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9576A -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9576A
CN104199576A CN201410491942.4A CN201410491942A CN104199576A CN 104199576 A CN104199576 A CN 104199576A CN 201410491942 A CN201410491942 A CN 201410491942A CN 104199576 A CN104199576 A CN 104199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nsing circuit
control sen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19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9576B (zh
Inventor
王燕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19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9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9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9576A/zh
Priority to US14/613,938 priority patent/US972245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9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9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所述触摸屏包括: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采用本发明的触摸屏、电子设备或无线充电方法,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加轻薄,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线圈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便携式电子设备都可以采用充电电池作为自身所需的电源。
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的不断提升,电子设备的功耗也越来越大。用户对电子设备充电的频率也随之增加。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方式,主要还是采用有线方式,当在同一时刻,需要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各种充电线材往往无法被整齐地设置。
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正在研发无线充电的技术。其中,有一种技术是采用充电板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具体的,充电板上设置有线圈,电子设备上也需要设置相应的线圈。设置在充电板上的线圈通电后,在充电板的附近形成磁场,电子设备上的线圈在该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是朝向更轻更薄的方式发展。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方式,需要在电子设备中额外设置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电子设备的体积,使电子设备无法变得更加轻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能够基于触摸屏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加轻薄,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线圈导致的体积增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触摸屏,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可选的,所述等效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一区域引出的第一引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二区域引出的第二引线相连,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的所述触控传感电路的平面电路图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平面电路图中相互重叠。
可选的,所述等效开关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或者,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触摸屏。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信息;
相应的,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
相应的,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外部电场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可以实现对于触摸屏上的触控传感电路的复用,即可以利用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形成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等效线圈,从而能够基于触摸屏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加轻薄,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线圈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屏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效开关的设置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等效开关闭合时构成的等效线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充电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触摸屏,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为水平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为竖直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图1中未示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屏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03。基板104设置在最底部,承载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201,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图2中未示出)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具体的,所述等效开关201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连接或断开。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断开状态时,在图1中,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相互重叠的部分是被绝缘层103所隔开的,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之间不会相互接触。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闭合状态时,在图1中,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101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102中的相互重叠的某些部分(即受所述等效开关控制的部分)则会被导通。
所述等效开关,可以是指以任何形式实现的,等效后的开关。所述等效开关,具体可以是控制一处重叠部分的开关,也可以是可以对多个重叠部分进行集中控制的芯片。
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此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可以实现触控功能。
当所述等效开关20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此时,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可以感应外界的电磁场,形成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可以实现对于触摸屏上的触控传感电路的复用,即可以利用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形成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等效线圈,从而能够基于触摸屏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加轻薄,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线圈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效开关的设置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等效开关可以设置在图3中的位置1,位置2,位置3和位置4。
图4为图3中的等效开关闭合时构成的等效线圈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过等效开关的闭合,使得原本处于隔离状态的一部分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第二触控传感电路共同构成了等效线圈。等效线圈的第一端401与第二端402可以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
当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第二触控传感电路共同构成等效线圈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与外部的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板配合使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等效开关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第二触控传感电路连通或断开即可。因此,所述等效开关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一区域引出的第一引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二区域引出的第二引线相连,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的所述触控传感电路的平面电路图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平面电路图中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平面电路图中相互重叠的区域,可以是图3中,黑色的区域。
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具有开关控制功能的芯片作为所述等效开关。这种情况下,所述等效开关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断开状态。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是指,通过所述控制芯片,可以将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连通;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断开状态是指,通过所述控制芯片,可以将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断开。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采用本发明的触摸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的便利性,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具体可以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或者,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控制芯片可以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处于闭合状态。因为,当所述触摸屏中的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时,将无法使用触摸屏的触控功能,所以,在待机状态下才控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处于闭合状态,可以避免影响用户使用所述电子设备。
当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附近时,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自身会产生比较强的电场,该电场中的电压或者电感参数都会大于预设阈值。因此,所述控制芯片还可以对外部电场参数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外部电场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可以实现当所述电子设备接近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时,自动开启无线充电功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摸屏。由于包括所述触摸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实现对于触摸屏上的触控传感电路的复用,即可以利用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形成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等效线圈,从而能够基于触摸屏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加轻薄,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线圈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摸屏。
所述触摸屏可以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充电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
所述状态信息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环境中的外部电场参数。
步骤502: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信息时,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可以包括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当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时,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可以包括判断所述外部电场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步骤5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表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的附近,因此,此时可以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使所述触摸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从而可以与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相配合,进行无线充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可以实现对于触摸屏的触摸传感电路的电路连接方式的自动控制,自动将触摸屏的触摸传感电路的电路连接方式切换为等效线圈的连接方式,提供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时的便利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方法,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还可以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断开状态。因为,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可能正在被用户使用,此时如果将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电路的电路连接方式切换为等效线圈的连接方式,则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正位于距离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较远的位置,此时将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电路的电路连接方式切换为等效线圈的连接方式,也会产生充电效果。所以,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可以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断开状态,使触摸屏中的触摸传感电路依旧起到支持触控输入的功能。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触摸屏,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一区域引出的第一引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的第二区域引出的第二引线相连,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的所述触控传感电路的平面电路图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平面电路图中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开关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或者,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受控于所述控制芯片处于闭合状态。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
6.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包括:
用于承载触控传感电路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包括第一触控传感电路和第二触控传感电路;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一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为按照第二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排布的多条导电线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等效开关,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所述触控传感电路;当所述等效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触控传感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传感电路构成等效线圈,所述等效线圈的两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充电电源相连,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可充电电源充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得到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闭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信息;
相应的,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电场参数;
相应的,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外部电场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等效开关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CN201410491942.4A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Active CN104199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1942.4A CN104199576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US14/613,938 US9722453B2 (en) 2014-09-24 2015-02-04 Touch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1942.4A CN104199576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9576A true CN104199576A (zh) 2014-12-10
CN104199576B CN104199576B (zh) 2018-03-27

Family

ID=5208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1942.4A Active CN104199576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722453B2 (zh)
CN (1) CN10419957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134A (zh) * 2016-02-22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以及包括该屏幕的设备
CN106160047A (zh) * 2015-04-13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7329621A (zh) * 2017-07-04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08121482A (zh) * 2018-02-08 2018-06-05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WO2020150968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无线充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801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3412670A (zh) * 2013-05-01 2013-11-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充电系统及触控装置的充电方法
CN103503276A (zh) * 2011-03-30 2014-0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的受电设备及对受电设备供电的电力输送系统
CN103518175A (zh) * 2011-04-01 2014-01-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整参数的触摸屏控制器
US20140035378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Witricity Corporation Preven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touch surfaces
CN103997075A (zh) * 2013-02-15 2014-08-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0985A (en) * 1971-12-17 1973-11-06 Alnor Inst Co Voltage compar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DE3675727D1 (de) * 1985-09-23 1991-01-03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chokompensation.
US5281822A (en) * 1990-07-11 1994-01-25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Advanced neutron detector
US5221926A (en) * 1992-07-01 1993-06-22 Motorola,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ancelling nonlinearity error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 value mismatches in a data converter
US5642116A (en) * 1995-03-06 1997-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f calibrating segmented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FI117259B (fi) * 1999-09-22 2006-08-15 Abb Oy Välipiirikondensaattoreiden jännitteen tasaus
US6927719B1 (en) * 2004-03-04 2005-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gmented, current-mode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JP4542483B2 (ja) * 2005-08-31 2010-09-15 日立コンピュータ機器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
KR101474421B1 (ko) * 2007-11-23 2014-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충전메뉴 설정기능을 갖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상호 충전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801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3503276A (zh) * 2011-03-30 2014-0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的受电设备及对受电设备供电的电力输送系统
CN103518175A (zh) * 2011-04-01 2014-01-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整参数的触摸屏控制器
US20140035378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Witricity Corporation Preven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touch surfaces
CN103997075A (zh) * 2013-02-15 2014-08-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03412670A (zh) * 2013-05-01 2013-11-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充电系统及触控装置的充电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047B (zh) * 2015-04-13 2019-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6160047A (zh) * 2015-04-13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9997949B2 (en) 2015-04-13 2018-06-12 Lenovo (Beijing)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O2017143648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以及包括该屏幕的设备
US10461563B2 (en) 2016-02-22 2019-10-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creen and device comprising the screen
CN105656134B (zh) * 2016-02-2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以及包括该屏幕的设备
CN105656134A (zh) * 2016-02-22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以及包括该屏幕的设备
WO2019007056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07329621B (zh) * 2017-07-04 2019-07-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装置
CN107329621A (zh) * 2017-07-04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装置
US11216120B2 (en) 2017-07-04 2022-01-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evice
CN108121482A (zh) * 2018-02-08 2018-06-05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TWI687019B (zh) * 2018-02-08 2020-03-01 英屬開曼群島商敦泰電子有限公司 觸控式螢幕、電子設備、無線充電方法及系統
CN108121482B (zh) * 2018-02-08 2021-06-22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WO2020150968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无线充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87482A1 (en) 2016-03-24
CN104199576B (zh) 2018-03-27
US9722453B2 (en)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9576A (zh)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3928990B (zh) 整合电辐射屏蔽及电容感测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JP5849842B2 (ja) 給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259297B (zh)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和无线充电装置
US10790710B2 (en) Power feeding unit,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unit
CN102255346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6464015B (zh) 用于传送电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33533A (zh) 用于电容性无线供电系统中的高效电力传输的技术
CN103597711A (zh) 电子设备、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1088575B2 (en) Reliably informing user of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during charging
US95774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eed unit, and feed system for reliably informing user of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during wireles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US9537345B2 (en) Wireless charger and charging method
CN103683365A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CN204129667U (zh)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键盘
CN104378132A (zh) 一种自动装卸通信卡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Lee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aving‐type pad for contactless EV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CN202906511U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CN104362716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187751A (zh) 无线充电装置
JP5942688B2 (ja) 電子機器、充電制御方法、及び充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336833A (zh)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07314U (zh) 能根据移动装置的下拉电阻值调整充电电流的供电装置
CN106532974A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方法
CN109980794B (zh) 无线充电装置
US20150303725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among two portabl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