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5057A -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 Google Patents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5057A
CN104365057A CN201380031222.3A CN201380031222A CN104365057A CN 104365057 A CN104365057 A CN 104365057A CN 201380031222 A CN201380031222 A CN 201380031222A CN 104365057 A CN104365057 A CN 104365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k
data
link
client de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12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5057B (zh
Inventor
G·A·威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65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5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5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5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measures in reaction to resource unavailability
    • H04L47/745Reaction i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Abstract

描述了促成电子装置内的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链路关闭从而启用安全进入休眠模式的系统、方法和装置。主机设备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如果客户端设备不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则主机设备发起第一数据链路的关闭和进入休眠状态。当确定客户端设备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可发起延迟。该命令可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以使客户端设备终止第二数据链路上的通信的指令。

Description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15号提交的题为“Three-Phase-Polarity SafeReverse Link Shutdown”(“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660,664的权益,该申请通过整体引用明确地结合于此。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高速数据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电子设备的组件之间的非对称通信。
背景技术
当主机通过前向数据链路向客户端发送链路关闭分组时,在非对称数据链路上可能存在竞争状况。客户端可能已经并发地在反向数据链路上开始了数据的传输。如果主机关闭前向链路,则反向链路可能丢失其传输时钟,因为当客户端尝试反向分组时前向链路将处于休眠。
概述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用于可共处于电子装置中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通信地耦合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当要求链路关闭时,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使得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能够有序关闭和安全进入休眠模式。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装置通过第一数据链路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确定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通过第二数据链路进行传送,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当确定在该命令被传送时客户端设备正在第二数据链路上进行传送时,可在进入休眠状态之前发起延迟。该命令可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第一数据链路支持比第二数据链路所支持的数据率快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数据率。在第一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可以用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来传送。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可在容纳客户端设备和主机设备的装置中提供。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通常由主机设备传送并可包括三相编码的数据码元。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命令包括数据链路关闭分组。由第二数据链路支持的数据率可基于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可包括用于对从第一数据链路提取的时钟进行分频的除数。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可使用从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中导出的时钟来传送。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可与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同步地进行时钟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被终止时,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可进入休眠状态。终止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可导致时钟被终止,由此防止通过第二数据链路的通信。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可响应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唤醒信号来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退出休眠状态。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命令可携带在数据分组中。延迟可具有保证客户端设备已接收到携带命令的数据分组的历时。延迟可具有由与第一或第二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附图简述
图1描绘了在设备之间采用非对称数据链路的系统。
图2示出了N相极性数据编码。
图3示出了N相极性数据编码的信号。
图4示出了3相极性数据编码系统的某些方面。
图5是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示例性设备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
图7是示出了用于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解说,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且组件可以本地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藉由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藉由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另一组件交互的、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他系统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此外,术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他性“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X采用A或B”旨表示任何自然的可兼排列。即,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一般应当被解释成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应用于部署在电子组件之间的通信链路,该电子组件可包括设备(诸如电话、移动计算设备、电器、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系统等)的子组件。图1示出了其中通信链路116被用来连接系统100的组件102和122的示例。在此示例中,系统100可包括移动计算系统、无线电话、笔记本计算机、媒体播放器、游戏设备等等。通信链路116可以是双向的和非对称的,包括前向数据链路118和反向数据链路120,其中反向链路120的定时是从前向链路118的定时导出的(或反过来)。在一个示例中,前向链路118可包括从第一处理设备102向第二处理设备122传达数据的高速链路。前向链路118可包括具有多个信号线的有线总线,每一个信号线携带经编码的数据。
第一处理设备102可执行计算系统100的核心功能,包括维护通过无线收发机104和天线114的无线通信,而第二处理设备122可支持用户接口124,该用户接口可包括显示驱动器和用户显示器,诸如液晶显示(LCD)面板、触摸屏、键盘语音识别和其他输入设备。用户接口124可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存储108和128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其用于维护由相应的处理器106和126使用的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06和126、存储108和128以及其他设备104、110、124和130之间的通信可由一个或多个总线112和132来促成。第一处理系统102可被指定为主机系统或主机端发射机,而第二处理系统122可被指定为客户端系统或接收机。
反向链路120可以比前向链路118低的速度操作,并可从第二处理设备122向第一处理设备102传达控制、命令和其他信息。前向和反向数据传输速率可相差诸数量级。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向链路120从前向链路118导出时钟信号以用于同步目的、控制目的、促成功率管理和/或用于使设计简单化。时钟信号可具有通过对用于在前向链路118上传送信号的码元时钟的频率进行分频所获得的频率。码元时钟可在前向链路118上传送的码元中被叠加或以其他方式被编码。使用从码元时钟导出的时钟信号允许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机110、130)的快速同步并且实现数据信号的快速开始和停止而无需为启用训练和同步而成帧。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链路116包括高速数字接口,诸如移动显示数字接口(MDDI),且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118和120可使用N相极性编码。收发机110和130可对在链路116上传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N相极性编码的使用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并可消耗其他接口的功率的一半或更少,因为在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链路116中仅有较少驱动器是活跃的。N相极性编码设备110和/或130对接口上每一次转换编码多个位,该接口可包括总线。在一个示例中,3相极性编码可用来支持每秒80帧的宽视频图形阵列(WVGA)LCD驱动器IC而无需帧缓冲器,从而以810Mbps递送像素数据以供显示刷新。当使用3相极性编码时,3线总线上的信号被驱动为正、负、或未驱动(高阻抗)。可使用单元级电流模式驱动器(见图2)来将每一个信号驱动为三个状态(表示为+1、-1或0)中的一个。对于每一个所传送的码元,至少一个信号是在0状态,且驱动为正(+1状态)的信号的数量等于驱动为负(-1状态)的信号的数量,从而流向接收机的电流的总和始终是零。
在发射机处,数据被输入到可选映射器,该映射器将输入字映射到将通过总线发送的一系列码元。M相N线驱动器可从映射器一次接收一个码元(见图4)。映射器的一个目的是基于输入数据字来计算一组码元的值。这在每码元的位数不是整数时尤其有用。在3线系统的简单示例中,有同时驱动2条线的3种组合,以及所驱动的一对线上的极性的2种可能组合,从而产生6种可能的状态。这6种状态中的5种是可用的,因为在任何两个码元之间需要转换。在5种状态的情况下,每码元可达log2(5)≌2.32位,因此映射器接受16位字并将它转换成7个码元是可能的,每个码元利用16/7≌2.28位。
图2在进一步参考图4的情况下示出了图1中描绘的简化示例中的系统的某些方面。图4示出了在数据链路118上采用3相极性编码的系统,并且图2示出了主机物理层408的某些元件。主机物理层408可至少部分地在收发机110中实施,而客户端物理层428组件可至少部分地在收发机130中实施。数据编码器406、链路层逻辑404、反向数据逻辑410和包括唤醒逻辑412在内的其他逻辑的一些或全部也可在收发机110中实施。数据解码器426、链路层逻辑424、反向数据逻辑430和包括唤醒逻辑432在内的其他逻辑的一些或全部也可在收发机130中实施。
N相极性编码可根据3相极性编码的示例来理解。如图2中所示,当数据链路118活跃时,电流通过可在端子202、204、206处测量的三个信号中的两个,而没有电流通过第三信号。每个相位状态都可以具有要么为正要么为负的极性,尽管图2仅示出了每个相位状态的正极性状况以简化描述。为了获得“+x”状态,电流从端子202通过232、234、236到端子204。为了获得“+y”状态,电流从端子204通过234、236、238到端子206。为了获得“+z”状态,电流从端子206通过246、244、242到端子202。未驱动的信号由接收机处的端接电阻器拉到中性电压。
图3示出了三相极性编码的信号的示例波形。定义了相位和极性的六种可能组合。编码方法是自时钟控制的,在每个码元间隔处具有转换。在六种可能状态下,从任何当前状态到下一状态有五个可能的转换。可以将多于两位的信息编码到每一个码元间隔中。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可以将多达log2(5)或2.3219位编码到每个码元间隔中且可将七个连续的码元用来传送16位的信息。未使用的信息可用于纠错或用来携带链路控制信息。
反向链路120的数据可在数字CMOS RevData信号420上发送,该信号是与前向链路信号202、204和206的高速三元组分开的。也可将RevData信号420用于将系统400从休眠唤醒的信令,且当链路处于休眠时通常将它置成高阻抗状态。可使用下拉电阻器或保持器来在链路处于休眠状态时将RevData信号420保持在逻辑零电平。
数据可用作为前向链路传输速率的一部分的速率在反向链路120上传送。在一个示例中,对于3相极性编码,前向链路上的传输速率可超过每秒1G个码元。此外,信号转换速率可在反向链路120上受限以最小化辐射,由此进一步降低传输速率。在一个示例中,反向数据率可为约1Mbps。
前向链路118可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系统功耗。当休眠时,第一处理系统102可停止参与与第二处理系统122的通信且第二处理系统122可不再接收用于反向链路通信的定时信息。此外,当第一处理系统102休眠时,功率管理策略可要求第二处理系统122休眠或以其他方式实现功率节省过程。
某些实施例提供在前向链路118被关闭的情况下防止“反向链路停留在挂起”情况的系统、方法和装置,由此阻止反向链路120处于分组传输中。这样的关闭可防止第二处理系统122执行其他任务和功能,包括唤醒数据链路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系统122可存储包括准许信息的状态信息,该准许信息标识第二处理系统122是否具有向主机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可配置第二处理系统122,以使得当链路116退出休眠状态时准许状态被初始化为“不准许发送反向数据”。因此,第一处理系统102可以迅速地进入和退出休眠而没有从客户端接收未经请求的消息的危险。
可定义命令或标志来授予或撤销第二处理系统122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此命令或标志可以包括由第一处理系统102在链路从休眠唤醒之后发送的前向分组。对前向分组的接收可授予第二处理系统122向第一处理系统102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系统102发送分组,该分组包括撤销第二处理系统在链路116上设置发起休眠之前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的命令或标志。当第二处理系统122接收撤销在反向链路120上传送的准许的分组时,它通常没有延迟地停止进一步的端接。然而,当第二处理系统122已经开始了分组的传输时,则第二处理系统122可完成传送该分组,但可停止进一步的传输直到再次被授予传输的许可。注意,当处于休眠时,第二处理系统122可通过反向链路120上的传输或其他信令来唤醒第一处理系统122,而无论反向数据准许状态如何。在一些实施例中,准许状态仅在链路可操作(醒着)时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准许状态可自动地或通过命令在唤醒之际被初始化。
某些实施例避免原本可能在第一处理系统102发送指示链路116应被关闭的命令或分组而同时第二处理系统122开始发送反向数据的元素或分组时产生的竞争状况的发生。如果没有防止竞争状况,则当第二处理系统122尝试传送反向分组时链路116可能进入并保持休眠。竞争状况可通过使第一处理系统102在将链路116置于休眠之前向第二处理系统122发送分组或命令来防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系统102可首先发送拒绝或撤销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的分组。然后,第一处理系统102可在发送链路关闭分组和/或命令之前等待预定的延迟以保证第二处理系统122已经完成了传输。可选择预定的延迟以计及分组由第一处理系统102发送并由第二处理系统122正确地接收所花费的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的延迟具有足够长的历时以准许第二处理系统122完成传输并响应于对准许的撤销而禁用其反向数据准许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的延迟具有足够长的历时以准许第一处理系统102检测由第二处理系统122发送的反向分组的前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系统122可配置为如果传输已经在进行中,则在接收到链路关闭分组和/或命令时立即停止反向分组的传输。第二处理系统122可使输出信号202、204和206(见图2)被强制到零、到高阻抗、和/或到另一个预定义的状态。第二处理系统122可禁用来自收发机130的输出。在第二处理系统122强制关闭时处于传输中的分组可被重新调度以用于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丢弃正在被传送的分组。第一处理系统102也可停止其反向分组接收过程并可将未完成的分组标志为发送给协议处理机的错误状况。协议处理机可请求重传、忽略丢弃的分组、或执行一些其他的适于该应用和在丢弃的分组中传送的数据类型的修正性动作。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处理系统102和第二处理系统122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将丢弃的分组记录为错误,以使得上层协议可检测到该错误并通过交换或传达例如命令、状态或请求中的一者或多者来发起对来自另一个处理系统102或122的修正性动作的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反向链路120上传送的数据是使用从前向链路118上传送的信号导出的定时信息来时钟控制的。通常,对应于前向链路118上的码元定时的码元时钟信号被提取和分频以获得较慢的、与收发机110同步的、用于在反向链路120上传送数据的时钟。在一个示例中,码元时钟可按128、256、512、1024、2048等来分频以简化时钟生成电路系统。当使用N相极性编码时,多个信号线202、204和206可用于时钟生成目的。在3相极性编码中,每一个信号线202、204和206在三个状态(正、空和负)之一之间循环,且空(状态)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这三个信号线202、204和206之间循环。可使用这三个信号线202、204和206的任何组合来生成时钟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从信号202、204和206的第一个三元组生成的时钟信号来为多个三元组生成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用多个3相极性编码器而不是使用其中N大于3的N相编码器来增加带宽。使用多个3相极性编码器的优点包括通过选择性地启用更多或更少的编码器以匹配带宽需求来节省功率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3相编码器中的一个可被指定为主编码器,该主编码器是最后一个置于休眠的编码器,由此保证在可用时可从主编码器导出时钟。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多个N相极性编码器中的每一个的信号被门控以获得时钟信号。如果N相编码器中的任何一个正在传送,则经门控的信号包括时钟信号,尽管由于N相极性编码器之间的偏斜而可能损害工作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2和122互相独立地操作前向和反向链路118和120。前向和反向链路之间的完全独立可要求可能包括单个连接器的反向链路120上的较复杂信令。当在反向链路120上使用单个连接器时,单独的时钟信号是不可用的,且操作的独立性排除了从前向链路118导出定时。收发机110中的接收逻辑可变得更复杂,且可要求做出某些假定、或反向数据率的显式和/或隐式商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可嵌入在反向数据流中,以使得第一处理系统102可以不断地将数据采样适配于由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的速率。收发机110可提供有附加逻辑,包括一个或多个锁相环以适应由处理系统122使用来自诸如LCD驱动器设备之类的组件的内部生成的时钟,该时钟可能相对不准确和/或遭受漂移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例中,反向数据比特率时间默认为预定的频率或由除数值确定的速率。举例而言,反向链路120的默认速率可计算为256个前向链路字,其中一个前向链路字是七个码元。默认的和当前的除数参数可由第一处理系统102定义并在反向速率除数分组中传达。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数可由链路关闭分组设置。一些实施例准许在运行中修改除数。然而,第二处理系统122可不对运行中的速率改变迅速反应以保证第一处理系统102中的反向数据捕捉电路和第二处理系统122中的反向数据定时电路可能需要时间来保证维持同步。因此,当链路116从休眠退出时,一些实施例将参数改变限制为新值以初始化。可出于改变与定时相关的参数的目的而使用被发送以强制休眠的链路关闭分组。一些实施例在可出于该目的而定义的其他分组中传达反向速率除数,尽管以这种方式传达的参数也可能仅在处理系统102和122从休眠唤醒时生效。在一些实施例中,不要求反向分组是连续的,且在前向数据链路118活跃时反向分组可不存在,并且反向速率除数可在运行中更新。反向速率除数也可在前向链路118活跃时和在客户端122没有传输的准许时更新。可以将反向速率除数的实际值定义为每反向链路时钟的前向链路字数目或该数量的一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处理系统102传送了关闭分组和“冻结状态”分组中的一者或多者之后进入休眠。冻结状态可导致收发机110将输出保持在全零状态以便防止数据和输出之间的偏斜并且在驱动器被禁用时保持输出静止。可选择冻结状态的最小历时以解决A、B和C输出202、204和206与输出启用信号之间的任何偏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系统102通过启用高速输出202、204和206的操作来唤醒链路116。输出202、204和206在其被启用时可保持在恒定的相位和旋转状态中。举例而言,此相位和旋转状态可包括3相极性编码中可用的六种可能的状态中的任何一个。初始状态可以与在链路116进入休眠时驱动为冻结状态的状态相同或不同。当接收机122检测到链路118活跃时,接收机122启用其接收机且高速输出202、204和206被完全启用。通常,冻结状态的最小历时长到足以计及主机输出启用时间、客户端接收机启用时间、当被从主机402传送到客户端422时RevData 20中的延迟中的不确定性。
在链路116初始化之后,可传送全零序列以用作第二处理系统122中的时钟。第一处理系统102可传送同步分组,该同步分组初始化接收机122处的字节或字成帧以用于从串行链路116恢复数据。在同步分组之后可传送其他分组。第一处理系统也可授予第二处理系统122在反向数据链接420上发送反向分组的准许。
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促成第一和第二处理器之间的有序关闭顺序并可以防止当反向链路正活跃地传送分组或其他数据单元时前向链路关闭(反向链路停留在挂起)的情况。反向链路可用来向第一处理器发送信号以唤醒链路,且由反向链路的过早关闭导致的不确定状态可阻止系统的正确运行。
为了防止“反向链路挂起”,客户端422存储表示客户端422何时具有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的状态信息。当系统从休眠中出来时,客户端准许状态被初始化为没有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定义授予或者撤销客户端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的前向分组。此分组可由主机402在从休眠唤醒后发送以授予客户端发送数据的准许。在链路进入休眠之前,主机402可撤销客户端422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如果客户端422在它已经开始传送分组之后或之时接收到撤销传送准许的分组,那么客户端422可完成该分组的传送并且不再传送直到被授予准许。当链路处于休眠时,客户端422可唤醒主机402,而无论此反向数据准许状态的先前值是多少。准许状态通常只在链路是醒着的时候应用。如果主机402发送链路关闭分组且同时客户端422开始发送反向数据,则可能存在竞争状况。结果可以是当客户端422已经开始发送反向分组时链路将处于休眠。为了防止这个结果,主机402可在将链路116置于休眠之前发送分组以撤销客户端422的用于反向数据的传输准许。主机402可首先拒绝客户端422发送反向数据的准许,然后等待短延迟并确认在主机402发送链路关闭分组之前客户端不在发送分组。此短延迟通常计及分组由主机发送并由客户端422正确地接收所花费的时间,并还可包括客户端422响应反向准许分组并禁用其反向数据准许状态的时间、以及用于从客户端发送并在主机402中检测到反向分组的前沿的时间。
图5是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500。该方法可由电子装置中的主机设备执行。在步骤502,主机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发送命令。该命令可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客户端通常是第二数据链路上的发射机。该命令可被携带在数据分组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链路支持比第二数据链路所支持的数据率快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数据率。第一数据链路上的数据通信可包括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可在容纳客户端设备和主机设备的电子装置中提供且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可由主机设备传送。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可包括3相编码的数据码元。
在步骤504,主机确定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
如果客户端没有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那么在步骤506,主机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客户端正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那么在步骤508,主机在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步骤506)以前进入延迟。该延迟可具有足以保证客户端设备已接收到携带命令的数据分组的历时。该延迟可具有由与第一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该延迟可具有由与第二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命令包括数据链路关闭分组。由第二数据链路支持的数据率可基于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包括用于对从第一数据链路提取的时钟进行分频的除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可使用从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导出的时钟来传送。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可与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同步地进行时钟控制。可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包括终止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可在时钟终止时被终止,由此防止通过第二数据链路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响应于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唤醒信号而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退出休眠状态。
图6是示出示例性设备602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600。该设备可以是容纳在单个装置中的主机设备,诸如移动计算设备、电话、电器、或其他多处理器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从第二数据链路120接收通信的接收模块604、确定处理系统122是否正在传送的链路管理模块606、将休眠和/或唤醒延迟的延迟模块608、重新建立数据链路116上的数据通信的唤醒模块610、生成命令并将命令传送给客户端处理系统122的命令模块612、以及编码数据以用于第一数据链路118上的传输的传输模块。
该设备可包括执行前述图5的流程图中的算法的每一个步骤的附加模块。如此,前述图5的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步骤可由模块执行且该设备可包括那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各模块可以是专门配置成实施所述过程/算法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由配置成执行所述过程/算法的处理器实现的、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由处理器实现的、或其某个组合。
图7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714的设备602'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700。处理系统7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7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714的具体应用并取决于整体设计约束,总线7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724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704、模块602、604、606、608、612、61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7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7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714可耦合至收发机710。收发机710被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720。收发机710提供用于通过发送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通信的手段。处理系统714包括耦合至计算机可读介质706的处理器704。处理器704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06上的软件。该软件在由处理器7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714执行上文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706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704在执行软件时操作的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模块604、606、608、610、612和614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704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70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704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602/602'包括用于在第一数据链路118上向客户端设备122传送命令的装置612和614,该命令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用于确定客户端设备122是否正在第二数据链路120上传送的装置606;用于当确定客户端设备没有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的装置608和612;以及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退出休眠状态的装置610。前述装置可以是设备602和/或设备602'的处理系统714中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的前述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
附录中包括进一步的公开。
应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办法的解说。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编排这些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语言上的权利要求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某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用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元素应被解释为装置加功能,除非该元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

Claims (32)

1.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所述命令被编码在一个或多个N相极性编码的码元中并且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
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以及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延迟之后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支持比所述第二数据链路所支持的数据率快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数据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在一个或多个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中传送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容纳了所述客户端设备和主机设备的装置中提供,其中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是由所述主机设备传送的并且包括3相编码的数据码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括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且其中由所述第二数据链路支持的所述数据率是基于所述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来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所述信息包括用于对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提取的时钟进行分频的除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是使用从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导出的时钟传送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是与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同步地进行时钟控制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包括终止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止所述第一时间链路上的传输终止所述时钟,由此防止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的通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从所述客户端设备接收的唤醒信号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被携带在数据分组中。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足以保证所述客户端设备已接收到携带所述命令的所述数据分组的历时。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由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由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的装置,所述命令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
用于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的装置;
用于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模式的装置,其中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延迟之后进入所述休眠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支持比所述第二数据链路所支持的数据率快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数据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包括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容纳所述客户端设备和主机设备的装置中提供,其中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是由所述主机设备传送的并且包括3相编码的数据码元。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括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且其中由所述第二数据链路支持的所述数据率是基于所述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信息来确定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链路关闭分组中提供的所述信息包括用于对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提取的时钟进行分频的除数。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是使用从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导出的时钟传送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达的数据是与所述N相极性编码的数据码元同步地进行时钟控制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的装置终止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上的传输被终止时,所述时钟被终止。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响应于从所述客户端设备接收的唤醒信号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被携带在数据分组中。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足以保证所述客户端设备已接收到携带所述命令的所述数据分组的历时。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由与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具有由与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相关联的分组传输时间确定的历时。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配置成:
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所述命令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
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以及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延迟之后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3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第一数据链路上向客户端设备传送命令,所述命令包括撤销在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据的准许的指令;
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正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不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进入休眠状态;以及
当确定所述客户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上传送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链路在延迟之后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CN201380031222.3A 2012-06-15 2013-06-12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Active CN104365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0664P 2012-06-15 2012-06-15
US61/660,664 2012-06-15
US13/662,076 2012-10-26
US13/662,076 US9112815B2 (en) 2012-06-15 2012-10-26 Three-phase-polarity safe reverse link shutdown
PCT/US2013/045404 WO2013188535A1 (en) 2012-06-15 2013-06-12 Three-phase-polarity safe reverse link shutdow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5057A true CN104365057A (zh) 2015-02-18
CN104365057B CN104365057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75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1222.3A Active CN104365057B (zh) 2012-06-15 2013-06-12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2815B2 (zh)
EP (1) EP2862311B1 (zh)
CN (1) CN104365057B (zh)
TW (1) TWI507882B (zh)
WO (1) WO20131885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086A (zh) * 2019-05-22 2021-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外围组件互连快速设备的基于带宽的功率管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1041B2 (en) 2012-03-16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olarity data transfer
US9231790B2 (en) 2007-03-02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hase and polarity encoded serial interface
US8064535B2 (en) 2007-03-02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ee phase and polarity encoded serial interface
US8848810B2 (en) * 2008-03-05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US8996740B2 (en) 2012-06-29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olarity output pin mode multiplexer
US9467253B2 (en) * 2013-07-09 2016-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access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9215063B2 (en) * 2013-10-09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ecifying a 3-phase or N-phase eye pattern
US9832094B2 (en) * 2014-03-24 2017-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wire electrical parameter measurements via test patterns
US9319218B2 (en) 2014-06-25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wire signaling with matched propagation delay among wire pairs
US9521058B2 (en) 2014-06-25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wire signaling with matched propagation delay among wire pairs
US9520988B1 (en) 2015-08-04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tion to 3-phase signal swap within a trio
TWI645698B (zh) 2017-07-17 2018-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料發送裝置、資料接收裝置及其方法
CN112368956B (zh) * 2018-07-11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产生信号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414A (en) * 1993-11-05 1995-01-1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f a data packet is addressed to a computer within a network
CN1406008A (zh) * 2001-09-19 2003-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高速下行包接入过程中的快速小区选择性能的方法
US20060271678A1 (en) * 2005-05-30 2006-11-30 Rambus, Inc. Self-power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20051241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Denso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nodes communicably connected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NRZ (non return to zero) c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1958A (en) 1977-12-27 1980-05-06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Delta modulation which partitions input signal into variable-time segments that are iteratively encoded
US5210846B1 (en) 1989-05-15 1999-06-29 Dallas Semiconductor One-wire bus architecture
US4980898A (en) 1989-08-08 1990-12-25 Siemens-Pacesetter, Inc. Self-oscillating burst mode transmitter with integral number of periods
SE9002559D0 (sv) 1990-08-02 1990-08-02 Carlstedt Elektronik Ab Kommunikationslaenk
US5359595A (en) 1991-01-09 1994-10-25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kywave adaptable network trans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 stable probe and traffic protocol
US5682157A (en) 1992-10-19 1997-10-28 Fasirand Corporation Frequency-alternating synchronized infrared
US5563526A (en) 1994-01-03 1996-10-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ogrammable mixed-mode integrated circuit architecture
US5733131A (en) 1994-07-29 1998-03-31 Seiko Communications Holding N.V.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device with dynamic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US5664948A (en) 1994-07-29 1997-09-09 Seiko Communications Holding N.V. Delivery of data including preloaded advertising data
US6865610B2 (en) 1995-12-08 2005-03-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 protocol for a media server system
US6005895A (en) 1996-12-20 1999-12-21 Rambu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signaling
US6081513A (en) 1997-02-10 2000-06-27 At&T Corp. Providing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services over a wide area network interconnecting non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s LANs
US7143177B1 (en) 1997-03-31 2006-11-28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presentation on a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ed media types
US5852630A (en) 1997-07-17 1998-12-22 Globespan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ADSL transceiver warm start activation procedure with precoding
US6288739B1 (en) 1997-09-05 2001-09-11 Intelect System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vide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091709A (en) 1997-11-25 2000-07-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DE19756540A1 (de) 1997-12-18 1999-07-01 Siemens Ag Kommunikationsschnittstelle zur seriellen Übertragung digitaler Daten und korrespondierendes 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US6560290B2 (en) 1998-01-20 2003-05-06 Silicon Image, Inc. CMOS driver and on-chip termination for gigabaud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US5939939A (en) 1998-02-27 1999-08-17 Motorola, Inc. Power combiner with harmonic selectivity
EP0944275B1 (en) 1998-03-19 2005-09-14 Hitachi, Ltd. Broadcast information delivering system
US6243761B1 (en) 1998-03-26 2001-06-05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multimedia content of a web page by a server in accordance to network path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US6430196B1 (en) 1998-05-01 2002-08-06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tting delay sensitive information over IP over frame relay
US6611503B1 (en) 1998-05-22 2003-08-26 Tandberg Telecom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with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US6278429B1 (en) 1998-09-11 2001-08-21 Kent State University Bistable reflective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tilizing super twisted nematic driver chips
US6587037B1 (en) 1999-02-08 2003-07-01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multi-phase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over an ESP power cable
FI107424B (fi) 1999-03-22 2001-07-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multimediaan liittyvän informaation välittämiseen valmistautumiseksi pakettikytkentäisessä solukkoradioverkossa
US6556628B1 (en) 1999-04-29 2003-04-29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fferential signals over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US6649377B1 (en) 1999-05-10 2003-11-18 Syntex (U.S.A.) Llc Human aggrecanase and nucleic acid compositions encoding the same
US6611755B1 (en) 1999-12-19 2003-08-26 Trimble Navigation Ltd. Vehicle tracking, communication and fleet management system
US6778493B1 (en) 2000-02-07 2004-08-1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Real-time media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packet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346832B1 (en) 2000-05-22 2002-02-12 Motorola, Inc. Multi-channel signaling
GB0028134D0 (en) 2000-11-17 2001-01-03 Texas Instrument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ystems for data transmission
JP4234337B2 (ja) 2000-11-17 2009-03-04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又は関する改善
US20020112070A1 (en) 2000-12-08 2002-08-15 The Boeing Company Network controller for digitally controlling remote devices via a common bus
US6662019B2 (en) * 2000-12-21 2003-12-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control and transmission rate parameters of a secondar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82239B2 (en) 2001-05-08 2005-04-19 Formfactor, Inc.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interconnect system
US6452420B1 (en) 2001-05-24 2002-09-17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ulti-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signaling (MDDS)
WO2002098112A2 (en) 2001-05-29 2002-12-05 Transchip, Inc. Patent application cmos imager for cellular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JP2002351588A (ja) 2001-05-30 2002-12-06 Hitachi Ltd 信号受信回路、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654565B2 (en) 2001-07-05 2003-11-25 Wave7 Op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upstream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6703868B2 (en) 2001-12-20 2004-03-09 Hyperchip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on nearby conductors
US7609778B2 (en) 2001-12-20 2009-10-27 Richard S. Norma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on nearby conductors
US7088398B1 (en) 2001-12-24 2006-08-08 Silicon Imag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a clock for auxiliary data transmitted over a serial link with video data
US6867668B1 (en) 2002-03-18 2005-03-15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signal transmission from the surface of a circuit substrate to a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US7145411B1 (en) 2002-03-18 2006-12-05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Flexible differential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isolated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line
US7336139B2 (en) 2002-03-18 2008-02-26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grounded coplanar waveguide
US6797891B1 (en) 2002-03-18 2004-09-28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line
US7113550B2 (en) 2002-12-10 2006-09-26 Rambus Inc.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gital signals in a multi-level signaling system
US7340615B2 (en) 2003-01-31 2008-03-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in network interface modules
US7688929B2 (en) 2003-04-01 2010-03-30 Kingston Technology Corp. All-digital phase modulator/demodulator using multi-phase clocks and digital PLL
US7109694B2 (en) 2003-07-14 2006-09-19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Digital multiphase control system
AU2003904169A0 (en) 2003-08-08 2003-08-21 Clipsal Intergrated Systems Pty Ltd Collision detection in a non-dominant bit radio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63133B1 (en) 2003-09-02 2007-08-28 Miao George J MIMO-based multiuser OFDM multiband for ultra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EP1678703B1 (en) 2003-10-22 2010-07-14 Nxp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lines
CN101827074B (zh) 2003-10-29 2013-07-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数据速率接口
US7269430B2 (en) 2003-11-24 2007-09-11 Broadcom Corporation Frame format for high data throughpu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missions
EP1538752A1 (en) 2003-11-28 2005-06-0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lock pulse generator apparatus with reduced jitter clock phase
CN101867516B (zh) 2003-12-08 2012-04-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链路同步的高数据速率接口
US7233773B2 (en) 2004-02-13 2007-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 MIMO communication
US8650304B2 (en) 2004-06-04 2014-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pre skew and post skew calibration data rate in a mobile display digital interface (MDDI)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19192B2 (ja) * 2005-05-10 2011-0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656321B2 (en) 2005-06-02 2010-02-02 Rambus Inc. Signaling system
US8024477B2 (en) 2005-06-30 2011-09-20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a peer-to-peer IT backbone
KR100790968B1 (ko) 2005-08-10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동신호 전송을 위한 입, 출력 드라이버회로 및 이를구비한 차동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전송방법
KR100782305B1 (ko) 2006-01-09 2007-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개의 전송선의 차동신호화에 의한 데이터 신호 송수신장치 및 송수신 방법
US7895309B2 (en) 2006-01-11 2011-02-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Network event notification and delivery
US9711041B2 (en) 2012-03-16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olarity data transfer
US9231790B2 (en) 2007-03-02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hase and polarity encoded serial interface
US8064535B2 (en) 2007-03-02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ee phase and polarity encoded serial interface
US8649460B2 (en) 2007-06-05 2014-02-11 Rambus Inc. Techniques for multi-wire encoding with an embedded clock
WO2009046014A2 (en) 2007-10-01 2009-04-09 Rambus Inc. Simplified receiver for use in multi-wire communication
US8848810B2 (en) 2008-03-05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US7859356B2 (en) 2008-03-21 2010-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having high common mode impedance
JP5588976B2 (ja) 2008-06-20 2014-09-10 ラムバ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周波数応答バス符号化
WO2011119359A2 (en) 2010-03-24 2011-09-29 Rambus Inc. Coded differential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US9288089B2 (en) 2010-04-30 2016-03-15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US8539318B2 (en) 2010-06-04 2013-09-17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Power and pin efficient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with common-mode rejection and SSO resilience
EP2390969A1 (en) 2010-05-26 201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device
US9667379B2 (en) 2010-06-04 2017-05-30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Error control coding for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US8929689B2 (en) 2011-03-08 2015-01-06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cal modulator utilizing unary encoding and auxiliary modulator s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US20140112401A1 (en) 2012-06-15 2014-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3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n n-phase polarity data communications link
US8996740B2 (en) 2012-06-29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hase polarity output pin mode multiplex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414A (en) * 1993-11-05 1995-01-1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f a data packet is addressed to a computer within a network
CN1406008A (zh) * 2001-09-19 2003-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高速下行包接入过程中的快速小区选择性能的方法
US20060271678A1 (en) * 2005-05-30 2006-11-30 Rambus, Inc. Self-power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20051241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Denso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nodes communicably connected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NRZ (non return to zero) cod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086A (zh) * 2019-05-22 2021-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外围组件互连快速设备的基于带宽的功率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9507A1 (en) 2013-12-19
EP2862311B1 (en) 2016-03-30
WO2013188535A1 (en) 2013-12-19
CN104365057B (zh) 2017-04-12
TWI507882B (zh) 2015-11-11
TW201403337A (zh) 2014-01-16
EP2862311A1 (en) 2015-04-22
US9112815B2 (en) 2015-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5057A (zh) 三相极性安全反向链路关闭
JP6974686B2 (ja) Usb電力搬送ソーシングデバイスのための省電力モード
EP3332503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daptation to 3-phase signal swap at 3-wire communcation link between two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EP3025243B1 (en) Three phase clock recovery delay calibration
US20170116150A1 (en) N-phase fast bus turnaround
CN105283862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030972B1 (en) N-phase signal transition alignment
US20180027174A1 (en) Signaling camera configuration changes using metadata defined for a camera command set
AU2020253306B2 (en) Technologies for associating an offline wi-fi system with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CN102761389B (zh) 非同步主从式串行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法与控制模块
KR20160065206A (ko) 카메라 제어 인터페이스 슬레이브 디바이스 대 슬레이브 디바이스 통신
WO2022161244A1 (zh) 多主机仲裁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TW200900912A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generalized system stutter
EP3471367A1 (en) Verification of secure parameters for rotating codes
US8000278B2 (en) De-activation, at least in part, of receiver, in response, at least in part, to determination that an idle condition exists
CN110048865A (zh) 一种总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51077B (zh) 采用嵌入式边带通信的串行总线
CN115333609A (zh) 一种卫星测控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043480B2 (en) Inter-device conflict resolution on a multimedia link
US10433212B2 (en) Unscheduled power save mode with peer device notification
WO20140192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operations
US10517015B2 (en) Power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content delivery
CN110224794B (zh) 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Ka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beacon listening scheme for periodic vital signal monitoring
CN116436765A (zh) 基于二乘二取二的安全平台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