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2239A -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2239A
CN104192239A CN201410301213.8A CN201410301213A CN104192239A CN 104192239 A CN104192239 A CN 104192239A CN 201410301213 A CN201410301213 A CN 201410301213A CN 104192239 A CN104192239 A CN 104192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body
pedal
limiting stopper
motorcycl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2239B (zh
Inventor
李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2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2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2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22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包括踏板本体,踏板本体内侧边缘转动或者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摩托车车架,并使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本发明可在需要时进行向下翻转,使踏板本体形成立面结构,不占用上部空间,避免与启动杆的操控件发生干涉,由于翻转后不占用横向空间,可以将踏板本体的面积做的更大,增加驾乘稳定性,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不需将启动杆等部件进行适应性设计,采用现有的短结构即可,节约占用空间,符合摩托车这种紧凑轻便型机动车辆使用要求;沿内侧转动并向下的翻转结构,避免脚启动时,踏板突然反弹伤人等,并不与摩托车上的部件发生干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背景技术
摩托车(包括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由于较为轻便,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摩托车由于具有轻便的特性,因而较多的用于路况较差的环境,因而,具有较大的震动;对于驾乘者来说,较为舒适的脚踏板,是保证驾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脚踏具有多种结构,有的为脚蹬式结构,由于与脚的接触面积较小,舒适性较差,而且稳定性差,还影响安全性,但这种结果的脚踏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启动杆等部件的设置和使用,可以避免脚启动时启动杆与踏板之间可能的干涉,该脚踏板整体较短,舒适性较差;还有整体式大脚踏板,由于采用较大的脚踏板结构,舒适性较好,具有较好的驾乘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安全性,但是这种结构的踏板与启动杆等部件的安装具有干涉,因而启动杆需要设计专门的结构转换至整车外侧,结构复杂,并且悬臂较长,可靠性差;主要的是,占用较大的空间,不符合摩托车较为紧凑轻便的设计理念。 
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将踏板本体铰接于前转轴或者后转轴向上翻转的结构,避免干涉,但该结构的踏板通过挂钩、弹簧进行限位或者回位,在使用时,易形成反弹,并在启动过程中伤人;并且前后翻转结构由于空间有限,受到干扰限制,弹簧在长期使用后易于失效,整体制造要求较高,可能增加整体成本;,精度控制低时,踏板初始位置可能与其他零部件配合错位,容易产生噪声。 
因此,需要一种对现有的脚踏板结构进行改进,具有较大的可踏面积,增加 驾乘稳定性,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不需将启动杆等部件进行适应性设计,采用现有的短结构即可,节约占用空间,符合摩托车这种紧凑轻便型机动车辆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具有较大的可踏面积,增加驾乘稳定性,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不需将启动杆等部件进行适应性设计,采用现有的短结构即可,节约占用空间,符合摩托车这种紧凑轻便型机动车辆使用要求,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并不会在启动时反弹伤人。 
本发明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包括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内侧边缘转动或者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摩托车车架,并使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指的是踏板本体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被翻转,而为其他部件让出空间,其他部件不使用时,踏板本体可翻转成使用状态;翻转的结构可采用铰接并限位的结构,也可以是滑动式翻转等等;向下翻转更利于空出有效空间,并避免危险性;踏板向下翻转结构的初始位置很容易控制,翻转后不与任何零部件干涉;具有纵向预紧力,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性并减少噪声;同时,向下翻转的结构,避免脚启动时踏板突然反弹伤人。 
进一步,还包括转轴和限位件,所述转轴沿纵向支撑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内侧以可使踏板本体向下翻转的方式通过转轴铰接于摩托车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踏板本体在使用状态限位或可被操控的脱离限位实现向下翻转;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踏板本体在使用状态限位或可被操控的脱离限位实现翻转,限位件可采用现有的任何机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栓、限位销等等,只要能够在限位时能够防止踏板本体翻转即可;采用转轴结构形成翻转,形成铰接,具有较紧凑的结构,并且结构上易于实现,简单紧凑并且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设置的限位块,所述踏板本体可被操控的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且可通过该前后移动使踏板本体与限位块接合限位或脱离限位块; 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踏板本体的移动实现限位和脱离限位,避免较多的部件或者较多的限位操作过程,结构简单而操控容易;限位块的结构能够保证踏板本体1具有向下限位的结构,以保证踏板初始位置固定,减少振动噪声。 
进一步,所述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后至少可形成摩托车启动杆的操作空间;在保证发动机现有的启动杆大小以及安装位置不变,能够正常满足发动机紧急情况下的启动需求,并可将踏板本体设计更大,增加整车乘骑舒适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包括用于分别对踏板本体两端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踏板本体设有向限位接合方向的纵向预紧力;保证了踏板本体的稳定性,增加脚踏时的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预紧力的存在,防止踏板本体在车辆行驶时由于震动与限位块脱离而发生危险。 
进一步,所述转轴通过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安装于摩托车车架,所述纵向预紧力由外套于转轴的柱状弹簧施加,所述柱状弹簧一端顶住前支撑件或后支撑件,另一端部顶住踏板本体;顶住前支撑件还是后支撑件,根据限位块与踏板本体的接合限位的方向确定,如踏板本体向前是接合限位,则柱状弹簧向后顶住后支撑件,反之,则向前顶住前支撑件;弹簧只承受较小的预紧力,不易失效,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踏板本体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转轴,所述踏板本体通过操控组件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纵杆和回位弹簧,所述操纵杆一端可转动及可轴向移动并限位的方式连接于转轴,另一端形成以可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的操纵段,踏板本体设有用于容纳操纵段且限制操纵段上下自由度的卡槽;所述回位弹簧对操纵杆施加向后的预紧力;操纵杆转动配合设置于转轴,转轴上形成对操纵杆轴向限位的前后挡环,避免操纵段从卡槽中脱出,需要向下翻转时,对操纵段手动施加向前(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脱离啮合的方向)的力,克服回位弹簧和柱状弹簧的弹力将踏板本体向前移动脱离啮合并向下旋转,使得踏板本体向下翻转,同时,回位弹簧实际向 后(与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脱离啮合方向相反)施加预紧力;需要翻转回原位,则手动翻转至水平形成啮合,整个过程操纵段位于卡槽内;手动驱动利用操纵杆直接驱动踏板,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后支撑件一体成形,第二限位块固定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的踏板,所述框架后端外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后接合凸起,所述后接合凸起向后插入第一限位块设有的接合孔内,框架靠近前端的内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接合凸起,所述踏板设有横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横向槽相对应且前接合凸起向后插入第二限位块设有的接合孔内;采用插入接合孔的限位结构,进一步防止踏板本体的自由度,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且,第二限位块与横向槽相对是指沿纵向正对并在翻转和使用时不发生干涉,节约纵向空间,并根据脚踏的承载合理分布限位块,当然,横向槽需要有足够的纵向宽度,以保证踏板本体被驱动纵向移动时不会干涉,保证接合和脱离接合能够顺畅。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接合孔和第二限位块的接合孔均为沿横向的腰形孔,所述后接合凸起和前接合凸起均为与腰形孔对应的板状结构;采用腰形孔和板状结构的接合(嵌合)方式,可使后接合凸起和前接合凸起均形成至少两个接触点,提高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踏板本体采用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的结构,并且踏板本体内侧铰接或滑动连接于摩托车架,可在需要时进行向下翻转,使踏板本体形成立面结构,不占用上部空间,避免与启动杆的操控件发生干涉,由于翻转后不占用横向空间,可以将踏板本体的面积做的更大,增加驾乘稳定性,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不需将启动杆等部件进行适应性设计,采用现有的短结构即可,节约占用空间,符合摩托车这种紧凑轻便型机动车辆使用要求;沿内侧转动并向下的翻转结构,避免脚启动时,踏板突然反弹伤人等,并不与摩托车上的部件发生干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包括踏板本体1,所述踏板本体1内侧边缘转动或者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摩托车车架,并使踏板本体1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内侧是指相对于摩托车的横向内侧;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指的是踏板本体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被翻转,而为其他部件让出空间,其他部件不使用时,踏板本体可翻转成使用状态;翻转的结构可采用铰接并限位的结构,也可以是滑动式翻转等等;向下翻转更利于空出有效空间,并避免危险性;踏板向下翻转结构的初始位置很容易控制,翻转后不与任何零部件干涉;具有纵向预紧力,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性并减少噪声;同时,向下翻转的结构,避免脚启动时踏板突然反弹伤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轴8和限位件,所述转轴8沿纵向支撑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1内侧以可使踏板本体向下翻转的方式通过转轴8铰接于摩托车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踏板本体1在使用状态限位或可被操控的脱离限位实现向下翻转;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踏板本体在使用状态限位或可被操控的脱离限位实现翻转,限位件可采用现有的任何机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栓、限位销等等,只要能够在限位时能够防止踏板本体翻转即可;采用转轴结构形成翻转,形成铰接,具有较紧凑的结构,并且结构上易于实现,简单紧凑并且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设置的限位块,所述踏板本体1可被操控的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且可通过该前后移动使踏板本体1与限位块接合限位或脱离限位块;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踏板本体1的移动实现限位和脱离限位,避免较多的部件或者较多的限位操作过程,结构简单而操控容易;限位块的结构能够保 证踏板本体1具有向下限位的结构,以保证踏板初始位置固定,减少振动噪声。 
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本体1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后至少可形成摩托车启动杆的操作空间;在保证发动机现有的启动杆大小以及安装位置不变,能够正常满足发动机紧急情况下的启动需求,并可将踏板本体设计更大,增加整车乘骑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8沿纵向支撑于摩托车车架,可以固定设置与摩托车车架,也可以转动配合,当然,踏板本体与转轴之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转轴的安装可以转动也可以固定;所述踏板本体1以可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于转轴8,沿横向实现翻转,结构紧凑,翻转后占用空间较小,操作也较为容易;所述限位块包括用于分别对踏板本体1两端限位的第一限位块12和第二限位块3,所述踏板本体1设有向限位接合方向的纵向预紧力;保证了踏板本体1的稳定性,增加脚踏时的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预紧力的存在,防止踏板本体在车辆行驶时由于震动与限位块脱离而发生危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8通过前支撑件2和后支撑件7安装于摩托车车架,本实施例中,转轴8为固定安装或具有转动的自由度,均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纵向预紧力由外套于转轴的柱状弹簧11施加,所述柱状弹簧11一端顶住前支撑件2或后支撑件7,另一端部顶住踏板本体1;顶住前支撑件2还是后支撑件7,根据限位块与踏板本体的接合限位的方向确定,如踏板本体向前是接合限位,则柱状弹簧向后顶住后支撑件,反之,则向前顶住前支撑件;弹簧只承受较小的纵向预紧力,与现有技术相比,不易失效,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本体1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转轴8,所述踏板本体1通过操控组件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纵杆10和回位弹簧9,所述操纵杆10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转轴8,所述踏板本体1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转轴8,所述踏板本体1通过操控组件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纵杆10和回位弹簧9,所述操纵杆10一端可转动及可轴向移动并限位的方式连接于转轴8,另一端形成以可驱动踏板本体1克服柱状弹簧11 而轴向移动的操纵段,踏板本体1设有用于容纳操纵段且限制操纵段上下自由度的卡槽13,如图所示,卡槽13固定于踏板本体1的边缘并向着操纵杆10开口;所述回位弹簧对操纵杆施加向后的预紧力,如图所示,回位弹簧一端连接车架,另一端连接操纵杆10;操纵杆10转动配合设置于转轴8,转轴8上形成对操纵杆10轴向限位的前后挡环,避免操纵段从卡槽13中脱出,需要向下翻转时,对操纵段手动施加向前(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脱离啮合的方向)的力,克服回位弹簧和柱状弹簧的弹力将踏板本体向前移动脱离啮合并向下旋转,使得踏板本体向下翻转,同时,回位弹簧9实际向后(与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脱离啮合方向相反)施加预紧力;需要翻转回原位,则手动翻转至水平形成啮合,整个过程操纵段位于卡槽内;手动驱动利用操纵杆直接驱动踏板,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2与后支撑件7一体成形,第二限位块3固定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1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的踏板,如图所示,框架纵向一边梁形成轴套结构并转动配合外套于转轴,形成转动结构并使踏板本体形成可翻转的结构;所述框架后端外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后接合凸起6,所述后接合凸6起向后插入第一限位块12设有的接合孔内,框架靠近前端的内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接合凸起4,所述踏板设有横向槽5,所述第二限位块3与横向槽5相对应且前接合凸起向后插入第二限位块3设有的接合孔内;采用插入接合孔的限位结构,进一步防止踏板本体的自由度,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且,第二限位块与横向槽相对是指沿纵向正对并在翻转和使用时不发生干涉,节约纵向空间,并根据脚踏的承载合理分布限位块,当然,横向槽5需要有足够的纵向宽度,以保证踏板本体被驱动纵向移动时不会干涉,保证接合和脱离接合能够顺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2的接合孔和第二限位块3的接合孔均为沿横向的腰形孔,所述后接合凸起和前接合凸起均为与腰形孔对应的板状结构;采用腰形孔和板状结构的接合(嵌合)方式,可使后接合凸起和前接合凸起均形成至少两个接触点,提高承载能力,保证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包括踏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内侧边缘转动或者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摩托车车架,并使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和限位件,所述转轴沿纵向支撑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内侧以可使踏板本体向下翻转的方式通过转轴铰接于摩托车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踏板本体在使用状态限位或可被操控的脱离限位实现向下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设置的限位块,所述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且可通过该前后移动使踏板本体与限位块接合限位或脱离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以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后至少可形成摩托车启动杆的操作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用于分别对踏板本体两端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踏板本体设有向限位接合方向的纵向预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安装于摩托车车架,所述纵向预紧力由外套于转轴的柱状弹簧施加,所述柱状弹簧一端顶住前支撑件或后支撑件,另一端部顶住踏板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转轴,所述踏板本体通过操控组件可被操控的向下翻转,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纵杆和回位弹簧,所述操纵杆一端可转动及可轴向移动并限位的方式连接于转轴,另一端形成通过操纵杆的轴向移动而驱动踏板本体克服柱状弹簧而轴向移动的操纵段,踏板本体设有用于容纳操纵段且限制操纵段上下自由度的卡槽;所述回位弹簧对操纵杆施加向后的预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后支撑件一体成形,第二限位块固定于摩托车车架,所述踏板本体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的踏板,所述框架后端外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后接合凸起,所述后接合凸起向后插入第一限位块设有的接合孔内,框架靠近前端的内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接合凸起,所述踏板设有横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横向槽相对应且前接合凸起向后插入第二限位块设有的接合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接合孔和第二限位块的接合孔均为沿横向的腰形孔,所述后接合凸起和前接合凸起均为与腰形孔对应的板状结构。
CN201410301213.8A 2014-06-26 2014-06-26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2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13.8A CN104192239B (zh) 2014-06-26 2014-06-26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13.8A CN104192239B (zh) 2014-06-26 2014-06-26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239A true CN104192239A (zh) 2014-12-10
CN104192239B CN104192239B (zh) 2017-08-01

Family

ID=52077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2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2239B (zh) 2014-06-26 2014-06-26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223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9857A (ja) * 1996-10-22 1998-05-12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ペダルとフットレストの取付け装置
CN201124888Y (zh) * 2007-08-31 2008-10-01 李楚全 带侧翻货架的摩托车脚踏
CN201132560Y (zh) * 2007-03-22 2008-10-15 重庆平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扶手货架组合
CN202557681U (zh) * 2012-05-13 2012-11-28 浙江恩泽车业有限公司 车护架脚踏机构
CN103213634A (zh) * 2013-03-22 2013-07-24 李福鑫 折叠式安全脚踏板
CN203268226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杭州萧山琪灵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易装配的电动自行车踏板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9857A (ja) * 1996-10-22 1998-05-12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ペダルとフットレストの取付け装置
CN201132560Y (zh) * 2007-03-22 2008-10-15 重庆平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扶手货架组合
CN201124888Y (zh) * 2007-08-31 2008-10-01 李楚全 带侧翻货架的摩托车脚踏
CN202557681U (zh) * 2012-05-13 2012-11-28 浙江恩泽车业有限公司 车护架脚踏机构
CN103213634A (zh) * 2013-03-22 2013-07-24 李福鑫 折叠式安全脚踏板
CN203268226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杭州萧山琪灵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易装配的电动自行车踏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2239B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4115B2 (en) Vehicle and a modular drive apparatus for the vehicle
US9216790B2 (en) Vehicle
CN102874344B (zh) 骑乘型车辆
US20150210338A1 (en) Vehicle
JP2011143088A (ja) 自動車玩具
CN102167122A (zh) 车辆用制动锁定装置及具有该制动锁定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JP4730803B2 (ja) 二輪車搭載車両
CN104192239A (zh) 摩托车下翻转式脚踏板构造
CN102442391B (zh)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CN204250233U (zh) 摩托车翻转式脚踏板结构总成
JP2010269698A (ja) 走行装置
CN113581348B (zh) 多连杆悬架机构及摩托车
CN202765111U (zh) 一体式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CN204250234U (zh) 摩托车单自由度翻转式脚踏板结构总成
WO2013080905A1 (ja) 自動車
CN204821356U (zh) 车辆踏板驱动连接机构
JP2017159824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メインスタンド
CN104085468A (zh) 摩托车单自由度下翻式脚踏板构造
JP2007106349A (ja) ブレーキペダル後退防止装置
JP6978027B1 (ja) 折り畳み車両の車体構造、駆動装置および折り畳み車両
JP2012116290A (ja) 作業車両の駐車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CN216468227U (zh) 用于安装仪表的多功能安装件及摩托车
CN102927259A (zh) 一种变速杆操纵系统
CN202641980U (zh) 升降式箱包折叠电动车
CN106585816A (zh) 折叠电动车或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