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522A -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522A
CN104412522A CN201380031926.0A CN201380031926A CN104412522A CN 104412522 A CN104412522 A CN 104412522A CN 201380031926 A CN201380031926 A CN 201380031926A CN 104412522 A CN104412522 A CN 104412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th
image data
image
antenna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19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522B (zh
Inventor
远藤隆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2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5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该无线通信终端等中,天线部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影像信号处理部处理从指向性天线发送来的影像数据。控制部将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使天线部通过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通信路径设定为不同于第1通信路径的第2通信路径,使天线部通过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指向性天线的无线通信发送或接收影像数据的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2年6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39574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由影像接收终端选择并显示从多个影像发送终端发送来的影像的情况下,在影像接收终端与影像发送终端之间配置影像信号切换装置(切换器),通过缆线分别连接影像接收终端与影像信号切换装置以及影像信号切换装置与影像发送终端,通过控制影像信号切换装置进行影像的选择。在所使用的影像接收终端和影像发送终端的台数增加的情况下,缆线的配线和影像信号切换装置的结构会变得复杂,并且还存在无法迅速应对影像接收终端和影像发送终端的布局变更的问题。
近些年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的提升,能够从影像发送终端通过无线向影像接收终端传输高清影像,可以考虑通过切换影像接收终端与影像发送终端的无线连接来选择显示于影像接收终端上的影像的方法。
作为影像数据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使用较宽的频带宽度并能够实现高速无线传输的使用60GHz频带的毫米波无线技术受到关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作为毫米波无线技术的标准规格的WirelessHD规格中,规定了作为高速传输信道的HRP(High Rate PHY)和作为低速传输信道的LRP(Low Rate PHY)。
HRP使用窄指向性的天线,因而通信路径的范围被限定,然而,由于可获得较高的增益,因此用于影像数据等的高速率的影像数据传输。另一方面,LRP为低速率且使用宽指向性的天线,因而相比HRP其通信路径的范围不被限定,通信不易中断,因此用于控制数据等的传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28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毫米波无线具有接近光的性质,具有直线传播性较高的特征,因而在人体等遮蔽物横穿通信路径时通信会容易中断。为了避免该问题,在传输影像数据的期间内由于障碍物在通信路径上移动等而使无线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使用有源阵列天线等变更天线的指向性,设定无线环境良好的通信路径,从而进行维持通信速率的控制。
例如图22所示,在影像发送终端TX使用通信路径P1向影像接收终端RX发送影像数据的期间内在通信路径P1产生了通信障碍的情况下,通过天线的指向性的变更将通信路径从通信路径P1变更为通信路径P2。然而,在由于门的开闭等的影响而使无线环境突发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为进行最合适的通信路径的设定需要耗费时间,有时影像会中断。图23示出从影像发送终端向影像接收终端发送影像数据的情形。图中的右方向表示时间经过。
在图23的例子中,在通过通信路径P1发送了第1帧的影像数据后,通信路径变更为通信路径P2,然而该变更耗费时间,有时在进行变更的期间内应发送的帧的影像数据未被发送,影像会中断。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影像不易被中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具有: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天线部在与作为所述影像数据的发送或接收的对方的其他通信终端之间发送或接收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有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第2通信路径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第1方面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在发送或接收多帧或多场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发送或接收最初的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的时刻之前的时刻,经由所述天线部测定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在发送或接收多帧或多场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和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经由所述天线部测定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第4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在第1帧期间内或第1场期间内测定无线状态的多个通信路径与在所述第1帧期间内或所述第1场期间内的紧后面的第2帧期间内或第2场期间内测定无线状态的多个通信路径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在第3方面或第4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表示测定所述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的结果的测定结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第6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测定结果信息,选择并设定所述第1通信路径和所述第2通信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在第7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降低如下的通信路径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的下1帧期间内或下1场期间内设定的优先级,其中,该通信路径是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时的通信错误的产生量超过规定阈值的通信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在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部补充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与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中彼此不足的数据而生成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第10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第1无线通信终端和第2无线通信终端,所述第1无线通信终端具有:第1天线部,其具有第1指向性天线,该第1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第1处理部,其处理从所述第1指向性天线发送来的影像数据;以及第1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第1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第1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所述第2无线通信终端具有:第2天线部,其具有第2指向性天线,该第2指向性天线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第2处理部,其处理从所述第1指向性天线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以及第2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所述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第2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所述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第2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第11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由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该无线通信方法具有:第1步骤,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第2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第3步骤,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以及第4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第12方面的程序是用于使无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执行步骤的程序,该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该程序使无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第1步骤,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第2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第3步骤,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以及第4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能够在同一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通过第1通信路径和第2通信路径双方传输影像数据,因此影像不易被中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指向图案表的内容的参考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路径表的内容的参考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状态表的内容的参考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从影像发送终端向影像接收终端发送影像数据的情形的参考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影像接收终端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由于通信障碍的产生而变更通信路径的情形的参考图。
图2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从影像发送终端向影像接收终端发送影像数据的情形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具有影像的发送功能的影像发送终端的电气结构。图1所示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由控制部101、ROM102、RAM103、天线部104、影像信号处理部107和操作部108构成,如图所示彼此连接。此外,在影像发送终端100上连接影像源110。
控制部101按照储存于ROM102中的程序进行动作,控制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动作时序。ROM102是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在ROM102中存储用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控制的程序数据和包含通信设定参数的各种设定信息。
RAM103作为用于控制部101的运算等的工作区、暂时储存各种设定等的区域而被使用。天线部104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影像数据。作为一例,天线部104具有无线通信电路部105和天线106。无线通信电路部105由无线通信所需的高频电路部、编码/解码电路部、缓冲存储器等构成,连接着天线10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的方式的一例,使用利用了毫米波的无线方式。天线106是能够控制指向性的指向性天线。
天线106由自适应阵列天线构成,通过指向模式和无指向模式中的某种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控制部101控制由构成天线106的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无线信号的位相的设定,从而能够切换指向模式和无指向模式。在指向模式中,按照由控制部101进行的设定,控制天线106在水平面内和垂直面内的指向角,形成对应于规定的指向角的波束。
指向模式下的天线106的指向角的图案是按照指向图案表设定的。图12示出指向图案表的一例。指向图案表包括“Direction(方向)”、“水平[°]”、“垂直[°]”的各项目的值。“Direction”是用于识别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水平[°]”是水平面内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垂直[°]”是垂直面内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水平面内和垂直面内的指向角为-45°~+45°的范围内以45°的分辨率进行控制,能够形成与Direction1~Direction9所示的9种图案对应的波束。由此,在发送接收时能够得到较高的增益,然而能够使用的指向角的范围被限定。图12所示的指向图案表储存于ROM10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设定天线106的指向,然而天线106的指向角的范围和天线106的指向角的分辨率不限于此。无指向模式相比指向模式而言其发送接收时的增益较差,然而能够设定约180°的较大的指向角。
影像信号处理部107按照规定的方式对从影像源110供给的影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将压缩后的影像数据储存于RAM103内的缓存器中。在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压缩处理完成的时刻,影像信号处理部107产生影像数据就绪中断,该影像数据就绪中断用于向控制部101通知已准备了影像数据。
操作部108具有电源开关、操作开关、设定开关等的多个开关,将这些开关的状态和状态变化作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01。此外,操作部108中配置有多个LED,该多个LED用于报告与影像接收终端的连接状态和通信状态。
影像源110是摄像机、DVD播放器等供给影像数据的设备,经由HDMI(注册商标)或DVI的影像接口与影像信号处理部107连接。在图1中,在与配置控制部101等的壳体不同的其他壳体中配置影像源110,与影像信号处理部107连接。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在配置控制部101等的壳体内配置影像源110,与影像信号处理部107连接。
图1所示的影像发送终端100内的结构中的ROM102、RAM103和操作部108并非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必要结构。能够通过控制部101、天线部104和影像信号处理部107构成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中的具有影像的接收功能的影像接收终端的电气结构。图2所示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由控制部201、ROM202、RAM203、天线部204、影像信号处理部207和操作部208构成,如图所示彼此连接。此外,在影像接收终端200上连接监视器210。
控制部201按照储存于ROM202中的程序进行动作,控制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动作时序。ROM202是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在ROM202中存储用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控制的程序数据和包含通信设定参数的各种设定信息。
RAM203作为用于控制部201的运算等的工作区、暂时储存各种设定等的区域而被使用。天线部204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影像数据。作为一例,天线部204具有无线通信电路部205和天线206。无线通信电路部205由无线通信所需的高频电路部、编码/解码电路部、缓冲存储器等构成,连接着天线20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的方式的一例,使用利用了毫米波的无线方式。天线206是具有与天线106同等的功能的指向性天线。按照由控制部201进行的设定,能够进行指向模式与无指向性模式的切换和指向模式时的天线206的指向角的变更。
使用与对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天线1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和对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天线2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对应的通信路径,在影像发送终端100与影像接收终端200之间进行影像数据的无线通信。即,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指向角的图案设定为例如图12所示的9种图案中的某种。此外,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控制部201将天线206的指向角的图案设定为例如图12所示的9种图案中的某种,从而设定影像发送终端100与影像接收终端200之间的通信路径。
影像信号处理部207在将无线通信电路部205接收的被压缩的影像数据解压缩后,将其转换为HDMI(注册商标)、NTSC等的影像信号,并输出给监视器210。操作部208具有电源开关、操作开关、设定开关等多个开关,将这些开关的状态和状态变化作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01。操作部208作为输入单元进行动作,该输入单元用于在切换作为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连接对方的影像发送终端时,由操作者从显示于监视器210上的影像发送终端的一览中选择作为连接对方的影像发送终端并输入指示。
监视器210由液晶表示装置及其控制电路构成,作为显示单元进行动作,该显示单元显示基于来自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影像数据的影像,并且报告无线连接的状态。此外,监视器210作为显示单元进行动作,该显示单元在切换作为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连接对方的影像发送终端时,显示能够选择的影像发送终端的一览。
接着,说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动作。图3和图4表示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动作。接通了影像发送终端100的电源时,控制部101初始化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各功能块(步骤S100),接着将天线1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步骤S101)。
接着,控制部101成为等待接收从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的连接请求包的状态(步骤S102)。连接请求包是向无线通信的连接对方请求连接时发送的包。在天线部104接收了连接请求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将作为对于连接请求包的响应的连接请求响应包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步骤S103)。由此,建立了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的连接请求,影像发送终端100将连接请求响应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由此,建立了影像发送终端100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连接。然而,反之也可以针对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的连接请求,通过由影像接收终端200将连接请求响应发送给影像发送终端100,来建立影像发送终端100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连接。
接着,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发送导频信号包(步骤S104),该导频信号包用于搜索影像接收终端200在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通信路径。如后所述,影像接收终端200在从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最初的帧的影像数据之前,根据测定接收到来自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导频信号包时的通信质量的结果,搜索通信路径。
图5示出在步骤S104中发送导频信号包时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详细动作。控制部101判定是否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了测定完成包(步骤S301),该测定完成包表示在影像接收终端200中完成了每个通信路径的通信质量的测定。
在未接收到测定完成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判定是否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了指向设定包(步骤S302)。指向设定包是包含对天线106设定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指向角的设定值的包。在未接收到指向设定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301的判定。此外,在接收到指向设定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指向角设定为由包含于指向设定包中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步骤S303)。由此,天线106按照指向模式动作。
接着,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发送导频信号包(步骤S304)。在导频信号包的发送后,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步骤S305)。接着,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301的判定。此外,在接收到测定完成包的情况下,导频信号包的发送结束。
在导频信号包的发送结束后,控制部101判定有无由影像信号处理部107通知的影像数据就绪中断,判定是否准备了影像数据(步骤S110)。未准备好影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1重复进行步骤S110的判定,直到准备好影像数据为止。在准备了影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将用于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同步调整的帧开始包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步骤S111)。帧开始包是通知帧的开始定时的包。接着,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通信路径表(步骤S112)。
通信路径表是包括按照构成1帧的每个时隙设定的通信路径的信息在内的表。图13表示通信路径表的内容的一例。通信表包括“Slot(时隙)”、“Path_No”、“Tx Direction(Tx方向)”、“Rx Direction(Rx方向)”的各项目的值。“Slot”是构成1帧的时隙的编号。“Path_No”是识别通信路径的编号。“Tx Direction”是识别对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天线1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Rx Direction”是识别对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天线2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Tx Direction”和”Rx Direction”的编号对应于图12所示的指向角的图案的“Direction”的编号。
例如,在1帧期间内的最初的时隙(Slot=1)中,在影像发送终端100和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双方设定图12所示的Direction1的指向角的图案。接着,在同1帧期间内的第2个时隙(Slot=2)中,在影像发送终端100设定图12所示的Direction1的指向角的图案,并且在影像接收终端200设定图12所示的Direction4的指向角的图案。对于此后的时隙而言也同样地在影像发送终端100和影像接收终端200中设定通信路径表所示的指向角的图案。
在通信路径表的接收后,控制部101将表示时隙的编号的变量Slot的值设定为1(步骤S113)。由此,开始第1时隙的处理。接着,控制部101从通信路径表中读出与变量Slot的值所表示的时隙的编号对应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与所读出的编号对应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天线106的指向角设定为由所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步骤S114)。由此,设定通信路径。例如,在变量Slot的值为1的情况下,从图13所示的通信路径表中读出1作为“Tx Direction”的值,从图12所示的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该值的水平方向的指向角和垂直方向的指向角的值即0。
在通信路径的设定后,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向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影像数据(步骤S115)。图6表示在步骤S115中发送影像数据时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详细动作。控制部101以包为单位发送影像数据,因而从RAM103中读出发送对象的帧的影像数据中的对应于1个包的影像数据,控制天线部104,将包含该影像数据的影像数据包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步骤S401)。
在影像数据包的发送后,控制部101判定是否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到接收确认包(步骤S402)。接收确认包是在接收到影像数据的包的情况下从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的包。在接收到接收确认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判定是否完成了1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步骤S403)。在存在未发送的影像数据的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在步骤S401中进行影像数据的包的发送。此外,在完成了1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发送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2中未接收到接收确认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判定从发送影像数据的包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进行接收确认包的接收等待的规定时间(步骤S404)。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402的判定。此外,在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1进行步骤S403的判定。
在影像数据的发送结束后,控制部101判定从开始由变量Slot表示的时隙的处理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规定的1个时隙的时间(步骤S116)。在经过时间未超过1个时隙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1重复进行步骤S116的判定,直到经过时间超过1个时隙的时间为止。此外,在经过时间超过1个时隙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1使变量Slot的值增加1(步骤S117)。
接着,控制部101判定变量Slot的值是否超过1帧的时隙数N(N≧2)(步骤S118)。在变量Slot的值未超过1帧的时隙数N的情况下,开始变量Slot所示的编号的时隙即下一时隙的处理,在步骤S114中进行通信路径的设定。此外,在变量Slot的值超过1帧的时隙数N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步骤S119)。
接着,控制部101判定是否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到切断请求包(步骤S120)。切断请求包是在向无线通信的连接对方请求连接的切断时发送的包。在接收到切断请求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102的判定。此外,在未接收到切断请求包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根据来自操作部108的信号,判定是否由操作者指示了切断(步骤S121)。在指示了切断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向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切断请求包(步骤S122)。在切断请求包的发送后,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102的判定。
此外,在未指示切断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发送用于由影像接收终端200更新通信路径表的导频信号包(步骤S123)。如后所述,影像接收终端200在从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了帧的影像数据之后,且在1帧期间结束之前,测定接收到来自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导频信号包时的通信质量,根据测定结果更新通信路径表。在导频信号包的发送后,控制部101再次进行步骤S110的判定。此后,若在步骤S111中发送了帧开始包,则在下一帧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如上所述,影像发送终端100在1帧期间内的多个时隙中,分别发送1个帧的影像数据。在各个时隙中,根据在1帧期间的开始后马上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的通信路径表设定通信路径。
接着,说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动作。图7和图8表示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动作。在接通了影像接收终端200的电源时,控制部201初始化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各功能块(步骤S200),然后将天线2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步骤S201)。
在步骤S200中,初始化各功能块,并且将通信状态表储存于RAM103中。通信状态表是表示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的表。图14表示通信状态表的内容的一例。通信状态表包括“Path_No”、“Tx Direction(Tx方向)”、“Rx Direction(Rx方向)”、“RSSI[dBm]”、“Transmit Error(传输错误)”的各项目的值。“Path_No”是识别通信路径的编号。“Tx Direction”是识别对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天线1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Rx Direction”是识别对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天线206设定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Tx Direction”和“Rx Direction”的编号对应于图12所示的指向角的图案的“Direction”的编号。“RSSI[dBm]”(测定结果信息)是对从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的导频信号包的接收信号强度即RSSI进行测定的结果。“Transmit Error”是表示在影像数据的接收中产生的通信错误量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标志。
在初始化各功能块时,“Path_No”、“Tx Direction”、“Rx Direction”的各值被设定为预先定义的值(唯一的组合)。此外,在初始化了各功能块时,尚未进行RSSI的测定和通信错误的检测,因此“RSSI[dBm]”、“Transmit Error”的值为被初始化的规定值。图14所示的通信状态表是进行了RSSI的测定和通信错误的检测后的通信状态表。
在将天线2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后,控制部201根据来自操作部208的信号检测操作者的操作内容,等待操作者选择连接对方的影像发送终端100(步骤S202)。可作为连接对方而选择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信息事先储存于ROM202中。在操作者选择了连接对方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根据来自操作部108的信号,识别作为连接对方而选择的影像发送终端100。此外,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作为连接对方而选择的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连接请求包(步骤S203)。
在连接请求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判定是否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了连接请求响应包(步骤S204)。在未接收到连接请求响应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从发送连接请求包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进行连接请求响应包的接收等待的规定时间(步骤S205)。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04的判定。此外,在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将连接错误显示于监视器210上(步骤S206)。在连接错误的显示后,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02的判定。
在步骤S204中接收到连接请求响应包的情况下,建立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连接。接着,控制部201进行搜索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通信路径的通信路径搜索(步骤S207)。图9表示在步骤S207中进行通信路径搜索时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详细动作。控制部201将识别通信路径的变量即Path_No的值设定为1(步骤501)。
接着,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将包含对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天线106设定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在内的指向设定包发送给影像发送终端100(步骤S502)。此时,控制部2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读出与所读出的编号对应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读出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包含于指向设定包中。例如,在变量Path_No的值为1的情况下,从图14所示的通信状态表中读出1作为“Tx Direction”的值,从图12所示的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该值的水平方向的指向角和垂直方向的指向角的值即0。在指向设定包中包含该值。
在指向设定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与上述同样地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控制部201将天线206的指向角设定为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步骤S503)。由此,天线206在指向模式下动作。
接收到在步骤S502中发送的指向设定包后的影像发送终端100在步骤S104中发送导频信号包。在天线206的指向角的设定后,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而接收来自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导频信号包,通过测定此时的通信质量(RSSI),从而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步骤S504),根据测定的结果更新通信状态表(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在通信状态表中更新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RSSI[dBm]”的值。
在通信状态表的更新后,控制部201使变量Path_No的值增加1(步骤S506)。接着,控制部201判定变量Path_No的值是否超过了在通信状态表保持的通信路径的数MAX_PATH(在图14的例中为81)(步骤S507)。在变量Path_No的值未超过MAX_PATH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对未进行无线状态的测定的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的测定,控制部201进行步骤S502的处理。此外,在变量Path_No的值超过MAX_PATH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的测定结束。这种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测定完成包(步骤S508)。
在测定完成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从通信状态表中包含的通信路径中选择通信质量良好的N(N为1帧期间内的时隙数)个通信路径,生成包含所选择的通信路径的信息的通信路径表(步骤S509)。在步骤S509中,从通信状态表中包含的通信路径中选择例如通信质量进入上位N个的通信路径。所生成的通信路径表储存于RAM203中。在通信路径表的生成后,控制部201将变量Path_No的值设定为1(步骤S510)。以上,通信路径搜索结束。
在通信路径搜索结束后,控制部201判定是否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到了帧开始包(步骤S210)。在未接收到帧开始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从发送测定完成包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进行帧开始包的接收等待的规定时间(步骤S211)。在经过时间未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10的判定。此外,在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将连接错误显示于监视器210上(步骤S212)。在连接错误的显示后,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02的判定。
在接收到帧开始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通信路径表(步骤S213)。在通信路径表的发送后,控制部201将表示时隙的编号的变量Slot的值设定为1(步骤S214)。由此,开始第1时隙的处理。接着,控制部201从通信路径表中读出与变量Slot的值所示的时隙的编号对应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天线106的指向角设定为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步骤S215)。由此,设定通信路径。例如,在变量Slot的值为1的情况下,从图13所示的通信路径表中读出1作为“Rx Direction”的值,从图12所示的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该值的水平方向的指向角和垂直方向的指向角的值即0。
在通信路径的设定后,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影像数据(步骤S216)。图10表示在步骤S216中接收影像数据时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详细动作。控制部201判定是否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了影像数据包(步骤S601)。在接收到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接收确认包(步骤S602)。
在接收确认包的发送后,或者在步骤S601中未接收到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从开始变量Slot表示的时隙的处理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在1时隙内用于接收而被分配的规定的接收时间(步骤S603)。在经过时间未超过接收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601的判定。此外,在经过时间超过了接收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在1时隙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接收(步骤S604)。
在各时隙中,将1个帧的影像数据分割为多个数据存储于影像数据包中,影像数据包从影像发送终端100被依次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在各影像数据包中附加表示1帧内的顺序的时序编号,在储存有1帧的最后影像数据的影像数据包中附加表示影像数据的结束的标志。控制部201调查附加给影像数据包的时序编号,检测由于通信错误而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此外,控制部201对于储存有1帧的最后影像数据的影像数据包,在未接收到附加表示影像数据的结束的标志的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判定为未能接收到影像数据包。
在不存在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接收结束。
此外,在存在1个以上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量(步骤S605)。在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量未超过规定量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接收结束。此外,在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量超过规定量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在通信状态表中,将在影像数据包的接收中使用的通信路径的“Transmit Error”的值设定为1(步骤S606)。例如,在1帧期间内的最初的时隙(Slot=1)中,如图13的通信路径表所示,使用编号(Path_No)为1的通信路径,因此在步骤S606中,在通信状态表中,将编号(Path_No)为1的通信路径的“Transmit Error”的值设定为1。以上,影像数据的接收结束。
在影像数据的接收结束后,控制部201判定从开始变量Slot表示的时隙的处理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规定的1时隙的时间(步骤S217)。在经过时间未超过1时隙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重复进行步骤S217的判定,直到经过时间超过1时隙的时间为止。在经过时间超过了1时隙的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使变量Slot的值增加1(步骤S218)。
接着,控制部201判定变量Slot的值是否超过了1帧的时隙数N(N≧2)(步骤S219)。在变量Slot的值未超过1帧的时隙数N的情况下,开始变量Slot表示的编号的时隙即下一时隙的处理,在步骤S215中进行通信路径的设定。此外,在变量Slot的值超过了1帧的时隙数N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判定是否正常接收到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步骤S220)。
在N个时隙中的某个时隙内接收到所有的影像数据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些影像数据包的数据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因此判定为正常接收到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此外,在所有的时隙中产生通信错误、无法仅通过在1个时隙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包的数据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若通过将在各时隙接收的影像数据包彼此互相补充,从而能够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则判定为正常接收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此外,在即使将在各时隙接收的影像数据包彼此补充也无法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正常接收1个帧的影像数据。
在判定为正常接收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合成各影像数据包的数据而生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在使影像信号处理部207处理了影像数据之后,使监视器210显示基于影像数据的影像(步骤S221)。在步骤S221中,控制部201根据需要组合在多个时隙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据而生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例如,在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第m个数据在第1时隙被接收而在第2时隙未被接收、构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第m+1个数据在第1时隙未被接收而在第2时隙被接收的情况下,通过组合在第1时隙接收的第m个数据与在第2时隙接收的第m+1个数据,从而相互补充不足的数据。
在影像的显示后,或者在步骤S220中判定为未正常接收到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将天线206的动作模式设定为无指向模式(步骤S222)。接着,控制部201判定是否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了切断请求包(步骤S223)。在接收了切断请求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02的判定。此外,在未接收到切断请求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根据来自操作部208的信号,判定是否由操作者指示了切断(步骤S224)。在指示了切断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切断请求包(步骤S225)。在切断请求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02的判定。
此外,在未指示切断的情况下,控制部201进行通信路径更新,具体是再次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并更新通信状态表和通信路径表(步骤S226)。图11表示在步骤S226中进行通信路径更新时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详细动作。控制部201将用于控制处理的重复的变量即i的值设定为0(步骤701)。
接着,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将包含对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天线106设定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在内的指向设定包发送给影像发送终端100(步骤S702)。此时,控制部2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读出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包含于指向设定包中。
在指向设定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与上述同样地,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控制部201将天线206的指向角设定为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步骤S703)。由此,天线206在指向模式下动作。
接收了在步骤S702中发送的指向设定包的影像发送终端100在步骤S123中发送导频信号包。在天线206的指向角的设定后,控制部201接收来自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导频信号包并测定通信质量(RSSI),从而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步骤S704),根据测定结果更新通信状态表(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在通信状态表中更新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RSSI[dBm]”的值。
在通信状态表的更新后,控制部201使变量Path_No的值增加1(步骤S706)。然后,控制部201判定变量Path_No的值是否超过了在通信状态表中保持信息的通信路径的数量MAX_PATH(图14的例子中为81)(步骤S707)。在变量Path_No的值超过了MAX_PATH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将变量Path_No的值设定为1(步骤S708)。
在变量Path_No的值的设定后,或者在变量Path_No的值未超过MAX_PATH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使变量i的值增加1(步骤S709)。然后,控制部201判定变量i的值是否超过了3(步骤S710)。在变量i的值未超过3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702的处理。此外,在变量i的值超过3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测定完成包(步骤S711)。
在测定完成包的发送后,控制部201从通信状态表包含的通信路径中选择通信质量良好的N(N为1帧期间内的时隙数)个通信路径,通过所选择的通信路径的信息改写通信路径表的信息,从而更新通信路径表(步骤S712)。在步骤S712中,从通信状态表包含的通信路径中选择例如通信质量进入上位N个的通信路径。在步骤S712中,相比通信状态表的“Transmit Error”的值为1的通信路径,优先选择通信状态表的“Transmit Error”的值为0的通信路径。即,在影像数据的接收时较多产生通信错误的通信路径不易被选择作为在下一帧期间内使用的通信路径。以上,通信路径更新结束。
在通信路径更新中,进行步骤S702~S705的处理直到变量i的值变为4为止,因此在1帧期间内对4个通信路径的信息更新通信状态表。具体地,在最初的帧期间内的通信路径更新中,变量Path_No的值从1变化至4,因此在通信状态表中,更新通信路径的编号为从1至4的信息。
此外,在下一帧期间内的通信路径更新中,变量Path_No的值从5变化至8,因此在通信状态表中,更新通信路径的编号为从5至8的信息。在此后的帧中也同样更新通信状态表的信息。在1帧期间内的通信路径更新中更新信息的通信路径的数量可以并非上述的4个,只要是1个以上即可。
在通信路径更新结束后,控制部201再次进行步骤S210的判定。此后,若在步骤S211中接收到帧开始包,则在下一帧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如上所述,影像接收终端200在1帧期间内的多个时隙中,分别在未产生通信错误的情况下接收1个帧的影像数据。在各个时隙中,根据在1帧期间的开始前刚刚生成或更新的通信路径表设定通信路径。
图15表示通过上述的处理从影像发送终端100向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影像数据的情形。在图中的右方向上表示时间经过。在1帧期间内的各时隙的最初通过影像发送终端100和影像接收终端200分别设定通信路径(步骤S114、S215),进而发送接收同一帧的影像数据(步骤S115、S216)。在第N个时隙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结束时,在与进行了该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帧期间相同的帧期间内进行通信路径表的更新(步骤S22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同一帧期间内通过多个通信路径分别传输1个帧的影像数据,因此只要不在所有的通信路径产生通信障碍,则能够通过某个通信路径正确传输1个帧的影像数据,因此能够使影像不易中断。
此外,影像接收终端200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将基于测定结果的通信路径表发送给影像发送终端100,从而能够将通信路径的变更动态地通知给影像发送终端100。
此外,在进行多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在进行第1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之前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从而能够将在无线状态的测定时无线状态为良好的通信路径用于测定后马上进行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
因此,能够提升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影像不易中断。
此外,在进行多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在1帧期间的所有时隙中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都结束后,在该1帧期间结束前测定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并更新通信路径表,从而在下1帧期间内进行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时,能够使用刚刚进行的无线状态的测定时无线状态为良好的通信路径。因此,能够提升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影像不易中断。
为了对1帧期间内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尽可能分配时间,在1帧期间的最后进行的通信路径表的更新中,仅更新能够选择的所有通信路径中的一部分通信路径的信息。在该更新中,更新与在紧前面的帧期间内更新了信息的通信路径不同的通信路径的信息。由此,能够在不偏向特定的通信路径的情况下更新信息。因此,能够提升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影像不易中断。
此外,通过组合在多个时隙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据而生成1个帧的影像数据,从而即使在某个通信路径上产生通信障碍而没能接收到影像数据包,也能够使得影像不易中断。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影像发送终端100和影像接收终端20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终端的结构相同。在第1实施方式中,影像接收终端200测定各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向影像发送终端100发送通信路径表。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影像发送终端100测定各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向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通信路径表。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影像发送终端100的RAM103中储存着通信状态表。
以下,说明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动作。图16和图17表示影像发送终端100的动作。图16和图17所示的处理中,除以下说明的处理之外,都与图3和图4所示的处理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3中发送了连接请求响应包后,进行通信路径搜索(S130)。在通信路径搜索(S130)进行的处理中,除步骤S502、S503的处理之外,都与图9所示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502中,控制部1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读出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进而,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指向角设定为所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由此,天线106在指向模式下动作。
在步骤S503中,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将包含对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天线206设定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在内的指向设定包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此时,控制部1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读出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包含于指向设定包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1中发送了帧开始包后,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向影像接收终端200发送通信路径表(步骤S1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4中设定了通信路径后,影像数据的发送(步骤S132)的详细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步骤S115)的详细动作不同。图18表示在步骤S132中发送影像数据时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详细动作。
控制部101将用于对产生通信错误的影像数据包的数量进行计数的变量ERR_count的值设定为0(步骤S410)。关于步骤S401~S404的处理已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404中从发送影像数据的包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进行接收确认包的接收等待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变量ERR_count的值增加1(步骤S411)。接着,进行步骤S403的处理。
在步骤S403中完成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判定变量ERR_count的值是否超过了规定值(步骤S412)。变量ERR_count的值表示影像发送终端100未能从影像接收终端200接收的接收确认包的数量、即影像接收终端200未能接收的影像数据包的数量。在变量ERR_count的值未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发送结束。此外,在变量ERR_count的值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在影像数据包的发送中使用的通信路径的“Transmit Error”的值设定为1(步骤S413)。例如,在1帧期间内的最初的时隙(Slot=1)中,如图13的通信路径表所示,使用编号(Path_No)为1的通信路径,因此在步骤S413中,在通信状态表中将编号(Path_No)为1的通信路径的“Transmit Error”的值设定为1。以上,影像数据的发送结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1中未指示切断的情况下,进行通信路径更新(S133)。在通信路径更新(S133)中进行的处理中,除步骤S702、S703的处理以外,都与图11所示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702中,控制部1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发送终端1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中读出对应于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进而,控制部101将天线106的指向角设定为读出的设定值表示的指向角。由此,天线106在指向模式下动作。
在步骤S703中,控制部101控制天线部104,将包含对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天线206设定的指向角的设定值的指向设定包发送给影像接收终端200。此时,控制部101从通信状态表中读出与变量Path_No的值所示的通信路径的编号对应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指向角的图案的编号,从指向图案表读出对应于读出的编号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将读出的指向角的设定值包含于指向设定包中。
接着,说明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动作。图19和图20表示影像接收终端200的动作。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处理中,除以下说明的处理之外,都与图7和图8所示的处理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4中接收到连接请求响应包的情况下,进行导频信号包的发送(步骤S230)。在导频信号包的发送(步骤S230)中进行的处理与图5所示的处理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0接收到帧开始包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控制天线部204,从影像发送终端100接收通信路径表(步骤S2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5中设定了通信路径后,影像数据的接收(步骤S232)的详细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的影像数据的接收(步骤S216)的详细动作不同。图21表示在步骤S232中接收影像数据时的影像接收终端200的详细动作。
步骤S601~S603的处理与图10所示的步骤S601~S603的处理相同。在步骤S603中从开始变量Slot表示的时隙的处理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1时隙的时间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接收结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4中未指示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导频信号包的发送(步骤S233)。在导频信号包的发送(步骤S233)中进行的处理与图5所示的处理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同一帧期间内通过多个通信路径分别传输1个帧的影像数据,因此只要不在所有的通信路径中产生通信障碍,就能够通过某个通信路径正确传输1个帧的影像数据,因此能够使影像不易中断。此外,能够获得与在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影像数据由每个帧的数据构成的例子,然而影像数据也可以由每个场的数据构成。因此,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帧置换为场。此外,在1帧期间内的某个时隙发送接收了1个帧的影像数据后,在下一时隙中,可以仅发送接收在最初的时隙的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中由于通信错误而未能发送接收的影像数据包。即,可以存在仅发送接收1个帧的影像数据中的一部分影像数据的时隙。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通过本发明,在同一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通过第1通信路径和第2通信路径的双方传输影像数据,因此能够使影像不易中断。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中。
符号说明
100:影像发送终端,101、201:控制部,102、202:ROM,103、203:RAM(存储部),104、204:天线部,105、205:无线通信电路部,106、206:天线,107、207:影像信号处理部(处理部),110:影像源,200:影像接收终端,210:监视器

Claims (12)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具有:
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
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天线部在与作为所述影像数据的发送或接收的对方的其他通信终端之间发送或接收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有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第2通信路径有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发送或接收多帧或多场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发送或接收最初的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的时刻之前的时刻,经由所述天线部测定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发送或接收多帧或多场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和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经由所述天线部测定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在第1帧期间内或第1场期间内测定无线状态的多个通信路径与在所述第1帧期间内或所述第1场期间内紧后面的第2帧期间内或第2场期间内测定无线状态的多个通信路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表示测定所述多个通信路径的无线状态的结果的测定结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测定结果信息,选择并设定所述第1通信路径和所述第2通信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降低如下的通信路径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的下1帧期间内或下1场期间内设定的优先级,其中,该通信路径是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时的通信错误的产生量超过规定阈值的通信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部补充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与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中彼此不足的数据而生成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具有第1无线通信终端和第2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第1无线通信终端具有:
第1天线部,其具有第1指向性天线,该第1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
第1处理部,其处理从所述第1指向性天线发送来的影像数据;以及
第1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第1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第1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所述第2无线通信终端具有:
第2天线部,其具有第2指向性天线,该第2指向性天线在所述1帧期间内或所述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
第2处理部,其处理从所述第1指向性天线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以及
第2控制部,其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所述第1通信路径,使所述第2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所述第2通信路径,使所述第2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11.一种由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该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第1步骤,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
第2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
第3步骤,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以及
第4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12.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执行步骤的程序,该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天线部,其具有指向性天线,该指向性天线在1帧期间内或1场期间内,通过所设定的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1帧或1场的影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处理由所述指向性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该程序使无线通信终端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第1步骤,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第1通信路径;
第2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1帧或所述1场的影像数据;
第3步骤,在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所述影像数据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相同的帧期间内或场期间内,将所述通信路径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路径不同的第2通信路径;以及
第4步骤,使所述天线部通过所述第2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与通过所述第1通信路径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影像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同的影像数据。
CN201380031926.0A 2012-06-21 2013-04-24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2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9574A JP5788364B2 (ja) 2012-06-21 2012-06-21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39574 2012-06-21
PCT/JP2013/062017 WO2013190904A1 (ja) 2012-06-21 2013-04-24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522A true CN104412522A (zh) 2015-03-11
CN104412522B CN104412522B (zh) 2018-03-09

Family

ID=4976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19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2522B (zh) 2012-06-21 2013-04-24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69727B2 (zh)
EP (1) EP2866359B1 (zh)
JP (1) JP5788364B2 (zh)
CN (1) CN104412522B (zh)
WO (1) WO2013190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3867B2 (en) 2016-06-27 2020-12-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355A (zh) * 1996-12-25 1998-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射机和接收机
WO2004025874A1 (ja) * 2002-09-13 200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02349244A (zh) * 2009-03-12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9283B2 (ja) * 2003-12-26 2010-02-0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7898478B2 (en) * 2007-02-28 2011-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og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170617B2 (en) * 2007-03-26 2012-05-01 Sibeam, Inc. Extensions to adaptive beam-steering method
US8229352B2 (en) * 2007-07-05 2012-07-24 Sibeam, Inc. Wireless architecture for 60GHZ
JP4669869B2 (ja) * 2007-09-21 2011-04-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無線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626080B2 (en) * 2008-03-11 2014-01-07 Intel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iterative beam forming
JP2010109939A (ja) * 2008-10-31 2010-05-1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JP5354526B2 (ja) * 2009-01-06 2013-11-27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12108B2 (ja) * 2009-03-12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38738B2 (ja) * 2009-03-12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1082876A (ja) 2009-10-08 2011-04-21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設置支援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355A (zh) * 1996-12-25 1998-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射机和接收机
WO2004025874A1 (ja) * 2002-09-13 200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02349244A (zh) * 2009-03-12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71107A1 (en) 2015-03-12
US9769727B2 (en) 2017-09-19
WO2013190904A1 (ja) 2013-12-27
JP2014007440A (ja) 2014-01-16
CN104412522B (zh) 2018-03-09
EP2866359A4 (en) 2016-01-27
JP5788364B2 (ja) 2015-09-30
EP2866359B1 (en) 2018-05-30
EP2866359A1 (en)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8402B1 (ko) 통신을 위한 빔 선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05778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232025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1614389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092703A (zh) 一种天线通路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529189B (zh) 移动终端测试装置及发送天线测试方法
EP2453586B1 (en)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US8098638B2 (en) Selection of network nodes of a network
CN109617587A (zh) 天线选择方法及终端
US11206186B2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CN104412522A (zh)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10190915B (zh) 天线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83635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136261A (zh) 无线电力网络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6604293B (zh) 具有无线千兆比特能力的设备配置
CN111641430B (zh) 一种信号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249617B2 (en) Wireless terminal and user interface method
US10894320B2 (en) Robot system and robot control method
JP2004048152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10750518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restarting method thereof
JP740951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接続先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203966A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KR20230090525A (ko) Rf 특성 측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752519A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TW202005301A (zh) 天線系統及其重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