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3707A -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3707A
CN104203707A CN201380017982.9A CN201380017982A CN104203707A CN 104203707 A CN104203707 A CN 104203707A CN 201380017982 A CN201380017982 A CN 201380017982A CN 104203707 A CN104203707 A CN 104203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ieces
particle
flexible pipe
pipe par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9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3707B (zh
Inventor
G·克里斯马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filed Critical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203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3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3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3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5/00Maintaining or augmenting the starting or braking power by auxiliary devices and measures; 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tractive effort between driving wheels
    • B61C15/08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 B61C15/10Preventing wheel slippage by depositing sand or like friction increas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20),该端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的软管件(6、7)和至少一个用电运行的或能用电运行的功能装置(5、15、16、19);其中,所述端部件构成为柔性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颗粒播撒设备和一种轨道车辆。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以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具有这种端部件的颗粒播撒设备以及一种相应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中,制动器或者驱动装置的作用决定性地取决于在车轮和轨道之间的力锁合,因为驱动力或制动力经由车轮传递到轨道上。在此,称为附着系数或者力锁合系数的参数决定能传递到轨道上的制动力或驱动力的度量。与按照存在的力锁合经由车轮-轨道接触所能承受的力相比,如果更大的用于制动或加速轨道车辆的力施加到车轮上,则这可能导致车轮滑动、滑移或抱死,这是不希望的状态。在车轮和轨道之间的力锁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摩擦条件。在摩擦大时,高的力锁合是可能的;而在摩擦小时,例如在轨道上有水或冰时,仅存在低的力锁合。为了改善特别是制动的效率,轨道车辆可以装备有颗粒播撒设备,经由该颗粒播撒设备可以将播撒物料、例如沙子施撒到轨道上。通过播撒物料可以改善在车轮和轨道之间的附着和因而力锁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轨道车辆的颗粒播撒设备的运行。
所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和进一步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轨道车辆或列车可以称为具有或没有自身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车厢和/或牵引车的任意组合。特别是,轨道车辆可以具有机车。颗粒播撒设备可以构成为用于提供颗粒形式的播撒物料以施撒到轨道上,特别是在车轮-轨道接触的区域内。颗粒播撒设备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容纳和提供播撒物料或颗粒的储备容器。播撒物料特别是可以由颗粒组成。颗粒可以适合于改善在轨道和车轮之间的力锁合,例如通过所述颗粒提高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摩擦。播撒物料例如可以包括沙子和/或陶瓷颗粒。颗粒播撒设备可以通过电子控制装置驱控,以便以希望的程度提供和/或施撒颗粒。颗粒播撒设备特别是可以具有颗粒引导装置。颗粒引导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特别是朝向轨道引导由颗粒播撒设备提供的颗粒流。颗粒引导装置可以构成为刚硬的、例如构成为颗粒引导管,或者可以构成为柔性的和/或弹性的、例如构成为颗粒引导软管。颗粒流可以与空气流混合,特别是在气动的颗粒播撒设备中。可以规定,颗粒播撒设备构成为用于将颗粒气动地、机械地和/或在利用重力的情况下引入颗粒引导装置中。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可以构成为用于安装或能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的面向或能面向轨道的端部上。端部件特别是可以构成为与颗粒引导装置分开的和/或安装或能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上。可设想,端部件能借助适当的固定装置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上。端部件的装配状态可以是端部件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上的状态。特别是,在装配状态下端部件可以这样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上,使得颗粒流可以从颗粒引导装置流入端部件中、穿过端部件并从端部件中流出。固定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转接器和/或卡箍装置和/或螺纹装置。使用分开的端部件特别是可以便利于颗粒播撒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因为端部件可以特别容易地接近。端部件通常可以具有进口和出口。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可以构成有颗粒流动腔,在该颗粒流动腔中颗粒流能够从进口流向出口。出口可以是到周围环境或到外部区域中的开口,特别是颗粒流能够通过该开口从端部件流到外界中和流到轨道上。进口可以构成为使得在端部件的装配状态下颗粒流能够从颗粒引导装置经由进口流入端部件中和/或颗粒流动腔中。可设想,进口在装配的状态下特别是为颗粒流限定从颗粒引导装置至端部件的过渡部。出口可以构成为倾斜的。端部件可以是柔性的端部件。这样的柔性的端部件与刚硬的端部件相比特别是对于碰撞和机械损坏更不敏感。例如,如果在装配的和/或未装配的状态下出口可以相对于进口移动和/或运动,则端部件可以被看作是柔性的。因此,经由柔性连接与颗粒引导装置相连接的端部件也可以被看作柔性的端部件。柔性的端部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的元件。可设想,在装配的状态下进口固定在颗粒引导装置的相应的流出口上。端部件可以具有包括出口和进口的纵向延伸。可设想,端部件的纵向延伸超过进口。例如,端部件可以构成凸缘式结构,该结构构成为用于包围颗粒引导装置的一部分。这种凸缘式结构可以设置用于将端部件安装在颗粒引导装置上。可规定,进口设置在端部件的内部中。颗粒流动区域可以由内壁包围,该内壁可以限定颗粒流动腔。端部件的出口侧的端侧可以指向外部区域。可设想,出口侧的端侧的面法线平行于出口横截面的面法线。适宜的可以是,出口的横截面积等于或大于进口的横截面积。备选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由出口限定的用于颗粒流的流动横截面积等于或大于由进口限定的用于颗粒流的流动横截面积。特别是可设想,端部件的颗粒流动腔的直径和/或横截面积从进口直至出口面增大。端部件可以这样构成,使得其进口的、出口的和颗粒流动腔的最小直径至少等于与端部件相连接或可连接的颗粒引导装置的开口的直径,和/或至少等于由颗粒引导装置为颗粒流提供的最小直径。可设想,端部件具有外径,该外径可以在端部件的纵向延伸上改变。外径可以定义为端部件的、与端部件的周围环境、特别是与外界空气贴合式接触的外壁的直径。特别是可以规定,端部件的外径在出口侧减小。可以规定外径朝向出口渐缩。通过这样的渐缩,使在外部包围端部件的冰块的滑落变容易。可以规定,端部件的内径和/或流动横截面,例如颗粒流动腔的和/或第一软管件的内径、流动横截面,朝向出口和/或在出口侧增大。特别是,端部件的一个区段可以这样构成,使得一方面端部件的内径朝向出口和/或在出口侧增大,并且另一方面端部件的外径渐缩。为此例如可以规定,包围第一软管件的外部软管件的壁厚和/或必要时构成端侧的软管件的壁厚在出口侧变薄和/或外部软管件的和必要时构成端侧的软管件的外径渐缩。在出口侧的渐缩或增大可以涉及出口和/或包括出口的区域。软管件可以构成为柔性的和/或弹性的,例如是软管。弹性的软管件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和/或包括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特别是包括或者是含橡胶的或橡胶式的材料和/或硅树脂材料。可以规定,弹性的软管件构成为不导电的或者电绝缘的。也可设想,软管件构成为刚硬的,例如构成为软管套筒。刚硬的软管件可以构成为导电的。刚硬构成的软管件可以例如由金属和/或非弹性塑料制成。软管件通常可以具有进口、出口和空心的和/或能填充的软管内部区域,该软管内部区域将进口和出口相互连接。可设想,端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功能装置通常可以是用电运行的或能用电运行的装置。如果一个装置通过供给电能而能运行,则该装置可被看作是用电运行或能用电运行的。功能装置可以是如下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运行中满足一个或多个所希望的功能。功能装置可以是可控的装置和/或包括电子控制装置或者构成为这样的装置。可设想,功能装置例如包括传感器装置或加热装置或者构成为这样的装置。传感器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装置,该温度传感器装置构成为用于在端部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测量温度。为此,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适当的温度探测器。特别是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在端部件中颗粒流动腔的边缘上和/或之内和/或在出口处和/或在软管件之内、例如在第一软管件或外部软管件处测量温度,和/或测量加热装置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具有调温器。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检测在颗粒流动腔内流过端部件的颗粒流和/或从端部件排出的颗粒流。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光学地、电地或按其他适当的方式检测或测定颗粒流。特别是,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检测在颗粒流中的电荷分布和/或电荷分布的移动。备选地或附加地,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构成为检测颗粒流的电容和/或电容变化。输送传感器装置和/或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基于颗粒流的电容和/或电容变化确定颗粒流的密度。可设想,输送传感器装置构成为用于检测通过颗粒的流动而产生的电荷移动。由此可以利用如下物理效应,即,播撒物料的颗粒具有例如可以通过摩擦效应产生的表面电荷。如果这样带电的颗粒在颗粒流中运动,则电荷移动,由此例如在输送传感器装置的探测元件或天线中可以产生镜像电荷。电荷在此可以随机分布,从而在颗粒流中不产生一致的电荷流。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相应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元件或电磁探测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或电磁探测元件能够检测电场和/或磁场,特别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因此,探测元件或传感器元件可以称为天线。特别是,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围绕端部件的颗粒流动腔设置和/或包围该颗粒流动腔的传感器元件或探测元件。例如可以设有环形地包围颗粒流动腔的天线。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特别是具有至少两个可以按限定的彼此间距设置的探测元件。可设想,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元件以天线的形式实施,它们适当地连接,以形成分开的探测元件。这样的布置可以在唯一一个天线中实施。输送传感器装置或者为了传输数据而与之连接的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以从检测的电荷分布确定颗粒流和/或从颗粒流的检测的电容确定颗粒流的密度。特别是可以规定,输送传感器装置具有天线,该天线能够检测和/或确定颗粒流和/或颗粒流中的电荷移动和/或颗粒流的电容和/或电容变化和/或颗粒流的密度。可设想,为此给天线配置有一个适当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确定密度和/或颗粒流。对于端部件包括加热装置的情况,加热元件、例如加热线圈或加热薄膜可以构成为用于输送传感器装置的天线。因此,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集成在加热装置中。也可设想,输送传感器装置具有分开构造的天线。电子控制装置通常可以构成为用于接收和/或传输和/或评价数据和/或用于驱控一个或多个功能装置或者其他可驱控的装置,例如基于数据。这样的数据可以存储在控制装置中和/或基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信号和/或是控制参数。特别是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基于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接收的传感器信号和/或控制参数来驱控装置。驱控功能装置例如可以包括给装置供给电能。在此,电能的量可以是借助控制装置可调的或可控的。电能可以例如以电流的形式或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提供给功能装置,例如以微波的形式和/或通过感应。为了供给而提供的电能的量可以例如通过改变供给电压和/或电流强度和/或辐射强度和/或频率和/或脉冲宽度是可调的。加热装置可以是能够将电能转化成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特别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可以是加热金属丝,该加热金属丝可以卷绕成加热线圈。加热元件可以构成为加热薄膜。加热装置可以包括电能供给导线和/或电源。加热金属丝可以是经由两个无过渡的供给导线可被供给电流的。无过渡的供给导线在此可以是由加热金属丝的不用于加热的部分构成的导线。这样的供给导线可以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制造,即,加热金属丝的设置用于供给电流的部分用传导性材料缠绕,以便将其短接。加热金属丝的被缠绕的部分便基本上对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没有贡献。加热线圈可以这样连接,使得仅仅其绕组的一部分、特别是指向端部件出口的部分用于加热。线圈的其他部分可以用于稳定和电流供给。通常,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驱控颗粒播撒设备、特别是颗粒播撒设备的输送装置和/或定量配给装置。驱控颗粒播撒设备在此可以意味着这样驱控颗粒播撒设备、特别是输送装置和/或定量配给装置,使得输入或输送到颗粒引导装置中的颗粒流变化。可以规定,驱控颗粒播撒设备包括传输控制参数和颗粒播撒设备和/或颗粒播撒设备的控制装置。数据传输通常可以以与导体绑定的方式——例如经由金属导体或光导体——和/或经由无线电进行。相应地,为了数据传输而连接或可连接的装置可以具有适合于数据传输的机构,该机构例如可以包括导线、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可以设有一个共同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与端部件的多于一个功能装置相连接和/或可以构成为用于驱控另外的装置、如颗粒播撒设备。因此,多个控制装置的功能可以组合在一个共同的控制装置中。保护罩可以构成为用于保护被其包围的材料或结构以防机械损坏。保护罩例如可以构成为柔性的,例如构成为织物。这样的织物例如可以包括金属纤维和/或玻璃纤维和/或其他纤维。通常,保护罩可以构成为这样的,使得该保护罩比它包围的材料相对于机械损坏更有抵抗能力。可设想,保护罩构成为能导电的。这种保护罩可以构成为用于端部件的功能装置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装置的参考电势,例如方式为,能导电的导线将保护罩与功能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保护罩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围端部件,特别是端部件的外周,例如外部软管件的外周,和/或端部件的出口侧的端侧。保护罩可以粘接在或硫化在端部件上,例如在第一软管件和/或外部软管件上。端部件通常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软管件,该第一软管件可以构成为弹性的或刚硬的。一个软管件通常可以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包围另一软管件,如果所述一个软管件例如完全或部分地、例如在软管件的纵向延伸的一部分上包围所述另一软管件的外周。第一软管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部软管件中和/或至少部分地被外部软管件包围。在此,第一软管件和外部软管件可以相互接触。适宜的可以是,外部软管件不覆盖第一软管件的出口侧的端侧。特别是当第一软管件构成为刚硬的时,外部软管件便可以构成为弹性的。在此,外部软管件可以朝向颗粒引导装置和/或端部件的进口延伸超过第一软管件。这提供了经由外部软管件柔性安装到颗粒引导装置上的可能性。也可以规定,第一软管件和外部软管件是弹性的软管件,这些软管件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特别是不同的硅树脂材料。通常可设想,不同软管件的导热能力彼此不同。例如,第一软管件的导热能力可以大于外部软管件的导热能力。通常,适宜的可以是,一个至少部分地包围或至少部分地容纳另一软管件的软管件的导热能力小于被其包围或容纳的软管件的导热能力。因此得到端部件的向外的绝热。加热装置或加热元件可以特别是嵌入第一软管件中和/或与第一软管件贴合式接触和/或传热地接触。通常可以规定,端部件具有第一软管件,该第一软管件至少部分地被导热能力更低的外部软管件包围或者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其中。因此产生向外的绝热。加热装置或加热元件可以容纳在第一软管件之内和/或嵌入其中或者可以这样地设置在第一软管件和外部软管件之间,使得它与第一软管件贴合式接触或传热地接触。由此,由加热装置或加热元件产生的热可以如所希望的那样分布在导热能力更高的软管件上,而向外的热损失降低。此外,这样设置的加热元件、特别是加热线圈可以稳定端部件。可设想,端部件具有构成为刚硬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设置在进口侧。连接件可以用于稳定和/或连接端部件与颗粒引导装置,特别是用于与颗粒引导软管连接。当端部件包括功能装置时,该功能装置可以构成为与端部件贴合式接触。特别是,功能装置可以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和/或嵌入端部件之内,例如在第一软管件之内或在外部软管件之内和/或在端部件的第一软管件和外部软管件之间。也可设想,端部件的功能装置由端部件支承或保持,例如在端部件的外周上。功能装置可以为了嵌入而用软管件的材料环绕注塑。这可能特别是对于嵌入加热元件、如加热金属丝是适宜的。一个或者多于一个功能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软管件和外部软管件之间和/或在第一软管件和内部软管件之间。功能装置可以与第一软管件和/或内部软管件贴合式接触和/或导热地接触。特别是当功能热密封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或者构成为这样的加热装置时,由加热装置产生的热因此可以良好地传递到端部件的内部区域上。保护罩可以包围端部件的功能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端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的软管件和至少一个用电运行或能用电运行的功能装置;其中,端部件构成为柔性的。通过使用弹性的软管件可以容易地制造端部件的柔性。此外,通过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可以监控和/或控制端部件的和/或颗粒播撒设备的运行。可以设有多个功能装置。这种端部件可以容易地补充装备到已有的颗粒播撒设备上并且可以实施附加的功能。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可以为了传输数据和/或为了供给电流而与颗粒播撒设备、特别是颗粒播撒设备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可以包括加热装置和/或传感器装置和/或电子控制装置。因此,例如端部件可以在低温时被加热,以便防止结冰和保证足够的颗粒流。经由端部件的传感器装置可以在相关的位置处测量重要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或输送的颗粒流。特别是可以测定实际上流动穿过端部件的颗粒流。因此例如可以确定颗粒引导装置中的扰动。
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可以包括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用于控制颗粒播撒设备。因此,颗粒播撒设备的控制可以分布式地进行并且例如匹配于变化的要求。此外可以使保养变容易。
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输送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信号。这能实现监控颗粒流并且例如可以使颗粒播撒设备的控制变容易。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共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也可以与其余功能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和/或该控制装置也能够控制颗粒播撒设备。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是端部件的功能装置。
特别是可以规定,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用于基于输送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信号来控制颗粒播撒设备。控制可以是闭环控制。因此可以构成非常短的开环控制环或闭环控制环,该开环控制环或闭环控制环能够基于实际上到达端部件的颗粒流来控制颗粒播撒设备。
在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信号。这能实现在运行时考虑温度。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是端部件的功能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共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也可以与其余功能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和/或该控制装置也能够控制颗粒播撒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因此可以加热端部件,以便特别是防止在低温时结冰或融化存在的冰。加热装置可以由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
特别是,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用于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信号来控制加热装置。因此可以有效地对端部件加热。特别是可以单独地按照需要控制每个端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颗粒播撒设备,该颗粒播撒设备包括颗粒引导装置,在该颗粒引导装置上安装有或能安装至少一个在这里描述的端部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在这里描述的颗粒播撒设备的轨道车辆。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
图中:
图1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一变型方案;
图2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二变型方案;
图3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三变型方案;
图4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四变型方案;
图5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五变型方案;
图6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六变型方案;和
图7示出用于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的第七变型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功能相似或相同的部件设有仅仅通过添加的不同的小写字母而互相区分开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20的第一变型方案。端部件20连接在颗粒播撒设备的颗粒引导软管1上。在本实例中,连接经由一容纳在引导软管1中的支撑套筒2和一转接器3实现。端部件20包括连接件4,该连接件由刚硬材料、例如金属或塑料构成。连接件4的面向颗粒引导软管1的开口形成端部件20的进口B。在连接件4的对置的另一开口上设有柔性的第一软管件6,该第一软管件形成出口A。在进口B和出口A之间构成有端部件的颗粒流动腔。连接件4的内径等于软管件6的内径。在本实例中,连接管4的内径还等于颗粒引导软管1的内径,从而对于从颗粒引导软管1进入端部件20中的颗粒流没有产生流动横截面渐缩。第一软管件6至少部分地被外部软管件7包围,该外部软管件也部分地包围连接件4。第一软管件6由弹性材料、如硅树脂材料制成。外部软管件7同样由弹性材料、如硅树脂材料制成。不过,第一软管件6的和外部软管件7的材料至少在其导热能力方面不同。第一软管件6的材料的导热能力可以高于外部软管件7的导热能力。端侧9在出口A的区域内可以由第一软管件6的材料形成并且端侧9未被外部软管件7的材料覆盖。因此,第一软管件6的高的导热能力可以用于加热端侧9。在本实例中,端部件20被柔性的保护罩10包围,该保护罩特别是包围外部软管件7的外周。保护罩10这样构成,使得该保护罩提供端部件20的机械保护并且可以例如由适当的织物材料、例如金属织物构成。端面9也可以被相应的保护罩12包围,其中,在该区域内保护罩12直接安装在第一软管件6的材料上。保护罩可以总是材料接合地安装。保护罩例如可以粘接、硫化或者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安装。在第一软管件6之内容纳有加热元件5,该加热元件在本实例中构成为卷绕成线圈的加热金属丝。加热金属丝也可以围绕第一软管件6卷绕并且在外周上接触该第一软管件。加热元件5的加热金属丝无过渡地连接到连接电缆8上。这意味着,加热金属丝不间断地过渡到连接电缆8中,而不需要连接点或钎焊点。因此,不存在可能断裂的连接点。加热元件5可以看作是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构成端部件20的功能装置。连接电缆8穿过外部软管件7并且可以例如与电源和/或控制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外部软管件7可以硫化到连接件4上。通过为第一软管件6、外部软管件7和保护罩10使用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端部件20总体上构成为柔性的,从而出口可以相对于进口移动。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在颗粒播撒设备直接与周围环境接触、因而可能特别容易结冰的地方防止结冰。
图2示出端部件20a的另一变型方案。该端部件20a用于与刚硬的颗粒引导管4a相连接。类似于在图1中所示的,端部件20a包括柔性的第一软管件6a和柔性的外部软管件7a,该外部软管件包围第一软管件6a。第一软管件6a的导热能力高于外部软管件7a的导热能力。端部件20a的向外指向的端侧9a通过第一软管件6a的材料形成。保护罩10a、12a包围端部件20a、特别是外部软管件7a和第一软管件6a的端侧9a。代替线圈式的加热元件5,在本变型方案中设有面式的加热元件,如加热薄膜5a,该面式的加热元件设置在第一软管件6a和外部软管件7a之间。加热薄膜5a能经由连接电缆8a连接在供电装置和/或控制装置上。加热薄膜5a构成可看作功能装置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外部软管件7a朝向端部件20a的进口延伸超过第一软管件6a。它形成凸缘式结构,该结构在装配状态下包围颗粒引导管4a。经由在颗粒引导管4a的区域内挤压外部软管件7a的连接卡箍11a,端部件20a安装在颗粒引导管4a上。因此,在该变型方案中,通过第一软管件6a提供端部件20a的进口B和出口A。在该变型方案中,通过第一软管件6a、加热薄膜5a、外部软管件7a和保护罩10a的弹性特性和柔性特性也保证了端部件的柔性。特别是,出口A可相对于进口B运动。
图3示出端部件20b的另一变型方案。在该实例中设有刚硬的软管套筒6b作为第一软管件。刚硬的软管套筒6b被用卷绕成加热线圈5b的加热金属丝缠绕,该加热金属丝形成可看作功能装置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5b。加热线圈与刚硬的软管套筒6b贴合式接触或者导热地接触。刚硬的软管套筒6b适宜地由导热良好的材料、如金属制成。经由未示出的连接电缆可给加热元件5b供给电流。在此,连接电缆可以无过渡地与加热元件5b相连接。也可设想,加热元件5b经由电磁波例如微波或者感应式地被供给或能被供给电能。加热元件5b可以与刚硬的软管套筒6b电绝缘。为此可以在加热元件5b和刚硬的软管套筒6b之间设有适当的绝缘层。此外,刚硬的内部软管套筒6b在本实例中构成端部件20b的端侧9b和出口A。此外,软管套筒在出口的区域内形成一种环绕凸缘,该环绕凸缘形成端部件20b的外壁的一部分。软管套筒6b被弹性的外部软管件7b包围,该外部软管件朝向颗粒引导管4b延伸超过刚硬的软管套筒6b。对于软管套筒6b能导电的情况可以规定,软管套筒6b构成为输送传感器装置的天线或者用作输送传感器装置的天线,该输送传感器装置可被看作端部件的功能装置。在此,软管套筒6b为了传输数据而可以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该控制装置能够对传输的关于颗粒流的数据进行评价。为此可以设有适当的电导体。进口B在颗粒流能够从颗粒引导管4b流入到第一软管件7b之内的颗粒流动腔中的地方由第一软管件7b限定。软管套筒6b的内径等于软管件7b在软管套筒6b和进口B之间的区域内的内径。总体上在端部件20b中对于颗粒流动区域产生均匀的内径。此外,外部软管件7b构成为用于包围颗粒引导管4b的下部分并且被卡箍装置11b这样地压靠在颗粒引导管4b上,使得在颗粒引导管4b和端部件20b之间产生力锁合的连接。端部件20b的颗粒流动腔的内径等于颗粒引导管4b的内径,使得在该变型方案中为颗粒流也不产生流动横截面的渐缩。在端部件20b的出口A的区域内,外部软管件7b容纳在由软管套筒6b形成的包罩中。此外设有弹性的保护罩10b,该保护罩包围软管件7b的其余周向区域。软管件7b由导热能力比软管套筒6b的导热能力低的弹性材料构成。因此,一方面产生向外的绝热。另一方面通过软管件7b的弹性确保出口A在装配状态下可以相对于进口B运动。因此在该变型方案中也产生柔性的端部件。通过在端部件中使用输送传感器装置可以监控实际施撒的颗粒流。
图4示出端部件20c的第四变型方案。在本实例中,加热元件5c容纳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软管件6c中。加热元件5c经由无过渡的连接电缆8c与供电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并且可被看作是形成功能装置的加热装置的一部分。此外,第一软管件6c在出口A的区域内形成端侧9c。第一软管件6c限定出口A和进口B。出口A与进口B相比是倾斜的。进口B的横截面积小于出口A的横截面积。设有外部软管件7c,该外部软管件包围第一软管件6c并且朝向颗粒播撒设备的刚硬的颗粒引导管4c延伸超过进口B。外部软管件7c由弹性材料构成,该弹性材料的导热能力低于第一软管件6c的弹性材料的导热能力。类似于第一软管件6c的端侧9c,外部软管件7c的周向区域被保护罩10c、12c包围。外部软管件7c经由卡箍装置11c在进口侧力锁合地与颗粒引导管4c连接。通过软管件6c和7c的弹性,在该变型方案中也产生柔性的端部件20c。
图5示出端部件20d的另一变型方案。端部件20d具有弹性的第一软管件6d,该第一软管件限定出口A和进口B。第一软管件6d朝向刚硬的颗粒引导管4d延伸超过进口B。第一软管件6d的内径这样选择,使得该第一软管件能够包围颗粒引导管4d的外壁。经由卡箍11d将第一软管件6d这样地与颗粒引导管4d的外壁区域连接,使得颗粒流可以从颗粒引导管4d经由进口B流入端部件20d中,特别是到在第一软管件6d之内的颗粒流动腔中。加热金属丝5d围绕第一软管件6d卷绕成加热线圈,该加热金属丝可以无过渡地经由连接电缆8d与供电装置相连接或可连接。第一软管件6d在其纵向延伸的一部分上被外部软管件7d包围。外部软管件7d的材料同样是弹性的,但具有比第一软管件6d的材料低的导热能力。加热金属丝5d设置在第一软管件6d和外部软管件7d之间并且与第一软管件6d的外侧贴合式接触。加热金属丝5d可以被看作起端部件的功能装置作用的加热装置的一部分。连接电缆8d和加热金属丝5d可以这样构成,使得仅仅下部区域17d起加热元件5d的作用并且加热金属丝5d在区域17d上方构成为用于提供电流并且用于稳定第一软管件6d,但基本上对加热作用没有贡献。因此,特别是端部件20d的如下区域被加热,在该区域内可能特别容易沉积水和冰。连接电缆8d在外部软管件7d的位于颗粒引导管4d附近的区域内被从外部软管件7d引导出来。外部软管件7d从出口A的区域大致直至连接电缆8d被引导出来所在的区域或者大致在与加热线圈5d的延伸相当的区域上被保护罩10d包围。在该变型方案中,通过弹性的软管件6d的柔性已经产生端部件20d的柔性。因此,外部软管件7d和/或保护罩10d可以由弹性差的或者甚至刚硬的材料制成,因为仅通过第一软管件6d的柔性和柔性连接就产生出口A相对于进口B的可移动性。
图6示出端部件20e的第六变型方案。在本实例中规定,端部件20e的刚硬的连接件4e能与未示出的颗粒引导管或颗粒引导软管连接,例如,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连接件4e形成进口B并且形成在端部件20e之内的颗粒流动腔的一部分,颗粒流可以通过该进口输入端部件20e中。在连接件4e上连接第一软管件6e,该第一软管件形成颗粒流动区域的延续部并且提供出口A。此外,内部软管件6e的材料在出口区域内形成端部区域9e。第一软管件6e可以力锁合或材料接合地与连接件4e连接。例如,第一软管件6e可以在其位于连接件侧的端侧硫化或者粘接在连接件4e上。此外设有外部软管件7e,该外部软管件包围第一软管件6e的、未形成端侧9e的区域。此外,外部软管件7e包围连接件4e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外部软管件7e由导热能力比内部软管件6e的弹性材料所具有的导热能力低的弹性材料构成。类似于参照其余图所描述的,设有保护罩10e和12e。在内部软管件6e的材料中嵌入加热元件5e,该加热元件在本实例中构造为卷绕成线圈的加热金属丝,该加热金属丝经由无过渡的连接被引导至连接电缆18e。加热元件构成一个可看作端部件20e的功能装置之功能装置的一部分。此外设有天线19e,该天线构成在第一软管件6e的内壁区域内。天线19e例如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区域或者多个彼此电分离的环形区域。天线19e可以被看作输送传感器装置的一部分,该输送传感器装置形成端部件20e的另一功能装置。适宜地,天线19e通过不能导电的套筒13e与第一软管件6e和/或加热元件5e电绝缘。穿过外部软管件7e的连接电缆18e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与天线19e相连接。设有保护罩12e,该保护罩在端侧包围第一软管件6e并且为端侧9e形成机械保护。此外设有织物保护装置10e,该织物保护装置基本上在加热线圈5e延伸所在的区域内包围外部软管件7e的圆周。保护罩10e由相对于机械作用结实的能导电的织物构成,特别是由金属织物构成。连接电缆18e的至少一个导线与保护罩10e导电连接。因此,保护罩10e可以用作用于经由电连接电缆18e相连接的功能装置——天线19e和加热元件5e和/或必要时连接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参考电势。通过第一软管件6e和外部软管件7e的弹性特性,出口A可以相对于进口移动。因此,端部件20e同样是柔性的端部件。
图7示出端部件20f的另一变型方案。端部件20f包括第一软管件6f,该第一软管件限定颗粒流动腔的一部分和端部件20f的出口A。在出口A的区域内,第一软管件6f还形成端部区域9f。在第一软管件6f的材料中嵌入加热元件5f,该加热元件在本实例中构造成形成加热线圈的加热金属丝,该加热金属丝无过渡地经由连接电缆8f连接在电子控制装置15f上。加热元件5f可以被看作构成一个功能装置的加热装置的一部分。在进口侧,在第一软管件6f上连接有一个不能导电的套筒13f,该套筒使连接在套筒13f上的天线19f与第一软管件6f电绝缘。天线19f经由未标记的连接电缆与电子控制装置15f相连接。天线19f可以被看作构成端部件另一功能装置的输送传感器装置的一部分。在进口侧,在天线19f上连接有不导电的第二套筒13f,该第二套筒使天线19f与刚硬的连接件4f电绝缘。连接件4f形成端部件20f的进口B并且可以如上所述地与颗粒引导软管或颗粒引导管相连接或可连接。外部软管件7f包围第一软管件6f、套筒13f、天线19f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连接件4f的外周。外部软管件具有比第一软管件6f低的导热能力并且构成为不导电的。外部软管件7f又被保护罩10f包围,该保护罩在本实例中由能导电的织物材料构成。此外设有端侧的保护罩12f,该端侧的保护罩可以、但不是必须由与保护罩10f不同的材料制成。控制装置15f可以经由电导线与保护罩10f连接,该保护罩可以限定参考电势。如可看到的那样,软管件6f的内径从其进口侧的端部直至出口A扩大。这便利于可能存在的解冻的冰块从端部件20f掉落。此外,软管件7f的外径连同端侧9f朝向出口A渐缩,从而端部件的外径朝向出口A渐缩。这便利于可能存在的解冻的、大致环形地包围端部件的冰块从端部件20f掉落。控制装置15f包括温度传感器装置16f,该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调温器。温度传感器装置16f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测量探测器,所述测量探测器可以构成为用于检测例如在颗粒流动区域内的和/或天线19f的和/或第一软管件6f的和/或连接件4f的温度。也可以规定,温度传感器装置16f构成为用于检测加热金属丝的温度和/或第一软管件6f的材料的温度和/或外部软管件7f的材料的温度。适宜的可以是,温度传感器装置16f的温度探测器设置在套筒13f之一中并且设置成与端部件20f的颗粒流动区域传热地接触和/或物理接触。温度传感器装置16f可以被看作端部件20f的功能装置。在图7中示出的变型方案具有多个用电运行的功能装置,这些功能装置构成为端部件的一部分。这些功能装置之一包括加热元件5f,该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端部件。另一功能装置通过起输送传感器装置作用的天线19f给出。加热元件5f也可以用作,或者仅仅加热元件5f用作用于输送传感器装置的天线,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天线。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5f可以构成为用于使涉及加热作用的信号与涉及颗粒流的信号分离。另一功能装置由温度传感器装置16f形成,该温度传感器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构成为控制装置15f的一部分。通常,控制装置15f可以构成为用于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16f的信号、特别是基于由该温度传感器装置16f测量的温度来控制加热装置、特别是加热元件5f。此外,控制装置15f可以构成为用于接收、继续传导和/或评价天线19f的信号。特别适宜的可以是,控制装置15f构成为用于经由一个共用的连接电缆14f连接在或可连接在控制装置上和/或用于控制颗粒播撒设备。因此例如可以规定,控制装置15f构成为用于基于输送传感器装置的信号、例如基于天线19f的测量值来驱控颗粒播撒设备。因此,开环控制回路或闭环控制回路例如可以构成在端部件20f的区域内,由此确保也在其应安装到轨道上所在的地方产生所希望的颗粒播撒量。控制装置15f可以构成为用于接收轨道车辆控制装置的或颗粒播撒设备的控制参数,这些控制参数例如可以说明所希望的播撒量和/或所希望的颗粒流。如在图7中可看出,各功能装置分别嵌入第一软管件6f中或外部软管件7f中或者由其包围并且因而容纳在端部件20f之内。特别是,所有功能装置被保护罩10f保护性地包围。
本发明的在上述说明书中、在附图中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征单独或者其任意组合对于实现本发明是重要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颗粒引导软管
2  支撑套筒
3  转接器
4  连接件
5  加热元件
6  第一软管件
7  外部软管件
8  连接电缆
9  端侧
10 保护罩
11 连接卡箍
12 保护罩
13 电绝缘体
14 连接电缆
15 控制装置
16 温度传感器装置
17 被加热的区域
18 连接电缆
19 天线
20 端部件
A  出口
B  进口

Claims (10)

1.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20),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的软管件(6、7);和
至少一个用电运行的或能用电运行的功能装置(5、15、16、19);
其中,所述端部件(20)构成为柔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加热装置(5)和/或传感器装置(16、19)和/或电子控制装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15),该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用于控制颗粒播撒设备。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15),该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输送传感器装置(19)的传感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电子控制装置(15)构成为基于输送传感器装置(19)的传感器信号来控制颗粒播撒设备。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15),该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装置(16)的传感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部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5)构成为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16)的传感器信号来控制加热装置(5)。
9.用于轨道车辆的颗粒播撒设备,包括颗粒引导装置和安装在或能安装在该颗粒引导装置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端部件(20)。
10.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播撒设备。
CN201380017982.9A 2012-02-14 2013-02-13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Active CN104203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05616A DE102012005616A1 (de) 2012-02-14 2012-02-14 Endstück für eine Partikelstreuanlage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DE102012005616.8 2012-02-14
PCT/EP2013/052806 WO2013120861A1 (de) 2012-02-14 2013-02-13 Endstück für eine partikelstreuanlage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3707A true CN104203707A (zh) 2014-12-10
CN104203707B CN104203707B (zh) 2019-08-20

Family

ID=4771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982.9A Active CN104203707B (zh) 2012-02-14 2013-02-13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14712B1 (zh)
CN (1) CN104203707B (zh)
DE (1) DE102012005616A1 (zh)
WO (1) WO201312086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41738A1 (de) * 1976-09-16 1978-03-23 Josef Langmaier Sandstreuer fuer kraftfahrzeuge
DE4202413A1 (de) * 1992-01-29 1993-08-05 Stadtwerke Braunschweig Gmbh Sandstreueinrichtung fuer schienenfahrzeuge
DE19804179A1 (de) * 1998-02-03 1999-08-12 Elke Technik Waerme Und Verbin Beheizbares Sandauslaufroh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305551A1 (de) * 2003-02-10 2004-08-26 Deutsche Bahn Ag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Traktion von Schienenfahrzeugen, insbesondere im Winterbetrieb
AT503513A1 (de) * 2004-02-11 2007-10-15 Goldmann Norbert Ein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flusses von streugut in fahrzeugen
CN101844562A (zh) * 2009-12-29 2010-09-29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在有轨车撒砂装置上的撒砂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41738A1 (de) * 1976-09-16 1978-03-23 Josef Langmaier Sandstreuer fuer kraftfahrzeuge
DE4202413A1 (de) * 1992-01-29 1993-08-05 Stadtwerke Braunschweig Gmbh Sandstreueinrichtung fuer schienenfahrzeuge
DE19804179A1 (de) * 1998-02-03 1999-08-12 Elke Technik Waerme Und Verbin Beheizbares Sandauslaufroh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305551A1 (de) * 2003-02-10 2004-08-26 Deutsche Bahn Ag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Traktion von Schienenfahrzeugen, insbesondere im Winterbetrieb
AT503513A1 (de) * 2004-02-11 2007-10-15 Goldmann Norbert Ein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flusses von streugut in fahrzeugen
CN101844562A (zh) * 2009-12-29 2010-09-29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在有轨车撒砂装置上的撒砂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005616A1 (de) 2013-08-14
EP2814712A1 (de) 2014-12-24
EP2814712B1 (de) 2019-04-10
CN104203707B (zh) 2019-08-20
WO2013120861A1 (de) 201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1976B2 (en)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using heat sensitive material and inductive sensing
US11222737B2 (en) Electric cable
CN101283258B (zh) 泄漏检测器
ES2381593T3 (es) Mejoras en relación con monitorización de temperatura
US20190363529A1 (en) Thermal Snow and Ice Prevention System for Bridge Cables
US8203313B2 (en) Sliding conductor transmission cable
CN105636429B (zh) 用于分配混合流体的仪器以及用于分配松散物料的仪器
CN107271060B (zh) 非侵入式温度测量设备
CN106877424B (zh) 充电设备、蓄电池和用于识别外部物体的方法
CN104203706A (zh)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CN103072584B (zh) 轻轨车辆撒砂系统
CN104203707A (zh)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US8641273B2 (en) Thermal interlock for battery pack,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4245467A (zh) 用于轨道车辆用颗粒播撒设备的端部件
CN203126853U (zh) 轻轨车辆撒砂系统
US11125785B2 (en) Sensor for detecting temperatures
CN208774762U (zh) 轨道车辆用电加热撒砂口
CN210403975U (zh) 一种集成感温电缆电池加热膜
CN204045703U (zh) 波导泄露负载
CN106211406A (zh) 半导体微波加热装置
CN101688801A (zh) 用于水管的流量传感器和用于测量流量的方法
KR101325545B1 (ko) 센터링된 감열선 기반의 과열보호 기능을 갖는 고주파 파워 케이블 및 이를 구비한 과열보호 장치
KR101846242B1 (ko) 결빙 방지용 제설매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778609A (zh) 一种测量介电常数的设备
JPH0466856A (ja) 電線着氷雪検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