适应了企业服务总线在广域网上的文件传输应用。
进一步地,根据图2的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并贯穿于S1到S4整个流程,包括:
S501启动监视,开始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过程;然后,执行S1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包括:
S101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
S102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104;不一致时进入S103;
S103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104;
S104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进入S2;
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包括:
S21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如果存在,则通过进入S22;如果不存在,则进入S23;
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
S23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
进一步地,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S221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进入S222;
S222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224;不一致时进入S223;
S223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224;
S224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S225;
S225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进入S226;
S226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
S227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进入S228;
S228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其中,在S226中的指定时间,包括用户自定义时间发送和定时发送方式,定时发送包括:按月定时发送;按周定时发送;按天定时发送;每隔一定秒数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S23包括:
S231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步骤S232;
S232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对应为所述发送端配置的通道的文件)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进入S233;
S233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进入S234;
S234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断点续传步骤,在传输过程发生中断时继续传输未完部分;
数据压缩步骤,压缩文件后进行传输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降低系统的负载;
数据加密步骤,加密文件后进行传输。即使数据被非法截获,也可以保证文件的安全性;
多路复用步骤,在两个节点之间只建立一个数据传输通道,避免过多的通道造成资源浪费;
失效管理步骤,对于超时数据,将其移入死信通道,这样既保证大量数据不会长期滞留在通道中,占用额外的系统资源,也可以供用户进行查询、处理。从而提高了通道的运行效率。
日志审计步骤,对传输中发生的事件如发送、转发、接收进行审计,有助于系统管理员了解传输过程,排除故障,即使调整传输中的参数如发送或接受目录;
用户权限管理步骤:对全传输网络内的所有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保证系统的访问安全。
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包括:
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所述S3还可以包括文件到达通知步骤,进一步降低重复传输的可能性。
所述S3还可以包括触发外部动作步骤,外部动作是系统可运行的命令(如:C:\Savefile.exe),在发送和接收文件后被自动触发,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将接收到的文件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
所述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包括:
S401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S402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受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然后执行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中的S502结束监视。
同时,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道暂停和恢复步骤,
虽然各个图中未示出,但是上述这些步骤并非一定要按照图中所示的流程执行。其中某些步骤也可以省略以便构成其他优选实施方式,某些步骤可以相互组合以便形成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
根据图3的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
通道服务模块,包括通道管理工具1和通道3;
适配器服务模块,包括适配器管理工具2和适配器4;
全局服务模块,包括全局路由服务器5和全局监视工具6。
其中,通道管理工具1可以连接到不同的通道3上,适配器管理工具2用于实现文件传输任务的可视化定制,可根据用户定义的任务,自动定时从指定文件目录中获取文件,提交给通道实施远程文件传输;同时根据用户定义的任务,自动对通道实施查询,以获取最新收到的远程文件数据,并将其放置在用户指定的文件目录中。通道服务管理工具用于对通道服务节点进行管理和配置。通道3负责传输文件数据。适配器4是客户端的文件传输服务,安装在文件传输系统的每台终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用于执行S101,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
所述全局路由服务器5用于执行S102,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具有一致性时,通道管理工具1直接执行S104;
具有一致性时,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103,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
发送端和目标段的通道服务都要连接到整个传输设备中唯一的全局路由服务器上,全局路由服务器收集所有通道的路由配置信息。服务集上的全部通道服务启动时,其配置都要指向此全局路由服务器。
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包括以下情况,例如全局路由服务器检查到目标端不存在或网络不可达,则所指定的通道自然不可能到达目标端,则通道与此目标端不具有一致性;或者,全局路由服务器检查到为发送端和/或目标端所配置的通道无法到达目标端,则通道与发送端和/或目标端不具有一致性。全局路由服务器将对不一致的情况发出警告,提示重新寻找目标端或重新配置通道。
其中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103,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包括,对原有信息配置的删除,以及对重新配置的添加。
之后,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104,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然后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21,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
当存在路由节点时,进入步骤S22即通过路由转发传输;否则进入步骤S23即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
本发明利用路由机制,寻找发送端到目标端之间的最优路径,尤其在远程中转传输中,通过路由转发实现了组播发送,降低了重复的数据传输,适应了广域网带宽资源有限的环境。
在所述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中,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221,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
所述全局路由服务器5执行S222,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223,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具有一致性时,直接进入S224。
其中,是否具有一致性包括以下情况,全局路由服务器检查到路由节点不存在或网络不可达,例如确定了路由节点N并设置了其通道Q_C,但如果节点N不存在或网络不可达,或节点N上不存在通道Q_C则该路由无效,全局路由服务器将对这种情况发出警告,提示重新寻找路由节点或重新配置通道。
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包括,对原有信息配置的删除,以及对重新配置的添加。
然后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224,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结合路由机制确定最优路径,通过为每个通道设置目标通道从而确定了远程文件传输的通道集群,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信道资源,又使传输过程对用户透明公开,增加了可控性。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2执行S225,为所述发送端添加文件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以及,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
所述适配器4执行S226,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
适配器管理工具2完成任务配置工作。适配器管理工具可以连接到不同适配器上,对其进行配置,将发送任务与发送端的通道对应,将接受任务与接受端的通道对应。适配器管理工具2也可以修改发送和/或接收任务,以及完成传输时对发送和/或接收任务的删除。
当上述的传输集群建立完成后,所述通道3执行S227,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然后执行S228,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为了减少单一路由节点的负荷,通过数据复制实现的数据分组发送,远程文件发送工作由每个路由节点的通道分别承担,这样降低了每个路由节点的带宽占用。比现有技术中集中式的单一节点服务器传输更加高效快捷。
最后,所述适配器4执行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从而完成适配器的文件接收。
为了更形象的描述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下面以一个示例做出说明,见图4:
有三个远程路由节点A、B、C,A要发送文件到C,其中A可以是作为文件源的发送端,C可以是作为文件接收终端的接收端,这里为表达方便,将A、B、C一律称为节点。假设在启动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步骤中通过通道管理工具设定路由后确定了需要经过一个节点B作为前提,则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在节点A、B、C都需要安装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并启动这三个节点上的全部服务。
2)添加通道
使用通道管理工具1为节点A添加通道Q_A,在节点B中增加通道Q_B,在节点C中添加通道Q_C,刷新后节点生效设置相应的参数。经过全局路由服务器判断信息一致后,节点A的通道Q_A的目标通道设置为B节点的Q_B;B节点的目标通道设置为C节点的Q_C。
3)添加任务
适配器管理工具2在节点A的适配器4上添加发送任务Send_task_a,其发送目录设置为c:\send_task_a;在节点B、C的适配器服务中添加文件接收任务Recv_task_a,接收目录设置为c:\recv_task_a。节点A的Send_task_a任务对应通道为Q_A;节点B的Recv_task_a任务对应通道Q_B;节点C的任务Recv_task_a对应通道为Q_C。
4)文件传输
在节点A拷贝需要发送的文件到发送目录c:\send_task_a,适配器将按照适配器管理工具的任务设置,在指定时间将文件写入通道Q_A;通道Q_A将文件发送到通道Q_B,通道Q_B转发文件到通道Q_C;节点B和节点C上的接收任务分别从通道Q_B,Q_C接收上述文件到本地。
在此场景中,节点A的带宽比较小,远程文件发送工作由Q_A和Q_B分别承担,节点A发送的文件在节点B进行了复制,并转发给了节点C,这样就降低了节点A的带宽占用。
当通道管理工具1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后,判断通道之间不存在路由节点时,执行S23,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其中,所述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231,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2执行S232,为所述发送端添加文件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
所述适配器4执行S233,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所述通道3S234,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最后,所述适配器4执行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在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的应用场景,也提供以下示例进行说明,见图5:
在图5中远程有三个节点A、B、C,节点A需要同时发送文件到节点B和节点C。其中,A可以是作为文件源的发送端,B和C可以作为文件接收终端的接收端,这里为表达方便,将A、B、C一律称为节点,同时假设在启动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步骤中,经过通道管理工具1进行路由设定后确定不存在其他路由节点作为前提。
1)启动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在节点A、B、C都需要安装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并启动这三个节点上的全部服务。
2)添加通道
在节点A中添加通道Q_A,在节点B中添加通道Q_B,在节点C中添加通道Q_C,刷新后节点生效设置相应的参数。其中A节点Q_A的目标通道设置为:Q_B和Q_C。
3)添加任务
适配器管理工具2在节点A的适配器4上添加发送任务Send_task_a,其发送目录设置为c:\send_task_a;在节点B、C的适配器上添加文件接收任务Recv_task_a,接收目录设置为c:\recv_task_a。节点A的Send_task_a任务对应通道Q_A;节点B的Recv_task_a任务对应通道Q_B;节点C的任务Recv_task_a对应通道Q_C。
4)传送文件
在节点A拷贝需要发送的文件到发送目录c:\send_task_a,节点A上的适配器4将按照任务的设置,在指定时间将文件写入通道Q_A,然后通道Q_A发送文件到通道Q_B和Q_C,最后B上的适配器4和C上的适配器4执行接收任务,分别从通道Q_B,Q_C接收上述文件到各自的接受目录c:\recv_task_a。
在图4和图5所应用的场景中,在适配器管理工具添加发送和/或接受任务时,可以指定外部动作,当适配器4接收到文件后,所述适配器4还可以触发外部动作,从而调用此外部动作。这里的外部动作是系统可运行的命令(如:C:\Savefile.exe),在发送和接收文件后被自动触发,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将接收到的文件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
在传输完文件后,进入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
通道管理工具1执行S401,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适配器管理工具2执行S402,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受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进一步地,在所述全局监视工具6用于执行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全局监视工具6可以是监视整个文件传输系统的图形界面工具,可以包括查看服务器的网络连通状态和服务的运行状态;查看正在发送和接收的文件情况;查询发送和接收的文件历史记录。
全局监视工具6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具有了监视管理职能,成为完整的自成体系的文件传输系统。
本发明可以优选基于CORBA中间件平台来实现一种可靠、高效的文件数据传输。并且不限于应用在企业服务总线技术领域的文件传输。
以上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但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用于实践本发明的各种替换设计和实施方式均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l为发送端指定文件传输的目标端,启动通道服务,启动适配器服务;
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
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
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
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其中,S2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包括:
S21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如果存在,则进入S22;如果不存在,则进入S23;
其中,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
S23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
S22通过路由转发传输包括:
S221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路由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进入S222;
S222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224;不一致时进入S223;
S223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224;
S224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S225;
S225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进入S226;
S226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
S227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进入S228;
S228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
S102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当一致时,进入S104;不一致时进入S103;
S103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进入S104:
S104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进入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点到点方式直接传输S23包括:
S231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进入步骤S232;
S232为所述发送端添加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进入S233;
S233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进入S234;
S234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进入S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S3在所述目标端接收文件包括:
S301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关闭通道服务,关闭适配器服务包括:
S401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S402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收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所述S5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包括:
S501启动监视,开始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过程;
S502结束监视。
6.一种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道服务模块,包括通道管理工具和通道;
适配器服务模块,包括适配器管理工具和适配器;
全局服务模块,包括全局路由服务器和全局监视工具;
所述通道管理工具用于为发送端和目标端配置通道;以及,
对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各自所配置的通道;然后为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之间设定路由;所述通道管理工具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路由节点;当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管理工具确定所述发送端到所述目标端所经过的所有路由节点依次为第一路由节点、第二路由节点直至第N路由节点,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配置通道:以及,对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不一致的信息进行修改,重新确定路由节点和/或所配置的通道;然后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将所述发送端后的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以此类推,直至将所述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所述目标端前的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当不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管理工具将目标端的通道设置为发送端的通道的目标通道;
所述通道管理工具还用于删除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和/或所述路由节点的通道;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用于为所述发送端添加文件发送任务并指定发送目录,为所述目标端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接收目录;以及,为每个所述路由节点分别添加文件接收任务并指定文件接收目录;
所述适配器管理工具还用于删除所述发送任务和所述指定的发送目录以及所述接收任务和所述指定的接收目录;
所述通道用于在所述通道服务中传输文件;以及,
当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从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写入该第一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一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通道;以此类推,直至所述第N路由节点从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接收文件井写入该第N路由节点的接收目录,然后将文件复制转发给该第N路由节点的通道的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当不存在路由节点时,所述通道将文件从所述发送端的通道转发到其目标通道即所述目标端的通道;
所述适配器用于将要发送的文件复制到所述发送目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文件写入所述发送端的通道:以及,
所述目标端从所述目标端的通道接收文件并复制到所述目标端的接收目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局路由服务器用于分别判断所述发送端、所述目标端与各自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分别判断每个所述路由节点与所配置的通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
所述全局监视工具用于监视并记录通道服务和适配器服务。
CN201110029312.1A 2011-01-27 2011-01-27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4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9312.1A CN102624753B (zh) 2011-01-27 2011-01-27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9312.1A CN102624753B (zh) 2011-01-27 2011-01-27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753A CN102624753A (zh) 2012-08-01
CN102624753B true CN102624753B (zh) 2014-11-26

Family

ID=4656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931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4753B (zh) 2011-01-27 2011-01-27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4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377A (zh) * 2017-10-26 2018-02-23 四川云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策略化及高容错性的传输方法
CN112714198B (zh) * 2021-03-29 2021-05-28 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Esb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506A (zh) * 2007-12-29 2008-08-2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CN101771548A (zh) * 2008-12-29 2010-07-07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5995A (ja) * 1997-11-07 1999-05-28 Hitachi Ltd バスのデータ伝送方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506A (zh) * 2007-12-29 2008-08-2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CN101771548A (zh) * 2008-12-29 2010-07-07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Adapter;高新产品网;《http://www.chinahtp.com/ProductHtml1/2006-04/Product20063578.htm》;20060414;第1页 *
InterPipe;高新产品网;《http://www.chinahtp.com/ProductHtml1/2006-04/Product20063573.htm》;20060414;第1-2页 *
JP特开平11-145995A 1999.05.28 *
高新产品网.InterAdapter.《http://www.chinahtp.com/ProductHtml1/2006-04/Product20063578.htm》.2006,第1页. *
高新产品网.InterPipe.《http://www.chinahtp.com/ProductHtml1/2006-04/Product20063573.htm》.2006,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753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8829B2 (e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tactical network
US67484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11902130B2 (en) Data packet loss detection
CN101204039A (zh) 设备向服务器注册的系统及方法
US6925488B2 (en)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s automation
US20080162690A1 (e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8266239B2 (en) Remote services system relocatable mid level manager
US10795912B2 (en) Synchronizing a forwarding database within a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CN102624753B (zh) 企业服务总线的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08225740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Yarvis et al. Conductor: Distributed adaptation for complex networks
KR100597405B1 (ko) 소켓 어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중계 시스템및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KR100583177B1 (ko) 중복 과금을 방지하기 위한 과금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및 그과금 서버
Morgenroth Event-driven Software-architecture for Delay-and 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ing
JP5287440B2 (ja) 障害時の無停止通信復旧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332130B2 (en) Universal SMDR buffer
KR100606893B1 (ko) 통신망에서의 장애 관리 방법
CN115208612B (zh) 一种复杂组网安全系统
JP2007164806A (ja) データ資源を配付する方法
JP4096749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適応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の動作プログラム
JP4038406B2 (ja) イベント共有システム、ホスト、イベント共有方法及びイベント共有プログラム
Kornienko E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CN114416878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00018080A1 (en) File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107151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分级模式的远程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