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5026A -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5026A
CN104225026A CN201410491145.6A CN201410491145A CN104225026A CN 104225026 A CN104225026 A CN 104225026A CN 201410491145 A CN201410491145 A CN 201410491145A CN 104225026 A CN104225026 A CN 104225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iratory tract
part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11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5026B (zh
Inventor
赵阳阳
赵恩群
富春儒
胡守拥
关秀敏
金常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En Qun Bufo sicc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赵阳阳
赵恩群
富春儒
胡守拥
关秀敏
金常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赵阳阳, 赵恩群, 富春儒, 胡守拥, 关秀敏, 金常荣 filed Critical 赵阳阳
Priority to CN2014104911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5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5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5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5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5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属于医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炭炙蟾蜍10~20份;黄芩10~20份;黄柏10~20份;黄连10~20份;鹅不食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苦碟子10~20份。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药剂。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效果差、见效慢、患者痛苦加重等问题,可以让呼吸道感染的痛苦得到缓解,尤其是对慢性咽喉炎反复发作者疗效更好。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咽喉炎与慢性咽喉炎的发病原因不同,慢性咽喉炎多数是由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及时所致,二者密不可分。急性咽喉炎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皆易罹本病。急性咽喉炎的症状,成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就有明显的耳痛。体弱成人或者小儿,就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症状。慢性咽喉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咽部常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咽部紧缩胸部闷胀呼吸不畅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inginfection)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该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侵犯上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时常合并细菌感染,引起病情加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普通感冒型,二是咽炎型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较短,起病急,常以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为早期症状,继之有喷嚏、鼻塞、流涕等。体温升高,但很少超过39℃,约3~4天后热退。此外,尚有全身酸痛,乏力,头痛,胃口差等症状。
中医防治呼吸道感染颇具特色。同样是感冒,病种不一,就会产生不同的症状,而选用与之相应的中药,就会收到预期的疗效。以畏寒、肢体酸痛、流清涕、痰稀薄,表现为风寒感冒者,可用午时茶、风寒感冒冲剂、川芎茶调散,也可用生姜、红糖汤,简单有效。以发热、口干、黄涕、咽痛、痰稠黄、苔薄黄,表现为风热感冒者,常用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片、抗病毒口服液、VC银翘片等,疗效明显;也常用板蓝根、柴胡、贯众、虎杖、金银花、连乔、菊花等单味药煎汁服用,疏风清热解毒,抗病菌,缓解感冒症状,预防感冒并发症。
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方面,中医十分重视人体抵抗力对病原体的作用,对于体弱、慢性支气管炎、肿瘤、心脑血管疾患等免疫功能减退,抗病能力差,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可以采用“扶正祛邪”的法则,运用一些补气血、益肝肾、止阴阳的药物,如黄芪、党参、杞子、首乌、当归、熟地、菟丝子等,同时兼用一些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药物,以标本兼治,补本除邪。平时,这些病人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施普瑞、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补益中成药,以强身健体。儿童因多表现为阴虚体质,一般以太子参、茯苓、麦冬为主,益气养阴,再配合菊花、桑叶、茅根等,清热除邪。
到目前为止,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仍然比较慢,基本上身体素好的患者康复得快,身体素差的患者康复得慢,给患难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实践证明,祖国医学在呼吸道感染方面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更强调整体治疗,标本兼治,辩证治疗为主。中药以不良反应少而著称,因此研制治疗该病的中药制剂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效果差、见效慢、患者痛苦加重等问题,可以让呼吸道感染的痛苦得到缓解。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炭炙蟾蜍10~20份;黄芩10~20份;黄柏10~20份;黄连10~20份;鹅不食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苦碟子10~20份。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药剂是散剂、水泛丸、块剂、蜜丸或胶囊。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药剂。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药剂为散剂;或者,所述的药剂为水泛丸,经阴干;或者,所述的药剂直接装入胶囊;或者,所述的药剂加入蜂蜜制成蜜丸。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药剂加工成饼干形状的固体块剂,此时需要常规方法,再添加药用粘合剂,在负压下压制成形,干燥并真空方式包装,得到膨松的块剂。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药剂服用方法采用口服,一日2~3次,一次6~9克,直接用温水冲服,或者将药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温水冲服。
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炭炙蟾蜍的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次把蟾蜍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柴火烤,除了内脏未熟之外,使蟾蜍皮和皮内的躯体烤熟,此时取出内脏;第二次继续把蟾蜍放到瓦上,用炭火烤干、粉碎,形成炭炙蟾蜍。
本发明的药理如下:
本发明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选用中药药物,以清热解毒(炭炙蟾蜍、黄芩、黄连、黄柏、鹅不食草、蒲公英、苦碟子)、镇痛消炎(黄柏、鹅不食草、蒲公英、苦碟子)和提高免疫力(炭炙蟾蜍、蒲公英、苦碟子)等多重功效入手,对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具有独特的疗效,有着现代药物无可比拟的神奇效果,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其中,
炭炙蟾蜍:腥、温,归心经,具有解毒散结、止痛、开窍、强心、镇咳、祛痰、平喘、消炎、镇静、抗感冒病毒等功效,炭炙蟾蜍具有增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EC)活性率,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浓度等作用,蟾蜍对免疫系统及呼吸系统等方面也有作用。另外,炭炙蟾蜍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蟾蜍制剂还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随恳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痕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
在制作炭炙蟾蜍时,第一次把蟾蜍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柴火烤,除了内脏未熟之外,使蟾蜍皮和皮内的躯体烤熟,此时取出内脏,其他躯体、皮和血液循环系统等均可以实现入药而不发生破坏,药效不会流失,还可防止药效破坏。第二次继续把蟾蜍放到瓦上,瓦用醋和酒精按体积比1:1浸泡1~2小时消毒,用炭火烤干、粉碎,形成炭炙蟾蜍;其中,瓦具有透气性,炭可以解毒,实现恒温烘干,利于发挥药效,并降低和去除蟾蜍本身的毒性。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黄芩毒性极低,煎剂给兔灌胃,醇提取液静脉注射,仅呈活动减弱,黄芩浸剂4g/kg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如将黄芥浸剂2g/kg静脉注射于健康兔,先表现镇静,以后死亡,可见静脉注射比口服毒性大得多。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
黄连(拉丁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化学成分:根茎含小檗碱(berberine)5.56%~7.25%,黄连碱(coptis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小檗红碱(berberrub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减(ma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黄连煎剂50%浓度0.1ml/蛋,鸡胚法试验表明对流感病毒PR8株、甲型流感病毒56-S8株、亚甲型病毒FMl株、乙型流感病毒Lee株、内型流感病毒1233株均有抑制作用。黄连小檗碱0.5mg/蛋,能有效地降低沙眼病毒感染鸡胚的死亡率,并抑制病毒原生小体的产生。黄连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有解热作用,并使脑脊液中cAMP含量下降。
黄柏:味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黄柏强1倍。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或很高浓度(1/100)时呈现抑菌作用。
黄芩、黄连、黄柏均为清热燥湿药,均能清泄邪热,燥化湿浊,兼具解毒功能。黄芩善除上焦湿热,主清肺火,并能清热;黄连主治湿火郁结,主清心火,善清热、解疔毒;黄柏主除下焦湿热,善泄肾经相火。
鹅不食草(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菊科天胡荽属植物,味辛,性温,归肺、肝经。祛风通窍、解毒消肿,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祛痰、平喘,解毒,止痒,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由鹅不食草的氯仿提取物的甲醇可溶部分分离得到的Arnicolide c、6-O-Senecioylplenolin、Aurantiamide acetate和三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3二甲酯,槲皮素3-甲酯和芹菜素均显示了较强的抗变态反应活性。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档体炎、慢性咽炎等。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
苦碟子:别名满天星、苦荬菜,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全草含黄酮类、酚性化合物、有机酸、香豆素内酯类、氨基酸、植物甾醇等,并含腺嘌呤核甙(adenosine),具镇痛、镇痉作用,其镇痛效果与总黄酮之含量并不平行,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冯玉书等通过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给药组痛阈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表明苦碟子具有镇痛作用。苦碟子可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本发明对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95%以上。上述药物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物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通过临床实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天然的动物、植物、药物为原料,采用炭炙蟾蜍、黄芩、黄柏、黄连、鹅不食草、蒲公英、苦碟子组合为一个整体,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对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症状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本发明将多组配伍有机的结合,如:炭炙蟾蜍、黄芩、黄连、黄柏、鹅不食草、蒲公英、苦碟子协同作用,可以清热解毒。黄柏、鹅不食草、蒲公英、苦碟子协同作用,可以镇痛消炎。炭炙蟾蜍、蒲公英、苦碟子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免疫。黄芩、黄连、黄柏协同作用,可以清肺火、泻火。
2、本发明既可制成不同的剂型,也可直接用于煎煮。
3、本发明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对慢性咽喉炎反复发作者疗效更好。
为了表明本发明对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采用该中药制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50例、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5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00例,其中症状完全缓解者180例,显效者20例,总有效率达100%。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计,炭炙蟾蜍15份;黄芩15份;黄柏15份;黄连15份;鹅不食草15份;蒲公英15份;苦碟子15份。
将上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散剂,该散剂用水泛丸,阴干。水泛丸(水丸)系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为粘合(润湿)剂制成的小球形丸剂。
李某,男,65岁,慢性咽喉炎,咽部常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咽部紧缩胸部闷胀呼吸不畅等症状。服用本药一日2~3次,一次6~9克,治疗三天后,上述慢性咽喉炎症状明显减轻。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计,炭炙蟾蜍10份;黄芩20份;黄柏10份;黄连20份;鹅不食草10份;蒲公英20份;苦碟子10份。
将上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散剂,该散剂分装后,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
孙某,男,54岁,上呼吸道感染,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服用本药一日2~3次,一次6~9克,治疗三天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减轻。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计,炭炙蟾蜍20份;黄芩10份;黄柏20份;黄连10份;鹅不食草20份;蒲公英10份;苦碟子20份。
将上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散剂,加入蜂蜜制成蜜丸。
刘某,女,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但很少超过39℃,尚有全身酸痛,乏力,头痛,胃口差等症状。服用本药一日2~3次,一次6~9克,治疗三天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减轻。
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动物,植物组成,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炭炙蟾蜍10~20份;黄芩10~20份;黄柏10~20份;黄连10~20份;鹅不食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苦碟子10~2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其特征在于,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其特征在于,药剂是散剂、水泛丸、块剂、蜜丸或胶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700目细粉,过筛;然后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后,灭菌处理,混匀制成药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散剂;或者,所述的药剂为水泛丸,经阴干;或者,所述的药剂直接装入胶囊;或者,所述的药剂加入蜂蜜制成蜜丸。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剂加工成饼干形状的固体块剂,此时需要常规方法,再添加药用粘合剂,在负压下压制成形,干燥并真空方式包装,得到膨松的块剂。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剂服用方法采用口服,一日2~3次,一次6~9克,直接用温水冲服,或者将药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温水冲服。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炭炙蟾蜍的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次把蟾蜍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柴火烤,除了内脏未熟之外,使蟾蜍皮和皮内的躯体烤熟,此时取出内脏;第二次继续把蟾蜍放到瓦上,用炭火烤干、粉碎,形成炭炙蟾蜍。
CN201410491145.6A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Active CN104225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1145.6A CN104225026B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1145.6A CN104225026B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5026A true CN104225026A (zh) 2014-12-24
CN104225026B CN104225026B (zh) 2016-03-16

Family

ID=5221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1145.6A Active CN104225026B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50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6359A (zh) * 2015-03-02 2015-06-03 辽宁恩群蟾蜍科技有限公司 干蟾蜍解毒的技术工艺
CN114903907A (zh) * 2022-05-31 2022-08-16 合肥师范学院 一种沙蟾毒精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US11510896B2 (en) 2016-10-21 2022-11-29 Universite Claude Bernard Lyon 1 Antiviral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linked to coronavirus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073A (zh) * 2010-06-08 2010-10-06 幸泽刚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073A (zh) * 2010-06-08 2010-10-06 幸泽刚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雪春: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进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6359A (zh) * 2015-03-02 2015-06-03 辽宁恩群蟾蜍科技有限公司 干蟾蜍解毒的技术工艺
US11510896B2 (en) 2016-10-21 2022-11-29 Universite Claude Bernard Lyon 1 Antiviral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linked to coronaviruses
TWI787210B (zh) * 2016-10-21 2022-12-21 里昂第一大學 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相關感染之新穎抗病毒組成物
CN114903907A (zh) * 2022-05-31 2022-08-16 合肥师范学院 一种沙蟾毒精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5026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8419B (zh) 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433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96154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26908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08393B (zh) 一种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7030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25026B (zh) 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药物
CN104147572A (zh) 感冒发热疏风散热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656122B (zh) 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104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犬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3035A (zh) 一种治疗虚寒型肺痿病的中药
CN103961614A (zh)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73863A (zh) 一种小儿止咳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963A (zh) 一种治疗猪肺炎的药物
CN104189784A (zh) 一种用于口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289A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
CN105456957A (zh) 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63649A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877A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261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23232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CN104524187B (zh)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168B (zh) 一种用于治疗家禽呼吸道感染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614B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CN102688385B (zh) 一种治疗中晚期癌症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AONING ENQUN TOAD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O YANGYANG

Effective date: 20150424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O ENQUN FU CHUNRU HU SHOUYONG GUAN XIUMIN JIN CHANGRONG

Effective date: 201504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4

Address after: 118, 110101, Feng Yang Road, Sujiatun District, Liaoning, Shenyang 431

Applicant after: Liaoning En Qun Bufo sicc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110101, No. 14, No. 19 Furong North Street, Sujiatun District, Liaoning, Shenyang

Applicant before: Zhao Yangyang

Applicant before: Zhao Enqun

Applicant before: Fu Chunru

Applicant before: Hu Shouy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 Xiumin

Applicant before: Jin Changro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