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4102A - 多功能抱叉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抱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4102A
CN104234102A CN201410512400.0A CN201410512400A CN104234102A CN 104234102 A CN104234102 A CN 104234102A CN 201410512400 A CN201410512400 A CN 201410512400A CN 104234102 A CN104234102 A CN 104234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fork body
pair
lower fork
p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24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4102B (zh
Inventor
沈洪伟
区思榜
谭艳辉
黄意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124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410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51240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234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4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4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4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抱叉,为解决现有抱叉在夹持横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时需要配置对应尺寸抱叉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抱叉,包括大致呈横置U字形的下叉体和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下叉体顶部的上叉体,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下叉体上设置有副叉体,副叉体在其后部与下叉体铰接,在副叉体的后端与下叉体之间连接有液压驱动的副叉油缸,副叉油缸的伸缩使得副叉体绕其与下叉体的铰接轴转动而使得副叉体近似平行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或使得副叉体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在本发明中该抱叉藏匿副叉体时与传统抱叉功能相似,副叉体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时可用于夹持直径较小的物料,实现一叉多用。副叉体使用与否切换时无需人工手动装配。

Description

多功能抱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抱叉,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抱叉。
背景技术
抱叉是装载机使用众多属具中较常用的一种,在林业、造纸业、石油业、钢铁业、建筑业、交通等等重要领域用于夹取物料、堆栈物料、放置物料的作用。抱叉通常包括上叉体和下叉体,下叉体大致呈横置的U字形,下叉体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上叉体,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通过液压油缸的驱动,上叉体绕销轴转动,上叉体的前部与下叉体的后部形成夹持部将被夹持物料夹持在上叉体与下叉体之间。现有的抱叉结构和功能难以满足当前多元化市场的需要,一种抱叉往往难以满足多种工况、多种物料或大小不同的物料夹持作业要求,例如用于夹持大尺寸的管材、圆木的抱叉由于上叉体收叉至极限位置时上叉体与下叉体的夹持部之间仍有较大的空隙,这种大的空隙往往在夹持下尺寸的管材、细长物件时遭遇困难,特别是少量物料时甚至会出现夹不紧而导致无法搬运的情况,这就导致使用者需要配备多种抱叉应对不同的工况,这不仅仅增加了制造厂家的负担和风险,也大大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另传统抱叉装料时多数靠机器惯性向前冲把物料送至下叉体,这种作业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装载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抱叉在夹持横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时需要配置对应尺寸抱叉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夹持径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的多功能抱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抱叉,包括大致呈横置U字形的下叉体和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下叉体顶部的上叉体,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下叉体上设置有副叉体,副叉体在其后部通过副叉铰接销轴与下叉体铰接,在副叉体与下叉体之间连接有副叉定位装置, 副叉定位装置使得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而使得副叉体近似平行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或使得副叉体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在本发明中,当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至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近似平行时,该抱叉与传统抱叉功能相似,当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至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时,可用于夹持直径较小的物料,实现一叉多功能。副叉体以装配的形式安装在下叉体上,需要使用副叉体时只需将转动副叉体并用副叉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即可,具有无需人工手动装配副叉体的优点,另外副叉体以藏匿装配的方式安装在下叉体上,在不使用副叉体时无需拆卸副叉体,机器正常作业时无需将副叉体作为待装配的配件随机携带。
在上述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可以位于下叉体的侧方,副叉体向前转动至与下叉体叉齿前部近似平行的位置时,副叉体藏匿在下叉体的旁侧,不突出于下叉体的顶面。副叉体也可以安装在下叉体内,例如下叉体为槽型结构,下叉体的叉齿前部具有槽口朝上开设的凹槽,副叉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副叉定位装置位于副叉后部的下叉体的槽型内腔内。副叉设置在下叉体内,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并且对副副叉定位装置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结构上美观。副叉定位装置是位于副叉体后方由液压驱动的副叉油缸,副叉油缸的一端与副叉体的后端连接,副叉油缸的另外一端与下叉体连接,副叉油缸的伸缩可推动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另外副叉定位装置还可以是包括拉动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的拉索和卷扬张紧拉索的卷扬筒,拉索的一端与副叉体连接,另外一端缠绕在卷扬筒上;卷扬筒位于下叉体的后部的槽型内腔内与下叉体形成可转动连接,卷扬筒上具有一个使拉索保持张紧状态的锁紧定位机构,例如棘轮、卡销等。拉索被张紧时,副叉体保持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
在上述多功能抱叉中,副叉定位装置还包括在副叉体与下叉体之间设置的对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角度进行接触限位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下叉体中部的底板和副叉体后端部构成,副叉体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向后转动至限位的极限位置时副叉体后端与下叉体中部底板接触限位。限位装置也可以是由设置在下叉体凹槽内位于副叉铰接销轴下方的下限位块或上方的上限位块和副叉体构成,副叉体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向后转动至限位极限位置时副叉体后部与下限位块接触限位或与上限位块接触限位。
在上述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与下叉体之间的铰接轴位于所述下叉体的叉齿中部。
在上述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向后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所成夹角为锐角。
在上述多功能抱叉中,下叉体与上叉体在左右方向上呈交错布置。上叉体的前端至销轴的距离等于下叉体的叉齿前端至销轴的距离。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不凸出至下叉体叉齿底面之下。这样在叉装物料时,通过上叉体的摆动可将被叉装物料刮送至下叉体上,实现叉装物料的自捡功能。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不凸出至下叉体根部的叉齿底面之下,这样可防止上叉体摆动时其前端与地面产生刮擦造成地面或上叉体前端损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抱叉通过转动副叉体,可分别实现径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叉装,实现一叉多用。副叉体在使用时无需手工装配,在不使用时也无需手工拆卸,机器无需将副叉作为随机的待装配附件随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装配三维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中下叉体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与装载机动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的上叉齿与下叉齿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隐藏时的抱叉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伸出工作时的抱叉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不参与工作时夹取大直径物料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多功能抱叉中副叉体参与工作时夹取小直径细长物料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多功能抱叉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多功能抱叉中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副叉体藏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上叉体1、下叉体2、销轴3、液压油缸4、副叉体5、副叉油缸6、副叉铰接销轴7、下叉体底板8、动臂10、大直径物料11、小直径物料12、快换架13、下叉体叉齿底面14、上叉体前端运动轨迹线15、拉索16、卷扬筒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抱叉包括两个下叉体2和上叉体1,每个下叉体2大致呈横置的U字形结构,两个下叉体2通过圆钢管等机构连接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上叉体1通过销轴3对应铰接在下叉体2的顶部。上叉体1的后端与液压油缸4连接,通过液压油缸4驱动而绕销轴3转动。下叉体2和上叉体1在左右方向上呈错开排布。如图3所示,抱叉通过快换架13实现与装载机的动臂10连接。
如图1图2所示,下叉体2是由钢板拼焊而成的槽型结构,其中在下叉体2的叉齿前部具有槽口朝上开设的凹槽,副叉体5位于该凹槽内,且副叉体5在其后部通过副叉铰接销轴7与下叉体2铰接。在副叉体5的后部设有副叉油缸6,副叉油缸6也位于下叉体2的槽型内腔内,其一端与下叉体2铰接,另外一端与副叉体5的后端铰接,当副叉油缸6的活塞杆伸出时,如图6所示,副叉体5的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7向后转动,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呈交错之势;当副叉油缸6的活塞杆回缩时,如图5所示,副叉体5的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7向前转动,藏匿在叉齿前部的凹槽之内。
当副叉体5绕副叉铰接销轴7向后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如图2所示,副叉体5的后端就会与下叉体底板8接触,对副叉体的转动角度形成限位,副叉体5后端与下叉体底板8构成相互接触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形成对副叉油缸的保护,避免在使用副叉体夹持物料时在副叉体后端产生的巨大力矩作用在副叉油缸上,造成对副叉油缸的损坏。副叉体5后端与下叉体底板8接触限位时,副叉体5与下叉体2的叉齿前部所成角度为锐角。限位装置也可以是有设置在副叉铰接销轴下方的限位块和副叉体构成,副叉体前端向后转动时,副叉体的后端与位于副叉铰接销轴下方的限位块接触限位。限位装置也可以是有设置在副叉铰接销轴上方的限位块和副叉体构成,副叉体前端向后转动时,副叉体的靠近副叉铰接销轴的部位与副叉铰接销轴上方的限位块接触限位。
如图4所示,上叉体1的前端至销轴3的距离等于下叉体2的叉齿前端至销轴3的距离。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线15不凸出至下叉体叉齿底面14之下。这样在叉装物料时,上叉体1与下叉体2能够构成镊子式结构,通过上叉体的摆动可将被叉装物料刮送至下叉体上,实现叉装物料的自捡功能。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不凸出至下叉体根部的叉齿底面之下,这样可防止上叉体摆动时其前端与地面产生刮擦造成地面或上叉体前端损坏。
如图7所示,本实施中的抱叉在叉装径向大尺寸的大直径物料11如大直径管材时,将副叉油缸回缩,副叉体藏匿在下叉体前部的凹槽内,上叉体1可将被叉装物料夹紧在下叉体2中。当需要叉装径向尺寸较小的小直径物料12如钢筋时,如图8所示,副叉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副叉体5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至于下叉体呈交错之势,副叉体5与下叉体叉齿前部形成一个丫叉,上叉体1可将小直径物料11夹紧在该丫叉中,使得物料得到很好地固定叉装。
实施例2:如图9图10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抱叉在结构上的其不同点在于副叉定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副叉定位装置包括拉动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的拉索16和卷扬张紧拉索的卷扬筒17,拉索16的一端与副叉体5连接,另外一端缠绕在卷扬筒17上;卷扬筒17位于下叉体的后部的槽型内腔内,与下叉体形成可转动连接,卷扬筒转动时可张紧或放松拉索,张紧拉索时,拉索拉动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至于下叉体呈交错的位置。卷扬筒具有一个使拉索张紧的锁紧定位位置,即卷扬筒处于定位位置时能够保持拉索处于张紧状态,也就是使副叉体保持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卷扬筒在定位位置的定位可通过棘轮、挡销等锁紧部件实现,卷扬筒的转动可通过扳动卷扬手柄实现。在副叉铰接销轴下方设置有限位块,拉索拉动副叉体转动至副叉体后端与限位块接触限位,副叉体转动至限位极限位置,拉索被张紧,如图9所示。当松开卷扬筒的锁紧部件时,拉索被松开,副叉体可被按入到下叉体前端的凹槽中进行藏匿,如图10所示。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抱叉,包括大致呈横置U字形的下叉体和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下叉体顶部的上叉体,所述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体上设置有副叉体,所述副叉体在其后部通过副叉铰接销轴与下叉体铰接,在副叉体与下叉体之间连接有副叉定位装置,所述副叉定位装置使得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而使得副叉体近似平行于下叉体的叉齿前部或使得副叉体与下叉体呈交错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体为槽型结构,所述下叉体叉齿前部具有槽口朝上开设的凹槽,所述副叉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副叉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副叉后部的下叉体的槽型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叉定位装置是位于副叉体后方由液压驱动的副叉油缸,所述副叉油缸的一端与副叉体的后端连接,副叉油缸的另外一端与下叉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叉定位装置包括拉动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的拉索和卷扬张紧拉索的卷扬筒,拉索的一端与副叉体连接,另外一端缠绕在卷扬筒上;卷扬筒位于下叉体的后部的槽型内腔内且与下叉体形成可转动连接,卷扬筒上具有一个使拉索保持张紧状态的锁紧定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叉定位装置还包括在副叉体与下叉体之间设置的对副叉体绕副叉铰接销轴转动角度进行接触限位的限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由下叉体中部的底板和副叉体后端部构成,副叉体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向后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副叉体后端与所述下叉体中部底板接触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由设置在下叉体凹槽内位于副叉铰接销轴下方的下限位块或上方的上限位块和副叉体构成,副叉体前端绕副叉铰接销轴向后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副叉体后部与所述下限位块接触限位或与上限位块接触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或6或7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副叉体向后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下叉体的叉齿前部所成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叉铰接销轴位于所述下叉体的叉齿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体与上叉体呈左右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不凸出至所述下叉体叉齿底面之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抱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体的前端至所述销轴的距离等于所述下叉体的叉齿前端至所述销轴的距离。
CN201410512400.0A 2014-09-29 多功能抱叉 Active CN104234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2400.0A CN104234102B (zh) 2014-09-29 多功能抱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2400.0A CN104234102B (zh) 2014-09-29 多功能抱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4102A true CN104234102A (zh) 2014-12-24
CN104234102B CN104234102B (zh) 2017-01-04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8203A (zh) * 2016-07-13 2016-11-0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夹径可调的抱叉
CN108382871A (zh) * 2018-02-10 2018-08-10 厦门厦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夹木叉
CN110565712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旷和明 一种建筑施工用挖掘机及其挖掘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1915A (ja) * 1995-05-22 1996-11-2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建設機械のクランプ付きフレーム
JPH10279272A (ja) * 1997-04-01 1998-10-20 Nippon Steel Corp ごみクレーンバケット
JPH10306463A (ja) * 1997-04-30 1998-11-17 Maruyama Sangyo:Kk 土木機械の掘削用バケット
JP3356409B2 (ja) * 1998-05-21 2002-12-16 千葉工業株式会社 リンク装置及び該リンク装置を用いた作業機
CN103590435A (zh) * 2013-11-04 2014-02-1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抱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1915A (ja) * 1995-05-22 1996-11-2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建設機械のクランプ付きフレーム
JPH10279272A (ja) * 1997-04-01 1998-10-20 Nippon Steel Corp ごみクレーンバケット
JPH10306463A (ja) * 1997-04-30 1998-11-17 Maruyama Sangyo:Kk 土木機械の掘削用バケット
JP3356409B2 (ja) * 1998-05-21 2002-12-16 千葉工業株式会社 リンク装置及び該リンク装置を用いた作業機
CN103590435A (zh) * 2013-11-04 2014-02-1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抱叉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8203A (zh) * 2016-07-13 2016-11-09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夹径可调的抱叉
CN108382871A (zh) * 2018-02-10 2018-08-10 厦门厦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夹木叉
CN108382871B (zh) * 2018-02-10 2024-03-29 厦门厦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夹木叉
CN110565712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旷和明 一种建筑施工用挖掘机及其挖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760B (zh) 切割设备和操作方法
EP1748108B1 (fr) Tarière à ergot mobile pour réaliser un forage
CA2495337C (en) Ditch digging bucket
CA2683749C (en) Ripper excavation tool
USRE48744E1 (en) Object lifting, pulling and digging apparatus
CN103590435A (zh) 多功能抱叉
CN104234102B (zh) 多功能抱叉
CN104234102A (zh) 多功能抱叉
CN105133595A (zh) 圆角三角形成桩设备
CN204590112U (zh) 多功能抓斗
KR200452783Y1 (ko) 바닥재 철거장치
KR102431480B1 (ko) 집게 유닛을 구비하는 중장비용 회전 장치
CN208137947U (zh) 一种铣挖机的铣挖头
JP5821286B2 (ja) 歩行型耕耘機
CN105442579A (zh) H形插扣桩钻搅机
CN105625304A (zh) 楔形插头l桩成桩机
CN100421803C (zh) 树枝切断机
CN201214797Y (zh) 一种多功能装载机具
CN204920956U (zh) 矿用挖掘机铲斗
CN217352648U (zh) 一种前面是伸缩臂并带旋转的装载机
CN104831719B (zh) 五棱柱复合土桩机
CN100494033C (zh) 一种钢丝绳叉接工具
CN210714698U (zh) 一种用于煤矿的挖煤工具
CN215872589U (zh) 一种翻土机
CN106088068A (zh) 咬合异形钻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