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榨油机技术,具体涉及家用或商用的对辊榨油机。
背景技术
压榨法取油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制油方法,从19世纪国外将动力压榨机用于制油生产以来,用于压榨法取油的机械主要是液压榨油机和螺旋榨油机两种设备。目前国内外用于压榨制油的设备主要是螺旋榨油机。液压榨油机分为立式和卧式,在我国立式液压榨油机由于其产量小,间歇式生产,劳动强度大,目前只在农村和偏远山区少量使用。卧式液压榨油机国内基本没有开发,用于较大规模制取芝麻油使用的卧式液压榨油机从国外引进。
螺旋榨油机通常由榨膛、螺旋轴和电机组成,螺旋轴可转动地组装于榨膛内,电机能带动螺旋轴转动。在榨油机工作过程中,油料由油料箱进入榨膛,榨膛内的螺旋轴与榨膛挤压油料压榨出油。螺旋榨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维修率高,另一个问题是螺旋榨油机的能耗高。
螺旋榨油机还存在难加工、榨膛出油孔易堵塞,螺旋轴与榨膛内螺旋挤压磨损严重,影响出油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榨油机,以对辊直压的方式进行榨油,以提升榨油机的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减少故障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榨油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榨油机机架内有一个主辊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多个副辊,所述多个副辊依次紧贴地绕在所述主辊外周外,其中第一个副辊与主辊外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油料进入,其它副辊中至少一个与所述主辊的外周面之间间隙小于所述第一个副辊与主辊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所述主辊与所述多个副辊围成一个压榨空间;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调节所述压榨空间内油料的温度;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主辊及/或所述多个副辊,所述油料从上述第一个副辊进料后在所述压榨空间被压榨,直至顺序经过最后一个副辊后料渣排出,所榨出的油汁从所述副辊间隙渗出。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第一个副辊后的其它副辊与所述主辊的外周面之间间隙逐步减小至紧密贴合。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副辊中,从第二个副辊至最后一个副辊的辊径逐步减小,第一个副辊的辊径小于第二个副辊辊径。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压榨空间包括进料段、主压成饼段、破饼段和出渣段;所述第一个副辊处为进料段,最后一个副辊的后半部分为出渣段,所述进料段内侧为主压成饼段,所述破饼段位于主压成饼段与出渣段之间。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进料段、主压成饼段、破饼段和出渣段的压缩比依序逐步增大。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进料段开口面向所述榨油机料斗的落料口,所述多个副辊从所述主辊水平方向一侧延伸至所述主辊底部,至少包络所述主辊1/4的辊面。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主辊辊面速度小于或等于最后一副辊的辊面速度,从最后一个副辊至所述第一个副辊的辊面速度依序逐步增大。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第一个副辊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钩形进料沟槽,借此顺所述第一个副辊转动方向从外部向所述压榨空间导入油料。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主辊内部的加热装置及/或至少一个副辊内的加热装置。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主辊及/或副辊辊面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辊面展开图上呈梯形或V形,且所述梯形或V形的开口的方向与所述辊的转动方向指向一致。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副辊最后两个中至一个,辊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破饼凸点或凹槽。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第一个副辊外设有能切碎油料的切刀。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最后一个副辊外缘下部设置一个与其紧贴的刮板,所述刮板功能将所述最后一个副辊上的料渣排净。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主辊及/或副辊呈腰形,外径呈中部小而两端大。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榨油机机架包括底架、第一轴座、第二轴座和两块侧板;所述底架在下部进行支撑,所述两个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压榨空间两侧,所述主辊及/或所述多个副辊穿组在所述两个侧板中;所述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板外侧,所述主辊及多个副辊的两侧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其中之一具有一齿轮减速分配箱,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齿轮减速分配箱驱动所述主辊及/或所述多个副辊。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主辊及多个副辊外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主辊及多个副辊两外端均能穿组在这些通孔中,各通孔略大于对应容置的辊子外径。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两个侧板在对齐所述压榨空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贯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位于所述压榨空间下部。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副辊为5个副辊,分别为第一副辊、第二副辊、第三副辊、第四副辊、第五副辊,依次紧贴地绕在所述主辊外周外;所述出油孔的位置对齐所述第三副辊及第四副辊之间的压榨空间。
本发明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出了一种新式榨油机,由是以多辊的对辊方式进行压缩加压,压缩方式直接,所以动力的摩擦损耗相对于现有螺旋榨油机大幅减小,即减少零部件的损耗,也降低的能源消耗。并且由于这种直接对辊压榨的方式,压榨速度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并能大大减少堵转等故障,运行流畅、生产效率高。
其中的多辊部件可以进行快速地集中拆卸,清洗维修方便。
且由于第一个进料的副辊转速是可以调整的,可适用于各种颗粒大小的油料的压榨,用途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式榨油机,尤其适用于作为家用的小型榨油机,快速启动,快速出油,并能保证高出油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榨油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榨油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榨油机实施例中侧板与压榨辊组和料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榨油机实施例中侧板与压榨辊组和料仓组装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榨油机实施例中侧板的出油孔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榨油机,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接料斗3、接油盒4、料仓5及温度控制装置,机架1底部可以是一个缕空的底架11,机架1上部是进料口15(见图2至图4),下方可为出油口16,侧下方则可为出渣口,机架1内部可形成为压榨室。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一侧安装动力装置2,动力装置2动力轴伸至机架1内,或机架1内的输入轴伸出至动力装置2。接料斗3可安装于机架1下方的一侧,位于出渣口的下方,用于接住料渣。接油盒4可位于机架1的底架11内,位于出油口16下方。机架1上部安装料仓5,料仓5出料口51接通机架1进料口15。料仓5与机架1之间可设有手动或自动阀板,以控制进料口15开闭或油料进入速度。当然也可以配置拨料器,以防止油料搭桥。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清楚,在料仓5内或外也可配置油料蒸炒或加湿装置,以便于选择对油料进行蒸炒或加湿的预处理。料仓5上部开口还可安装一料斗盖,在料斗盖边沿可设置一磁铁,在料仓5与料斗盖的对应位置设置霍尔传感器。当打开料斗盖时,设备的控制器可获得信号,从而控制动力装置2停机,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如图1、图2、图3所示,动力装置2可包括电机21及齿轮减速分配箱22,齿轮减速分配箱22较佳具有多个输出轴,且各输出轴的输出转速可分另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机架1在底架11上方的部分包括第一轴座12、第二轴座13和在两个轴座间的两块侧板14,压榨室由压榨辊组6和两个侧板14围成。齿轮减速分配箱22位于第二轴座13内,齿轮减速分配箱22可具有多个输出轴伸至压榨室内,或也可以输出轴伸至齿轮减速分配箱22内进行联动。齿轮减速分配箱22可选用现有产品,并且,相应领域技术人员也肯定可以利用齿轮等变速输出装置进行实施,因为不是本发明的重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榨油机机架1压榨室内具有压榨辊组6,压榨辊组6包括一个主辊61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多个副辊(62、63、64、65、66),压榨辊组6最前端的进料段开口面向榨油机料斗5的出料口51,多个副辊从主辊61水平方向一侧延伸至主辊底部,至少包络主辊61约1/4的辊面。其中第一个副辊62与主辊61外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油料进入,其它副辊中(63、64、65、66)至少一个与主辊61的外周面之间间隙小于第一个副辊62与主辊61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便于对油料进行压榨。而各个副辊(62、63、64、65、66)与主辊61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如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可具有5个副辊,分别为第一副辊62、第二副辊63、第三副辊64、第四副辊65、第五副辊66,依次紧贴地绕在主辊外周外。其中第一副辊62与主辊61外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油料进入,其它第二副辊63、第三副辊64、第四副辊65、第五副辊66与主辊61的外周面之间间隙逐步减小至紧密贴合,主辊61与第一副辊62、第二副辊63、第三副辊64、第四副辊65、第五副辊66共同围成一个压榨空间60。榨油作业中,油料在该压榨空间60内从第一副辊62被辊压至第五副辊66后侧排出。油料行进方向垂直于各辊的轴线。
如图3、图4所示,机架1的第一轴座12和第二轴座13内侧均具有对应压榨辊组6各个轴的轴承结构,以便将各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内。且在第二轴座13还具有多个动力输出轴,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轴能以联轴器或齿接的方式联接至主辊61及/或多个副辊(62、63、64、65、66),能以动力装置2驱动压榨辊组6转动,压榨辊组6中各辊子是主动辊还是从动辊,可以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油料从上述第一副辊62处进料后在压榨空间被压榨,直至顺序经过最后一个副辊后料渣排出,所榨出的油汁可从副辊间隙渗出。
如图3、图4所示,两个侧板14分别位于压榨辊组6的两侧,且分别距离第一轴座12和第二轴座13一定距离,侧板14底部支撑于底架11,上部连接料仓5,并且,侧板14上对应压榨辊组6各辊子外形开设有多个通孔141,压榨辊组6各辊子两外端均能穿组在这些通孔141中,各通孔141略大于对应容置的辊子外径,实施例中是略大0.5mm左右,以便于压榨辊组6各辊子能进行转动。两个侧板14将压榨辊组6各辊子进行固定和支撑,能保护压榨辊组6各辊子在运转中的同轴度。如图6、图7所示,两个侧板14在对齐压榨空间60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出油孔142,以便于油汁经出油孔142流出。出油孔142的位置优选是对齐第三副辊64、第四副辊65之间的压榨空间60。如图7的所示,优选实施中,出油孔142是三个,呈品字形排布,上面两个下面一个,这样具有较好的出油作用。
如图4所示,第一副辊62上可间隔开设有多个钩形进料沟槽,借此可以顺第一副辊62转动方向从料仓5出料口51向压榨空间60内导入油料。第一副辊62外还可设有能切碎油料的切刀,以便于切碎颗粒较大的油料。第一副辊62较佳是可根据选择原料颗粒大小自动变速,确保辊压均匀。第一副辊62与进料口15和出料口51之间的空间外侧具有一块护板18,这块护板18与第一副辊62紧密贴合,最好是护板18前端缘顺辊面运动方向有一定距离延伸,以防止油料漏出。且各副辊之间由于紧密贴合,且两个贴合的辊面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油料不会漏出,而随辊面的油料也会再随辊面回至压榨空间60。
在一实施例中,主辊61及/或各副辊(62、63、64、65、66)辊面上可均开设有多个沟槽,沟槽在辊面展开图上呈梯形或V形,且梯形或V形的开口的方向与辊的转动方向指向一致,以便将压榨中油料从辊两侧向中间汇集,以提升压缩比,防卡油料在辊的两侧堆积。而第四副辊65和/或第五副辊66上,可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破饼凸点或凹槽。
而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压榨辊组6中各辊子,较佳是各副辊相间隔地各呈腰形,外径呈中部小而两端大,但径差要控制在小于5%,比如第二副辊63、第四副辊65设为腰形,而其它副辊为正常辊径的圆柱形辊,也可将第三副辊设为与腰形辊配合的鼓形辊。上述辊面沟槽实施例与辊形状实施例可同时设置,也可分别设置。
第五副辊66外缘下部设置一个与其紧贴的刮板17,刮板17功能将第五副辊66上的料渣排净。
温度控制装置可调节压榨空间内油料的温度,温度控制装置可包括位于主辊内部的电加热装置611及/或各个副辊内的电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当然也可以利用微波等其它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增加了油料的可塑性,提高出油率。温度控制装置还可包括位于各辊内的冷却装置,可利用冷却油或水管路对各辊进行降温处理。以便根据压榨方式的需要进行加热或降温。将压榨空间60内油料温度控制在需要范围内。
如图4所示,各副辊中,从第二副辊62至第五副辊66,各辊的辊径逐渐减小,且第一副辊62的辊径小于第二副辊63辊径。压榨辊组6各辊的转动方向从压榨空间60的进料口侧指向出渣口侧,以便共同作用完成进料和压榨。但各辊的转动速度控制中,主辊61辊面速度可小于或等于第五副辊66的辊面速度,从最后面的第五副辊66至第一副辊62的辊面速度依序逐步增大。以便在压榨空间60形成进料段、主压成饼段、破饼段和出渣段;第一副辊62处为进料段,而第五副辊66的后半部分为出渣段。进料段内侧为主压成饼段,可位于第一副辊62与主辊61最小间隙处至第四副辊65与主辊61的最小间隙前。破饼段位于主压成饼段与出渣段之间,可位于第四副辊65与主辊61的最小间隙处至第五副辊66与主辊61的最小间隙处。
以前述的辊面速度控制方式,可便于在进料段进行切料和较快进料,在主压成饼段给进和压榨速度则相对慢些,但相比破饼段更快,进料段和主压成饼段主要功能是输入油料以对压榨动作进行蓄力。破饼段是速度慢力矩大的作用段,而出渣段由于第五副辊66与主辊61间隙很小,会提供很大的出渣阻力,这样,从进料段至最后的出渣段,各段压缩比依序逐步增大,但速度逐步减小。
更具体实施例中,可将进料段的压缩比2-3,主压成饼段的压缩比可为5(左右0.5),破饼段的压缩比可为7(左右0.5),而出渣段的压缩比可为17(左右0.5)。这对常用油料的压榨能达到最优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工艺调整需要,对上述压缩比和速度模式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式榨油机,由是以多辊的对辊方式进行压缩加压,压缩方式直接,所以动力的摩擦损耗相对于现有螺旋榨油机大幅减小,即减少零部件的损耗,也降低的能源消耗。并且由于这种直接对辊压榨的方式,压榨速度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并能大大减少堵转等故障,运行流畅、生产效率高。
其中的多辊部件可以进行快速地集中拆卸,清洗维修方便。
且由于第一个进料的副辊转速是可以调整的,可适用于各种颗粒大小的油料的压榨,用途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式榨油机,尤其适用于作为家用的小型榨油机,快速启动,快速出油,并能保证高出油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