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5043B -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5043B
CN104425043B CN201310379110.9A CN201310379110A CN104425043B CN 104425043 B CN104425043 B CN 104425043B CN 201310379110 A CN201310379110 A CN 201310379110A CN 104425043 B CN104425043 B CN 104425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valve
overpressure protection
pressure
heat removal
residua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91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5043A (zh
Inventor
张波
刘竞
刘喜超
高亚甫
宫爱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791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5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5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5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5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4Safety arrangements
    • G21D3/06Safety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faults within the pla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实时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实时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稳压器安全阀的第二超压保护状态能够对高温超压进行保护,且其第一超压保护状态与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超压保护状态共同实现低温时的超压保护,正常情况下系统低温超压保护由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开启实现,余热排出系统被隔离时,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对系统的低温超压进行保护,加强了低温工况下的超压保护,显著降低反应堆压力容器脆性断裂风险。

Description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保护,尤其涉及一种在余热排出系统因为事故被隔离的情况下,实现简单、有效的主回路冷态超压防护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材料为不锈钢,在低温工况下存在冷脆现象,尤其是经过长期辐照后,材料断裂韧性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低温工况下,反应堆压力容器脆性断裂风险高,参见图2是主回路压力容器的温度-极限承受压力曲线示意图,曲线C1表示压力容器在随着温度变化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曲线C1的上方区域即为压力容器脆性断裂风险高的情况,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运行压力必须被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置了稳压器安全阀,用于执行功率运行期间主回路的超压保护功能,但由于其开启压力较高,不能用作低温工况下的超压保护。
在启、停堆期间,当系统温度较低时,通常由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开启压力定值:P1)来防止主回路超压。参照图2,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投入保护状态的条件是主回路温度低于温度T1,在这种低温状态下,一旦主回路压力到达压力P1,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进行卸压。一旦余热排出系统出现破口,该系统将被隔离,主回路只能依靠稳压器上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定值:P3)来执行超压保护,由于稳压器安全阀的自动开启压力太高,在温度低于T1的情况下不能保护压力容器。
因此现有技术的上述低温超压保护完全依赖于余热排出系统,导致主回路的低温超压保护比较脆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低温超压保护完全依赖于余热排出系统的保护脆弱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余热排出系统因为事故被隔离的情况下,实现简单、有效的主回路冷态超压防护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并判断主回路的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如果是,转步骤S2,否则,转步骤S3;
S2、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
S3、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所述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处于正常状态时,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一开启压力P1,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失效时,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二开启压力P2,控制所述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所述稳压器安全阀,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三开启压力P3,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二开启压力P2大于所述第一开启压力P1。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三开启压力P3大于所述第二开启压力P2。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稳压器安全阀投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必须由操作人员手动确认生效。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操作人员手动确认生效的条件是所述主回路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且所述主回路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P4。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中,所述预设压力P4小于所述第一开启压力P1,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系统、检测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和主回路系统;
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检测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和主回路系统相连接,所述检测系统还分别与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和主回路系统相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并将结果输送至所述主控系统;
所述主控系统用于判断所述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并在所述实时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所述余热排出系统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以及主回路系统的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所述主控系统还用于在所述实时温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所述余热排出系统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以及所述主回路系统的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所述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中,所述主控系统用于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失效且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二开启压力P2时,控制所述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进而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实施本发明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稳压器安全阀设置为可以处于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和第二超压保护状态,其中第一超压保护状态与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超压保护状态共同实现低温时的超压保护,正常情况下系统的低温超压保护首先由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开启进行保护,由于稳压器安全阀完全独立于余热排出系统,因此在余热排出系统出现状况被隔离时,系统依赖于稳压器安全阀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同样可以对系统的低温超压进行保护,且在高温超压时,稳压器安全阀又可投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用于系统高温时的超压保护,如此本发明在不影响原有的主回路超压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加强了低温工况下的主回路超压保护,可以显著降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脆性断裂风险,而且本发明在不必增加额外的保护系统,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回路压力容器的温度-极限承受压力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低温超压保护完全依赖于余热排出系统的保护脆弱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余热排出系统因为事故被隔离的情况下,实现简单、有效的主回路冷态超压防护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参考图1是本发明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100、检测系统200、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
主控系统100分别与检测系统200、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相连接,检测系统200还分别与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相连接;
检测系统200用于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并将结果输送至主控系统100;
主控系统100用于判断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并在实时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余热排出系统300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以及主回路系统400的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主控系统100还用于在实时温度不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余热排出系统300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以及主回路系统400的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
在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处于正常状态时,当检测系统200检测到的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一开启压力P1,余热排出系统300内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主回路的压力;
在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失效时,当检测系统200检测到的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二开启压力P2,主控系统100控制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稳压器安全阀,实现降低主回路的压力。
参考图3是本发明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S1、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判断主回路的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是,转步骤S2,否则转步骤S3;
其中,步骤S2为针对主回路处于低温时的超压保护,步骤S3为针对主回路处于高温时的超压保护。
S2、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具体执行步骤S21至S24;
本实施例中T1优选的180摄氏度。
S21、如果主回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实时压力没有到达第一开启压力P1,则转步骤S1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如果达到,转步骤S22;
S22、若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处于正常状态未被隔离,则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主回路的压力,在系统压力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时,关闭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转步骤S1,继续系统的超压保护;若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被隔离,则转S23;
S23、如果检测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实时压力没有到达第二开启压力P2,转步骤S1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如果达到,转步骤S24;
S24、稳压器安全阀开启,此处的开启并不是依靠稳压器安全阀感受压力实现的自动开启,而是控制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稳压器安全阀,实现主回路卸压。由于主回路可能是满水状态,一旦发生冷态超压事故,压力上升非常快,为了有效保护压力容器,稳压器安全阀的开启必须是自动的,在系统压力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时,关闭稳压器安全阀,转步骤S1,继续系统的超压保护。
S3、余热排出系统进入隔离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第一超压保护状态自动失效。具体执行步骤S31至S32;
S31、如果主回路的实时压力没有到达第三开启压力P3,转步骤S1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如果到达,转步骤S32;
S32、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主回路的压力。此时稳压器安全阀的开启是完全通过感受压力实现的自动开启,在系统压力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时,关闭稳压器安全阀,转步骤S1,继续系统的超压保护。
关于上述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和第二超压保护状态:在主回路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稳压器安全阀自动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后,第一超压保护自动自动取消;在主回路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稳压器安全阀自动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后,第二超压保护不用控制其是否取消,因为如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到,正是因为第二超压保护的开启压力很高,所以不能用于低温时的超压保护。
其中,第二开启压力P2是依据压力容器脆性断裂风险来确定,且新增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投入后,为了不影响稳压器安全阀现有的功率运行期间的超压保护功能,第二开启压力P2应大于第一开启压力P1,这样在原有的余热排出系统正常工作时,低温时的超压保护依旧由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开启实现卸压,只有在余热排出系统出现状况被隔离时,才由稳压器安全阀执行低温时的超压保护,且第二开启压力P2与第一开启压力P1不能太接近,否则会导致在压力变化太快时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和稳压器安全阀都开启。
另外,第三开启压力P3大于第二开启压力P2。高温时的超压值比低温时的超压值高很多。
优选的,为了不影响稳压器安全阀现有的功率运行期间的超压保护功能,新增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是否能够投入使用是需要由操作员手动确认生效的。且考虑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压力的上升是非常快的,因此手动确认生效时主回路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P4,且为了避免影响高温时稳压器安全阀的工作,手动确认生效时主回路的温度应低于第二预设温度T2。
关于上述第二预设温度T2和预设压力P4:由于稳压器安全阀增加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就是为了在余热排出系统被隔离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超压进行保护,因此,在可能出现低温时超压的状况之前必须手动确认稳压器安全阀增加的第一超压保护生效,且同样的因为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压力变化太快,确认生效的操作要尽可能的提前,因此预设压力P4应小于第一开启压力P1,同样的温度方面,第二预设温度T2应高于第一预设温度T1。
参考图2,例如,用虚线C2表示反应堆启堆或者停堆的过程,用虚线C3表示温度低于T1时的系统超压过程。在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T2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P4的时候,操作人员手动确认稳压器的第一保护状态可以生效。
关于低温时的超压保护,下面举例以停堆的过程中的低温超压保护进行详细阐述:停堆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同时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启动第一超压保护状态。进入超压保护状态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第一开启压力P1,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的稳压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第二开启压力P2,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一旦压力到达第一开启压力P1,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主回路卸压;如果余热排出系统出现状况,被隔离失效了,此时系统压力得不到释放继续增加,当压力到达第二开启压力P2时,控制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稳压器安全阀,实现主回路卸压。如此实现低温时的双重超压保护。
关于高温时的超压保护,下面举例以启堆的过程中的高温超压保护进行详细阐述:在启堆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同时稳压器安全阀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自动取消并启动第二超压保护状态。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的稳压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第三开启压力P3,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一旦压力到达第三开启压力P3,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主回路卸压。如此实现高温时的双重超压保护。
上述仅仅是就低温和高温时的超压保护选择两种情况进行阐述,并非限于上述情况,无论是启堆还是停堆,实际上都涉及到上述低温时的超压保护和高温时的超压保护。
本发明将稳压器安全阀设定为可以处于两种状态: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和第二超压保护状态,其中第一超压保护状态与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超压保护状态共同实现低温时的超压保护,正常情况下系统的低温超压保护首先由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的开启进行保护,由于稳压器安全阀完全独立于余热排出系统,因此在余热排出系统出现状况被隔离时,系统依赖于稳压器安全阀的第一超压保护状态,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同样可以对系统的低温超压进行保护,且在高温超压时,稳压器安全阀又可转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第二超压保护状态其实就是用于系统高温时的超压保护,如此本发明在不影响原有的主回路超压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加强了低温工况下的主回路超压保护,可以显著降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脆性断裂风险,而且本发明在不必增加额外的保护系统,实施成本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并判断主回路的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如果是,转步骤S2,否则,转步骤S3;
S2、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
S3、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所述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处于正常状态时,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一开启压力P1,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失效时,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二开启压力P2,控制所述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所述稳压器安全阀,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其中,稳压器安全阀强制开启并不是依靠稳压器安全阀感受压力实现的自动开启,而是主控系统控制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稳压器安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三开启压力P3,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开启,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启压力P2大于所述第一开启压力P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启压力P3大于所述第二开启压力P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稳压器安全阀投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必须由操作人员手动确认生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人员手动确认生效的条件是所述主回路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T2且所述主回路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P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压力P4小于所述第一开启压力P1,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
8.一种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系统(100)、检测系统(200)、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
所述主控系统(100)分别与所述检测系统(200)、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相连接,所述检测系统(200)还分别与所述余热排出系统(300)和主回路系统(400)相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200)用于检测主回路的实时温度和实时压力并将结果输送至所述主控系统(100);
所述主控系统(100)用于判断所述实时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并在所述实时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所述余热排出系统(300)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超压保护状态以及主回路系统(400)的稳压器安全阀进入第一超压保护状态,所述主控系统(100)还用于在所述实时温度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所述余热排出系统(300)的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进入隔离状态以及所述主回路系统(400)的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自动取消所述第一超压保护状态并进入第二超压保护状态;
所述主控系统(100)用于在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安全阀失效且所述主回路的压力达到第二开启压力P2时,控制所述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所述稳压器安全阀,进而实现降低所述主回路的压力;
其中,稳压器安全阀强制开启并不是依靠稳压器安全阀感受压力实现的自动开启,而是主控系统控制稳压器安全阀的电磁阀自动带电,以强制打开稳压器安全阀。
CN201310379110.9A 2013-08-27 2013-08-27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425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9110.9A CN104425043B (zh) 2013-08-27 2013-08-27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9110.9A CN104425043B (zh) 2013-08-27 2013-08-27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5043A CN104425043A (zh) 2015-03-18
CN104425043B true CN104425043B (zh) 2017-09-19

Family

ID=5297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9110.9A Active CN104425043B (zh) 2013-08-27 2013-08-27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50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360A (zh) * 2016-09-27 2017-02-1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核电站超压保护功能的方法
CN107887038B (zh) * 2017-11-15 2020-02-14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冷超压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0826217B (zh) * 2019-11-01 2021-08-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反应堆冷超压稳压器安全阀阈值计算方法
CN111524623B (zh) * 2020-04-30 2022-02-2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稳压器安全阀定值和排布方法
CN111895170B (zh) * 2020-07-20 2022-05-20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压力安全阀故障识别方法及故障识别装置
CN113571211B (zh) * 2021-07-06 2023-12-1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反应堆超压保护系统及方法、核电系统及其一回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4164A (en) * 1982-06-03 1986-04-22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Valve control for low temperature overpressure protection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
JP2001296387A (ja) * 2000-02-08 2001-10-26 Toshiba Corp 原子炉冷却設備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01190660Y (zh) * 2008-02-19 2009-02-04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氮泵橇超压超低温自动保护系统
JP5315167B2 (ja) * 2009-08-11 2013-10-16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沸騰水型原子力プラント及び原子炉圧力容器の耐圧漏洩試験方法
KR101200216B1 (ko) * 2012-02-07 2012-11-09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원자력 발전소의 물분사 잔열제거 시스템
CN202711090U (zh) * 2012-06-21 2013-01-30 南京利德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高温高压水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5043A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5043B (zh) 核电站主回路的超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32206B (zh)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启/停堆工况的超压保护方法
JP5701033B2 (ja) 原子炉停止装置
US11646123B2 (en) Three-way valve operational to both transfer steam to a decontamination water tank under one accident situation and discharge the steam to atmosphere under a different accident situation
US20220351871A1 (en) An integrated passive reactor system
JP5675256B2 (ja) 原子力施設の制御システム
JP6466704B2 (ja) 燃料/冷却材相互作用の影響緩和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
JP5675208B2 (ja) 原子力施設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11681794B (zh)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全范围sgtr事故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13552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tmospheric releas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caused by severe accident
CN103725813A (zh) 一种trt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469840A (zh) 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
JPH08170998A (ja) 過渡的過出力に対する強化保護系
CN205751539U (zh) 一种核电站的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
CN110911024A (zh) 用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的缓释装置
JP2020020580A (ja) 原子炉停止装置、原子力プラント及び原子炉停止方法
JP6505889B1 (ja) 原子炉の異常緩和設備及び制御棒の固着判定方法
EP3493218A1 (en) Safety system
Xu et al. Transient Analysis of Dedicat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Under High-Pressure Condition in Severe Accident for Tianwan 56 Nuclear Power Plant
KR102414701B1 (ko) 원전 중대사고 발생 시 요오드 방출 저감장치
Xu et al. Consideration of Human Factors in SGTR Mitigation Strategy
JPH08201561A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安全系
US20150131770A1 (en)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 and Emergency Core Cooling Method for Fail-Safe Water-Cooled Reactor System
Chung et al. Analysis for Conceptual Design Combination of Passive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
Jintang et al. A Study of AP1000 Nuclear Power Plant SGTR Event Processing Strate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