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918A -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918A
CN101907918A CN2009101453421A CN200910145342A CN101907918A CN 101907918 A CN101907918 A CN 101907918A CN 2009101453421 A CN2009101453421 A CN 2009101453421A CN 200910145342 A CN200910145342 A CN 200910145342A CN 101907918 A CN101907918 A CN 101907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by
computer system
power supply
mod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53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7918B (zh
Inventor
陈赠文
李宗学
黄俊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1453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7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7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7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及切换控制电路。当计算机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会控制计算机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进入待机/关机状态,并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待命电源给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此时计算机系统由待机/关机状态进入模拟无电状态。待命电源于计算机系统处于仿真无电状态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个数少于待命电源于计算机系统处于待机/关机状态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

Description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节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尤指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品对于节能省电的需求日益增加。依据欧盟于2005年公告的能源使用产品生态化设计指令(Eco-Design Requirements for EnergyUsing Products,EuP)的规范,未来的计算机产品设计需符合规范才能输入至欧盟。第一阶段是规定计算机系统在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需小于1瓦特,而在公元2013年之后,计算机系统在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则必须小于0.5瓦特。为了因应新法的规范,因此本发明针对计算机系统提出一种省电机制,使计算机系统可于待机/关机状态下达到节能省电的需求。
请参考图1,图1为进阶配置电源接口(ACPI)电源管理系统的电源状态的示意图。目前的进阶配置电源接口(ACPI)电源管理系统定义出计算机系统的七个电源状态,亦即:正常工作状态G0(又可称之为S0)、睡眠状态G1(又可细分为S1、S2、S3、S4)、关机状态G2(Soft Off,又可称之为S5)以及无送电状态G3(Mechanical Off)。此外,目前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所使用的电源种类可分为三种,亦即:电池电源VBAT、主电源(main power)VCC以及待命电源(stand-by power)VSB,其中,待命电源VSB除了无送电状态G3外,皆处于供电状态,而主电源VCC则仅于电源状态S0、S1、S2下是处于供电状态。
一般而言,在正常工作状态S0下,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都在执行,且电池电源VBAT、主电源VCC以及待命电源VSB会全部供电。而电源状态S1的供电情况是与正常工作状态S0类似,其差别仅在于中央处理单元会停止执行指令,但是此时电源供应装置仍必须持续供电给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以及其电子装置。电源状态S2的供电情况是与电源状态S1类似,仅停止供电给中央处理单元,但仍需继续供电给存储器以及其电子装置。电源状态S3又可称之为STR状态(Suspend to RAM),在微软XP或者Linux操作系统中叫做待机状态(stand-by),而在微软Vista或者Mac OS X操作系统中则叫做睡眠状态(sleep),此时仅有存储器仍需电源供给(亦即待命电源VSB),电源供应装置已无须再输出主电源VCC给计算机系统。而电源状态S4又可称之为STD状态(Suspend to Disk),在微软操作系统中叫做休眠状态(Hibernate),而在Mac OS X操作系统中则叫做安全睡眠,此时已无须提供待命电源VSB给存储器,电源状态S4与其它的电源状态S1、S2、S3有很大的不同,更近似关机状态G2以及无送电状态G3。
对于ACPI的规范而言,待机/关机状态(亦即电源状态S3、S4、S5)已是计算机系统最省电的状态了,因此显少有厂商会针对电源状态S3、S4、S5做省电设计。然而,目前的计算机系统在电源状态S3、S4、S5下,仍会有不必要的功率消耗(此时待命电源VSB仍会持续供电给没有在工作的电子元件),因此,须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待机/关机状态进行节能设计,以符合未来绿色节能的概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以及一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控制电路耦接于该多个电子元件,其用来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并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其中,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少于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还用来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包含一待机状态、一休眠状态以及一关机状态其中之一。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含一电源转换电路、多个电子元件以及一切换控制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用来将一输入电源转换成一主电源以及包含多个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多个电子元件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且该多个电子元件的供应电压是汲取自该主电源及该待命电源。切换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其用来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该方法包含有: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以及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其中,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少于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且该多个电子元件的供应电压是汲取自一主电源以及包含多个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该方法包含有: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以及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一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进阶配置电源接口(ACPI)电源管理系统的电源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的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的另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的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的另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图8B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图9A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图9B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G3、S0~S5  电源状态                VBAT        电池电源
200、500    计算机系统              210、510    电源供应电路
220、520    切换控制电路            230、530    存储器装置
240、540    唤醒装置                250、550    其它电子元件
260、560    主机板                  PAC         第一输入电源
PDC         第二输入电源            VCC         主电源
VSB         待命电源                310、410、610、710  检测单元
320、420、620、720  时序控制单元
330、430、630、730  电源切换单元
340、440、640、740  模式切换单元
CM1         待机/关机指令            SC1        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SC2         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WE1        唤醒事件
WE2         输出唤醒事件             PS_ON#     供电启动信号
570         电源转换电路
VSB1、VSB2、VSB3    待命电压电平
802~816、852~864、914、96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实施例中,是针对计算机系统于进入待机/关机状态时,可停止供应一部分(或全部)电子元件的待命电源,并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而在有工作需求时(例如接收到唤醒事件)可以及时从该模拟无电状态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以期达到最佳的省电效果。另外,在以下实施例中,正常工作状态包含S0,而待机/关机状态包含待机状态S3、休眠状态S4以及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模拟无电状态则是以G3’或者G3”来表示之。此处所指的模拟无电状态G3’/G3”是近似于进阶配置电源接口(ACPI)电源管理系统中的无电状态G3,其中模拟无电状态G3’/G3”所提供的输出电源种类仅包含电池电源VBAT以及一小部分的待命电源VSB(例如供电给存储器装置及/或唤醒装置的待命电源),较佳者,模拟无电状态G3’/G3”可将所有的待命电源VSB关闭而仅提供电池电源VBAT,此时模拟无电状态G3’/G3”可视为与无电状态G3完全相同。
目前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电源供应器可分别两类:第一种为桌上型计算机所使用的ATX、micro ATX、BTX...等规格的电源供应器,可直接将110/220伏特的交流电源转换成多个直流电源(例如3.3V、5V、5VSB...等)予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而第二种则为笔记本型计算机所使用的电源供应器,其将110/220伏特的交流电源转换成单一个直流电源(例如19伏特或者24伏特),之后再通过电源转换装置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电压电平输出(像是3.3V、5V、5VSB、3VSB...等)。于下列实施例中,图2所揭露的第一实施例是针对桌上型计算机所提出,而图5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则是针对笔记本型计算机或者膝上型计算机所提出。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20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计算机系统200包含有(但不局限于)一电源供应电路210、一切换控制电路220以及多个电子元件230~250。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一存储器装置230、一唤醒装置240(例如网络卡、键盘或者红外线遥控器等具备唤醒功能的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源供应电路210根据一第一输入电源PAC来提供一第二输入电源PDC,其中第一输入电源PAC可为来自插座所提供的110/220伏特的交流电,而第二输入电源PDC则可包含至少一主电源VCC以及一待命电源VSB。此外,切换控制电路220、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皆是设置于一主机板260上。其中,切换控制电路220耦接于电源供应电路210与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其它电子元件250之间。当计算机系统200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并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多个电子元件230~250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以G3’或者G3”来表示之);而当计算机系统200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wake-up event)时,切换控制电路220则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多个电子元件230~250,并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亦即G3’→S3→S0或者G3”→S4/S5→S0)。
请注意,上述的待命电源VSB可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例如1.8伏特、3.3伏特以及5伏特)以提供不同电压电平予不同的电子元件,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此外,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如电源状态G3’/G3”)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少于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如电源状态S3、S4、S5)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举例而言,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电源状态S3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包含有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假设其它电子元件250的个数为N个,则总共供电的电子元件个数为N+2个),而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仅包含存储器装置230以及唤醒装置240(总共供电的电子元件个数为2个),因此,若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再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可大幅节省计算机系统200于该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
请参考图3,图3为图2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220的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电路220是应用于计算机系统2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0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切换控制电路220包含(但不局限于)检测单元310、时序控制单元320、电源切换单元330以及模式切换单元340。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0下,检测单元310会检测是否接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CM1;而时序控制单元320耦接于检测单元310,当检测单元310检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CM1时,时序控制单元320会发送一模式切换控制信号SC2给模式切换单元340,而当模式切换单元340接收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SC2时,模式切换单元340会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此时,时序控制单元320会另外产生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电源切换单元330耦接于时序控制单元320,在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时,电源切换单元330会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多个电子元件(包含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而在电源切换单元330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之后,计算机系统200已由该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亦即G3’/G3”)。
简言之,当切换控制电路220在计算机系统2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0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CM1时,会先送出模式切换控制信号SC2来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接着送出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来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电子元件,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亦即S0→S3→G3’或者S0→S4/S5→G3”),如此一来,可节省计算机系统200于该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
请参考图4,图4为图2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220的另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电路220是应用于计算机系统200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G3’/G3”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切换控制电路220包含(但不局限于)检测单元410、时序控制单元420、电源切换单元430以及模式切换单元440。在计算机系统200进入仿真无电状态G3’/G3”时,检测单元410会检测是否接收到一唤醒事件WE1;而时序控制单元420耦接于检测单元410,当检测单元410检测接收到唤醒事件WE1时,时序控制单元420会暂时保留(hold)一供电启动信号PS_ON#,并产生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电源切换单元430耦接于时序控制单元420,在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时,电源切换单元430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此时,在电源切换单元430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多个电子元件230~250之后,时序控制单元420会输出供电启动信号PS_ON#以及一输出唤醒事件WE2给模式切换单元440。而当模式切换单元440接收到供电启动信号PS_ON#以及输出唤醒事件WE2时,模式切换单元440会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该仿真无电状态G3’/G3”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简言之,当控制电路220在计算机系统200进入仿真无电状态G3’/G3”时接收到唤醒事件WE1,会先暂时保留供电启动信号PS_ON#并产生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来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230~250,接着,控制电路220会输出供电启动信号PS_ON#以及输出唤醒事件WE2来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亦即G3’→S3→S0或者G3”→S4/S5→S0),如此一来,即使计算机系统200在进入仿真无电状态G3’/G3”后,仍然能够在需要工作时(例如接收到网络唤醒事件)实时醒来。
请注意,上述的唤醒事件WE1可来自一网络卡、一键盘等内部的唤醒装置,而在这些装置没有供电的情况下,则必须通过外部的唤醒装置(例如一电源按钮)来触发此唤醒事件WE1。此外,上述的输出唤醒事件WE2对应至唤醒事件WE1(例如网络唤醒事件,wake-on-LAN event),其可由延迟唤醒事件WE1来产生之,或者可根据唤醒事件WE1来重新发送另一唤醒事件,然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请再注意,上述的供电启动信号PS_ON#为接收来自主机板260的信号以控制是否要启动供电,举例而言,当供电启动信号PS_ON#为低逻辑电平时,代表要启动供电;而当供电启动信号PS_ON#为高逻辑电平时,则表示不启动供电。
接下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控制电路220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切换待命电源VSB以及如何切换电源模式。
于第一种情况下,该待机/关机状态为待机状态S3,且计算机系统200需具备唤醒功能。则当计算机系统200在正常工作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先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待机状态S3,接着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250,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待机状态S3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而当计算机系统20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250,并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仿真无电状态G3’回到待机状态S3,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
于第二种情况下,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休眠状态S4与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且计算机系统200需具备唤醒功能。则当计算机系统200在正常工作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先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电源状态S4/S5,接着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存储器装置23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电源状态S4/S5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而当计算机系统20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存储器装置23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并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仿真无电状态G3”回到电源状态S4/S5,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
于第三种情况下,该待机/关机状态为待机状态S3,且计算机系统200无需具备唤醒功能。则当计算机系统200在正常工作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先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待机状态S3,接着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待机状态S3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而当计算机系统20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并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仿真无电状态G3’回到待机状态S3,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第三种情况下,计算机系统200内部的唤醒装置24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是没有供电,因此,只能够通过外部的唤醒装置(例如一电源按钮)来触发此唤醒事件。
于第四种情况下,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休眠状态S4与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且计算机系统200无需具备唤醒功能。则当计算机系统200在正常工作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先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电源状态S4/S5,接着停止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此时计算机系统200已由电源状态S4/S5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而当计算机系统20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220会恢复输出待命电源VSB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存储器装置230、唤醒装置2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250,并控制计算机系统200由仿真无电状态G3”回到电源状态S4/S5,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于此种情况下,模拟无电状态G3”可将所有的待命电源VSB关闭而仅提供电池电源VBAT,此时模拟无电状态G3”可视为与无电状态G3完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第四种情况下,计算机系统200内部的唤醒装置240在仿真无电状态G3”下是没有供电,因此,只能够通过外部的唤醒装置(例如一电源按钮)来触发此唤醒事件。
请注意,上述的实施例仅为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例子,而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切换控制电路220可依照不同的设计需求、不同的情况来决定需要停止供应待命电源VSB的电子元件的种类以及数量。此外,上述的计算机系统200可为一桌上型计算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含有(但不局限于)一电源供应电路510、一电源转换电路570、一切换控制电路520以及多个电子元件530~550。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一存储器装置530、一唤醒装置540(例如网络卡、键盘或者红外线遥控器等具备唤醒功能的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550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源供应电路510用来根据第一输入电源PAC来提供第二输入电源PDC,其中第一输入电源PAC可为来自插座所提供的110/220伏特的交流电,而第二输入电源PDC可为19~24伏特的直流电。此外,电源转换电路570、切换控制电路520、存储器装置530、唤醒装置5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550皆是设置于一主机板560上。其中,电源转换电路570耦接于电源供应电路510与存储器装置530、唤醒装置540、其它电子元件550之间,用来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至少一主电源VCC以及一待命电源VSB。于本实施例中,待命电源VSB包含多个待命电压电平VSB1、VSB2、VSB3,分别用来供电给存储器装置530、唤醒装置54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550,然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
请继续参考图5,切换控制电路520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570。当计算机系统500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0)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切换控制电路520会控制计算机系统500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并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停止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包含VSB1、VSB2、VSB3)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此时计算机系统500已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以G3’或者G3”来表示之);而当计算机系统500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切换控制电路520会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继续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包含VSB1、VSB2、VSB3),并控制计算机系统500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亦即G3’→S3→S0或者G3”→S4/S5→S0)。
请注意,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500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如电源状态G3’/G3”)之下所转换的待命电压电平的个数少于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500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如电源状态S3、S4、S5)之下所转换的待命电压电平的个数。举例而言,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500处于电源状态S3之下所转换的待命电压电平包含有VSB1(供电给存储器装置530)、VSB2(供电给唤醒装置540)、VSB3(供电给其它电子元件550)(总共包含3个待命电压电平),而待命电源VSB在计算机系统500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转换的待命电压电平仅包含VSB1、VSB2(总共为2个待命电压电平),因此,若控制计算机系统500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再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可大幅节省计算机系统500于该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
请参考图6,图6为图5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电路520是应用于计算机系统5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0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切换控制电路520包含(但不局限于)检测单元610、时序控制单元620、电源切换单元630以及模式切换单元640。图6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架构是与图3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220类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图6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电源切换单元630在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时,会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停止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包含VSB1、VSB2、VSB3)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
简言之,当切换控制电路520在计算机系统5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S0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CM1时,会先送出模式切换控制信号SC2来控制计算机系统500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接着送出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停止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此时计算机系统500已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亦即S0→S3→G3’或者S0→S4/S5→G3”),如此一来,可节省计算机系统500于该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
请参考图7,图7为图5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另一范例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电路520是应用于计算机系统500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G3’/G3”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切换控制电路520包含(但不局限于)检测单元710、时序控制单元720、电源切换单元730以及模式切换单元740。图7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架构是与图4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220类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切换控制电路520的电源切换单元730在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时,会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继续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包含VSB1、VSB2、VSB3)。
简言之,当切换控制电路520在计算机系统500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G3’/G3”时接收到唤醒事件WE1,会先暂时保留供电启动信号PS_ON#并产生电源切换控制信号SC1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570继续将第二输入电源PDC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接着输出供电启动信号PS_ON#以及输出唤醒事件WE2来控制计算机系统500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亦即G3’→S3→S0或者G3”→S4/S5→S0),如此一来,即使计算机系统500在进入仿真无电状态G3’/G3”后,仍然能够在需要工作时(例如接收到网络唤醒事件)实时醒来。
请注意,上述的计算机系统500可为一膝上型计算机或者一笔记本型计算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请再注意,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作为本发明的范例说明,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亦可采用其它电路架构来实践切换控制电路220、520,此亦隶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请参考图8A,图8A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请注意,假若可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则下列步骤并非限定要依据图8A所示的顺序来执行。该方法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
步骤802:开始。
步骤804:计算机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步骤806:在计算机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当检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时,执行步骤808;否则,回到步骤804。
步骤808:于检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时,发送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810:于接收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计算机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进入待机/关机状态。
步骤812:发送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814:于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停止输出待命电源给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
步骤816:此时计算机系统是由待机/关机状态进入模拟无电状态。
关于图8A所示的各步骤请搭配图2以及图3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各元件如何运作,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步骤806是由检测单元310所执行之,步骤808、812是由时序控制单元320所执行之,步骤810是由模式切换单元340所执行之,而步骤814则是由电源切换单元330所执行之。
请参考图8B,图8B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如图8B所示,其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
步骤852:开始。
步骤854:计算机系统进入仿真无电状态。
步骤856:于计算机系统进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唤醒事件。当检测接收到唤醒事件时,执行步骤858;否则,回到步骤854。
步骤858:于检测接收到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860:于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恢复输出待命电源给多个电子元件。
步骤862:于恢复输出待命电源至该多个电子元件之后,输出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输出唤醒事件。
步骤864:于接收到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计算机系统由仿真无电状态回到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关于图8B所示的各步骤请搭配图2以及图4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各元件如何运作,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步骤856是由检测单元410所执行之,步骤858、862是由时序控制单元420所执行之,步骤860是由电源切换单元430所执行之,而步骤864则是由模式切换单元440所执行之。值得注意的是,图8A为针对计算机系统200如何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G3”的相关步骤,而图8B则为计算机系统200如何由仿真无电状态G3’/G3”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的相关步骤。
请参考图9A,图9A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
步骤802:开始。
步骤804:计算机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步骤806:在计算机系统处于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当检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时,执行步骤808;否则,回到步骤804。
步骤808:于检测接收到待机/关机指令时,发送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810:于接收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计算机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进入待机/关机状态。
步骤812:发送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914:于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停止将输入电源转换成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
步骤816:此时计算机系统是由待机/关机状态再进入模拟无电状态。
请注意,图9A所示的各步骤是与图8A所示的各步骤类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图9A中是以步骤914来取代图8A中的步骤814。关于图9A所示的各步骤请搭配图5以及图6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各元件如何运作,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步骤806是由检测单元610所执行之,步骤808、812是由时序控制单元620所执行之,步骤810是由模式切换单元640所执行之,而步骤814则是由电源切换单元630所执行之。
请参考图9B,图9B为本发明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的另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步骤:
步骤852:开始。
步骤854:计算机系统进入仿真无电状态。
步骤856:于计算机系统进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唤醒事件。当检测接收到唤醒事件时,执行步骤858;否则,回到步骤854。
步骤858:于检测接收到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步骤960:于接收到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继续将输入电源转换成多个待命电压电平。
步骤862:于继续将输入电源转换成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之后,输出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输出唤醒事件。
步骤864:于接收到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计算机系统由仿真无电状态回到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请注意,图9B所示的各步骤是与图8B所示的各步骤类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图9B中是以步骤960来取代图8B中的步骤860。关于图9B所示的各步骤请搭配图5以及图7所示的各元件,即可了解各元件如何运作,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步骤856是由检测单元710所执行之,步骤858、862是由时序控制单元720所执行之,步骤960是由电源切换单元730所执行之,而步骤864则是由模式切换单元740所执行之。值得注意的是,图9A为针对计算机系统500如何由正常工作状态S0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G3”的相关步骤,而图9B则为计算机系统200如何由仿真无电状态G3’/G3”回到正常工作状态S0的相关步骤。
请注意,上述的例子仅为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图8A、图8B、图9A以及图9B中的各流程的步骤可再增加其它的中间步骤或者可将数个步骤合并成单一步骤,以做适当的变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范畴。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例如电源状态S3、S4、S5)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当计算机系统进入待机/关机状态时,可停止供应一部分(或全部)电子元件的待命电源VSB,并进入模拟无电状态G3’/G3”,而在有工作需求时(例如接收到唤醒事件)可及时从模拟无电状态回到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以期达到最佳的省电效果。再者,本发明所揭露的切换控制电路220、520实作简单且本身并不耗电,对于成本以及功率消耗上的控管都很不错。此外,本发明所揭露的省电机制的应用范围广泛,其是可适用于一桌上型计算机、一膝上型计算机、一笔记本型计算机或者其它类型的计算机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包含有:
多个电子元件;以及
一切换控制电路,耦接于该多个电子元件,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并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是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其中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少于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还用来: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待机状态(S3),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状态,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休眠状态(S4)与一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是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待机状态(S3),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状态,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是由该待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休眠状态(S4)与一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此时该计算机系统是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包含有:
一检测单元,用来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唤醒事件;
一时序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检测单元,用来于该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该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一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一电源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其中该时序控制单元于该电源切换单元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至该多个电子元件之后,会输出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对应该唤醒事件的一输出唤醒事件;以及
一模式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该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包含有:
一检测单元,用来在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
一时序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检测单元,用来于该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产生一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一模式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其中该时序控制单元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之后,会发送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以及
一电源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其中于该电源切换单元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之后,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
9.一种可节省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包含有:
一电源转换电路,用来将一输入电源转换成一主电源以及包含多个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
多个电子元件,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该多个电子元件的供应电压是汲取自该主电源及该待命电源;以及
一切换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此时该计算机系统是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还用来: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待机状态(S3),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准,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休眠状态(S4)与一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准,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该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待机状态(S3),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准,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为一休眠状态(S4)与一关机状态(S5)其中之一,该多个电子元件包含一存储器装置、一唤醒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以及该切换控制电路用来: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准,此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以及
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供电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该存储器装置以及其它电子元件的待命电压,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包含有:
一检测单元,用来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唤醒事件;
一时序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检测单元,用来于该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该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一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一电源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其中该时序控制单元于该电源转换电路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之后,会输出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对应该唤醒事件的一输出唤醒事件;以及
一模式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该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切换控制电路包含有:
一检测单元,用来在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
一时序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检测单元,用来于该检测单元检测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产生一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一模式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其中该时序控制单元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之后,会发送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以及
一电源切换单元,耦接于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其中于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之后,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
17.一种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该方法包含有: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以及
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其中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
其中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仿真无电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少于该待命电源于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待机/关机状态之下所供电的电子元件的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以及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该唤醒事件时,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的步骤以及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含有:
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唤醒事件;
于检测接收到该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一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
于恢复输出该待命电源至该多个电子元件之后,输出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对应该唤醒事件的一输出唤醒事件;以及
于接收到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该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的步骤以及停止输出包含至少一待命电压电平的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的步骤包含有:
在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
于检测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产生一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于接收到该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
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之后,会发送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以及
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停止输出该待命电源给该多个电子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元件,其中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包含一待机状态、一休眠状态以及一关机状态其中之一。
22.一种可节省一计算机系统于待机/关机状态的功率消耗的方法,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包含多个电子元件,且该多个电子元件的供应电压是汲取自一主电源以及包含多个待命电压电平的一待命电源,该方法包含有: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一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一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以及
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一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其中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一模拟无电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一唤醒事件时,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以及
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仿真无电状态下收到该唤醒事件时,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的步骤以及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包含有:
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仿真无电状态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唤醒事件;
于检测接收到该唤醒事件时,暂时保留一供电启动信号,并产生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
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继续将一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
于继续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之后,输出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对应该唤醒事件的一输出唤醒事件;以及
于接收到该供电启动信号以及该输出唤醒事件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仿真无电状态回到该待机/关机状态,再回到该正常工作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计算机系统在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一待机/关机状态的步骤以及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的步骤包含有:
在该计算机系统处于该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是否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
于检测接收到该待机/关机指令时,产生一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于接收到该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时,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由该正常工作状态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
于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待机/关机状态之后,会发送一电源切换控制信号;以及
于接收到该电源切换控制信号时,停止将该输入电源转换成该多个待命电压电平中的至少一部分待命电压电平,其中该计算机系统由该待机/关机状态进入该模拟无电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待机/关机状态包含一待机状态、一休眠状态以及一关机状态其中之一。
CN2009101453421A 2009-06-03 2009-06-03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Active CN101907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53421A CN101907918B (zh) 2009-06-03 2009-06-03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53421A CN101907918B (zh) 2009-06-03 2009-06-03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918A true CN101907918A (zh) 2010-12-08
CN101907918B CN101907918B (zh) 2012-06-27

Family

ID=4326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3421A Active CN101907918B (zh) 2009-06-03 2009-06-03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791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13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快速启动方法、快速启动系统及启动系统
WO2012126345A1 (zh) * 2011-03-23 2012-09-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启动方法、启动装置、状态转换方法和状态转换装置
CN10281000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状态转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
CN10410232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器控制电路
CN104281497A (zh) * 2013-07-08 2015-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0174965B2 (en) 2015-03-02 2019-01-08 Xiaomi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witching state
CN109752996A (zh) * 2018-12-28 2019-05-14 杭州云动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Box功耗管理方法
CN111224657A (zh) * 2019-12-25 2020-06-02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usb端口的电源切换电路
CN114967552A (zh) * 2022-05-25 2022-08-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功耗与性能的车辆运行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461C (zh) * 1999-07-30 2007-01-03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电脑系统状态挂起的方法
CN2779456Y (zh) * 2005-01-20 2006-05-1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减少关机功耗的电源控制装置
CN1747302A (zh) * 2005-08-30 2006-03-15 陈俊峰 一种独立式待机电路及其电源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2650B2 (en) 2011-03-23 2018-08-07 Lenovo (Beijing) Co., Ltd. Computer startup method, startup apparatus, state transition method and state transition apparatus
WO2012126345A1 (zh) * 2011-03-23 2012-09-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启动方法、启动装置、状态转换方法和状态转换装置
CN10269313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快速启动方法、快速启动系统及启动系统
CN102693136B (zh) * 2011-03-23 2016-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的快速启动方法、快速启动系统及启动系统
CN10281000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状态转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
CN102810007B (zh) * 2011-05-31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状态转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
CN104102325B (zh) * 2013-04-02 2018-05-15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器控制电路
CN10410232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器控制电路
CN104281497A (zh) * 2013-07-08 2015-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81497B (zh) * 2013-07-08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0174965B2 (en) 2015-03-02 2019-01-08 Xiaomi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witching state
CN109752996A (zh) * 2018-12-28 2019-05-14 杭州云动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Box功耗管理方法
CN111224657A (zh) * 2019-12-25 2020-06-02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usb端口的电源切换电路
CN114967552A (zh) * 2022-05-25 2022-08-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功耗与性能的车辆运行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918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7918B (zh)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TWI417710B (zh) 可節省待機/關機狀態之功率消耗的電腦系統及其相關方法
US5535401A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ow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for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object-oriented program design
CN101859173B (zh) 待机休眠状态下的计算机主机板的节电装置及其主机板
CA2187501C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ower management events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1198923B (zh) 通过空闲同步降低计算系统功率
EP141638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state data of a personal computer in a standby state in the event of an ac power failure
Suleiman et al. 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aling (DVFS) for microprocessors power and energy reduction
JP3974510B2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150567U (ja) コンピューターマザーボードのシャットダウン時の電力消費を減少させる電子装置
WO201111848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電源制御回路
TWI574148B (zh) 嵌入式控制器及其省電控制方法
CN103838349A (zh) 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147652A (zh) 关机节能系统及关机节能方法
CN201867678U (zh) 在休眠下可降低耗电量的计算机主机板
CN101661326B (zh) 图像处理模块、可省电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省电方法
US8181053B2 (en) Power saving device and all-in-one PC having the same for controlling standby power to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US20110246795A1 (en) Power supply sytem for computer
CN101208647A (zh) 计算机易失性存储器电源后备系统
CN101388565A (zh) 低功耗待机电路及待机控制方法
CN201054087Y (zh) 电源系统
CN201607688U (zh) 计算机省电设备和计算机省电系统
CN213043666U (zh) 低功耗待机电子设备
Co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ersonal computers
CN2909368Y (zh) 个人电脑的电源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