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5169A -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5169A
CN104295169A CN201410531072.9A CN201410531072A CN104295169A CN 104295169 A CN104295169 A CN 104295169A CN 201410531072 A CN201410531072 A CN 201410531072A CN 104295169 A CN104295169 A CN 104295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hell
elastic component
door body
spacing ho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10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5169B (zh
Inventor
廖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10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5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5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5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5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5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包含: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一拨动件,该拨动件套设于回归缓冲机构内,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弹性件,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一带动片,该带动片系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又该带动片设有两个斜向轨道,该两个斜向轨道分别轴设一夹片;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与带动片的夹片结合。本发明藉由前述结构,带动片设有两夹片,两夹片与固定机构夹固,即可达到降低碰撞声及减少门体与墙体固定时产生的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归缓冲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背景技术
按,一般开门固定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设有一开门固定器1,该开门固定器1设有一被连接部10,该被连接部10固设于一门体A,又该开门固定器1设有一连接部11,该连接部11固设于一墙体B,又该连接部11固定于墙体B之位置系对应于门体A开启后的被连接部10,且,该被连接部10与连接部11均为磁性相吸的磁铁,俾可达到将门体A打开时固定于墙体B之效果;
该一般开门固定装置,其虽可达到使门体A开启时固定于墙体B之效果,然而当门体A的被连接部10与墙体B的连接部11固定时,往往会产生碰撞的声音并且使门体A产生晃动,导致门体A与开门固定器1因撞击晃动而损耗率增加,因而造成使用者之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之「开门固定器」固定时会产生碰撞声与使门体产生晃动,导致门体或开门固定器损耗率增加,因而造成使用者之维修成本增加,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可降低碰撞声,而可使门体于固定时不会产生晃动。
为达成以上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一下壳体,该盖体系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一限位孔;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系套设于盖体内,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该第一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一限位孔配置;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弹性件,又该缓冲棒与上壳体动力连接,该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该弹性件另一端与上壳体相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一限位孔、第一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并可在第一限位孔和第一凹口部内滑移转动;
一带动片,该带动片系设置于上壳体一端,又该带动片设有两个斜向轨道,该两个斜向轨道分别轴设一夹片,该两夹片下端分别设有一滑动轴,该两夹片藉由该滑动轴分别与两个斜向轨道接合,即可使两夹片于带动片上滑移;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与带动片的夹片结合,又该固定机构设有一固定头与一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与固定头固接且该连接柱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藉由回归缓冲机构与拨动件、缓冲机构和带动片动力连接,并藉由固定座设有固定机构,俾使固定机构与带动片的两夹片结合,即可产生回归缓冲之效果,俾可达到降低碰撞声之功效,且另藉由两夹片于斜向轨道滑移并与固定机构结合,进而达到减少门体与墙体固定时产生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实施动作示意图;
其中,1-开门固定器,10-被连接部,11-连接部,A-门体,B-墙体,C-门框;
图2为本发明的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固定座与拨动件分离动作中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固定座与回归缓冲机构分离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的固定座与拨动件结合动作中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组合透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固定座与拨动件分离动作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固定座与回归缓冲机构分离动作实施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其中,2-回归缓冲机构,20-盖体,200-长条状沟槽,201-第一缺口部,202-第二缺口部,21-上壳体,210-第一限位孔,211-第一被接合部,212-第二被接合部,22-下壳体,3-拨动件,30-第一凹口部,31-第二凹口部,4-缓冲机构,40-缓冲棒,400-第一接合部,41-弹性件,410-第二接合部,411-前段弹性件,412-后段弹性件,413-连接段,42-第一滑动片,420-第一释放爪,43-第二滑动片,430-第二释放爪,44-第一滑动座,440-第二限位孔,441-第一限位爪,5-带动片,50-斜向轨道,51-夹片,510-滑动轴,511-半圆弧状沟槽,6-固定座,60-固定机构,600-固定头,601-连接柱,A-门体,B-墙体,C-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一回归缓冲机构2,该回归缓冲机构2设有一盖体20、一上壳体21、一下壳体22,该盖体20系与下壳体22相组设结合,该盖体20设有一长条状沟槽200,在本实施例中,该长条状沟槽200系设置于该盖体20顶部下表面,而可于组立后保持盖体20外观的平整,该长条状沟槽200设有第一缺口部201,又该上壳体21设有一第一限位孔210,该第一限位孔210可为弧状透孔,该上壳体21设有一被接合部211,又该上壳体21设有一第二被接合部212;
一拨动件3,该拨动件3系供上壳体21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3系可滑移地套设于盖体20内,更具体而言,该拨动件3系介于盖体20与上壳体21之间,又该拨动件3设有一第一凹口部30,该第一凹口部30系对应上壳体21的第一限位孔210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口部30为封闭状的斜向孔;
一缓冲机构4,该缓冲机构4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2内,该缓冲机构4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41与一弹性件41,该缓冲棒40设有一与上壳体21之被接合部211相对应的第一接合部400,又该缓冲棒40与上壳体21动力连接,该弹性件41一端与下壳体22结合,又该弹性件41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21之第二被接合部212相对应的第二接合部410,又该弹性件41另一端与上壳体21的第二被接合部212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棒40的数量为四个,且该弹性件41系位于该四个缓冲棒40之间,又该弹性件41可为弹簧,该缓冲机构4设有第一滑动片42,该第一滑动片42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420,该第一释放爪420分别依序穿设第一限位孔210、第一凹口部30及长条状沟槽200,并可在第一限位孔210和第一凹口部30内滑移转动;
一带动片5,该带动片5系设置于上壳体21靠近第一被接合部211与第二被接合部212之一端,又该带动片5设有两个斜向轨道50,该两个斜向轨道50分别轴设一夹片51,该两夹片51下端分别设有一滑动轴510,该两夹片51藉由该滑动轴510分别与两个斜向轨道50接合,即可使两夹片51于带动片5上滑移,又该两夹片51进一步设有一半圆弧状沟槽511,该两夹片51的半圆弧状沟槽511系相对应的设置;
一固定座6,该固定座6设有一固定机构60,该固定机构60与带动片5的夹片51结合,又该固定机构60设有一固定头600与一连接柱601,该连接柱601一端与固定头600固接且该连接柱601另一端与固定座6连接,又该固定头600系与两夹片51的半圆弧状沟槽511相结合固定,又该固定座6可固定于门体A,如图5所示;
请参阅图3所示,此图为本实施例的结合图,且为动作中之状态,请再参阅图4所示,藉由拉动门体A使固定座6向左侧移动,再藉由回归缓机构2固定于墙体B,并藉由固定座6之固定头600与两夹片51的半弧状沟槽511固定,即可使固定座6拉动与夹片51轴接的上壳体21向左侧位移,再藉由上壳体21套设于拨动件3,并藉由第一滑动片42的第一释放爪420穿接上壳体21的第一限位孔210和拨动件3的第一凹口部30与盖体20的长条状沟槽200,即可使上壳体21向左侧移动并带动拨动件3与第一滑动片42的第一释放爪420,再藉由第一释放爪420与长条状沟槽200内滑动,俾当第一释放爪420滑动到第一缺口部201时,即可顺着第一凹口部30的形状于第一限位孔210内滑移转动至第一缺口部201,俾使上壳体21连接的缓冲棒40与弹性件41拉伸固定并使弹性件41产生弹性回复力,并藉由上壳体21固定且使用者持续拉动固定座6,即可带动两夹片51的滑动轴510于带动片5的斜向轨道50内滑移转动,再藉由两夹片51的半圆弧状沟槽511释放固定座6的固定头600,俾可达到门体A的固定座6与墙体B的回归缓冲机构2分离之效果,如图5所示;请再参阅图6所示,俾当该门体A的固定座6与墙体B的回归缓冲机构2结合时,可参考固定座6与回归缓冲机构2分离之动作,其动作原理相同但步骤相反,并藉由固定座6的固定头600与回归缓冲机构2的拨动件3结合并推抵拨动件3向右侧移动,再藉由第一释放爪420顺着第一凹口部30的形状并在第一限位孔210内滑移转动出第一缺口部201,并藉由两夹片顺着斜向轨道50滑移并夹固固定座6的固定头600,即可藉由弹性件41的弹性回复力将固定座6向右侧拉移,俾可达到门体A固定于墙体B之功效,进而达到回归缓冲固定之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所示,该缓冲机构4的弹性件41设有一前段弹性件411与一后段弹性件412,该前段弹性件411与后段弹性件412相连接的地方设有一连接段413,又该前段弹性件411的弹力小于后段弹性件412的弹力,该本创作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滑动片43与第一滑动座44,该第二滑动片43系位于第一滑动座44下方,又该第二滑动片43设有一第二释放爪430,该第一滑动座44设有一第二限位孔440,该第二限位孔440供第二释放爪430穿设,又该第二限位孔440可为弧状透孔,该第一滑动座44设有一第一限位爪441,该第一限位爪441系与弹性件41的连接段412相接,又该本创作之盖体20的长条状沟槽200进一步设有一第二缺口部202,该第二缺口部202与第一缺口部201两者缺口方向相反,又该拨动件3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凹口部3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凹口部31为开放状的斜向缺口,又该第二释放爪430系穿设第一滑动座44的第二限位孔440及该长条状沟槽200,另该拨动件3其第二凹口部31系可分离地与该第二释放爪430相卡抵,该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8所示,藉由固定座6拉动拨动件3,并藉由第一滑动座44带动第二释放爪430滑动,再藉由第一滑动座44的第一限位爪441固定于前段弹性件411与后段弹性件412之间,并藉由第二释放爪430于长条状沟槽200内滑动到第二缺口部202时,即可使第二释放爪430顺着第二凹口部31的形状在第二限位孔440内滑移转动并固定于第二缺口部202,并驱使第二释放爪430脱离拨动件3的第二凹口部31,即可使第一滑动座44的第一限位爪441拉伸固定后段弹性件412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再藉由拨动件3继续拉动着第一释放爪420于长条状沟槽200内滑动,俾当第一释放爪420滑动到长条状沟槽200的第一缺口部201时,即可使第一释放爪420在第一凹口部30内与第一限位孔210内滑移转动并固定于第一缺口部201,如图9所示,即可使上壳体21拉伸并固定前段弹性件411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再藉由继续拉动固定座6并带动两夹片51于斜向轨道50内滑移转动,俾可达到固定座6的固定头600脱离拨动件3的两夹片51,如图10所示;俾当门体A需固定于墙体B时,藉由门体A的固定座6与墙体B的回归缓冲机构2接触,即可产生实施例一的回归缓冲效果,俾可达到使门体A固定于墙体B之功效,本实施例值得一提的是藉由弹性件41分为两段不同弹力的前段弹性件411与后段弹性件412,并藉由后段弹性件412的弹力大于前段弹性件411,即可在拉动门体A回归缓冲于墙体B时产生足够的拉力,进而达到拉动不同重量之门体A回归缓冲固定于墙体B之功效。
实施例三
请再参阅图11所示,藉由回归缓冲机构2设于门框C上,并藉由固定座6固定于门体A对应于门框C的回归缓中机构2之位置,俾可达到门体A在关门时产生回归缓冲之功效,其所属的结构与原理均与实施例二相同,且为该领域通常知识者所能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一下壳体,该盖体系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一限位孔;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系套设于盖体内,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该第一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一限位孔配置;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弹性件,又该缓冲棒与上壳体动力连接,该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该弹性件另一端与上壳体相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一限位孔、第一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
一带动片,该带动片系设置于上壳体一端,又该带动片设有两个斜向轨道,该两个斜向轨道分别轴设一夹片,该两夹片下端分别设有一滑动轴,该两夹片藉由该滑动轴分别与两个斜向轨道接合;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与带动片的夹片结合,又该固定机构设有一固定头与一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与固定头固接且该连接柱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限位孔为弧状透孔,又该第一凹口部为封闭状的斜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壳体设有一被接合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被接合部;该缓冲棒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第一接合部,又该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第二被接合部相对应的第二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夹片分别设有一半圆弧状沟槽,该两夹片的半圆弧状沟槽系相对应的设置。
6.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一下壳体,该盖体系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一限位孔;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系套设于盖体内,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与第二凹口部,该第一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一限位孔配置;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有一前段弹性件与一后段弹性件,该前段弹性件与后段弹性件相连接的地方设有一连接段,又该缓冲棒与上壳体动力连接,该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该弹性件另一端与上壳体相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一限位孔、第一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设有一第二滑动片与第一滑动座,该第二滑动片系位于第一滑动座下方,又该第二滑动片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一滑动座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第二限位孔供第二释放爪穿设,又该第一滑动座设有一第一限位爪,该第一限位爪系与弹性件的连接段相接;
一带动片,该带动片系设置于上壳体一端,又该带动片设有两个斜向轨道,该两个斜向轨道分别轴设一夹片,该两夹片下端分别设有一滑动轴,该两夹片藉由该滑动轴分别与两个斜向轨道接合;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与带动片的两夹片结合,又该固定机构设有一固定头与一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与固定头固接且该连接柱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为弧状透孔,又该第一凹口部为封闭状的斜向孔,再该第二凹口部为开放状的斜向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为弹簧,又该前段弹性件的弹力小于后段弹性件的弹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壳体设有一被接合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被接合部,该缓冲棒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第一接合部,又该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第二被接合部相对应的第二接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夹片分别设有一半圆弧状沟槽,该两夹片的半圆弧状沟槽系相对应的设置。
CN201410531072.9A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Active CN104295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1072.9A CN104295169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1072.9A CN104295169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5169A true CN104295169A (zh) 2015-01-21
CN104295169B CN104295169B (zh) 2016-01-20

Family

ID=52315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1072.9A Active CN104295169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51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0091A (ja) * 1997-02-03 1998-08-18 Tokyo Magnet Oyo Seihin Kk 扉の開閉ロック装置
JPH10227165A (ja) * 1997-02-14 1998-08-25 Tokyo Magnet Oyo Seihin Kk 扉の開閉ロック装置
CN102587770A (zh) * 2012-03-09 2012-07-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回归缓冲装置
CN103953243A (zh) * 2014-05-15 2014-07-30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门体回归缓冲结构
CN204112954U (zh) * 2014-10-10 2015-01-21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0091A (ja) * 1997-02-03 1998-08-18 Tokyo Magnet Oyo Seihin Kk 扉の開閉ロック装置
JPH10227165A (ja) * 1997-02-14 1998-08-25 Tokyo Magnet Oyo Seihin Kk 扉の開閉ロック装置
CN102587770A (zh) * 2012-03-09 2012-07-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回归缓冲装置
CN103953243A (zh) * 2014-05-15 2014-07-30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门体回归缓冲结构
CN204112954U (zh) * 2014-10-10 2015-01-21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5169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5563B2 (ja) 緩衝機能付きドア用蝶番
KR101452688B1 (ko) 가구용 아웃도어 댐퍼
JP2012505326A5 (zh)
RU2008140678A (ru) Фурнитура с приводом
CN103009863B (zh) 一种新型环夹
CN103174353B (zh) 整合在四连杆系中的行人保护装置
CN204112954U (zh) 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CN104295169B (zh) 一种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CN104490139A (zh) 一种滑轨回归缓冲机构改良结构
CN204152354U (zh) 一种烤箱缓冲铰链
US2689758A (en) Latch mechanism
KR20160013535A (ko) 반자동 연동형 도어 시스템
CN102278861A (zh) 离合设备、具有其的抽拉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04912423A (zh) 一种推拉移门缓冲阻尼装置
JP5703477B2 (ja) 2枚のスライドドアウイング用の付属装置
CN204212592U (zh) 一种新型趟门缓冲复位装置
CN204199994U (zh) 静音吊轮移门系统
CN103670100A (zh) 三节滑轨用自锁机构
CN203964525U (zh) 冰箱
CN204112975U (zh) 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
CN103953243B (zh)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门体回归缓冲结构
CN104309701A (zh) 发动机罩锁结构
CN104612510A (zh) 一种烤箱缓冲铰链
TW201532561A (zh) 具有阻尼機構的自閉合滑軌總成
CN209179675U (zh) 单向门的副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