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5689A -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5689A
CN104285689A CN201410578546.5A CN201410578546A CN104285689A CN 104285689 A CN104285689 A CN 104285689A CN 201410578546 A CN201410578546 A CN 201410578546A CN 104285689 A CN104285689 A CN 104285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scion
black fruit
vertical stem
fruit lyce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85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5689B (zh
Inventor
何文革
那松曹克图
吴春焕
魏朝晖
吴其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785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5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5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6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2003/005Removing bu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的采制;二、枸杞砧木的接前处理;三、嫁接;四、嫁接后的管理。本发明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的特性,提供了一种以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以枸杞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不仅填补黑果枸杞与枸杞嫁接技术的空白,而且还创造性地使用地下垂直茎为接穗进行嫁接,对接穗材质也进行了创新,丰富了黑果枸杞接穗的种类,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挂果早等显著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果枸杞和枸杞系茄科枸杞属的两种不同灌木,黑果枸杞与枸杞相比具有枝条坚硬、多分枝、多棘刺、棘刺短而密以及叶无柄、肉质、浆果成熟后为紫黑色等特点,其果实是一种具有滋补强壮,益精助阳、明目等功效的中药材。近年来,黑果枸杞子价格一路走高,现达1000多元/公斤,比枸杞子的价格高十倍多,许多农户都纷纷开始种植黑果枸杞,有些农户甚至将原先种植的枸杞全部翻耕种植黑果枸杞,造成资金、成本、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目前,人们对黑果枸杞的人工繁育主要采用种子繁育这种有性繁殖方式,它具有种子来源广、可大批量繁育等优点,但也存在易变异(黑果枸杞属异花授粉植物)、不易保持原植株的优良特征、实生苗生长周期长、至少需要三至四年方可挂果等不足;已公知的黑果枸杞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黑果枸杞的加工、利用、制药、保健、食品等方面,在其栽培繁育方面的公知专利仅检索到四件,在其栽培繁育试验研究方面仅检索到少量的研究报道,且大部分都是以种子繁育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只有一篇使用黑果枸杞硬枝进行无性扦插繁育的报道;在其嫁接方面尚未检索到相关专利,也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前为空白。 
地下垂直茎是根孽型植物根出条在地下垂直生长的茎,是一种茎的根化变态,并常常具有根的形态和某些功能,但与根有本质的区别。对于黑果枸杞而言,其地下部分主要由横卧或匍匐于地下的水平根和一端与水平根相连、另一端与地面植株部分相连并呈垂直状态的地下垂直茎组成;此外,在水平根和地下垂直茎上还可产生不定根。嫁接是无性繁殖中营养生殖的一种,它具有许多其他栽培繁育方法无法取代的优点,因此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已公知的灌木类植物之间的嫁接主要集中在园林观赏植物及灌木类茶树等方面,而在其他灌木类植物方面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常规的嫁接是以植物地上部分的枝或芽作为接穗与砧木进行的嫁接,而使用植物的地下垂直茎作为接穗进行嫁接的方法,不仅在黑果枸杞与枸杞嫁接上为空白、属首创,而且在其他植物之间的嫁接应用方面也尚未检索到相关的专利和报道,亦属于一种创新性的应用。对于黑果枸杞而言,由于其植株密被短而密的棘刺,且其芽、叶及果实均生长于棘刺周围,对其果实采摘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并常常造成采摘人员被扎;在利用其地上植株的枝与芽作为接穗时,不仅需要对棘刺进行繁琐处理也极易造成人员被扎,而且过多的棘刺处理也会导致接穗品质下降,影响成活率;而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上却无棘刺,并密布大量的芽痕,可直接用于嫁接。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人以黑果枸杞地上植株的枝条和芽作为接穗与枸杞的嫁接试验表明:这种嫁接方式的成活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目前植物间嫁接方法中接穗材质仅使用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和芽现状以及当前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繁育技术不丰富,可选择和采用的种植、栽培、繁育模式单一,使用地上部分的枝和芽接穗与枸杞嫁接成活率低,导致了一些枸杞种植户只有将原先种植的枸杞翻耕后才能改种黑果枸杞,造成原有资源、资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并且还要承担可能因选种不当导致的变异、果实品质下降等风险以及较长的生产周期、较晚的收益、较快的市场变化可能产生的种植风险等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通过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与枸杞嫁接,不仅创新丰富了接穗材质,解决以黑果枸杞枝和芽为接穗与枸杞嫁接不易成活以及棘刺处理和嫁接过程人员屡屡被扎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原有枸杞苗木资源,节约成本、节省劳力,解决种子繁育易变异、不易保持原植株的优良特征、实生苗生长周期长、挂果晚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嫁接后的新枝在棘刺密度上、棘刺长度上、叶片大小和厚度上还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为相关研究及后期品种选育应用提供现实的实践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的采制,在3月底-5月中旬采挖直径0.4-1.2cm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将其处理干净后截成4-5cm小段作为接穗,备用;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取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在距地面5-1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备用;三、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步骤一中制备好的接穗下部切削出2.5-3cm的削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砧木从其横切面向下切出2.5-3cm的切口,将接穗带切面的部分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紧固;四、嫁接后的管理,将步骤三中嫁接完成后的砧木上萌发的明蘖除去,当接穗上萌发的新梢长至3-5cm时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对接穗上萌发的新梢进行修剪,并进行施肥及除草。步骤三所述的嫁接法为劈接法或切接法或舌接法。所述的黑果枸杞为野生黑果枸杞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所述的枸杞为中华枸杞或宁夏枸杞或其栽培种或其野生种。 
具体说明:这种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与枸杞的嫁接方法包括地下垂直茎接穗的采制、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嫁接、嫁接后的管理四大部分。一、接穗的采制包括(1)采制时间、(2)采制方法、(3)保存方法三个方面。(1)采制时间:3月底-5月中旬。其原因一是这个时节采制的地下垂直茎接穗养分足、活性强、嫁接成活率高。二是正值嫁接时节,可直接进行嫁接,省去了接穗储存环节。三是易采挖且对黑果枸杞群落的伤害最小,这个时节黑果枸杞刚开始萌动或萌发,没有长出新的枝叶或刚长出新的枝叶,株丛没有较大扩张,容易采挖,而且地下垂直茎的养分充足、萌发性又最好、可利用的再生时间又长,采挖后残存的地下垂直茎有充足的养分和生长时间,加之此时的再生性又最好,残存的地下垂直茎可继续生长直至长出新的株丛,因此对其伤害为最小;5月中旬-7月底黑果枸杞处于快速生长期、花期和有性繁殖期,此时采挖对黑果枸杞的伤害大且嫁接成活率低;8月初-9月底黑果枸杞的地下垂直茎处于营养积累和分生阶段,此时采挖对黑果枸杞的地下垂直茎伤害较大,且接穗的质量差、嫁接成活率低;10月-11月采挖需要长期储存,影响嫁接成活率;12月-3月土壤封冻。四是嫁接成活后苗木生长期长,有利于提早挂果。(2)采制方法:一是先选择采挖植株,一般要选择那些离其他黑果枸杞株丛较远、单独生长、单侧最大冠幅长度15-25cm或地面附近的主枝直径0.4-1.2cm的植株,这样的植株处于营养生长期,尚不具备有性繁殖能力,选择这样的植株采挖不仅可减少对整个群落有性繁殖的影响,避免对其植株造成影响和伤害,而且采挖的地下垂直茎粗细合适、绝大部分可作为接穗、不易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采挖;二是采挖,延主枝向下挖掘,切勿碰伤地下垂直茎,在挖掘到距地面40-60cm左右或再深或再浅的地方,可以看到一条与地下垂直茎相连、横向延伸或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根,此时停止挖掘,在地下垂直茎与水平根连接点上方5cm处用剪刀剪取上部的地下垂直茎及其枝条部分,再剪去枝条部分留取地下垂直茎,然后将挖土回填、恢复原状,1-2年后此处还会萌发出新的黑果枸杞植株;三是制穗,将采来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用软毛刷将其上的泥土和杂质清理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直径0.4-1.2cm的部分剪成长4-5cm的小段制成接穗(接穗过长易造成浪费,过短不易成活),并对接穗下部进行标识,防止嫁接时将其接反(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截段后不易辨识其上下方),就可用于嫁接。(3)保存方法:对于一时无法用完的接穗可将其集中放于保鲜塑料袋内,排出空气后密封,放置于2-5℃的冰箱冷藏室内存储或置于不高于5℃的地窖内存储,存储30-40天仍能保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一是要选取健康强壮直径与接穗相当或略粗于接穗的枸杞枝条作为砧木,一般选用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二是要剪去砧木旁边生长的其他枝条以及砧木上没用枝条和刺、叶等,避免对嫁接砧木和接穗的影响、减少养分流失;三是将砧木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方便嫁接操作。三、嫁接:在春季的4月-5月中旬进行(过早伤口愈合慢且易遭受不良气候或病虫损害,过晚则易引起树势衰弱或冬季死亡),并应在气温较高、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嫁接方法可采用枝接的一些常用嫁接方法,如劈接法、切接法、舌接法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成活率均可达95%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的特性,提供了一种以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以枸杞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不仅填补黑果枸杞与枸杞嫁接技术的空白,而且还创造性地使用地下垂直茎为接穗进行嫁接,对接穗材质也进行了创新,丰富了黑果枸杞接穗的种类,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达95%以上)、接穗枝梢生长快、挂果早等显著的特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种子繁育易变异、不易保持原植株的优良特征、实生苗生长周期长、挂果晚、其他栽培繁育方法技术不是十分完备以及以黑果枸杞地上部分的枝和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要对其进行繁琐的棘刺处理、易造成人员受伤、不易成活等技术问题,为黑果枸杞的人工快速繁育以及枸杞林地的改造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支持,也为一些根孽型植物的接穗选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和参考的方法。并且嫁接后的黑果枸杞在性状上也产生了一些有益变化:一是嫁接后的黑果枸杞叶片平均长度达2.6cm、平均宽度达0.38cm,较其接穗采挖株丛叶片平均长度1.8cm、平均宽度0.26cm分别增加了44%和46%,并且嫁接后的黑果枸杞叶片厚度也比其接穗采挖株丛叶片厚度有所变薄;二是嫁接后的黑果枸杞棘刺平均长度达1.2cm、平均密度1.53个/厘米,较其接穗采挖株丛棘刺平均长度0.7cm、平均密度1.98个/厘米在棘刺长度上增长了63%、在棘刺密度上减少了29.4%;三是嫁接后的黑果枸杞棘刺下部的瘤状突起明显变小或消失;这些性状的改变将为其后期果实的采摘带来明显的便利,也为相关研究及大叶、长疏棘刺等方面的黑果枸杞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在接穗采制时间上避开了花果有性繁殖期、根及地下垂直茎的营养积累和分生等关键期;在采挖上选择那些尚不具备有性繁殖能力、离其他株丛较远、单独生长的植株,避免了对其他植株的伤害和对群落有性繁殖的影响;在地下垂直茎的采剪上并未全部剪取,而是留有可再生和恢复的部分,可使其重新长出植株;在采挖后又将挖土回填有利于植被和环境的恢复;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地下垂直茎接穗采制过程中对黑果枸杞群落及其生长环境的影响,并使这种影响具有可逆性和可恢复性,不会对黑果枸杞群落及其生长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以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以枸杞为砧木,采用林木常用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其原理是基于对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的研究成果和试验结果,尤其是对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繁育性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这种以地下垂直茎为接穗的嫁接方法丰富了某些植物的接穗种类,不仅在枸杞属植物之间的嫁接应用尚属首次,而且在其他植物间的嫁接应用也鲜有报道,从而为其他一些根孽型植物嫁接利用的接穗选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和参考的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黑果枸杞植株及其水平根和地下垂直茎; 
附图2为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与枸杞砧木刚完成的嫁接; 
附图3为嫁接后套袋; 
附图4为嫁接27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长出的新梢; 
附图5为嫁接95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未修剪的枝梢; 
附图6为嫁接95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修剪后的枝梢; 
附图7为枝条粗细基本相同的黑果枸杞原生枝条与嫁接后的枝条对比; 
附图8为枝条粗细基本相同的黑果枸杞原生枝条与嫁接后的枝条近距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接穗的采制,在3月底-5月中旬采挖直径0.4-1.2cm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将其处理干净后截成4-5cm小段作为接穗,备用;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取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在距地面5-1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备用;三、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步骤一中制备好的接穗下部切削出2.5-3cm的削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砧木从其横切面向下切出2.5-3cm的切口,将接穗带切面的部分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紧固;四、嫁接后的管理,将步骤三中嫁接完成后的砧木上萌发的明蘖除去,当接穗上萌发的新梢长至3-5cm时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对接穗上萌发的新梢修剪,施肥及除草。步骤三所述的嫁接法为劈接法。所述的黑果枸杞为野生黑果枸杞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所述的枸杞为中华枸杞或宁夏枸杞或其栽培种或其野生种。 
实践操作中:一、接穗的采制,主要包括(1)采制时间:3月底-5月中旬。(2)采制方法:一是先选择采挖植株,一般要选择那些离其他黑果枸杞株丛较远、单独生长、单侧最大冠幅长度15-25cm或地面附近的主枝直径0.4-1.2cm的植株;二是采挖,延主枝向下挖掘,切勿碰伤地下垂直茎,在挖掘到距地面40-60cm左右或再深或再浅的地方,可以看到一条与地下垂直茎相连、横向延伸或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根,此时停止挖掘,在地下垂直茎与水平根连接点上方5cm处用剪刀剪取上部的地下垂直茎及其枝条部分,再剪去枝条部分留取地下垂直茎,然后将挖土回填、恢复原状;三是制穗,将采来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用软毛刷将其上的泥土和杂质清理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直径0.4-1.2cm的部分剪成长4-5cm的小段制成接穗,并对接穗下部进行标识,防止嫁接时将其接反,就可用于嫁接。(3)保存方法:对于一时无法用完的接穗可将其集中放于保鲜塑料袋内,排出空气后密封,放置于2-5℃的冰箱冷藏室内存储或置于不高于5℃的地窖内存储备用; 
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要选取健康强壮直径与接穗相当或略粗于接穗的枸杞枝条作为砧木,一般选用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然后对枸杞砧木进行修剪,做好嫁接前的准备; 
三、嫁接:采用劈接法进行,适用于地下垂直茎接穗直径小于砧木直径情况下的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直径0.4-1.2cm、长4-5cm的接穗下部相对两侧各切削出2.5-3cm的削面,使其下部呈楔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选择并处理好的枸杞砧木从其横切面中央垂直向下切出一个2.5-3cm的切口,迅速将两侧各削成2.5-3cm削面的地下垂直茎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切口内,使接穗切面与枸杞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固紧,再用塑料袋套袋将下部接口系紧,使地下垂直茎接穗和嫁接部位处于塑料袋的密封内,防止水分散失; 
四、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完成后及时将枸杞砧木上萌发的明蘖除去;对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当地下垂直茎接穗上最先萌发的新梢长至3-5cm时要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松绑后要进行固定防止风折,先用木棍插在枸杞砧木边,将枸杞砧木绑缚其上,将新梢引缚其上;并对接穗上萌发的新梢要及时修剪,仅保留3-4个枝梢,且对保留的枝梢全部进行去头处理;此外还要对嫁接成活的及时进行施肥与除草。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接穗的采制,在3月底-5月中旬采挖直径0.4-1.2cm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将其处理干净后截成4-5cm小段作为接穗,备用;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取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在距地面5-1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备用;三、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步骤一中制备好的接穗下部切削出2.5-3cm的削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砧木从其横切面向下切出2.5-3cm的切口,将接穗带切面的部分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紧固;四、嫁接后的管理,将步骤三中嫁接完成后的砧木上萌发明蘖除去,当接穗上萌发新梢长至3-5cm时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对接穗上萌发新梢进行修剪,进行施肥及除草。步骤三所述的嫁接法为切接法。所述的黑果枸杞为野生黑果枸杞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所述的枸杞为中华枸杞或宁夏枸杞或其栽培种或其野生种。 
实践操作中:一、接穗的采制:同实施例1;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同实施例1;三、嫁接:采用切接法,适用于枸杞砧木较细情况下的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直径0.4-1.2cm、长4-5cm的地下垂直茎接穗下部一面削一个长2.5-3cm的大削面,另一面削一个长1-1.5cm的小削面,将选择并处理好的枸杞砧木从其横切面三分之一左右的部位垂直下切一个深约2.5-3cm的切口,迅速将接穗按大削面朝里、小削面朝外的方向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贴紧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条)将嫁接部位包扎固紧,再用塑料袋套袋并将下部接口系紧,使接穗和嫁接部位处于塑料袋的密封内; 
四、嫁接后的管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接穗的采制,在3月底-5月中旬采挖直径0.4-1.2cm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将其处理干净后截成4-5cm小段作为接穗,备用;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取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在距地面5-1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备用;三、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步骤一中制备好的接穗下部切削出2.5-3cm的削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砧木从其横切面向下切出2.5-3cm的切口,将接穗带切面的部分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紧固;四、嫁接后的管理,将步骤三中嫁接完成后的砧木上萌发明蘖除去,当接穗上萌发新梢长至3-5cm时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对接穗上萌发新梢进行修剪,进行施肥及除草。步骤三所述的嫁接法为舌接法。所述的黑果枸杞为野生黑果枸杞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所述的枸杞为中华枸杞或宁夏枸杞或其栽培种或其野生种。 
实践操作中:一、接穗的采制:同实施例1;二、枸杞砧木的接前处理:同实施例1;三、嫁接:采用舌接法,适用于接穗直径与枸杞砧木直径相当情况下的嫁接;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直径0.4-1.2cm、长4-5cm的地下垂直茎接穗下部削一个长2.5-3cm的马耳形削面,在削面上端三分之一长度处垂直向穗头方向切一个深约1.5-2cm的切口,上部保留1.5-2cm穗头,在砧木上也削一个长2.5-3cm的马耳形削面,在削面上端三分之一长度处用刀垂直向下切一个深约1.5-2cm的切口,将地下垂直茎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直至接穗和砧木完全吻合,两个舌片彼此夹紧,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条)将嫁接部位包扎固紧,再用塑料袋套袋并将下部接口系紧,使接穗和嫁接部位处于塑料袋的密封内; 
四、嫁接后的管理:同实施例1。 
附图说明:附图1:黑果枸杞植株及其水平根和地下垂直茎。说明:图片上方横向的为水平根;底部与水平根相连且几与水平根状茎呈90°无植株部分为地下垂直茎;地下垂直茎顶部的枝叶为地上部分的植株;右侧地下垂直茎顶部的地上部分植株已死亡,但枯枝下部有刚萌发的幼芽。 
附图2: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与枸杞刚完成的嫁接。说明:所选用的枸杞砧木为半野生状态,并未进行人为特殊的管理。 
附图3:嫁接后套袋。说明:透过塑料套袋,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的芽痕,这些芽痕均可萌发成新梢。 
附图4:嫁接27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长出的新梢。说明:嫁接27天后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萌发出多个梢条。 
附图5:嫁接95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未修剪的枝梢。说明:进行了固定防风,嫁接95天的枝梢茂盛,头重脚轻现象明显,对枸杞砧木造成了一定的势衰。 
附图6:嫁接95天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上修剪后的枝梢。说明:修剪后明显感觉到砧木与接穗的枝梢比较协调,头重脚轻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附图7:枝条粗细基本相同的黑果枸杞原生枝条与嫁接后的枝条对比,左侧为黑果枸杞原生枝条,右侧为嫁接后的枝条。说明:经过嫁接后的黑果枸杞在长势、叶片大小上均强于其接穗源于的原生黑果枸杞株丛的枝条。 
附图8:枝条粗细基本相同的黑果枸杞原生枝条与嫁接后的枝条近距对比,左侧为黑果枸杞原生枝条,右侧为嫁接后的枝条。说明:经过嫁接后的黑果枸杞枝条不仅在叶片大小、形状上发生变化,而且在棘刺的长度、密度以及棘刺下部的瘤状突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Claims (4)

1.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接穗的采制 
在3月底-5月中旬采挖直径0.4-1.2cm的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将其处理干净后截成4-5cm小段作为接穗,备用; 
二、枸杞砧木的选择与处理 
选取直径0.5-1.5cm的枸杞主枝作为砧木,在距地面5-1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备用; 
三、嫁接 
在4月-5月中旬进行,将步骤一中制备好的接穗下部切削出2.5-3cm的削面,接穗上部保留1.5-2cm穗头,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砧木从其横切面向下切出2.5-3cm的切口,将接穗带切面的部分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贴紧相吻合,上部保留1.5-2cm穗头,用嫁接带或塑料带将嫁接部位包扎紧固; 
四、嫁接后的管理 
将步骤三中嫁接完成后的砧木上萌发的明蘖除去,当接穗上的新梢长至3-5cm时解除套袋,当新梢长至25-30cm时进行松绑,对接穗上萌发的新梢进行修剪,进行施肥及除草。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嫁接法为劈接法或切接法或舌接法。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果枸杞为野生黑果枸杞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枸杞为中华枸杞或宁夏枸杞或其栽培种或其野生种。
CN201410578546.5A 2014-08-21 2014-10-27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85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8546.5A CN104285689B (zh) 2014-08-21 2014-10-27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4038.3 2014-08-21
CN201410414038 2014-08-21
CN201410578546.5A CN104285689B (zh) 2014-08-21 2014-10-27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689A true CN104285689A (zh) 2015-01-21
CN104285689B CN104285689B (zh) 2016-01-06

Family

ID=5230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854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85689B (zh) 2014-08-21 2014-10-27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56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5225A (zh) * 2015-06-02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宁夏枸杞在华中地区的大田栽培方法
CN109757235A (zh) * 2019-03-21 2019-05-17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提高菠萝蜜种质资源收集成功率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0623A (ja) * 1991-08-29 1994-04-05 Nippon Chemitec Kk 東洋蘭の茎頂接ぎ木培養法
CN1640229A (zh) * 2005-01-05 2005-07-20 浙江大学 一种根茎植物嫁接方法
CN10298645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温室番茄树嫁接技术
CN103947465A (zh) * 2014-05-13 2014-07-30 宁夏鼎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果枸杞和黑果枸杞的嫁接杂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0623A (ja) * 1991-08-29 1994-04-05 Nippon Chemitec Kk 東洋蘭の茎頂接ぎ木培養法
CN1640229A (zh) * 2005-01-05 2005-07-20 浙江大学 一种根茎植物嫁接方法
CN10298645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温室番茄树嫁接技术
CN103947465A (zh) * 2014-05-13 2014-07-30 宁夏鼎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红果枸杞和黑果枸杞的嫁接杂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巍等: "枸杞根茎劈接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no. 2, 27 March 1999 (1999-03-27) *
家林: "利通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果枸杞之乡", 《吴忠日报/2014年/5月/26日/第002版》, 26 May 2014 (2014-05-26) *
韩映晶等: "宁南山区枸杞更新嫁接技术", 《陕西林业科技》, no. 2, 30 June 2006 (2006-06-30) *
高国红: "枸杞育苗与管理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no. 23, 15 December 2013 (2013-12-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5225A (zh) * 2015-06-02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宁夏枸杞在华中地区的大田栽培方法
CN104855225B (zh) * 2015-06-02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宁夏枸杞在华中地区的大田栽培方法
CN109757235A (zh) * 2019-03-21 2019-05-17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提高菠萝蜜种质资源收集成功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689B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9270B (zh) 一种提高冬青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CN102138488B (zh) 设施葡萄花枝嫁接方法
CN103918486A (zh) 一种双季槐栽培管理方法
CN102783368B (zh) 一种白猕猴桃的繁育栽培方法
CN103270920A (zh) 猕猴桃苗木培育方法
CN102919022A (zh) 一种设施资源延续利用的大棚西瓜轮作大棚蚕豆方法
CN102293104A (zh) 一种油茶新梢高截换优方法
CN105613062A (zh) 一种橡胶优树嫩梢嫁接幼化育苗方法
CN108967014A (zh) 一种矮化苹果的快速成园方法
CN103609340A (zh) 南方红豆杉嫁接栽培方法
CN104542158A (zh) 李子的种植方法
CN103250572B (zh) 高香型凤凰单丛茶丰产速生苗繁育方法
CN104920155A (zh) 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
CN104904458A (zh) 一种甜瓜设施长季节栽培的田间管理方法
CN105493902A (zh) 一种核桃树高接换优的方法
KR20170096398A (ko) 흑노호 대목을 이용한 오미자 무성번식 방법
CN107278633A (zh) 一种红豆杉树的高位嫁接方法
CN102948332A (zh) 一种橄榄树嵌接方法
CN102523945A (zh) 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
CN105794415A (zh) 一种高坡地茶园香茶鲜叶原料的机械采摘方法
CN104365388A (zh) 一种红茶茶树嫁接方法
CN102308742A (zh) 早钟六号枇杷培育方法
CN104285689B (zh)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为接穗与枸杞嫁接的方法
CN106305256A (zh) 无核蜜橘的高产栽培技术
CN105104093A (zh) 一种红果仔嫁接苗的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