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9884A -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9884A
CN104329884A CN201410405412.3A CN201410405412A CN104329884A CN 104329884 A CN104329884 A CN 104329884A CN 201410405412 A CN201410405412 A CN 201410405412A CN 104329884 A CN104329884 A CN 104329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gear
automatic door
door body
dri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54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9884B (zh
Inventor
方静
费斌
程学丽
陆日勇
纪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54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9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2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9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源构件、推动件、传动体、控制装置。所述推动件设置为通过枢轴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旋转顶杆,所述旋转顶杆具有与枢轴连接的齿轮部及与齿轮部配合设置的推杆。传动体设置在驱动源构件与推动件之间,所述传动体包括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拨盘,所述拨盘具有盘体及设置在盘体外周面上并呈弧形延伸的齿条部。所述推动件和传动体设置为: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齿条部与推动件的齿轮部未啮合;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而使拨盘旋转时,拨盘的齿条部与旋转顶杆的齿轮部啮合传动,所述推杆被拨盘推动向外旋转伸出而顶开门体或退回。

Description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用该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外观美观大方、容积大、功能丰富的冰箱已经成了市场宠儿。但是,在冰箱容积增大的同时,相应的门体或抽屉载荷的重量及门体或抽屉式门体的门封吸力也较大,由此造成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冰箱门体不易开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打开门体的自动开门装置及具用该开启装置的冰箱。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源构件,固定在基座内;推动件,设置为通过枢轴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旋转顶杆,所述旋转顶杆具有与枢轴连接的齿轮部及与齿轮部配合设置的推杆;传动体,设置在驱动源构件与推动件之间,所述传动体包括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拨盘,所述拨盘具有盘体及设置在盘体外周面上并呈弧形延伸的齿条部;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源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推动件和传动体设置为: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齿条部与推动件的齿轮部未啮合;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而使拨盘旋转时,拨盘的齿条部与旋转顶杆的齿轮部啮合传动,所述推杆被拨盘推动向外旋转伸出而顶开门体或退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部位于旋转顶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旋转顶杆具有位于齿轮部两侧的两个所述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分别用以打开一个门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件包括用以打开两个门体的两组所述旋转顶杆,每一组中的旋转顶杆中齿轮部位于推杆的一端,所述拨盘位于两组旋转顶杆中的齿轮部之间,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两组所述旋转顶杆的推杆相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部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感应部,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座内以与该等感应部相配合的一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和感应部设置为: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其中一感应部抵接;在旋转顶杆转动而将门体顶开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另一感应部抵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感机构与不同感应部的抵接状态控制驱动源构件驱动所述推动件伸出或退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盘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感应部,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座内以与该等感应部相配合的一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和感应部设置为: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其中一感应部抵接;在旋转顶杆转动而将门体顶开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另一感应部抵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感机构与不同感应部的抵接状态控制驱动源构件驱动所述推动件伸出或退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体包括共轭齿轮组,所述拨盘设置在所述共轭齿轮组的输出端,其中所述驱动源构件为共轭齿轮组提供输入扭矩,共轭齿轮组被配置成将该输入扭矩转化为持续变化的输出扭矩提供给拨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将门体的打开过程设置分为三个打开阶段,分别为:克服吸力和自动关闭锁紧力的第一打开阶段,在第一阶段至自动开门装置与门体脱离驱动的第二打开阶段,以及门体在惯性作用下移动的第三打开阶段;所述共轭齿轮组在初始状态至第二打开阶段结束的传动比变化为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的最大点落在第一打开阶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轭齿轮组包括两个非圆齿轮,其中一非圆齿轮由所述驱动源构件驱动,另一非圆齿轮与上述其中一非圆齿轮共轭设置,所述拨盘与上述另一非圆齿轮共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轭齿轮组包括由所述驱动源构件驱动的偏心圆齿轮及与该偏心圆齿轮共轭的非圆齿轮,所述拨盘与上述非圆齿轮共轴。
本发明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冰箱,包括具有间室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抽屉以及打开或关闭间室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设置有用以打开所述抽屉或门体的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驱使传动体将输出力传递给推动件,使得推动件旋转伸出而将门体顶开,由此可为用户需要开门时提供助力,使得用户开门时方便省力,给冰箱的使用带来舒适感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开启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自动开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是图1中自动开门装置去除基座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自动开门装置的其中一推杆推出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自动开门装置在其中一推杆推出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去除盖体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自动开门装置在一推动件推出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自动开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11是图10中自动开门装置在去除基座时其中一推动件推出时的仰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冰箱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下述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其中的“前”即指靠近使用者的方向,“后”即指远离使用者的方向,“左”即指使用者的左侧,“右”即指使用者的右侧。在下面有关方向“前”、“后”、“左”、“右”的描述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均作此理解。
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100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100可应用至任何需要采用电动开启的设备,如冰箱上,并安装于设备的门体或抽屉的门体后方,以通过顶推方式使设备的门体或者设备上抽屉的门体打开。所述自动开门装置100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内的驱动源构件2、用于推动门体的推动件3、连接在驱动源构件2与推动件3之间的传动体4、固定在基座1内的传感机构5及电性连接传感机构5和驱动源构件2的控制装置(未图示)。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基座1为一矩形盒体状结构,其包括相互扣合的盒体11和盖体12、以及形成在盒体11和盖体12之间的容置腔13。
所述盒体11具有朝向盖体12的底壁111以及自底壁111四周分别朝盖体12方向延伸形成的周壁。所述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壁112和后壁113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14。所述前壁112形成有供所述推动件3伸出的长条形开口1120。
所述底壁111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用以收容推动件3的收容部115、用以定位传感机构5的定位机构116、第一转轴117、第二转轴118及电机固定槽119、以及设置在电机固定槽119旁侧的第三转轴119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115与开口1120相连通,并在靠近第一转轴117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枢轴1151。
所述定位机构116包括有若干向盖体12方向延伸的卡勾1161、形成在卡勾1161之间的滑槽1162、突伸入滑槽1162内侧的挡板1163、位于滑槽1162靠近收容部115一侧的定位凸台1164,所述滑槽1161沿垂直前壁112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板1163设置在滑槽1162远离收容部115的一侧。所述定位凸台1164形成有与所述滑槽1162连通的收容槽1165。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源构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基座1的电机固定槽119内的电机21、设置在电机21输出端的蜗杆22、通过第二转轴1191旋转固定在基座1内的蜗轮23、与所述蜗轮23同轴设置的输出齿轮24。所述蜗杆22与蜗轮23相啮合,以在电机21工作时通过蜗杆22带动蜗轮23转动,进而通过输出齿轮24输出。所述蜗轮23与输出齿轮24形成齿轮组。
所述传动体4包括与第二转轴118旋转固定的传动齿轮41、与第一转轴117旋转固定的拨盘44以及设置在传动齿轮41和拨盘44之间的共轭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41与所述输出齿轮24相啮合,所述共轭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与传动齿轮41共轴设置,另一齿轮与所述拨盘44共轴设置,从而通过共轭齿轮组将传动齿轮41的输出传递给拨盘44,并且所述共轭齿轮组主要是用于被配置成将该输入扭矩转化为持续变化的输出扭矩、并通过拨盘44提供给所述推动件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门装置100的驱动设置主要是保证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人在打开门体或抽屉过程中力的变化,以此作为输入,保证设计的开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且使得门体可以平稳打开,从而在本发明中,将门体的打开过程设置分为三个打开阶段,分别为:克服吸力和自动关闭锁紧力的第一打开阶段,在第一阶段至自动开门装置与门体脱离驱动的第二打开阶段,以及门体在惯性作用下移动的第三打开阶段。
另外,因为电机21等驱动源的功率为固定的,从而根据功率计算公式:
P= (T×n)/9550=F0×V0,
其中T= T0/I;T0=F0×r;
则可知P= (F0×r×n)/(9550×I)=F0×V0;
其中,P为电机输出功率,T为电机输出扭矩,n为电机额定转速,F0为输出力,V0为输出的速度(即为推动件3运行的速度),T0为整个开启装置的输出扭矩,I为整个开启装置的传动比(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将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设置为变化的,所以此传动比可单独以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来举例说明,并且该传动比为一个持续变化的值),r为传动体4中与推动件3配合传动的最后一级输出齿轮的半径(如本实施例中的拨盘44的半径)。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当选用普通的传动体时,传动比I为一定值,驱动源电机的功率P和转速n一定,输出力F0也是一定的;如果传动比I是变化的,则输出扭矩T0和输出力F0也可以是变化的。但是从公式也可以看出,当电机的额定功率P一定时,推出的线速度V0和输出力F0是成反比的,由此参考上述描述,因为门体在打开过程中,在克服自动关闭锁紧力的移动过程中所需的输出力F0越来越大,则该阶段内的速度可以不需要太大,基本上是呈逐渐减慢的趋势,这样电机的扭矩T可以大大降低。并且为实现自动开门装置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速度和力推开门体,同时将速度最大值和开启力的最大值错开,主要在于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I的设置。
综合上述内容,本发明所述自动开门装置100中将所述共轭齿轮组在初始状态至第二打开阶段结束的传动比变化设置为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并且使所述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的最大点落在第一打开阶段。通过该种设置后,可使得在第一打开阶段的临界点处,驱动源仅需克服自动关闭锁紧力和摩擦力即可,即将门体打开的速度最大值和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100的开启力的最大值错开,所需要的输入源的功率将大大降低,从而减少能耗,且可使门体平稳打开。
为达成上述效果,且能够使得门体能够持续平稳地打开,本发明中将所述共轭齿轮组设置为由所述驱动源构件2驱动的偏心圆齿轮42及与该偏心圆齿轮42共轭的非圆齿轮43组成。此时,所述偏心圆齿轮42与所述传动齿轮41共轴设置,所述非圆齿轮43作为共轭齿轮组的输出端和所述拨盘44共轴设置。
另外,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主要采用非圆齿轮43和偏心圆齿轮42形成的共轭齿轮组来达成在不同时间使推动件3能够以持续变化的速度推动门体前行;当然,由上述功率计算公式可知,所述共轭齿轮组也可设计为由共轭的两个非圆齿轮相互传动,只要能够满足使得门体打开过程中按照与人体打开过程基本类似的力度和速度变化进行即可,其同样也可达成在不同时间使推动件3能够以持续变化的速度推动门体前行的效果。此时,其中一非圆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41共轴设置,另一非圆齿轮作为共轭齿轮组的输出端和所述拨盘44共轴设置。
当然,如果不需要采用该种持续变化的力顶开门体,则也可不设置上述共轭齿轮组,而是将拨盘44直接与所述传动齿轮41共轴设置即可。
所述拨盘44具有盘体441、设置在盘体441部分外周面上并呈弧形延伸的齿条部442。所述盘体441的半径小于第一转轴117至推动件3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盘体441的未设置有齿条部442的外周面光滑延伸;而齿条部442的半径不小于第一转轴117至推动件3之间的距离,以供齿条部442与推动件3进行啮合传动。
所述推动件3设置为通过枢轴1151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1上的旋转顶杆,所述旋转顶杆3具有与枢轴1151旋转连接的齿轮部31及与齿轮部31连接的推杆32。所述齿轮部31具有主体部311、自主体部311向外突伸形成的弧形齿条312、沿弧线方向间隔设置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为自主体部311向外突伸的突起,并且沿齿轮部31轴线方向与弧形齿条312错开设置。
所述推动件3和传动体4设置为: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齿条部442未与推动件3的齿轮部31啮合,并位于拨盘44背离旋转顶杆3的一侧;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2而使拨盘44旋转时,拨盘44的齿条部442与旋转顶杆3的齿轮部31啮合传动,所述推杆32被拨盘44推动向外旋转伸出而顶开门体或退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部31位于旋转顶杆3的中间位置,所述旋转顶杆3具有位于齿轮部31两侧的两个所述推杆32,两个所述推杆32分别用以打开一个门体,并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相应地,所述齿轮部311的弧形齿条312对应设置为左右两条,所述齿轮部311在两条弧形齿条312朝向拨盘44一端之间的连接部分为平滑过渡的弧面,该连接部分与盘体441上光滑的外周面对应设置。在推杆32收容在收容部115内的初始状态下,两个推杆3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部包括在初始状态下正对滑槽1162的中感应部313、在两个推杆32的连线上分别朝两个推杆32方向突伸的左感应部314和右感应部315。
所述传感机构5和感应部设置为: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传感机构5与中感应部313抵接;在旋转顶杆3转动而将门体顶开时,所述传感机构5与左感应部314或右感应部315抵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感机构5与不同感应部313、314、315的抵接状态控制驱动源构件2驱动所述推杆32伸出或退回。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每一所述传感机构5具有固定在基座1的收容槽1165内的第一开关件51、滑动固定在基座1的滑槽1162内的第二开关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件52包括固定在滑槽1162内的固定架521、设置于固定架521上以与第一开关件51导通或断开的接触元件522、夹持固定于固定架521与滑槽1162内的挡板1163之间的弹性元件523。所述固定架521具有朝向推动件3方向突伸的抵触突起5211,所述抵触突起5211与第一开关件51沿基座1厚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开关件51与接触元件522沿滑槽1162延伸方向对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523为一压簧。
所述传感机构5设置为:在所述抵触突起5211抵触到各感应部313、314、315时,所述第二开关件52被抵持移动而使接触元件522与第一开关件51断开连接;在所述抵触突起5211脱离各感应部313、314、315时,所述第二开关件52在弹性元件523的作用下复位而使接触元件522与第一开关件51导通。
参照图1、2并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传感过程具体为:
在两个门体均处于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两个推杆32收容在收容部115内,所述拨盘44的齿条部442位于所述拨盘44背离推动件3的一侧,所述传感机构5中,第二开关件52的抵触突起5211与向外突伸的中感应部314相抵持,弹性元件52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开关件51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断开连接;
在控制装置接收到其中一个门体需要打开的信号(该信号可由该门体上设置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触摸开关来触发)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2中的电机21转动,电机21通过传动体4将推动力传输给推动件3,主要是通过推动件3上的齿轮部31将推动力传递给推杆32,例如右侧推杆32,即通过传动齿轮41和共轭齿轮组将持续变化的力传递给拨盘44,使得拨盘44旋转至其上的齿条部442与齿轮部31上的左侧弧形齿条312相啮合,从而推动齿轮部31旋转,进而带动右侧的推杆32向外旋转伸出,以顶开对应的门体。
另外,在上述门体打开过程中,当齿轮部31上的中感应部313脱离传感机构5时,由于弹性元件523的回复力的作用,迫使第二开关件52朝齿轮部31方向移动,第二开关件52上的接触元件522与第一开关件51接触导通,从而发送一个信号给控制装置,告知电机21继续运行,所述推动件3被继续推动旋转,右侧推杆32继续向外旋转伸出;当第二开关件52上的抵触突起5211抵接到左感应部313时,第二开关件52被左感应部314抵持而向后移动,使得第一开关件51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脱离而断开连接,同时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21反向运转,推动件3被拨盘44带动反向移动;当运行到第二开关件52上的抵触突起5211抵接到中感应部313时,第一开关件51再次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脱离而断开连接,并发出归位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21停止运转,从而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在此推动过程中,仅有齿轮部31的一侧弧形齿条312与拨盘44啮合传动,从而在上述运行周期内移动时仅会使右侧推杆32被推出,进而打开右侧门体,由此可有效防止两个门体被同时控制打开而导致功耗较高且冷气泄露。
另外,左侧门体的开启运作过程与上述说明相同,只是电机21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使得推动件3先向左侧方向转动,进而使得左侧推杆32伸出,并在传感机构5抵触到右感应部315时,再反向移动退回。
结合图7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100’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自动开门装置100’包括两组推动件3’,分别为用以打开一个门体的一组旋转顶杆,每一组旋转顶杆3’中齿轮部31’位于推杆32’的一端,所述收容部1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旋转顶杆3’的齿轮部31’旋转配合的枢轴1151’;所述拨盘44’位于两组旋转顶杆3’中的齿轮部31’之间,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两组所述旋转顶杆3’的推杆32’相向延伸;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部自拨盘44’的底部突伸且沿盘体44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传感机构5’设置在拨盘44’的右侧,所述感应部设置有位于齿条部442’下方的上感应部313’、设置在拨盘44’盘体441’背离齿条部442’的一侧下方的下感应部314’、设置在盘体441’的右侧下方的中感应部315’。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开门装置100’在使用时:
在两个门体均处于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两个旋转顶杆3’均收容在收容部115’内,所述拨盘44’的齿条部442’位于所述拨盘44’背离旋转顶杆3’的一侧,所述传感机构5’中,第二开关件52’的抵触突起5211’与向外突伸的中感应部315’相抵持,弹性元件52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开关件51’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断开连接;
在控制装置接收到其中一个门体需要打开的信号(该信号可由该门体上设置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触摸开关来触发)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2’中的电机21’转动,电机21’通过传动体4’将推动力传输给推动件3’,主要是通过推动件3’上的齿轮部31’将推动力传递给推杆32’,例如左侧推杆32’,如图11所示,即通过传动齿轮41’和共轭齿轮组将持续变化的力传递给拨盘44’,使得拨盘44’旋转至其上的齿条部442’与左侧旋转顶杆3’的齿轮部31’相啮合,从而推动该齿轮部31’旋转,进而带动左侧的推杆32’向外旋转伸出,以顶开对应的门体。
另外,在上述门体打开过程中,当中感应部315’脱离传感机构5’时,由于弹性元件523’的回复力的作用,迫使第二开关件52’朝拨盘44’方向移动,第二开关件52’上的接触元件522’与第一开关件51’接触导通,从而发送一个信号给控制装置,告知电机21’继续运行,左侧的旋转顶杆3’被继续推动旋转而向外伸出;当第二开关件52’上的抵触突起5211’抵接到下感应部314’时,第二开关件52’被下感应部314’抵持而向后移动,使得第一开关件51’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脱离而断开连接,同时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21’反向运转,左侧的旋转顶杆3’被拨盘44’带动反向移动;当运行到第二开关件52’上的抵触突起5211’抵接到中感应部315’时,第一开关件51’再次与第二开关件52’中的接触元件522’脱离而断开连接,并发出归位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21’停止运转,从而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在此推动过程中,仅有左侧旋转顶杆3’的齿轮部31’与拨盘44’啮合传动,从而在上述运行周期内移动时仅会使左侧推杆32’被推出,进而打开左侧门体,由此可有效防止两个门体被同时控制打开而导致功耗较高且冷气泄露。
另外,左侧门体的开启运作过程与上述说明相同,只是电机21’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使得右侧旋转顶杆3’向外旋转伸出,并在传感机构5’抵触到上感应部313’时,再反向移动退回。
综合上述自动开门装置100、100’的特征,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800,包括具有间室的箱体81、设置在箱体81上的抽屉(未图示)、打开或关闭间室的门体82以及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100、100’。用来打开抽屉的所述自动开启装置100、100’可设置在抽屉门体后方的间室内,也可设置在抽屉后侧位置处等等,均可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用来打开门体82的所述自动开启装置100、100’设置在箱体81顶部或中间隔板的前侧。
综上可知,本发明自动开门装置100、100’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2、2’驱使传动体4、4’将输出力传递给推动件3、3’,使得推动件3、3’旋转伸出而将门体顶开,由此可为用户需要开门时提供助力,使得用户开门时方便省力,给冰箱的使用带来舒适感和便利性。另外,传动体中共轭齿轮组的设置可使得门体的电动开启能够真实地反应人们开启门体的过程,使得门体打开过程持续稳定地进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
基座;
驱动源构件,固定在基座内;
推动件,设置为通过枢轴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旋转顶杆,所述旋转顶杆具有与枢轴连接的齿轮部及与齿轮部配合设置的推杆;
传动体,设置在驱动源构件与推动件之间,所述传动体包括旋转性地固定在基座上的拨盘,所述拨盘具有盘体及设置在盘体外周面上并呈弧形延伸的齿条部;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源构件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推动件和传动体设置为: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齿条部与推动件的齿轮部未啮合;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源构件而使拨盘旋转时,拨盘的齿条部与旋转顶杆的齿轮部啮合传动,所述推杆被拨盘推动向外旋转伸出而顶开门体或退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位于旋转顶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旋转顶杆具有位于齿轮部两侧的两个所述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分别用以打开一个门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用以打开两个门体的两组所述旋转顶杆,每一组中的旋转顶杆中齿轮部位于推杆的一端,所述拨盘位于两组旋转顶杆中的齿轮部之间,在门体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两组所述旋转顶杆的推杆相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感应部,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座内以与该等感应部相配合的一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和感应部设置为: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其中一感应部抵接;在旋转顶杆转动而将门体顶开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另一感应部抵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感机构与不同感应部的抵接状态控制驱动源构件驱动所述推动件伸出或退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具有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感应部,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座内以与该等感应部相配合的一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和感应部设置为: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其中一感应部抵接;在旋转顶杆转动而将门体顶开时,所述传感机构与另一感应部抵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传感机构与不同感应部的抵接状态控制驱动源构件驱动所述推动件伸出或退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体包括共轭齿轮组,所述拨盘设置在所述共轭齿轮组的输出端,其中所述驱动源构件为共轭齿轮组提供输入扭矩,共轭齿轮组被配置成将该输入扭矩转化为持续变化的输出扭矩提供给拨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将门体的打开过程设置分为三个打开阶段,分别为:克服吸力和自动关闭锁紧力的第一打开阶段,在第一阶段至自动开门装置与门体脱离驱动的第二打开阶段,以及门体在惯性作用下移动的第三打开阶段;所述共轭齿轮组在初始状态至第二打开阶段结束的传动比变化为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共轭齿轮组的传动比的最大点落在第一打开阶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齿轮组包括两个非圆齿轮,其中一非圆齿轮由所述驱动源构件驱动,另一非圆齿轮与上述其中一非圆齿轮共轭设置,所述拨盘与上述另一非圆齿轮共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齿轮组包括由所述驱动源构件驱动的偏心圆齿轮及与该偏心圆齿轮共轭的非圆齿轮,所述拨盘与上述非圆齿轮共轴。
10.一种冰箱,包括具有间室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抽屉以及打开或关闭间室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设置有用以打开所述抽屉或门体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
CN201410405412.3A 2014-08-18 2014-08-18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Active CN104329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5412.3A CN104329884B (zh) 2014-08-18 2014-08-18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5412.3A CN104329884B (zh) 2014-08-18 2014-08-18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9884A true CN104329884A (zh) 2015-02-04
CN104329884B CN104329884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40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5412.3A Active CN104329884B (zh) 2014-08-18 2014-08-18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29884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163A (zh) * 2015-05-12 2015-08-12 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4976850A (zh) * 2015-07-07 2015-10-14 张覃婧 一种电冰箱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05115232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山东大学 一种对开门冰箱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06642947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6796078A (zh) * 2015-06-11 2017-05-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用于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06969588A (zh) * 2017-04-13 2017-07-2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助力开关组件和制冷设备
CN108679914A (zh) * 2018-07-28 2018-10-1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的手自动开关门结构
CN10898127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冰箱门的控制方法
CN11027326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盖操作装置
CN110296564A (zh) * 2019-06-04 2019-10-01 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WO2022142688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WO202214268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WO2024060736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门装置及电器设备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163A (zh) * 2015-05-12 2015-08-12 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6796078B (zh) * 2015-06-11 2020-02-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用于冰箱的控制方法
US11859429B2 (en) 2015-06-11 2024-01-02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CN106796078A (zh) * 2015-06-11 2017-05-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用于冰箱的控制方法
US11821249B2 (en) 2015-06-11 2023-11-2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1761255B2 (en) 2015-06-11 2023-09-1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1414910B2 (en) 2015-06-11 2022-08-16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0280673B2 (en) 2015-06-11 2019-05-0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1072961B2 (en) 2015-06-11 2021-07-2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0590690B2 (en) 2015-06-11 2020-03-1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CN104976850A (zh) * 2015-07-07 2015-10-14 张覃婧 一种电冰箱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05115232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山东大学 一种对开门冰箱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06642947B (zh) * 2016-12-27 2018-05-1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6642947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6969588A (zh) * 2017-04-13 2017-07-2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助力开关组件和制冷设备
CN10898127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冰箱门的控制方法
CN108981275B (zh) * 2017-06-02 2021-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和冰箱门的控制方法
CN11027326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盖操作装置
CN110273261B (zh) * 2018-03-16 2022-01-28 上海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盖操作装置
CN108679914A (zh) * 2018-07-28 2018-10-1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的手自动开关门结构
CN108679914B (zh) * 2018-07-28 2024-01-30 南京中竞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的手自动开关门结构
CN110296564A (zh) * 2019-06-04 2019-10-01 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0296564B (zh) * 2019-06-04 2021-06-22 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WO2022142688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WO202214268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WO2024060736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门装置及电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9884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884A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4329886B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4329885A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4328971B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KR101618552B1 (ko) 냉장고 도어 개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55801B1 (ko) 냉장고 도어 개폐장치
CN102362134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06349A (zh) 冰箱
CN102362132B (zh) 冰箱和用于控制冰箱的方法
US20100236279A1 (en) Refrigerator
CN104833163B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10494705A (zh) 冰箱
CN106050047A (zh) 助力开门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04457111A (zh) 开门装置以及具备该开门装置的设备
CN104457110A (zh) 开门装置以及具备该开门装置的设备
CN103982940B (zh) 空调器
KR101578354B1 (ko) 냉장고 도어 개폐장치
CN203964297U (zh) 空调器
CN104457123A (zh) 抽屉或门体开启装置及具有该开启装置的冰箱
KR200301747Y1 (ko) 수납기구용 자동인출 안내장치
CN109708396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WO2018116707A1 (ja) 開扉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JP2003262457A (ja) 冷蔵庫等の扉開閉装置
CN213396111U (zh) 自动开关门装置及冰箱
CN212585308U (zh) 一种直线旋转同步一体式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