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689B -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 Google Patents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689B
CN104350689B CN201380029123.1A CN201380029123A CN104350689B CN 104350689 B CN104350689 B CN 104350689B CN 201380029123 A CN201380029123 A CN 201380029123A CN 104350689 B CN104350689 B CN 104350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message
report type
csi report
indica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9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689A (zh
Inventor
陈晓刚
A·达维多夫
李庆华
朱源
G·V·莫罗佐夫
符仲凯
韩承希
牛华宁
R·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50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04W28/022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power availability o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论述了用于支持来自具有垂直方向部件的天线阵列的无线通信路径的技术。通过仅报告被提供用于多种垂直波束配置的参考信号(RS)的子集,示例减少了用于数量增加的通信路径的训练反馈。附加示例基于RS测量之间的差异来减少具有虚拟测量的反馈。一个这样的测量可以来自用于参考波束配置的RS的全集,而另一个来自用于附加波束配置的RS的部分集合。这样的虚拟测量还可以基于与这两个配置相关联的波束权重的互相关性。论述了准备并且发送符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测量报告的多个示例。所支持的技术还增加了分集,并且减少了传输公共码字的空间复用层之间的功率差分。

Description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7月2日提交的案号为P45842Z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667,32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对在无线广域网(WWAN)上的数据负载和吞吐量的要求持续地增加。这种增加的一些原因包括:行动电话技术的普遍使用和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的加速采用,所述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具有数据密集型服务和吞吐量密集型服务(例如,这些设备提供的流媒体)。各种多天线技术可以应用于WWAN环境中,用于利用改进的频谱效率来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和吞吐量需求。
例如,可以使用多天线技术来实现诸如分集增益、阵列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之类的优点。虽然通过无线通信标准中的多天线技术的实现已经实现了这些优点中的一些,但是通过各种多天线技术的理论潜力指示的较大的增益尚待实现。凭借所述未开发的潜力可以提供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一种方式。
然而,利用来自多天线技术的理论增益来满足增长的需求存在多个障碍。例如,除了创建全新的WWAN标准之外,新的多天线技术的实现发生在现有的WWAN标准限制内。实现可以涉及:满足在新技术上产生的由现有的无线标准强加的需求。此外,实现可以涉及:围绕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由现有标准强加的限制来进行工作。因此,利用来自潜在的多天线技术的增益要求进行创新,以确定适合现有WWAN标准的多天线技术并且在这些标准内实现这样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与多个垂直波束相关联的反馈开销的设备,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其中所述二维天线阵列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所述设备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的接收单元,其被配置用于接收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其中,CSI-RS资源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中的一个相对应;以及在所述UE处的选择单元,其被配置用于选择向其提供CSI-RS报告的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用于减少CSI-RS报告的数量,使未被选择的CSI-RS资源的集合不被报告;以及在所述UE处的准备单元,其被配置用于为所述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准备至少一个CSI-RS报告;以及在所述UE处的报告单元,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发送到演进型节点B(eNodeB),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演进型节点B(eNodeB)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减少用于多个垂直波束的反馈开销的方法,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其中所述二维天线阵列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从演进型节点B(eNodeB)接收:被配置用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第一全集的参考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以及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其被配置用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第二全集的至少一个子集,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演进型节点B(eNodeB)处;测量用于所述参考CSI-RS资源的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用于所述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的附加信道响应信息;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所述附加信道响应信息来计算所述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所述附加垂直波束配置之间的差值。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实现方法的逻辑的系统,所述方法用于减少在传输公共码字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之间的功率差分,所述系统包括:在演进型节点B(eNodeB)处生成具有来自公共码字的多个符号的列向量,其中,所述列向量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的长度并且所述列向量中的每一个符号都被分配给空间复用层,其中垂直波束赋形增加了从所述演进型节点B(eNodeB)传输的空间复用层的数量,并且所述垂直波束赋形是使用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的二维天线阵列执行的,并且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演进型节点B(eNodeB)处;将所述列向量乘以旋转矩阵,其中,所述旋转矩阵将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以均衡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所述符号之间的传输信号,从而减少不同的特性引起的差异,所述不同的特性在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所述符号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中;以及乘以预编码矩阵,使得准备将所述列向量中的所述符号用于从所述eNodeB到用户设备(UE)的传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做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这些附图共同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A是示出了符合现有的无线广域网(WWAN)标准的使用具有多个天线元件的阵列,用于实现一定程度的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的框图;
图1B是示出了阵列的使用的框图,所述阵列可以利用WWAN标准中的趋势,通过开创新的、垂直维度(其中可以实现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供应数量增加的天线元件,用于实现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中的大幅增加;
图2A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关于符合相关WWAN(例如,符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WWAN)的垂直维度的空间复用的框图,所述空间复用依赖于信道测量报告来获得信道知识;
图2B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相对于UE分布来对垂直波束配置进行优化的框图;
图3A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关于通过空间复用形成的不同垂直波束的潜在不等负载分布的框图;
图3B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关于通过空间复用形成的不同垂直波束的潜在不等负载分布的影响因素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对资源(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进行分配,用于容纳与通过空间复用形成的不同垂直波束相关联的不同负载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用于空间复用的减少的信道测量开销的框图,所述减少的信道测量开销是基于虚拟测量的,所述虚拟测量源自用于两个不同的垂直波束配置的全天线端口测量和部分天线端口测量之间计算的差异;
图6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基于互相关的用于垂直空间复用的减少的信道测量开销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各种潜在场景的框图,各种潜在场景可以容纳符合3GPP LTE标准的垂直空间复用;
图8A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对多天线环境中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进行优化的框图,所述多天线环境通过循环延迟分集和旋转矩阵支持三层或更多层的空间复用;
图8B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对多天线环境中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进行优化的框图,所述多天线环境通过循环延迟分集和旋转矩阵支持三层以上的空间复用;
图9是示出了符合各种示例的在用户设备(UE)处操作的设备的框图,所述设备用于减少与多个垂直波束相关联的反馈开销,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
图10是描绘了符合各种示例的用于减少与多个垂直波束相关联的反馈开销的过程的流程图,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
图11是描绘了符合各种示例的用于引入分集并减少传输公共码字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之间的功率差分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根据各种示例的UE的框图。
现在将参考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文将使用特定的语言来描述相同的内容。然而,应理解,并不是要由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公开并且描述本发明之前,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结构、过程步骤或者材料,相反,本发明是要延伸至由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其等效物。还应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的示例的目的,并不是要进行限制。
定义
作为对本公开所论述的示例的一般性的重要声明,虽然贯穿本说明书中常常用到术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但是,其并不是要进行限制,并且在本说明书的部分中存在更普遍的术语的使用的例外,用于进一步表明这点。
在不同规范中使用了不同的无线移动设备的术语。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无线移动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E)或移动站(MS)等其它可能性。贯穿本申请,术语“无线移动设备”、“UE”和“MS”可以互换使用。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传输点”被定义为在无线广域网(WWAN)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为与位于地理区域(被称为覆盖区域)内的多个无线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在不同的规范中使用了不同的用于传输点的术语。传输点的不同变型所使用的术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站(BS)、演进型节点B(eNodeB)、WWAN传输点、传输点、无线传输点和WWAN节点。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术语被互换地使用。BS或eNodeB的实际定义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范中提供。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基本上”指动作、特性、性质、状态、结构、项目或结果的完全或接近完全的范围或程度。例如,“基本上”封闭的物体意味着物体是完全封闭的或接近完全封闭的。与绝对完全性的实际可允许偏差程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决于具体的上下文。然而,一般而言,接近完全会如同具有与绝对和全部完全所获得的整体结果相同的整体结果。当用在否定表示中,用于指代完全或接近完全缺乏动作、特性、性质、状态、结构、项目或结果时,使用“基本上”是同样适用的。
其他术语可以在本说明书主体的其他地方限定。
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提供技术实施例的概述,并且然后,后文将对具体技术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所述概要是要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本技术,而并不是要识别本技术的关键特征或者本质特征,也不是要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作为初步阐释,本申请中的教导要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第11版的正式发布之前,于2012年7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667,325的优先权。然而,在该临时申请和本申请中公开的创新是在下述理解中进行的:某些功能将被并入到第11版中。第11版的正式发布版本实际上并入了这些功能。出于实现的目的,由当前公开预示的这些功能中的许多在本文中引用了2012年第三季度发布的第11版。本公开在本文中如下进行。
为了更加充分地实现多天线技术的潜在增益,例如,分集增益、阵列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可以部署具有更多数量天线元件的阵列。所涉及的附加天线、其潜在配置以及其能力都可以集成在现有的无线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内。
可以使用数量增加的天线元件用于为作为通信路径的辐射束提供进一步的方向性。正如可以意识到的,可以以这种方式来增强空间复用增益。例如,具有更多数量的元件的天线阵列可以被配置为二维,用于创建二维(2D)天线阵列。2D阵列可以形成具有可以水平和垂直(二者)地定义的瞄准能力的辐射束或通信路径。同样正如也可以意识到的,可以使用这样的增强型空间复用来增强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以提高空间效率。
此外,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对天线元件进行组合,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虚拟化天线,例如正如在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中所述的。在某种水平上,例如,从同一设备(UE)的角度来看,虚拟化天线的组成元件可以是透明的,使得多个天线元件可以表现为一个天线。例如,虽然MIMO技术已经被标准化为支持两个天线、四个天线和八个天线,正如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中所述的,但是操作者可以部署具有八个以上的天线元件的物理天线阵列。
为了充分地使用与增加的空间分集和数量增加的通信路径(它们可以由具有数量增加的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例如,2D阵列)来提供)相关联的功率,可以对现有的无线通信标准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可以包括:进行调节,以减少与数量增加的空间层相关联的反馈和/或训练的开销。所述调整可以包括:对现有的报告资源的利用,所述报告资源是用于与通信路径相关联的信道信息的。附加调整可以处理对用于数量增加的空间层的码字的使用。
例如,通过使UE配置有选择模块,可以针对数量增加的通信路径来减少来自UE的信道信息反馈。选择模块可以选择需要向其报告信道信息的通信路径(例如,特定的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将其他通信路径/波束配置/空间层除外。该选择可以是基于与各种通信路径/波束配置/空间层相对应的参考信号(RS)(例如,在3GPP LTE标准的上下文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而做出的。在某些示例中,例如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做出该选择。
作为附加示例,通过报告虚拟测量,可以针对数量增加的通信路径/波束配置/空间层来减少来自UE的信道信息反馈。这样的虚拟测量的一个示例可以基于偏移。所述偏移可以基于用于参考波束配置的参考RS与用于附加波束配置的附加RS之间的差值来计算。参考RS可以被配置用于天线端口的全集,其中,每一个天线端口都可以包括在第一波束配置处可能的虚拟天线配置。附加RS可以来自附加RS的子集,所述附加RS被配置用于天线端口的子集,而所述天线端口来自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全集。偏移可以用于计算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全集的虚拟测量,而不对附加的第二波束配置的所有天线端口进行测量。
虚拟测量的第二示例可以基于用于两个垂直波束配置的两个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值。可以将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波束赋形权重传送至计算互相关性的UE。然后,所述UE可以基于对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子集的附加RS的集合进行测量来确定波束赋形权重。
可以将信道信息从UE报告回eNodeB,所述eNodeB提供了利用其进行信道信息测量的RS。例如,符合3GPP LTE标准,报告可以是可以包括各种CSI消息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报告。所述各种信道状态信息(CSI)消息类型可以按照天线端口的数量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类型而裁剪,如下文所论述的。
在某些示例中,可以通过增加阵列中的天线元件而生成的多个空间层可以引起对共享用于下行链路(DL)数据传输(例如,符合LTE标准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的码字的需要。该问题在仅有两个码字可用的3GPP LTE的上下文中可能具有特别的增强。然而,可以通过将携带了来自这些层的符号的列向量乘以旋转矩阵,来减少在共享公共码字的空间通信路径或层之间的能量差分。通过乘以旋转矩阵,可以将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以均衡传输能量。也可以通过乘以循环延迟分集(CDD)矩阵来生成用于这些层的附加空间分集。下文将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
图1A描述了阵列102a的使用,所述阵列102a包括八个天线元件(用箭头指示出了代表性的天线元件104),用于实现关于水平维度的一定程度的空间复用。天线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天线端口相对应。所描绘的八个天线元件符合在3GPP LTE标准中MIMO所支持的最多八个天线端口,但是,其他数量的天线端口和/或元件也是可能的,例如,两个天线端口和四个天线端口在3GPP LTE标准中的MIMO也是被支持的。
从阵列102a向不同的方向发出的三个箭头(其中,两个虚线箭头朝左右两侧,并且一个实线箭头法线朝阵列所在平面),描绘了阵列关于单个水平维度可以创建的通信路径的方向性。阵列可以安装在具有相对应的覆盖区域108a的传输点106a(例如,eNodeB)上。由阵列提供的水平方向性通过三个不同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描绘,从左到右为110a、112a和114a。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可以描绘关于传输点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相对应的信号为最高,但是,所述相对应的信号也可以存在于其他区域中。弯箭头指示这三个不同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属于不同可能性的闭联集。
图1B描绘了阵列102b的使用,所述阵列102b具有数量增加的天线元件,使得可以形成2D阵列。所述2D阵列包括八个列(用箭头指示出了代表性的列116)的集合。如可以意识到的,64个天线元件在数量上超过了3GPP LTE标准中MIMO所支持的八个最大天线端口,并且可能在数量上超过了其他标准的其他最大支持数量。然而,多个天线元件可以组合为与单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虚拟天线,例如,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所描述的。例如,每一行或列都可以与单个天线端口相对应。天线元件的任何组合均可以构成天线端口。
从阵列102b向不同的方向发出的三个箭头(其中,两个虚线箭头朝上下两侧,并且下面的实线箭头法线朝阵列所在平面),描绘了阵列关于垂直维度可以创建的通信路径的方向性。所述阵列可以安装在具有相对应的覆盖区域108b的传输点106b(例如,eNodeB)上。
通过阵列提供的垂直方向性由两个不同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来描绘,第一波束方向几何形状118更靠近传输点106b,而第二波束方向几何形状120稍远。如前所述,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可以描绘关于传输点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相对应的信号最高,但是,所述相对应的信号也可以存在于其他区域中。弯箭头指示所述两个不同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属于不同的可能性的闭联集。
虽然阵列102b的垂直元件允许垂直方向性,如图1B所描绘的,但是,水平元件也可以使水平方向性成为可能,同样如关于图1A所描述的。因此,可以将通信定向在二维中,用于指向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额外的维度可以大大地提高方向性的可能性数量,允许实现用于空间复用的通信路径、波束配置或层的数量的增加。贯穿本说明书,用于空间复用的通信路径、波束配置或层的数量可以称为“秩”。可以使用空间分集来进一步地接近MIMO的理论可能性。以这种方式使用的2D阵列在本申请中称为三维(3D)MIMO。
使由2D阵列提供的波束/通信路径垂直倾斜的能力可以用于使波束/通信路径垂直地倾斜,用于相应地指向近处和远处的用户。然而,这样垂直倾斜的波束/通信路径要求支持。例如,相关WWAN(例如,符合3GPP LTE标准的WWAN)依赖于信道测量报告来获得信道知识。所述信道知识可以用于确保在垂直倾斜的波束/通信路径上的通信,并且用于训练以及优化这些垂直倾斜的波束/通信路径。
图2A描绘了与可以从其中获得信道知识的UE有关的关于垂直维度的空间复用。共同描绘了eNodeB 206a与相对应的覆盖区域208a的部分。可以采用设置在eNodeB处的2D阵列102b用于配置第一垂直波束配置,所述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具有向下指向靠近eNodeB的区域的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218a。可以采用设置在eNodeB处的2D阵列102b来配置第二垂直波束配置,所述第二垂直波束配置具有向外指向远离eNodeB的区域的另一个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220a。
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a可以向下指向第一UE 222a所在的区域。可以将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的更向外的区域进一步指向第二UE 224a。如前所述,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可以描绘关于传输点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相对应的信号最高,但是所述相对应的信号也可以存在于其他区域中。研究表明,两个垂直波束配置可以提供显著的增益。然而,单个垂直波束配置和两个以上的垂直波束配置也是符合多个示例的。
通过可以依赖于第一UE 222a和第二UE 224a已知的并且由eNodeB206a传输的参考信号(RS)的相关信道估计技术,可以支持在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a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上的通信。UE可以对RS进行测量并且将该测量报告回eNodeB,用于提供信道信息。在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中,RS可以包括CSI-RS。
例如,eNodeB 206a可以配置多个RS/CSI-RS资源。可以使用波束赋形向量来对RS/CSI-RS资源进行垂直波束赋形。在多个RS/CSI-RS资源内的不同的RS/CSI-RS资源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不同的波束赋形向量来不同地进行垂直波束赋形。关于图2A,例如,一个或多个RS/CSI-RS资源可以被配置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a,并且一个或多个RS/CSI-RS资源可以被配置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
虽然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a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被描绘为指向第一UE 222a的位置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被描绘为指向第二UE 224a,如上所述,与这两个垂直波束配置相对应的传输可以遍及与eNodeB 206a相对应的覆盖区域208a的部分中接收。因此,第一UE和/或第二UE可以报告对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a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二者的测量。相似地,第一UE、第二UE和/或附加UE可以报告用于数量更多的垂直波束配置的测量。
例如,UE 222a、224a可以配置有报告实例,例如CSI/RS报告资源,每一个RS/CSI-RS资源用于为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例如图2A中的第一波束配置218a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a,以及潜在地,所有垂直波束配置)提供信息。取决于示例,用于多个CSI/RS报告实例的干扰测量资源(IMR)可以相同或不同。使UE配置有用于多个不同波束配置的多个报告实例(虽然不是特定的垂直波束配置)在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的规范内已经被支持。然而,该方案的一个缺陷在于,CSI反馈开销线性地增加了半静态波束赋形的RS/CSI-RS资源的数量,UE针对所述半静态波束赋形的RS/CSI-RS资源配置了报告实例。
在某些示例中,为了协助网络进行与用于RS/CSI-RS资源测量的UE相关的静态波束配置,一个或多个UE可以提供报告,例如,3GPP LTE标准中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息接收质量(RSRQ)消息。这样的报告可以用于调节一个或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以更好地与UE的分布相符。
图2B描绘了对关于UE分布的垂直波束配置的优化。和先前的附图一样,共同描绘了eNodeB 206b与相对应的覆盖区域208b的部分。具有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218b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具有另一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220b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也相对于第一UE 222b和第二UE224b进行了描绘。
第一UE 222b和第二UE 224b在被描绘在关于图2A和图2B中eNodeB206b相同的位置。同样,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b在图2A和图2B中关于第一UE 222b以相同的方式倾斜。然而,关于第二UE 224b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2b的相对的倾斜已经关于第二UE进行了优化,从而使第二垂直波束配置以第二UE为中心倾斜。
为了实现这样的优化,可以使用迭代过程,由此UE分布内的一个或多个UE提供了RS/CSI-RS测量报告,例如,RSRP和RSRQ消息。然后,一个或多个垂直波束配置可以由朝向或远离eNodeB 206b的预定的量来进行调节。然后,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附加RS/CSI-RS资源,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一次或多次测量。该过程可以继续,直到关于相关的UE分布而优化了一个或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为止。垂直波束配置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优化。
图3A描绘了关于不同的垂直波束的潜在的不等负载分布,所述不同的垂直波束是通过空间复用形成的。和先前的附图一样,共同描绘了eNodeB306b与相对应的覆盖区域308a的部分。具有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318a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具有另一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320a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也关于数量增加的UE(322a-328a)进行了描绘。
第一垂直波束配置318a向下指向靠近eNodeB 306a并且朝向第一UE322a。第二垂直波束配置320a可以从eNodeB朝外指向三个附加UE:第二UE 324a、第三UE 326a和第四UE328a。出于各种原因,通常的情况可以是:被指向远离eNodeB的垂直波束配置可以比被指向更加靠近eNodeB的垂直波束配置具有更大的负载。例如,如从图3A可以理解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入射角可以引起第二垂直波束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覆盖与eNodeB 306a相对应的覆盖区域308a的部分的狭长的条的增加。图3B可以用于阐释被指向远离eNodeB的垂直波束配置的更高负载的更高潜在性的附加原因。
图3B描绘了关于不同的垂直波束的潜在的不等负载分布的附加影响因素。同样,描绘了eNodeB 306b,但是这次,更多的是从更靠近覆盖区域所在平面的法线的角度描绘了所有在eNodeB周围的更加完整的覆盖区域308b。可以关于四个不同的象限来论述覆盖区域。
右下方的象限可以被认为是属于关于图3A所描绘的相对应的覆盖区域308a的部分的部分。在右下方象限内,第一UE 322b被描绘为位于第一环318b内,所述第一环318b被描绘为具有对角的交叉影线并且与来自eNodeB 306a的垂直的狭长的条相对应,所述垂直的狭长的条可以由第一垂直波束配置318a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如绕eNodeB 306a旋转的)所照射。同样,第二UE 324a、第三UE 326a和第四UE 328a都被描绘为位于第二环320b内,所述第二环320b被描绘为在相反的方向上具有对角的交叉影线并且与可以由第二垂直波束配置320a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具有相似的旋转)照射的垂直狭长的条相对应。
如根据用于计算环面积的等式A=π(r2 2-r1 2)可理解的,距eNodeB 306b的距离越大,可以设置UE的区域越大,其中,两个环的两个半径之间的差异相等。当如图3B中将这些环细分为多个象限时,该结果也保持为真。此外,出于上面论述的原因,与更加远离eNodeB的垂直波束配置相对应的半径之间的距离将更大,将带来由相对应的更小的入射角照射的更大的覆盖区。因此,被指向更加远离eNodeB的垂直波束配置更可能经受更大负载,这可能会导致失衡。
图4描绘了多个附加的、更精细配置的垂直波束配置的创建,以补偿远离eNodeB406的覆盖区域408的部分内的潜在的失衡。第一UE 422可以位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418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内。五个附加UE 424、426、428、430和432可以位于与图3A中描绘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320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相对应的区域内。然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在图4中已经用第二垂直波束配置420、第三垂直波束配置434和第四垂直波束配置436替代了,这些垂直波束配置的每一个具有比先前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320更窄的相对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增加波束配置数量的决定可以由迭代过程产生。
通过增加垂直波束配置的数量,可以减少失衡。正如可以理解的,在图4中已经将任何给定的垂直波束配置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内的UE的数量从五个减少到两个。然而,附加数量的垂直波束配置还可能会导致繁重的开销水平。
例如,每一个垂直波束配置都可以包括该垂直波束配置专用的一个或多个RS/CSI-RS资源。垂直波束配置甚至可以将更多的RS/CSI-RS资源添加到之前存在用于之前被限制为水平域的波束配置的RS/CSI-RS资源。此外,每一个UE可以被配置有用于每一个RS/CSI-RS资源的不同报告资源。虽然在之前的附图中仅描绘了少量的UE,但是更大数量的UE也是符合许多示例的。此外,在迭代训练过程期间可能会涉及附加的开销,这与上面所论述的过程相似。
对提供信道信息反馈中的开销大小的最大影响可能是由eNodeB配置的CSI-RS资源的数量。在这样的开销的负担过重的情况下,UE报告的数量可能会压缩。例如,UE可以配置有比各种波束配置中传输的RS/CSI-RS资源更少数量的报告实例。虽然UE可以继续接收用于多个不同波束配置的多个RS/CSI-RS资源,但是UE可以将其报告限制为这样的RS/CSI-RS资源的子集。UE可以继续对其接收到的多个RS/CSI-RS资源进行测量。然而,UE可以选择这些测量的子集,将所述测量的子集用于对信道信息报告进行响应。
出于对示例进行示出的目的,可以参考图2B。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b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b二者均可以配置有RS/CSI-RS资源。虽然第一UE 222b在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内居中而第二UE 224b在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内居中,如前所阐释的,但是,来自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传输均可以由第一UE和第二UE二者接收到。两个UE均可以对被配置用于两个垂直波束配置的RS/CSI-RS资源进行测量。
然而,为了减少开销,第一UE 222b和第二UE 224b的每一个都可以选择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218b或第二垂直波束配置220b的其中一个相对应的用于向其提供报告的RS/CSI-RS资源的子集。通过将一个波束配置或RS/CSI-RS资源的相对应的子集选择作为报告CSI-RS资源,可以通过不报告未被选择的CSI-RS资源的集合,来避免用于多个CSI-RS资源的CSI-RS报告的倍增。在图2B描绘的示例中,第一UE可以选择报告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相关联的RS/CSI-RS资源。第二UE可以选择报告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相关联的RS/CSI-RS资源。
第一UE 222b和第二UE 224b可以基于对用于两个垂直波束配置218b、220b的RS/CSI-RS资源的测量来做出它们的选择。在某些示例中,可以基于展示出高频谱效率的垂直波束配置来进行决策。然而,也可以将基于波束配置传输的测量的任何其他度量或度量的组合来作为由特定UE进行一次或多次选择的基础。
在许多示例中,与多个CSI-RS资源相对应的垂直波束配置对于UE而言可以是透明的,并且,选择可以仅基于测量得出的值。然后,UE可以基于选择的测量来准备信道信息的报告,例如,CSI-RS报告。然后,UE可以将报告发回到与由UE测量并且选择的垂直波束配置相关联的eNodeB。在某些示例中,报告可以包括用于与由UE选择的垂直波束配置相对应的CSI-RS资源索引。
在eNodeB 206b接收到报告(包括:例如,推荐的CSI-RS索引)之后,eNodeB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垂直波束赋形权重。在报告指示在小区中心的用户比在边缘的用户更少的示例中,可以向指向中心的波束分配更少的RS/CSI-RS资源,这可以与在该垂直波束配置处分配更少的天线端口相对应。在特定示例中,不同的垂直波束配置可以通过配置有不同的重复时间段而配置有不同的RS/CSI-RS资源。在某些示例中,垂直波束配置确定可以在网络级做出,正如与单独的eNodeB相反的。
虽然前面论述的重点放在两个垂直波束配置上,但是,可以通过任何数量的垂直波束配置做出选择。同样,可以选择报告具有一个以上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此外,前述技术通常可以应用于包括水平波束配置的波束配置,不仅仅是用于垂直波束配置。
图5描绘了用于减少与垂直空间复用相关联的信道测量开销的另一示例。描绘了与eNodeB 506相关联的覆盖区域508的部分。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相关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被描绘为向下指向第一UE 542。同样描绘的还有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相关联的从eNodeB向外指向第二UE546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
在图5中描绘了部署在eNodeB 506处的2D阵列548的呈现。在天线端口、波束配置和RS/CSI-RS报告之间的三种不同关系的方面,描绘了2D阵列的三个实例(548a、548b、548c)。所述三种不同的传输关系与用于向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提供信道信息反馈的传统方法和减少相对应的开销的新方法相对应。对于这三种关系的每一种关系,2D阵列被描绘为具有64个天线元件(8X 8=64)。然而,其他数量的天线元件是可能的。多天线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单个虚拟天线。
虚拟天线可以与天线端口相对应。对于部署在部分覆盖区域508内的UE 542、546而言,组合在虚拟天线或天线端口内的多个天线元件可以是透明的,从而使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元件对于UE而言是单个天线。可以对天线元件的任何组合进行组合,以形成虚拟天线或天线端口。与在图5中描绘的示例相似的示例中,2D阵列548的八个列(550-564)中的每一列都可以包括天线端口,例如,X1、X2、X3、X4、X5、X6、X7、X8。然而,在某些示例中,天线端口可以包括:多个列、一个或多个行、一个或多个行的部分、一个或多个列的部分、所有列、或任何其他组合。
可以使用多波束天线技术(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的,相位阵列多波束天线技术(其可以但并非必要地采用一个或多个巴特勒(Butler)矩阵)),来增加同步波束配置的数量。因此,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天线元件来创建被配置用于同步但不同的波束配置的附加天线端口。因此,还可以使用2D阵列548的八个列(550-564)来创建八个附加天线端口,即:X9、X10、X11、X12、X13、X14、X15、X16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
可以通过向单独的天线端口提供RS/CSI-RS资源来解决例如由于空间和/或频谱分集造成的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差异。每一个天线端口可以被配置为传输其自身的RS/CSI-RS资源。附加的天线端口可以被配置有附加RS/CSI-RS资源,用于允许多个不同的波束配置。
在用于提供信道信息反馈的传统方法中,可以为每一个天线端口提供不同的RS/CSI-RS资源。例如,在可以传输图5中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上的八个天线端口(X1、X2、X3、X4、X5、X6、X7、X8)每一个都可以具有RS/CSI-RS资源。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2D阵列的第一实例548a中的天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已经被填写,以指示这八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都携带了不同的RS/CSI-RS资源。
关于2D阵列的第二实例548b,可以提供附加天线端口用于不同波束配置的传输,例如,传输图5中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的八个附加天线端口(X9、X10、X11、X12、X13、X14、X15、X16)。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一样,可以为用于第二波束配置的每一个新天线端口来提供不同的RS/CSI-RS资源,以用于提供信道信息反馈,这是符合传统方法的。正如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传统方法下,反馈开销中可以涉及十六个RS/CSI-RS资源,并且,对于附加波束配置,该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关于图1B至图4中描绘的垂直波束配置,这些垂直波束配置中的每一个垂直波束配置都可以相似地被配置用于多个天线端口。因此,这些垂直波束配置中的每一个均可以需要多个RS/CSI-RS资源以用于被配置用于垂直波束配置的各个天线端口。如所讨论的,一种减少反馈开销的方式可以涉及:仅提供用于总波束配置的子集的RS/CSI-RS资源的信道测量报告。
然而,可以应用其他附加的新方法来减少由这样的大量RS/CSI-RS资源引起的开销,不仅仅是减少RS/CSI-RS资源上的报告数量,还要通过减少RS/CSI-RS资源本身的数量。根据符合这样的方法的示例,可以向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全集提供RS/CSI-RS资源。相反,对于一个或多个附加波束配置,一个或多个附加RS/CSI-RS资源可以被提供用于天线端口的全集的部分子集。
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以创建两个波束配置的两个不同的波束赋形权重可以阐释用于两个不同配置的信道响应中的差异。由于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中的差异构成了确定用于两个不同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差的主要公因素,所以,与两个不同波束配置相对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于确定属于两个波束配置的其他天线端口的差异。
例如,关于图5,被配置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X1、X2、X3、X4、X5、X6、X7、X8)中的每一个可以传输该天线端口专用的RS/CSI-RS资源。因此,同样参考2D阵列的第一实例548a,其中,与构成了八个上面提及的天线端口的多个列(550a-564a)相对应的天线元件被填写了,这指示了所述八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提供了其自己的RS/CSI-RS资源。由于每一个天线端口具有自己的RS/CSI-RS资源,所以,可以为每一个天线端口提供信道信息反馈。
相反,2D阵列的第三实例548c被描绘为仅具有已经被填写的天线元件的单列550c,这符合上面描述的新方法。已经被填写的天线元件的单列与天线端口X9相对应,如被配置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填写这些天线元件以指示RS/CSI-RS资源被提供用于天线端口X9,这与2D阵列中的天线元件的第一列相对应。RS/CSI-RS资源不被提供用于其余的天线端口,即,天线端口X10、X11、X12、X13、X14、X15、X16,这些天线端口还被配置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因此,与天线端口X10、X11、X12、X13、X14、X15、X16相对应的天线元件的列(552c-564c)未被填写。
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的每一个天线端口都具有被配置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的模拟天线端口,所述模拟天线端口共享来自由两个天线端口共享的天线元件的公共列的天线元件。(天线端口X1和X9共享列550;X2和X10共享列552;X3和X11共享列554;X4和X12共享列556;X5和X13共享列558;X6和X14共享列560;X7和X15共享列562;以及,X8和X16共享列564)。共享的天线元件意味着不同的垂直波束方向可以解释关于信道信息的天线端口对之间的主要差异。然而,天线元件可以不必被共享用于不同垂直波束方向,以解释这些主要差异。
可以测量分别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和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相对应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例如,X1和X9)上的RS/CSI-RS资源对。通过取得RS/CSI-RS资源对的测量之间的差,可以计算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由于不同的垂直波束方向可以是该偏移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同的偏移/波束赋形增益还可以解释其他天线端口处的差异。在某些实施例中,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可以以分贝(dB)测量。然而,可以基于测量之间的差异以其他方式来测量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并且可以取正值或负值。
因此,利用用于一个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全集的RS/CSI-RS资源,来解释天线端口对与用于第二波束配置的单个RS/CSI-RS资源之间的差异,可以生成虚拟测量。虚拟测量可以为用于天线端口全集或其任何子集提供用于第二波束配置的信道响应的信息,即使仅有一个RS/CSI-RS资源被提供用于第二波束配置。
例如,关于图5,对整个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虚拟测量,“c”,偏移/波束赋形增益被计算为关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540的天线端口X1与关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的天线端口X9的RS/CSI-RS资源对测量之间的差异。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这样的虚拟测量,“Vm2”,可以被计算为Vm2=[X1+c(或X9)、X2+c、X3+c、X4+c、X5+c、X6+c、X7+c、X8+c],其中,可以关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来测量X1、X2、X3、X4、X5、X6、X7和X8
在某些示例中,可以向用于一个波束配置的所有可能的天线端口提供RS/CSI-RS资源,例如,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544的端口X9、X10、X11、X12、X13、X14、X15和X16。然后,可以向用于任何数量的不同附加波束配置(或者垂直波束配置或其他)的任何数量的天线端口提供虚拟测量,只要向用于至少一个附加波束配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提供了至少一个RS/CSI-RS资源。结果,可以极大地减少反馈开销,不仅仅是减少基于RS/CSI-RS资源的信道测量报告,而且还减少了底层的RS/CSI-RS资源。
例如,具有n+1个RS/CSI-RS资源并且具有n+1个报告,其中,n等于用于可能的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最大可能数量,可以对用于第二可能波束配置的任何数量的天线端口进行虚拟测量。在图5中描绘的示例中,n=8,因为仅存在八个潜在的天线端口。因此,具有9个RS/CSI-RS资源,可以对用于两个不同的垂直波束配置的十六个天线端口的任何组合做出报告。
第一UE 542和/或第二UE 546可以从eNodeB 506接收被配置用于参考垂直波束配置540的天线端口(X1、X2、X3、X4、X5、X6、X7和X8)的全集(550a-564a)的CSI-RS资源。第一UE542和/或第二UE 546还可以接收被配置用于至少一个附加垂直波束配置544的天线端口(例如,X9)的全集(550b-564b)的至少一个子集(550b-556b)的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一个或多个UE可以测量用于参考RS/CSI-RS资源的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用于附加RS/CSI-RS资源的集合的附加信道响应信息。
然后,UE可以使用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附加信道响应信息来计算参考垂直波束配置540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544集合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偏移/波束赋形增益。第一UE 542和/或第二UE 54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向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的天线端口的任何组合的eNodeB 506来报告用于参考垂直波束配置的信道响应信息和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
可替代地,UE可以简单地反馈测量,并且将偏移/波束赋形增益的计算和补偿程序留给eNodeB 506。这些方法通常也可以应用于任何数量的波束配置,包括水平波束配置,而不仅仅是垂直波束配置。也可以基于互相关性测量来实现用于减少RS/CSI-RS资源的其他符合的示例。
图6描绘了可以使用互相关性来减少信道测量开销的示例。描绘了与eNodeB 606相关联的覆盖区域608的部分。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640相关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被描绘为向下指向UE 642。还描绘了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a相关联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和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b相关联的附加的接收区域。
在可以使用互相关性来减少信道测量开销的示例中,与垂直波束配置、天线端口和RS/CSI-RS资源之间的不同关系相对应,描绘了8x 8 2D天线阵列648a、648b的两个不同方面。虽然天线阵列被描绘为8x 8元件的阵列,但是,正如可以意识到的,其他组合是符合附加示例的。
如关于2D天线阵列648a的第一方面所描绘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640可以被配置用于八个天线端口(X1、X2、X3、X4、X5、X6、X7、X8),但是其他数量的端口也是可能的,其中,每一个天线端口与阵列中的列(650a-664a)相对应。正如由与被填充的八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八个列的每一个天线元件所指示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可以传输其自己的RS/CSI-RS资源。正如关于2D天线阵列648a的第二方面所描绘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还被配置用于共享公共天线元件的八个不同的天线端口(X9、X10、X11、X12、X13、X14、X15和X16)。
然而,关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RS/CSI-RS资源被提供用于天线端口的全集的部分子集,即,四个天线端口X9、X10、X11和X12。因此,仅有相对应的列650b-656b被描绘为被填充的。与在第二垂直波束配置上未被提供RS/CSI-RS资源的天线端口(即,天线端口X13、X14、X15和X16)相对应的列658b-646b被保留为空。
虽然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具有RS/CSI-RS资源的天线端口的部分子集包括四个元件,但是其他数量的元件也是可能的。通过使用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640的八个RS/CSI-RS资源和使用来自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的四个RS/CSI-RS资源来计算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可以为未被提供RS/CSI-RS资源的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四个天线端口(X13、X14、X15、X16)来计算信道响应信息。因此,可以减少与信道信息反馈相关联的开销,不仅仅是减少信道信息报告,而且还减少了底层的RS/CSI-RS资源。下文论述了用于计算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的附加互相关性的方法。
作为获得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的第一步骤,可以将应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传输至UE 642。在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中,可以通过层1、层2和/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将波束赋形权重传输至UE 642。波束赋形权重可以由UE接收并且由UE用于协助进行垂直波束赋形增益补偿,如下文所描述的。
虽然UE 642没有位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a的波束方向几何形状内,但是,UE位于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b相关联的附加接收区域内。因此,UE 642可以从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相对应的天线端口X13、X14、X15和X16接收CSI-RS资源的集合。
基于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相对应的CSI-RS资源的集合,UE 642可以确定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644的波束赋形权重。在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中,通过测量用于附加CSI-RS集合的附加信道响应信息,可以确定波束赋形权重。基于附加信道响应信息,UE可以选择恰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然后,UE可以使用码本(该码本对于在eNodeB 606处的码本而言是公共的)来确定用于第二垂直波束配置的正如由PMI所索引的波束赋形权重。
然后,UE 642可以计算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与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一旦计算出互相关性,UE 642可以基于互相关性来分配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可以被分配为等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与用于第二CSI-RS资源的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的值。例如,如果互相关性为0.5,那么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值可以为3dB。在互相关性等于0的情况下,UE可以分配预定的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值。提供作为举例示出而非限制性的示例,偏移/波束赋形增益值可以为10dB。
一旦计算出偏移/波束赋形增益“c”,则可以对未被提供RS/CSI-RS资源的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进行虚拟测量。可以通过将“c”沿着关于上面附图所论述的线添加到相对应的天线端口的测量中来进行虚拟测量,所述天线端口属于被提供了RS/CSI-RS资源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然后,可以通过UE 642向eNodeB 606报告这样的测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特定示例中,这些计算可以由eNodeB执行。
图7描绘了对信道测量反馈的报告。在图7中描绘了具有相对应的覆盖区域704的eNodeB 702。eNodeB在其传输中可以提供多个RS/CSI-RS资源。在eNodeB的覆盖区域内的UE706可以对这些RS/CSI-RS资源进行测量,使用这些RS/CSI-RS资源来用于准备信道信息报告708。信道信息报告中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包含垂直空间复用。
在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中,信道信息报告708可以是可以包括各种CSI消息类型的CSI-RS报告。例如,在第一潜在情况710中,可以关于包括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或四个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端口来配置CSI-RS报告。在这样的示例中,发往eNodeB的CSI-RS报告712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消息两种。
CSI报告类型5a消息可以携带RI和CSI-RS指示符。CSI-RS指示符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的CSI-RS资源。贯穿本申请,最佳CSI-RS资源可以与其所属的最佳波束配置相关。CSI报告类型5a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第11版的技术规范(TS)36.213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5a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5a”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RI和CSI-RS指示符仍然由该消息所携带。CSI报告类型2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第8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TS 36.213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2消息。CSI报告类型2消息可以携带用于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可替代的,例如,在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或四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发往eNodeB 706的CSI-RS报告714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3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d消息。CSI报告类型3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的第8版至第11版中任何一版的TS36.213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3消息。CSI报告类型3消息可以携带RI。CSI报告类型2d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PMI和CQI。CSI报告类型2d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TS 36.213的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2d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2d”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来替代,只要CSI-RS指示符、PMI和CQI仍然由该消息所携带。
同样,在第二潜在的情况716中,可以关于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来配置CSI-RS报告。在这样的示例中,发往eNodeB 706的CSI-RS报告718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c消息两种。CSI报告类型5a消息可以携带RI和CSI-RS指示符。CSI-RS指示符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CSI报告类型2c消息可以携带第一PMI、第二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CQI。CSI报告类型2c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第10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中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2c消息。
可替代的,例如,在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发往eNodeB 706的CSI-RS报告720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3消息、CSI报告类型2e消息和CSI报告类型4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3消息可以携带RI。CSI报告类型2e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第一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CSI报告类型2e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第11版中的TS36.213的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2e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2e”可以利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CSI-RS指示符、第一PMI和用于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仍然由该消息携带。CSI报告类型4消息可以携带CQI。CSI报告类型4消息可以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8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4消息。
作为附加的替代方案(未描绘),例如,在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5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f消息二者。CSI报告类型5消息可以携带RI和第一PMI。CSI报告类型5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LTE标准第10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中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5消息。CSI报告类型2f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和CQI。CSI报告类型2f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的TS 36.213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2f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2f”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CSI-RS指示符、用于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和CQI仍然由该消息携带。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未描绘),CSI-RS报告可以包括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b消息。CSI报告类型5a消息可以携带RI、第一PMI和CSI-RS指示符。CSI报告类型2b消息可以携带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和CQI。CSI报告类型2b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的第10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2b消息。
在某些示例中,在第三潜在情况722中,可以关于包括用于模式2-1的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或四个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端口来配置CSI-RS报告722。在这样的示例中,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5a消息、CSI报告类型2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5a消息可以携带RI和CSI-RS指示符。CSI-RS指示符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CSI报告类型2消息可以携带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WB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携带子带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的第1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1消息。
作为附加替代方案(未描绘),例如,在可以关于包括用于模式2-1的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或四个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端口来配置CSI-RS报告的情况下,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3消息、CSI报告类型2d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3消息可以携带RI。CSI报告类型2d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WB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携带子带CQI。
在特定示例(未描绘)中,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2-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在这样的示例中,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2a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CSI报告类型1消息和CSI报告类型6a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2a消息可以携带第一PMI。CSI报告类型2a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的第8版至第11版中任何一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2a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可以携带第二PMI和WB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携带子带CQI。CSI报告类型6a消息可以携带RI、CSI-RS指示符和PTI。CSI报告类型6a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的TS36.213的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6a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6a”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RI、CSI-RS指示符和PTI仍然由该消息携带。
作为附加替代方案(未描绘),例如,在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2-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2g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CSI报告类型1消息和CSI报告类型6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2g消息可以携带第一PMI和CSI-RS指示符。CSI报告类型2g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2g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2g”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第一PMI和CSI-RS指示符仍然由该消息携带。CSI报告类型2b消息可以携带第二PMI和WB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携带子带CQI。CSI报告类型6消息可以携带RI和PTI。CSI报告类型6消息可以符合关于3GPP LTE标准的第10版至第11版中的任何一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所论述的CSI报告类型6消息。
作为另一附加替代方案(未描绘),例如,在CSI-RS报告可以被配置用于模式2-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6消息、CSI报告类型2a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a消息中的每一个。CSI报告类型7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并且具有等于RI周期或是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以利用关于垂直CSI的较慢的可变化性来减少开销。CSI报告类型7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其具有符合3GPP LTE标准的第11版的TS 36.213的第7.2.2节中举例说明的命名惯例的名称。然而,由于CSI报告类型7可以是新的CSI报告类型,所以,贯穿本申请,名称“CSI报告类型7”可以用替换的名称替代,只要该消息具有上面所描述的属性。CSI报告类型6消息可以携带RI和用于推荐的CSI-RS资源的PTI。CSI报告类型2a消息可以携带第一PMI。CSI报告类型2b消息可以携带第二PMI和WBCQI。CSI报告类型1消息可以携带子带CQI。
在某些示例(未描绘)中,CSI-RS报告可以包括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3消息中的每一个、以及CSI报告类型2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c消息的二者之一。CSI报告类型7消息可以携带CSI-RS指示符,所述CSI-RS指示符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并且可以具有等于RI周期或是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以利用关于垂直CSI的较慢的可变化性来减少开销。CSI报告类型3消息可以携带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RI。
CSI报告类型2消息可以携带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RI为条件的最佳CSI-RS资源的CQI。在特定示例中,UE 706可以发送CSI报告类型2消息,其中,CSI-RS报告是关于多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和四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天线端口。CSI报告类型2c消息可以携带第一PMI、第二PMI和用于由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RI为条件的最佳CSI-RS资源的CQI。在某些示例中,报告模块可以发送CSI报告类型2c消息,其中CSI-RS报告被配置用于模式1-1的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
图8A描绘了用于在支持三层空间复用的多天线环境下优化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循环延迟分集和旋转矩阵。为了包含与由在eNodeB处数量增加的天线元件可能做出的增加的频率分集相关联的增加的秩数,UE可以配置有两个以上的接收天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期望向下行链路传输(例如,在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提供两个以上的空间复用层,以增加分集和/或吞吐量。
与DL传输数据的单位(例如,传输块)相对应的具有误差保护的码字可以被应用于每一个空间复用层。作为通过增加码字的数量并且增加与数量增加的码字相关联的开销量而可实现的潜在的增益之间的折中,无线通信标准可以为可用的码字的数量设置上限。对于来自eNodeB的单个传输实例,3GPP LTE标准将可用的码字的数量限制为2。因此,在利用秩数大于2的优点的场景下尤其可能在采用垂直波束赋形的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共享码字。
依靠循环延迟分集(CDD),可以处理秩数大于2的潜在分集,循环延迟分集是之前被保留用于缺少反馈的开环通信的技术。CDD可以利用时延或频域中的相移,所述频域中的相移引起具有子载波频率的相移的线性增加。随着子载波频率增加的相移的线性增加可以用于给予每一个子载波不同的波束图案,从而增加分集。通过延迟与共享公共码字的不同层相对应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共享公共码字的每一层都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独立地受益于CDD。
此外,可以关于共享公共码字的空间复用层来调节功率。这样的调节可以用于使用于码字的有效信道平整,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可以被实现用于为每一个码字提供单个CQI的准确性。在多个层之间划分的码字中的这样的CDD和功率调节的实现可以由传输eNodeB处的矩阵向量相乘来实现。
图8A中的等式1描绘了具有秩数为3的示例的示例性矩阵向量相乘。可以根据3GPPLTE标准的第11版的TS 36.211的第6.3.3.2节的表6.3.3.2-1来将两个码字映射到三层。根据表6.3.3.2-1,可以将第一码字映射到第一层,并且,可以将第二码字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层。
关于等式1,与等式1中的向量x相对应的列向量可以利用来自三层中的每一层的符号(包括来自公共的第二码字的与第二层和第三层相对应的多个符号)在eNodeB处生成,其中,在向量x中的元素上的上标指示元素与这三层中的哪一层相对应。在等式1中,i可以等于数列0,1,...,中的元素,用于收集来自每一层的符号。可以将向量x乘以旋转矩阵U来调节功率、i的特定值专用的CDD矩阵D,以用于提供公共码字内的分集、以及还可以专用于i的特定值的预编码矩阵W。
等式2描绘了专用于i的特定值的CDD矩阵D。正如可以意识到的,矩阵D可以是对角矩阵。由于根据表6.3.3.2-1,前两层可以具有不同的码字,所以,在前两列中的每一列中的第一个非零元素二者均可以具有值1,保留向量x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由于与向量x中的第二元素和第三元素相对应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可以根据表6.3.3.2-1来共享公共码字,所以,取决于i的值可以将相移应用到D的第三列的第三元素,从而使每一层可以单独地受益于CDD。
等式3描绘了可以用于调节功率的旋转矩阵U。由于第一层具有唯一的码字,所以,可以忽略调节,并且,旋转矩阵U的第一列的第一元素可具有值1,以保留向量x的第一元素。由于旋转矩阵U的底部四个元素非零,所以,可以将向量x的第二元素和第三元素组合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使得由矩阵U的第二列和第三列的第二行和第三行中的元素与由这些层共享的公共码字保持一致。为了使用于公共码字的有效信道平整,旋转矩阵U的最后的四个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均可以关于电压增益除以2的平方根,这与关于功率将第二和第三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除以2相对应。
等式4提供了等式1的简化版本,其中,将向量x、矩阵D和矩阵U的乘积组合在单个向量r中。在等式1和等式4二者中,向量y与向量矩阵相乘的输出相对应,正如可以由一个或多个UE适当考虑信道和噪声所接收的。向量r中的元素可以与一个或多个RS相对应。在具有的秩数大于3的示例中,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
图8B描绘了用于在支持三个层以上的空间复用的多天线环境中优化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循环延迟分集和旋转矩阵。同样,表6.3.3.2-1可以用于确定被提供用于3GPP LTE标准中的两个码字可以如何被划分在四个层到八个层之间。在等式5中,描绘了与向量x相对应的可扩展列向量。
等式5中的列向量x可以被扩展用于为每一层提供元素。与等式1一样,在等式5中,增量变量i可以等于数列0,1,...,中的元素,以收集来自每一层的符号。同样,可以将向量x乘以旋转矩阵U来调节功率、用于提供公共码字内的分集的i的特定值专用的CDD矩阵D、以及还可以专用于i的特定值的预编码矩阵W。
等式6描绘了专用于i的特定值的可扩展的CDD矩阵D。如前所述,可以将取决于i的值并且与时域中的延迟相对应的相移应用到共享公共码字的每一层。在码字具有两层以上时,可以应用附加相移(未示出)。
等式7描绘了可以用于调节功率的可扩展的旋转矩阵U。可以向两层的每一个块分配矩阵U中相对应的子块。这样的块的大小可以通过为每一个新层根据所描绘的图案来将非零列和行的数量增加1,来增加这样的块的大小。由于第一层具有唯一的码字,所以,可以忽略调节,并且,旋转矩阵U的第一列的第一元素可以具有值1,以保留向量x的第一元素。由于旋转矩阵U的底部四个元素非零,所以,可以将向量x的第二元素和第三元素组合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与由这些层共享的公共码字保持一致。为了使用于公共码字的有效信道平整,旋转矩阵U的所述最后的四个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均可以关于电压增益除以2的平方根,这与关于功率将每一个元素除以2相对应。
等式8提供了等式1的简化版本,其中,将向量x、矩阵D和矩阵U的乘积组合在单个、扩展的向量r中。在等式5和等式8二者中,向量y可以同样与向量矩阵相乘的输出相对应,正如可以由一个或多个UE适当考虑信道和噪声所接收的。向量r中的元素可以与一个或多个RS相对应。在具有秩数大于3的示例中,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可以将关于图8A和图8B所描述的前述方法应用到UE专用的RS和基于CRS的闭环波束赋形二者中,并且可以被应用到所有形式的波束赋形配置,包括:水平波束配置、垂直波束配置、以及波束配置的其组合。
图9描绘了驻留在UE 904处的设备900,其用于减少反馈开销,所述反馈开销与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的多个垂直配置的波束相关联。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6、选择模块908、准备模块910和报告模块912。各种模块可以互相通信地耦合。
接收模块906可以被配置用于接收多个CSI-RS资源。由接收模块接收到的CSI-RS资源可以与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中的一个垂直波束配置相对应。在特定示例中,多个垂直波束配置可以被配置用于相同数量的端口并且可以在UE处共享公共码本。在某些示例中,与由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多个CSI-RS资源相对应的多个垂直波束配置对于UE而言可以是透明的。
选择模块908可以被配置用于选择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向其提供CSI-RS报告),用于减少CSI-RS报告的数量,使未被选择的CSI-RS资源集合不被报告。通过选择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选择模块可以避免用于未被选择的垂直波束配置的CSI-RS报告,使未被选择的CSI-RS资源的集合不被报告。在某些示例中,选择模块可以基于高频谱效率来选择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
准备模块910可以被配置用于为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准备一个或多个CSI-RS报告。然后,报告模块912可以将一个或多个CSI-RS报告发送至eNodeB。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准备并报告CSI-RS报告。
对于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而言,与关于前面的附图(图7)所论述的CSI-RS报告一样,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包括各种CSI消息类型。所述各种CSI消息类型可以按照天线端口的数量和/或被配置用于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的PUCCH模式来进行裁剪。还可以将构成CSI-RS报告的CSI消息类型(如上所描述,可以是基于天线端口数量和PUCCH模式的)的所有的各种场景应用于构成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所述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作为这样的CSI消息类型的序列而被发送。
图10是用于减少反馈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所述反馈是与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的多个垂直波束相关联的。所述方法可以但并未必嵌入在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具有嵌入在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适用于被执行,以实施本方法的指令。
方法1000可以包括:在UE处从eNodeB接收1010CSI-RS资源。所述CSI-RS资源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全集的参考CSI-RS资源。所述CSI-RS资源还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集合的天线端口全集的至少一个子集的附加CSI-RS资源集合。附加波束配置的集合可以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不同。
此外,方法1000可以包括测量1020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参考CSI-RS资源的参考信道响应信息。附加信道响应信息还可以被测量1020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集合的附加CSI-RS资源集合。可以计算1030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附加垂直波束配置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偏移。可以使用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附加信道响应信息来计算一个或多个偏移。
在方法1000的某些示例中,计算1030偏移可以进一步包括:计算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附加信道响应信息之间的差值。在这样的示例中,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可以用于被配置用于天线端口的全集的参考CSI-RS资源。附加信道响应信息可以用于被配置用于天线端口全集的子集的附加CSI-RS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偏移可以分贝(dB)进行测量。
方法1000的特定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用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可以在层1(L1)、层2(L2)和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上来接收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以便有助于垂直波束赋形增益补偿。CSI-RS资源的第二集合也可以在UE处接收。CSI-RS资源的第二集合可以在属于多个垂直天线元件的多个天线端口的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中。多个垂直天线元件可以属于参考CSI-RS资源的单个水平CSI-RS端口。每一个垂直天线元件可以被用作不同的端口。
这样的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为来自附加信道响应信息的与CSI-RS资源的第二集合相对应的信道响应信息来选择最佳垂直PMI。此外,这样的示例可以包括确定用于第二CSI-RS资源的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此外,可以计算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与用于CSI-RS资源的第二集合的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另一步骤可以涉及基于互相关性来分配偏移。
在特定示例中,分配偏移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值分配给等于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与用于CSI-RS资源的第二集合的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的偏移。在这样的示例中,在互相关性为0的情况下,可以分配预定的垂直波束赋形增益值。出于示出的目的所提供的,这样的预定值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是10dB。
某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计算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所述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用于附加垂直波束配置集合的所选择的垂直波束配置。可以通过将偏移添加到用于由所选择的垂直波束配置使用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至少一个单位,来计算虚拟信息的单位。可以关于在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参考CSI-RS资源,来测量信道响应信息的至少一个单位。
在这样的示例中,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QI、一个或多个PMI、和/或一个或多个RI。此外,这样的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报告给提供参考CSI-RS资源和附加CSI-RS资源集合的eNodeB。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准备并且报告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
对于符合3GPP LTE标准的示例而言,与关于前面的附图(图7)所论述的CSI-RS报告一样,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包括各种CSI消息类型。所述各种CSI消息类型可以按照天线端口的数量和/或配置用于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PUCCH模式来进行裁剪。还可以将构成CSI-RS报告的CSI消息类型(如上所描述的,基于天线端口数量和PUCCH模式的)的所有各种场景应用到构成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所述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可以作为这样的CSI消息类型的序列而被发送。
图11是用于减少在传输公共码字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之间的信号差分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但并非必要地被嵌入在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以具有被嵌入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适用于被执行,以实施本方法的指令。
方法1100可以包括:在演进型节点B(eNodeB)处,生成1110具有来自公共码字的多个符号的列向量。所述列向量可以具有等于RI的长度。可以将列向量中的每一个符号分配给空间复用层。
可以将列向量乘以1120旋转矩阵。所述旋转矩阵可以将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以均衡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之间的传输信号。可以执行所述均衡来减少用于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中的不同特性所引起的差异。
在特定示例中,旋转矩阵可以组合来自公共码字的列向量内的符号,同时防止来自不同码字的列向量的符号与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相组合。同样,在某些示例中,旋转矩阵可以组合用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码字中的每一个码字的列向量内的符号,同时防止来自不同码字的符号相组合。
此外,方法1100可以包括:乘以1130预编码矩阵,使得准备将列向量中的符号用于从eNodeB到用户设备(UE)的传输。在某些示例中,垂直波束赋形增加了从eNodeB传输的空间复用层的数量。在某些示例中,RI可以具有大于2的值。
某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乘以循环延迟分集(CDD)矩阵来向列向量中的符号提供空间分集。特定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参考信号(RS)包括在公共码字中。在这样的示例中,RS可以是用户设备专用的RS(UERS)或小区专用的RS(CRS)。RS可以通过减少由空间复用层的差异引起的误差来由UE实现对CQI的更准确的计算。
在特定示例中,CDD矩阵可以组合来自公共码字的列向量内的符号,同时防止来自不同码字的列向量的符号与来自公共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同样,在某些实施例中,CDD矩阵可以组合用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码字中的每一个码字的列向量内的符号,同时防止来自不同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
图12提供了移动设备的示例示出,所述移动设备例如是UE、MS、无线移动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平板电脑、手持装置或其他类型的无线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与BS、eNodeB或其他类型的WWAN传输点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虽然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移动设备可以具有介于两个和四个之间的天线或更多的天线。移动设备可以被配置用于使用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标准包括:3GPP LTE,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高速分组接入(HSPA)、蓝牙、WiFi或其他无线标准。移动设备可以使用用于每一个无线通信标准的单独天线或者用于多种无线通信标准的共享天线来进行通信。移动设备可以在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和/或WWAN中进行通信。
图12还提供了可以用于来自移动设备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的麦克风和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示出。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LCD)屏或其他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显示屏可以被配置为触摸屏。触摸屏可以使用电容性的、电阻式的或其他类型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可以耦合至内部存储器,以提供处理和显示功能。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可以用于向用户提供数据输入/输出选项。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可以用于扩展移动设备的存储功能。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固态硬盘(SSD)、闪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键盘可以与移动设备相集成或者无线地连接至移动设备,用于提供附加的用户输入。还可以使用触摸屏来提供虚拟键盘。
应该理解,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多个功能单位已经被标记为模块,以便更加具体地强调其实施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被实施为硬件电路,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定制VLSI电路或门阵列、市售半导体(例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部件。模块还可以被实施在可编程硬件设备(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中,。
模块还可以被实施在软件中,用于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可执行代码的识别模块可以例如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所述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功能。然而,识别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在物理上位于一起,相反,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中的全异指令,当这些全异指令在逻辑上组合在一起时,可以包括所述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既定目的。
事实上,可执行代码的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多个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的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并且可以分布在若干存储设备上。类似地,在本文中可以在模块内识别并示出操作数据,并且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体现并且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可以将操作数据收集作为单个数据集,或者可以使操作数据分布在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的不同位置上,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仅作为系统或网络上的电信号而存在。模块可以是被动的或主动的,包括可操作用于执行所需功能的代理。
各种技术或其特定方面或部分可以采用在有形介质中体现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这些有形介质例如是软盘、CD-ROM、硬盘、固态硬盘(SSD)、闪速RAM、或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程序代码加载到机器(例如,计算机)中并且由机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变为用于实践各种技术的装置。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由处理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可以实施或利用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应用编程界面(API)、可重用控件等。这样的程序可以以高级程序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实施,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需要,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实施。在任何情况下,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并且可以与硬件实现相组合。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示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由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并不一定全部指的是相同实施例。
如本文所使用的,为了方便起见,多个项目、结构元件、复合元件、和/或材料可以呈现在共同列表中。然而,这些列表应当被解释为如同列表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作为独立的和唯一的成员被单独识别。由此,这样的列表的单独成员不应当只是基于它们在共同组中的呈现而没有指示相反,就被解释为相同列表的任何其他成员的事实上的等效物。另外,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在本文中可以连同其各种部件的替代方案一起被提及。要理解,这样的实施例、示例和替代方案不应被解释为互相的实际等效物,而是要被视为本发明的独立并且自治的表示。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在下面的说明中,提供了多个具体细节,例如材料、紧固件、大小、长度、宽度、形状等的示例,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彻的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理解,在没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在具有其他方法、部件、材料等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被实践。在其他实例中,未对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进行详细示出或描述,以免使本公开的方面难以理解。
虽然前述示例是在一个或多个特定应用中对本发明的原理的示例性示出,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的情况下,并且可以在无本发明的实践的情况下来在实现的形式、用法和细节中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仅由下面提出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减少与多个垂直波束相关联的反馈开销的设备,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其中所述二维天线阵列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所述设备包括:
在用户设备UE处的接收单元,其被配置用于接收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其中,CSI-RS资源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多个垂直波束配置中的一个相对应;以及
在所述UE处的选择单元,其被配置用于选择向其提供CSI-RS报告的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用于减少CSI-RS报告的数量,使未被选择的CSI-RS资源的集合不被报告;以及
在所述UE处的准备单元,其被配置用于为所述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准备至少一个CSI-RS报告;以及
在所述UE处的报告单元,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发送到演进型节点BeNodeB,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eNodeB处,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基于高频谱效率来选择所述多个垂直波束配置的子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多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用于模式1-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和四个天线端口中的一种;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
CSI报告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消息两者,所述CSI报告类型5a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和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的CSI-RS指示符,所述CSI报告类型2消息携带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CSI报告类型3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d消息两者,所述CSI报告类型3消息携带RI,所述CSI报告类型2d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PMI、以及CQ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用于模式1-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
CSI报告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c消息两者,所述CSI报告类型5a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和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的CSI-RS指示符,所述CSI报告类型2c消息携带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第二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CSI报告类型3消息、CSI报告类型2e消息和CSI报告类型4消息中的每一个,所述CSI报告类型3消息携带RI,所述CSI报告类型2e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第一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并且所述CSI报告类型4消息携带CQ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用于模式1-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
CSI报告类型5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f消息两者,所述CSI报告类型5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和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所述CSI报告类型2f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以及CQI;以及
CSI报告类型5a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b消息两者,所述CSI报告类型5a消息携带RI、第一PMI和CSI-RS指示符,所述CSI报告类型2b消息携带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二PMI、以及CQ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用于模式1-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5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b消息中的每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其中:
所述CSI报告类型7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并且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周期以及是秩指示符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从而利用关于垂直CSI的相对较慢的变化性来减少开销,
所述CSI报告类型5消息携带R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以及
所述CSI报告类型2b消息携带第二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所述RI为条件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多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用于模式2-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两个天线端口和四个天线端口中的一种;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
CSI报告类型5a消息、CSI报告类型2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消息中的每一个,所述CSI报告类型5a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和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的CSI-RS指示符,所述CSI报告类型2消息携带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WBCQI,所述CSI报告类型1消息携带子带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CSI报告类型3消息、CSI报告类型2d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消息中的每一个,所述CSI报告类型3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所述CSI报告类型2d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最佳CSI-RS资源的WBCQI,所述CSI报告类型1消息携带子带CQ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用于模式2-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
CSI报告类型2a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CSI报告类型1消息和CSI报告类型6a消息中的每一个,所述CSI报告类型2a消息携带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所述CSI报告类型2b消息携带第二PMI和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WBCQI,所述CSI报告类型1消息携带子带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并且所述CSI报告类型6a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CSI-RS指示符和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以及
CSI报告类型2g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CSI报告类型1消息和CSI报告类型6消息中的每一个,所述CSI报告类型2g消息携带第一PMI和CSI-RS指示符,所述CSI报告类型2b消息携带第二PMI和WBCQI,所述CSI报告类型1消息携带子带CQI,并且所述CSI报告类型6消息携带秩指示符RI和PT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是关于用于模式2-1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八个天线端口而进行配置的;以及
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6消息、CSI报告类型2a消息、CSI报告类型2b消息和CSI报告类型1a消息中的每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所述至少一个CSI-RS报告,其中:
所述CSI报告类型7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并且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周期以及是秩指示符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从而利用关于垂直CSI的相对较慢的变化性来减少开销,
所述CSI报告类型6消息携带RI和用于所推荐的CSI-RS资源的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
所述CSI报告类型2a消息携带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
所述CSI报告类型2b消息携带第二PMI和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WBCQI,以及
所述CSI报告类型1消息携带子带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报告单元通过将以下中的每一个发送到所述eNodeB来报告至少一个CSI-RS报告: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3消息、以及CSI报告类型2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c消息中的一个,其中:
所述CSI报告类型7消息携带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的CSI-RS指示符,并且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周期以及是秩指示符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从而利用关于垂直CSI的相对较慢的变化性来减少开销;
所述CSI报告类型3消息携带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RI;
所述CSI报告类型2消息携带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所述RI为条件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所述CSI报告类型2c消息携带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第二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所述RI为条件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10.一种用于减少用于多个垂直波束的反馈开销的方法,所述多个垂直波束来自用于无线通信的二维天线阵列,其中所述二维天线阵列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处从演进型节点B eNodeB接收:
被配置用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第一全集的参考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以及
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其被配置用于关联于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天线端口的第二全集的至少一个子集,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eNodeB处;
测量用于所述参考CSI-RS资源的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用于所述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的附加信道响应信息;以及
使用所述参考信道响应信息和所述附加信道响应信息来计算所述第一垂直波束配置和所述附加垂直波束配置之间的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所述差值进一步包括:计算被配置用于所述天线端口的第一全集的所述参考CSI-RS资源的所述参考信道响应信息与被配置用于所述天线端口的第二全集的子集的所述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的所述附加信道响应信息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差值以分贝(dB)进行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层1(L1)、层2(L2)和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的一个上接收用于所述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以便有助于垂直波束赋形增益补偿;
选择最佳垂直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用于与所述附加CSI-RS资源的集合相对应的所述附加信道响应信息;
确定所述最佳垂直PMI的波束赋形权重;
计算所述垂直波束赋形权重与所述最佳垂直PMI的所述波束赋形权重之间的互相关性;以及
基于所述互相关性来分配所述差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所述差值添加到关于用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垂直波束配置的所述参考CSI-RS资源来进行测量的信道响应信息的至少一个单位中,来计算用于所述附加垂直波束配置的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报告给所述eNode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报告所述虚拟信道响应信息的单位包括以下中的每一个:发送CSI报告类型7消息、CSI报告类型3消息、以及CSI报告类型2消息和CSI报告类型2c消息中的一个,其中:
所述CSI报告类型7消息携带CSI-RS指示符,所述CSI-RS指示符基于高频谱效率来推荐最佳CSI-RS资源,并且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周期以及是秩指示符RI周期倍数中的一种的周期,从而利用关于垂直CSI的相对较慢的变化性来减少开销;
所述CSI报告类型3消息携带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RI;
所述CSI报告类型2消息携带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所述RI为条件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
所述CSI报告类型2c消息携带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第二PMI和用于由所述CSI-RS指示符所推荐的并且以所述RI为条件的所述最佳CSI-RS资源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16.一种具有用于实现方法的逻辑的系统,所述方法用于减少在传输公共码字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之间的功率差分,所述系统包括:
在演进型节点B eNodeB处生成具有来自公共码字的多个符号的列向量,其中,所述列向量具有等于秩指示符RI的长度并且所述列向量中的每一个符号都被分配给空间复用层,其中垂直波束赋形增加了从所述eNodeB传输的空间复用层的数量,并且所述垂直波束赋形是使用具有多行天线元件和多列天线元件的二维天线阵列执行的,并且其中具有所述多行天线元件和所述多列天线元件的所述二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eNodeB处;
将所述列向量乘以旋转矩阵,其中,所述旋转矩阵将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以均衡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所述符号之间的传输信号,从而减少不同的特性引起的差异,所述不同的特性在来自所述公共码字的所述符号的多个空间复用层中;以及
乘以预编码矩阵,使得准备将所述列向量中的所述符号用于从所述eNodeB到用户设备UE的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乘以循环延迟分集(CDD)矩阵,来向所述列向量中的符号提供空间分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旋转矩阵将用于至少两个不同码字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列向量内的符号进行组合,同时防止来自不同码字的符号进行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将参考信号RS包括在所述公共码字内,其中,所述RS是用户设备专用的RS(UERS)和小区专用的RS(CRS)中的一个,从而通过减少空间复用层中的差异引起的误差来能够由用户设备UE实现对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更准确的计算。
20.一种用于减少用于多个垂直波束的反馈开销的装置,其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2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含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用于减少用于多个垂直波束的反馈开销的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80029123.1A 2012-07-02 2013-06-26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Active CN104350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7325P 2012-07-02 2012-07-02
US61/667,325 2012-07-02
US13/728,778 US9225478B2 (en) 2012-07-02 2012-12-27 Supporting measurments and feedback for 3D MIMO wi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US13/728,778 2012-12-27
PCT/US2013/048001 WO2014008072A1 (en) 2012-07-02 2013-06-26 Supporting measurments and feedback for 3d mimo wi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689A CN104350689A (zh) 2015-02-11
CN104350689B true CN104350689B (zh) 2018-09-21

Family

ID=7455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123.1A Active CN104350689B (zh) 2012-07-02 2013-06-26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25478B2 (zh)
EP (1) EP2868001B1 (zh)
KR (2) KR101653257B1 (zh)
CN (1) CN104350689B (zh)
WO (1) WO20140080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874B (zh) * 2010-02-12 201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54383A1 (ko) * 2012-04-13 2013-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9225478B2 (en) * 2012-07-02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ing measurments and feedback for 3D MIMO wi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US9184889B2 (en) * 2012-08-08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hav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new carrier types
WO2014035102A1 (ko) * 2012-08-26 2014-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기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121118B2 (ja) * 2012-09-07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88285B1 (ko) * 2012-09-20 2019-06-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95491B (zh) * 2012-11-01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KR101987232B1 (ko) * 2012-11-02 2019-09-30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CN111865374B (zh) 2013-01-25 2023-09-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确定资源的方法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US20140316841A1 (en) * 2013-04-23 2014-10-23 Kofax, Inc. Location-based workflows and services
KR102160008B1 (ko) * 2013-06-17 2020-09-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48592B (zh) * 2013-08-02 2019-03-15 夏普株式会社 配置csi过程的方法和基站以及csi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2064939B1 (ko) * 2013-08-07 2020-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284310B2 (en) * 2013-12-13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for respectively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report on quality of transmitted beams
CN105934904A (zh) * 2014-01-22 2016-09-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EP3097740B1 (en) 2014-01-24 2018-07-2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6608375B2 (ja) * 2014-01-28 2019-1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構成方法、情報構成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5113205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束选择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JP6438203B2 (ja) * 2014-03-20 2018-12-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0495506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选择方法及基站
WO2015167316A1 (ko) * 2014-05-02 2015-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빔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258289B1 (ko) * 2014-05-22 2021-05-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피드백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76266A1 (en) 2014-05-22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for mimo
GB2539363A (en) 2014-06-12 2016-12-21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03235A1 (ko) * 2014-07-04 2016-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추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322989B (zh) * 2014-07-30 2021-10-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16048089A1 (ko) * 2014-09-25 2016-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추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185188B2 (ja) * 2014-09-25 2017-08-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US20160105817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csi feedback
CN106797300B (zh) * 2014-10-10 2020-03-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csi反馈的方法
US20160227485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Drs based power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210801B (zh) * 2015-02-05 2021-07-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干扰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505608B2 (en) * 2015-02-26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SI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659126B2 (en) 2015-03-13 2020-05-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SI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033987B (zh) * 2015-03-20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探测参考信号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53287A1 (ko) * 2015-03-25 2016-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218261B2 (en) * 2015-06-01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contention-based spectrum
US10574486B2 (en) * 2015-06-07 2020-02-25 Lg Electronics Inc.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329712B1 (en) * 2015-07-29 2022-09-14 Apple Inc.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millimeter wave pencil cell communication
EP3131213B1 (en) * 2015-08-13 2020-01-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 for periodically transmitting csi feedback information
EP3324550B1 (en) * 2015-08-15 2021-1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7039166A1 (ko) * 2015-09-01 201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045244B2 (en) * 2015-09-03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nection performance in UL/DL imbalance scenarios
CN106612132B (zh) * 2015-10-16 2021-05-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078279A1 (ko) * 2015-11-04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6686620B (zh) * 2015-11-06 2021-06-2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75821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与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763925B2 (en) * 2015-11-11 2020-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MIMO
CN106817194B (zh) * 2015-12-01 2022-04-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US10476570B2 (en) * 2015-12-03 2019-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reports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to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899378B (zh) * 2015-12-18 202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1706629B1 (ko) * 2016-01-25 2017-02-16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Mimo-ofdm 송신기에 대한 파워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US11375384B2 (en) 2016-02-03 2022-06-28 Ntt Docomo, Inc. Beamforming common channels in 5G new radio
EP3411973B1 (en) * 2016-02-03 2020-10-14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csi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 reporting in a beam form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beams
CN107181517B (zh) * 2016-03-09 202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束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7204794B (zh) * 2016-03-18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5871435B (zh) * 2016-04-01 2019-04-02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S2943908T3 (es) * 2016-05-13 2023-06-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troalimentación de CSI de resolución múltiple
US10333672B2 (en) * 2016-07-28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MRS) configuration
KR102333402B1 (ko) * 2016-07-29 2021-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8029644A2 (en) 2016-08-12 2018-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gressive advanced csi feedback
ES2937399T3 (es) 2016-08-12 2023-03-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Libros de códigos multi-haz con sobrecarga adicionalmente optimizada
CN115499922A (zh) * 2016-08-12 2022-12-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高级csi反馈开销减少的可配置码本
MX2019001567A (es) 2016-08-12 2019-06-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canismos de notificacion ricos en informacion de estado de canal de capa 1 y capa 2.
CN107889196B (zh) * 2016-09-29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236965B1 (en) * 2016-10-04 2019-03-19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CN107948987B (zh) * 2016-10-13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82016A1 (en) 2016-11-04 2018-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ubband csi-related parameters
EP3499735A4 (en) 2016-11-04 2019-08-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ATION METHOD, END UNIT AND NETWORK DEVICE
US10154496B2 (en) * 2016-11-10 2018-12-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in three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340989B2 (en) * 2016-12-09 2019-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38566B2 (en) 2017-01-06 2021-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coding a transmission from a multi-panel antenna array
US10299192B2 (en) 2017-01-07 2019-05-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figuration of codeword number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8288989B (zh) * 2017-01-09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205504B2 (en) 2017-02-03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reduction for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8572284A (zh) * 2017-03-11 2018-09-25 刘科宏 一种基于多探头的3d-mimo天线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632836B (zh) * 2017-03-17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信息获取方法和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8633006B (zh) 2017-03-17 2021-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631847B (zh) * 2017-03-24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326576B2 (en) * 2017-04-28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ing long-term evolution (LTE) reference signals for nested system operations
EP3641155A4 (en) * 2017-06-14 2021-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POR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IT
EP3665792A1 (en) 2017-08-09 2020-06-17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US10257836B1 (en) 2017-09-15 2019-04-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Joint procedure for beam management and partial control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3163437B (zh) * 2017-09-18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
KR102383100B1 (ko) 2017-09-25 2022-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인 빔포밍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0138519A (zh) 2018-02-02 2019-08-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6784B2 (en) * 2018-04-03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beam repetition and diversity mode
US11057092B2 (en) 2018-08-10 2021-07-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fas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putation for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S2922102T3 (es) * 2018-10-10 2022-09-08 Telefonica Sa Método y sistema para la asociación dinámica de capas espaciales con haces en redes de acceso inalámbrico fijo de ondas milimétricas
CN112823484A (zh) * 2018-10-16 2021-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预编码的上行链路srs
US11496260B2 (en) * 2019-06-21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dual stag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selection for CSI feedback
US11012133B2 (en) 2019-09-16 2021-05-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fficient data generation for beam pattern optimization
US11329710B2 (en) 2019-11-08 2022-05-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beam failure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1909481B2 (en) * 2020-04-09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faul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reference signal (RS) beam
US20210392689A1 (en) * 2020-06-12 2021-12-16 Ahmad Jalali Signaling and procedures for idle mode beam tracking for mu mimo systems
WO2022010394A1 (en) * 2020-07-10 2022-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handling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201643B1 (en) 2021-08-04 2021-12-14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KR102622249B1 (ko) * 2022-01-03 2024-01-09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라인 패널 코드북 기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162958A1 (en) * 2022-11-10 2024-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3504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Specific Antenna Down Tilt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CN10228157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德累斯顿有限公司 用于对无线电信终端中的测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2269B2 (en) * 2000-12-22 2004-09-14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deployment of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sites
US20050272472A1 (en) * 2004-05-27 2005-12-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control channel beams and managing high volume user coverage areas
KR100959645B1 (ko) 2007-10-31 2010-05-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사용자 다중입출력 시스템의 송수신 방법
US8619904B2 (en) * 2008-10-31 2013-12-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hannel-assisted iterative precoder selection
JP5228119B2 (ja) * 2009-03-13 2013-07-0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基地局のエネルギー消費管理
US8867495B2 (en) 2009-03-20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mechanisms for beamforming operation
KR101663618B1 (ko) * 2009-08-14 2016-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참조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40751A2 (en) 2009-09-30 2011-04-0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549940B (zh) * 2009-10-08 2015-02-2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蜂窝通信网中的无线电站的方法
CN102550079B (zh) * 2009-11-09 2015-10-21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经协调的发射系统的非对称反馈
EP2526590A4 (en) * 2010-01-19 2015-06-03 Quintel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ANTENNA RADIATION PATTERN
US8509338B2 (en) 2010-05-05 2013-08-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863927B1 (ko) * 2010-09-26 2018-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11246B (zh) * 2011-01-1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8289917B1 (en) * 2011-05-02 2012-10-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resource elements for the provis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8675762B2 (en) * 2011-05-02 2014-03-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transforming pre-coded signals for multiple-in-multiple-o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03454B2 (en) * 2011-11-07 2014-12-02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radio unit for creating overlaid sector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8675587B2 (en) * 2011-12-08 2014-03-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ning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in a fixed wireless network
US8767581B2 (en) * 2012-03-28 2014-07-0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US9094841B2 (en) * 2012-04-04 2015-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rmin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advanced antenna systems
US9397738B2 (en) * 2012-05-1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and feedback design for high order MIMO
US8913682B2 (en) * 2012-05-18 2014-1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5478B2 (en) * 2012-07-02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ing measurments and feedback for 3D MIMO wi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JP2014053812A (ja) * 2012-09-07 2014-03-2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343808B2 (en) * 2013-02-08 2016-05-17 Magnotod Llc Multi-beam MIMO time division duplex base station using subset of radio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3504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Specific Antenna Down Tilt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CN10228157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德累斯顿有限公司 用于对无线电信终端中的测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s of system coexistence simulation for AAS";ZTE;《3GPP TSG RAN WG4 Meeting #61,R4-115575》;2011111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53257B1 (ko) 2016-09-02
US20140003240A1 (en) 2014-01-02
KR101990673B1 (ko) 2019-06-18
CN104350689A (zh) 2015-02-11
WO2014008072A1 (en) 2014-01-09
KR20150013677A (ko) 2015-02-05
EP2868001B1 (en) 2020-02-26
EP2868001A4 (en) 2016-03-16
EP2868001A1 (en) 2015-05-06
US9225478B2 (en) 2015-12-29
KR20160013250A (ko)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689B (zh) 支持具有数据传输优化的对3d mimo的测量和反馈
CN110999107B (zh) 发射机、接收机、无线通信网络及其操作方法
US107639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MIMO
CN105264787B (zh) 用于天线阵列信道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40190B (zh) 多输入多输出蜂窝网络通信
US201603595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imo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feedback
US201602944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design and signaling
US201603731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a Codebook for Use with Multiple Antenna Configurations
CN107925449B (zh) 对一维天线阵列的传输进行预编码的方法和无线电节点
CN107466461A (zh) 用于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传送选择波束参考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WO2016076504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7003324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자원 지시자를 시그널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79308A (zh) 基站和用户装置
CN105144600A (zh)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US10469142B2 (en) Advanced CSI reporting for hybrid class A/B operation
CN107852208A (zh) 单用户(su)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14035101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기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053812A (ja)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631837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85999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distributed antenna arrays
CN108667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6716859A (zh) 用户装置和基站
KR20230124724A (ko) 기준 신호 포트 매핑
WO2020192785A1 (zh) 一种上行传输的发送、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239353A1 (en) Beam management with matching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3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