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8887B -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8887B
CN104298887B CN201410559414.8A CN201410559414A CN104298887B CN 104298887 B CN104298887 B CN 104298887B CN 201410559414 A CN201410559414 A CN 201410559414A CN 104298887 B CN104298887 B CN 104298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system
satellite
angle
point
foca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94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8887A (zh
Inventor
李海超
满益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Priority to CN2014105594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8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8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8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8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8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遥感卫星倾斜布置的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焦平面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根据地球半径以及卫星轨道高度、俯仰角与滚动角,计算成像时刻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偏移星下点的地心角大小;建立从地理坐标系到焦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在定标模式的成像过程中,依据转换关系计算卫星的偏航角速度,使得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对地面同一区域成像;利用直方图匹配方法建立直方图查找表。本发明建立在严密转换关系的基础之上,将倾斜布置的多片线阵CCD所有像元对同一区域成像,使得所有像元具有相同的输入。

Description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属于遥感卫星定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空间遥感CCD相机朝着更高分辨率、大幅宽等方向发展,从而保证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轨道高度一定的前提下,空间相机地面像元分辨率的提高导致相机焦距的增长,而焦距的增长和视场角的增大导致需要采用多片线阵CCD拼接来组成较大幅宽空间相机的焦平面。
线阵CCD不同像元的光响应非一致性、读出电路自身及其与CCD耦合的非一致性、不同通道放大电路的非一致性、光学系统的加工精度等原因,导致光学系统和CCD探测器等响应的不一致性,直接表现为同样的辐射亮度输入对各个像元有着不一致性的输出灰度值,从而造成获取的图像出现条带现象。同时,大视场相机焦面由多片线阵CCD拼接而成,不同片CCD由于制造差异,响应度相差较大,导致不同片的图像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多片线阵CCD相机进行相对辐射定标。目前,为减小光学畸变、地球曲率的影响,将多片线阵CCD阵列倾斜布置在焦平面上,用“弧线”形状代替常用的“直线”形状布置方式。例如,法国Pleiades卫星的全色谱段探测器组件由5片线阵CCD组成,地面分辨率0.7m,为减少光学畸变对TDI同步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5片线阵CCD非共线布置,两两相邻两片之间的倾斜角度为0.3°。
目前常用的遥感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方法中,实验室相对辐射定标获取的定标系数,随着卫星发射之后遥感器性能的下降,辐射定标系数会失效;均匀地面场景法需要湖泊、草原、冰川、人工均匀场地等定标场,寻找或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大量卫星图像数据的在轨统计是目前国内采用比较广的一种方法,积累多轨图像数据,但该方法的前提是确保各轨图像数据的稳定性;国外应用广泛的Side-slither定标方法,将卫星偏航角旋转90°,选择雨林、沙漠、冰盖等相对均匀的场景作为定标源,因此,对定标源的要求高,导致对定标区域的选择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建立从地理坐标系到焦平面坐标系的严密转换关系,针对多片线阵CCD在焦平面上倾斜布置的特点、以及光学畸变与地球曲率的影响,建立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在此基础之上精确计算偏航角速度,使得倾斜布置的多片线阵CCD所有像元对同一区域成像,该方法无论对星下点成像还是非星下点成像都具备模型严密、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步骤如下:
1)建立遥感卫星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及其对应的地理坐标系G0-G1G2G3;其中多片线阵CCD的相邻两片之间以预设的倾斜角度布置在焦平面上;其中,P0为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多片线阵CCD的中点;P1、P2、P3三个坐标轴分别平行于卫星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G0为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G0是P0点对应的地面点;G1轴过G0且平行于卫星飞行方向;G3轴指向天顶并过地球中心;G2轴垂直于G1G3构成的平面且符合右手法则;
建立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p1=an|p2|n+an-1|p2|n-1+…+a1|p2|+a0,其中,(p1,p2)表示多片线阵CCD在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an,an-1,…,a1,a0为方程系数,n为方程次数,|·|表示取绝对值;
2)建立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
2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则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表示为∠K0OK1,其中,O为地心;卫星再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点K1指向点G0,则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表示为∠K1OG0;卫星最后绕本体坐标系的偏航轴旋转偏航角ψ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仍为G0;根据地球半径R、卫星轨道高度H以及卫星的俯仰角θ、滚动角,计算获得∠K0OK1与∠K1OG0
22)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表示为:
其中,M1为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地固坐标系O-E1E2E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h为地面点G0的地形高度,γ0为升交点与卫星之间的地心角,i0为卫星轨道倾角;
M2为从地固坐标系O-E1E2E3到惯性坐标系O-I1I2I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M3为从惯性坐标系O-I1I2I3到轨道坐标系B0-B1B2B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γ=γ0+Ωt,Ω为卫星轨道运行相对地心的角速度;
M4为从轨道坐标系B0-B1B2B3到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ψ0、θ0分别表示卫星的初始偏航角、俯仰角与滚动角,分别表示卫星的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
M5为从本体坐标系S0-S1S2S3到相机坐标系C0-C1C2C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f为相机的焦距;
M6为从相机坐标系C0-C1C2C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3)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原点P0对应的初始偏流角β0;将卫星偏航角旋转90°-β0后,进入相对辐射定标模式;
4)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在相对辐射定标模式的成像过程中,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卫星偏航角速度;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在该偏航角速度下对地面同一区域成像,获取图像数据;
5)根据步骤4)获取的图像数据,利用直方图匹配方法获得多片线阵CCD所有像元的直方图查找表。
所述步骤21)中根据地球半径R、卫星轨道高度H以及卫星的俯仰角θ、滚动角计算获得∠K0OK1与∠K1OG0的具体方法如下:
21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计算获得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
212)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计算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其中
B0为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原点。
所述步骤4)中卫星偏航角速度获得的具体方法为:
4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模式下,设定偏航角速度的范围为所述偏航角速度不超过卫星姿态机动能力范围;将偏航角速度作为循环变量,以作为偏航角速度的初始值,按照递进步长逐次递加,重复步骤411)至步骤414),直到偏航角速度到达则循环结束,并转至步骤42);
41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成像的起始时刻t0记为0,t0时刻对应的焦平面坐标系称为原焦平面坐标系,坐标原点为P0,t0时刻对应的地理坐标系称为原地理坐标系,坐标原点为G0
412)原焦平面坐标系以线性CCD的像元尺寸de作为步长沿着卫星飞行方向进行平移,同时原焦平面坐标系绕着坐标原点P0以偏航角速度进行旋转,经过时间t1=n1×te后,原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P0运动到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原点P0′;其中te为曝光时间,n1为原焦平面坐标系移动的像元个数;计算获得P0′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p10′,p20′,0),其中
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新坐标原点P0′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的地理坐标,记为G0′(g10′,g20′,0);
413)设t0时刻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某点B与t1时刻新焦平面坐标系中的某点A′指向地面同一个区域,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设定B点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为PB(p1B,p2B,0),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为GB(g1B,g2B,0);设定A′点在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中的坐标表示为PA′_new(p1A′_new,p2A′_new,0),经过时间t1之后,A′点与B点的关系表示为p2A′_new=(p2B-p20′/cosβ0),其中p1A′_new由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计算得到;根据公式(1)计算A′点在新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表示为GA′_new(g1A′_new,g2A′_new,0);
414)将A′点与B点的地理坐标统一到原地理坐标系中,则A′点与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中的偏移量Δx=g1A′_new+g10′-g1B、Δy=g2A′_new+g20′-g2B,计算获得平方和Δs=Δx2+Δy2
42)遍历步骤41)中获得的所有平方和,并取平方和最小值对应的偏航角速度作为卫星偏航角速度。
所述步骤1)中预设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定标成像模式下使得倾斜布置的线阵CCD所有像元对同一个区域进行成像,较目前传统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建立了相同的输入数据源,即能够在具有同样的辐亮度景物的输入前提下,根据各个像元的输出对其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2)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严密数学模型的倾斜布置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建立了从地理坐标系到焦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据此计算卫星偏航角速度,同时利用基于直方图匹配的相对辐射定标非线性模型,无论对星下点还是非星下点成像该方法都具备模型严密、精度高等优点。
(3)本发明提出了在焦平面上基于曲线拟合多片线阵CCD的策略,考虑到在轨运行时,由于镜头光学畸变、地球曲率的影响,导致在倾斜布置的多片线阵CCD成像模型一般表现为曲线,该策略符合卫星的实际成像情况,利用严密转换关系以及卫星姿态、轨道等参数将光学系统的变形体现在像方和物方上。
(4)本发明采用试探法计算偏航角速度,避免了解算复杂三角函数方程,在地面获得定标成像过程中的姿态角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在常规成像模式下倾斜布置的5片线阵CCD相机焦平面与卫星飞行方向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由于卫星滚动角与俯仰角引起的偏离星下点的地心角∠K0OK1与∠K1OG0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从地理坐标系到焦平面坐标系的转换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从常规成像模式到相对辐射定标模式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在相对辐射定标模式下倾斜布置的5片线阵CCD相机焦平面与卫星飞行方向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对同一区域成像作为条件计算偏航角速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1、建立遥感卫星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及其对应的地理坐标系G0-G1G2G3;其中多片线阵CCD的相邻两片之间以预设的倾斜角度布置在焦平面上。
其中,P0为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多片线阵CCD的中点;P1、P2、P3三个坐标轴过P0点,且分别平行于卫星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G0为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G0是P0点对应的地面点;G1轴过G0且平行于卫星飞行方向;G3轴指向天顶并过地球中心;G2轴垂直于G1G3构成的平面且符合右手法则。
由于光学部件设计与加工缺陷的存在,相机镜头会存在一定的光学畸变,为减少光学畸变、地球曲率等对线阵CCD成像质量的影响,遥感卫星的多片线阵CCD一般不是完全共线布置在焦平面上,而是相邻两片之间以一定预设的倾斜偏置角度形成折线布置,一般情况下倾斜偏置角度小于3°。在轨运行时由于光学畸变、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倾斜布置的多片线阵CCD成像模型一般表现为曲线,建立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p1=an|p2|n+an-1|p2|n-1+…+a1|p2|+a0,其中,(p1,p2)表示多片线阵CCD在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an,an-1,…,a1,a0为方程系数,n为方程次数,一般选择n=3、4、5,|·|表示取绝对值。
如图2所示为在常规成像模式下倾斜布置的5片线阵CCD相机焦平面与卫星飞行方向关系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卫星常规成像模式下P1方向近似沿着卫星飞行方向,其中,相邻两片之间存在0.3°的偏置角度,每片线阵CCD包括6000个像元,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利用线阵CCD上的5个点:A(0,1500),B(7.854,4499.979),C(23.5618,7499.938),D(47.123,10499.835),E(78.539,13499.671),以多项式方程p1=a3|p2|3+a2|p2|2+a1|p2|+a0来描述线阵CCD的数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方程的系数为:a=-2.8149×10-12,b=4.96×10-7,c=-3.192×10-4,d=-0.6019。实际卫星在轨定标时,可以通过几何定标得到实际焦平面曲线的数学模型。
2、建立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转换过程中卫星姿态转动的次序设定为先滚动、后俯仰、最后偏航。
2.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如图3所示,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则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即滚动角旋转引起的地心角表示为∠K0OK1,其中,O为地心;卫星再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点K1指向点G0,则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即俯仰角旋转引起的地心角表示为∠K1OG0;卫星最后绕本体坐标系的偏航轴旋转偏航角ψ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仍为G0;根据地球半径R、卫星轨道高度H以及卫星的俯仰角θ、滚动角计算获得∠K0OK1与∠K1OG0
(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计算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K0OK1
B0为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原点,轨道高度B0K0=H,在ΔB0OK1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到:
在ΔB0OK1中,由余弦定理得到:
(2)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计算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K1OG0
在ΔB0OG0中,得到:
由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三角之和等于180°,得到:
因此,在ΔB0OG0中,由余弦定理得到:
在ΔB0K1G0中,由余弦定理得到:
在等腰ΔK1OG0中,得到:
2.2、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表示为:
其中:
M1为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地固坐标系O-E1E2E3的转换矩阵,包括沿G3轴平移-(R+h)、绕G2轴旋转∠K1OG0、绕G1轴旋转∠K0OK1、绕G2轴旋转-γ0、绕G3轴旋转-i0,具体表示为:
其中h为地面点G0的地形高度,γ0为摄影时刻升交点与卫星之间所对应的地心角,i0为卫星轨道倾角。
M2为从地固坐标系O-E1E2E3到惯性坐标系O-I1I2I3的转换矩阵,绕E2轴旋转-ωt,具体表示为:
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M3为从惯性坐标系O-I1I2I3到轨道坐标系B0-B1B2B3的转换矩阵,绕I3轴旋转i0,绕I2轴旋转γ,沿I3轴平移(R+H),具体表示为:
其中γ=γ0+Ωt,Ω为卫星轨道运行相对地心的角速度。
M4为从轨道坐标系B0-B1B2B3到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转换矩阵,绕B1转滚动角,绕B2转俯仰角θ、绕B3转偏航角ψ,具体表示为:
其中ψ0、θ0分别表示卫星的初始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分别卫星的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
M5为从本体坐标系S0-S1S2S3到相机坐标系C0-C1C2C3的转换矩阵,缩放比例为f/(H-h),具体表示为:
其中f为相机的焦距。
M6为从相机坐标系C0-C1C2C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矩阵,沿C3平移-f,具体表示为:
所述惯性坐标系O-I1I2I3原点O在地心,I2轴指向北极,I3轴指向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面的交点,I1轴垂直I2和I3形成的平面;地固坐标系O-E1E2E3原点O在地心,E0E2轴沿地轴指向北极方向,该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内,绕逆时针方向以地球角速度ω自转;卫星轨道坐标系B0-B1B2B3原点B0在轨道上,B1轴指向轨道前进方向,B3轴指向天顶,B2轴与轨道面垂直,卫星以角速度Ω作轨道运动;卫星本体坐标系S0-S1S2S3:坐标原点S0与B0重合,卫星无姿态运动时S与B系重合,滚动角,俯仰角θ,偏航角ψ即指S系在B系内的三轴姿态(顺序→θ→ψ);相机坐标系C0-C1C2C3:无安装误差时相机坐标系与本体坐标系重合;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C系沿C3轴平移得到P系。
3、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卫星常规成像模式下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原点P0的初始偏流角β0;将卫星偏航角旋转90°-β0后,进入相对辐射定标模式。
如图5a所示,卫星在轨道A位置为常规成像模式,根据公式(1)计算卫星在轨道A位置对应的初始偏流角β0,然后将卫星偏航角旋转90°-β0,在轨道位置B卫星进入相对辐射定标成像模式,卫星偏航角旋转90°-β0而不是90°的目的是消除地球偏转引起的偏流角的影响;图5b是在相对辐射定标模式下倾斜布置的5片线阵CCD相机焦平面与卫星飞行方向关系的示意图,此时的P2轴与卫星飞行方向的夹角为偏流角β0
所述初始偏流角的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其中,分别为相机焦平面中P1和P2方向的像移速度,可通过将公式(1)两边对时间t求微分,即但是,由于微分运算十分复杂,本发明利用差分法(参见:《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光学精密工程,2011.5)计算初始偏流角β0,具体步骤为:首先,在T时刻,根据式(1)计算出焦平面上点P0(P1_P0,P2_P0,0)对应的地理坐标(G1_P0,G2_P0,0);然后,在T+Δt时刻,利用式(1)计算出同一个地理坐标(G1_P0,G2_P0,0)在焦平面坐标中的坐标(P1_P0′,P2_P0′,0),Δt要足够短,例如可取Δt=0.0002s;最后,利用差分法计算像移速度:
4、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在相对辐射定标模式的成像过程中,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卫星偏航角速度;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在该偏航角速度下对地面同一区域成像,获取图像数据。
根据所建立的从地理坐标系到焦平面坐标系转换的严密模型,把M1~M6矩阵分别代入公式(1),得到复杂的三角函数方程,将偏航角速度作为循环变量,通过不断循环计算得到满足条件的偏航角速度,具体步骤如下:
4.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模式下,设定偏航角速度的可取范围为其中,不应超过卫星姿态机动能力范围;将偏航角速度作为循环变量,以作为偏航角速度的初始值,按照递进步长逐次递加,重复步骤4.1.1至步骤4.1.4,直到偏航角速度到达则循环结束,并转至步骤4.2。
4.1.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成像的起始时刻t0记为0,t0时刻所对应的焦平面坐标系称为原焦平面坐标系,坐标原点P0,t0时刻对应的地理坐标系称为原地理坐标系,坐标原点G0
4.1.2、原焦平面坐标系以线性CCD的像元尺寸de作为步长沿着卫星飞行方向进行平移,同时原焦平面坐标系绕着坐标原点P0以偏航角速度进行旋转,经过时间t1=n1×te后,原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P0运动到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原点P0′;其中te为曝光时间,n1为原焦平面坐标系移动的像元个数;计算获得P0′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p10′,p20′,0),其中:
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新坐标原点P0′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的地理坐标,记为G0′(g10′,g20′,0)。
4.1.3、根据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通过地面同一个区域这一条件,设t0时刻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B点与t1时刻新焦平面坐标系中的A′点指向地面同一个区域,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设定B点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为PB(p1B,p2B,0),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为GB(g1B,g2B,0);设定A′点在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中的坐标表示为PA′_new(p1A′_new,p2A′_new,0),经过时间t1之后,A′点与B点的关系表示为p2A′_new=(p2B-p20′/cosβ0),其中p1A′_new由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计算得到;根据公式(1)计算A′点在新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表示为GA′_new(g1A′_new,g2A′_new,0)。
4.1.4、将A′点与B点的地理坐标统一到原地理坐标系中,则A′点与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中的偏移量Δx=g1A′_new+g10′-g1B、Δy=g2A′_new+g20′-g2B,计算获得平方和Δs=Δx2+Δy2
4.2、遍历步骤4.1中获得的所有平方和,并取平方和最小值对应的偏航角速度作为卫星偏航角速度。
如图6所示,t0时刻,原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经过时间t1之后,得到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设定t0时刻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B点与t1时刻新焦平面坐标系中的A′点指向地面同一个区域。
在执行定标任务时对计算偏航角速度进行了仿真,设相机焦距f=2.6m,轨道高度H=645km,轨道倾角i0=97°,t0时刻卫星在北纬40°,相机曝光时间te=0.3255μs;计算偏航角速度选取的为[-2,2]°/s,递进步长像元尺寸de=10μm,如图6所示,以原焦平面坐标系下的点B为基准,p2B=15000,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沿着卫星飞行方向移动的像元个数n1=6000,则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偏航角速度为-0.1064°/s。
5、根据步骤4获取的图像数据,利用直方图匹配方法获得多片线阵CCD所有像元的直方图查找表。
(1)对获得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对同一区域成像的图像数据进行45°旋转,其旋转图像的同一行为所有像元对同一区域的成像。
每个像元的成像数据在输出图像上表现为一列数据,而由于线阵CCD所有像元对同一区域先后依次成像,导致输出图像的45°对角线上的数据为不同像元对同一区域的成像。
(2)计算整个图像的直方图概率密度函数,作为目标期望直方图。
(3)计算每个像元图像的直方图概率密度函数,作为原始直方图。
(4)基于直方图匹配建立原始直方图与目标期望直方图的直方图映射关系,得到该像元的非线性定标映射关系表。
(5)重复步骤(3)和(4),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所有的像元,便可以得到所有像元的直方图查找表。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Claims (3)

1.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立遥感卫星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及其对应的地理坐标系G0-G1G2G3;其中多片线阵CCD的相邻两片之间以预设的倾斜角度布置在焦平面上;其中,P0为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多片线阵CCD的中点;P1、P2、P3三个坐标轴分别平行于卫星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滚动轴、俯仰轴和偏航轴;G0为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G0是P0点对应的地面点;G1轴过G0且平行于卫星飞行方向;G3轴指向天顶并过地球中心;G2轴垂直于G1G3构成的平面且符合右手法则;
建立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p1=an|p2|n+an-1|p2|n-1+L+a1|p2|+a0,其中,(p1,p2)表示多片线阵CCD在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an,an-1,L,a1,a0为方程系数,n为方程次数,|·|表示取绝对值;
2)建立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
2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则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表示为∠K0OK1,其中,O为地心;卫星再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从点K1指向点G0,则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表示为∠K1OG0;卫星最后绕本体坐标系的偏航轴旋转偏航角ψ之后,P0点对应的地面点仍为G0;根据地球半径R、卫星轨道高度H以及卫星的俯仰角θ、滚动角计算获得∠K0OK1与∠K1OG0
22)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关系表示为:
P 1 P 2 P 3 1 = M 6 M 5 M 4 M 3 M 2 M 1 G 1 G 2 0 1 ; - - - ( 1 )
其中,M1为从地理坐标系G0-G1G2G3到地固坐标系O-E1E2E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M 1 = cosi 0 - sini 0 0 0 sini 0 cosi 0 0 0 0 0 1 0 0 0 0 1 cosγ 0 0 sinγ 0 0 0 1 0 0 - sinγ 0 0 cosγ 0 0 0 0 0 0 1 0 0 0 0 cos ∠ K 0 OK 1 sin ∠ K 0 OK 1 0 0 - sin ∠ K 0 OK 1 cos ∠ K 0 OK 1 0 0 0 0 1 cos ∠ K 1 OG 0 0 - sin ∠ K 1 OG 0 0 0 1 0 0 sin ∠ K 1 OG 0 0 cos ∠ K 1 OG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 R + h ) 0 0 0 1 ;
其中h为地面点G0的地形高度,γ0为升交点与卫星之间的地心角,i0为卫星轨道倾角;
M2为从地固坐标系O-E1E2E3到惯性坐标系O-I1I2I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M 2 = c o s ω t 0 s i n ω t 0 0 1 0 0 - s i n ω t 0 cos ω t 0 0 0 0 1 ;
其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M3为从惯性坐标系O-I1I2I3到轨道坐标系B0-B1B2B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M 3 = 1 0 0 0 0 1 0 0 0 0 1 - ( R + H ) 0 0 0 1 c o s γ 0 - s i n γ 0 0 1 0 0 s i n γ 0 cos γ 0 0 0 0 1 cosi 0 sini 0 0 0 - sini 0 cosi 0 0 0 0 0 1 0 0 0 0 1 ;
其中γ=γ0+Ωt,Ω为卫星轨道运行相对地心的角速度;
M4为从轨道坐标系B0-B1B2B3到本体坐标系S0-S1S2S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其中ψ0、θ0分别表示卫星的初始偏航角、俯仰角与滚动角,分别表示卫星的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
M5为从本体坐标系S0-S1S2S3到相机坐标系C0-C1C2C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M 5 = f H - h 0 0 0 0 f H - h 0 0 0 0 f H - h 0 0 0 0 1 ;
其中f为相机的焦距;
M6为从相机坐标系C0-C1C2C3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转换矩阵,具体表示为:
M 6 = 1 0 0 0 0 1 0 0 0 0 1 f 0 0 0 1 ;
3)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原点P0对应的初始偏流角β0;将卫星偏航角旋转90°-β0后,进入相对辐射定标模式;
4)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在相对辐射定标模式的成像过程中,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卫星偏航角速度;多片线阵CCD的所有像元在该偏航角速度下对地面同一区域成像,获取图像数据;其中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得卫星偏航角速度的具体过程如下:
4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模式下,设定偏航角速度的范围为所述偏航角速度不超过卫星姿态机动能力范围;将偏航角速度作为循环变量,以作为偏航角速度的初始值,按照递进步长逐次递加,重复步骤411)至步骤414),直到偏航角速度到达则循环结束,并转至步骤42);
411)卫星相对辐射定标成像的起始时刻t0记为0,t0时刻对应的焦平面坐标系称为原焦平面坐标系,坐标原点为P0,t0时刻对应的地理坐标系称为原地理坐标系,坐标原点为G0
412)原焦平面坐标系以线性CCD的像元尺寸de作为步长沿着卫星飞行方向进行平移,同时原焦平面坐标系绕着坐标原点P0以偏航角速度进行旋转,经过时间t1=n1×te后,原焦平面坐标系的原点P0运动到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的原点P0′;其中te为曝光时间,n1为原焦平面坐标系移动的像元个数;计算获得P0′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p10′,p20′,0),其中
p 10 ′ = n 1 × d e × sinβ 0 p 20 ′ = n 1 × d e × cosβ 0 ;
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新坐标原点P0′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的地理坐标,记为G0′(g10′,g20′,0);
413)设t0时刻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某点B与t1时刻新焦平面坐标系中的某点A′指向地面同一个区域,根据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设定B点在原焦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为PB(p1B,p2B,0),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为GB(g1B,g2B,0);设定A′点在新焦平面坐标系P0′-P1′P2′P3′中的坐标表示为PA′_new(p1A′_new,p2A′_new,0),经过时间t1之后,A′点与B点的关系表示为p2A′_new=(p2B-p20′/cosβ0),其中p1A′_new由步骤1)建立的多片线阵CCD拟合后的成像曲线方程计算得到;根据公式(1)计算A′点在新地理坐标系G0′-G1′G2′G3′中对应的地理坐标表示为GA′_new(g1A′_new,g2A′_new,0);
414)将A′点与B点的地理坐标统一到原地理坐标系中,则A′点与B点在原地理坐标系中的偏移量Δx=g1A′_new+g10′-g1B、Δy=g2A′_new+g20′-g2B,计算获得平方和Δs=Δx2+Δy2
42)遍历步骤41)中获得的所有平方和,并取平方和最小值对应的偏航角速度作为卫星偏航角速度;
5)根据步骤4)获取的图像数据,利用直方图匹配方法获得多片线阵CCD所有像元的直方图查找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根据地球半径R、卫星轨道高度H以及卫星的俯仰角θ、滚动角计算获得∠K0OK1与∠K1OG0的具体方法如下:
211)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滚动轴旋转滚动角之后,计算获得从星下点K0指向点K1对应的地心角
212)卫星绕本体坐标系的俯仰轴旋转俯仰角θ之后,计算从点K1指向点G0对应的地心角其中 B0为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原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设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3°。
CN201410559414.8A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8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9414.8A CN104298887B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9414.8A CN104298887B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8887A CN104298887A (zh) 2015-01-21
CN104298887B true CN104298887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31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94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8887B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8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477B (zh) * 2015-04-24 2017-10-17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一种基于靶标控制点的卫星ccd阵列影像几何检校方法
CN107152926B (zh) * 2016-07-18 2018-08-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卫星快速旋转超大幅宽摆扫成像方法
CN106871925B (zh) * 2016-12-29 2019-07-23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一种在轨综合动态调整的遥感卫星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
CN107389095B (zh) * 2017-07-18 2019-07-2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相邻片间重叠像元数偏差统计的偏流角修正方法
CN111750850B (zh) * 2019-03-27 2021-12-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81952B (zh) * 2019-04-02 2021-07-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图像补偿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23209B (zh) * 2020-04-09 2023-06-06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陆地资源卫星定标轨道规划及基准载荷轨道优化方法
CN111757101B (zh) * 2020-07-15 2022-04-08 季华实验室 线阵相机静态检校装置及其检校方法
CN112150555B (zh) * 2020-08-27 2024-02-09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面阵相机在轨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CN112802118B (zh) * 2021-01-05 2022-04-0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分时几何定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466A (zh) * 2014-01-14 2014-05-0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对非均匀场景同一区域成像的姿态调整与非线性定标方法
CN103792069A (zh) * 2014-01-14 2014-05-1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月球成像的光学成像系统焦距精确测量方法
CN104019800A (zh) * 2014-06-11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大侧摆线阵ccd遥感图像对地定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466A (zh) * 2014-01-14 2014-05-0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对非均匀场景同一区域成像的姿态调整与非线性定标方法
CN103792069A (zh) * 2014-01-14 2014-05-1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月球成像的光学成像系统焦距精确测量方法
CN104019800A (zh) * 2014-06-11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大侧摆线阵ccd遥感图像对地定位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线阵CCD摄影测量卫星的数据传输与预处理研究;胡国军;《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I辑》;20111215(第S2期);第60-62页 *
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王运;《光学精密工程》;20110531;第19卷(第5期);第1055-1059页 *
敏捷卫星偏流角计算模型研究;景泉;《航天器工程》;20120831;第21卷(第4期);第16-19页 *
航天光学遥感器像移速度矢计算数学模型;王家骐等;《光学学报》;20041231;第24卷(第1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8887A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8887B (zh) 一种多片线阵ccd相机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
CN103914808B (zh) 一种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的拼接方法
CN103983254B (zh) 一种新型敏捷卫星机动中成像方法
Wu et al. Integration of Chang'E-2 imagery and LRO laser altimeter data with a combined block adjustment for precision lunar topographic modeling
CN104897175B (zh) 多相机光学推扫卫星在轨几何定标方法及系统
CN105928525B (zh) 一种卫星对月定标的姿态确定方法
CN104764443B (zh) 一种光学遥感卫星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CN108344396B (zh) 一种敏捷卫星斜条带成像模式姿态计算方法
CN104698849B (zh) 敏捷卫星同轨条带无缝拼接姿态配准与成像匹配方法
CN106767714A (zh) 提高卫星图像定位精度的等效失配模型多级标校方法
CN113900125B (zh) 星地联合的线阵成像遥感卫星全自主几何定标方法及系统
CN105444781B (zh) 星载自主引导成像地面验证方法
CN107689064A (zh) 顾及光行差改正的卫星光学严格几何成像模型构建方法
CN110929427A (zh) 一种遥感卫星视频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CN107192376A (zh) 基于帧间连续性的无人机多帧图像目标定位校正方法
CN113264201A (zh) 一种敏捷卫星主动推扫成像实现方法
CN103487032B (zh) 低轨空间相机自由指向像移矢量计算方法
CN103776466A (zh) 对非均匀场景同一区域成像的姿态调整与非线性定标方法
CN110223233B (zh) 一种基于图像拼接的无人机航拍建图方法
Polyansky et al. Stereo topographic mapping concept for the upcoming Luna-Resurs-1 orbiter mission
CN114910080A (zh) 基于水下下行辐射光强和偏振光场的三维航姿确定方法
CN103778610B (zh) 一种星载线阵传感器垂轨摆扫影像的几何预处理方法
CN105182315A (zh) 获取大摆角光学遥感卫星的遥感图像地面分辨率的方法
CN110017833B (zh) 基于像元类地模型的全屏像点地理坐标定位方法
CN106643742A (zh) 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