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7882A -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7882A
CN104287882A CN201410610872.XA CN201410610872A CN104287882A CN 104287882 A CN104287882 A CN 104287882A CN 201410610872 A CN201410610872 A CN 201410610872A CN 104287882 A CN104287882 A CN 104287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limb
fixed bar
push rod
recovery device
fore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08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7882B (zh
Inventor
董卫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Jiuzhou Tianr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董卫芹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董卫芹 filed Critical 董卫芹
Priority to CN2014106108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78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7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7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7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7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杆,所述小臂固定杆位于人体肘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杆,所述的上臂固定杆位于人体肩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悬挂在人体肩部的肩背带,所述肩背带位于腰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推杆,所述缓冲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臂固定杆连接。本发明提供了拥有多段可调节固定位置,且同时具有协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恢复仪器,具体涉及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过程中,一些病人上肢肿胀严重,需要吊起上肢消肿,现在是让病人举手或者用根绳子吊起,病人不舒服,而且使用起来麻烦;同时一些骨折患者在康复的时候用绳子吊着石膏手臂的方式相对也十分不稳固;传统的用绳子掉起有病患的上肢的方式是不利于患者恢复的一种落后的方式。
又如发明专利,号CN 101623219 A 所公开的一种上肢固定架,采用金属和硬塑料构成,上肢固定架分为上下两个分支架同时操作共同完成,本技术采用可伸缩拉杆及可调节螺母 以根据具体臂长情况运用,并根据上下分支架的共同控制手臂外翻和内屈来控制手掌的破坏性活动以起到上肢骨折或脱位复位后固定及肌腱吻合术后的 固定的作用。但是该发明的支持力很弱存在安全隐患,不具有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拥有多段可调节固定位置,且同时具有协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杆,所述小臂固定杆位于人体肘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杆,所述的上臂固定杆位于人体肩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悬挂在人体肩部的肩背带,所述肩背带位于腰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推杆,所述缓冲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臂固定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缓冲推杆上设置有可以锁死所述缓冲推杆的锁死螺丝。这种设计可以是缓冲推杆失去活动能力,以配合需要绝对固定上肢小臂的患者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缓冲推杆共设置有六个,且每个缓冲推杆的缓冲阻力从小到大依次递增。这种设计是为了配合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逐步恢复肢体功能使肢体的力度与最大运动幅度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肩背带位于腰部处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六个立体转动对接口,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向内凹陷,凹陷处呈半球形,且内球形表面积超过所对应球形表面积的二分之一。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小臂固定杆上设置有六个所述的立体转动对接口。这种配套的球形活动接口可以使患者在需要活动的时候得到更多的角度选择且在各个方向上不卡死患者的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缓冲推杆与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相匹配的球形关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上臂固定杆与所述小臂固定杆通过转动轮转动连接。是患者在使用本发明时可以做到上臂与小臂的相对转动,对于长时间固定姿势会产生不适感的患者有缓解不适感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转动轮的转动处设置有可以压紧并卡死所述转动轮的转动锁。这样的设计可以配合需要绝对固定肢体的患者康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上臂固定杆与所述的肩背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的球形关节,所述肩背带上设置有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这样的设计配合人体上臂的动作,使人体上臂在动作过程中不僵硬。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转动轮为棘轮结构。这种设计使方便了固定过程中有角度需求而设计的。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小臂固定杆与上臂固定、上臂固定杆与肩背带均为可转动连接,这样就能使人体在恢复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活动范围,所述肩背带位于腰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推杆,所述缓冲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臂固定杆连接,这样的设计使人体的手臂活动时得到一个阻力,当缓冲推杆的阻力最大时则固定了手臂位置,这么设计方便了各个康复阶段手臂对活动的需求。
本发明拥有可以配合人体上肢体病患康复过程中上肢体各个康复阶段对肢体固定以及肢体活动范围的需求的优点,且使用安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
1-小臂固定杆、2-上臂固定杆、3-肩背带、4-缓冲推杆、5-立体转动对接口、6-球形关节、7-转动轮、301-固定环、401-锁死螺丝、701-转动锁、101-小臂上夹板、102-小臂下夹板、103-包围杆、201-固定主杆、202-包围环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杆1,小臂固定杆1包括小臂上夹板101与小臂下夹板102,小臂上夹板101与小臂下夹板102通过包围杆103固定,小臂下夹板102位于人体肘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杆2,上臂固定杆包括固定主杆201与包围环202,固定主杆201与小臂下夹板102转动连接,固定主杆201位于人体肩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悬挂在人体肩部的肩背带3,固定主杆201与肩背带3的连接处设置有球形关节6,肩背带3上设置有立体转动对接口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肩背带3为双肩型背带,肩背带3位于腰部处设置有固定环201,固定环201外侧面上设置有六个立体转动对接口5,立体转动对接口5向内凹陷,凹陷处呈半球形,且内球形表面积超过所对应球形表面积的二分之一。固定环201外侧面上设置的六个立体转动对接口5处连接有六个缓冲推杆4,且每个缓冲推杆4的缓冲阻力从小到大依次递增。缓冲推杆4上设置有可以锁死缓冲推杆4的锁死螺丝401,锁死螺丝401设置在缓冲推杆4活动处。缓冲推杆4与立体转动对接口5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立体转动对接口5相匹配的球形关节6。缓冲推杆4的另一端与小臂下夹板102连接,且连接处同样设置有球形关节6,小臂下夹板102上设置有六个立体转动对接口5。缓冲推杆4为小型液压推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上臂固定杆2与小臂固定杆1通过转动轮7转动连接,转动轮7为棘轮结构且拥有36个卡点将360度分为10°一等分。转动轮7的转动处设置有可以压紧并卡死转动轮7的转动锁701。
本发明在使用时如果患者完全不能动,要求绝对固定,则将六个缓冲推杆4全部装上且全部用锁死螺丝401,并且锁死转动锁701即可,当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活动时先松开转动锁701与全部锁死螺丝401,使患者可以轻微活动,再根据恢复状况逐步取下当前不需要的阻力值得缓冲推杆4即可,直到患者能完全活动为止。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固定杆(1),所述小臂固定杆(1)位于人体肘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杆(2),所述的上臂固定杆(2)位于人体肩部处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悬挂在人体肩部的肩背带(3),所述肩背带(3)位于腰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推杆(4),所述缓冲推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臂固定杆(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推杆(4)上设置有可以锁死所述缓冲推杆(4)的锁死螺丝(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推杆(4)共设置有六个,且每个缓冲推杆(4)的缓冲阻力从小到大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背带(3)位于腰部处设置有固定环(301),所述固定环(301)上设置有六个立体转动对接口(5),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5)向内凹陷,凹陷处呈半球形,且内球形表面积超过所对应球形表面积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臂固定杆(1)上设置有六个所述的立体转动对接口(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推杆(4)与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5)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5)相匹配的球形关节(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臂固定杆(2)与所述小臂固定杆(1)通过转动轮(7)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轮(7)的转动处设置有可以压紧并卡死所述转动轮(7)的转动锁(70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臂固定杆(2)与所述的肩背带(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的球形关节(6),所述肩背带(3)上设置有所述立体转动对接口(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轮(7)为棘轮结构。
CN201410610872.XA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Active CN104287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872.XA CN104287882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872.XA CN104287882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7882A true CN104287882A (zh) 2015-01-21
CN104287882B CN104287882B (zh) 2017-05-24

Family

ID=5230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0872.XA Active CN104287882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78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474U (zh) * 1991-08-17 1992-04-15 赵铭 可进行功能活动的上臂外固定支架
DE202007005714U1 (de) * 2007-03-31 2007-07-19 Thämert Orthopädische Hilfsmittel GmbH & Co. KG Orthese
CN201977989U (zh) * 2011-02-15 2011-09-21 吴玉平 上臂骨折固定夹板
CN202724066U (zh) * 2012-08-31 2013-02-13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上肢悬吊架
CN204158534U (zh) * 2014-11-04 2015-02-18 董卫芹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474U (zh) * 1991-08-17 1992-04-15 赵铭 可进行功能活动的上臂外固定支架
DE202007005714U1 (de) * 2007-03-31 2007-07-19 Thämert Orthopädische Hilfsmittel GmbH & Co. KG Orthese
CN201977989U (zh) * 2011-02-15 2011-09-21 吴玉平 上臂骨折固定夹板
CN202724066U (zh) * 2012-08-31 2013-02-13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上肢悬吊架
CN204158534U (zh) * 2014-11-04 2015-02-18 董卫芹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7882B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4087A (zh) 一种辅助动力上肢外骨骼
CN203425085U (zh) 可调式踝关节康复支具
CN110123496A (zh) 上肢运动功能补偿设备
CN204394655U (zh) 环型外固定支架
CN204158534U (zh)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CN207855909U (zh) 角度可调的膝关节支具
CN104287882A (zh) 一种上肢固定恢复装置
CN204092302U (zh) 一种骨外科用的上肢托架
CN204972142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骨科护理用拐杖
CN204394651U (zh) 膝关节支架
CN211023367U (zh) 一种儿外科四肢骨折复位术后护理支架
CN204379708U (zh) 一种手部瘢痕挛缩功能锻炼工具
CN103356361B (zh) 一种并联式肩关节康复训练机
CN207575309U (zh) 一种多功能关节牵引器
CN208481547U (zh) 康复支具装置
CN201558206U (zh) 可调式手部骨折固定板
CN204562787U (zh) 一种肘关节屈曲活动系统
CN204501527U (zh) 一种辅助拐杖
CN203693855U (zh) 肩部矫形器
CN103800111A (zh) 骨折固定内顶外套支架
CN203885691U (zh) 虎口防畸形调节矫形器
CN110897829B (zh) 一种带有腕部结构的手部骨折康复机器人
CN206924103U (zh) 一种肘关节支架
CN205198229U (zh) 一种新型上肢骨折固定架
CN104586605A (zh) 一种肘关节屈曲活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No.001, no.327 National Road South, Wenhua South Road 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ingyi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Jiuzhou Tianr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20, Sanyuan Dongfu, Aishan stree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 Weiq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