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822B -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28822B CN104228822B CN201410449305.0A CN201410449305A CN104228822B CN 104228822 B CN104228822 B CN 104228822B CN 201410449305 A CN201410449305 A CN 201410449305A CN 104228822 B CN104228822 B CN 1042288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moved
- speed
- drive device
- moved rearwar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36—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whole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和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座椅和/或驱动座椅向后移动。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生存空间变小而导致增大乘员伤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往往由于乘员舱生存空间严重侵入导致乘员头部或者大腿小腿会受到伤害,乘员舱的空间在碰撞时无法改变使得在碰撞过程中前舱侵入量过大导致乘员伤害值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生存空间变小而导致增大乘员伤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和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座椅和/或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座椅具有用于将座椅沿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的锁止机构;方法还包括:提供一解锁机构,其构造成能够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自动地解除锁止机构对座椅的锁定,以允许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提供一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其构造成能够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自动地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解锁机构和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同时开始工作;其中,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开始工作后先进行预加载阶段,以防止座椅向前移动,并且在解锁机构完成对锁止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由座椅后移驱动装置驱动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座椅后移驱动装置还构造成能够驱动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以根据乘员的需要调节座椅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并且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优选地,第一速度是第二速度的至少1.5倍。
进一步地,判断座椅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如果否,则控制座椅后移驱动装置继续推动座椅;如果是,则锁止机构对座椅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设置在座椅的靠背处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发出执行信号;设置在座椅处的操纵机构,用于在接收到执行信号时对座椅进行操作,以允许座椅和/或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座椅处的锁止机构,用于将座椅沿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其中,执行信号包括解锁信号;并且,操纵机构包括解锁机构,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时解除锁止机构对座椅的锁定,以允许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执行信号包括驱动信号;并且,操纵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处的座椅后移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时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同时发出解锁信号和驱动信号;
并且,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构造成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时进行预加载,以积蓄用于驱动座椅的驱动力,并且在解锁机构完成对锁止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并且,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优选地,第一速度是第二速度的至少2倍;其中,在根据乘员的需要调节座椅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情况下,座椅后移驱动装置驱动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并且,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接在收到驱动信号时驱动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设置在座椅处。
如果车辆发生碰撞,汽车座椅靠背会给在座椅上的驾驶员产生一个冲击力,这样形成了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当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通过解锁座椅上的锁定装置或锁定机构等,以允许座椅可以进行移动,然后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当然,允许座椅移动和驱动座椅移动两个动作可以通行进行。通过上述的方法步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后移可以带动乘员同时向后移动,并且在乘员舱被撞击挤压后,可以增大乘员舱的空间,有效地减小乘员的伤害,提高了乘员的生存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所示的系统的各个部分在车辆座椅处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以下步骤:
S11: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和
S13: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座椅和/或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如果车辆发生碰撞,汽车座椅靠背会给在座椅上的驾驶员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力,这样形成了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当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通过解锁座椅上的锁定装置或锁止机构等,以允许座椅可以进行移动,然后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当然,允许座椅移动和驱动座椅移动两个动作可以通行进行。通过上述的方法步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后移可以带动乘员同时向后移动,并且在乘员舱被撞击挤压后,可以增大乘员舱的空间,有效地减小乘员的伤害,提高了乘员的生存率。
可以理解,在现有的车辆中,座椅通常都带有允许乘员调节座椅沿车辆纵向的位置的人力驱动或电驱动的座椅调节机构,以便乘员根据其体形、坐姿或其它习惯将座椅向前或向后调节至使其感觉方便和舒适的位置。
对于人力驱动移动的座椅,其座椅调节机构通常设有锁定装置或锁止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可以在步骤S13中仅对该锁止机构进行解锁,以允许座椅进行后移即可。这样,座椅就可以在乘员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当然,在解锁该锁止机构之后或同时,在步骤S13中还可以通过车辆已有的或者附加的驱动装置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对于电驱动移动的座椅,其座椅的位置通常是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来确定和改变,有可能不带有锁止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可以在步骤S13中没有解锁操作,而是仅仅由该驱动装置来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方法同样是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该座椅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以在纵向进行移动,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
S23:判断压力是否大于预定阈值;
S25: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座椅和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如果压力值小于预定阈值,则返回步骤S21继续检测该压力。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座椅上设置有用于将座椅沿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的锁止机构,本方法中提供了一个解锁机构,解锁机构的构造是用于能够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自动地解除锁止机构对座椅的锁定,以允许座椅向后移动。该解锁机构可以是在现有的带有锁止机构的座椅上附加的机构,例如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开CN202522422U中所公开的解锁装置。该解锁机构可以在收到一个执行信号时自动进行解锁操作。
方法还提供一个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座椅后移驱动装置的构造成能够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自动地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对于现有的人力驱动的座椅,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装置,例如可以采用常规的电动的、气动的或压缩弹簧形式的致动件的形式,其设置成能够在收到一个执行信号时自动工作以驱动座椅沿着例如滑轨向后移动。对于现有的电驱动的座椅,其通常已经具有相应的能够根据执行信号驱动座椅后移的驱动装置,例如由电动机提供功力的驱动装置,此时也可以利用该已有的驱动装置作为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
如果车辆发生碰撞,汽车座椅靠背会给在座椅上的驾驶员产生一个冲击力,这样形成了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当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解锁机构和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可以同时开始工作。虽然在解锁机构完成解锁之前,座椅后移驱动装置的工作并不能立即驱动座椅后移,但是在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开始工作与解锁后实际开始驱动座椅后移期间可以进行一个预加载阶段,以防止座椅向前移动,并且在解锁机构完成对锁止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座椅向后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所进入的预加载阶段为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已经开始工作,其不仅能防止座椅向前移动,对于一些类型的驱动装置,例如气动类型的或压缩弹簧类型的,还可以在这个阶段例如通过持续增大气压或进一步压缩弹簧以持续地积蓄并提高其驱动力。这样,一旦座椅被解锁,就可以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快速地推动座椅向后移动。另外,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在座椅被解锁之前进入预加载阶段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在解锁机构进行解锁之前,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已经有开始推动座椅的趋势,在解锁的瞬间,座椅不会受到惯性等因素向前移动,并且在解锁的第一时间就可以驱动座椅向后移动,这样避免了座椅向前移动反而导致乘员的生存空间变小的情况。
上述中的预定阈值是根据车辆在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最小值进行设定的,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在经过车辆撞击试验等进行获得,在现有技术中均可以进行找到,此处不再赘述,因此,在当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定阈值时,则说明车辆已经发生撞击。如果检测到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小于该预定阈值时,锁止机构进行锁定以防止座椅移动,以确保在车辆正常行驶中,座椅不会前后移动影响驾驶。
考虑到在车辆发生撞击时的撞击时间很短,所以将座椅后移的速度进行了限定,以达到在驾驶舱缩小至最小之前将座椅向后移动的要求,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在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由座椅后移驱动装置驱动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座椅后移驱动装置还构造成能够驱动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以根据乘员的需要调节座椅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并且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这特别适合于现有的电驱动的座椅,第二速度为在正常使用中乘员进行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速度,而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以保证座椅在车辆碰撞时可以迅速的向后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速度是第二速度的至少2倍。对于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电驱动座椅,可以将电动机设置成能够工作在两种速度下,一个速度较低,便于乘员在正常情况下调节座椅位置;另一个速度较高,便于在碰撞发生时快速后移座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系统的实施例,参见图3,本实施例主要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该系统包括有压力传感器10、电子控制单元20以及操纵机构40。压力传感器10可以设置在座椅的靠背处,用于检测由座椅上的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电子控制单元20配置成在压力传感器10检测到的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发出执行信号。操纵机构40可以设置在座椅60处,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电子控制单元20的执行信号时对座椅60进行操作,以允许座椅和/或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如前所述,现有的车辆座椅通常具有一个锁止机构70,其设置在座椅60处,用于将座椅沿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对于具有锁止机构70的座椅,操纵机构40可以包括设置在座椅处的解锁机构41,并且,电子控制单元20发出的执行信号可以包括解锁信号。解锁机构41在接收到解锁信号时可以自动对锁止机构70进行操作,以解除锁止机构对座椅的锁定,从而允许座椅向后移动。示例性地,该解锁机构41例如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开CN202522422U中所公开的解锁装置,该解锁装置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锁止机构进行解锁。在其它实施例中,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同时具有对座椅进行解锁和锁定功能的解锁/锁定装置的座椅来说,本发明的锁止机构70和解锁机构41可以由该解锁/锁定装置来实现,如图4中的解锁/锁定装置80。这样,该解锁/锁定装置80在接收到来自电子控制单元20的解锁信号或锁止信号时,可以自动对座椅进行解锁或锁止操作。
如前所述,对于人力驱动移动的座椅,对该锁止机构70解锁后,座椅就可以在乘员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当然,相比于这样的座椅被动移动,最好使得座椅能够主动向后移动。因此,如图3所示,该系统的操作机构40可以还包括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并且电子控制单元20发出的执行信号可以包括驱动信号。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可以自动驱动座椅向后移动。这样,在解锁机构41解锁操作之后或同时,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就可以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如前所述,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可以是电驱动座椅已有的驱动装置,例如由电动机提供功力的驱动装置,也可是附加的驱动装置,如常规的电动的、气动的或压缩弹簧形式的致动件的形式。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特别是对于在人力驱动的座椅,可以仅依靠因乘员向后移动的惯性对座椅施加的压力来使得座椅向后移动,此时也可以省略该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还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特别是对于电驱动移动的座椅,其座椅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已有的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来确定和改变,有可能不带有锁止机构70,此时可以省略该解锁机构41,而仅仅由该驱动装置如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来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在图3中,电子控制单元20配置成在压力传感器10检测到的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同时发出解锁信号和驱动信号。并且,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构造成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时进行预加载,以积蓄用于驱动座椅的驱动力,并且在解锁机构41完成对锁止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如果车辆发生碰撞,汽车座椅靠背会给在座椅上的驾驶员产生一个冲击力,这样形成了乘员向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压力传感器10把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送给电子控制单元20,当在测到的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解锁机构41和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同时开始工作。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开始工作后先进行预加载阶段,以防止座椅向前移动,并且在解锁机构41完成对锁止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座椅向后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所进入的预加载阶段为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已经开始工作,并持续的提高其驱动力。这样,一旦座椅被解锁,就可以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快速地推动座椅向后移动。另外,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进入的预加载阶段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在解锁机构41进行解锁之前,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已经有开始推动座椅的趋势,在解锁的瞬间,座椅不会受到惯性等因素向前移动,并且在解锁的第一时间就可以驱动座椅向后移动,这样避免了座椅向前移动反而导致乘员的生存空间变小的情况。
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驱动座椅向后移动,并且,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其中,在根据乘员的需要调节座椅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情况下,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驱动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并且,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接在收到驱动信号时驱动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第二速度为在正常使用中,乘员进行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速度,而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以保证座椅在车辆碰撞时可以迅速的向后移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速度是第二速度的至少2倍。
如图4所示,座椅60能够在滑轨30上移动,而本实施例的系统的各个部分,如压力传感器10、电子控制单元20、座椅后移驱动装置42、以及用于将座椅在滑轨30上的位置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解锁/锁止装置80均设置在座椅处。尽管未示出,为本系统供电的电源也可以设置在座椅处。该电源可以为蓄电池,并在车辆正常工作时从车辆供电线路中获取并存储电量。这便于将该系统与座椅形成单独的一个独立工作结构和体系。这样,即使在车辆发生碰撞冲击时,车辆其他部件虽然破坏了,但依旧不会影响车辆座椅后移系统的正常的信号传输和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增加了乘员的生存空间,减小乘员伤害。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4)
1.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
检测由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向所述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和
在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允许所述座椅和/或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所述座椅具有用于将所述座椅沿所述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的锁止机构;
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一解锁机构,其构造成能够在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所述预定阈值时自动地解除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座椅的所述锁定,以允许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提供一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其构造成能够在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所述预定阈值时自动地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其中,在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解锁机构和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同时开始工作;其中,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开始工作后先进行预加载阶段,以防止所述座椅向前移动,并且在所述解锁机构完成对所述锁止机构的所述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其中,在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所述预定阈值时,由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
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还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以根据所述乘员的需要调节所述座椅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是所述第二速度的至少1.5倍。
3.一种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座椅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包括:
设置在所述座椅的靠背处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由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向所述座椅的靠背施加的压力;
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发出执行信号;
设置在所述座椅处的操纵机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执行信号时对所述座椅进行操作,以允许所述座椅和/或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设置在所述座椅处的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座椅沿所述纵向方向的移动锁定;
其中,所述执行信号包括解锁信号;并且,所述操纵机构包括解锁机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解锁信号时解除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座椅的所述锁定,以允许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所述执行信号包括驱动信号;并且,所述操纵机构包括座椅后移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时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压力升高至大于预定阈值时,同时发出所述解锁信号和所述驱动信号;
并且,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构造成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时进行预加载,以积蓄用于驱动所述座椅的驱动力,并且在所述解锁机构完成对所述锁止机构的所述锁定的解除之后立即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驱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速度;其中,在根据所述乘员的需要调节所述座椅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座椅以第二速度向后移动;并且,所述座椅后移驱动装置接在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时驱动所述座椅以第一速度向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是所述第二速度的至少2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9305.0A CN104228822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9305.0A CN104228822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8822A CN104228822A (zh) | 2014-12-24 |
CN104228822B true CN104228822B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221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9305.0A Active CN104228822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288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91130B2 (en) * | 2015-06-09 | 2018-02-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eat pressure sensor |
CN106938620B (zh) * | 2016-01-04 | 2019-12-06 |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半自动座椅 |
CN108583383B (zh) * | 2018-05-29 | 2023-09-12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座椅弹射系统、座椅及车辆 |
CN111022905B (zh) * | 2019-12-23 | 2021-06-01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保护机构、移动机架和dr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47543A (en) * | 1997-04-03 | 1999-09-07 | Hubbard; Leo James | Vehicle safety system |
CN2423150Y (zh) * | 2000-01-07 | 2001-03-14 | 柳州市五岳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防撞安全座椅 |
CN201272269Y (zh) * | 2008-08-20 | 2009-07-15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驾驶员保护座椅 |
CN102189970A (zh) * | 2010-03-05 | 2011-09-2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CN103448584A (zh) * | 2013-09-11 | 2013-12-18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一种用于追尾碰撞下自适应的智能型平动吸能座椅 |
CN203449980U (zh) * | 2013-09-11 | 2014-02-26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用于追尾碰撞下防挥鞭伤的平动吸能座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16754U (zh) * | 2012-07-10 | 2013-02-06 | 邹超 | 一种滑动式汽车座椅装置 |
-
2014
- 2014-09-04 CN CN201410449305.0A patent/CN1042288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47543A (en) * | 1997-04-03 | 1999-09-07 | Hubbard; Leo James | Vehicle safety system |
CN2423150Y (zh) * | 2000-01-07 | 2001-03-14 | 柳州市五岳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防撞安全座椅 |
CN201272269Y (zh) * | 2008-08-20 | 2009-07-15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驾驶员保护座椅 |
CN102189970A (zh) * | 2010-03-05 | 2011-09-2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CN103448584A (zh) * | 2013-09-11 | 2013-12-18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一种用于追尾碰撞下自适应的智能型平动吸能座椅 |
CN203449980U (zh) * | 2013-09-11 | 2014-02-26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用于追尾碰撞下防挥鞭伤的平动吸能座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28822A (zh)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8822B (zh) | 控制车辆座椅后移的方法及系统 | |
DE102015210438B4 (de)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Schützen von Insassen in einem Fahrzeug | |
CN110356299A (zh) |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的方法 | |
JP590686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CN109649323A (zh) | 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系统 | |
US20060001298A1 (en) |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a vehicle occupant | |
CN108340820A (zh) | 可展开的纵长构件 | |
EP2871092A1 (en) |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WO2006126450A1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CN107234988A (zh) | 一种公共汽车、客车驾驶员安全座椅 | |
WO2008037313A1 (de) | Fahrzeug mit einer ausstiegshilfe | |
CN109415007A (zh) | 车辆用座椅控制装置 | |
JP2007196948A (ja) | シート位置制御装置 | |
CN109774555A (zh) | 碰撞冲击力减少方法和系统 | |
DE102005018840A1 (de) |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von wenigstens einer Komfortfunktion in Abhängigkeit vom Belegungszustand eines Fahrzeugsitzes | |
CN106274473B (zh) | 一种车辆的自适应踏板装置 | |
CN206797190U (zh) | 一种公共汽车、客车驾驶员安全座椅 | |
KR101409226B1 (ko) | 차량용 시트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 |
JP6726698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CN105501085A (zh) | 一种汽车前排驾乘人员防护装置 | |
CN204774763U (zh) | 一种汽车前排驾乘人员防护装置 | |
US2024035149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multi-position vehicle seat and restraining an occupant of such seat | |
CN104290627B (zh) | 车辆 | |
CN108973801A (zh) | 一种主动保护乘客的座椅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24035149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multi-position vehicle seat and restraining an occupant of such sea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