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1995A - 存储卡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卡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1995A
CN104241995A CN201410259150.4A CN201410259150A CN104241995A CN 104241995 A CN104241995 A CN 104241995A CN 201410259150 A CN201410259150 A CN 201410259150A CN 104241995 A CN104241995 A CN 10424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ard
dish
housing recess
card
memory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9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良
久田浩司
奥村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4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存储卡用连接器,提供能将二种类存储卡相对可能低矮化的壳体的收纳凹部从同一方向同时插入/拔取的盘得到充分强度、使得存储卡定位的盘难以变形或破损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将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定位在转动自如地连结在铰链连结部的第一盘和第二盘,将互相平行的第一盘和第二盘向用绝缘支持板上下隔开的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插入,使得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与面对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同时连接。

Description

存储卡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携带式电话机、数码照相机等携带式电子设备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尤其涉及从同方向插入二种类存储卡进行连接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要求将存储使用者个人信息等的信息管理用的存储卡以及存储用照相机摄像的图像等的各种各样信息的记录用存储卡与携带式电话机、游戏机、数码照相机等携带式电子设备连接,或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或使用区域将二种类信息管理用的存储卡与携带式电话机连接,提供能同时连接二种类存储卡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作为搭载在上述携带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器。
该存储卡用连接器为了插入二种类存储卡,在壳体本体形成分别独立的二种类卡收纳凹部,但是,以往,为了不扩大安装连接器的印制配线基板侧的安装面积,将与印制配线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二种类卡收纳凹部分为壳体本体的上下二段形成,这样的存储卡用连接器为人们所公知(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如图9所示,第一卡收纳凹部101和第二卡收纳凹部102设为能分别收纳外形及厚度不同的二种类存储卡的形状,所述第一卡收纳凹部101和第二卡收纳凹部102夹着壳体本体103的平板状的绝缘支持板103a,分为上下形成。分为上下二段的各卡收纳凹部101、102在壳体本体103的正交侧面分别开口,从同一方向插入二种类存储卡。
二种类存储卡的各电极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安装在壳体本体103。第一触头104插入穿通壳体本体103的里壁103b固定,悬臂支持在里壁103b的自由端侧的接触部104a突出到第一卡收纳凹部101内。又,第二触头105插入穿通壳体本体103的底壁103c固定,悬臂支持在底壁103c的自由端侧的接触部105a突出到第二卡收纳凹部102内。由此,第一触头104的接触部104a和第二触头105的接触部105a分别与收纳在第一卡收纳凹部101和第二卡收纳凹部102的二种类存储卡的各电极弹性接触,二种类存储卡同时电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3128号公报
该以往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分为上下二段形成卡收纳凹部101、102,因此,能不扩大印制配线基板侧的安装面积地同时连接二片存储卡,但是,另一方面,使得分别与二种类存储卡的电极连接的接触部104a、105a面对高度不同的卡收纳凹部101、102,因此,需要将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分在壳体本体103的高度不同的里壁103b和底壁103c进行支持,存在不能使得壳体本体103低矮化(薄型化)的第一课题。
又,将二片存储卡分别插入分为上下二段的卡收纳凹部101、102或从所述卡收纳凹部101、102拔取卡,很麻烦,加之,二片存储卡上下重叠,仅仅插入/拔取一方的存储卡很困难,因此,如图9所示,沿着插入方向错开卡收纳凹部101、102的开口,由此,存在向印制配线基板的安装面积扩大的第二课题。
作为哪个课题都解决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研究如图10、图11所示存储卡用连接器110。在该存储卡用连接器110中,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支持在共用的绝缘支持板,使得各自的接触部向用绝缘支持板隔开的上下的卡收纳凹部突出(图示省略),使得壳体本体111低矮化。
又,盘114b、114c从卡架114的把手114a平行地突出设置成一体,二种类存储卡112、113以各电极露出的电极面互相对向的朝向,分别从卡架114的外面侧(上面侧和下面侧)安装到所述盘114b、114c,其周围由“コ”字形框状的盘114b、114c围住定位。若将对二片存储卡112、113定位的卡架114的盘114b、114c向分为上下二段的各卡收纳凹部插入,则各存储卡112、113的电极与从绝缘支持板上下突出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各接触部接触,仅仅将卡架114向壳体本体111插入,能使得二片存储卡112、113同时与对应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电连接,同时,各存储卡112、113能容易地相对盘114b、114c装卸。
但是,解决该第一、第二课题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10为了使得二片存储卡112、113装卸容易,需要预先使得外面侧(盘114b的上面侧和盘114c的下面侧)开口,且使得已定位的存储卡112、113的各电极与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各接触部接触,因此,对向的内面侧(盘114b的下面侧和盘114c的上面侧)也需要开口,结果,两者如图10(a)所示,成为内侧开口的“コ”字形框状,产生盘114b、114c易变形、不能得到充分强度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以往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将二种类存储卡相对可能低矮化的壳体的收纳凹部从同一方向同时插入/拔取的盘得到充分强度、使得存储卡定位的盘难以变形或破损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卡用连接器包括:
壳体本体,分为平板状的绝缘支持板的上下部,凹下设置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
多个第一触头,使得第一接触部面对第一收纳凹部内,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持板,与插入到第一收纳凹部的第一存储卡的多个第一电极分别电连接;
多个第二触头,使得第二接触部面对第二收纳凹部内,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持板,与插入到第二收纳凹部的第二存储卡的多个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
卡架,设有第一盘,第二盘,以及铰链连结部,所述第一盘围住第一存储卡的周围,以第一电极露出到内面侧的姿势使得第一存储卡定位,所述第二盘围住第二存储卡的周围,以第二电极露出到内面侧的姿势使得第二存储卡定位,所述铰链连结部转动自如地与第一盘和第二盘连结,定位在第一盘的第一存储卡和定位在第二盘的第二存储卡能以至少隔开所述绝缘支持板的厚度以上的间隔对向的状态平行支持;
将卡架的第一盘和第二盘沿着绝缘支持板的上面和下面,向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插入,使得第一存储卡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存储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面对对应部位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电连接。
多个第一触头和多个第二触头固定在共用的绝缘支持板,因此,壳体本体低矮化。
第一盘和第二盘用铰链连结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因此,能容易地在打开状态下使得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分别向第一盘和第二盘定位,能在闭合状态下总括地向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插入,使得第一存储卡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存储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面对对应部位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电连接。
技术方案2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弯曲导电性金属板,形成第一盘和第二盘的至少一方,使得第一收纳凹部及/或第二收纳凹部的与所述绝缘支持板对向的对向面与覆盖的屏蔽罩接触。
由于弯曲导电性金属板形成盘,因此,能得到即使薄壁也难以变形的充分强度。
又,用与屏蔽罩接触的二个盘,覆盖除电极形成面的存储卡的周围。
技术方案3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第一盘和第二盘的至少一方在正交的两方向设有围住第一存储卡及/或第二存储卡的周围的四片框片,在一片框片形成与第一存储卡及/或第二存储卡的周围弹性接触的板簧片部。
存储卡被夹持在一方框边形成板簧片的对向的一组框片,得到定位。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使得壳体本体低矮化,能将二种类的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定位在卡架的第一盘和第二盘,能同时插入第一收纳凹部及第二收纳凹部内,或同时从第一收纳凹部及第二收纳凹部拔取。
又,第一盘和第二盘能设为分别一体地覆盖第一存储卡和第二存储卡的周围及背面侧的结构,能得到充分的强度,因此,难以破损或变形。
按照技术方案2的发明,能得到盘难以变形的充分的强度,同时,能用与屏蔽罩接触的盘,相对外部屏蔽露出到存储卡的电极和触头的接触部。
按照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将存储卡收纳在盘的四片框片内的状态下,板簧片弹性接触,临时保持,因此,在使得第一盘和第二盘转动直到成为内面互相平行期间,存储卡不会从盘脱落,能将卡架向壳体本体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安装卡架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展开状态的卡架10的立体图。
图3是从展开状态使得第一盘11转动90度的卡架10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向图2的卡架10定位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向图3的卡架10定位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上方看除去屏蔽罩8的壳体本体2的立体图。
图7是从斜下方看除去屏蔽罩8的壳体本体2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平行配置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的闭合状态的卡架10向壳体本体2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以往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纵截面图。
图10(a)~(c)表示在本发明比较例涉及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10设有的卡架114,其中,(a)表示卡架114的立体图,(b)是从斜上方看对存储卡112、113定位的卡架114的立体图,(c)是从斜下方看对存储卡112、113定位的卡架114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存储卡用连接器110的安装卡架114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1-存储卡用连接器
2-壳体本体
3-绝缘支持板
4-第一收纳凹部
5-第二收纳凹部
6-第一触头
6a-第一接触部
7-第二触头
7a-第二接触部
8-屏蔽罩(shield case)
10-卡架
11-第一盘
12(12R、12L、12F、12B)-框片
12a-板簧片
13-第二盘
14(14R、14L、14F、14B)-框片
14a-板簧片
15-铰链连结部
20-第一存储卡
21-第一电极
22-第二存储卡
23-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图8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将沿着图1所示的卡架10向壳体本体2的安装方向的卡架10侧作为前方,壳体本体2侧作为后方,将从卡架10看的壳体本体2的上下左右方向作为上下左右方向,说明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各部分。
该存储卡用连接器1安装在携带式电话机的没有图示的印制配线基板上,二种类的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分别存储与不同区域的通信事业者对应的ID信息,将携带式电话机设为能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与同时收纳的二种类的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连接,使得能用携带式电话机在不同区域不更换存储卡地通话。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如图4所示,哪个都为同一形状的存储卡,但是,即使互相外形或电极数及其露出位置不同的二种类的存储卡,也能适用本发明。
如上述图所示,存储卡用连接器1由用绝缘塑料成形为长方形薄板状的壳体本体2、壳体本体2成形时与壳体本体2一体成形的六个第一触头6及六个第二触头7、覆盖除壳体本体2的前面和后面之外的周围的屏蔽罩8、以及定位收纳二种类的存储卡20、22的卡架10构成。
壳体本体2如图6和图7所示,除沿着水平面的绝缘支持板3的前面之外的周围由厚壁的“コ”字形框部2a围住,形成用绝缘支持板3分隔的上下分别用“コ”字形框部2a围住的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在绝缘支持板3,分为前后两列,各列六个矩形状开口31上下贯通形成,在左右邻接的各开口31R、31L内,后述第一触头6的第一接触部6a和第二触头7的第二接触部7a交替露出。
六个第一触头6分别对细长带状的导电性金属板弯曲,形成与壳体本体2一体成形、埋设的固定部(没有图示),以固定部悬臂支持在开口31L内、弯曲的上端朝第一收纳凹部4内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a,以及从固定部朝壳体本体2的后方曲柄状地引出的带焊锡脚部6b。第一接触部6a露出到左右方向邻接的一组开口31R、31L的左侧开口31L,因此,六个第一触头6偏靠第一收纳凹部4的左侧,突出到第一收纳凹部4内。
又,六个第二触头7也分别与第一触头6相同,对细长带状的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弯曲,形成与壳体本体2一体成形、埋设的固定部(没有图示),以固定部悬臂支持在开口31R内、弯曲的下端朝第二收纳凹部5内突出的第二接触部7a,以及从固定部朝壳体本体2的后方曲柄状地引出的带焊锡脚部7b。第二接触部7a露出到一组开口31R、31L的右侧开口31R,因此,六个第二触头7偏靠第二收纳凹部5的右侧,突出到第二收纳凹部5内。
屏蔽罩8如图1所示,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弯曲,形成方筒状,以便覆盖长方形薄板状的壳体本体2的周围,覆盖第一收纳凹部4的上面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下面。由屏蔽罩8和壳体本体2形成的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分别在壳体本体2的前面分为上下二段开口,如后所述,形成收纳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的大小,以便使得从前方插入的卡架10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松动地嵌入。又,在屏蔽罩8的左右侧面上方,切起朝下方弯曲成L字状的接地连接片8a。
将第一触头6和第二触头7支持为一体、周围用屏蔽罩8覆盖的壳体本体2将第一触头6的带焊锡脚部6b和第二触头7的带焊锡脚部7b向印制配线基板上的面对对向部位的信号图形锡焊,将屏蔽罩8的接地连接片8a与印制配线基板上的接地图形锡焊,向印制配线基板安装。由此,各第一触头6和第二触头7与对应的信号图形连接,屏蔽罩8全体接地。
卡架10如图2所示,包括定位收纳第一存储卡20的第一盘11,定位收纳第二存储卡22的第二盘13,设有覆盖壳体本体2前面的盖体17的铰链连结部15,以及金属制的枢轴销18。所述枢轴销18插入穿通第一盘11、第二盘13、以及铰链连结部15的各轴承孔11a、13a、16a,转动自如地连结第一盘11及第二盘13的基端侧(前端侧)和铰链连结部15。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由铰链连结部15连结,从两者的内面11b、13b成为上面的图2所示展开状态,到内面11b、13b上下平行对向的闭合状态,以其基端侧为中心至少从0度到180度相对转动自如。
第一盘11如图2、图3所示,由金属薄板构成,由长方形状的内面11b以及在其周围从内面11b折曲成直角的四片框片12R、12L、12F、12B形成四方形,进而,与右边(在图2中,为左边)的框片12R平行,在其内侧切起定位片12G,在内面11b的后方左角形成折曲成直角的倾斜片12I,由框片12R和倾斜片12I,对配置在内面11b上的第一存储卡20进行定位。即,框片12F、12B、12L、定位片12G、以及倾斜片12I形成在沿着第一存储卡20轮廓的各位置,配置在第一盘11的内面11b上的第一存储卡20如图4所示,在使得第一电极21露出在上面的状态下,由框片12F、12B和倾斜片12I在前后方向定位,由框片12L和定位片12G以偏靠左侧的位置在左右方向定位。
再有,在基端侧的框片12F,形成向着前后方向对向的框片12B突出的板簧片12a,因此,定位在第一盘11的第一存储卡20被夹持在板簧片12a和框片12B之间,如后所述,即使使得第一盘11转动,第一存储卡20也不会脱落。
第二盘13也如图2、图3所示,由金属薄板形成以基板侧的中心与第一盘11呈点对称的四方形,形成长方形状的内面13b的周围的四片框片14R、14L、14F、14B、倾斜片14I、以及与框片14L平行的定位片14G。由此,配置在第二盘13的内面13b上的第二存储卡22如图4所示,在使得第二电极23露出在上面的状态下,由框片14F、14B和倾斜片14I在前后方向定位,由框片14R和定位片14G以偏靠右侧的位置在左右方向定位。
又,在基端侧的框片14F,形成向着前后方向对向的框片14B突出的板簧片14a,定位在第二盘13的第二存储卡22被夹持在板簧片14a和框片14B之间,临时保持在第二盘13。
使得枢轴销18插入穿通的第一盘11的轴承孔11a穿通设置在框片12R、12L的基端侧,第二盘13的轴承孔13a穿通设置在框片14R、14L的基端侧,枢轴销18插入穿通轴承孔11a、13a连结的第一盘11的内面11b和第二盘13的内面13b之间的间隔,至少比绝缘支持板的厚度T加上第一存储卡20及第二存储卡22的厚度的高度长。因此,在闭合状态下互相平行定位在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的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至少隔开绝缘支持板的厚度T以上的间隔对向。
铰链连结部15的长方形板状的盖体17和盖体17后面的分开为左右的一对轴承部16、16用绝缘合成树脂形成为一体。在一对轴承部16、16,分别形成长方体状的间隔块16b,其比绝缘支持板的厚度T加上第一存储卡20及第二存储卡22的厚度的高度稍稍高,使得枢轴销18在左右方向插入穿通的轴承孔16a以间隔块16b的中间高度贯通轴承部16全体形成。若使得枢轴销18插入穿通第一盘11、第二盘13、以及铰链连结部15的各轴承孔11a、13a、16a,则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在图2所示展开状态和第一盘11的内面11b及第二盘13的内面13b与间隔块16b的上面及下面相接互相成为平行的图8所示闭合状态之间,由铰链连结部15转动自如地支持。
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分别比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左右内壁面间的宽度稍稍短,对第一存储卡20进行定位的第一盘11和对第二存储卡22进行定位的第二盘13的高度分别比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上下方向的间隔稍稍短,因此,如图1所示,能将闭合状态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与第一存储卡20、第二存储卡22一起向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插入收纳。
又,如图3所示,在第一盘11的左右框片12R、12L和第二盘13的左右框片14R、14L分别朝外形成板簧片12b、14b。板簧片12b、14b在将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完全收纳在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状态下,嵌入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构成左右内壁面的“コ”字形框部2a形成的凹嵌部9,由此,即使卡架10受到振动或不能预料的外力,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也不会从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简单地脱出。
将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与这样构成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连接场合,分别将第一存储卡20和第二存储卡22向图2所示展开状态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定位。当设置第一存储卡20时,一边压入板簧片12a,一边将第一存储卡20配置在用框片12F、12B、12L、定位片12G、以及倾斜片12I围住的区域,如图4所示,以第一电极21露出在上面的姿势定位在第一盘11。同样,第二存储卡22一边压入板簧片14a,一边将第二存储卡22配置在用框片14F、14B、14R、定位片14G、以及倾斜片14I围住的区域,以第二电极23露出在上面的姿势定位在第二盘13。
接着,如图5所示,使得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朝内面11b、13b互相面对面方向绕铰链连结部15转动,各内面11b、13b与间隔块16b的上面及下面相接,转动直到互相平行被支持的图8所示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第一存储卡20沿着成为上方侧的第一盘11的内顶面(内面11b)定位,弹性安装在板簧片12a和框片12B之间,因此,不会脱落地隔开绝缘支持板3的厚度T以上的间隔,维持与第二存储卡22对向的姿势。
如图1所示,若将设为闭合状态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向壳体本体2的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插入,将卡架10的盖体17朝后方压入,则其两侧的板簧片12b、14b与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构成左右内壁面的“コ”字形框部2a弹性接触,分别在嵌入凹嵌部9的位置完全收纳在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卡架10向壳体本体2安装。
在安装卡架10的状态下,第一存储卡20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存储卡22的第二电极23分别与绝缘支持板3的上下面对向,偏靠在左、右露出的第一触头6的第一接触部6a和第二触头7的第二接触部7a一致,第一存储卡20在第一盘11内靠左定位,第二存储卡22在第二盘13内靠右定位。其结果,第一存储卡20的六个第一电极21和第二存储卡22的六个第二电极23分别与在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内对向、露出的六个第一触头6的第一接触部6a和六个第二触头7的第二接触部7a弹性接触,二种类的存储卡20、22同时电连接。
又,由于将导电性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向第一收纳凹部4和第二收纳凹部5插入,分别与接地电位的屏蔽罩8接触,存储卡20、22和触头6、7之间的接触部受接地电位的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覆盖,能更可靠地对外部屏蔽。
取出二种类的存储卡20、22场合,握持安装在壳体本体2的卡架10的盖体17,拉出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能同时取出二种类的存储卡20、22。此后,打开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设为图4所示展开状态,从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取出存储卡20、22。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的前端侧形成切口,使得更容易取出存储卡20、22。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用屏蔽罩8覆盖第一收纳凹部4的上面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下面,但是,也可以不用屏蔽罩8覆盖。可以在第一收纳凹部4或第二收纳凹部5的左右内壁面设置与第一盘11或第二盘13卡合的卡合段部,使得第一盘11或第二盘13不从没有用屏蔽罩8覆盖的开口面脱出,代替屏蔽罩8,使得由金属板构成的第一盘11或第二盘13露出。
又,也可以用壳体本体2代替屏蔽罩8一体地覆盖第一收纳凹部4的上面和第二收纳凹部5的下面。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枢轴销插入穿通第一盘和第二盘的轴承孔,绕枢轴销转动自如地连结,但是,也可以在轴承部设置与第一盘和第二盘转动自如地卡合的卡合部,不使用枢轴销,直接转动自如地连结第一盘11和第二盘13。
下面,说明本发明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从同方向插入二种类的存储卡同时连接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在上述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形态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形状及结构都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一例,并不因上述实施形态限定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Claims (3)

1.一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卡用连接器包括:
壳体本体,分为平板状的绝缘支持板的上下部,凹下设置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
多个第一触头,使得第一接触部面对第一收纳凹部内,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持板,与插入到第一收纳凹部的第一存储卡的多个第一电极分别电连接;
多个第二触头,使得第二接触部面对第二收纳凹部内,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持板,与插入到第二收纳凹部的第二存储卡的多个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
卡架,设有第一盘,第二盘,以及铰链连结部,所述第一盘围住第一存储卡的周围,以第一电极露出到内面侧的姿势使得第一存储卡定位,所述第二盘围住第二存储卡的周围,以第二电极露出到内面侧的姿势使得第二存储卡定位,所述铰链连结部转动自如地与第一盘和第二盘连结,定位在第一盘的第一存储卡和定位在第二盘的第二存储卡能以至少隔开所述绝缘支持板的厚度以上的间隔对向的状态平行支持;
将卡架的第一盘和第二盘沿着绝缘支持板的上面和下面,向第一收纳凹部和第二收纳凹部插入,使得第一存储卡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存储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面对对应部位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弯曲导电性金属板,形成第一盘和第二盘的至少一方,使得第一收纳凹部及/或第二收纳凹部的与所述绝缘支持板对向的对向面与覆盖的屏蔽罩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盘和第二盘的至少一方在正交的两方向设有围住第一存储卡及/或第二存储卡的周围的四片框片,在一片框片形成与第一存储卡及/或第二存储卡的周围弹性接触的板簧片部。
CN201410259150.4A 2013-06-20 2014-06-11 存储卡用连接器 Pending CN104241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9947A JP2015005408A (ja) 2013-06-20 2013-06-20 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3-129947 2013-06-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995A true CN104241995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2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9150.4A Pending CN104241995A (zh) 2013-06-20 2014-06-11 存储卡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05408A (zh)
CN (1) CN104241995A (zh)
TW (1) TW2015014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735A (zh) * 2016-05-03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不同尺寸的卡结合使用的多部分连接器
CN109672036A (zh) * 2019-02-27 2019-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0182B1 (ko) 2015-12-31 2017-05-25 몰렉스 엘엘씨 카드 소켓, 카드 커넥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41437B1 (ko) 2016-02-01 2017-05-30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이종의 카드수용부를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735A (zh) * 2016-05-03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不同尺寸的卡结合使用的多部分连接器
CN109478735B (zh) * 2016-05-03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不同尺寸的卡结合使用的多部分连接器
CN109672036A (zh) * 2019-02-27 2019-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438A (zh) 2015-01-01
JP2015005408A (ja)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7245B (zh) 卡适配器
US77223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protecting section ove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hereto
JP64371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0359764C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CN104241995A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US8696383B2 (en) Connector ground shield mechanical attachment
JP2005135667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7157594A (ja) コネクタ
JP2004259554A (ja) リセプタクル
CN103779745A (zh) 同轴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US8753150B2 (en) Simplified connector receptacles
US7040907B2 (en) Electric plug
US2013013728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61064B2 (en) Conductive contac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148436A (zh) 连接装置及应用连接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856749A (zh) 低剖面公连接器
JP2008011275A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
JP5268032B2 (ja) ユニット装置
US20150138727A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347535B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CN114094397A (zh) 卡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4659621B (zh)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100399635C (zh) 连接器
CN113422408A (zh) 电子设备
CN104347978B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