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2421A -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2421A
CN104272421A CN201380024628.9A CN201380024628A CN104272421A CN 104272421 A CN104272421 A CN 104272421A CN 201380024628 A CN201380024628 A CN 201380024628A CN 104272421 A CN104272421 A CN 104272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redetermined value
processor
rela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4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2421B (zh
Inventor
J·M·麦考密克
P·W·米尔斯
S·C·施马尔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Corp filed Critical Eat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72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2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2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2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0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8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by changing number of parallel-connected turn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22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for bistable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52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testing correct functioning of a swi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继电器(141;241;341)包括第一端子(A1);第二端子(A2);第三端子(X1);第四端子(X2);可分离触点(10),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电连接;致动器线圈,其包括第一绕组(6)和第二绕组(8;150),第一绕组在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第二绕组在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处理器(142);输出(154);第一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其与该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第一电压;以及第二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其与该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的第二电压。该处理器确定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时可分离触点闭合,并且响应地输出相应的状态给输出。

Description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2年3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609,532的权益,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概念一般涉及电切换设备,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诸如例如飞机继电器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图1示出包括可移动触点4的传统电继电器2,该可移动触点4产生或中断在主端子A1和A2之间的导电路径。端子X1和X2电连接到螺线管致动器线圈6、8。在许多继电器上,致动器线圈具有用于致动诸如10的可分离主触点的闭合并且保持可分离主触点10一起在继电器处于闭合或打开状态的两个独立绕组或分段绕组。对于两个线圈绕组6、8的需求是对最小化需要保持继电器2处于闭合状态的电线圈功率量所期望的结果。
典型通常打开的继电器具有在保持可分离主触点10打开的其电枢机构(未示出)上的弹簧(未示出)。为了启动用于闭合的电枢机构的运动,产生相对大的磁场以提供克服电枢机构惯性的充分的力,并且同样在其螺线管(未示出)的开放气隙中建立足够的通量以产生所需的力。在电枢机构的闭合运动期间,线激励圈绕组6、8两者以产生足够的磁场。在主触点10闭合之后,在螺线管中磁路的磁阻相对很小,并且相对更小的线圈电流需要维持保持主触点10在一起所需的力。在这点上,“节能器”或“恶性”(cut-throat)电路(未示出)可用于将两个线圈绕组6、8中的一个去激励以保存功率并且最小化螺线管的加热。
节能器电路(未示出)通常经由可由与主触点10相同的螺线管机构(未示出)在物理上驱动的辅助继电器触点12(E1-E2)来实现。辅助继电器触点12随着主触点10闭合而同步打开,从而确认电枢机构的完整运动。辅助触点12和对于同步操作所需的校准的添加复杂性使得该配置相对困难并且制造昂贵。
可替代地,节能器电路(未示出)可由计时电路(未示出)实现,该计时电路响应于用于继电器闭合的命令(即在端子X1-X2之间施加的合适电压),仅在与额定电枢机构操作持续时间成比例的预定时间周期内对诸如8的第二线圈绕组发出脉冲。虽然这消除了辅助开关的需求,但是不提供电枢机构已经完全闭合并且正常操作的确认。
在继电器中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该需求和其它需求由公开概念的实施例满足,其中继电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可分离触点,其在该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电连接;致动器线圈,其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第一绕组在该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第二绕组在该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处理器;输出;第一电压感测电路,其与该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第一电压;以及第二电压感测电路,其与该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的第二电压,其中处理器被构造成确定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时可分离触点闭合,并且响应地输出相应状态给输出。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可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获得公开概念的完整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电继电器的框图。
图2是根据公开概念实施例的用于感测在继电器端子上的直流(DC)电压的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3A和3B是用于图2的DC电压感测电路的其它限流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4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感测在继电器端子上的交流(AC)或反向电压的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5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感测直接差分端子电压的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6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间接差分DC端子电压感测的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7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间接差分AC或反向端子电压感测的电路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8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用于主触点(或负载端子)和线圈控制端子的两个端子电压感测电路的继电器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9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用于主触点(或负载端子)和线圈控制端子的两个接地参考端子电压感测电路的继电器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图10是根据公开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用于主触点(或负载端子)和线圈控制端子的两个双输入/双输出端子电压感测电路的继电器的示意形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若干”应指一或大于一(即多个)的整数。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应指:可存储、检索以及处理数据的可编程模拟和/或数字装置;控制器;计算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微型计算机;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主机计算机;小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处理器;或任何合适的处理装置或设备。
如在此使用的,两个或更多部件“连接”或“耦接”到一起的陈述应指部件直接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结合到一起。此外,如在此所使用的,将两个或更多部分“附接”的陈述应指将该部分直接结合到一起。
公开概念结合飞机继电器来描述,虽然公开概念适用于广泛范围的电继电器。
参考图2,通过提供诸如20的电压传感器以便在主触点10或图1的负载端子(A1-A2)和线圈控制端子(X1-X2)处的电压已知,可获得继电器2的控制可优化并且诊断信息。具体地,如果监测在负载端子(A1-A2)处的电压,则可确定触点闭合的计时,并且因此可通过替代机构用于激励两个线圈绕组6、8。例如但不限于,诸如嵌入式微控制器或模拟控制电路的合适处理器可用作主控制器以关闭第二线圈绕组(例如但不限于利用固态功率晶体管;开关;信号继电器)。此外,如果主控制器知道两组端子电压,则通过利用合适的推理逻辑,继电器2的基本诊断和/或健康监测可在连续的基础上执行。例如,如果不存在施加到线圈控制端子(X1-X2)的电压(即打开命令),负载端子(A1-A2)两个都在它们上面具有相等但非零的电压,则这可指示主触点10被焊接并且不能打开。
图2的示例电子电路20可用于感测在两个输入端子22、24两端的电压。该电路20可感测AC和DC电压两者,虽然仅确认正电压。如果在输入端子22、24两端存在适当极化的电压差,则整流二极管26、齐纳二极管28、限流二极管30和光电隔离器34的输入发光二极管(LED)32的串联组合开始导通。二极管26保护光电隔离器的LED 32免于反向电压,并且如果不期望反向电压则可省略。齐纳二极管28设定对于检测所需的最小电压。这可用于避免在输入端子22、24上的寄生电压或噪音的错误检测。
限流二极管30控制电流以使得合适的电流流动,无论输入的端子电压。如果端子电压预期超过二极管的额定反向电压,则二极管30可用多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未示出)来取代。在该情况下,如传统所示的,合适的电压平衡电阻网络(未示出)可平行于串联连接的二极管来使用。光电隔离器34的光电晶体管检测器36输出合适的逻辑输出38给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未示出)以确定可操作地与两个输入端子22、24相关联的系统状态。如果逻辑输出38用于感测交流(AC)电压,则逻辑输出38可适当地过滤或时间平均化,因为否则在输入AC电压的正半周期期间其仅是有效的(即在该示例中为逻辑低)。
图3A和图3B示出分别可替代用于图2的限流二极管30的电阻器40和JFET 42与电阻器44和耗尽型MOSFET 46的合适组合。
图4示出与图2的电路20对应的双极电路50。双极电路50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例外的是正和负两个端子电压都可产生输出逻辑信号52。这允许在输入端子54、56处的AC信号的正和负半周期两者的检测。通过监测电路(未示出)利用输出逻辑信号52的一些合适处理,以便考虑接近AC波形过零点的输出中断。
图5示出用于感测在两个输入端子62、64两端的差分AC或DC电压的另一个电路60。示例电路60具有胜于图2和图4的电路20、50的优点,并且采用相对小的输入端子62、64负载提供给相对高的输入阻抗(即存在相对非常低的泄漏电流)。运算放大器66被配置为公共差分放大器。选择电阻器68、70、72、74以提供放大器级的总体增益(或衰减),以使得适当的电压呈现在用于驱动光电隔离器输入LED 78、80的运算放大器输出76处。运算放大器输出信号82与在输入端子62、64上的差分电压成比例。由于最小电压需要将输入LED 78、80偏置为导通,所以该电路60不提供接近零的输入电压给逻辑输出。该电路60同样可避免在输入端子62、64上的寄生电压或噪音的错误检测。二极管84和86钳位输入电压,并且保护运算放大器66免于相对高的输入电压瞬态。运算放大器66利用用于功率的独立、隔离的电源(未示出);然而,如果诸如60的多个电路用于感测在类似电压电平处的多个其它端子对(未示出),则公共电源(未示出)可用于这些电路。
图6示出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92、94的电路90以检测在主继电器端子(A1-A2)上的电压的存在。该电路90感测关于诸如但不限于飞机底盘(未示出)的公共接地参考96的电压的存在,在该飞机底盘中安装相应的继电器(未示出)。示例电路90利用两个分阻器网络98、100和102、104,以在两个比较器92、94的非反相(+)输入处间接呈现比例缩放电压。通过比较这些电压和预定的电压参考Vref,两个比较器输出106、108中的每一个表示相应的端子输入电压,并且如果相应的端子输入电压高于如由相应的分阻器网络电阻的比率所确定的预定值和预定的电压参考Vref电压,则提供高电平的逻辑信号。示例电路90感测正的DC电压。
可替代地,如果二极管(未示出)在输入处以电阻器98和102串联添加,则可检测到AC电压,并且提供输出信号的处理,如结合图2的电路20在上面讨论的。如同电路20,仅检测到正的半周期电压。如果监测电路(未示出)从底盘参考的电源(未示出)供电,则同一电源可对两个比较器92、94供电。
图7示出可感测AC电压的基于窗口比较器的感测电路110。该电路110类似于图6的电路90而工作,例外的是比较器112、114、116、118被成对配置以当每一个相应的输入端子电压接近零时产生逻辑高的输出120、122。接近零的范围由分阻器网络124、126与128、130的比率来确定,并且电压参考电平Vref_1>0并且Vref_2<0。示例比较器112、114、116、118具有打开的收集器输出以便逻辑或(Logic-OR)它们的输出以实现窗口比较函数。可替代地,每一窗口比较对的两个输出可利用异或(exclusive-OR)分立电子逻辑门(未示出),或主控制器电路(未示出)可生成单个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仅在两个感测输入端子电压不相等时切换状态,如将是如果相应的继电器触点(未示出)打开的情况。如同图6的电路90,主控制器电路(未示出)的电源(未示出)参考底盘接地96。
图2和图4-7的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是感测继电器端子电压的电路非限制示例,虽然可利用广泛范围的合适电压感测电路。图8-10示出包括这些电压感测电路的继电器系统140、240、340的示例。在图8中,继电器141的负载端子(A1-A2)和线圈控制端子(X1-X2)两者通过诸如图5的直接差分端子电压感测电路60的这些电压感测电路中的一个监测。继电器控制器模块142接收电压感测电路20、50或60的逻辑输出144、146,并且使用合适的逻辑(例如不限于如在下面表1中所示的,表1示出仅具有电压感测的诊断)以确定继电器主触点10的状态。术语“V高”指输入的端子电压高于用于该端子的相应合适预定阈值电压,并且术语“V低”指输入的端子电压低于用于该端子的相应合适预定阈值电压。这些相应的合适预定阈值电压可以相同,虽然对于每一个信号的上阈值和下阈值优选允许超范围参数检测。
控制器模块14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处理器,诸如例如但不限于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系统和/或分立模拟部件。控制器模块142通过来自与第二拉入螺线管线圈绕组150串联电连接的合适开关148的输出143的直接控制来实现节能器电路功能。开关148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合适的信号电-机械继电器或诸如晶体管的合适半导体装置。控制器模块142通过合适的通信接口154发送继电器状态信息152给配电单元(PDU)、主控制器或负载管理控制器156(例如用于车辆)。
示例1
当在合适负载电流存在的情况下可分离触点闭合时,负载端子(A1-A2)差分电压可以是约50mV至约175mV,而当可分离触点打开时负载端子A2可以处于约0mV。
表1
在表1和表2中:
VA1-GND是在端子A1处关于接地(例如底盘接地)的电压;
VA2-GND是在端子A2处关于接地(例如底盘接地)的电压;
VA1-A2是在端子A1和A2之间的差分电压;
VX1-GND是在端子X1处关于接地(例如底盘接地)的电压;
VX2-GND是在端子X2处关于接地(例如底盘接地)的电压;
VX1-X2是在端子X1和X2之间的差分电压;
电流(仅表2)是在端子A1和A2之间流动的电流;
低指电压(或电流)低于预期的最小阈值;并且
高指电压(或电流)高于预期的最小阈值。
图9示出其中关于车辆底盘接地96感测的用于继电器241的四个端子电压(A1、A2、X1和X2)的另一个继电器系统240。来自图2、4或5的电压感测电路20、50或60的四个分立逻辑输出242、244、246、248由继电器控制器模块142处理,以与图8的继电器系统140的状态类似方式确定继电器状态。然而应该理解,可取决于特定应用的需求利用直接差分感测和/或接地参考感测的任何合适组合。
图10示出包括继电器341的另一个继电器系统340,在该继电器341中利用图6或图7的双输入/双输出的间接或直接差分端子电压感测电路90或110。双输入差分端子电压感测电路90或110检测关于接地96的差分电压,并且感测电路90或110的每一个的双输出342、344和346、348由继电器控制器模块142处理。
示例2
公开的概念用电压感测电子装置取代继电器辅助电路。在继电器的负载端子(A1-A2)之间的合适低电压允许传统的继电器辅助电路的消除,并且提供状态给PDU、主控制器或负载管理控制器,诸如156,其需要知道功率分布系统的哪个继电器导通。此外,如果端子组X1-X2很高,并且端子组A1-A2很低,则合适的电子装置可用于从拉入线圈转移到保持线圈。这结合了“线圈控制电子装置”或具有辅助开关功能的“恶性电路”功能。这消除了继电器的各种机械调节,并且减少了辅助开关的成本和线圈控制电子装置的成本。
继电器通常使用图1的电路以在拉入和保持线圈之间切换。公开的概念确定何时存在在线圈端子之间的合适高电压(例如但不限于28V),以及在负载端子之间的合适低电压。因此,可消除继电器的辅助电路,这提供了显著的成本和机械调节节约。此外,如果这样做的话,则这两个信号可用于取代控制线圈的图1的电路。例如,如果继电器已经闭合(如由在负载端子A1-A2之间的低电压所确定的)并且线圈电压示出其已经闭合(如由在线圈端子X1-X2之间的高电压所确定的),则继电器控制器模块142(图8-10)可切换到“保持线圈”。
示例3
此外,公开的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和继电器系统140、240、340可利用被构造成感测流过负载端子(A1-A2)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400(在图8-10中以虚线示出),然后继电器可提供如在表2中所示的详细负载管理信息,该表2示出具有电压和电流感测两者的诊断。术语“I高”指感测的电流高于相应合适的预定阈值电流,并且术语“I低”指感测电流低于相应合适的预定阈值电流。这些相应的合适预定阈值电流可以相同,虽然对于每一个信号的上阈值和下阈值优选允许超出范围参数检测。
合适的唯一电流和电压阈值可用于基于可分离触点两端的绝缘和/或污染,建立用于电流和电压的功能健康限制。
表2
示例4
诸如400的电流传感器非限制示例包括用于DC应用的霍尔效应传感器;用于AC负载不平衡和接地故障检测的电流变压器;以及例如具有用于线性补偿的对应热测量的270VDC接触器上的分流器。电流传感器可例如但不限于放置在在导体周围或在接触器排线条内(例如霍尔效应;分流器)的端子或凸耳上。
示例5
所公开的概念可结合以下特征使用:(1)接触器“打开/闭合”状态的确定和对诸如图8-10的156的远程系统相同的通信(例如但不限于电子装置或固态辅助触点;线圈和插棒(plunger)密封冗余(例如可监测线圈的当前分布以确保插棒密封磁路);(2)接触器“导通/关闭”响应时间的确定(例如但不限于该时间可用于指示接触器健康;线圈性能;在产品寿命内响应时间中的变化;与诸如在电阻上的其它指示器相比的性能变化);(3)“在电阻上”的接触器(例如但不限于该电阻可保存和/或用于评估初始的工厂构建性能;热生成与磨损;性能与电周期的数量(例如但不限于通常继电器额定用于50000或100000个周期;取决于应用,磨损与电周期的数量可能需要下调等级,负载下调等级,或如果装置不满足失效/质量标准则接触器尺寸可能需要增加);当经受涌入(in-rush)负载、电容性负载或破裂故障电流时对接触器性能的影响;同样,该电阻可用于提醒用户潜在的可靠性关注、对接触器更换的建议,和/或接触器安装结构的再扭矩(re-torque));(4)接触器“涌入电流限制”(例如但不限于,该值可用于指示具有下游负载的潜在问题,诸如三相电机正磨损并且导致比预期开始涌入电流更高的电流;该值可用作仅用于早期诊断的警告,诸如仅用于诸如泵负载磨损或处于服务需求的早期诊断);(5)接触器“过电流”(例如该值I2T)可用于提供保护并且更换在配电单元中的内嵌保险丝;免于相对大的馈电短路故障的保护);(6)接触器“过温度”(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用温度和电流变化补偿电阻变化,该温度可用于提供接触器的接近线性的I2T跳闸曲线;可用作当使用分流器感测电流时到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的输入;可用在接触器线圈上以提供健康测量(例如检查短路线圈绕组;作为例如坏的恶性电路的结果,检查拉入线圈保持导通));(7)接触器“功率因素”(例如但不限于,该值可用于监测在飞机上的功率状况,并且调节在将清洁电力输送给其它飞机系统/负载的配电单元内的功率);(8)接触器“反弹”(例如但不限于,该参数可用于指示触点磨损;污染;弹簧磨损;错调的磨损允许;接近有用寿命结束的接触器);(9)继电器拉入电压;以及(10)继电器退出电压。
示例6
当在额定电流处完全闭合时,诸如10的继电器可分离触点通常采用在A1和A2之间约50mV至约60mV的触点电压降(CVD)开始。典型的继电器规格允许CVD在寿命期内约100mV、125mV或150mV的变化。在使用期间在可分离触点上的加载通常是约50%到至多约100%的连续的额定值;这涉及如何将继电器或接触器设计成系统,以及与最大装置额定值相比,它们通常怎样以电流加载。相对更低的接触力与相对更高的CVD对应。当触点打开时,负载端子电压基本上是零。通过监测继电器计时,当从X1-X2电压得到的A1-A2电压改变状态到CVD时,可确定用于拾取并且退出的电压和继电器计时。比较A1-A2电压与X1-X2电压和计时的能力允许继电器制造商优化线圈尺寸,允许确定何时从拾取线圈转移到保持线圈,并且允许确定触点打开或闭合状态。
因此,机械开关和/或电阻器-电容器电路不需要用于从X1-X2输入到继电器可分离触点的状态变化的计时。从主可分离触点到辅助开关的机械连接是与从拉入线圈到保持(或“释放”)线圈切换一起的各种易于出错的调节中的一种。例如,机械开关通常是弹簧致动的,该弹簧提供线圈必须“克服”的另一个力。由于缺乏横跨广泛环境和电压约束的“精确度”,所以“保持”计时比其“需要”的更广泛,并且线圈必须能够承受更长的时间。
在公开的概念中,“线圈控制”电子装置或计时电路用于替代机械调节。机械磨损将指示/产生对于相对更高的拾取电压的需求以闭合继电器。因此,阈值可设定用于拾取电压变化何时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外或趋于示出磨损。
同样,可监测退出电压。如果更多的摩擦力发生,则这可观察到,因为继电器将在相对更低的电压处保持闭合。同样,继电器计时将变化。因此,阈值可设定用于拾取电压变化何时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外或趋于示出磨损。
虽然图2和图4-7的示例端子电压感测电路包括比较器和其它类似电路以产生指示关于预定阈值的电压存在的逻辑输出,但是它们不提供处理器可用于测量实际线圈拾取、退出或触点降压水平的模拟值。然而,通过提供在对处理器直接呈现的电路中的一些中在内部产生的所选择模拟信号,该功能可容易利用。例如,如果处理器使用微处理器执行,则微处理器可利用积分模拟数字(A/D)转换器,其可从感测电路采样模拟信号以确定用于在执行诊断功能中使用的实际端子电压。在图5的电路中,在运算放大器66输出处的输出信号82的模拟电压基本上是与在输入端子62、64处感测的差分电压成比例的电压。在图6的电路中,在比较器92、94的非反相输入处存在的模拟电压同样与感测的端子电压成比例,并且可通过A/D转换器采样。类似的方法可采用图7的电路使用。
除了通过监测在继电器寿命内操作电压的变化来确定磨损之外,在逻辑信号计时的变化还可用作机构磨损的指示。例如,如果在对线圈控制端子X1、X2的电压应用的检测和在指示触点闭合的继电器端子A1、A2处的适当电压的检测之间的时间周期增加,则这可指示在继电器机构中的阻塞和阻力。对该周期的合适的预定最大持续时间可确定用于可允许的继电器性能,在该性能之外继电器可能需要检查、维修或更换。
可添加热敏电阻或其它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以考虑温度效应。例如,铜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该热敏电阻测量铜的温度作为输入以在测量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电流时提供线性信号。
虽然公开概念的具体实施例已经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鉴于公开的总体教导,可进行这些细节的各种修改和替代。因此,公开的特定布置仅意为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给出所附权利要求完整广度及其任何和全部等价物的公开概念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继电器(141;241;341),包括:
第一端子(A1);
第二端子(A2);
第三端子(X1);
第四端子(X2);
可分离触点(10),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电连接;
致动器线圈,其包括第一绕组(6)和第二绕组(8;150),第一绕组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第二绕组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
处理器(142);
输出(154);
第一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其与所述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第一电压;以及
第二电压感测电路(20;50;60;90;110),其与所述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的第二电压,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构造为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闭合,并且响应地输出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闭合失效,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不超过第二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打开失效,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154)成从所述输出向另一个处理器(156)通信相应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进一步包括:
开关(148),其与第二绕组串联电连接,所述开关和第二绕组的串联组合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电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被构造成打开和闭合所述开关的输出(143),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构造成通常使输出闭合所述开关,以确定何时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并且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响应地使输出打开所述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输出是第一输出;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包括第二输出(154);以及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从所述第二输出向另一个处理器(156)通信相应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进一步包括:
电流感测电路(400),其与所述处理器配合以确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流动的电流,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电流超过第三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闭合并且功率流动到负载,并且响应地输出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电流不超过第三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闭合并且功率没有流动到负载,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超过第一预定值,第二电压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电流不超过第三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闭合失效,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第二电压不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电流超过第三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打开失效,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当第一电压不超过第一预定值,第二电压不超过第二预定值并且电流超过第三预定值时确定所述可分离触点打开失效和电流感测电路的失效,并且响应地输出另一个相应的状态给所述输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41;241;341),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构造成从所述输出向另一个处理器(156)通信相应的状态。
CN201380024628.9A 2012-03-12 2013-01-09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Active CN1042724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9532P 2012-03-12 2012-03-12
US61/609,532 2012-03-12
PCT/US2013/020770 WO2013137971A1 (en) 2012-03-12 2013-01-09 Relay including processor providing control and/or monitor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2421A true CN104272421A (zh) 2015-01-07
CN104272421B CN104272421B (zh) 2016-10-26

Family

ID=4762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4628.9A Active CN104272421B (zh) 2012-03-12 2013-01-09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11309B2 (zh)
EP (1) EP2826053B1 (zh)
CN (1) CN104272421B (zh)
CA (1) CA2871096C (zh)
WO (1) WO20131379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765A (zh) * 2015-10-27 2017-07-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装置
CN113939888A (zh) * 2019-05-28 2022-01-14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预测初级继电器故障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33664A1 (en) * 2013-11-13 2016-08-11 Graco Minnesota Inc. Automatic wiring board
US9947497B2 (en) 2014-09-30 2018-04-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Integrated connector having sense and switching conductors for a relay used in a battery module
US10101395B2 (en) * 2015-02-18 2018-10-16 Nxp Usa, Inc. Wetting current diagnostics
JP2016218978A (ja) * 2015-05-26 2016-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制御方法
FR3045861B1 (fr) * 2015-12-18 2017-12-15 Airbus Helicopters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ntrole de la fiabilite d'au moins un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installe dans un aeronef
GB201603385D0 (en) * 2016-02-26 2016-04-13 Analog Devices Global 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and a relay/Circuit breaker control apparatus including such 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US10535482B2 (en) * 2016-08-17 2020-01-14 Ledvance Llc Calibration and use of mechanical relay at zero cross
US11488797B2 (en) * 2018-02-13 2022-11-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diagnostic device
GB2573139B (en) * 2018-04-25 2021-06-23 Ge Aviat Systems Ltd Zero crossing conta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JP7099220B2 (ja) * 2018-09-21 2022-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リレーの故障診断装置
JP7047739B2 (ja) * 2018-12-10 2022-04-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状態判定装置、継電器状態判定システム、継電器状態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97232B (zh) * 2019-09-26 2023-05-26 深圳市和玛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继电器粘合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JP2021185450A (ja) * 2020-05-25 2021-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故障検出回路およびロボット
US11693035B2 (en) 2020-08-10 2023-07-04 Abl Ip Holding Llc Sensing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via a relay coil
WO2023283455A1 (en) * 2021-07-08 2023-01-12 Astronics Advanced Electronic System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ontactor/relay contact bounce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
FR3126167A1 (fr) * 2021-08-10 2023-02-17 Safran Electrical & Power Procédé de contrôle pour contacteur de puissance
US11990743B2 (en) * 2022-09-23 2024-05-2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Half-wave condition detection i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6905A (en) * 1995-02-02 1999-01-05 Hubbell Incorporated Two wire air gap off power supply
JPH11273524A (ja) * 1998-03-24 1999-10-08 Ngk Insulators Ltd 配電自動化システム用の開閉器制御装置
JP2004234207A (ja) * 2003-01-29 2004-08-19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回路、それを用いたリレー回路、およびリレ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965243A (zh) * 2004-06-04 2007-05-16 伊顿动力品质公司 检测继电器运行故障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046808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ellis Joe M Controller and system including a controller for detecting a failure thereof
CN102185276A (zh) * 2009-11-17 2011-09-14 伊顿公司 保护继电器、电气开关设备和系统
CN102315619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伊顿公司 向保护设备供能的装置以及相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08282B2 (en) 1987-02-19 1991-03-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with energy balanced closing system
US5172329A (en) * 1990-06-14 1992-12-15 Rahman Azizur M Microprocessor-based digital protective relay for power transformers
ZA919656B (en) * 1990-12-28 1992-09-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Voltage controlled power supply
US6297640B1 (en) * 1999-04-12 2001-10-02 Asco Power Technologies, L.P. Transfer switch position sensing using coil control contacts
US6222714B1 (en) * 1999-05-17 2001-04-24 Gary R. Hoffman Microprocessor based setting group controller for protective relay operations
US7253634B1 (en) * 2006-03-31 2007-08-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nerator prote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self-tuning to a plurality of characteristics of a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6905A (en) * 1995-02-02 1999-01-05 Hubbell Incorporated Two wire air gap off power supply
JPH11273524A (ja) * 1998-03-24 1999-10-08 Ngk Insulators Ltd 配電自動化システム用の開閉器制御装置
JP2004234207A (ja) * 2003-01-29 2004-08-19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回路、それを用いたリレー回路、およびリレ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965243A (zh) * 2004-06-04 2007-05-16 伊顿动力品质公司 检测继电器运行故障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046808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ellis Joe M Controller and system including a controller for detecting a failure thereof
CN102185276A (zh) * 2009-11-17 2011-09-14 伊顿公司 保护继电器、电气开关设备和系统
CN102315619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伊顿公司 向保护设备供能的装置以及相关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765A (zh) * 2015-10-27 2017-07-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装置
US10198016B2 (en) 2015-10-27 2019-02-05 Fanuc Corporation Load control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contact failure of relay contact
CN106960765B (zh) * 2015-10-27 2019-05-07 发那科株式会社 负载控制装置
CN113939888A (zh) * 2019-05-28 2022-01-14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预测初级继电器故障的方法
CN113939888B (zh) * 2019-05-28 2024-01-05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预测初级继电器故障的方法
US11965932B2 (en) 2019-05-28 2024-04-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failure of elementary rela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2421B (zh) 2016-10-26
US9711309B2 (en) 2017-07-18
CA2871096A1 (en) 2013-09-19
US20150028877A1 (en) 2015-01-29
WO2013137971A1 (en) 2013-09-19
EP2826053B1 (en) 2017-12-06
CA2871096C (en) 2019-07-09
EP2826053A1 (en)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2421A (zh) 包括提供控制和/或监测的处理器的继电器
US88540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urrent drawn by a protected load in a self-powered electronic protection device
US7705741B2 (en) Detection of a broken wire between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and a powered device
US978307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quantity of energy in said supply device for consumer
US8502688B2 (en) Standalone self-supplied numeric controlled relay
CN105981127A (zh) 具有集成相位控制切换的继电器
JP5888972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WO2014004158A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soft starter curr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632215A (zh) 用于电源的电子保险装置
NZ560747A (en) Diagnostic circuit
CN104459524A (zh) 辅助单元、含断路器和辅助单元的电力系统及确定断路器断开原因的方法
CN104603894B (zh) 零相序变流器、接地故障电流检测装置、电力调节器及用于检测零相序变流器的故障的方法
JP6933786B1 (ja) 電力量計の開閉器の接点状態検出方法及び電力量計の開閉器駆動回路
EP2177921A1 (en) Signal status diagnosing device for external control means to be activated when fed with driving electric power by on/off signal transmitted through insulating means
US6730884B2 (en) Protective circuit for electrical heating element
US8089735B2 (en) Hybrid power relay with thermal protection
US20220060012A1 (en) Circuit breaker
US9840149B2 (en) Vehicl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6774455U (zh) 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
Kavin et al. A smart monitoring of faults in power transformers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Wi-Fi
CN107210161A (zh) 用于使电压断路器跳闸的操作机构的欠电压释放电路
RU2759588C1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исправности обмотк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механизма, целостности цепей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обмотко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RU2463693C2 (ru) Автономное самозапитывающееся реле с числов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CN112816863A (zh) 一种带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电容取电开关及方法
CN113176476A (zh) 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内部绝缘材料使用寿命测试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4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Ohio, USA

Patentee before: Eato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