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9795B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9795B
CN104279795B CN201410523158.7A CN201410523158A CN104279795B CN 104279795 B CN104279795 B CN 104279795B CN 201410523158 A CN201410523158 A CN 201410523158A CN 104279795 B CN104279795 B CN 104279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tube
stream
bourdo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31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9795A (zh
Inventor
余立明
阮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231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9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9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9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存在下部冷媒比上部冷媒少而导致下部热交换能力比上部热交换能力弱的技术问题。在制热工况下,冷媒由引流管的下端进入笛形管内部,再由上至下进入各个支管并进入对应流路。在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位于下部的流路会进入较多的高温气态冷媒,下部流路的换热效果会得到改善。对于贯流风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量分布不均匀,其下部风量偏大,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会使上部与下部的出风温度较为均匀,提高用户舒适感。还有,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折弯笛形管以改变流路方向而引起弯折操作困难及笛形管折弯会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存在出风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例如,对于贯流风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在制热工况且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在换热器上,位于下部流路中的气态冷媒相比于位于上部流路中的气态冷媒更少,压力也较低。通常地,贯流风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量分布不均匀,其下部风量偏大,这将使下部出风温度较低,用户容易产生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存在下部冷媒比上部冷媒少而导致下部热交换能力比上部热交换能力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翅片、穿插在所有所述翅片上且具有两个端口的若干U型管及若干跨接弯管,所有所述U型管的端口均朝向该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跨接弯管与所述U型管匹配连接形成若干由上至下分布且供冷媒流通的多个流路;每一所述流路中的其中一个所述U型管的端口形成该流路的入口,且该流路中的另外一个所述U型管的端口形成该流路的出口,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在制热工况下将冷媒分配进入各个所述流路的分流组件及用于在制热工况下汇集各个所述流路中的冷媒的分配器,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笛形管、支管及引流管,若干所述支管沿所述笛形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且与该笛形管相连通,所述笛形管的相对两端均密封,所述引流管由所述笛形管的下端伸入该笛形管,所述引流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笛形管的外侧,所述引流管的出口高于所有所述支管与所述笛形管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分配器具有一个总管及与该总管相连通的若干分管,由上至下分布在所述笛形管上的所述支管由上至下依序与所述流路的入口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分管与所述流路的出口一一对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笛形管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管体、用于密封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及用于密封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引流管由所述第二端盖伸入所述管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及所述引流管均为铜制件,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引流管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流路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分为靠近进风侧的外侧U型管及靠近出风侧的内侧U型管,所有所述外侧U型管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外侧U型管组,所有所述内侧U型管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内侧U型管组,所述外侧U型管组与所述内侧U型管组相叠。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U型管的数量为15,所述外侧U型管的数量为17,所述笛形管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分管的数量均为4,所述流路的数量为4,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均为8。
进一步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匹配连接有7个所述跨接弯管;所述内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之间空置有能穿插一个所述U型管的位置;所述外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端口B8、端口B9及端口B10;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10相连接,所述端口B9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U型管的数量与所述外侧U型管的数量均为18,所述笛形管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分管的数量均为5,所述流路的数量为5,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分别为8、7、7、7、7。
进一步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匹配连接有6个跨接弯管;所述内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外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及端口B8;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所述的换热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若干U型管穿插在若干并排的翅片上,跨接弯管与U型管匹配连接形成若干上下分布的流路,每一流路的入口与分流组件中的笛形管相连通,流路的出口与分配器的分管相连通。在制热工况下,冷媒由引流管的下端进入笛形管内部,再由上至下进入各个支管并进入对应流路。在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位于下部的流路会进入较多的高温气态冷媒,下部流路的换热效果会得到改善。对于贯流风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量分布不均匀,其下部风量偏大,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会使上部与下部的出风温度较为均匀,提高用户舒适感。还有,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折弯笛形管以改变流路方向而引起弯折操作困难及笛形管折弯会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图1的换热器中应用的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流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00,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翅片10、穿插在所有所述翅片10上且具有两个端口的若干U型管(21、22)及若干跨接弯管30,所有所述U型管(21、22)的端口均朝向该换热器100的同一侧,所述跨接弯管30与所述U型管(21、22)匹配连接形成若干由上至下分布且供冷媒流通的多个流路41(42、43、44);每一所述流路41(42、43、44)中的其中一个所述U型管22的端口形成该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且该流路中的另外一个所述U型管21的端口形成该流路的出口412(422、432、442),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用于在制热工况下将冷媒分配进入各个所述流路41(42、43、44)的分流组件50及用于在制热工况下汇集各个所述流路41(42、43、44)中的冷媒的分配器60,所述分流组件50包括笛形管51、支管52及引流管53,若干所述支管52沿所述笛形管5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与该笛形管51相连通,所述笛形管51的相对两端均密封,所述引流管53由所述笛形管51的下端伸入该笛形管51,所述引流管53的入口531位于所述笛形管51的外侧,所述引流管53的出口532高于所有所述支管52与所述笛形管51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分配器60具有一个总管61及与该总管61相连通的若干分管62,由上至下分布在所述笛形管51上的所述支管52由上至下依序与所述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分管62与所述流路41(42、43、44)的出口412(422、432、442)一一对应相连通。
在分流组件50上,笛形管51与引流管53均呈直管状,引流管53的管径比笛形管51的管径小,引流管53穿设在笛形管51中。支管52大致均匀分布在笛形管51的长度方向上,且支管52设置在笛形管51的同一侧上,该结构紧凑且便于与U型管装配。U型管(21、22)与跨接弯管30匹配连接形成若干个蛇形的流路。各个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均在内侧U型管22上的端口形成,而流路41(42、43、44)的出口412(422、432、442)均在外侧U型管21上的端口形成。笛形管51上的支管52的数量、分配器60上的分管62的数量、流路41(42、43、44)的数量三者相等。支管52可以为各种弯折状并与各个流路的入口相连通,分配器60上的分管62可以为各种弯折状并与各个流路的出口相连通,以进行流路的均匀划分,实现冷媒的均匀分布在上下方向各个流路中。其中,由上至下分布在笛形管51上的支管52由上至下依序与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一一对应相连通,该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用较少管材即可实现上部与下部出风温度的均匀化,而且占用空间小,让结构紧凑。在制热工况中,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由引流管53进入笛形管51后,由上至下分流进入各个支管52,再进入对应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冷媒进入流路并冷凝放热,冷媒逐渐由变气态成液态,通过流路41(42、43、44)的出口412(422、432、442)流出,再由分配器60汇集。在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位于下部的流路41会进入较多的高温气态冷媒,下部流路41的换热效果会得到改善。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00为管翅式换热器。可以理解地,换热器100可以为平行流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或者其他类型换热器。
若干U型管(21、22)穿插在若干并排的翅片10上,跨接弯管30与U型管(21、22)匹配连接形成若干上下分布的流路41(42、43、44),每一流路41(42、43、44)的入口411(421、431、441)与分流组件50中的笛形管51相连通,流路41(42、43、44)的出口412(422、432、442)与分配器60的分管62相连通。在制热工况下,冷媒由引流管53的下端进入笛形管51内部,再由上至下进入各个支管52并进入对应流路41(42、43、44)。在冷媒量不够充分的情况,位于下部的流路41会进入较多的高温气态冷媒,下部流路41的换热效果会得到改善。对于贯流风轮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量分布不均匀,其下部风量偏大,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100会使上部与下部的出风温度较为均匀,提高用户的舒适感。还有,避免如现有技术中通过折弯笛形管以改变流路方向而引起弯折操作困难及笛形管折弯会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笛形管51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管体511、用于密封所述管体511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512及用于密封所述管体511的第二端的第二端盖513,所述引流管53由所述第二端盖513伸入所述管体511的内部。该结构容易加工与装配,而且连接牢固,让换热器100更耐用。可以理解地,管体511与第一端盖512为一体成型结构。引流管53的出口开设在引流管53的侧管壁上,且该出口朝向靠近支管52的一侧,有利于冷媒在笛形管51中的流动,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热交换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511、所述第一端盖512、所述第二端盖513及所述引流管53均为铜制件,所述管体511与所述第一端盖512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管体511与所述第二端盖513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端盖513与所述引流管53之间为焊接连接。该结构容易加工与装配,而且连接牢固,让换热器100更耐用。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流路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该结构有利于换热效果尽可能均匀化,配合风机组件,实现更舒适的送风,让出风温度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分为靠近进风侧的外侧U型管21及靠近出风侧的内侧U型管22,所有所述外侧U型管21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外侧U型管组,所有所述内侧U型管22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内侧U型管组,所述外侧U型管组与所述内侧U型管组相叠。该方案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换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U型管22的数量为15,所述外侧U型管21的数量为17,所述笛形管51的所述支管52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60的所述分管62的数量均为4,所述流路的数量为4,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44、43、42、41)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均为8。
进一步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41匹配连接有7个所述跨接弯管30;所述内侧U型管22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之间空置有能穿插一个所述U型管的位置;所述外侧U型管21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端口B8、端口B9及端口B10;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51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52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10相连接,所述端口B9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60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62相连接。至此,形成一个供冷媒流通的流路41,可以理解地,其他流路具有类似的结构。
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内侧U型管22的数量与所述外侧U型管21的数量均为18,所述笛形管51的所述支管52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60的所述分管62的数量均为5,所述流路的数量为5,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45、44、43、42、41)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分别为8、7、7、7、7。
进一步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41匹配连接有6个跨接弯管30;所述内侧U型管22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外侧U型管21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及端口B8;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51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52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60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62相连接。至此,形成一个供冷媒流通的流路41,可以理解地,其他流路具有类似的结构。
可以理解地,依据需要,配置若干内侧U型管22与若干外侧U型管21,笛形管51上的支管52的数量及分配器60的所述分管62的数量相等,再匹配连接跨接弯管30,即可形成若干由上至下分布的若干流路。
请参阅图1、图2、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所述的换热器100。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进风侧的后壳体72、具有出风侧的前壳体71、安装在前壳体71内部的风机组件80,换热器100安装在后壳体72内部。在后壳体72与前壳体71对接安装后,换热器100位于风机组件80与进风侧之间的位置上。换热器100的横截面呈V字型,有效地对大范围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翅片、穿插在所有所述翅片上且具有两个端口的若干U型管及若干跨接弯管,所有所述U型管的端口均朝向该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跨接弯管与所述U型管匹配连接形成若干由上至下分布且供冷媒流通的多个流路;每一所述流路中的其中一个所述U型管的端口形成该流路的入口,且该流路中的另外一个所述U型管的端口形成该流路的出口,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在制热工况下将冷媒分配进入各个所述流路的分流组件及用于在制热工况下汇集各个所述流路中的冷媒的分配器,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笛形管、支管及引流管,若干所述支管沿所述笛形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且与该笛形管相连通,所述笛形管的相对两端均密封,所述引流管由所述笛形管的下端伸入该笛形管,所述引流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笛形管的外侧,所述引流管的出口高于所有所述支管与所述笛形管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分配器具有一个总管及与该总管相连通的若干分管,由上至下分布在所述笛形管上的所述支管由上至下依序与所述流路的入口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分管与所述流路的出口一一对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笛形管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管体、用于密封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及用于密封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引流管由所述第二端盖伸入所述管体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及所述引流管均为铜制件,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引流管之间为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流路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分为靠近进风侧的外侧U型管及靠近出风侧的内侧U型管,所有所述外侧U型管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外侧U型管组,所有所述内侧U型管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且形成内侧U型管组,所述外侧U型管组与所述内侧U型管组相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U型管的数量为15,所述外侧U型管的数量为17,所述笛形管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分管的数量均为4,所述流路的数量为4,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均为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匹配连接有7个所述跨接弯管;所述内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之间空置有能穿插一个所述U型管的位置;所述外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端口B8、端口B9及端口B10;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10相连接,所述端口B9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U型管的数量与所述外侧U型管的数量均为18,所述笛形管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及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分管的数量均为5,所述流路的数量为5,在由上至下的各个流路中具有冷媒流过的所述U型管的数量分别为8、7、7、7、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流路匹配连接有6个跨接弯管;所述内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A1、端口A2、端口A3、端口A4、端口A5及端口A6;所述外侧U型管的端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端口B1、端口B2、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端口B7及端口B8;所述端口A1与位于所述笛形管上的最下方的所述支管相连接,所述端口A2与所述端口A3相连接,所述端口A4与所述端口A5相连接,所述端口A6与所述端口B8相连接,所述端口B7与所述端口B6相连接,所述端口B5与所述端口B4相连接,所述端口B3与所述端口B2相连接,所述端口B1与所述分配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分管相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1410523158.7A 2014-09-30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Active CN104279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3158.7A CN104279795B (zh) 2014-09-30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3158.7A CN104279795B (zh) 2014-09-30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9795A CN104279795A (zh) 2015-01-14
CN104279795B true CN104279795B (zh) 2017-01-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3126B (zh) 换热器
WO2017114107A1 (zh)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24594A (zh) 蛇形管式换热器
CN106440883A (zh) 卧式管壳式换热器
CN107830658A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4279795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103277942A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3471440B (zh) 管翅式换热器及其组件
CN20417696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203310165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5843132U (zh) 换热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347904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6159690U (zh) 换热器
CN101738012A (zh) 一种双排管路空调换热器
CN107843029A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619629U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CN209484900U (zh) 一种换热器管路、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
WO2021057916A1 (zh) 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207438948U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724474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
CN104279795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JP2014052091A5 (zh)
CN206832092U (zh) 一种两用套管式热交换器
CN205717911U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101782334A (zh) 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