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5099A -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5099A
CN104425099A CN201310399425.XA CN201310399425A CN104425099A CN 104425099 A CN104425099 A CN 104425099A CN 201310399425 A CN201310399425 A CN 201310399425A CN 104425099 A CN104425099 A CN 104425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enter pillar
joint portion
inductance element
type induc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9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994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5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5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5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其组装式电感元件包括第一座体、中柱、第二座体以及线圈。本发明以该中柱的一端结合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该线圈环套该中柱,并且将第二座体的第二结合部结合该中柱的另一端,而形成本发明的电感元件。本发明的电感元件可有效减少原料的消耗,能避免现有电感因为掏料所造成的原料浪费。

Description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式的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电感元件常作为电子电路中的被动元件,主要包含磁芯以及由导线所构成的线圈,将线圈绕设于该磁芯而形成电感。
请参阅图1A至图1C,其为现有电感元件的制作流程图。如图所示,在图1A中,现有的电感元件1是先提供磁性材料10,并使用加工机加工成圆柱体,然后使用加工机对该圆柱体的两侧边进行掏料,以形成电感元件的铁芯11,如图1B所示。并且在铁芯11加工完成后,以线圈12绕设于加工后的铁芯11,而形成电感元件1。
上述的现有电感元件的制作过程,由于是以单一材料加工成圆柱后再进行掏料,因此,现有对于材料进行掏料的过程无形中造成了材料上的浪费,造成电感元件1的生产成本提高。而且,由于其系对铁芯11掏料的后再以线圈12绕设于铁芯11上,因此,无法依照每个电感元件1的情况不同而选则不同材料作为电感的铁芯11。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为对单一材料加工掏料而造成无谓的浪费,已成为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缘此,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电感元件,将第一座体、中柱以及第二座体各别制作完成,再予以组装,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掏料方式制作铁芯,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电感元件的制法,通过组装方式制作电感元件,因此,电感元件的铁芯的各部件可以视情况选用不同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式电感元件包括第一座体、中柱、第二座体以及线圈。第一座体具有第一结合部;中柱的一端结合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第二座体具有第二结合部,供该第二座体结合至该中柱相对该第一座体的另一端,而使该中柱夹置于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线圈环套该中柱,且以一导线的中段螺旋卷绕而成。
本发明所提供组装式电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1)提供具有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座体;(2)将中柱的一端结合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3)将线圈套置于该中柱;及(4)提供具有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座体,并通过该第二结合部将该第二座体结合于该中柱的另一端。
由上可知,相较于现有以单一材料先制成圆柱型再进行掏料所形成的电感铁芯,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感元件系采用组装方式制成电感铁芯,由于无需掏料,故可减少电感元件的制造过程中无谓的浪费。此外,由于本发明系为组装式结构,因此,在铁芯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材料。由此,在电感元件的制造过程中,可通过不同材料的选用进而控管电感元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现有电感元件的制作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的铁芯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电感元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铁芯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感元件制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发明组装式电感元件的分解图,图2B为本发明组装式电感元件的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感元件2包括第一座体21、中柱22、第二座体23以及线圈24。第一座体21具有第一结合部211,中柱22的一端结合该第一结合部211。第二座体23具有第二结合部231,供该第二座体23结合至该中柱22的另一端,而使该中柱22夹置于该第一座体21与第二座体23之间,由此形成电感元件2的铁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中柱22与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3具有较佳的结合效果,故本发明系将第一座体21的第一结合部211设计为凹槽,并且将第二座体23的第二结合部231同样设计为凹槽,而在中柱22的一端及另一端则分别形成有对应于该第一结合部211以及第二结合部231的第一凸体221及第二凸体222。第一凸体221用以对应地嵌合第一座体21的第一结合部211,第二凸体222用以对应地嵌合于第二座体23的第二结合部231,该中柱22通过该第一凸体221以及第二凸体222而结合该第一座体21与该第二座体23。
在图2B中,其在中柱22缠绕有线圈24,而完成本发明的电感元件2。其中,该线圈24可以先利用一导线的中段螺旋卷绕而成,待中柱22与第一座体21结合后,将卷绕而成的线圈24环套于该中柱22,并且将第二座体23结合该中柱22的另一端。
虽然在本实施例,仅例举线圈24环套于中柱22的方式做说明。然,并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也可先将中柱22与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3组装完成电感元件2的铁芯后,再将线圈24以缠绕方式卷绕于中柱22,以完成本发明的电感元件2。
请参阅图2C,其为本发明的中柱与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中柱22与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3的组合方式,除了可以使用前述的组装方式外,还可将凸体与凹槽对调。即在中柱2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三凹槽223以及第四凹槽224,而在第一座体21的第一结合部211形成有第三凸体,并且将第二座体23的第二结合部231形成有第四凸体,通过第一结合部211的第三凸体与第二结合部231的第四凸体对应地结合第三凹槽223以及第四凹槽224,以使第一座体21、中柱22以及第二座体23相结合。
须说明的是,虽然在本案的实施例中系例举凹槽与凸体的结合方式,但凹槽与凸体的结合方式仅用以作为实施方式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上述说明而作其他改良。例如,在凸体上增设螺纹,并且将凹槽置换为螺孔,通过螺合的方式使凸体与凹槽彼此结合,或是利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中柱22、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3。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感元件还包括两个导针,该两个导针设置于该第二座体相反于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主要用于线圈接线。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电感元件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电感元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具有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座体,接着进入步骤S2。在步骤S2中,将中柱的一端结合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接着进入步骤S3。在步骤S3中,以线圈套置于该中柱,然后进入步骤S4。于步骤S4中,提供具有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座体,并通过该第二结合部将该第二座体结合该中柱的另一端。
其中,在步骤S2中,可在中柱形成有凸体,并且在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形成有凹槽,通过凸体嵌合于凹槽,使该中柱与该第一座体相结合。而在步骤S4同样可用凸体与凹槽相互嵌合的方式使中柱与第二座体相结合。
由于本发明的电感元件采用组装的方式取代现有的以单一材料进行掏料加工的制作方式,使得本发明的电感元件在制作上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减少无谓的浪费,因此大幅降低电感元件的生产成本。而且,在各个组成构件的材料选择上可以依照实际情况需要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例如,中柱缠绕线圈用以在线圈通电时于中柱产生磁力线并移动,因此中柱可以选用具有高饱和磁力线密度的材料,例如铁粉芯。至于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可以选用较低饱和磁力线密度的材料,例如铁氧体。选用不同材料组成电感元件,可以视情况在制作过程中针对比较重要的特定构件选用较昂贵的材料,其余组成构件可选用价格较低廉的材料,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Claims (10)

1.一种组装式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座体,具有第一结合部;
中柱,其一端系结合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
第二座体,具有第二结合部,供该第二座体结合至该中柱相对该第一座体的另一端,而使该中柱夹置于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及
线圈,环套该中柱,且以一导线的中段螺旋卷绕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为凹槽,对应结合至该中柱的两端上形成的凸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为凸体,对应结合至该中柱的两端上形成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中柱为铁粉芯材质,而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为铁氧体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针,设置于该第二座体相反于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
6.一种组装式电感元件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提供具有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座体;
B、将中柱的一端结合该第一座体的第一结合部;
C、将线圈套置于该中柱;及
D、提供具有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座体,并通过该第二结合部将该第二座体结合该中柱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柱与该第一座体,以及该中柱与该第二座体之间以嵌合方式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为凹槽,以对应结合至该中柱的两端上形成的凸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为凸体,以对应结合至该中柱的两端上形成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柱的材质为铁粉芯,该第一座体及该第二座体的材质为铁氧体。
CN201310399425.XA 2013-09-05 2013-09-05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Pending CN104425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9425.XA CN104425099A (zh) 2013-09-05 2013-09-05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9425.XA CN104425099A (zh) 2013-09-05 2013-09-05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5099A true CN104425099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9425.XA Pending CN104425099A (zh) 2013-09-05 2013-09-05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50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53514A (ja) * 2018-09-26 2020-04-02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6038A (zh) * 1985-09-19 1987-03-18 阿尔卡泰尔有限公司 小型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051A (zh) * 1990-09-21 1992-06-17 美商扩可夫有限公司 电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H07297045A (ja) * 1994-04-20 1995-11-10 Tokin Corp ドラム形磁心
JP2002280223A (ja) * 2001-03-15 2002-09-27 Tdk Corp コ ア
CN101441923A (zh) * 2007-11-21 2009-05-27 达考越有限公司 功率电感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570339U (zh) * 2009-09-17 2010-09-01 周玮 一种高效率节能扼流线圈
CN203521101U (zh) * 2013-09-05 2014-04-02 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式电感元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6038A (zh) * 1985-09-19 1987-03-18 阿尔卡泰尔有限公司 小型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051A (zh) * 1990-09-21 1992-06-17 美商扩可夫有限公司 电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H07297045A (ja) * 1994-04-20 1995-11-10 Tokin Corp ドラム形磁心
JP2002280223A (ja) * 2001-03-15 2002-09-27 Tdk Corp コ ア
CN101441923A (zh) * 2007-11-21 2009-05-27 达考越有限公司 功率电感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570339U (zh) * 2009-09-17 2010-09-01 周玮 一种高效率节能扼流线圈
CN203521101U (zh) * 2013-09-05 2014-04-02 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式电感元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53514A (ja) * 2018-09-26 2020-04-02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JP7253891B2 (ja) 2018-09-26 2023-04-07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1481B2 (ja) バランストランス
US9082541B2 (en) Coil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685769B2 (en) Integrated inductor and integrated inductor magnetic core of the same
JP2008205466A (ja) 磁気部品
CN103515066A (zh) 用于软开关转换器的集成磁性元件
US20120280780A1 (en) Bobbin and transform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3931710U (zh) 一种组合式屏蔽电感
JP2018133354A (ja) コイル部品
CN104425099A (zh) 组装式电感元件及其制法
KR20070106455A (ko) 자성소자
CN203521101U (zh) 组装式电感元件
CN210156230U (zh) 变压器与共模滤波器整合元件
CN206906765U (zh) 一种ois对焦马达
US2011016762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il holders
CN202601372U (zh) 漏磁式变压器
CN203850141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外壳及电流互感器
CN205194486U (zh) 一种低漏感变压器以及电源
CN205845683U (zh) 三相共轭电感
CN105405574A (zh) 一种eqv型共模滤波器
CN104217846A (zh) 电感器
CN203760392U (zh) 一种引出脚及其插拔式电磁继电器
JP3187497U (ja) 磁性部品
CN203397868U (zh) 一种变压器
JP2018046083A (ja) コイル部品
CN201498327U (zh) 供磁性组件使用的微型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