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2948B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82948B CN104282948B CN201410477685.9A CN201410477685A CN104282948B CN 104282948 B CN104282948 B CN 104282948B CN 201410477685 A CN201410477685 A CN 201410477685A CN 104282948 B CN104282948 B CN 1042829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erial layer
- substrate
- insulation material
- negative
- negative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6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group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641 lithium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正、负极片均为单面涂布且为连续折叠的E形,隔离膜呈连续折叠的W形结构,将正、负极片分别从隔离膜的两侧插入,以使得隔离膜位于正极片上的正极性材料层与负极片上的负极性材料层之间,且各正极性材料层连接有正极耳或预留正极耳区域,各负极性材料层连接有负极耳或预留负极耳区域,且该正、负极片上的正、负极耳或预留正、负极耳区域均位于整个结构的外端,方便与外部极耳连接;正、负极片的拐点处还设有第一绝缘材料层或第二绝缘材料层,可有效防止折叠时毛刺的产生。本发明具有叠片式芯体结构的优点,且无需切割,避免了大功率的切割装置,有效减少产生毛刺的可能,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锂电池制作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制作电池芯体是锂离子电池装配过程的核心工序,这一工序的好坏对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锂电池芯体包括有正极片、负极片及介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目前常见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有卷绕式和叠片式,卷绕式芯体是指将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按照卷绕的方式形成卷绕体,叠片式芯体是将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层叠得到,相对于卷绕式芯体结构,叠片式芯体结构具有极片容量高、内阻低、倍率性能高、适用形状多等优点,性能方面更具优势,但现有技术中,叠片式芯体结构需将极片单独分切,且每一片极片都要形成极耳区域,制作较为繁锁,成品合格率低,且对极片进行切片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刀片等)或是能量切割方式(激光等),均容易在极片边缘处产生毛刺,严重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芯体结构,该芯体结构具有叠片式芯体结构的优点,且无需切割,避免了大功率切割装置的使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并有效地减少了产生毛刺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外正极耳和外负极耳,所述正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一基片,所述负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二基片,所述隔离膜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分别位于所述隔离膜的两侧,在相邻两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且朝向所述隔离膜区域的第一基片的表面上涂布有正极性材料层,在相邻两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且朝向所述隔离膜区域的第二基片的表面上涂布有负极性材料层,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一基片的拐点区域为与所述外正极耳相连接的预留正极耳区域,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内侧的第一基片的拐点处涂布有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二基片的拐点区域为与所述外负极耳相连接的预留负极耳区域,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内侧的第二基片的拐点处涂布有第二绝缘材料层,正极性材料层和第一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一基片的同一个表面上,负极性材料层和第二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二基片的同一个表面上,各所述预留正极耳区域和各所述预留负极耳区域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
上述正极片、负极片均为折叠的呈连续E形结构的单一片体,隔离膜为折叠的呈连续W形结构的单一片体,三者组成的结构与叠片式芯体结构相似,因而本发明具有叠片锂电池的优点,且无需切割,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使用大功率的切割装置,并有效地减少了极片产生毛刺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且性能好;由于预留正极耳区域为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一基片的拐点区域,预留负极耳区域为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二基片的拐点区域,简化了制作工序,节约了制作成本;各预留正极耳区域均位于第一基片的外侧拐点上,各预留负极耳区域均位于第二基片的外侧拐点上,且各所述预留正极耳区域和各所述负极耳区域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因而方便各预留正、负极耳区域与外正、负极耳的连接,结构安排更为合理;由于正极性材料层和第一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一基片的同一表面上,负极性材料层和第二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二基片的同一表面上,即对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均进行单面涂布,降低了常规极片双面涂布所需要的工艺要求,制作更为简单;与预留负极耳区域相邻近的正极片部分为第一绝缘材料层,与预留正极耳区域相邻近的负极片部分为第二绝缘材料层,因而可有效避免对预留正、负极耳区域焊接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正、负极片的接触短路,更安全可靠;且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分别设置在第一基片、第二基片的拐点处,可避免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在折叠过程中可能产生毛刺的情况出现,保证产品的性能;正极耳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均是直接涂布在第一基片上的,负极耳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均是直接涂布在第二基片上的,因而结构更为稳固,且节省空间。
在所述第一基片的预留正极耳区域和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基片的预留负极耳区域和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从而使得隔离膜不在预留正极耳区域或预留负极耳区域的焊接位置内,更安全。
在所述预留正极耳区域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和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分别小于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在所述预留负极耳区域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和在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分别小于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因而可快速确定第一绝缘材料层的涂布区域、正极性材料层的涂布区域及预留正极耳区域,可快速确定第二绝缘材料层的涂布区域、负极性材料层的涂布区域及预留负极耳区域,方便制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无需切割,过程简单,产品合格率高,且制成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性能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一绝缘材料层、正极性材料层、预留正极耳区域、正极性材料层,制得正极片;在第二基片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二绝缘材料层、负极性材料层、预留负极耳区域、负极性材料层,制得负极片;B.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预留正极耳区域位于正极片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正极片另一侧的拐点上,使预留负极耳区域位于负极片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负极片另一侧的拐点上;C.挤压与第一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正极性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使得正极片变成连续的E形,挤压与第二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负极性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使得负极片变成连续的E形;D.将正极片、负极片分别从隔离膜的两侧插入,使各预留正极耳区域和各第二绝缘材料层分别位于隔离膜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使各预留负极耳区域和各第一绝缘材料层分别位于隔离膜另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E.将预留正极耳区域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预留负极耳区域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上述步骤简单,不包括对正负极片进行切割的步骤,更方便实现,且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了使用大功率的切割装置,并有效地减少了极片产生毛刺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且制成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性能好。再者,单面涂布的工艺要求更为简单,制作起来更方便,且更节省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芯体结构,该芯体结构具有叠片式芯体结构的优点,且无需切割,避免了大功率切割装置的使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并有效地减少了产生毛刺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正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一基片和两个以上延伸出第一基片外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二基片和两个以上延伸出第二基片外的负极耳,所述隔离膜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分别位于所述隔离膜的两侧,第一基片的拐点上涂布有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一基片上还涂布有介于相邻两第一绝缘材料层之间的正极性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和正极性材料层均位于第一基片面向所述隔离膜的表面上,第二基片的拐点上涂布有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二基片上还涂布有介于相邻两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负极性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和负极性材料层均位于第二基片面向所述隔离膜的表面上,各正极耳分别与各正极性材料层连接并与外正极耳连接,各负极耳分别与各负极性材料层连接并与外负极耳连接,其中,各正极耳和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
上述正极片、负极片均为折叠的呈连续E形结构的单一片体,隔离膜为折叠的呈连续W形结构的单一片体,三者组成的结构与叠片式芯体结构相似,因而本发明具有叠片锂电池的优点,且无需切割,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使用大功率的切割装置,并有效地减少了极片产生毛刺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且性能好;由于第一基片的拐点处均设有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基片的拐点处均设有第二绝缘材料层,可避免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在折叠过程中拐点处可能产生毛刺,保证产品的性能;由于各正极耳均位于正极片的一侧上且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各负极耳均位于负极片的一侧上且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因而方便各正、负极耳与外正、负极耳的焊接,结构安排更为合理;由于正极性材料层和第一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一基片的同一表面上,负极性材料层和第二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二基片的同一表面上,即对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均进行单面涂布,降低了常规极片双面涂布所需要的工艺要求,制作更为简单。
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在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因而可快速确定第一绝缘材料层的涂布区域、正极性材料层的涂布区域,也可快速确定第二绝缘材料层的涂布区域、负极性材料层的涂布区域,更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无需切割,过程简单,产品合格率高,且制成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性能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一基片外的正极耳,并在第一基片相对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正极性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使各个正极耳分别与各个正极性材料层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一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正极耳到该第一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正极片;在第二基片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二基片外的负极耳,并在第二基片相对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负极性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使各个负极耳分别与各个负极性材料层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二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负极耳到该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负极片;B.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第一绝缘材料层均位于正极片的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均位于负极片的各拐点上;C.挤压正极片形成连续E形,使未涂布正极性材料层的第一基片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使各正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挤压负极片形成连续E形,使未涂布负极性材料层的第二基片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使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D.将正极片、负极片分别从隔离膜的两侧插入,并使隔离膜的每个拐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绝缘材料层和一个第二绝缘材料层,并使各正极耳和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E.将各正极耳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各负极耳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上述步骤简单,不包括对正负极片进行切割的步骤,更方便实现,且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了使用大功率的切割装置,并有效地减少了极片产生毛刺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且制成的锂电池芯体结构性能好。再者,单面涂布的工艺要求更为简单,制作起来更方便,且更节省材料。
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采用单一片体结构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折叠而成,具有叠片式锂电池的优点,且制作过程较为简单,方便实现;
2.不需要对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切割,简化了生产工艺,避免使用大功率的切割装置;
3.有效地减少了毛刺产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
4.正、负极耳或预留正、负极耳区域均位于极片的外侧位置,更方便与外正、负极耳的焊接;
5.有效避免了极耳焊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正、负极片短路事故,更安全可靠;
6.正、负极片均采用单面涂布制成,降低了涂布的工艺要求,且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正极片、负极片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呈W形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及隔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呈W形设置的隔离膜、呈E形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正极片、负极片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正极片、负极片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呈W形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及隔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呈W形设置的隔离膜、呈E形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正极片、负极片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正极片;2、负极片;3、隔离膜;10、第一基片;101、预留正极耳区域;11、第一绝缘材料层;12、正极性材料层;20、第二基片;201、预留负极耳区域;21、第二绝缘材料层;22、负极性材料层;4、正极片;5、负极片;6、隔离膜;40、第一基片;41、第一绝缘材料层;42、正极性材料层;43、正极耳;50、第二基片;51、第二绝缘材料层;52、负极性材料层;53、负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包括有正极片1、负极片2、隔离膜3、外正极耳和外负极耳,正极片1包括有第一基片10、第一绝缘材料层11和正极性材料层12,第一绝缘材料层11和正极性材料层12均涂布于第一基片10的一个表面上,第一基片10还具有预留正极耳区域101,其中,第一绝缘材料层11、正极性材料层12、预留正极耳区域101、正极性材料层12依次重复设置,负极片2包括第二基片20、第二绝缘材料层21和负极性材料层22,第二绝缘材料层21和负极性材料层22均涂布于第二基片20的一个表面上,第二基片20还具有预留负极耳区域201,其中,第二绝缘材料层21、负极性材料层22、预留负极耳区域201、负极性材料层22依次重复设置。正极片1、负极片2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E形,隔离膜3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正极片1、负极片2分别位于隔离膜3的两侧,正极性材料层12设置在正极片1上的非拐点处,预留正极耳区域101位于隔离膜3拐点外侧的第一基片10的拐点区域,第一绝缘材料层11位于隔离膜3拐点内侧的第一基片10的拐点上,负极性材料层22设置在负极片2上的非拐点处,预留负极耳区域201位于隔离膜3拐点外侧的第二基片20的拐点区域,第二绝缘材料层21位于隔离膜3拐点内侧的第二基片20的拐点上,且正极性材料层12与负极性材料层22之间均设有一层隔离膜3,各预留正极耳区域101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各预留负极耳区域201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各预留正极耳区域101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各预留负极耳区域201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其中,在第一基片10的预留正极耳区域101和隔离膜3拐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L1,在第二基片20的预留负极耳区域201和隔离膜3拐点之间具有第二间隙L2,如图4所示。
上述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10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一绝缘材料层11、正极性材料层12、预留正极耳区域101、正极性材料层12,制得正极片1;在第二基片20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二绝缘材料层21、负极性材料层22、预留负极耳区域201、负极性材料层22,制得负极片2,如图1所示;B.将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离膜3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预留正极耳区域101位于正极片1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一绝缘材料层11位于正极片1另一侧的拐点上,使预留负极耳区域201位于负极片2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21位于负极片2另一侧的拐点上,如图2所示;C.挤压与第一绝缘材料层11相邻的两正极性材料层12处的第一基片10,使得正极片1变成连续的E形,挤压与第二绝缘材料层21相邻的两负极性材料层22处的第二基片20,使得负极片2变成连接的E形,如图3所示;D.将正极片1、负极片2分别从隔离膜3的两侧插入,使各预留正极耳区域101和各第二绝缘材料层21分别位于隔离膜3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使各预留负极耳区域201和各第一绝缘材料层11分别位于隔离膜3另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E.将预留正极耳区域101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预留负极耳区域201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6-7所示,在预留正极耳区域101处的第一基片10宽度和在第一绝缘材料层11处的第一基片10宽度分别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10宽度(例如在正极性材料层12处的第一基片10宽度),在预留负极耳区域201处的第二基片20宽度和在第二绝缘材料层21处的第二基片20宽度分别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20宽度(例如在负极性材料层22处的第二基片20宽度)。
实施例3:
如图8-17所示,本发明的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包括正极片4、负极片5、隔离膜6、外正极耳和外负极耳,正极片4包括第一基片40和两个以上延伸到第一基片40外的正极耳43,第一基片40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有第一绝缘材料层41和正极性材料层42,各正极耳43分别与各正极性材料层42相连接且均与外正极耳相连接,负极片5包括第二基片50和两个以上延伸到第二基片50外的负极耳53,第二基片50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有第二绝缘材料层51和负极性材料层52,各负极耳53分别与各负极性材料层52相连接且均与外负极耳相连接。正极片4、负极片5均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E形,隔离膜6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正极片4、负极片5分别位于隔离膜6的两侧,各正极性材料层42均设置在正极片4上的非拐点处,各第一绝缘材料层41均位于正极片4的拐点上,各负极性材料层52均设置在负极片5上的非拐点处,各第二绝缘材料层51均位于负极片5的拐点上,且正极性材料层42、负极性材料层52分别位于隔离膜6的两侧并将隔离膜6夹持,各正极耳43在相同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各负极耳53在相同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且各正极耳43在相同方向上相重叠的投影与各负极耳53在相同方向上相重叠的投影没有交集。
上述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基片40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一基片40外的正极耳43,并在第一基片40相对的两个表面的其中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正极性材料层42、第一绝缘材料层41,使各个正极耳43分别与各个正极性材料层42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一绝缘材料层41相邻的两正极耳43到该第一绝缘材料层41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正极片4;在第二基片50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二基片50外的负极耳53,并在第二基片50相对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负极性材料层52、第二绝缘材料层51,使各个负极耳53分别与各个负极性材料层52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二绝缘材料层51相邻的两负极耳53到该第二绝缘材料层51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负极片5;B.将正极片4、负极片5和隔离膜6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第一绝缘材料层41均位于正极片4的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51均位于负极片5的各拐点上;C.挤压正极片4形成连续的E形,使未涂布正极性材料层42的第一基片40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使各正极耳43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挤压负极片5形成连续的E形,并使未涂布负极性材料层52的第二基片20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使各负极耳53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D.将正极片4、负极片5分别从隔离膜6的两侧插入,并使隔离膜6每个拐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绝缘材料层41和一个第二绝缘材料层51,并使各正极耳43在同一方向上相重叠的投影与各负极耳53在同一方向上相重叠的投影没有交集;E.将各正极耳43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各负极耳53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18-19所示,在第一绝缘材料层41处的第一基片40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40宽度(例如在正极性材料层42处的第一基片40宽度),在第二绝缘材料层51处的第二基片50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50宽度(例如在负极性材料层52处的第二基片50宽度)。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7)
1.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外正极耳和外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一基片,所述负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二基片,所述隔离膜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分别位于所述隔离膜的两侧,在相邻两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且朝向所述隔离膜区域的第一基片的表面上涂布有正极性材料层,在相邻两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且朝向所述隔离膜区域的第二基片的表面上涂布有负极性材料层,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一基片的拐点区域为与所述外正极耳相连接的预留正极耳区域,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内侧的第一基片的拐点处涂布有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外侧的第二基片的拐点区域为与所述外负极耳相连接的预留负极耳区域,位于所述隔离膜拐点内侧的第二基片的拐点处涂布有第二绝缘材料层,正极性材料层和第一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一基片的同一个表面上,负极性材料层和第二绝缘材料层均涂布在第二基片的同一个表面上,各所述预留正极耳区域和各所述预留负极耳区域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片的预留正极耳区域和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基片的预留负极耳区域和所述隔离膜拐点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留正极耳区域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和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分别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在所述预留负极耳区域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和在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分别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宽度。
4.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A.在第一基片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一绝缘材料层、正极性材料层、预留正极耳区域、正极性材料层,制得正极片;在第二基片的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形成有第二绝缘材料层、负极性材料层、预留负极耳区域、负极性材料层,制得负极片;
B.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预留正极耳区域位于正极片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正极片另一侧的拐点上,使预留负极耳区域位于负极片同一侧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负极片另一侧的拐点上;
C.挤压与第一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正极性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使得正极片变成连续的E形,挤压与第二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负极性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使得负极片变成连续的E形;
D.将正极片、负极片分别从隔离膜的两侧插入,使各预留正极耳区域和各第二绝缘材料层分别位于隔离膜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使各预留负极耳区域和各第一绝缘材料层分别位于隔离膜另一侧各拐点的外侧和内侧;
E.将预留正极耳区域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预留负极耳区域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5.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外正极耳和外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一基片和两个以上延伸出第一基片外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具有若干拐点且呈连续E形设置的第二基片和两个以上延伸出第二基片外的负极耳,所述隔离膜为具有若干拐点的连续W形,第一基片、第二基片分别位于所述隔离膜的两侧,第一基片的拐点上涂布有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一基片上还涂布有介于相邻两第一绝缘材料层之间的正极性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和正极性材料层均位于第一基片面向所述隔离膜的表面上,第二基片的拐点上涂布有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二基片上还涂布有介于相邻两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负极性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和负极性材料层均位于第二基片面向所述隔离膜的表面上,各正极耳分别与各正极性材料层连接并与外正极耳连接,各负极耳分别与各负极性材料层连接并与外负极耳连接,其中,各正极耳和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一基片宽度,在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处的第二基片宽度小于在其他部位处的第二基片宽度。
7.权利要求5所述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基片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一基片外的正极耳,并在第一基片相对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正极性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使各个正极耳分别与各个正极性材料层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一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正极耳到该第一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正极片;在第二基片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延伸至第二基片外的负极耳,并在第二基片相对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依次重复涂布负极性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使各个负极耳分别与各个负极性材料层相连接,并使与任一第二绝缘材料层相邻的两负极耳到该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的距离相等,制得负极片;
B.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均折叠成连续的W形,使第一绝缘材料层均位于正极片的各拐点上,使第二绝缘材料层均位于负极片的各拐点上;
C.挤压正极片形成连续E形,使未涂布正极性材料层的第一基片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使各正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挤压负极片形成连续E形,使未涂布负极性材料层的第二基片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使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叠;
D.将正极片、负极片分别从隔离膜的两侧插入,并使隔离膜的每个拐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绝缘材料层和一个第二绝缘材料层,并使各正极耳和各负极耳在同一方向上的投影分别重叠;
E.将各正极耳与外正极耳相连接,将各负极耳与外负极耳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7685.9A CN104282948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7685.9A CN104282948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82948A CN104282948A (zh) | 2015-01-14 |
CN104282948B true CN104282948B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225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7768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82948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829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12547B2 (en) * | 2015-11-25 | 2019-06-04 | Robert Bosch Battery Systems Llc | Cross-woven electrode assembly |
CN109301152A (zh) * | 2018-09-30 | 2019-02-01 |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
WO2021006161A1 (ja) * | 2019-07-11 | 2021-01-14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二次電池 |
CN113410524B (zh) * | 2021-05-31 | 2023-06-16 | 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弧形叠片锂电池及其叠片方法 |
KR20230125024A (ko) * | 2021-11-23 | 2023-08-28 | 컨템포러리 엠퍼렉스 테크놀로지 씨오., 리미티드 | 전극 극판, 전극 어셈블리, 배터리 셀, 배터리, 전기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80676A (en) * | 1993-08-17 | 1996-12-03 | Sony Corporation | Rectangular battery |
CN101026250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株式会社东芝 | 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
CN203800123U (zh) * | 2014-04-01 | 2014-08-27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电极组件和锂二次电池 |
CN204204979U (zh) * | 2014-09-18 | 2015-03-11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91647A (ja) * | 2000-04-10 | 2001-10-19 | Japan Gore Tex Inc | 積層型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
JP4684844B2 (ja) * | 2005-10-20 | 2011-05-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048404B2 (ja) * | 2007-06-29 | 2012-10-17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2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JP2009093812A (ja) * | 2007-10-04 | 2009-04-30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積層型電池 |
-
2014
- 2014-09-18 CN CN201410477685.9A patent/CN1042829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80676A (en) * | 1993-08-17 | 1996-12-03 | Sony Corporation | Rectangular battery |
CN101026250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株式会社东芝 | 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
CN203800123U (zh) * | 2014-04-01 | 2014-08-27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电极组件和锂二次电池 |
CN204204979U (zh) * | 2014-09-18 | 2015-03-11 |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82948A (zh) | 2015-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2948B (zh)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 |
CN113193165A (zh) | 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 |
CN104167553B (zh) | 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作工艺 | |
CN113270693A (zh) | 全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 |
CN101604763B (zh) | 一种窄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 |
WO2023036267A1 (zh) | 电池极片、电池及电池极片的制作方法 | |
CN204230364U (zh) | 一种多极耳卷绕型锂离子电池卷芯 | |
US10693192B2 (en) | Wound-type cell | |
CN104157912A (zh) | 电芯的制备方法 | |
CN102110854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782419A (zh) | 制造电池电极的方法 | |
CN112234262A (zh) | 电芯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
CN217544655U (zh) | 一种极片及电池 | |
CN109686912A (zh) | 电池极片及其制作方法、锂离子电池 | |
CN104143657A (zh) | 电芯的制备方法 | |
CN102208679A (zh) | 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 |
CN204204979U (zh) |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 | |
CN117293264A (zh) | 一种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及电池 | |
WO2018139349A1 (ja) | 電池用極板の製造方法、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 | |
JP7356455B2 (ja) | 二次電池用の電極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 |
CN105375060A (zh) | 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0129998A1 (ja) | 二次電池用の電極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 |
JP6821595B2 (ja) | 蓄電装置用電極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蓄電装置 | |
CN205194794U (zh) | 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
CN105140554B (zh) | 软包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