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1497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1497B
CN104281497B CN201310284750.1A CN201310284750A CN104281497B CN 104281497 B CN104281497 B CN 104281497B CN 201310284750 A CN201310284750 A CN 201310284750A CN 104281497 B CN104281497 B CN 104281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state
unit
fe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47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1497A (zh
Inventor
唐宗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47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1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1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电源,设置于机壳内;电路板,设置于机壳内,电路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管理单元,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管理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调整单元,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基于一输入指令将电子设备由第二状态调整为第一状态;切换电路,设置于电路板上,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调整单元相连;控制电路,设置于电路板上,与切换电路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例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来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以减轻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目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般会提供网络唤醒功能(WOL,Wake On Lan),用户在需要使用该电子设备的时候,能够在网络远端启动该电子设备,十分的方便,同时,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还会提供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OBFF,OptimizedBuffer Flush/Fill),在不需要使用电子设备内的某个器件例如显卡时,使得该显卡处于待机状态,从而降低了整个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耗。
但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具体来讲,网络唤醒功能需要将电子设备的主板上的主芯片组的Lan Wake管脚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总线上的器件的Wake管脚,而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需要将主芯片组的Lan Wake管脚连接到超级输入芯片(SUPPER IO)的Wake管脚上,若将主芯片组的Lan Wake管脚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总线上的器件的Wake管脚上,则无法实现网络唤醒功能,若将主芯片组的Lan Wake管脚连接到超级输入芯片的Wake管脚上,则无法实现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若将主芯片组的Lan Wake管脚同时与电子设备的总线上的器件的Wake管脚以及超级输入芯片的Wake管脚相连,则在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时,某一器件进入待机状态后,超级输入输出芯片的Wake管脚又会发出信号将其唤醒,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电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路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管理所述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基于一输入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二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状态;切换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管理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相连;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切换电路相连;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管理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调整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子电路,包括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第二子电路,包括具有第四端、第五端、第六端和第七端的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电源的第一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电源的第二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六端与所述调整单元相连,所述第七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具体为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具体包括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五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七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管脚具体为工作电压管脚,所述第二电压管脚具体为待机电压管脚。
可选地,所述第一状态具体为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具体为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管理单元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主芯片组。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将电子设备中的切换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例如是主芯片组)、调整单元(例如是超级输入输出芯片)以及控制电路相连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管理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调整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调整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管理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时,某一器件进入待机状态后,由于此时超级输入芯片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该器件不会因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的Wake管脚发出的信号而重新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网络唤醒功能且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与网络唤醒功能不会冲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电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路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管理所述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基于一输入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二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状态;切换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管理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相连;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切换电路相连;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管理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调整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通过上述部分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将电子设备中的切换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例如是主芯片组)、调整单元(例如是超级输入输出芯片)以及控制电路相连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管理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调整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调整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管理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时,某一器件进入待机状态后,由于此时超级输入芯片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该器件不会因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的Wake管脚发出的信号而重新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网络唤醒功能且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与网络唤醒功能不会冲突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台式电脑,在此不做限制。该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将以第一状态具体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具体为该电子设备的待机状态,来进行详细地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图,该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101;
电源102,设置于所述机壳101内;
电路板103,设置于所述机壳101内,所述电路板103上包括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
管理单元104,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3上,管理单元104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主芯片组,管理单元104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管理所述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待管理单元可以是挂载在电子设备的总线下的一个器件,例如是显卡等器件,从而实现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
调整单元105,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3上,调整单元105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超级输入输出芯片,调整单元105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也即待机状态下)时,基于一输入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二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状态(也即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网络唤醒功能;
切换电路106,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3上,分别与所述电源102、所述管理单元104、所述调整单元105相连;
控制电路107,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3上,与所述切换电路106相连,控制电路107具体用于根据管理单元104发送的信号来管理电子设备的待管理单元,以及根据调整单元105发送信号的信号将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调整为第二状态;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管理单元104通过所述切换电路106与所述控制电路107相连,并使所述调整单元105与所述控制电路107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调整单元105通过所述切换电路106与控制电路107相连,并使所述管理单元104与所述控制电路107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通过上述部分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将电子设备中的切换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例如是主芯片组)、调整单元(例如是超级输入输出芯片)以及控制电路相连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管理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调整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调整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管理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时,某一器件进入待机状态后,由于此时超级输入芯片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该器件不会因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的Wake管脚发出的信号而重新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网络唤醒功能且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与网络唤醒功能不会冲突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电路的示意图,该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子电路21,包括具有第一端211、第二端212和第三端213的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端211与所述电源的第一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端212与所述管理单元104相连,所述第三端213与所述控制电路107相连;
第二子电路22,包括具有第四端221、第五端222、第六端223和第七端224的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四端221与所述电源的第一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五端222与所述电源的第二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六端223与所述调整单元105相连,所述第七端224与所述控制电路107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具体可以为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可以是结型场效应管(JFET)或者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在此不做限制,所述第一端211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212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213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具体可以包括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三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可以是结型场效应管(JFET)或者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在此不做限制,所述第四端221为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五端222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端223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七端224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
电源102的第一电压管脚具体为工作电压管脚,所述第二电压管脚具体为待机电压管脚,例如以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中为例,工作电压管脚上的电压具体可以为12V,待机电压管脚上的电压具体可以为3V,在另外的电子设备中第一电压管脚与第二电压管脚上的电压值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介绍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电路以后,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在该笔记本电脑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电压管脚上的电压为12V,第二电压管脚上的电压为3V,则此时第一场效应管导通,也即第一子电路21导通,管理单元104通过切换电路106与控制电路相连,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能够实现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同时第二场效应管导通,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处的电压为0,所以第三场效应管断开,所以此时第二子电路22断开,调整单元105与控制电路107处于断开状态,调整单元105所发出的信号不会对控制电路107所控制的待管理单元造成影响。
在笔记本电脑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电压管脚上的电压为0V,第二电压管脚上的电压为3V,则此时第二场效应管断开,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为3V,继而第三场效应管导通,从而调整单元105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107相连,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能够实现网络唤醒功能,同时由于第一电压管脚上的电压为0V,所以第一场效应管处于断开状态,管理单元104与控制电路107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切换电路中的第一切换单元具体为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切换单元具体为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切换单元具体为第三场效应管来进行举例说明的,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本实施例的介绍,本领域所述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元器件例如三极管等等来替换场效应管,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电子设备中的切换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例如是主芯片组)、调整单元(例如是超级输入输出芯片)以及控制电路相连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管理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调整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调整单元通过切换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并使管理单元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时,某一器件进入待机状态后,由于此时超级输入芯片与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该器件不会因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的Wake管脚发出的信号而重新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网络唤醒功能与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冲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网络唤醒功能且机会缓冲冲洗/填充功能与网络唤醒功能不会冲突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
电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路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
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管理所述至少一个待管理单元;
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基于一输入指令将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二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状态;
切换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管理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相连;
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切换电路相连;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根据所述电源的工作电压和待机电压,确定所述管理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管理单元发送的信号管理所述待管理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换电路根据所述电源的工作电压和待机电压,确定所述调整单元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并使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调整单元发送信号的信号将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调整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具体为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具体为待机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子电路,包括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理单元相连,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第二子电路,包括具有第四端、第五端、第六端和第七端的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电源的第一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电源的第二电压管脚相连,所述第六端与所述调整单元相连,所述第七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具体为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具体包括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五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七端为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管脚具体为工作电压管脚,所述第二电压管脚具体为待机电压管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单元具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主芯片组。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为超级输入输出芯片。
CN201310284750.1A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281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4750.1A CN104281497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4750.1A CN104281497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497A CN104281497A (zh) 2015-01-14
CN104281497B true CN104281497B (zh) 2017-08-29

Family

ID=5225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4750.1A Active CN104281497B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14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9691C (zh) * 2003-12-15 2008-09-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内存电源调节测试装置
CN201184992Y (zh) * 2008-04-23 2009-01-2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电源管理卡与内建该卡的计算机主机板
CN101907918A (zh) * 2009-06-03 2010-12-08 精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6356A (ja) * 2009-01-29 2010-08-12 Funai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9691C (zh) * 2003-12-15 2008-09-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内存电源调节测试装置
CN201184992Y (zh) * 2008-04-23 2009-01-2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电源管理卡与内建该卡的计算机主机板
CN101907918A (zh) * 2009-06-03 2010-12-08 精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497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2322B (zh) 系统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473157B (zh) 共享i/o环境中的虚拟热插入功能
TW201918883A (zh) 高頻寬記憶體系統以及邏輯裸片
JP2013235576A5 (zh)
CN106471691B (zh) 用于负载群集的动态电源轨控制
KR20140079417A (ko) 상호연결 전력 관리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들
ATE526755T1 (de)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einem can-bu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kommunikationssystems
CN106537285A (zh) 处理器温度的平衡控制
TW200700959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clock spee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52039A (zh) 用于经池化的加速器架构的多标准功率管理方案
CN103019368A (zh) 一种本地io节点与kvm模块智能切换的方法
GB2436507A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o generate an interrupt by monitoring an external interface
CN109787918A (zh) 基于网络传输的数据加速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加速卡
US20160378551A1 (en) Adaptive hardware acceleration based on runtime power efficiency determinations
CN104281497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902324B (zh) 系统启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65687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6599677A (zh) 一种用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密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77180A (zh) 基于功率状态而调整电压调节器
CN107729151A (zh) 一种集群管理fpga资源的方法
CN105224060B (zh) 一种计算机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及计算机
CN203759602U (zh) 一种基于套片的cpci工控机主板
CN106095123A (zh) 一种kvm一体机虚拟多路usb键鼠设备的方法
CN206312117U (zh) 一种支持外部电脑控制及双屏显示的一体机电脑
US20220343878A1 (en) Synchronous Display Pipeline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