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2493A -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 Google Patents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32493A CN104232493A CN201410191436.3A CN201410191436A CN104232493A CN 104232493 A CN104232493 A CN 104232493A CN 201410191436 A CN201410191436 A CN 201410191436A CN 104232493 A CN104232493 A CN 104232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aspergillus niger
- micro organism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organism fungic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李氏木霉、黑曲霉和酿酒酵母YB组成,或由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组成;所述的酿酒酵母YB是酵母菌经由12C+6辐射诱变得到的;所述酿酒酵母YB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04。本发明还提供应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的青贮饲料。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的青贮饲料发酵时间短,发酵10天时纤维素和蛋白含量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发酵24天后纤维素含量和蛋白含量基本不再变化,蛋白含量达到了9.5%以上,纤维素含量降解了6%-20%,制成的青贮饲料香味浓郁,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利用率,改善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具体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背景技术
青贮饲料是家畜在冬、春季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提高家畜的繁殖率和泌乳力,并促进幼畜的生长发育,是饲养家畜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在冬季漫长的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季节性强,生长期短,青割饲料生产受到限制,青贮饲料是提供冬季多汁饲料最理想的方式,也是灾年饲料短缺时的理想贮备饲料。
目前以农作物秸秆为青贮原料的青贮饲料,其规模化的生产主要是添加酵母菌来进行青贮原料的发酵,这种方法发酵时间长,通常需要2-3个月,得到的青贮饲料蛋白含量低,其质量百分含量仅为4%左右、纤维素基本无降解、香味较淡,家畜食用后消化率低,且青贮原料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农作物秸秆为青贮原料,利用该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的青贮饲料发酵时间短、蛋白含量高、纤维素降解幅度大、香味浓郁,家畜食用后容易消化,且青贮原料的利用率高;为此,本发明还提供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李氏木霉、黑曲霉和酿酒酵母YB组成,或由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组成;所述的酿酒酵母YB是酵母菌经由12C+6辐射诱变得到的;所述酿酒酵母YB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5004。
作为优选,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1-5∶1-3;优选地,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5∶3。
作为优选,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中李氏木霉:黑曲霉的体积份数比是1-3∶1-2;优选地,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2∶1。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盐和/或乳酸菌,所述营养盐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作为优选,所述乳酸菌 的加入量为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a、将酵母菌进行诱变得到酿酒酵母YB;
b、将酿酒酵母YB CGMCC No.5004、李氏木霉、黑曲霉进行斜面培养;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经斜面培养的李氏木霉、黑曲霉分别在霉菌种子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将李氏木霉种子液、黑曲霉种子液按体积比1-3∶1-2,优选地,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2∶1,接种于发酵瓶培养基进行混合扩大培养,得到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
d、将步骤b中得到的经斜面培养的酿酒酵母YB CGMCC No.5004经酿酒酵母YB种子瓶、发酵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e、将扩大培养后的酿酒酵母YB CGMCC No.5004与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混合,混合比例按照体积份数比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 CGMCC No.5004为1-5∶1-3,优选地,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 CGMCC No.5004的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5∶3,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应用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调节pH至5.5±0.5,进行发酵,制备得到青贮饲料;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为每100g农作物秸秆接种0.1-1ml复合微生物菌剂;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时间为25天。
在此pH值下可以为霉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可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青贮饲料,所述青贮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制备得到的;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为每100g农作物秸秆接种0.1-1ml复合微生物菌剂;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时间为25天。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配方为:
(1)当主要以降解纤维为目的时,如甜高粱秸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5∶3;
(2)当主要以提高蛋白含量为目的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
(3)当需要降解纤维、同时提高蛋白含量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3∶2。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青贮饲料在饲喂家畜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应用为:
(1)采用以下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方制备得到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时,所述家畜为反刍家畜: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
(2)采用以下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方制备得到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时,所述家畜为非反刍家畜: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3∶2。
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的青贮饲料发酵时间短,发酵10天时纤维素和蛋白含量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发酵24天后纤维素含量和蛋白含量基本不再变化,蛋白含量达到了9.5%以上,纤维素含量降解了6%-20%,制成的青贮饲料香味浓郁,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利用率,改善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500袋袋装青贮和50吨窖池青贮中试试验,能直接进行大规模生产;在甘肃农业大学奶牛实验基地完成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的奶牛饲喂、增奶实验。结果表明:1、复合微生物菌剂酵池发酵甜高粱生物饲料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可使奶牛采食提高17.41%;2、复合微生物菌剂酵池发酵甜高粱生物饲料明显提高了奶牛产奶量。实验期产奶量提高了18.35%;减精料实验期(每天减2kg精料)产奶量提高了17.85%,可以通过增加甜高粱生物饲料采食量来替换一部分的精料,从而降低饲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饲喂甜高粱发酵菌体蛋白生物饲料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料奶比。过渡期料奶比下降了17.2%;实验期料奶比下降了28.9%;减精料实验期料奶比下降了22.11%。实验期每天每头奶牛利润较对照组提高了27.6%,减精料期较对照组每天每头奶牛的利润提高了69.5%。4、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生物饲料摄入使牛奶中乳蛋白含量提高14.03%,乳脂率含量提高16.3%,体细胞数下降5.15%,提高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风味及奶牛潜在产奶能力。用该青贮饲料喂养动物,家畜食用后容易消化,缩短了动物采食时间,提高了采食量,家畜增重速度快。
黑曲霉和李氏木霉混合培养的优势:混合培养不仅具有和单一培养相似的生物生产性力,而且混合培养液中木聚糖酶的活性比单一培养高得多,说明混合培养具有协同作用,使酶制剂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同时能够有效地降解作用。此外,两种菌株混合培养在生产中可比单独培养减少一个发酵罐投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生产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和所用的试剂及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常规试剂和设备。
实施例1
1.1 菌种
李氏木霉菌株:购自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SICC62010;
酵母菌株:购自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SICC51951;
酿酒酵母(YB,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生物物理实验室重离子辐照选育并保藏,保藏信息如下:
保藏日期:2011年6月29日;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简称:CGMCC;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编号:CGMCC No.5004。
黑曲霉菌株:购自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SICC60108;
乳酸菌: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ACCC11026。
1.2 本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如下
温室固体发酵培养箱:购自:上海鸿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PN-9272B;
粗纤维测定仪:购自:济南盛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T-06;
粗蛋白测定仪:购自:济南盛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T-04C;
高压蒸汽灭菌锅。
1.3 培养基
(1)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乳酸菌斜面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15g;蛋白胨:0.5g;NaCl:0.25g;琼脂:1g;水:50ml。
霉菌斜面培养基配方(用于李氏木霉、黑曲霉):琼脂:2g;蔗糖:2g;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半小时):20g;水:100ml。
酵母斜面培养基配方:琼脂:2g;葡萄糖:2g;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半小时):20g;水:100ml。
酿洒酵母YB斜面培养基配方:琼脂:2g;葡萄糖:1g;蔗糖:1g;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半小时):20g;水:100ml。
(2)种子瓶培养基的制备:
乳酸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
胰蛋白胨:2g;酵母膏:0.5g;蛋白胨:0.5g;葡萄糖:0.5g;吐温80:0.005g;番茄汁25g,水1000ml。
霉菌种子瓶培养基配方:(用于黑曲霉、李氏木霉种子瓶及黑曲霉和李氏木霉混合发酵瓶)
蛋白胨:0.3g;硫酸铵:0.5g;七水合硫酸镁0.04g,蔗糖3g,磷酸二氢钾0.2g,水100ml。
酿酒酵母YB种子瓶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10g;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粉:5g;磷酸二氢钾:3g;水:1000ml。
1.4 菌种的制备方法
1.4.1 李氏木霉菌种的培养
1.4.1.1 李氏木霉菌种的斜面转接扩繁培养:
取购买的李氏木霉菌种一支,在超净工作台里用接种针挑取孢子以划线方式接于制备好的霉菌斜面培养基上,放入35℃±0.5℃培养箱中培养3d。
1.4.1.2 李氏木霉菌种种子瓶培养:
取出1.4.1.1中已生长成熟的李氏木霉菌种进行观察,用接种铲挖取一定量长好的孢子转接于霉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以300r/min转速,在35℃±0.5℃温度下发酵18h。
1.4.2 黑曲霉菌株的培养
1.4.2.1 黑曲霉菌种的斜面转接扩繁培养
取购买的黑曲霉菌种一支,在超净工作台里用接种针挑取孢子以划线方式接于制备好的霉菌斜面培养基上,放入35℃±0.5℃培养箱中培养3d。
1.4.2.2 黑曲霉菌种种子瓶培养
取出1.4.2.1中已生长成熟的黑曲霉菌种进行观察,用接种铲挖取一定量长好的孢子转接于霉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以300r/min旋转摇瓶机,在35℃±0.5℃温度下发酵18h。
1.4.3 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培养
将上述培养的李氏木霉种子液、黑曲霉种子液按体积比3∶2,以5%-10%的接种量接种于霉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混合扩大培养。以300r/min转速,在35℃±0.5℃温度下发酵3d。
1.4.4 乳酸菌菌株的培养
1.4.4.1 乳酸菌菌种的斜面转接扩培养:
取购买的乳酸菌菌种一支,在超净工作台里用接种针挑取孢子以划线方式接于制备好的乳酸菌斜面培养基上,放入37℃±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0h,没有湿度要求。
1.4.4.2 乳酸菌菌种种子瓶培养
取出1.4.4.1中已生长成熟的乳酸菌菌种进行观察,用接种铲挖取一定量长好的菌转接于乳酸菌种子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放入37℃±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没有湿度要求。
1.4.5酵母菌种的重离子束辐照诱变:
1.4.5.1菌种的活化:
取已知效价且生产性能优良的酵母菌种一支,放置在恒温缓冲间(28℃±0.5℃)活化30min。
1.4.5.212C+6离子束穿透诱变:
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12C+6离子束对酵母孢子悬浮液进行辐照诱变,辐照剂量分别为0Gy,10Gy,30Gy,50Gy,70Gy,90Gy,110Gy,然后将辐照过的孢子悬液梯度稀释,准确吸取稀释液的孢子悬液0.2ml/板,倒在制好的分离平板培养基(分离平板培养基配方琼脂:2g;葡萄糖:1g;蔗糖:1g;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半小时):20g;水:100ml)上,分离单个菌落。同时,以未辐照的出发菌株孢子悬液平板分离培养菌落作为对照。分离平板在30℃±0.6℃培养2天,将菌落直径大于对照平均菌落20%的作为正向突变菌株,研究辐照剂量与菌落大小正突变的关系,寻找优选繁殖能力强、生长旺盛的突变酵母菌株的最佳辐照剂量。参见表1。
表1 辐照剂量与正突变率的关系
1.4.5.3 高效价菌株的筛选:
(1)平板筛选
①平板初筛
在记录好菌落个数、形态、大小,挑选分离平板上孢子丰满、菌落形态大的正突变单菌落,转接于酿酒酵母YB斜面培养基上,于恒温箱内培养,温度为30℃±0.6℃,培养时间为2d,冷藏备用。
②平板复筛
挑选分离平板上孢子丰满、菌落形态大的单菌落转接的斜面,接酿酒酵母YB种子瓶培养基中培养12h,转接发酵瓶,转速220r/min,温度30℃,培养48h得初筛酵母培养液。将初筛酵母培养液与1.4.3中所示的黑曲霉、李氏木霉发酵混合液按(5∶3)比例混合培养,在3天取混合液梯度稀释,准确吸取稀释液的0.2ml/板,倒在制好的酵母平板筛选培养基(培养基配方:琼脂:2g;葡萄糖:1g;蔗糖:1g;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半小时):20g;水:100ml。)上,分离单个菌落。于恒温箱内培养,培养温度为30.0℃±0.60℃、培 养2d。以未辐照的出发菌株平板分离培养菌落作为对照,将菌落直径大于对照平均菌落20%的作为正向突变菌株,转接斜面,30.0℃±0.60℃、培养2d,冷藏备用。
(2)摇瓶筛选
①种子瓶发酵
取平板复筛正向突变菌株斜面,挖取一定量转接于种子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以220r/min旋转摇瓶机,30.0℃±0.60℃恒温培养箱下进行种子瓶发酵。
②发酵瓶复筛
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5%的接种量转接于发酵培养基(40ml/250ml三角瓶)进行二级发酵,以220r/min旋转摇瓶机,30.0℃±0.60℃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24h。在0、1、2、3、4、5、6、7、8、9、10、11、12、13、14、16、18、22、24小时取样,对发酵液菌体中酵母个数进行计数,通过单位时间发酵液中酵母个数多少,筛选获得高产辐照诱变目的酵母菌株。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酵母诱变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发酵液中菌体个数。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诱变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发酵液中菌体个数比较
由于菌体蛋白也是生物蛋白饲料蛋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重离子束辐照后,诱变高产目的酵母菌株,在单位发酵液中酵母个数明显高于原始对照,比对照菌株最高可提高90%。
1.4.5.4 测定结果:
①效价测定;
甜高粱渣发酵测定
将20g甜高粱渣加入适量水,使其水分含量在65%,放入锥形瓶中,每个辐照剂量按1%(100g接种1ml)的比例进行接种酿酒酵母。接种后置于恒温箱中30℃培养6d。每天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6天后用凯氏定氮仪测样品中的粗蛋白的含量。结果见下表3。
表3
由表1司以看出,当辐照剂量为50Gy时,粗蛋白含量出现了升高,当辐照剂量为90Gy时,粗蛋白含量司上升至9.1%,较对照组提高了23%,上升量较为显著。选择其中粗蛋白含量最多所对应的一株酿酒酵母菌株YB,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04。
实施例2
1、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实验
1.1、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实验室实验
1.1.1 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最佳比例优化
将李氏木霉、黑曲霉按下列体积比接种混合发酵培养基:
组一:李氏木霉与黑曲霉1∶1;
组二:李氏木霉与黑曲霉2∶1;
组三:李氏木霉与黑曲霉3∶2;
组四:李氏木霉;
组五:黑曲霉。
每组分设二个平行对照。在300r/min转速,35℃±0.5℃温度下发酵3d,取新鲜发酵液5g,加蒸馏水50ml,于40℃浸泡3h,过滤制得原酶液,用相应pH值的缓冲液稀释15倍后,供测酶活。
表4 不同发酵液中酶活比较
由实验结果可知,黑曲霉和李氏木霉混合发酵液(组一、组二、组三)的酶活明显高于黑曲霉、李氏木霉单独发酵液(组四、组五),黑曲霉和李氏木霉混合发酵效果优于单独发酵。黑曲霉和李氏木霉混合发酵的优势:混合培养不仅具有和单一培养相似的生物生产性力,而且混合培养液中木聚糖酶的活性比单一培养高得多,说明混合培养具有协同作用,使酶制剂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同时能够有效地降解作用。此外,两种菌株混合培养在生产中司比单独培养减少一个发酵罐投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生产费用。在混合发酵组优选效果最好组三,作为青贮复合微生物菌剂中黑曲毒和李氏木霉混合发酵最佳比例,即李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接种按体积比3∶2。
1.1.2 微生物菌剂的配比对发酵甜高粱渣的影响实验
将每组菌种按下列体积比混合:
组一:李氏木霉与酿酒酵母YB1∶1;
组二:黑曲霉与酿酒酵母YB1∶1;
组三:李氏木霉∶黑曲霉∶酿酒酵母YB为1∶1∶1;
组四: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为5∶3,其中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组五:空白对照(不添加菌种只添加营养盐);
每组分设三个平行对照。
将50g甜高粱渣和适量水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营养盐形成甜高粱渣发酵原料,水分含量65%。营养盐的配方如下:尿素:0.1g,硫酸镁:0.02g,磷酸二氢钾:0.15g,氯化钠0.15g。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灭菌30分钟,分别将五组菌种按如下比例接种:每100克甜高粱渣中接种5ml,接种方式为喷洒,锥形瓶中发酵,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10天。观察产物的颜色、感官及质感,做初步的混合比例判断,进行实验室实验方案的进一步设计。结果如下:
组一:颜色为黄绿,可以嗅到淡淡的香味。
组二:颜色为黄绿,可以嗅到淡淡的香味。
组三:颜色为黄绿,较柔然,可以嗅到浓厚的酒香味。
组四:颜色为黄绿,柔然,可以嗅到浓厚的酒香味。
空白组:颜色为黄绿,可以嗅到淡淡的香味。
根据实验司以看出:组三、组四的颜色、菌落生长状况及气味都较好。又因,混合培养不仅具有和单一培养相似的生物生产性力,而混合培养液中木聚糖酶的活性比单一培养高得多,说明混合培养具有协同作用,使酶制剂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同时能够有效地降解作用,使发酵饲料更柔然,提高了动物适口性。此外,两种菌株混合培养在生产中可比单独培养减少一个发酵罐投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生产费用。所以,选用组四为最佳生产工艺,用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培养液与酿酒酵母YB的混合物来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
1.1.3 营养盐对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影响实验;
每100ml营养盐的配方如下:尿素:0.1g,硫酸镁:0.03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钠:0.2g。
实验设四组:
第一组添加营养盐,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分别按1∶1、3∶2、5∶3的体积比混合;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第二组不添加营养盐,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分别按1∶1、3∶2、5∶3的体积比混合;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对照组分两组:第三组是空白对照的添加营养盐组,第四组是空白对照的不添加营养盐组;
每组分设三个平行对照。
将100g水放入锥形瓶中,在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各个不同配比中分别添加5g营养盐,营养盐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将四组混合好的溶液分别倒入50g甜高粱渣中,在高压锅中121℃灭菌30分钟,分别将四组菌种按如下比例接种:每100克甜高粱渣中接种5ml,接种方式为喷洒,锥形瓶中发酵,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6天。四分法取样,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4。
表5 营养盐对微生物菌剂发酵能力的影响
*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与添加营养盐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从表5可知:将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比较,第一组在蛋白含量上高于第二组,纤维素降解能力优于第二组,因此,添加营养盐可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增强菌种的作用。将第二组和第四组进行比较,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因此,不添加营养盐也可以达 到较理想的效果。
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1∶1组在蛋白的提高上较为突出,有营养盐组与无营养盐组分别为9.13%和7.35%,而5∶3组在纤维素降解的能力上较为突出,有营养盐组与无营养盐组分别为23.06%与29.24%。
1.1.4 灭菌对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影响实验
将每组菌种按下列体积比混合:
第一组为灭菌组: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分别按1∶1、3∶2、5∶3的体积比混合;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第二组为不灭菌组,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分别按1∶1、3∶2、5∶3的体积比混合;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对照组分两组: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的灭菌组,第四组为空白对照的不灭菌组;
每组分设三个平行对照。
将100g水放入锥形瓶中,每组的各个不同配比中分别添加5g营养盐,营养盐的重量配比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将四组混合好的溶液分别倒入50g甜高粱渣中,将四组均用0.25ml/mol的HCl调节pH为6.0,将第一组和第三组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分别将四组菌种按如下比例接种:每100克甜高粱渣中接种5ml,接种方式为喷洒,锥形瓶中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10d,四分法取样,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定每组的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5。
表6 灭菌与否对微生物菌剂发酵能力的影响
*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与灭菌组差异极显著,
从表6可以看出,灭菌组与不灭菌组在纤维素降解的能力上差异是极显著的;但是在蛋白含量的提高上差异不大:1∶1的灭菌组与不灭菌组相差0.67%,3∶2的灭菌组与不灭菌组相差0.20%,5∶3的灭菌组与不灭菌组差异只有0.31%,所以,灭菌与否对蛋白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不灭菌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
从表5还可以看出,1∶1组在蛋白的提高上较为突出,灭菌组与不灭菌组分别为8.12%和7.45%;而5:3组在纤维素降解的能力上较为突出,灭菌组与不灭菌组分别为29.09%与22.31%。
1.2、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中试实验
根据实验室实验结果及数据,进行小规模模拟工业化生产,在有菌及自然条件的温度下,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分别按以下体积比进行实验1∶1、3∶2、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实验分为二方面进行:一方面测试自然发酵条件下营养盐对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影响,另一方面将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与同类产品“微储王”秸秆分解剂进行比较,温度为室温,并通过对发酵时间进行四分法、阶段性取样获得实验数据,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具体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如下:
1.2.1、自然发酵条件下营养盐对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的影响。其中营养盐的成分按重量计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
实验设四组:
第一组添加营养盐,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的体积比1∶1、3∶2、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第二组不添加营养盐,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的体积比分别为1∶1、3∶2、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
对照组分两组;第三组是空白对照的添加营养盐组,第四组是空白对照的不添加营养盐组。
每组的不同配比各取3kg水,在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各个不同配比中添加150g营养盐,营养盐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将各组用0.25ml/mol的HCl调节pH为5.0,每组的各个不同配比添加以甜高粱渣质量计为1‰的乳酸菌。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分别倒入3kg刚榨汁的甜高粱渣中,分别将四组的各个不同配比的菌种按如下比例接种:每100克甜高粱渣接种1ml,接种方式为喷洒,在室温下发酵,分期、四分法进行取样,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 营养盐不同发酵时间对微生物菌剂降解甜高粱渣青贮中纤维素(%)能力的影响
*P<0.00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与添加营养液组差异显著。
如表7所示:通过纤维素降解量的比较及差异分析可以得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降低青贮甜高粱渣粱纤维素的含量,添加和不添加营养盐组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添加营养盐组与空白对照的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添加营养盐第一组在纤维素降解上比不添加营养盐第二组效果更明显,可知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营养盐司将甜高粱中的纤维素更好的降解;但实际生产时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不添加营养盐也是可行的。
在发酵天数阶段性取样及测定过程中发现:在25天前,各组配比的纤维素降解是很迅速的,在25天后,纤维索降解缓慢,在55天至70天保持稳定,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时,优选发酵25天来制备青贮饲料。
对菌种的三种不同配比进行对比发现:5∶3组在纤维素降解的能力上较为突出,有营养盐组与无营养盐组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为24.15%与27.51%,低于1∶1组和3∶2组,与实验室得出的结果保持了一致,即5∶3组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是最好的。
表8 营养盐不同发酵时间对微生物菌剂提高甜高粱渣青贮中蛋白(%)能力的影响
*P<0.00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添加营养液组差异显著。
从表8可知:通过蛋白含量提高的数据分析及差异分析可以得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提高青贮甜高粱渣粗蛋白的含量,添加和不添加营养盐组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添加营养盐组与空白对照的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添加营养盐第一组比不添加营养盐第二组提高蛋白质效果更明显,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营养盐能更有效提高甜高粱中蛋白质含量;可知添加营养盐可使甜高粱渣发酵的更好;但实际生产时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不添加营养盐也是可行的。
在发酵天数阶段性取样及测定过程中发现:在25天前,各组配比的蛋白提高是很迅速的,在25天后,蛋白提高缓慢,在55天至70天保持稳定,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时,优选发酵25天水制备青贮饲料。
对菌种的三种不同配比进行对比发现:1∶1组在蛋白提高的能力上较为突出,添加营养盐组与不添加营养盐组蛋白含量分别为10.70%与9.90%,高于3∶2组和5∶3组,与实验室得出的结果保持一致,即1∶1组在蛋白的提高上效果是最好的。
1.2.2、与“微储王”秸秆分解剂(购自乌龙木齐海星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服务站)比较实验
实验设三组:“微储王”秸秆分解剂组、空白对照组、微生物菌剂组(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的体积比分别为1∶1,3∶2,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每一实验组设三个平行对照。
“微储王”秸秆分解剂组按照“微储王”秸秆分解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实验,将“微储王” 秸秆发酵活干菌一包,倒入2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菌种激活1-2h后兑入200ml质量百分数为1%的盐水,将其以喷洒的方式接入10kg甜高粱渣,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分期、四分法进行取样。
空白对照组:将10kg甜高粱渣和适量水混合,甜高粱渣水分含量65%,自然状态发酵。
微生物菌剂组: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的体积比分别为1∶1,3∶2,5∶3。每组各取适量水,用0.25ml/mol的HCl调节pH为6.0,每组配比添加以甜高粱渣质量计为1‰的乳酸菌。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分别倒入10kg刚榨汁的甜高粱渣中,分别将三种不同配比菌种按1%的接种量,均匀喷洒到甜高粱渣,使其水分含量在65%,自然条件下发酵。分期、四分法进行取样,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8。
表9 不同发酵时间不同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渣效果表
*P<0.00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与生物分解剂组差异极显著。
从表9可以看出,“微储王”秸秆分解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蛋白 提高不显著。“微储王”秸秆分解剂与微生物菌剂比较,差异极显著:使用“微储王”秸秆分解剂发酵甜高粱渣70天后纤维素的质量百分含量32.34%,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4.75%,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1∶1,3∶2,5∶3三个不同配比的纤维素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9.77%,28.60%。27.51%,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9.92%,9.49%,9.37%,所以,“微储王”秸秆分解剂的效果没有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效果好。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对于三种菌群混合发酵甜高粱渣并配合添加乳酸菌,在降解纤维素、提高蛋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因为加入了乳酸菌从而增加了适口性,通过中试试验模拟大型甜高粱渣发酵,验证了实验用于大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可行性。
1.3、结论
根据表7-表9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随时间变化中,蛋白含量在提高,以1∶1组的蛋白含量提高最好,与实验室测出的效果一致,该组可作为微生物菌剂配方中的较优组进行生产。纤维素降解也随时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5∶3组的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也与实验室测出的结果保持一致。在低温及室温发酵一个月后,青贮饲料香味浓厚,烘干后有香甜的气味,且颜色为深黄色,蛋白含量大幅度提高,已经将粗饲料改良为精饲料,有效的提高了甜高粱渣的饲用价值。在实验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发酵初期到发酵55d期间,纤维素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而蛋白含量则稳步的上升,在发酵到55d后,纤维素及蛋白含量基本不再有明显的变化。每组不同配比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1‰的乳酸菌后通过混合菌株的作用,青贮饲料表现出:颜色黄色,有浓厚的香气,感官效果好,适合饲用。
1∶1组合,在蛋白含量的提升上有很好的效果;在纤维素的降解上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不及5∶3组合降解纤维素的效果好,所以,该组合可用于纤维素含量不是很高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可起到很好的蛋白提升效果。3∶2组合,降解纤维素和提升蛋白的能力与其他两个配比比较,较为居中。5∶3组合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好,蛋白提升效果较好。所以,该组可用于纤维素含量高的农作物秸秆的发酵,可以起到良好的纤维素降解效果,同时提高蛋白的含量。通过三种不同的配比,可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以达到所需的青贮饲料。
本发明通过对实验室实验和中试试验进行比较,验证了实验室的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实际发酵生产。将微生物菌剂的pH调节至6.0,对菌群生长环境进行调整,达到很好的发酵效果。在微生物菌剂中添加乳酸菌后,有效的提高了青贮饲料的适口性,香气浓厚;且不影响其他菌种的发酵。
2、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的实验
实验分为四组:李氐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的体积比分别为1∶1,3∶2, 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空白对照一组。每组分别设三个平行对照。每组加适量水,用0.25ml/mol的HCl调节pH至6.0,每组添加以玉米秸秆质量计为1‰的乳酸菌。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按1%的接种量,分别倒入10kg玉米秸秆中,均匀喷洒,水分含量在65%,自然条件下发酵,采用分期、四分法取样进行实验,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10。
表10 不同发酵时间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效果表
*P<0.00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5∶3组比较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
将各组配比的纤维素含量与蛋白含量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可以看出用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因5∶3组是在纤维素降解效果上最好的一组,所以,以5∶3组作为纤维素含量对照组与其他组进行比较,从表10中可以看出,5∶3组纤维素降解能力上很好,为24.22%,纤维素含量低于1∶1组和3∶2组。因1∶1组是在蛋白含量提高效果上最好的一组,所以,以1∶1组作为蛋白含量对照组与其他组进行比较,但从表9中可以看出,其与3∶2组、5∶3组的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以上各组情况,可选用3∶2组作为玉米秸秆的生物分解剂发酵配比。
由表10可知:反刍家畜通过自身的消化系统可分解纤维素,可选用1∶1组发酵得到的青贮饲料来进行饲喂,该组的纤维素降解效果不是最好但是蛋白提高量最大;而其他家畜自身的消化系统不能很好的分解纤维素,可选用3∶2组发酵得到的青贮饲料来进行饲喂,该组的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
3、微生物菌剂发酵高粱秸秆的实验
高粱秸秆作为我国主要的饲料来源,它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其质量百分含量大约为31%,目前多用于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通常与高蛋白饲料混合饲喂。为了提高甜高粱饲草营养价值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具纤维素含量,提高蛋白含量,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是很有意义的。
实验分为四组: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按体积比分别为1∶1,3∶2,5∶3,其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中两者的体积比为李氏木霉∶黑曲霉=3∶2;空白对照一组,每组分别设三个平行对照。每组配比添加以高粱秸秆质量计为1‰的乳酸菌。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按1%的接种量分别倒入10kg切碎甜高粱秸秆中(2cm左右),均匀喷洒,水分含量在65%,自然条件下发酵。采用分期四分法取样进行实验,使用粗纤维测定仪和粗蛋白测定仪测其纤维素及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10。
表11 中试试验中不同发酵时间微生物菌剂发酵高粱秸秆后纤维素及蛋白含量(%)
*P<0.05,与对照组有显著,**P<0.00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从表10中可以得到:将各组配比在相同发酵时间下的纤维素含量与蛋白含量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可以看出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秸秆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从表11中还可以得到:5∶3组在蛋白含量上,与蛋白提高效果很好的1∶1组差异不显著;对纤维含量较高的甜高粱秸秆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好。所以,对于甜高粱秸秆的分解实验,我们在生产高菌体蛋白优质青贮饲料时候,司选择李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 YB液为5∶3的配比进行发酵,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纤维素含量,还可很好的提高蛋白含量。
实施例3
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羊的实验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从兰州市永登县-羊场的羊群中,挑选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6月龄本地绵羊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见表12),两组绵羊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饲喂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对照组饲喂普通干玉米秸秆。
表12 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绵羊的实验分组情况表:
1.2饲料处理
混合精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玉米45%,棉饼41%,麸皮12%,骨粉2%组成,添加物有食盐(按标准添加)、酵母粉(接日粮总量的0.5%添加)和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1.3 饲养管理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饲养在条件完全相同的相邻两个栏舍内。实验前给两组绵羊称重、驱虫,给料量控制在随意采食量的120%,每日三次投喂,计算各组绵羊平均每日采食量;两组绵羊每日同时补饲相同的混合精料0.4公斤/只,全天供给干净充足的饮水。实验周期为45天。
2.测定指标
2.1 采食量
采食量=给料量-剩料量
2.2 采食率
采食率=给料量-剩料量/给料量×100%
2.3 增重量
增重量=终末体重-初始体重
3.实验结果
3.1 采食量与采食率
实验期,实验组的绵羊平均每日采食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0.60公斤/只,对照组的绵羊平均每日采食普通干玉米秸秆0.52公斤/只。观察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对绵羊采食时间的影响,实验组平均每餐采食时间为46.2分钟,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的采食率80.91%;对照组为57.1分钟,普通干玉米秸秆的采食率为71.59%。因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质地较柔软,适口性好,因而实验组绵羊平均每餐采食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玉米秸秆时间比对照组短,但是平均每只绵羊日采食量由0.52公斤增加到0.60公斤,增加了15.4%;采食率由71.59%增加到80.91%,提高了13.01%,采食量和采食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3.2 增重量的效果见表13
表13 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绵羊的实验增重效果对比表:
通过表13可以看出:实验组增重效果较为明显,总增重比对照组多23.6Kg,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7.17%,增重效果明显。
4.经济效益分析
实验组绵羊比对照组绝对增重多23.6公斤,每公斤以现市价活重28元/公斤计,增加收入660.8元。扣除玉米秸秆经微生物菌剂发酵成本80元,增加纯收入588.8元,经济效益显著。
5.讨论
经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质地柔软、适口性增强;与普通干玉米秸秆比较,可改善普通干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从而缩短绵羊的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量、消化率和饲料转化率,增重效果显著。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技术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是一项有综合效益、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技术。
实施例4
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的甜高粱渣饲喂奶牛的实验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实验奶牛选用甘肃农业大学奶牛实验厂饲养的3岁龄德系荷斯坦泌乳奶牛,选择年龄、 体重、胎次、泌乳月,乳脂率、产乳量和生理性能基本一致或相近的泌乳奶牛12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头,饲喂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一组为实验组,饲喂未经处理的甜高粱渣的另一组为对照组,分组后先进行7d预试期,在此期内进行编号、称重、驱虫、测乳脂率、调整两组体重和产乳量,经生物统计数据处理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然后转入试验期。
1.2 饲养管理
两组均采取舍饲拴系饲养,由同一名饲养员进行饲喂,每日饲喂、挤奶、饮水各3次,两组混合精料和青粗饲料相同,混合精料每日每头限量10kg,两组青粗饲料则以吃净不剩草为原则,计量不限量,每日供给充足的饮水和舍外运动,其它管理措施两组均保持一致,实验期内做产乳量、耗料量等有关数据记录和采食情况观察,待实验结束后,分别计算两组泌乳奶牛的产乳量,奶料比及经济效益情况分析。实验周期为30天。
2.测定指标
2.1采食量
采食量=给料量一剩料量
2.2 日均产乳量
日均产乳量=总产乳量/实验天数
2.3 奶料比
奶料比=总产奶量/总给料量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采食量
饲喂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实验组,由于经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较为疏松,且适口性好,泌乳奶牛在实验周期内表现奶牛喜食、采食量增加,粪便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
3.2 日均产乳量与奶料比见下表13
表14 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饲喂实验中日均产乳量及奶料比对比情况表
与空白对照相比*表示P<0.05有差异;**表示P<0.01有显著差异。
由表14可以看出饲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实验组,实验期内每头泌乳奶 牛日均产乳量为14.04kg,对照组为16.94kg,实验组较对照组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组在添加甜高粱生物发酵饲料后,奶牛的采食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实验期采食量提高了10.45%;饲用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实验组奶料比为1.15,而对照组为0.92,奶料比下降20%,实验组的奶料比较对照组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4.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4的两组泌乳奶牛的日均产乳量和料奶比对比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泌乳奶牛饲喂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试验组,实验组奶牛的产乳量为101.64kg,而对照组的产乳量为84.24kg,每日产乳量增加了17.4kg;实验组共消耗饲料71.06kg,对照组共消耗饲料68.8kg。按现有鲜奶市场价格3.60元/公斤,实验组日收入365.9元,对照组日收入303.2元,添加复合菌剂每日成本10元,扣除各自的饲料成本及管理成本,实验组日增加纯收入52.07元。
经试验证实,奶牛饲喂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过的甜高粱渣的实验组,不仅提高了甜高粱渣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奶牛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泌乳量和经济效益。此外,奶牛饲喂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甜高粱生物饲料还提高了鲜奶品质,可使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提高15.98%,乳脂率含量提高90.06%,较大的提高了牛奶的营养价值以及风味。使奶样中体细胞数下降6.25%,提升了奶牛的潜在产奶能力。因此,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甜高粱渣的方法是可行的,此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推广。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李氏木霉、黑曲霉和酿酒酵母YB组成,或由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组成;所述的酿酒酵母YB是酵母菌经由12C+6辐射诱变得到的;所述酿酒酵母YB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1-5∶1-3;优选地,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中李氏木霉∶黑曲霉的体积份数比是1-3∶1-2;优选地,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盐和/或乳酸菌,所述营养盐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尿素10份、硫酸镁3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钠20份;作为优选,所述乳酸菌的加入量为1‰。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a、将酵母菌进行诱变得到酿酒酵母YB;
b、将酿酒酵母YBCGMCC No.5004、李氏木霉、黑曲霉进行斜面培养;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经斜面培养的李氏木霉、黑曲霉分别在霉菌种子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将李氏木霉种子液、黑曲霉种子液按体积比1-3∶1-2,优选地,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2∶1,接种于发酵瓶培养基进行混合扩大培养,得到李氏木霉、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
d、将步骤b中得到的经斜面培养的酿酒酵母YBCGMCC No.5004经酿酒酵母YB种子瓶、发酵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e、将扩大培养后的酿酒酵母YBCGMCC No.5004与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混合,混合比例按照体积份数比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CGMCC No.5004为1-5∶1-3,优选地,李氏木霉、黑曲霉混合发酵液∶酿酒酵母YBCGMCC No.5004的体积份数比为1∶1、3∶2或5∶3,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6.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调节pH至5.5±0.5,进行发酵,制备得到青贮饲料;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为每100g农作物秸秆接种0.1-1ml复合微生物菌剂;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时间 为25天。
8.一种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贮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制备得到的;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为每100g农作物秸秆接种0.1-1ml复合微生物菌剂;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时间为25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配方为:
(1)当主要以降解纤维为目的时,如甜高粱秸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5∶3;
(2)当主要以提高蛋白含量为目的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
(3)当需要降解纤维、同时提高蛋白含量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3∶2。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青贮饲料在饲喂家畜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应用为:
(1)采用以下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方制备得到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时,所述家畜为反刍家畜: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1∶1;
(2)采用以下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方制备得到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时,所述家畜为非反刍家畜: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李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发酵液与酿酒酵母YB的体积份数比为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1436.3A CN104232493A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1436.3A CN104232493A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2493A true CN104232493A (zh) | 2014-12-24 |
Family
ID=5222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91436.3A Pending CN104232493A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其制备的青贮饲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3249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5208A (zh) * | 2015-02-13 | 2015-05-13 | 南通大学 | 添加红酵母辅助发酵秸秆青贮饲料的方法 |
CN105995013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湖羊秸秆粗饲料的生产工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4243A (zh) * | 2011-01-10 | 2011-08-17 | 南阳天冠生物发酵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液体纤维素酶的方法 |
CN102352315A (zh) * | 2011-09-14 | 2012-02-15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
CN102382777A (zh) * | 2011-09-14 | 2012-03-21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517217A (zh) * | 2011-12-27 | 2012-06-27 | 何颖霞 | 一种环保秸秆发酵剂 |
-
2014
- 2014-05-07 CN CN201410191436.3A patent/CN1042324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4243A (zh) * | 2011-01-10 | 2011-08-17 | 南阳天冠生物发酵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液体纤维素酶的方法 |
CN102352315A (zh) * | 2011-09-14 | 2012-02-15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
CN102382777A (zh) * | 2011-09-14 | 2012-03-21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517217A (zh) * | 2011-12-27 | 2012-06-27 | 何颖霞 | 一种环保秸秆发酵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汝富等: "《青贮饲料无公害生产技术》", 31 January 2003,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5208A (zh) * | 2015-02-13 | 2015-05-13 | 南通大学 | 添加红酵母辅助发酵秸秆青贮饲料的方法 |
CN105995013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湖羊秸秆粗饲料的生产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9349B (zh) | 灵芝菌糠节粮饲料及其安全养殖法 | |
CN102488084B (zh) | 好氧混合菌发酵秸秆饼粕制备蛋白饲料的方法 | |
CN101401616B (zh) | 发酵废弃蔬菜饲料和制备方法 | |
KR101296837B1 (ko) | 감귤박과 맥주부산물을 이용한 발효사료의 제조방법 | |
CN106173362A (zh) | 以构树枝叶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 |
CN107897506A (zh) | 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与应用 | |
CN104017739B (zh) | 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产高蛋白薯渣饲料中的应用 | |
CN100405922C (zh) | 好氧混合菌液固态发酵糟渣秸杆生产菌体蛋白饲料方法 | |
CN105918614A (zh) | 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集成化加工方法 | |
CN109287855A (zh) | 一种玉米秸秆的发酵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发酵玉米秸秆及应用 | |
CN105918615A (zh) | 一种规模化稻麦秸秆微生物饲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1731490B (zh) | 一种富含有机硒的青贮饲料 | |
CN103988977A (zh) | 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12916B (zh) | 以甘蔗尾稍为原料分级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 |
CN104286400A (zh) |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 | |
CN106173365A (zh) | 以茉莉花渣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 |
CN106173364A (zh) |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 |
CN106937704A (zh) | 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6234755B (zh) | 以甘蔗渣为原料分级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 |
CN104161227A (zh) | 一种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肉羊活性全加饲料的制作方法 | |
CN106666129A (zh) | 酵母培养物在制备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饲料中的应用 | |
CN102382777A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173205B (zh) | 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及利用其进行的湖羊养殖方法 | |
CN109805161A (zh) | 一种低成本高效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0479B (zh) | 高蛋白橙渣发酵饲料及其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