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5573A -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5573A
CN104275573A CN201310282458.6A CN201310282458A CN104275573A CN 104275573 A CN104275573 A CN 104275573A CN 201310282458 A CN201310282458 A CN 201310282458A CN 104275573 A CN104275573 A CN 104275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temperature
canning tube
location division
sensitive 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2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
林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2824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5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53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aligning cylindrical work; Clamping devices therefor
    • B23K37/0533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aligning cylindrical work; Clamping devices therefor external pipe alignment 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配合将管路件夹持住,同时将感温包套管套设在第三夹持部中,此时管路件与感温包套管相对不动,且无间隙配合。本发明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焊接时,定位准确,焊接牢固,降低人员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系统中,感温包套管的焊接由人手持铁杆,将感温包套管靠近管路件,由第二方人员焊接完成。该种生产方式要两个人(一个人操作焊枪,一个人通过铁杆扶住感温包套管),依靠人手工定位,故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人工定位感温包套管时,可能会围绕管路件旋转,造成定位不准确;二是焊接过程中由于手的抖动,使铁杆与管路件之间相对运动,造成焊料在冷却过程中出现裂痕,造成焊接不牢;三是这种焊接方式焊接与定位感温包套管需要两个操作人员,人员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定位准确,焊接牢固,降低人员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轴、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手柄部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轴套;
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手柄部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轴套配合的第二轴套;
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用于套设感温包套管的第三夹持部;
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轴上,使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处于夹紧状态;
所述第一定位部上的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的第二轴套轴心对齐,通过所述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连接。
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凹槽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凹槽朝向彼此设置。
较优地,所述第三定位部还包括用于限位感温包套管的台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持部呈半圆状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所述感温包套管的内径。
较优地,所述第三夹持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还涉及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
将所述感温包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夹持部中;
人手捏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张力,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张开;
所述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张开后,夹持在管路件上,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管路件齿合固定,所述感温包套管与所述管路件紧靠在一起;
利用焊接装置将所述感温包套管与所述管路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焊接完成后,人手捏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张力,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张开;
沿所述感温包套管焊接端的反方向抽动,使所述第三夹持部从所述感温包套管中抽出,同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管路件上抽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配合将管路件夹持住,同时将感温包套管套设在第三夹持部中,此时管路件与感温包套管相对不动,且无间隙配合。焊接时,定位准确,焊接牢固,降低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与工件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与工件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
10第一定位部;20第二定位部;30第三定位部;40轴;
50弹性部件;60管路件;70感温包套管;11第一夹持部;
12第一支撑架;121第一轴套;13第一手柄部;21第二夹持部;
22第二支撑架;221第二轴套;23第二手柄部;31第三夹持部;
32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10、第二定位部20、第三定位部30、轴40、弹性部件50;
第一定位部10包括第一夹持部11、第一手柄部13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一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2上设有第一轴套121;
第二定位部20包括第二夹持部21、第二手柄部23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二支撑架22,第二支撑架22上设有与第一轴套121配合的第二轴套221;
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均设有凹槽,第一夹持部的凹槽与第二夹持部的凹槽朝向彼此设置。
第三定位部30包括用于套设感温包套管的第三夹持部31;
第一定位部10与第二定位部20通过第一支撑架12上的第一轴套1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的第二轴套221轴心对齐,弹性部件50套设在轴40上并插入轴心对齐的第一轴套121和第二轴套221中;
第三定位部30与第二定位部20固定连接。
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三定位部30还包括用于限位感温包套管的台阶部32。
优选地,弹性部件50为弹簧。
优选地,第三定位部30与第二定位部20通过焊接连接。
使用上述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时:
将感温包套管70套设在第三夹持部31中,并通过台阶部32将感温包套管70限位。
人手捏第一手柄部13和第二手柄部23,克服弹性部件50的张力,使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
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后,夹持在管路件60上,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与管路件60齿合固定,此时感温包套管70与管路件60紧靠在一起;
如图2所示,利用焊接装置将感温包套管70与管路件60焊接在一起。
将感温包套管70与管路件60之间的手扶方式改为同时将管路件60与感温包套管70夹持住,使之相对不动,解决两者之间的定位不准确,存在相对运动造成焊接不牢固,且需要两个操作人员,人员成本高的问题。而通过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中的弹簧,使定位装置紧紧夹住管路件,同时感温套管通过定位装置中的第三夹持部固定,与管路件无间隙配合,使感温包套管与管路件焊接牢固。
焊接完成后:
人手捏第一手柄部13和第二手柄部23,克服弹性部件50的张力,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
沿感温包套管70焊接端的反方向抽动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使第三夹持部31从感温包套管70中抽出,同时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从管路件60上抽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4至图6,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的第三定位部30包括用于套设感温包套管的第三夹持部31,第三夹持部31呈半圆状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感温包套管70的内径。优选地,第三夹持部31由弹性材料构成。其他同实施例一。
使用上述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时:
将感温包套管70套设在第三夹持部31中,由于第三夹持部31为弹性材料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感温包套管70的内径,故可以套紧感温包套管70。
人手捏第一手柄部13和第二手柄部23,克服弹性部件50的张力,使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
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后,夹持在管路件60上,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与管路件60齿合固定,此时感温包套管70与管路件60紧靠在一起;
如图5所示,利用焊接装置将感温包套管70与管路件60焊接在一起。
焊接完成后:
人手捏第一手柄部13和第二手柄部23,克服弹性部件50的张力,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张开;
沿感温包套管70焊接端的反方向抽动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使第三夹持部31从感温包套管70中抽出,同时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从管路件60上抽出。
以上实施例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配合将管路件夹持住,同时将感温包套管套设在第三夹持部中,此时管路件与感温包套管相对不动,且无间隙配合。焊接时,定位准确,焊接牢固,降低人员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轴、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手柄部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轴套;
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手柄部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轴套配合的第二轴套;
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用于套设感温包套管的第三夹持部;
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轴上,使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处于夹紧状态;
所述第一定位部上的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的第二轴套轴心对齐,通过所述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凹槽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凹槽朝向彼此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定位部还包括用于限位感温包套管的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夹持部呈半圆状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所述感温包套管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夹持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感温包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夹持部中;
人手捏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张力,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张开;
所述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张开后,夹持在管路件上,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管路件齿合固定,所述感温包套管与所述管路件紧靠在一起;
利用焊接装置将所述感温包套管与所述管路件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焊接完成后,人手捏所述第一手柄部和所述第二手柄部,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张力,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张开;
沿所述感温包套管焊接端的反方向抽动,使所述第三夹持部从所述感温包套管上抽出,同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管路件上抽出。
CN201310282458.6A 2013-07-05 2013-07-05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Pending CN104275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2458.6A CN104275573A (zh) 2013-07-05 2013-07-05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2458.6A CN104275573A (zh) 2013-07-05 2013-07-05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573A true CN104275573A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2458.6A Pending CN104275573A (zh) 2013-07-05 2013-07-05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557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6280A (en) * 1983-09-08 1985-04-17 S S E Pipefittings Limited Pipe clamp
US5895035A (en) * 1997-05-19 1999-04-20 Bley; C. Barton Pipe fitting apparatus
CN201702519U (zh) * 2010-01-28 2011-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焊点保护装置
CN10297496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夹持装置
KR20130068683A (ko) * 2011-12-16 2013-06-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튜브 용접용 클램핑 장치
CN203356940U (zh) * 2013-07-05 2013-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6280A (en) * 1983-09-08 1985-04-17 S S E Pipefittings Limited Pipe clamp
US5895035A (en) * 1997-05-19 1999-04-20 Bley; C. Barton Pipe fitting apparatus
CN201702519U (zh) * 2010-01-28 2011-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焊点保护装置
CN10297496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夹持装置
KR20130068683A (ko) * 2011-12-16 2013-06-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튜브 용접용 클램핑 장치
CN203356940U (zh) * 2013-07-05 2013-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6940U (zh)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CN204195165U (zh) 一种管道快速拼装定位工装找正装置
CN104275573A (zh) 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
CN203330605U (zh) 一种下连接管焊接工装定位装置
CN102581155A (zh) 一种缩管装置
CN205520122U (zh) 一种钢管夹紧装置
CN204267925U (zh) 一种气密检漏用接头
CN203471229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205520231U (zh) 一种适用于长管法兰的焊接夹具
CN205583580U (zh) 一种用于穿线管的固定装置
CN208929546U (zh) 空调配管焊接用工装
CN104723012B (zh) 焊接工装
CN204852718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08313713U (zh) 一种焊接强度检测机构
CN203956394U (zh) 一种直角管件焊接定型卡具
CN203418218U (zh) 换热管与管板深孔焊时换热管外壁的保护工装
CN105666001A (zh) 一种适用于长管法兰的焊接夹具
CN203992969U (zh) 一种焊管用工装
CN206263517U (zh) 一种半卷边结构的焊接工装
CN103372752B (zh) 吸排气管焊接定位装置及吸排气管焊接方法
CN202622241U (zh) 吸排气管焊接定位装置
CN204099780U (zh) 一种车用空调管路结构
CN206329839U (zh) 单耳无极卡箍
CN203203461U (zh) 换热器管路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板式换热器
CN103934337B (zh) 一种锥形换热管弯制的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