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1229B -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1229B
CN104381229B CN201410686861.XA CN201410686861A CN104381229B CN 104381229 B CN104381229 B CN 104381229B CN 201410686861 A CN201410686861 A CN 201410686861A CN 104381229 B CN104381229 B CN 104381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marine product
precious marine
rigid frame
fis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68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1229A (zh
Inventor
李明智
杨君德
胡畔
王盛翔
高速飞
曲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idao Island Group Co Ltd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idao Island Group Co Ltd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idao Island Group Co Ltd,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angzidao Islan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868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1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1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1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1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12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0/00Harvesting oysters, mussels, spong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能潜到水下采捕海珍品的机器人。一种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包括收集容器、刚性框架、浮筒、驱动装置、水下摄像装置、探照光源、抽吸装置、下沉推进装置、上浮气囊、PLC控制密封箱和操作控制台,同时设有防碾压挡板,可有效防止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对海珍品的碾压;采用磁力传动,实现了水下电机的密封和四轮驱动,增大推进力与操纵性;下沉推进装置可使机器人在海底表面作业,调节推力实现了跨越障碍物的功能;上浮气囊可实现采捕后机器人的快速上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置合理,可实现海底行走采捕,有效减轻水流对机器人海底定位的影响,利于采捕,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Description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能潜到水下采捕海珍品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近海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海底增殖的发展,海珍品采捕量日益巨大,目前针对近海养殖的海珍品采捕主要以潜水员下潜采捕的方式,该采捕方式对潜水员身体危害极大,且危险性很高,长期潜水作业致使很多潜水员身体会出现各种职业疾病,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水压病,患者皮肤大面积溃烂,痛苦难耐,因此潜水员的职业年龄较短,达到年龄界限即不能从事潜水作业;而且潜水员水下采捕效率较低,为满足不断增大的养殖规模需求,需要增加潜水员用工数量,面临人员短缺的问题,养殖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经济成本,面对这些问题,现在业内渴望能有一种水下机器人代替潜水员进行水下采捕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变全部依靠人工的采捕方式,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节省大量人力,降低劳动强度及成本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在海底状况较好的环境下替代潜水员进行水下采捕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包括收集容器1、刚性框架2、浮筒3、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下沉推进装置8、上浮气囊9、PLC控制密封箱1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和操作控制台12。其中收集容器1由刚性框架2限位固定,收集容器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容器盖13,方便取出海珍品及卸放杂物等;浮筒3固定于刚性框架2上部的两侧,为海珍品采捕机器人提供浮力;刚性框架2前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4,实现机器人在水下的自由行走;水下摄像装置5与探照光源6安装在刚性框架2顶部前端;抽吸装置7连通于收集容器1,下沉推进装置8由4个螺旋桨组成,设置于刚性框架2顶部的四周,辅助海珍品采捕机器人下沉,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实现在海底的有效作业,同时控制下沉推进装置8,可实现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小范围上浮避开礁石等障碍物;收集容器1的两侧设有上浮气囊9,上浮气囊9固定于刚性框架2上;PLC控制密封箱11安装于刚性框架2顶部,PLC控制密封箱11内密封有PLC控制板,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和下沉推进装置8,同时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外部动力源;操作控制台12通过电缆连接PLC控制密封箱11内的PLC控制板。
所述的抽吸装置7由螺旋桨25与抽吸管26组成,螺旋桨25安装在收集容器1后部,抽吸管26安装在收集容器1前部,均与收集容器1相连通,螺旋桨25为抽吸管26提供吸力,使抽吸管26能够将海珍品吸入收集容器1内。
所述的上浮气囊9通过气管连接岸上的空气压缩机,当海珍品采捕机器人作业完毕后,上浮气囊9的辅助其快速上浮。
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圆筒14、电机15、电机固定盘16、磁力传动盘17、密封盘18、密封环19、密封胶垫20和齿形皮带轮21,其中圆筒14两端连接齿形皮带轮21,电机15由电机固定盘16固定在圆筒14内,每个圆筒14中放置两台电机15,每台电机15上安装一个磁力传动盘17,通过密封盘18、密封环19及密封胶垫20将磁力传动盘17密封于圆筒14内;齿形皮带轮21安装于密封盘18中心处的轴上,同时齿形皮带轮(21)上也安装有磁力传动盘(17),与圆筒(14)内的磁力传动盘(17)同轴对应设置,当电机15通电运转后,带动浮筒14内的磁力传动盘17旋转,通过磁力传动进而带动圆筒14外侧齿形皮带轮21上的磁力传动盘17旋转,从而驱动齿形皮带轮21水下转向与行进,通过磁传动实现四轮独立控制。
所述的磁力传动盘17由PVC圆盘22、磁钢23和推力轴承24组成,PVC圆盘22上均匀分布圆形磁钢23,推力轴承24固定于PVC圆盘22中央处,推力轴承24与PVC圆盘22共轴线,推力轴承24与磁钢23都在PVC圆盘22的同一侧,推力轴承24避免磁力传动盘17与密封盘18之间摩擦。
所述的操作控制台12由暗箱27、显示屏28、与控制手柄29等组成,实现水下监控及操作。
所述刚性框架2底部固定设置防碾压挡板10,且置于驱动装置4两侧,有效防止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在海底行进过程中驱动装置4碾压海珍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采用磁力传动,实现力和转矩无接触传递,无机械连接的偶合,保证传动过程的静密封状态,彻底做到零泄漏,避免振动或突变的传动,实现四轮驱动的平稳运作,同时增大推进力与操纵性,浮筒和轮子配合实现海底行走及水中漂浮,有利于水下采捕操作;利用螺旋桨提供抽吸力实现海珍品的采捕,避免损伤;防碾压挡板有效防止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对海珍品的碾压;下沉推进装置可使机器人在海底表面作业,调节推力实现了跨越障碍物的功能;上浮气囊可实现采捕后机器人的快速上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置合理,可实现海底行走采捕,有效减轻水流对机器人海底定位的影响,利于采捕,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收集容器与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驱动装置中齿形皮带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驱动装置中磁力传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防碾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操作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容器,2、刚性框架,3、浮筒,4、驱动装置,5、水下摄像装置,6、探照光源,7、抽吸装置,8、下沉推进装置,9、上浮气囊,10、防碾压挡板,11、PLC控制密封箱,12、操作控制台,13、容器盖,14、圆筒,15、电机,16、电机固定盘,17、磁力传动盘,18密封盘、19、密封环,20、密封胶垫,21、齿形皮带轮,22、PVC圆盘,23、磁钢,24、推力轴承,25、螺旋桨,26、抽吸管,27、暗箱,28、显示屏,29、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包括收集容器1、刚性框架2、浮筒3、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下沉推进装置8、上浮气囊9、防碾压挡板10、PLC控制密封箱11和操作控制台12。其中收集容器1由刚性框架2限位固定,收集容器1顶部与底部设有容器盖13,可自由拆卸,便于海珍品的取卸与淤泥杂物等卸放;浮筒3固定于刚性框架2上部的两侧,为海珍品采捕机器人提供浮力;刚性框架2前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4,实现机器人在水下的自由行走;两个水下摄像装置5与探照光源6安装在刚性框架2顶部前端,可有效实现视频监控与提供光照;抽吸装置7由螺旋桨25与抽吸管26组成,螺旋桨25安装在收集容器1后部,抽吸管26安装在收集容器1前部,均与收集容器1相连通,螺旋桨25为抽吸管26提供吸力,使抽吸管26能够将海珍品吸入收集容器1内;两个水下摄像装置5分别对应抽吸管26与远前方;下沉推进装置8由4个螺旋桨组成,安装于刚性框架2顶部的四角上,辅助海珍品采捕机器人下沉,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实现在海底的有效作业,同时控制下沉推进装置8,可实现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小范围上浮避开礁石等障碍物;收集容器1两侧设有上浮气囊9,上浮气囊9固定于的刚性框架2,当海珍品采捕机器人作业完毕后,上浮气囊9的辅助其快速上浮,其气源由岸上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供给;如图7所示,防碾压挡板10设置于刚性框架2底部且置于驱动装置4两侧,有效防止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在海底行进过程中驱动装置4碾压海珍品;PLC控制密封箱11安装于刚性框架2顶部,PLC控制密封箱11内密封有PLC控制板,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和下沉推进装置8,同时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外部动力源;如图8所示,操作控制台12在岸上,通过电缆连接PLC控制密封箱11内的PLC控制板。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圆筒14、电机15、电机固定盘16、磁力传动盘17、密封盘18、密封环19、密封胶垫20和齿形皮带轮21,其中圆筒14两端连接齿形皮带轮21,电机15由电机固定盘16固定在圆筒14内,每个圆筒14中放置2台电机15,每台电机15上安装一个磁力传动盘17,由密封盘18、密封环19及密封胶垫20进行圆筒14的密封。齿形皮带轮21安装于密封盘18中心处的轴上,同时齿形皮带轮21上也安装有磁力传动盘17(该磁力盘与浮筒内磁力盘结构一致,但位于浮筒14外侧固定于齿形皮带轮21上),当电机15通电运转后,带动浮筒内的磁力传动盘17旋转,通过磁力传动进而带动原筒14外侧的磁力传动盘17旋转,从而驱动齿形皮带轮21水下转向与行进,通过磁传动实现四轮独立控制。
如图6所示,所述的磁力传动盘17由PVC圆盘22、磁钢23和推力轴承24组成,PVC圆盘22上均匀分布圆形磁钢23,推力轴承24固定于PVC圆盘22中央上,推力轴承24与PVC圆盘22共轴线,推力轴承24与磁钢23都在PVC圆盘22的同一侧,推力轴承24避免磁力传动盘17与密封盘18之间摩擦。
如图8所示,所述的操作控制台12由暗箱27(使显示屏在强光下也能较清晰的呈像,利于观察)、显示屏28、与控制手柄29等组成,暗箱27使显示屏在强光下也能较清晰的呈像,利于观察,实现水下监控及操作。
水下采捕工作过程如下:将采捕机器人放入海中靠重力下沉,通过操作控制台12上的显示屏28观测,当观测到采捕机器人无法沉至底部时,通过控制手柄29操纵下沉推进装置8,使采捕机器人下沉至海底,采捕机器人下沉至海底后,通过控制手柄29操纵驱动装置4水下行进,使抽吸管26位于海珍品上部,起动抽吸螺旋桨25,使海珍品吸入收集容器1中,电机15、下沉推进装置8和螺旋桨25等通过PLC控制板控制,可实现电机15的正反转与变速调节、实现抽吸螺旋桨25的起动与停止、实现下沉推进装置8的变速控制,功能实现由控制手柄29操作,控制动力源由岸上电源供给;当前方有礁石时可通过控制驱动装置4进行变向或降低下沉推进装置8的螺旋桨转速,使机器人上浮一段高度后利用抽吸螺旋桨实现小范围移动;在行进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手柄29实现近距离与远距离视频图像的切换,便于海珍品的监控与采捕,待海珍品吸入收集容器1装满后,关闭下沉螺旋桨8,由外部空气压缩机向上浮气囊9中充气,辅助机器人上浮。
通过在水深约5米、底质较平坦海域进行的性能测试与定点捕捞海参试验,海参品采捕机器人实现了水下行走、转向、升浮与采捕作业,且捕捞效果良好,平均1小时可捕捞海参10只。可有效替代潜水员下潜采捕作业。

Claims (5)

1.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包括收集容器(1)、刚性框架(2)、浮筒(3)、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下沉推进装置(8)、上浮气囊(9)、PLC控制密封箱(11)和操作控制台(12);其中收集容器(1)由刚性框架(2)限位固定,收集容器(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容器盖(13),浮筒(3)固定于刚性框架(2)上部的两侧,刚性框架(2)前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4),刚性框架(2)底部固定设置防碾压挡板(10),且置于驱动装置(4)两侧;水下摄像装置(5)与探照光源(6)安装在刚性框架(2)顶部前端,抽吸装置(7)连通于收集容器(1),下沉推进装置(8)由4个螺旋桨组成,设置于刚性框架(2)顶部的四周,收集容器(1)的两侧设有上浮气囊(9),上浮气囊(9)固定于刚性框架(2)上;PLC控制密封箱(11)安装于刚性框架(2)顶部,PLC控制密封箱(11)内密封有PLC控制板,驱动装置(4)、水下摄像装置(5)、探照光源(6)、抽吸装置(7)和下沉推进装置(8)与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同时PLC控制密封箱(11)连接外部动力源,操作控制台(12)通过电缆连接PLC控制密封箱(11)内的PLC控制板;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圆筒(14)、电机(15)、电机固定盘(16)、磁力传动盘(17)、密封盘(18)、密封环(19)、密封胶垫(20)和齿形皮带轮(21),其中圆筒(14)两端连接齿形皮带轮(21),电机(15)由电机固定盘(16)固定在圆筒(14)内,每个圆筒(14)中放置两台电机(15),每台电机(15)上安装一个磁力传动盘(17),通过密封盘(18)、密封环(19)及密封胶垫(20)将磁力传动盘(17)密封于圆筒(14)内,齿形皮带轮(21)安装于密封盘(18)中心处的轴上,同时齿形皮带轮(21)上也安装有磁力传动盘(17),与圆筒(14)内的磁力传动盘(17)同轴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装置(7)由螺旋桨(25)与抽吸管(26)组成,螺旋桨(25)安装在收集容器(1)后部,抽吸管(26)安装在收集容器(1)前部,均与收集容器(1)相连通,螺旋桨(25)为抽吸管(26)提供吸力,使抽吸管(26)能够将海珍品吸入收集容器(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浮气囊(9)通过气管连接岸上的空气压缩机,当海珍品采捕机器人作业完毕后,上浮气囊(9)辅助其快速上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传动盘(17)由PVC圆盘(22)、磁钢(23)和推力轴承(24)组成,PVC圆盘(22)上均匀分布圆形磁钢(23),推力轴承(24)固定于PVC圆盘(22)中央处,推力轴承(24)与PVC圆盘(22)共轴线,推力轴承(24)与磁钢(23)都在PVC圆盘(22)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珍品采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控制台(12)包括暗箱(27)、显示屏(28)和控制手柄(29)。
CN201410686861.XA 2014-11-26 2014-11-26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1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6861.XA CN104381229B (zh) 2014-11-26 2014-11-26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6861.XA CN104381229B (zh) 2014-11-26 2014-11-26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1229A CN104381229A (zh) 2015-03-04
CN104381229B true CN104381229B (zh) 2017-01-04

Family

ID=5259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68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1229B (zh) 2014-11-26 2014-11-26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1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3841A (zh) * 2015-04-08 2016-11-23 青岛赶海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作业型水下机器人
CN104872087A (zh) * 2015-04-30 2015-09-02 浙江海洋学院 滩涂贝类自动化采收机
CN104813975B (zh) * 2015-05-14 2017-06-06 大连赫海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无人作业水产养殖机器人
CN104957110A (zh) * 2015-06-24 2015-10-07 大连海洋大学 输送链耙式蛤仔采捕器
CN105994198B (zh) * 2016-07-07 2022-08-16 衢州乐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底爬移捕捉机
CN106094829B (zh) * 2016-07-11 2018-10-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主式海参捕捞机器人系统及方法
CN107018964B (zh) * 2017-05-31 2022-05-1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多功能浅海滩涂采贝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96018A (zh) * 2017-08-24 2017-10-27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底生物采集器及采集装置
CN107992089A (zh) * 2018-01-19 2018-05-04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化海洋养殖系统及其方法
CN109329230A (zh) * 2018-11-28 2019-02-15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海珍品采捕与收集装置
CN109606590A (zh) * 2018-12-03 2019-04-12 郑州创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探索用机器人
CN109964888A (zh) * 2019-04-09 2019-07-05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海珍品捕捞及可视参数监测系统
CN111053069A (zh) * 2019-12-26 2020-04-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自适应采螺装置
CN114467866B (zh) * 2021-12-24 2023-04-28 广州老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海肠诱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2413A (en) * 1986-04-11 1989-10-10 Hebert Roland J Crayfish harvester boat apparatus
US4798020A (en) * 1987-01-21 1989-01-17 George Albert L System for harvesting crawfish
CN1943333A (zh) * 2006-10-22 2007-04-11 林良金 花蛤采收车
TW200913442A (en) * 2007-09-05 2009-03-16 Chuan-Sheng Chen Coilless motor
CN101596836B (zh) * 2009-07-17 2011-01-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变径轮子的越障机器人
CN102806855B (zh) * 2012-06-19 2015-03-1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刹车/牵引系统的电磁作动装置
CN102717657A (zh) * 2012-06-28 2012-10-10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充气车轮
CN203555053U (zh) * 2013-11-04 2014-04-23 钟定胜 一种沉浮控制装置及多工况可沉浮海参搜索捕捞器
CN103814871B (zh) * 2014-03-06 2016-03-23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海滩贝类起捕机
CN203897082U (zh) * 2014-06-12 2014-10-29 岳兴宝 水下捕捞器
CN204393121U (zh) * 2014-11-26 2015-06-17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1229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229B (zh)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CN204393121U (zh) 一种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CN204098114U (zh) 一种微型浮船式清淤机
CN103125414A (zh) 可旋转自航式抗风浪深水网箱
CN208618377U (zh) 淡水鱼养殖池水面清理装置
CN206090506U (zh) 一种河岸护河生态河藻植物收取净化系统
CN208618379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01826341U (zh) 智能潜水清淤机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KR101708016B1 (ko) 수중바닥 청소장치
CN207100199U (zh) 一种生态养殖鱼塘的潜入式清污装置
KR20040092421A (ko) 정체수역의 수질 개선 장치
CN203695466U (zh) 一种水下构筑物的清刷装置
CN206245296U (zh) 一种浮萍打捞装置
CN210368899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浮游生物处理装置
CN210238463U (zh) 水面打捞装置
CN210140815U (zh) 一种养殖水域漂浮物打捞无人机
CN203753369U (zh) 一种浮油回收船
CN107711682B (zh) 一种索道牵引吸污装置
CN206784351U (zh) 水生物清除机
CN207389484U (zh) 一种水利河道水面漂浮物自动清理装置
CN207185816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贝蛏肥长的设备
CN212324761U (zh) 一种修复河道生态一体化装置
CN207032346U (zh) 快拆式两栖清淤船
CN205744493U (zh) 一种新型的能够远程自动控制的浮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