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0924A -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0924A
CN104210924A CN201410068037.8A CN201410068037A CN104210924A CN 104210924 A CN104210924 A CN 104210924A CN 201410068037 A CN201410068037 A CN 201410068037A CN 104210924 A CN104210924 A CN 104210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instrument
backbone portion
elevator riding
riding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8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0924B (zh
Inventor
宫川祥一
今野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10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0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0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0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在提高作业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具备基干部、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基干部形成为板状。第一突出部从所述基干部的一个面突出。第二突出部从所述基干部的另一个面突出。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或者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压入嵌合于电梯乘梯处门的门槛槽。

Description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16302(申请日:05/31/2013)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同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电梯通过乘用轿厢(轿厢)在井道内移动而使乘用轿厢移动到任意的楼层。在这样的电梯中,在安装作业和维护检测作业时,有时使用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发明内容
另外,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在提高作业性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具备基干部、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基干部形成为板状。第一突出部从所述基干部的一个面突出。第二突出部从所述基干部的另一个面突出。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或者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压入嵌合于电梯乘梯处门的门槛槽。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能够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1的工具设置于门槛槽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工具保持电梯乘梯处门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工具设置于门槛槽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工具保持电梯乘梯处门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图2、图3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的工具1,例如,是在电梯的安装作业和维护检测作业等中,作业人员打开电梯乘梯处门50而出入井道时等所使用的工具。该工具1设置于电梯乘梯处门(门厅门)50的门槛槽(门槛槽)51,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保持电梯乘梯处门50。
此处,如图3所示,门槛槽51形成为在设置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铅垂方向下侧的乘梯处门槛(门厅门槛)52,沿电梯乘梯处门50的开闭方向延伸。对于电梯乘梯处门50,铅垂方向的端部被该门槛槽51导向而沿乘梯处门槛52开闭。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工具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对于工具1,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成为一体,由橡胶、树脂等弹性体形成。
基干部2形成为板状。本实施方式的基干部2形成为圆板形状。基干部2,在工具1设置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3)下,作为规制电梯乘梯处门50的移动的止部发挥功能。基干部2,在相互平行地相对的突出部形成面2a、2b,分别形成有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基干部2也作为在将该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时传递该用于压入的力的传递部发挥功能。基干部2,在工具1设置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2、图3)下,突出部形成面2a和突出部形成面2b中的任一方成为铅垂方向上表面,另一方成为铅垂方向下表面。
第一突出部3从基干部2的一方的突出部形成面2a突出。第二突出部4从基干部2的另一方的突出部形成面2b突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矩形板状。而且,至少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的一方能够压入嵌合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都形成为能够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尺寸。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作为以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2、图3)保持于门槛槽51的保持部发挥功能。
此处,对于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突出方向的突出尺寸H1、H2、宽度方向的宽度尺寸W1、W2、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T1、T2形成为几乎相等。另外,形成为板状的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一起形成为面方向平行。即,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通过以基干部2为基准成为大致面对称形状的尺寸关系、位置关系形成。
此外,所谓上述突出方向,是指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相对于基干部2的突出部形成面2a、2b,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突出的方向,典型地,是与突出部形成面2a、2b正交的方向。所谓上述宽度方向,是指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典型地,是指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2、图3)下,沿着门槛槽5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所谓上述厚度方向,是指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与突出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典型地,是指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2、图3)下,与门槛槽5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此处,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以基干部2为基准形成为面对称形状。因此,第一突出部3的突出方向和第二突出部4的突出方向、第一突出部3的宽度方向和第二突出部4的宽度方向、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方向和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方向全部一致。
另外,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分别形成为对于宽度方向从突出部形成面2a、2b的一方的缘延伸到另一方的缘。另外,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突出尺寸H1、H2短于门槛槽51的深度尺寸D(参照图2)。对于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参照图2、图3)下,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各相对面3a、4a分别成为与门槛槽51的槽侧面51a接触的接触面。此外,如上述那样地第一突出部3与第二突出部4的面方向成为平行的结构,典型地,与该第一突出部3的各相对面3a与第二突出部4的各相对面4a成为平行的结构相当。
如上述那样地构成的工具1,例如,在电梯的安装作业和维护检测作业时,通过作业人员在打开电梯乘梯处门50后组装到门槛槽51。作业人员,例如,用手指捏住并把持工具1的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的一方,将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的另一方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在图2的例中,对于工具1,通过作业人员把持第一突出部3,以第二突出部4的宽度方向沿着门槛槽5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关系,将该第二突出部4插入并按入门槛槽51。由此,对于工具1,该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
此时,作业人员,通过一边用手指按抵工具1的基干部2一边按入(参照图2中的箭头),能够使用于使第二突出部4压入门槛槽51的按压力效率良好地传递到第二突出部4。即,对于工具1,基干部2作为传递部发挥功能,能够经由该基干部2直接将按压力传递到第二突出部4。
另外,工具1形成为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突出尺寸H1、H2短于门槛槽51的深度尺寸D。因此,对于工具1,能够使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门槛槽51并按入到基干部2的下表面、此处是突出部形成面2b与乘梯处门槛52相接的位置。
而且,如图3所示,对于工具1,在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下,基干部2的端面等与电梯乘梯处门50的端面50a的下端部抵接,从而作为止部发挥功能。由此,工具1能够规制电梯乘梯处门50沿门槛槽51移动。此时,工具1通过在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第二突出部4的各相对面(接触面)4a与门槛槽51的槽侧面51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作为保持部发挥功能,该第二突出部4以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被保持。其结果,工具1能够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保持电梯乘梯处门50。另外,对于工具1,如上述那样,在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下,基干部2的下表面、此处是突出部形成面2b与乘梯处门槛52牢固地接触,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基干部2与乘梯处门槛52的接触面积。其结果,工具1能够成为第二突出部4难以从门槛槽51脱落的结构,所以能够更可靠地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保持电梯乘梯处门50。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工具1,作为通过作业人员把持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即,对于工具1,也可以通过作业人员把持第二突出部4,并将第一突出部3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
而且,作业人员,例如,在井道等完成了预定的作业后,用手指捏住工具1的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的一方、在图3的例中是第一突出部3来对其进行把持,将第二突出部4从门槛槽51拔出,从而能够将工具1从门槛槽51卸下。由此,工具1能够使电梯乘梯处门50再次恢复到能够开闭的状态。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工具1,如上述那样地,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保持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例如,工具1,作为各部分成为一体的单一零件构成,所以通过将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能够以开门状态保持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工具1,例如,在使用时能够防止产生松紧螺钉等的作业,所以在这方面也能够提高作业性。
进而,工具1,例如,与由多个物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因为由单一零件构成所以不易坏,另外,能够防止产生因构成物件中的1个的不良、丢失等而导致变得不能使用这一情况。另外,对于工具1,会产生经年劣化的部位主要是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所以能够明确地确定更换基准,作为结果还能够提高安全性。
另外,工具1由弹性体构成,从而即使假设在井道内落下,也能够抑制设备的破损和顾客处装潢物的损伤等,所以在这方面也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工具1由弹性体构成,从而即使在携带时等与顾客处装潢物等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顾客处装潢物等的损伤等。
进而,对于工具1,作业人员在使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时经由基干部2能够效率良好地将按压力传递到第二突出部4,所以能够减少插入时的力的损失,在这方面也能够提高作业性。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都能够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至少一方能够压入嵌合的形状、尺寸即可。
根据以上说明的工具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基干部2形成为板状。第一突出部3从基干部2的一方的突出部形成面2a突出。第二突出部4从基干部2的另一方的突出部形成面2b突出。而且,至少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能够压入嵌合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因此,工具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
[实施方式2]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对于实施方式2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尺寸关系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其外,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作用、效果,尽量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说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图4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的工具20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相互厚度不同。即,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工具201,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尺寸T1与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尺寸T2相互不同。
此处,对于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突出尺寸H1、H2(参照图1)、宽度尺寸W1、W2(参照图1)形成为几乎相等,另一方面,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尺寸T2形成为大于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尺寸T1。此处,对于第一突出部3,突出尺寸H1、宽度尺寸W1、厚度尺寸T1形成为能够压入嵌合于第一门槛槽51的尺寸。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突出部4,突出尺寸H2、宽度尺寸W2、厚度尺寸T2形成为能够压入嵌合于比第一的门槛槽51宽度宽的第二门槛槽51的尺寸。
以上说明的工具201,通过组装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进而,根据以上说明的工具201,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板状,相互厚度不同。因此,工具201,能够分别将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不同尺寸的2种门槛槽51而组装,所以能够提高通用性,进一步能够提高作业性。
[实施方式3]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位置关系与实施方式1、2不同。
图5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的工具30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面方向相互正交。
此处,对于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突出方向的突出尺寸H1、H2(参照图1)、宽度方向的宽度尺寸W1、W2(参照图1)、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T1、T2(参照图1)形成为几乎相等。而且,形成为板状的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以面方向相互正交的位置关系形成。即,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在图5中用网状阴影线图示的各相对面3a与各相对面4a相互正交(90°交差)。此处,各相对面3a、各相对面4a,如上所述,是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会成为与门槛槽51的槽侧面51a的接触面的面。
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工具301,第一突出部3的突出方向与第二突出部4的突出方向一致,另一方面,第一突出部3的宽度方向与第二突出部4的宽度方向正交,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方向与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方向正交。此处,对于工具301,第一突出部3的宽度方向与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二突出部4的宽度方向与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方向平行。
以上说明的工具301,通过组装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能够提高作业性。进而,根据以上说明的工具301,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板状,面方向相互正交。因此,对于工具301,第一突出部3与第二突出部4正交,从而能够提高工具301本身的强度。除此之外,工具301能够设为在压入时经由基干部2容易将力传递到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的构造。即,对于工具301,第一突出部3与第二突出部4正交,从而能够设为更容易将力向铅垂方向下侧传递的结构。其结果,工具301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此外,以上说明的工具301也可以将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构成为相互厚度不同。
[实施方式4]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对于实施方式4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2、3不同。
图6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的工具40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成为从基干部2侧朝向顶端部侧变细的形状。
此处,对于第一突出部3和第二突出部4,突出尺寸H1、H2、宽度尺寸W1、W2(参照图1)形成为几乎相等,并且厚度方向的形状都呈锥形状。第一突出部3具有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倾斜:在图6中用网状阴影线图示的各相对面3a的至少一方、此处是双方从基干部2侧朝向与基干部(顶端部)相反一侧厚度尺寸渐渐变小。同样地,第二突出部4具有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倾斜:在图6中用网状阴影线图示的各相对面4a的至少一方、此处是双方从基干部2侧朝向与基干部(顶端部)相反一侧厚度尺寸渐渐变小。此处,各相对面3a、各相对面4a,如上所述,是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各个中会成为与门槛槽51的槽侧面51a的接触面的面。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都在各相对面3a、各相对面4a中,以顶端部侧的端部的厚度尺寸TB短于基干部2侧的端部的厚度尺寸TA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面,且形成为沿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梯形状。
以上说明的工具401,通过组装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进而,根据以上说明的工具401,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成为从基干部2侧朝向顶端部侧变细的形状。因此,工具401,例如,即使在门槛槽51摩耗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该门槛槽51。其结果,工具401能够可靠地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此外,以上说明的工具401也可以将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构成为相互厚度不同。
[实施方式5]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工具的示意结构例的立体图。实施方式5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在具备贯穿孔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2、3、4不同。
图7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的工具501,具备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工具501具备贯穿孔505。
贯穿孔505是沿突出方向贯穿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的通孔。贯穿孔505在第一突出部3、第二突出部4的两顶端面具有开口,贯穿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本实施方式的贯穿孔505形成为圆柱中空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矩形柱中空形状。
以上说明的工具501通过组装于电梯乘梯处门50的门槛槽5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打开的状态暂时固定电梯乘梯处门50,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根据以上说明的工具501,还具备贯穿基干部2、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的贯穿孔505,与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由弹性体形成。因此,工具501通过具备贯穿孔505,在将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时,如图7中用箭头所示,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沿厚度方向弹性变形地被挤压,从而能够顺滑地压入门槛槽51。其结果,工具501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另外,工具501,在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下,压入时挤压的贯穿孔505具有向与图7中的箭头相反方向恢复的趋势。因此,工具501,在第一突出部3或者第二突出部4压入嵌合于门槛槽51的状态下,能够使各相对面(接触面)3a或者各相对面(接触面)4a与门槛槽51的槽侧面51a进一步牢固地贴合。其结果,工具501能够相对地增大在各相对面3a或者各相对面4a与槽侧面51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所以能够得到高的保持力。另外,工具501,通过将贯穿孔505作为带等的安装孔而使用,能够提高携带性。此外,以上说明的工具501也可以将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构成为相互厚度不同。另外,工具501也可以根据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变更贯穿孔505的直径。即,贯穿孔505也可以设为分别根据第一突出部3的厚度、第二突出部4的厚度使设置于第一突出部3的部分的直径与设置于第二突出部4的部分的直径相互不同。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本实施方式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来构成。
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以上说明的第一突出部3以及第二突出部4形成为板状,相互厚度不同,且面方向相互正交,且成为从基干部2侧朝向顶端部侧变细的形状,并且设置有贯穿孔505。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能够提高作业性。
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的提示性的内容,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内,同样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
基干部,其形成为板状;
第一突出部,其从所述基干部的一个面突出;以及
第二突出部,其从所述基干部的另一个面突出,
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或者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压入嵌合于电梯乘梯处门的门槛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为板状,且面方向相互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成为从所述基干部侧朝向顶端部侧变细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贯穿孔,其贯穿所述基干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由弹性体形成。
CN201410068037.8A 2013-05-31 2014-02-27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Active CN104210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6302 2013-05-31
JP2013116302A JP5703337B2 (ja) 2013-05-31 2013-05-31 エレベータ乗場戸開保持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0924A true CN104210924A (zh) 2014-12-17
CN104210924B CN104210924B (zh) 2016-04-20

Family

ID=52092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8037.8A Active CN104210924B (zh) 2013-05-31 2014-02-27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03337B2 (zh)
CN (1) CN104210924B (zh)
HK (1) HK1202512A1 (zh)
MY (1) MY179237A (zh)
SG (1) SG10201400304W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3950A (zh) * 2015-10-27 2015-12-23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定位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2748A (ja) * 2005-07-15 2007-02-0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用引き戸の戸閉阻止装置
JP2007084178A (ja) * 2005-09-20 2007-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固定用ストッパ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扉固定装置
CN202030419U (zh) * 2011-04-29 2011-11-09 周敏雄 一种电梯地坎
JP2012066914A (ja) * 2010-09-24 201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の移動規制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2748A (ja) * 2005-07-15 2007-02-0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用引き戸の戸閉阻止装置
JP2007084178A (ja) * 2005-09-20 2007-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固定用ストッパ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扉固定装置
JP2012066914A (ja) * 2010-09-24 201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の移動規制具
CN202030419U (zh) * 2011-04-29 2011-11-09 周敏雄 一种电梯地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3950A (zh) * 2015-10-27 2015-12-23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定位夹
CN105173950B (zh) * 2015-10-27 2018-07-20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定位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02512A1 (zh) 2015-10-02
JP2014234259A (ja) 2014-12-15
CN104210924B (zh) 2016-04-20
SG10201400304WA (en) 2014-12-30
JP5703337B2 (ja) 2015-04-15
MY179237A (en) 2020-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K1115853A1 (en) Compensation in a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multiple cars within a single hoistway
JP5125515B2 (ja) リニアころがり軸受
US20110262060A1 (en) Sliding mechanism
WO2012023239A1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JP2018101631A (ja) 方法および電気相互接続装置
CN104047491A (zh) 一种导轨装置
JP2017520731A (ja) ブレーキ部材駆動機構
WO2006127059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iercing a conductive member
US9688290B2 (en) Electric rail car door structure
US6502910B2 (en) Stopper device of drawer slide rail
EP1413784A3 (en) Linear motion guide ball bea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210924B (zh) 电梯乘梯处开门保持工具
JP4577285B2 (ja) 直動案内装置の仮軸
CN105151948B (zh) 低噪音高强度的空心电梯导轨
JP2010156381A (ja) リニアガイド
WO2020029393A1 (zh) 一种带定摩擦消音机构的缓冲滑轨
CN100518461C (zh) 移动电话用滑动型开闭装置
EP3659960A1 (en) Braking device, braking system for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KR101980879B1 (ko) 미닫이 도어용 도어스토퍼
US20100165563A1 (en) Data storage assembly
US20030196384A1 (en) Door window lifting apparatus of a vehicle
KR102534471B1 (ko) 클립 및 클립 장착장치
US20190320795A1 (en) Micro linear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lider thereof
JP2002266858A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のサイドシール構造
CN220151091U (zh) 一种静音防晃的锁件传动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25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25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