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191B -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9191B
CN104189191B CN201410468419.XA CN201410468419A CN104189191B CN 104189191 B CN104189191 B CN 104189191B CN 201410468419 A CN201410468419 A CN 201410468419A CN 104189191 B CN104189191 B CN 104189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inea
radix
skin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84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9191A (zh
Inventor
纪晓
孙立新
彭凡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Xi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4684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919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647537.1A priority patent/CN105147824A/zh
Priority to CN201510647402.5A priority patent/CN105168492A/zh
Priority to CN201510647532.9A priority patent/CN105267381A/zh
Priority to CN201510647443.4A priority patent/CN105232718A/zh
Priority to CN201510647575.7A priority patent/CN1052504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9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9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2‑20份;及己6‑10份;蛇床子10‑15份;香叶6‑10份;苦参9‑18份;黄柏6‑15份;鹤虱15‑25份;白鲜皮12‑25份;大枫子9‑18份;朴硝20‑35份;蝉蜕10‑20份;大黄8‑16份;礜石3‑6份;红粉4‑8份;(生)杏仁6‑15份;枯矾5‑12份;九节菖蒲6‑15份;蜂房6‑18份。具有杀菌止痒、抗菌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癣、股癣、手足癣、牛皮癣等皮肤病。

Description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癣属于传染性的皮肤疾病,皮肤出现红疹或小红斑块,越搔皮肤越发红痒,患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皮肤癣的症状可单发,也可数片,并互相融合,癣患处经常出现在出汗较多的地方,如脚部、大腿内侧等,亦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发生于面部者较少,且表现常不典型。日久皮损可变暗红,其上有细薄鳞屑,局部可有色素沉着。患者常有瘙痒,由于搔抓,局部皮肤呈苔藓样变化。皮肤癣是由于受到真菌感染而引发,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但目前也有其引起深部感染的报告。临床上常见者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菌疹等。偶可累及深部组织,引起深部感染。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皮肤癣菌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则居首位。
皮肤癣菌病传统上一直按解剖部位命名,如体股癣、手足癣等。皮肤癣菌病有的也按病原菌命名,如黄癣、叠瓦癣、红色毛癣菌病等。皮肤癣菌侵入头发引起头癣,表现为环形脱发斑,上有鳞屑、水疱或脓疱。偶尔表现为大片隆起的化脓性损害称脓癣。头发感染后枯黄或折断,依毛发感染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发内型感染和发外型感染。发内型感染在病发内形成孢子可充满发内或成链状排列,又称黑癣。若为黄癣,则在发内形成菌丝。羊毛状小孢子菌等在发外形成大量孢子,呈镶嵌状链状排列,称发外型感染,又称白癣。发外型感染有时可在毛发内尤其是根部发现菌丝。皮肤癣菌侵犯角质层引起体股癣和手足癣等。在皮屑中表现为分枝分隔的菌丝,可断裂成链状孢子。皮损一般呈圆形或多环形,单个散在或互相融合。组织反应可从红斑、鳞屑到结痂、化脓甚至肉芽肿。主观无感觉或有不同程度瘙痒。真菌暗色柱顶孢及其变异色柱顶孢能引起人类掌跖和甲板感染。皮肤癣菌累及甲板称甲癣。通常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及破损。甲周组织一般没有炎症也没有疼痛感。皮肤癣菌在较少见的情况下会引起深部组织感染。表现为蜂窝织炎、毛囊炎、脓癣、皮下组织脓肿、淋巴结脓肿、足菌肿、疣状增生等。
皮肤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皮肤癣的危害不容忽视,皮肤癣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很大,不仅给患者的皮肤造成了危害,且因传染,给他人的皮肤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皮肤癣这种病可怕的就是会传染,由于家人或者朋友在通过接触或者和患者用一个盆洗漱时,会导致病毒的传染,给患者的家人带来健康隐患。皮肤癣影响到患者的容貌,并由于瘙痒和疼痛,会让患者坐立不安,加上此病的传染性,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在现有的中医药治疗皮肤癣的方法中,公开号CN103830385A(申请号20141006395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牛皮癣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中药药油180-220克,生命动力素15-25克,维生素E3-6克,海藻糖12-18克,尿囊素3-6克,蜂蜡3-6克,甘油25-35克,硬脂酸8-12克,C16-18醇15-25克,乳化剂A-165 15-25克,丙二醇25-35克,二甲基硅油350号8-12克,氮酮8-12克,M68乳化剂30-40克,尼泊金丙脂0.5- 1.5克,尼泊金甲脂1-2克,香精1-2克,LGP 防腐剂1.5-2.5克,去离子水500-700克;所述的中药药油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紫草3-6克,石榴皮3-6克,川瑾皮3-6克,白蒺藜3-6克,蝉蜕3-6克,乌蛇3-6克,川黄连3-6克,白鲜皮3-6克,地肤子3-6克,苦参3-6克,蛇床子3-6克,透骨草2-4克,黄芩2-4克,艾叶1.5-2.5克,甘草1.5-2.5克,芝麻油200-300克。公开号CN103007099A(申请号20131001012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白花蛇5g、全蝎5g、地龙5g、僵蚕5g、丹皮5g、赤芍5g、桂枝30g、党参30g、人工牛黄20g、防风5g、浙贝5g、生地5g、玄参5g、大青叶5g 、夏枯草10g 、凌霄花5g、双花5g、白花蛇舌草20g、鱼腥草20g、何首乌20g、草河车10g、丹参10g、刺蒺藜15g、勾藤20g、板蓝根20g、升麻30g、薏仁30g。公开号CN 103027950A(申请号20121018889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牛皮癣康复液,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乌蛇:25-50克,闹羊花:15克;防己:20-30克,七叶莲:15克,鸡血藤:30克,钻地风:25克,细辛:6克,麝香:5克,珍珠草:12克,樟脑:10克,冰片:30克,白酒:5000-8000毫升。
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虽然在治疗皮肤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一些用来擦涂的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一些口服的药物却不能直达病灶,见效慢,而且对身体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此外,现有的很多治疗皮肤病的擦涂的药属于激素药,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大,不易久用,还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皮肤癣疾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具有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的特点,具有杀菌止痒、抗菌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癣、股癣、手足癣、牛皮癣等皮肤病。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2-20份;及己6-10份;蛇床子10-15份;香叶6-10份;苦参9-18份;黄柏6-15份;鹤虱15-25份;白鲜皮12-25份;大枫子9-18份;朴硝20-35份;蝉蜕10-20份;大黄8-16份;礜石3-6份;红粉4-8份;(生)杏仁6-15份;枯矾5-12份;九节菖蒲6-15份;蜂房6-18份。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5-17份;及己7-9份;蛇床子11-14份;香叶7-9份;苦参12-15份;黄柏9-12份;鹤虱18-22份;白鲜皮17-20份;大枫子12-15份;朴硝25-30份;蝉蜕13-17份;大黄11-13份;礜石4-5份;红粉5-7份;(生)杏仁9-12份;枯矾7-10份;九节菖蒲9-12份;蜂房9-15份。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6份;及己8份;蛇床子12份;香叶8份;苦参14份;黄柏11份;鹤虱20份;白鲜皮18份;大枫子13份;朴硝28份;蝉蜕15份;大黄12份;礜石4.5份;红粉6份;(生)杏仁11份;枯矾9份;九节菖蒲11份;蜂房12份。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20-4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3-7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1)过130-150目筛(优选地,过140目筛)。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用30º-50º的黄酒(优选地,用40º的黄酒)。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闷润4-6天(优选地,闷润5天)。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每次煎煮25-35分钟(优选地,每次煎煮30分钟)。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在60℃-80℃下烘干(优选地,在70℃下烘干)。
上述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静置4-6小时(优选地,静置5小时)。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为黎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及己:味苦,性平。为金栗兰科金栗兰属植物及己的根。根含有二氢焦莪术呋喃烯酮,莪焦术呋喃烯酮,银线草内酯E、F,新菖蒲酮,7-a-羟基新菖蒲酮,菖蒲酮,莪术呋喃醚酮,异莪术呋喃二烯等。具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经闭,风湿痹痛,疔疮疖肿,疥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肾经。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香叶:味辛,气香,性温散。归肺、肝经。为牻牛儿苗科植物香叶天竺葵的全草。含甲酸酯13.9-21.4%,牻牛儿醇45.08-63.13%和香茅醇45.48-57.33%。尚含薄荷酮、有机酸、甲硫醇、环氧芳樟醇、甲基庚烯酮、月桂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柠檬醛、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吡喃。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鹤虱:味苦、辛,性平。归脾、胃经。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大枫子:味辛,性热。入肺,肝经。别名为大风子、米康茄、尾加木、麻风子。为大枫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用于祛风燥湿,攻毒杀虫,麻风,疥癣,杨梅疮等。
朴硝:味咸、苦,性寒。归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主要成分与芒硝同,主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有些产品尚含少量镁、氯等元素。是由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荞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为家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值,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疗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礜石:味辛、甘,性热。为硫化物类矿物毒砂的矿石。具有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的功效。用于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
红粉:味辛,性热。为橙红色片状或粉状结晶,片状的一面光滑略具光泽,另一面较粗糙。粉末橙色。质硬,性脆;气微;遇光颜色逐渐变深。具有投毒,除脓,去腐,生肌的功效。用于痛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生)杏仁:苦,微温。苦杏仁苷具有抗突变作用,能减少由安乃近、灭滴灵、丝裂霉素C等引起的微核多染性红细胞的数量。杏仁油还有驱虫、杀菌作用,体外试验对人蛔虫、蚯蚓有杀死作用,并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抗菌作用。杏仁还具有抗蛲虫和滴虫感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
枯矾:又名煅白矾,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甜而涩。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者为佳。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枯矾,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九节菖蒲: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为毛莨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根茎含脂肪酸:棕榈酸,琥珀酸,5-羟基乙酰丙酸,十六烷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白头翁素等。具有化痰开窍,祛风除湿,消食醒脾,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风湿痹痛,胸闷脘胀,痈疽,疥癣。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蜂房:味甘,性平。归胃经。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或异腹胡蜂的巢。具有祛风,攻毒,杀虫,止痛的功效。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基于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癣的原理,选用的药材比较常见,价格低廉且易操作。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皮肤癣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加入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较内服药疗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具有杀菌止痒、抗菌消炎的功效,对各种皮肤癣均能迅速止痒,能迅速恢复皮肤的正常功能,可以快速治愈寻常性牛皮癣,玫瑰型糠疹,手、体、股癣等多种皮肤病,其疗效优于现有所有其它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使用药浴时药物不经胃肠破坏,而是直接作用于皮肤,较内服药疗效快,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
2.对皮肤的刺激性小,经过皮肤吸收,将药效作用于全身肌表及患处,能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改善皮肤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杀灭病毒,消除细菌,增强抗病能力,使皮肤柔软光泽,富有弹性。
3.本药剂所选材料大多数为传统中药材,无副作用,具有无痛苦的优点。
4.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用法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后皮肤癣症状缓解情况;
图2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后精神状况恢复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地肤子12份;及己6份;蛇床子10份;香叶6份;苦参9份;黄柏6份;鹤虱15份;白鲜皮12份;大枫子9份;朴硝20份;蝉蜕10份;大黄8份;礜石3份;红粉4份;(生)杏仁6份;枯矾5份;九节菖蒲6份;蜂房6份。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2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2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3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张XX,男,49岁,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6年前坐车外出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腿部受外伤,因为伤口感染,患上了牛皮癣。于是,张先生开始了长达6年的求医之路。开始到当地县级医院,大夫给他开了一些药膏,可用着就管用,停药牛皮癣就复发。并且在一场感冒后,牛皮癣更加厉害,浑身上下都是,奇痒难忍,就像有很多虫子在咬。去市里的大医院看,确诊张先生患的是寻常型银屑病,开了些中药,用了几个疗程也不见效果。因为这银屑病,张先生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天天在家里发脾气。
后来,听说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对的疗效很好,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张先生购买了1个疗程实施例2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用完1个疗程后,张先生就感觉身上不那么痒了,皮癣也开始减少,见此疗效,于是用完后又购买了2个疗程的实施例1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至今,张先生身上的片片红斑已经完全消失,鳞屑不见了,皮肤变得光滑健康,和正常人一样,身上也不痒了,每天都能睡一个安稳觉。张先生别提多么高兴了,家人都感觉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遇到事情不再乱发脾气。后期随访中得知痊愈,无复发。
实施例2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g):地肤子20份;及己10份;蛇床子15份;香叶10份;苦参18份;黄柏15份;鹤虱25份;白鲜皮25份;大枫子18份;朴硝35份;蝉蜕20份;大黄16份;礜石6份;红粉8份;(生)杏仁15份;枯矾12份;九节菖蒲15份;蜂房18份。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6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7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周XX,女,32岁,业务经理,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在一家知名公司工作,不仅在业务上是精英级的,在家里面也是一个贤妻良母,这一切都使周女士很满意。可是2年前的一次因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的皮肤过敏改变了一切。自那之后,她身上开始出现许多红色丘疹,开始只是在背上有一小片,但是很快的就发展到手脚、前胸,丘疹上也慢慢出现了薄膜,还覆盖了一层银色的鳞屑,到医院检查后得知自己得了牛皮癣。身上的牛皮癣对自己的形象影响太大了,且经常很痒,工作的性质使她不得不辞去了工作。周女士开始了漫长的牛皮癣治疗之路,她四处走访各大医院,看了很多专家,但都疗效甚微,看了一个又一个,钱花了不少,但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甚至绝望。
正当周女士为牛皮癣无法治愈而苦恼不已的时候,她听说了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
于是购买了1个疗程实施例2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使用完后,病情就逐渐被控制了,之后又坚持使用了2个疗程实施例2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癣块彻底的消失了。最后又坚持使用1个疗程来巩固,防止再复发。在经过耐心的治疗后,周女士的癣块已经全部消除了,而且气色比以前也更好了。现在的她终于又重拾信心,又可以为了理想去奋斗,追求自己的梦了。在后期的随访中得知没再复发。
实施例3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地肤子15份;及己7份;蛇床子11份;香叶7份;苦参12份;黄柏9份;鹤虱18份;白鲜皮17-20份;大枫子12份;朴硝25份;蝉蜕13份;大黄11份;礜石4份;红粉5份;(生)杏仁9份;枯矾7份;九节菖蒲9份;蜂房9份。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25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4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5g):地肤子17份;及己9份;蛇床子14份;香叶9份;苦参15份;黄柏12份;鹤虱22份;白鲜皮20份;大枫子15份;朴硝30份;蝉蜕17份;大黄13份;礜石5份;红粉7份;(生)杏仁12份;枯矾10份;九节菖蒲12份;蜂房15份。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5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5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6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三郑XX,男,46岁,公司职员,江西省赣州市人。患寻常型皮肤癣5年。多年以来银屑病反复发作,初起为针头或绿豆大小红色点疹,逐渐扩大,有的点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近年皮损面积不断增大,脱屑瘙痒难忍,曾用过外涂内服的疗法,但治标不治本,给郑先生带来很大的痛苦与压力。渐渐地,前胸后背部都被鳞屑围成一团,皮肤干燥脱屑奇痒,四处求医,多次治疗反复发作,耗资甚多,且渐渐加重,红斑鳞屑遍体,层层结痂,干裂痛痒,曾经去过很多家知名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服用过很多的西药西药,可是病情却没有什么好转,让他痛苦伤心极了。去医院,确诊为寻常型牛皮癣。
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效果很好,于是购买了1个疗程实施例4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使用当天,皮肤病灶处痒痛的症状明显改善,皮损(溃烂)部位明显好转。皮炎、皮疹等得到控制。使用完1个疗程后,癣皮结痂,病变皮肤细胞被逐渐清除,皮肤病灶处再也不痛不痒。丘疹消退,牛皮癣鳞屑开始大面积脱落,新的鳞屑瘢痕不再生成。见此疗效,郑先生又购买了2个疗程实施例4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使用完后,褪癣换肤,病损部位表皮基本恢复,新皮开始生长,皮屑大部分已脱落干净,剩余部分顽固性皮屑已经松动脱落。顽固性牛皮癣所伴随的脓疱,关节变形等开始好转。继续使用2个疗程来巩固,轻度顽固性牛皮癣皮肤病完全治愈,皮肤光洁,表面无鳞屑无疤痕,牛皮癣性关节炎得到彻底治愈,关节活动自如,皮肤组织建立起免疫机制,能够抵抗各种毒素及诱因的侵袭,皮肤环境健康。
实施例5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地肤子16份;及己8份;蛇床子12份;香叶8份;苦参14份;黄柏11份;鹤虱20份;白鲜皮18份;大枫子13份;朴硝28份;蝉蜕15份;大黄12份;礜石4.5份;红粉6份;(生)杏仁11份;枯矾9份;九节菖蒲11份;蜂房12份。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朴硝、礜石、红粉和枯矾共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地肤子、蛇床子、香叶、鹤虱和九节菖蒲,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
(3)取及己、苦参、黄柏、白鲜皮、大黄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
(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
(5)将蝉蜕和蜂房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5小时,过滤,无菌封装。
使用方法: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适当的温度(38-45℃),即可洗浴,每次药浴时间20-30分钟。每周3-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试验例: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临床应用: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5所医院筛选300例患者,男性150例,女性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实验组200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调到42℃,每次药浴时间30分钟左右,每周2-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药物(如联苯苄唑霜、酮康唑霜等药物)。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使用4个疗程后,皮肤癣的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使用4个疗程后,皮肤癣的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使用4个疗程后,皮肤癣的症状没有减轻或后期复发。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
观察期限为4个疗程,观察内容如下:
1、一个疗程(7天)为一个观察周期,记录下皮肤癣的缓解情况,统计每个周期皮肤癣得到缓解的比例,结果如附图1:
分析: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抗菌止痒效果更好,对皮肤癣有更好的治疗作用,远比使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的疗效好。
2、一个疗程(7天)为一个观察周期,记录下患者的精神状况,统计每个周期精神状况恢复的比例,结果如附图2:
分析:从附图2中可以推测出,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患者的精神状况恢复更快,可以推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实验组的疗效远比使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的疗效好。
3、使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和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治愈率高达82%,显效率17%,有效率高达99%。而使用其它产品的治愈率只达到了62%,有效率87%,无效率却达到了13%。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效果明显优于服用其它药品。
从附图1、2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实验组和使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在观察期的4个疗程内,使用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效果明显比使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的疗效好。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具有杀菌去癣、抗菌消炎的功效,对各种皮肤癣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各原料药混合在一起,符合中药制备理论,各药效相辅相成,疗效显著。且配料都是选取比较常见的药材,造价低廉,普通百姓可长期使用,不但减少了身体所承受的痛苦也降低了经济上的负担。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皮肤癣疾中药药浴产品,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6份;及己8份;蛇床子12份;香叶8份;苦参14份;黄柏11份;鹤虱20份;白鲜皮18份;大枫子13份;朴硝28份;蝉蜕15份;大黄12份;礜石4.5份;红粉6份;生杏仁11份;枯矾9份;九节菖蒲11份;蜂房12份。
CN201410468419.XA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9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8419.XA CN104189191B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201510647537.1A CN105147824A (zh) 2014-09-16 2014-09-16 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510647402.5A CN105168492A (zh) 2014-09-16 2014-09-16 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510647532.9A CN105267381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治疗皮肤癣疾的药浴
CN201510647443.4A CN105232718A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CN201510647575.7A CN105250457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8419.XA CN104189191B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7532.9A Division CN105267381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治疗皮肤癣疾的药浴
CN201510647443.4A Division CN105232718A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CN201510647575.7A Division CN105250457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
CN201510647402.5A Division CN105168492A (zh) 2014-09-16 2014-09-16 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510647537.1A Division CN105147824A (zh) 2014-09-16 2014-09-16 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191A CN104189191A (zh) 2014-12-10
CN104189191B true CN104189191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07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7443.4A Withdrawn CN105232718A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CN201510647402.5A Withdrawn CN105168492A (zh) 2014-09-16 2014-09-16 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510647575.7A Withdrawn CN105250457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
CN201510647537.1A Withdrawn CN105147824A (zh) 2014-09-16 2014-09-16 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4104684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9191B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201510647532.9A Pending CN105267381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治疗皮肤癣疾的药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7443.4A Withdrawn CN105232718A (zh) 2014-09-16 2014-09-16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CN201510647402.5A Withdrawn CN105168492A (zh) 2014-09-16 2014-09-16 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CN201510647575.7A Withdrawn CN105250457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皮肤癣疾中药药浴
CN201510647537.1A Withdrawn CN105147824A (zh) 2014-09-16 2014-09-16 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7532.9A Pending CN105267381A (zh) 2014-09-16 2014-09-16 一种治疗皮肤癣疾的药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10523271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880A (zh) * 2003-07-10 2004-03-17 姜延德 手足癣软膏
CN1840117A (zh) * 2006-01-26 2006-10-04 葛强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CN101926919A (zh) * 2009-06-25 2010-12-29 梁婧卉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纯中药外洗液
CN102366457A (zh) * 2011-10-24 2012-03-07 汕头市江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治癣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125B (zh) * 2013-01-21 2014-10-29 任磊 治疗灰指甲、手足癣的中药汤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191A (zh) 2014-12-10
CN105147824A (zh) 2015-12-16
CN105250457A (zh) 2016-01-20
CN105267381A (zh) 2016-01-27
CN105232718A (zh) 2016-01-13
CN105168492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20578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245B (zh) 手足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3638250B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3360A (zh) 一种治疗重型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6729100A (zh) 具有消炎、美容的外用中药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191B (zh) 皮肤癣疾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5878509A (zh) 治疗瘙痒性绣球风的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
CN108126059A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0758A (zh) 一种用于外阴瘙痒和湿疹皮炎顽癣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94457A (zh) 一种用于淋巴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195B (zh) 治疗神经性皮肤瘙痒的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4189193B (zh) 体股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4940710A (zh) 天竺黄痫康宁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6011A (zh) 一种快速见效的药酒
CN104189192B (zh)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CN104758830A (zh) 一种治疗骨病及皮肤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219A (zh) 一种止痛止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5479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187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861A (zh) 一种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127A (zh) 治疗淋巴结炎的外敷剂及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 Xiao

Inventor after: Sun Lixin

Inventor after: Peng Fanling

Inventor before: Xu H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9

Address after: 276600 Ju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156 overpass Road, Cross County, Junan,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Ji Xiao

Address before: Ji Qi Road No. 112 Kuang Shan District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250000

Applicant before: Li Ha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