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2454B -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2454B
CN104322454B CN201410530424.9A CN201410530424A CN104322454B CN 104322454 B CN104322454 B CN 104322454B CN 201410530424 A CN201410530424 A CN 201410530424A CN 104322454 B CN104322454 B CN 104322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er green
green leaf
leaf hopper
live body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04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2454A (zh
Inventor
乔利
潘兹亮
吕玉虎
张丽霞
郭晓彦
李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ANG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XINYANG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ANG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XINYANG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4105304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2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22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2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2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24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1/00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arts thereof
    • A01N1/02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绿叶蝉活体的保存方法,包括:提供小绿叶蝉鲜饲料及小绿叶蝉;将数量为N头的所述小绿叶蝉及质量为M克的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保存在体积为V立方厘米的活体保存容器中,且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体积V立方厘米、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M克以及所述小绿叶蝉的数量N的关系至少同时满足以下拟合关系式:M=0.0326V+0.066;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上述小绿叶蝉活体的保存方法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试虫保存期长,可在试管内保存4~8天,成活率高,可达到90%;接收后的试虫可以在异地进行继代饲养。

Description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叶蝉类昆虫活体保存方法,具体说是麻田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活体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小绿叶蝉属于半翅目,叶蝉科(Cicadellidae),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小绿叶蝉的寄主范围广,主要危害作物有小麦、棉花、水稻、麻、锦葵、芝麻、花生、豆类、烟草、茶叶、茄子、马铃薯等。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又称洋麻、木槿,为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的一年生草本作物,是我国麻纺织和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并广泛运用于装饰材料,动物饲料、食品、制药等诸多行业。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麻田叶蝉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红麻田叶蝉有两个种,分别是板井小绿叶蝉(Empoasca sakaiiDworakowska)和棉叶蝉(Amrasca biguttula (Ishida))。该虫共5龄,1、2龄若虫常群集于靠近叶柄的叶片基部,成虫和3龄以上若虫一般多在上部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夜间或阴天常爬到叶片的正面。被害叶片由叶尖经叶缘变为枯黄色,并向下皱缩,后向中部扩展,造成麻叶变红,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留种麻大量落花落果。成虫羽化后次日交尾、产卵,卵散产于麻株中、上部嫩叶背面组织内,以叶柄处着卵量最多,其次是主脉上。若虫孵化后留一心状孵化孔。
小绿叶蝉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气候干旱利于该虫发生,旬均温15~25℃,相对湿度70%~80%,适宜其生长发育,特别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棉叶蝉繁殖速度加快,为害加重。在28~30℃下卵历期5~6天,若虫期5.6~6.1天,成虫期15~20天。28℃以上及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成虫活动迟缓,6℃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初霜后绝大多数若虫不能存活。大雨或久雨能阻碍植株上部小绿叶蝉卵的孵化和成虫的羽化,并且能杀死一部分若虫。该虫在豫南地区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和卵在茄子、马铃薯、蜀葵、梧桐等的叶柄、嫩尖或叶脉周围及组织内越冬,或者以成虫在豆科作物上繁殖。翌春在杂草上繁殖,后向麻田转移。5月中旬至11月是为害期。
对小绿叶蝉生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地理种群的昆虫适应性及预测预报提供更多理论依据。科研及试验用虫都需要采集活虫进一步饲养观察并做深入研究,因此,该虫的活体采集及运输是研究能否进行的关键技术。由于小绿叶蝉个体小,善跳,不易捕捉,在保存过程中容易死亡。因此高死亡率一直是困扰科研人员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小绿叶蝉成虫、若虫活体的保存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像小绿叶蝉这类个体较小的昆虫存在的采集不易及远距离运输或携带保存过程中死亡率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供小绿叶蝉鲜饲料及小绿叶蝉;
步骤二、将数量为N头的所述小绿叶蝉及质量为M克的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保存在体积为V立方厘米的活体保存容器中,且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体积V立方厘米、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M克以及所述小绿叶蝉的数量N头的关系至少同时满足以下拟合关系式:
M=0.0326V+0.066,
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
需要说明的是:小绿叶蝉取食具有趋嫩习性,所以,用作小绿叶蝉的饲料最好为新鲜的植株芽头。在饲养及运送过程中,小绿叶蝉沾到水后很容易死亡,所以将小绿叶蝉装入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时,不能使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水分量过大。当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装入质量比较少的小绿叶蝉鲜饲料时,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小绿叶蝉鲜饲料容易失水干燥,不能为小绿叶蝉提供充足饲料,导致小绿叶蝉饿死;当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装入质量比较大的小绿叶蝉鲜饲料时,由于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呼吸作用,会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产生大量的水分,从而使得小绿叶蝉沾水而死,所以,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水分应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最好使其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因此,小绿叶蝉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存活时间的长短与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小绿叶蝉的数量、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及所述活体保存容器本身的体积密切相关。
依据上述分析,并对500多头小绿叶蝉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存活时间比较长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小绿叶蝉的数量与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表明: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小绿叶蝉的数量分别与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体积呈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可以形成两条回归直线。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分析,两条所述回归直线分别满足以下拟合关系式:
M=0.0326V+0.066,
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M、V、N分别表示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所述活体保存容器本身的体积、小绿叶蝉的数量。
因此,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的小绿叶蝉的数量N头、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M克与所述活体保存容器本身的体积V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至少同时满足拟合关系式:M=0.0326V+0.066,和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步骤二中,采用脱脂棉塞住所述活体保存容器口,防止所述小绿叶蝉逃出所述活体保存容器,并保证所述活体保存容器透气。其中,所述活体保存容器可以为试管,如指形管,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具体形状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计。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它还包括步骤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活体保存容器固定在一起后置入具有透气孔的存储工具中。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为指形管。其中,所述指形管可以为圆底、平底等。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为红麻鲜叶、小麦鲜叶、棉花鲜叶、水稻鲜叶、芝麻鲜叶、花生鲜叶、豆类鲜叶、烟草鲜叶、茶叶鲜叶、茄子鲜叶、马铃薯鲜叶、白菜鲜叶、番茄鲜叶、甘薯鲜叶、空心菜鲜叶、南瓜鲜叶、萝卜鲜叶、木棉鲜叶、木芙蓉鲜叶、锦葵鲜叶、葡萄鲜叶或者柑桔鲜叶等。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步骤一中提供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步骤包括:
苗床准备:采用麻田土和草炭灰作为红麻苗床基质,且使地面平坦,土壤湿润;
种子催芽: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红麻种子,并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
播种:将催芽后的红麻种子按照浅播浅盖的原则播种在所述苗床上,播种后15~20天得到红麻植株;
采摘芽头:从所述红麻植株的顶部摘下长2厘米的芽头,且所述芽头带2~3片叶,作为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包括:
苗床准备:在小绿叶蝉采集前30天开始整地,使地面平坦,地上虚下实,土壤湿润,其中,红麻苗床基质成分为麻田土和草炭灰;
种子催芽:播种前2天将红麻种子在28℃清水中浸泡24小时,并于28℃恒温培养箱内催芽24小时;
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催芽后的红麻种子,种子用量为2.5~3.0 kg/667m2,当所述红麻种子的发芽率低于80%时,按比例酌情增加播种量,播种后15~20天即可采摘使用;
选择保存容器:根据小绿叶蝉个体较小的特征,选择体积为V立方厘米的指形管作为保存小绿叶蝉活体的容器;
采摘芽头、装管:将红麻顶部的芽头摘下,根据所述指形管的大小,分别装入质量为M克的红麻芽头作为饲料,且所述指形管的体积V立方厘米与所述红麻芽头的质量M克的关系至少满足拟合关系式:M=0.0326V+0.066;
接虫:根据所述指形管的大小,分别将N头小绿叶蝉成、若虫接入所述指形管中保存,且所述指形管的体积V立方厘米与所述小绿叶蝉的数量N头的关系至少满足拟合关系式: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
包装:将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指形管排整齐,并装在盒子内携带或邮寄;
接收后处理:当携带或邮寄的小绿叶蝉到达目的地后,将所述小绿叶蝉转移到所述目的地的麻苗上。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接收后处理的步骤包括:将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指形管的管口向上,并靠近用花盆单独种植的麻苗,所述小绿叶蝉转接到所述麻苗上,其中所述麻苗的高度为8~10厘米的健康植株,并用透明罩子罩起单棵所述麻苗,所述透明罩子的顶面覆40~80目白纱布。所述透明罩子的目的主要是便于试验观察,白纱布的目数主要是为小绿叶蝉提供充足的氧气且使其不能从所述透明罩子中逃跑,保证小绿叶蝉在饲养过程中的高成活率。所以,所述白纱布的目数可以为40目、50目、60目、70目、80目等。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苗床准备中的基质的比例为麻田土:草炭灰=4:1。
基于上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所述包装的步骤包括:将5~10个所述指形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盒子内,并用胶带缠绑固定,且所述指形管周围放置泡沫;在所述盒子上扎5~8个透气孔。
其中,本文中所涉及的小绿叶蝉均指活体小绿叶蝉的成虫或若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有以下优点:所述小绿叶蝉的成虫或若虫在保存期间其数量、饲料以及活体保存容器至少同时满足上述的拟合关系式,从而保证所述小绿叶蝉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有充足的鲜叶饲料、养分,使得所述小绿叶蝉试虫保存期长,可在活体保存容器中至少保存4~8天,成活率高,可达到90%,可以用于远距离运输或携带;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此外,所述小绿叶蝉活体保存在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中可以实现在异地进行继代饲养小绿叶蝉,为丰富的试验虫源提供保障。
进一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装有所述小绿叶蝉活体的活体保存容器固定后置入具有透气孔的所述存储工具中,可以避免携带及运送过程中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相互挤压、碰撞而碎,同时保证在携带及运送过程中有充足的氧气供小绿叶蝉呼吸。
再进一步,在虫子采集前30天开始整地,红麻苗床基质成分采用麻田土和草炭灰,满足麻苗对营养的需求,地面平坦,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在水分管理上,以表层往下3厘米左右土层干燥为浇水标准,有利于麻苗生长整齐、健壮。播种前2天将红麻种子在28℃清水中浸泡24小时,于28℃恒温培养箱内催芽24小时。经过催芽后的种子成活率高,生长整体一致,便于采摘芽头。
再进一步的,根据小绿叶蝉个体较小的特征,选择大小适宜的指形管,采摘幼嫩、含水量高的芽头,所述芽头带约0.5厘米长的麻杆保湿,使小绿叶蝉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有充足的食源,成活率高。
更进一步,为便于观察及收集试验用虫,采用花盆单独种植麻苗,并采用特制的罩子将麻苗单独罩起来,操作简便易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绿叶蝉提供了充足的虫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绿叶蝉成虫、若虫远距离运输或保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苗床准备:在小绿叶蝉采集前30天开始整地,红麻苗床基质成分为麻田土和草炭灰,整地要做到地面平坦,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土壤湿润,当地表层往下3厘米土层干燥时就及时浇水,其中,所述红麻苗床基质的比例为麻田土:草炭灰=4:1;
种子催芽:播种前2天将红麻品种杂红952种子在28℃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倒掉清水,于28℃恒温培养箱内催芽24小时,并统计发芽率达到90%以上,其中,所述发芽盒底部需要铺3层滤纸,以保持湿润,为种子发芽补充水分;
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催芽后的红麻种子,种子用量为2.5~3.0kg/667m2,发芽率低于80%时,按比例酌情增加播种量,条播或撒播,均要浅播浅盖,播种深度约2.5厘米,播种后15~20天即可采摘使用,其中,生长期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光照条件为:光照:黑暗=14:10,光强4000 lx,RH 60%±5%;
选择指形管:根据小绿叶蝉个体较小的特征,所选指形管直径一般为1~3厘米,长度5~10厘米,其中,采用装虫管应大小适宜,对于个体比较小的虫子,试管太大则携带不方便,易碎,而且需要放入叶片较多,呼吸旺盛,湿度过大,容易引起虫子死亡;所选择指形管的型号具体可如表1所示;
采摘芽头、装管:将红麻顶部的芽头摘下,芽头长约2厘米,带2~3片叶;根据指形管大小,分别装入约0.28~0.76g的红麻芽头作为饲料,所采芽头上应带约0.5厘米茎秆,以保持所带叶子的新鲜度持续期长,为小绿叶蝉提供充足食源;具体可如表2所示;
接虫:根据指形管大小,分别接入小绿叶蝉成、若虫约5~20头,具体可如表2所示,管口用脱脂棉作塞子,切忌塞的过紧,指形管棉塞应保持疏松,以利于运输或携带过程中通风透气;
包装:为避免携带及运送过程中管子相互挤压、碰撞而碎,将指形管分别以5~10个排整齐,以透明胶带缠绕,然后装在纸盒子内携带或邮寄,其中,缠胶带时,为便于拆封,缠一面即可,周围放置泡沫,以防挤压或震碎,纸盒子上应在四周扎5~8个透气孔,以保气流通畅;
接收后管理:所采小绿叶蝉达到目的地后,应尽快打开包装,将虫子转到室内种植的红麻苗上,其中,向麻苗上接小绿叶蝉时,可利用小绿叶蝉活跃及向上爬行的习性,将试管口向上,虫子即自动爬出,避免人为取出虫子,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其中,为便于观察及取虫,可用花盆单独种植红麻苗,所述红麻苗选取高度8~10厘米,无病虫害的健康红麻植株,用塑料瓶单棵罩起来,所述塑料瓶上面覆60目白纱布,其中,所述罩子直径约15厘米,高约20厘米,正好将麻苗罩住,便于在饲养过程中的观察。
请参阅表1及表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6种试验中常用型号的圆底指形管,经过大量试验,统计出小绿叶蝉饲料用红麻鲜叶量和接入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数量。
表1 选取的指形管型号
表2 不同指形管中小绿叶蝉饲料用红麻鲜叶量和小绿叶蝉数量及其保存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可在指形管内保存4~8天,成活率高,可达到90%,从而可以实现远途运输和携带小绿叶蝉活体,该方法简单有效,解决了小绿叶蝉在远途运输和携带过程中死亡率高的问题,通过种植麻苗,采用鲜叶饲养的办法解决在运输过程中的取食问题,特别是在到达目的地后,转移方便,而且通过种植麻苗继续在室内人工饲养,为进一步的试验提供充足虫源;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绿叶蝉活体的保存方法,在虫子采集前30天开始整地,红麻苗床基质成分采用麻田土和草炭灰,满足麻苗对营养的需求,地面平坦,上虚下实,没有坷垃。播种方式为撒播或条播,浅播浅盖,在水分管理上,以表层往下3厘米左右土层干燥为浇水标准,有利于麻苗生长整齐、健壮。播种前2天将红麻种子在28℃清水中浸泡24小时,于28℃恒温培养箱内催芽24小时。经过催芽后的种子成活率高,生长整体一致,便于采摘芽头。
进一步的,根据小绿叶蝉个体较小的特征,选择大小适宜的指形管,采摘幼嫩、含水量高的芽头,而且带约0.5厘米长的麻杆保湿,使小绿叶蝉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有充足的食源,成活率高。
更进一步的,根据指形管的大小接入适当数量的小绿叶蝉成、若虫,以透明胶带缠绕,避免携带及运送过程中管子相互挤压、碰撞而碎。可以在采集小绿叶蝉的田间直接采集麻苗芽头,寄送或携带的目的地可以制作苗床,种植麻苗,收到虫子后立即接入麻苗上进行饲养,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为便于观察及收集试验用虫,采用花盆单独种植麻苗,并采用特制的罩子将麻苗单独罩起来,操作简便易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绿叶蝉提供了充足的虫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供小绿叶蝉鲜饲料及小绿叶蝉;
步骤二:将数量为N头的所述小绿叶蝉及质量为M克的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保存在体积为V立方厘米的活体保存容器中,且所述活体保存容器的体积V立方厘米、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质量M克以及所述小绿叶蝉的数量N头的关系至少同时满足以下拟合关系式:
M=0.0326V+0.066,
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脱脂棉塞住所述活体保存容器口,防止所述小绿叶蝉逃出所述活体保存容器,并保证所述活体保存容器透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步骤三:将两个以上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活体保存容器固定在一起后置入具有透气孔的存储工具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保存容器为指形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为红麻鲜叶、小麦鲜叶、棉花鲜叶、水稻鲜叶、芝麻鲜叶、花生鲜叶、豆类鲜叶、烟草鲜叶、茶叶鲜叶、茄子鲜叶、马铃薯鲜叶、白菜鲜叶、番茄鲜叶、甘薯鲜叶、空心菜鲜叶、南瓜鲜叶、萝卜鲜叶、木棉鲜叶、木芙蓉鲜叶、锦葵鲜叶、葡萄鲜叶或者柑桔鲜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提供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的步骤包括:
苗床准备:采用麻田土和草炭灰作为红麻苗床基质,且使地面平坦,土壤湿润;
种子催芽: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红麻种子,并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
播种:将催芽后的红麻种子按照浅播浅盖的原则播种在所述苗床上,播种后15~20天得到红麻植株;
采摘芽头:从所述红麻植株的顶部摘下长2厘米的芽头,且所述芽头带2~3片叶,作为所述小绿叶蝉鲜饲料。
7.一种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包括:
苗床准备:在小绿叶蝉采集前30天开始整地,使地面平坦,地上虚下实,土壤湿润,其中,红麻苗床基质成分为麻田土和草炭灰;
种子催芽:播种前2天将红麻种子在28℃清水中浸泡24小时,并于28℃恒温培养箱内催芽24小时;
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催芽后的红麻种子,种子用量为2.5~3.0 kg/667m2,当所述红麻种子的发芽率低于80%时,按比例酌情增加播种量,播种后15~20天即可采摘使用;
选择保存容器:根据小绿叶蝉个体较小的特征,选择体积为V立方厘米的指形管作为保存小绿叶蝉活体的容器;
采摘芽头、装管:将红麻顶部的芽头摘下,根据所述指形管的大小,分别装入质量为M克的红麻芽头作为饲料,且所述指形管的体积V立方厘米与所述红麻芽头的质量M克的关系至少满足拟合关系式:M=0.0326V+0.066;
接虫:根据所述指形管的大小,分别将N头小绿叶蝉成、若虫接入所述指形管中保存,且所述指形管的体积V立方厘米与所述小绿叶蝉的数量N头的关系至少满足拟合关系式:N≈0.3339V+3.7274,其中,N是(0.3339V+3.7274)的计算值四舍五入后的自然数;
包装:将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指形管排整齐,并装在盒子内携带或邮寄;
接收后处理:当携带或邮寄的小绿叶蝉到达目的地后,将所述小绿叶蝉转移到所述目的地的麻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后处理的步骤包括:将装有所述小绿叶蝉的指形管的管口向上,并靠近用花盆单独种植的麻苗,所述小绿叶蝉转接到所述麻苗上,其中所述麻苗为高度为8~10厘米的健康植株,并用透明罩子罩起单棵所述麻苗,所述透明罩子的顶面覆40~80目白纱布。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准备的步骤中的红麻苗床基质的比例为麻田土:草炭灰=4: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的步骤包括:将5~10个所述指形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盒子内,并用胶带缠绑固定,且所述指形管周围放置泡沫;在所述盒子上扎5~8个透气孔。
CN201410530424.9A 2014-10-10 2014-10-10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2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0424.9A CN104322454B (zh) 2014-10-10 2014-10-10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0424.9A CN104322454B (zh) 2014-10-10 2014-10-10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2454A CN104322454A (zh) 2015-02-04
CN104322454B true CN104322454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39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04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2454B (zh) 2014-10-10 2014-10-10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22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7394B (zh) * 2017-05-15 2019-09-03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车轮虫活体保存方法
CN113661964A (zh) * 2021-08-04 2021-11-19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5774A1 (en) * 2005-02-11 2008-12-04 Chesapeake Perl, Inc. Automated Packaging, Inoculation, and Harvesting of Lepidopterous Larvae for Protein Manufacturing
CN103262827B (zh) * 2013-06-01 2014-07-09 福建农林大学 室内饲养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CN103444636B (zh) * 2013-09-07 2014-12-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活体茶树叶片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
CN103444635B (zh) * 2013-09-07 2014-12-3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监测饲养管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2454A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3939A (zh) 生态梨的种植方法
CN102498877A (zh) 凤县大红袍花椒生产方法
CN109699356B (zh) 栎类种子直播保护装置
CN109588263A (zh) 一种甜柿容器育苗基质及其育苗方法
Thind et al. Package of practices for cultivation of fruits
Rattanpal et al. Citrus cultivation in Punjab
Lim Sericulture training manual
CN104322454B (zh) 小绿叶蝉活体保存方法
Thind et al. Package of practices for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Kains Propagation Of Plants-A Complete Guide For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Growers Of Plants By Seeds, Layers, Grafting And Budding, With Chapters On Nursery And Greenhouse Management
CN110122426B (zh) 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方法
Krishnapillay et al. Seed handling
CN109197786B (zh)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Singh et al. Scientific cultivation of aonal
Singh et al. Improv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cole crops (Brassica oleracea)
CN101637083B (zh) 槲寄生的人工繁育技术
CN111642465A (zh) 一种阿尔泰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CN110881326A (zh) 一种提高平欧杂交榛抗寒抗旱性的嫁接方法
McNair et al. The parasites of the sugarcane borer in Argentina and Peru, and their introduction into the United States
Thornber Native cacti as emergency forage plants
Biaou et al. Propagation by stem cutting of Euphorbia balsamifera (Aiton), a galactogenic plant in Benin
Bonner et al.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
CN110122425B (zh) 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22424B (zh) 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装置
Adama Animal production level II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