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5094A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5094A
CN104185094A CN201310196378.9A CN201310196378A CN104185094A CN 104185094 A CN104185094 A CN 104185094A CN 201310196378 A CN201310196378 A CN 201310196378A CN 104185094 A CN104185094 A CN 104185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eld
frame
light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63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会肖
杨小玲
耿东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63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5094A/zh
Priority to KR1020157035771A priority patent/KR20160011210A/ko
Priority to PCT/CN2013/085503 priority patent/WO2014187070A1/zh
Priority to EP13885095.3A priority patent/EP2993914A4/en
Publication of CN10418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5094A/zh
Priority to US14/947,310 priority patent/US20160080842A1/en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3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296Packet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之间的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光交换设备对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光数据帧。通过在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接收错误。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现有的以太网的技术标准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MediumAccess Control)协议的内容。以太网目前已发展到100GE的传输速率,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卡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半双工和全双工。半半双工传输模式实现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传统的共享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在半双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时间只能传输单一方向的数据。当两个方向的数据同时传输时,就会产生冲突,因此半双工传输模式工作效率很低。全双工传输是采用点对点连接,这种安排没有冲突,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两个独立的线路,在双全工模式下,每个双全工连接只用一个端口,用于点对点连接。因为半双工传输模式工作效率较低,以太网协议在10GE以上的标准没有规定这种工作模式,仅规定了点对点的双工工作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点到点的通信,在现有技术中,以太网设备(也称为以太网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经过电交换设备(也称为电交换机)的处理,即,来自以发送端太网客户端1、2和N的以太网数据包分别在不同的时刻需要经电交换机,交换给以接收端太网客户端M,这些媒介信号先被位于交换机输入侧的接收机模块进行接收处理,经过接收处理后得到待交换的MAC帧。电交换单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将MAC帧送往对应的输出端口,由位于输出端口的发射机进行发送处理。来自不同端口的MAC帧均被同一个发射机进行发送,因此保证了这些包的幅度,相位,频率的连续性。且以太网发射机的发送过程为连续过程。因此以接收端太网客户端与电交换之间的通信可以认为是点对点的连续模式的通信方式。
随着大带宽业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交换网络对交换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电交换机由于背板容量、能耗等技术的限制已不能满足交换容量持续增长的需求。
光交换设备(也称为光交换机)以其低能耗,大容量等特点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光交换是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现代通信网中,全光网是未来宽带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可以考虑用光交换机代替电交换机,但是,光交换技术是一种多点到多点的通信方式,即,来自不同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的信号经过光交换机交换时,因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所以到达以接收端太网客户端的信号是由不同的发射机发出的,则这些信号在时间,频率,幅度或相位上都不再保持连续性,称为突发信号。因为标准的媒介信号接收连续模式的信号,所以交换输出的突发信号变会被传统以太网客户端错误接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之间的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该光交换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光数据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为该第一以太网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端设备为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以及该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包括:该第一前处理设备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光交换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该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的长度,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该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开始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根据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属于该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该光数据包是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端设备为该第二以太网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端设备为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以及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光交换设备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加扰单元,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发送单元,用于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该光交换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光数据帧。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传输数据的装置为该第一以太网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该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和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该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和标签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其中,该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分束单元,用于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交换单元,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通过发送单元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二数据;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长度,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开始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根据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属于该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该光数据包是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获取单元,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解扰单元,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端设备为该第二以太网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结合第七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结合第七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加扰单元,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获取单元,用于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解扰单元,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结合第八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至少一个与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该前处理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该第一前处理设备发送的该光信号,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至少一个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用于接收该光交换设备发送的该光数据帧;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第一以太网设备,用于确定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的该光信号,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第二以太网设备,用于接收该光交换设备发送的该光数据帧;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交互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扰处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交互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从发送端设备角度描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
实施中可以是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S120,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S130,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S140,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该光交换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光数据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以太网通信系统,并且,在该以太网系统中,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具体地说,在现有的以太网通信系统中,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以承载于光信号或电信号中的太网数据包进行数据交互,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利用现有的光交换设备对该太网数据包进行光交换处理时,会发生数据的丢失,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前,对上述太网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交互的数据(包括太网数据包中的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包)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以避免数据的丢失,由于经过上述光交换处理后的信号(光信号或电信号,用于承载上述数据)为突发信号,现有的以太网客户端设备无法准确接收突发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后,需要对上述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还原处理,以还原成现有以太网客户端设备能够准确接收的信号,即,符合现有以太网标准(IEEE制定的IEEE802.3标准)的信号(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与光交换设备之间,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光交换设备与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即,情况1),或者,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可以是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即,情况2)。下面,分别对上述情况1和情况2进行说明。
情况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交互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点对点通信是指两个设备之间拥有专用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包含发射端,接收端,传输链路等。例如,一个发射机只给一个接收机发送信号。而多点到多点的通信,即N个发射机和N个接收机,每一个发射机均可以给其他N个接收机发送信息。所以一个接收机可以接受来自N个发射源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进行点对点通信,当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配置数量相应(例如,相同)的前处理设备,并且,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前处理设备相对应,例如,一个前处理设备仅用于进行针对来自所对应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格式的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转换处理,同样,当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配置数量相同的后处理设备,并且,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后处理设备相对应,即,一个后处理设备用于进行针对需要发送至所对应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的光数据帧(经上述格式转换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还原处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对应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对应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2中的前处理设备A相当于上述方法100的实施主体,即,第一前处理设备,用于进行针对来自图2中的以太网设备B(第一以太网设备)的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转换处理,以太网设备B是数据的发送方,以太网设备C(第二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接收方,并且,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后处理设备D(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C的光数据帧(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还原处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端设备为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以及
该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包括:
该第一前处理设备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数据。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S210,以太网设备B在需要向太网设备C发送数据时,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封装打包处理,生成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即,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以太网数据包(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将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前处理设备A。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生成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以及媒介信号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220,前处理设备A可以从太网设备B发送的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解析出上述第一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从媒介信号中获取以太网数据包以及从以太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第一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例如,如果太网设备B发送的媒介信号为光信号,需要先进行光电转换处理,以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以太网的标准中规定的一些物理层的功能,比如块同步,64/66B解码以及解扰等,获取第一数据,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230,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扰处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第一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即,加扰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后处理设备D或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信号,例如,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的控制模块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到达,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发生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可以包括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确定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数据开始字段。
其后,前处理设备A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可以仅包括该光数据帧(即,情况1a),也可以包括该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即,情况1b),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后续流程进行说明。
情况1a
在S240,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并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E。或者说,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E。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250,光交换设备E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向太网设备C(或者说,后处理设备D)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E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进行解析,以获取上述第二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光分束器分束形成的两束光信号的能量可以不完全相同,例如,可以使比例在10:90左右,即,将10%的光信号作为光信号X,以下,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通过例如,突发接收机,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第二数据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还原出上述第一数据后,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后处理设备D),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前处理设备A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前处理设备A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情况1b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具体地说,在S240’,前处理设备A可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生成与上述光数据帧相对应的标签帧,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6所示,该标签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e(第二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e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之后的目的地址字段g,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字段g之后的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e用于承载前导码e’(第二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e’用于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e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标签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e’的前导码字段e,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标签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e’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e’,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后述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帧长度指示符到达,从而,能够避免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丢失,实现准确的光交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e’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包括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独立设置有标签帧,因此,光交换设备E无需对光数据帧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后处理设备D(具体地说,是确定后处理设备D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后处理设备D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后处理设备D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后处理设备D。
并且,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确定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长度,使前导码e’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光交换设备E。
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f’,该目的地址开始符f’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
该目的地址字段g用于承载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其中,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用于指示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或后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对以太网数据格式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成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并将该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作为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
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标签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e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前处理设备A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标签帧以及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具体地说,前处理设备A可以将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合并生成光数据包。其中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合并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可以采用串行比特流方式,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以串行的方式发送。再例如,可以采用多波长策略,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分别用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传输。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签帧位于光数据帧前时间间隔为T的位置。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E在从信号中获取该标签帧后,需要根据该标签帧,确定针对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随后,对该过程进行相似说明),该确定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需要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完成上述确定过程后,到达光开关,否则可能造成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间隔(时间间隔)或空闲字段,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完成上述计算处理后,到达光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三预设值),该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光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光交换设备E)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计算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计算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无需进行光纤延时线,有利于光交换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且,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能够使所发送的比特流为连续模式,能够避免使用突发模式的发送装置及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且光交换设备E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接收机获取上述目的地址,从而减少标签帧的长度,并降低了标签帧读取过程及控制调度信息产生的复杂度及时延,例如,光交换设备E无需使用放大装置并减少使用了突发模式的接收装置,大大降低了该交换架构的成本。
在S250’,光交换设备E可以对该光信号(具体地说,是该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进行光交换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E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中的标签帧进行解析,以确定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
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标签帧后,可以根据该标签帧(具体地说,是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确定后针对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目的地址指示符g’,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该光信号Y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后处理设备D),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前处理设备A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前处理设备A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Y中承载的光数据帧能够在光交换设备E确定能够通过光开关将该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后处理设备D后,到达光开关,从而能够避免光数据帧发送数据丢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来避免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出端口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在S260,光交换设备E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后处理设备D。
在S270,后处理设备D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c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并且,后处理设备D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封装成标准的媒介信号(承载第二以太网数据包),例如,可以根据IEEE802.3协议中规定的方法和流程完成上述封装过程。
在S280,后处理设备D可以将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情况2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交互图。图8中的以太网设备F相当于上述方法100的实施主体,即,第一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发送方,由以太网设备F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太网设备G(第二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接收方,由以太网设备G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
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在S310,以太网设备F在需要向太网设备G发送数据时,可以生成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即,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320,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如图3所示,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数据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即,加扰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以太网设备G或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信号,例如,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的控制模块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发生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可以包括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确定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以太网设备F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可以仅包括该光数据帧(即,情况2a),也可以包括该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即,情况2b),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后续流程进行说明。
情况2a
在S330,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
在S340,以太网设备F可以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或者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350,光交换设备H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向太网设备C(或者说,以太网设备G)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H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进行解析,以获取上述第二数据。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通过例如,突发接收机,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第二数据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还原出上述第一数据后,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G),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以太网设备F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以太网设备F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情况2b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具体地说,在S330’,以太网设备F可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生成与上述光数据帧相对应的标签帧,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6所示,该标签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e(第二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e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之后的目的地址字段g,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字段g之后的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e用于承载前导码e’(第二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e’用于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e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标签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e’的前导码字段e,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标签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e’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e’,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到达,从而,能够避免数据丢失,实现准确的光交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e’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包括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独立设置有标签帧,因此,光交换设备H无需对光数据帧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以太网设备G(具体地说,是确定以太网设备G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以太网设备G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以太网设备G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以太网设备G。
并且,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确定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长度,使前导码e’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光交换设备H。
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f’,该目的地址开始符f’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
该目的地址字段g用于承载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其中,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用于指示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或后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对以太网数据格式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成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相对于太网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比特数减少),并将该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作为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
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标签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e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以太网设备F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标签帧以及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具体地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将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合并生成光数据包。其中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合并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可以采用串行比特流方式,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以串行的方式发送。再例如,可以采用多波长策略,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分别用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传输。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或者说,格式),其中标签帧位于光数据帧前时间间隔为T的位置。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H在从信号中获取该标签帧后,需要根据该标签帧,确定针对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随后,对该过程进行相似说明),该确定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需要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完成上述确定过程后,到达光开关,否则可能造成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间隔(时间间隔)或空闲字段,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完成上述计算处理后,到达光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三预设值),该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光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光交换设备H)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计算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计算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无需进行光纤延时线,有利于光交换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且,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能够使所发送的比特流为连续模式,能够避免使用突发模式的发送装置及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且光交换设备H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接收机获取上述目的地址,从而减少标签帧的长度,并降低了标签帧读取过程及控制调度信息产生的复杂度及时延,例如,光交换设备H无需使用放大装置并减少使用了突发模式的接收装置,大大降低了该交换架构的成本。
在S340’,以太网设备F可以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或者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350’,光交换设备H可以对该光信号(具体地说,是该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进行光交换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H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中的标签帧进行解析,以确定以确定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
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标签帧后,可以根据该标签帧(具体地说,是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确定后针对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目的地址指示符g’,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该光信号Y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G),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以太网设备F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以太网设备F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目的地址指示符g’,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G,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G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Y中承载的光数据帧能够在光交换设备H确定能够通过光开关将该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G后,到达光开关,从而能够避免光数据帧发送数据丢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来避免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出端口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在S360,光交换设备H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以太网设备G。
在S370,以太网设备G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c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9示出了从光交换设备角度描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400包括:
S410,光交换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该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S420,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S430,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
S440,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操作中,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以太网通信系统,并且,在该以太网系统中,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具体地说,在现有的以太网通信系统中,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以承载于光信号或电信号中的太网数据包进行数据交互,如背景技术中该,在利用现有的光交换设备对该太网数据包进行光交换处理时,会发生数据的丢失,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前,对上述太网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交互的数据(包括太网数据包中的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包)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以避免数据的丢失,由于经过上述光交换处理后的信号(光信号或电信号,用于承载上述数据)为突发信号,现有的以太网客户端设备无法准确接收突发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后,需要对上述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还原处理,以还原成现有以太网客户端设备能够准确接收的信号,即,符合现有以太网标准(IEEE制定的IEEE802.3标准)的信号(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与光交换设备之间,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光交换设备与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或者,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可以是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
如上所述,发送端设备在需要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时,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封装打包处理,生成第一数据(即,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并且,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发送端设备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第一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后,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后处理设备D或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突发信号,即,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到达,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MAC数据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可以包括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接收端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确定接收端设备和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接收端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接收端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接收端设备和光交换设备。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或者,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光数据帧的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一致的情况下(例如,通信系统中各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恢复调整时间相同),也可以省略数据开始字段b的设置。
其后,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可以仅包括该光数据帧(即,情况3a),也可以包括该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即,情况3b),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后续流程进行说明。
情况3a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
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该第一数据的长度,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具体地说,发送端设备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并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或者说,发送端设备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光交换设备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进行解析,以获取上述第二数据。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通过例如,突发接收机,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第二数据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还原出上述第一数据后,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接收端设备,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发送端设备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进而确定与接收端设备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情况3b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
该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
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开始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
根据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具体地说,发送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生成与上述光数据帧相对应的标签帧,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6所示,该标签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e(第二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e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之后的目的地址字段g,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字段g之后的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e用于承载前导码e’(第二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e’用于光交换设备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e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标签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e’的前导码字段e,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标签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e’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e’,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到达,从而,能够避免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丢失,实现准确的光交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e’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包括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独立设置有标签帧,因此,光交换设备无需对光数据帧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发送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接收端设备(具体地说,是确定接收端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接收端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接收端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接收端设备。
并且,发送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确定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长度,使前导码e’在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在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光交换设备。
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f’,该目的地址开始符f’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
该目的地址字段g用于承载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其中,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用于指示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或后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对以太网数据格式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成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并将该光数据格式的目的地址作为该目的地址指示符g’。
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标签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e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标签帧以及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具体地说,发送端设备可以将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合并生成光数据包。其中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合并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可以采用串行比特流方式,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以串行的方式发送。再例如,可以采用多波长策略,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分别用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传输。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签帧位于光数据帧前时间间隔为T的位置。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在从信号中获取该标签帧后,需要根据该标签帧,确定针对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随后,对该过程进行相似说明),该确定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需要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完成上述确定过程后,到达光开关,否则可能造成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间隔(时间间隔,即,格式2)或空闲字段(即,格式1),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完成上述计算处理后,到达光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三预设值),该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光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光交换设备)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计算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计算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无需进行光纤延时线,有利于光交换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且,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能够使所发送的比特流为连续模式,能够避免使用突发模式的发送装置及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且光交换设备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接收机获取上述目的地址,从而减少标签帧的长度,并降低了标签帧读取过程及控制调度信息产生的复杂度及时延,例如,光交换设备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并减少使用了突发模式的接收装置,大大降低了该交换架构的成本。
光交换设备可以对该光信号(具体地说,是该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进行光交换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中的标签帧进行解析,以确定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
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标签帧后,可以根据该标签帧(具体地说,是目的地址指示符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确定后针对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目的地址指示符g’,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该光信号Y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发送端设备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目的地址指示符g’,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进而确定与接收端设备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发送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Y中承载的光数据帧能够在光交换设备确定能够通过光开关将该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后,到达光开关,从而能够避免光数据帧发送数据丢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来避免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出端口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光交换设备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设备。
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c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0示出了从接收端设备角度描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500包括:
S510,接收端设备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属于该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该光数据包是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S520,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
S530,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操作中,且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以太网通信系统,并且,在该以太网系统中,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具体地说,在现有的以太网通信系统中,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以承载于光信号或电信号中的太网数据包进行数据交互,如背景技术中该,在利用现有的光交换设备对该太网数据包进行光交换处理时,会发生数据的丢失,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前,对上述太网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交互的数据(包括太网数据包中的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包)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以避免数据的丢失,由于经过上述光交换处理后的信号(光信号或电信号,用于承载上述数据)为突发信号,现有的以太网客户端设备无法准确接收突发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后,需要对上述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还原处理,以还原成现有以太网客户端设备能够准确接收的信号,即,符合现有以太网标准(IEEE制定的IEEE802.3标准)的信号(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与光交换设备之间,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在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路径中,位于光交换设备与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即,情况4),或者,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可以是发送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同样,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的设备可以是接收端以太网客户端设备(即,情况5)。下面,分别对上述情况4和情况5进行说明。
情况4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交互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点对点通信是指两个设备之间拥有专用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包含发射端,接收端,传输链路等。例如,一个发射机只给一个接收机发送信号。而多点到多点的通信,即N个发射机和N个接收机,每一个发射机均可以给其他N个接收机发送信息。所以一个接收机可以接受来自N个发射源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进行点对点通信,当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配置数量相应(例如,相同)的前处理设备,并且,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前处理设备相对应,例如,一个前处理设备仅用于进行针对来自所对应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格式的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转换处理,同样,当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配置数量相同的后处理设备,并且,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后处理设备相对应,即,一个后处理设备用于进行针对需要发送至所对应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的光数据帧(经上述格式转换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格式还原处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对应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对应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2中的前处理设备A(第一前处理设备),用于进行针对来自图2中的以太网设备B(第一以太网设备)的数据帧(数据)的格式转换处理,以太网设备B是数据的发送方,以太网设备C(第二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接收方,并且,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后处理设备D(相当于上述方法500的实施主体,即,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C的光数据帧(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的格式还原处理。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S210,以太网设备B在需要向太网设备C发送数据时,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封装打包处理,生成包括目标数据(第一数据,即,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的以太网数据包(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将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前处理设备A。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生成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以及媒介信号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220,前处理设备A可以从太网设备B发送的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解析出上述第一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从媒介信号中获取以太网数据包以及从以太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第一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例如,如果太网设备B发送的媒介信号为光信号,需要先进行光电转换处理,以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以太网的标准中规定的一些物理层的功能,比如块同步,64/66B解码以及解扰等,获取第一数据,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230,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扰处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第一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即,加扰处理后的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后处理设备D或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突发信号,即,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到达,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MAC数据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可以包括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可以使得第一预设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时间长度之和或说总的时长。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确定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后处理设备D和光交换设备E。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或者,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光数据帧的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一致的情况下(例如,通信系统中各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恢复调整时间相同),也可以省略数据开始字段b的设置。
其后,前处理设备A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可以仅包括该光数据帧(即,情况3a),也可以包括该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即,情况3b),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后续流程进行说明。
情况3a
在S240,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并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E。或者说,前处理设备A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E。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250,光交换设备E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向太网设备C(或者说,后处理设备D)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E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进行解析,以获取上述第二数据。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通过例如,突发接收机,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还原出上述第一数据后,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后处理设备D),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前处理设备A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前处理设备A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情况3b
具体地说,在S240’,前处理设备A可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生成与上述光数据帧相对应的标签帧,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6所示,该标签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e(第二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e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之后的目的地址字段g,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字段g之后的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e用于承载前导码e’(第二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e’用于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e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标签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e’的前导码字段e,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标签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e’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e’,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到达,从而,能够避免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丢失,实现准确的光交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e’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包括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独立设置有标签帧,因此,光交换设备E无需对光数据帧进行解析以获取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后处理设备D(具体地说,是确定后处理设备D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后处理设备D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后处理设备D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后处理设备D。
并且,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确定光交换设备E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长度,使前导码e’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光交换设备E。
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f’,该目的地址开始符f’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
该目的地址字段g用于承载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
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标签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e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前处理设备A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标签帧以及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
具体地说,前处理设备A可以将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合并生成光数据包。其中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合并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可以采用串行比特流方式,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以串行的方式发送。再例如,可以采用多波长策略,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分别用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传输。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签帧位于光数据帧前时间间隔为T的位置。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E在从信号中获取该标签帧后,需要根据该标签帧,确定针对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随后,对该过程进行相似说明),该确定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需要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完成上述确定过程后,到达光开关,否则可能造成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间隔(时间间隔)或空闲字段,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完成上述计算处理后,到达光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三预设值),该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光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光交换设备E)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计算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计算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三预设值。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无需进行光纤延时线,有利于光交换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且,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能够使所发送的比特流为连续模式,能够避免使用突发模式的发送装置及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且光交换设备E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接收机获取上述目的地址,从而减少标签帧的长度,并降低了标签帧读取过程及控制调度信息产生的复杂度及时延,例如,光交换设备E无需使用放大装置并减少使用了突发模式的接收装置,大大降低了该交换架构的成本。
在S250’,光交换设备E可以对该光信号(具体地说,是该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进行光交换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E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中的标签帧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
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标签帧后,可以根据该标签帧(具体地说,是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后针对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信号Y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后处理设备D),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前处理设备A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前处理设备A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E(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前处理设备A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E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E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Y中承载的光数据帧能够在光交换设备E确定能够通过光开关将该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后处理设备D后,到达光开关,从而能够避免光数据帧发送数据丢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来避免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出端口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在S260,光交换设备E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后处理设备D。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端设备为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以及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具体地说,在S270,后处理设备D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E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并且,后处理设备D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封装成标准的媒介信号(承载第二以太网数据包),例如,可以根据IEEE802.3协议中规定的方法和流程完成上述封装过程。
在S280,后处理设备D可以将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情况5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交互图。图8中的以太网设备F(第一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发送方,由以太网设备F进行上述格式转换处理,太网设备G(相当于上述方法500的实施主体,即,第二以太网设备)是数据的接收方,由以太网设备G进行上述格式还原处理。
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在S310,以太网设备F在需要向太网设备G发送数据时,可以根据该数据,生成数据(第一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S320,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如图3所示,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数据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以太网设备G或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突发信号,即,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到达,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MAC数据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可以包括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确定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以太网设备G和光交换设备H。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或者,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光数据帧的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一致的情况下(例如,通信系统中各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恢复调整时间相同),也可以省略数据开始字段b的设置。
其后,以太网设备F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数据包可以仅包括该光数据帧(即,情况5a),也可以包括该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即,情况5b),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后续流程进行说明。
情况5a
在S330,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
在S340,以太网设备F可以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或者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350,光交换设备H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向太网设备C(或者说,以太网设备G)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设备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H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进行解析,以获取上述第二数据。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通过例如,突发接收机,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还原出上述第一数据后,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G),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以太网设备F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以太网设备F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C,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C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情况5b
具体地说,在S330’,以太网设备F可以获取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生成与上述光数据帧相对应的标签帧。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6所示,该标签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e(第二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e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之后的目的地址字段g,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目的地址字段g之后的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e用于承载前导码e’(第二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e’用于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e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标签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e’的前导码字段e,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标签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e’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e’,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后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到达,从而,能够避免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帧长度指示符丢失,实现准确的光交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e’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使用的突发接收机(包括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独立设置有标签帧,因此,光交换设备H无需对光数据帧进行解析以获取数据的目的地址,从而,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以太网设备G(具体地说,是确定以太网设备G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以太网设备G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在以太网设备G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以太网设备G。
并且,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确定光交换设备H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长度,使前导码e’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传输完毕,或者说,使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光交换设备H。
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f’,该目的地址开始符f’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
该目的地址字段g用于承载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
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h’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标签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e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
其后,以太网设备F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生成的标签帧以及光数据帧,生成光数据包。
具体地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将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合并生成光数据包。其中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合并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可以采用串行比特流方式,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以串行的方式发送。再例如,可以采用多波长策略,即标签帧和光数据帧分别用不同波长的信号进行传输。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包结构(或者说,格式),其中标签帧位于光数据帧前时间间隔为T的位置。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H在从信号中获取该标签帧后,需要根据该标签帧,确定针对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随后,对该过程进行相似说明),该确定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需要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完成上述确定过程后,到达光开关,否则可能造成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间隔(时间间隔)或空闲字段,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完成上述计算处理后,到达光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三预设值),该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可以通过统计或实验等确定,例如,可以统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光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光交换设备H)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计算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计算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无需进行光纤延时线,有利于光交换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且,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能够使所发送的比特流为连续模式,能够避免使用突发模式的发送装置及突发模式的放大装置。且光交换设备H无需使用突发模式的接收机获取上述目的地址,从而减少标签帧的长度,并降低了标签帧读取过程及控制调度信息产生的复杂度及时延,例如,光交换设备H无需使用放大装置并减少使用了突发模式的接收装置,大大降低了该交换架构的成本。
在S340’,以太网设备F可以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和标签帧)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或者说,以太网设备F可以对光数据帧进行封转处理后,调制到光载波上发送给光交换设备H。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在S350’,光交换设备H可以对该光信号(具体地说,是该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进行光交换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光交换设备H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例如,光分束器,将该光信号分成两路信号,即,光信号X和光信号Y,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X和光信号Y携带的数据可以与分束前的原始信号携带的数据相同。
其后,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可以对其中的一路信号(即,第一信号,以下,以光信号X为例,进行说明)中的标签帧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
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X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e’(或者说,前导码字段e)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f、目的地址字段g以及光数据帧长度字段h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标签帧后,可以根据该标签帧(具体地说,是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后针对光信号Y(具体地说,是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的交换策略,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信号Y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以太网设备G),进而可以确定光信号Y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信号Y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以太网设备F发送的光信号X(或者说,光信号X分束器前的原始光信号)后,可以确定与以太网设备F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以太网设备G,进而确定与以太网设备G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信号Y中的光数据帧。
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H(具体地说,是控制模块)从接收到光信号X至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以太网设备F可以预先确定光交换设备H的上述计算时间,并设置上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使光数据帧在光交换设备H在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到达光开关。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信号Y中承载的光数据帧能够在光交换设备H确定能够通过光开关将该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以太网设备G后,到达光开关,从而能够避免光数据帧发送数据丢失。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通过在标签帧和光数据帧之间设置空闲字段或间隔来避免光数据帧发生数据丢失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出端口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在S360,光交换设备H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以太网设备G。
在S370,以太网设备G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光交换设备H中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模块(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1示出了从光交换设备角度描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600包括:
S610,光交换设备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层数据;
S620,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S630,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一前导码字段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S640,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S650,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S660,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并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
S670,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S680,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S690,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并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以太网通信系统,并且,在该以太网系统中,通过光交换设备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具体地说,在现有的以太网通信系统中,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以承载于光信号或电信号中的太网数据包(具体地说,是太网数据包中的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包)进行数据交互,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利用现有的光交换设备对该太网数据包进行光交换处理时,会发生数据的丢失,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前,对上述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以避免数据的丢失,由于经过上述光交换处理后的信号(光信号或电信号,用于承载上述数据)为突发信号,现有的以太网客户端设备无法准确接收突发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光交换处理后,需要对上述经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还原处理,以还原成现有以太网客户端设备能够准确接收的信号,即,符合现有以太网标准(IEEE制定的IEEE802.3标准)的信号(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进行上述格式转换以及格式还原处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点对点通信是指两个设备之间拥有专用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包含发射端,接收端,传输链路等。例如,一个发射机只给一个接收机发送信号。而多点到多点的通信,即N个发射机和N个接收机,每一个发射机均可以给其他N个接收机发送信息。所以一个接收机可以接受来自N个发射源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之间进行点对点通信,当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在光交换设备中配置数量相应(例如,相同)的前处理模块(随后,对该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前处理模块相对应,例如,一个前处理模块仅用于进行针对来自所对应的发送端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格式的数据(第一数据)的格式转换处理,同样,当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配置数量相同的后处理模块(随后,对该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与各后处理设备相对应,即,一个后处理模块用于进行针对需要发送至所对应的接收端以太网设备的光数据帧(经上述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的格式还原处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对应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对应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也可以多个前处理模块与一个发送端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此情况下,可以从多个前处理设备选择一个前处理模块为该发送端以太网设备服务。
具体地说,以第一太网设备在需要向第二太网设备发送数据时,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封装打包处理,生成包括需要发送的数据(第一数据)的以太网数据包(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通过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将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生成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以及媒介信号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光交换设备中与第一太网设备相对应的前处理模块W可以从第一太网设备发送的媒介信号(电信号或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解析出上述第一数据(MAC数据帧或IP数据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从媒介信号中获取以太网数据包以及从以太网数据包中解析出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例如,如果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的媒介信号为光信号,需要先进行光电转换处理,以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以太网的标准中规定的一些物理层的功能,比如块同步,64/66B解码以及解扰等,获取第一数据,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前处理模块W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生成符合光交换或光接收要求(具体地说,是能够避免因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而造成数据丢失)的光数据帧。
具体地说,首先,为了确保比特流中的0,1平衡,前处理模块W需要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加扰,由于接收端(光交换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承载光数据帧的信号为突发信号,因此,如果传统的加扰方式,接收端无法进行准确解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独加扰和独立解扰的方式。这里,“单独加扰”是指,加扰器(或者说,进行加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加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一初始状态),在加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加扰处理。同样,“单独解扰”是指,解扰器(或者说,进行解扰处理的设备或模块)在解扰前处于预设的初始状态(第二初始状态),在解扰处理后,恢复该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解扰处理。
并且,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前处于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加扰器,作为使加扰器在加扰处理后恢复初始状态的方法,例如,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加扰器。同样,可以在MAC帧开始时启动解扰器,可以在MAC帧结束后关闭解扰器。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扰处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加扰处理的过程是将第一数据与一个伪随机序列进行按位异或运算。伪随机序列由一个M序列生成装置产生,图3示出了以PN7的生成器作为M序列生成装置。加扰器中的移位寄存器(图3中的移位寄存器1至移位寄存器7)为一个预设的初始状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序列为一个周期序列,通过使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固定(为第一初始状态),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固定,当加扰处理完成之后加扰器需要复位到此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到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的数据传输,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需要相对应,例如,通过加扰器与解扰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相同,使对应的周期序列开始的位置相同。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初始状态与第二初始状态的对应方式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准确地传输数据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在进行相对应的单独解扰时,能够准确地对作为突发信号的经格式转换处理而生成的光数据帧进行解扰。
在如上所述对上述第一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而生成第二数据后,可以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数据帧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如图4所示,该光数据帧可以包括位于帧头的前导码字段a(第一前导码字段),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前导码字段a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b,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开始字段b之后的数据字段c,在传输顺序上位于该数据字段c之后的数据结束字段d。
其中,该前导码字段a用于承载前导码a’(第一前导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前导码a’用于(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后处理模块Z中用于接收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并从该光信号中获取数据的机构(例如,突发接收机,或者说,突发信号接收机)的恢复调整,作为该恢复调整,例如,可以是激光器的启动laser on、跨阻放大器TIA的恢复、限幅放大器LA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等。
即,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恢复调整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接收机在能够从突发的光信号中不发生数据丢失地获取数据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其他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突发接收机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之前,无法准确地接收突发信号,即,不能从接收到的突发信号中正确的识别出发送的比特是1还是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光交换机对现有技术的媒介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后,该媒介信号转换为突发信号,该突发信号到达接收端设备后,接收端设备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突发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光交换机在对作为突发信号的媒介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时,需要对该媒介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信号承载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并根据该目的地址进行光交换处理,因此,媒介信号在到达光交换设备后,光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光交换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需要进行恢复调整,但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时,该媒介信号已经传输(或者说,丢失)了一部分,从而导致承载于该丢失部分信号中的数据也丢失,光交换设备可能因无法获取准确的目的地址而无法进行交换处理。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光数据帧的帧头设置承载上述前导码a’的前导码字段a,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光数据帧后进行上述恢复调整,通过设置该前导码a’的长度,使突发接收机在完成该恢复调整期间,传输(或者说,丢失的)均为该前导码a’,从而在突发接收机能够准确获取数据后,数据开始字段b、数据字段c以及数据结束字段d到达,从而,能够避免需要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传输的MAC数据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导码a’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确定突发接收机的参数,以确定最长的恢复调整时间,并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与该恢复调整时间相对应的长度,作为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处理模块W可以预先确定后处理模块Z(具体地说,是后处理模块Z中的突发接收机)的上述恢复调整时间,并设置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使前导码a’在后处理模块Z在完成上述恢复调整后,到达后处理模块Z。
数据开始字段b,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b’,该数据开始符b’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开始。
数据字段c,用于承载上述第二数据。
数据结束字段d,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d’,该数据结束符d’用于标识数据(第二数据)结束。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光数据帧的结构以及配置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前导码字段a与数据开始字段b之间设置间隔或空闲字段,或者,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光数据帧的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长度一致的情况下(例如,通信系统中各设备中的突发接收机的恢复调整时间相同),也可以省略数据开始字段b的设置。
其后,前处理模块W可以对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生成光信号,并通过上述光信号将该光数据包发送给光交换设备的光交换模块Q。上述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器说明。
光交换模块Q可以对该光信号进行光交换处理,以后处理模块Z发送光数据包中的光数据帧。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交换模块Q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交换设备可以由光开关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光开关可以具有N个输入端口和N个输出口。N个输入端口分别与N个前处理设备(或者说,发送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N个输出口与N个后处理设备(或者说,接收端以太网设备)通信连接。
控制模块可以从前处理模块W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数据帧需要发送至的以太网设备(这里,是第二以太网设备)或者说,与该以太网设备对应的后处理模块(这里,是后处理模块Z),进而可以确定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或者说,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路径的开通时间,或者说,光开关的保持时间。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可以确定与前处理模块W相对应的输入端口NA,根据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光数据帧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进而确定与第二以太网设备C(或者说,后处理模块Z)相对应的输出口NC,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光开关,使该输入端口NA与输出口NC联通,构成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根据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光开关的保持时间,以仅发送光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确定上述传输路径以及联通时段,需要一定时间(包括解决吞吐量、冲突等问题所需要的以及光开关的反映时间),因此,可以在从光分束器至该输入端口NA的路径中,进行针对光信号Y的延时处理,例如,光纤延时等。
从而,如上所述,光交换设备可以将该光数据帧发送给后处理模块Z。
后处理模块Z可以接收并从该光数据帧(具体地说,是数据字段中)解析出第二数据,具体地说,后处理模块Z用于进行上述解析的机构(例如,突发接收机),在接收到作为突发信号的光信号(承载有光数据帧)后,需要进行恢复调整,此时,由于前导码a’(或者说,前导码字段a)的存在,在完成该恢复调整之后,上述第二数据才会到达该突发接收机,从而能够确保所获取的第二数据不会发生数据丢失。
在获取该第二数据后,可以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上述单独解扰,以还原上述第一数据。这里,该解扰器进行单独解扰的过程与上述加扰器进行单独加扰的过程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并且,后处理模块Z可以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封装成标准的媒介信号(承载第二以太网数据包),例如,可以根据IEEE802.3协议中规定的方法和流程完成上述封装过程。
后处理模块Z可以将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
由此,完成了第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以上,结合图1至图11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700,如图12所示,该装置700包括:
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
加扰单元720,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生成单元730,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一前导码字段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发送单元740,用于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该光交换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光数据帧。
可选地,该传输数据的装置为该第一以太网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700还包括:
接收单元750,用于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
该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生成单元730还用于根据和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可选地,该生成单元73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和标签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7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发送端设备(第一以太网设备或第一前处理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7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800,如图13所示,该装置800包括:
接收单元810,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其中,该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作为一例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分束单元820,用于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控制单元830,用于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
交换单元840,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通过发送单元850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可选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长度,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
控制单元830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开始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可选地,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8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光交换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9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900,如图14所示,该装置900包括:
接收单元910,用于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属于该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该光数据包是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获取单元920,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
解扰单元930,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该传输数据的装置为该第二以太网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900还包括:
生成单元940,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发送单元950,用于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
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9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接收端设备(第一后处理设备或第二以太网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9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000,如图15所示,该装置1000包括:
接收单元1010,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加扰单元1020,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第一生成单元1030,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一前导码字段之后的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控制单元1040,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
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
获取单元1050,用于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解扰单元1060,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第二生成单元1070,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发送单元1080,用于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0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光交换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10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1中的方法6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100,如图16所示,该设备1100包括:
总线111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处理器112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存储器113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收发器11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120通过所述总线1110,调用所述存储器11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
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用于控制收发器1140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该光交换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光数据帧。
可选地,该传输数据的装置为该第一以太网设备。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还用于控制收发器1140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
用于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还用于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该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位于该第二前导码字段之后的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和标签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器还可以称为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可以嵌入或者本身可以就是例如个人电脑之类的标准以太网通信设备,传输数据的设备的各个模块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解码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解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解码单元或者处理单元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11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发送端设备(第一以太网设备或第一前处理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111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200,如图17所示,该设备1200包括:
总线1210;
与所述总线1210相连的处理器1220;
与所述总线1210相连的存储器1230;
与所述总线1210相连的收发器12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220通过所述总线1210,调用所述存储器12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240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该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该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用于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用于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
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控制收发器1240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可选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长度,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该标签帧位于该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该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该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该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该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该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该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该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该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
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开始符,从该第一光信号中,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及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该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该交换策略。
可选地,该光数据帧与该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该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可选地,该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该第三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根据该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该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器还可以称为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可以嵌入或者本身可以就是光交换设备,传输数据的设备的各个模块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解码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解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解码单元或者处理单元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2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光交换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12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9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300,如图18所示,该设备1300包括:
总线1310;
与所述总线1310相连的处理器1320;
与所述总线1310相连的存储器1330;
与所述总线1310相连的收发器13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320通过所述总线1310,调用所述存储器13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控制收发器1340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属于该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该光数据包是该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数据是该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用于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
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可选地,该传输数据的设备为该第二以太网设备。
可选地,该处理器132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用于控制收发器1340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该第一时间是该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
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该第二时间是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器还可以称为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可以嵌入或者本身可以就是例如个人电脑之类的标准以太网通信设备,传输数据的设备的各个模块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解码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解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解码单元或者处理单元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3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接收端设备(第一后处理设备或第二以太网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13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400,如图19所示,该设备1400包括:
总线1410;
与所述总线1410相连的处理器1420;
与所述总线1410相连的存储器1430;
与所述总线1410相连的收发器14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420通过所述总线1410,调用所述存储器14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控制收发器1440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用于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
用于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
用于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
用于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
用于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用于控制收发器1440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可选地,该第一预设值是根据该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可选地,该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器还可以称为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可以嵌入或者本身可以就是光交换设备,传输数据的设备的各个模块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解码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解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解码单元或者处理单元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0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光交换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14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1中的方法6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以上,结合图1至图11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20,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
图2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1500,如图20所示,该系统1500包括:
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
至少一个与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该前处理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
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该第一前处理设备发送的该光信号,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至少一个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用于接收该光交换设备发送的该光数据帧;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可以为每一个以太网设备配置至少一个前处理设备,前处理设备在以太网发送数据时使用(用于上述格式转换),同时,系统可以为每一个以太网设备配置至少一个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在以太网接收数据时使用(用于上述格式转换),并且,同一个以太网设备的前处理设备与后处理设备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于一个独立的设备,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2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1600,如图21所示,该系统1600包括:
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
第一以太网设备,用于确定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该光数据包的光信号;
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该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的该光信号,对该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该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第二以太网设备,用于接收该光交换设备发送的该光数据帧;在根据该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个以太网设备可以配置至少一个前处理模块(用于上述格式转换)以用于该以太网设备发送数据,同时,也可以配置至少一个后处理模块(用于上述格式还原)以用于该以太网设备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图2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1700,如图22所示,该系统1700包括:
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
该光交换设备1710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该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通过加扰器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该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该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该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该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数据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二数据,该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该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开始,该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该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该第二数据结束;根据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该输出端口与该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该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该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该输入端口与该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该输出端口和该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根据该交换策略,对该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在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该数据开始符和该数据结束符,从经该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该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其中,该加扰器在开始该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该解扰器在开始该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该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该第二初始状态与该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该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该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该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光交换设备中为系统中的每一个以太网设备配置至少一个输入端口以及前处理模块(用于上述格式转换)以用于该以太网设备发送数据,并且,在光交换设备中为系统中的每一个以太网设备配置至少一个输出端口以及后处理模块(用于上述格式还原)以用于该以太网设备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通过在进行光交换处理前将对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单独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并在该第二数据前增加前导码,能够通过该前导码使光交换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该第二数据到达前,完成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从而能够避免仅能够识别连续信号的以太网设备发生对于作为突发信号的经光交换设备交换处理的第二数据的接收错误,确保接收端准确的获取第二数据,从而在对该第二数据进行独立解扰处理后,能够可靠地恢复出需要传输的第一MAC数据。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53)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
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所述光交换设备对所述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光数据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则
所述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前处理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目的地址,
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标签帧位于所述光数据帧之前,所述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所述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所述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所述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与所述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所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三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根据所述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10.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光交换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并且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所述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所述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
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所述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从所述第一光信号中,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长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所述交换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所述标签帧位于所述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所述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所述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所述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从所述第一光信号中,获取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所述数据帧长度指示符;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所述交换策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数据帧与所述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所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三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根据所述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18.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属于所述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所述光数据包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在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为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为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
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2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光交换设备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
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
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
在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从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26.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并且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
加扰单元,用于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发送单元,用于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光数据包的光信号,以便于所述光交换设备对所述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光数据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的装置为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目的地址,则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标签帧和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标签帧位于所述光数据帧之前,所述标签帧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所述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所述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所述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和标签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与所述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所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三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根据所述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35.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光数据包的光信号,其中,其中,所述光数据包是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并且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数据帧或网际协议IP数据包,所述光数据包包括光数据帧,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分束单元,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所述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
交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通过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从所述第一光信号中,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用于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长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所述交换策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数据包还包括标签帧,其中,所述标签帧位于所述光数据帧之前,包括第二前导码字段、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光数据帧长度字段,所述第二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目的地址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指示符,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开始字段用于承载目的地址开始符,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开始,所述光数据帧长度字段用于承载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所述光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以及
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第二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开始符,从所述第一光信号中,获取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以及所述数据帧长度指示符;
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长度指示符,确定所述第二光信号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发送端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所述交换策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数据帧与所述标签帧之间具有间隔或空闲字段,所述间隔或空闲字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是根据第三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三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根据所述标签帧确定交换策略所需要的时间。
41.根据权利要求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值是根据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42.根据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43.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交换设备发送的光数据帧,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属于所述光交换设备从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光数据包,所述光数据包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加扰器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后生成的,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获取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解扰单元,用于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的装置为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46.根据权利要求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第一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间是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或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或
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间是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47.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48.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
加扰单元,用于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
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
用于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
获取单元,用于在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从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二数据;
解扰单元,用于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根据所述光交换设备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的。
50.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整:
激光器的启动、跨阻放大器的恢复、限幅放大器的恢复、突发时钟的恢复。
51.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
至少一个与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前处理设备,所述前处理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数据,;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光数据包的光信号;
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前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光信号,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后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交换设备发送的所述光数据帧;在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获取所述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52.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
第一以太网设备,用于确定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包括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包,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向光交换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光数据包的光信号;
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的所述光信号,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分束处理,以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承载的光数据包,确定交换策略;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以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光信号中的光数据帧;
第二以太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光交换设备发送的所述光数据帧;在根据所述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获取所述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
53.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设备,其中,
光交换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设备发送给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以太网数据包,并从所述第一以太网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通过加扰器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一加扰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光数据帧,其中,所述光数据帧包括第一前导码字段、数据开始字段、数据字段和数据结束字段,所述第一前导码字段用于承载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数据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数据,所述数据开始字段用于承载数据开始符,所述数据开始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开始,所述数据结束字段用于承载数据结束符,所述数据结束符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结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所述光数据帧的长度,确定所述光数据帧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开通时段,其中,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相对应;根据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开通时段,确定交换策略;根据所述交换策略,对所述光数据帧进行交换处理;在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第一前导码进行针对突发信号的恢复调整后,根据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所述数据开始符和所述数据结束符,从经所述交换处理后的光数据帧的光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二数据;通过解扰器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第一解扰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加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加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一初始状态,所述解扰器在开始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前以及在完成所述第一解扰处理后,处于预设的第二初始状态,所述第二初始状态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相对应;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生成第二以太网数据包,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网数据包。
CN201310196378.9A 2013-05-24 2013-05-2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ithdrawn CN104185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6378.9A CN104185094A (zh) 2013-05-24 2013-05-2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0157035771A KR20160011210A (ko) 2013-05-24 2013-10-18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PCT/CN2013/085503 WO2014187070A1 (zh) 2013-05-24 2013-10-18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3885095.3A EP2993914A4 (en) 2013-05-24 2013-10-18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14/947,310 US20160080842A1 (en) 2013-05-24 2015-11-20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6378.9A CN104185094A (zh) 2013-05-24 2013-05-2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5094A true CN104185094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3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6378.9A Withdrawn CN104185094A (zh) 2013-05-24 2013-05-2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0842A1 (zh)
EP (1) EP2993914A4 (zh)
KR (1) KR20160011210A (zh)
CN (1) CN104185094A (zh)
WO (1) WO201418707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4236A (zh) * 2015-06-10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控制器和信号传输系统
WO2017091958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扰方法和加扰装置
CN107438029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9913010B2 (en) 2014-03-06 2018-03-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13306A (zh) * 2016-03-10 2018-10-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机校准和模式数据信令的多相前导码数据序列
CN112713960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2171010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光信号交换装置、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2756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6909B2 (ja) * 1999-12-24 2004-06-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交換装置とスクランブル方法
US20050063701A1 (en) * 2003-09-23 2005-03-24 Shlomo Ovadia Method and system to recover resources in the event of data burst loss within WDM-based optical-switched networks
CN100384123C (zh) * 2005-04-13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千兆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1436917B (zh) * 2007-11-12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数据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JP5520209B2 (ja) * 2010-12-16 2014-06-11 富士通テレコム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光パケット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光パケット送信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3010B2 (en) 2014-03-06 2018-03-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664236A (zh) * 2015-06-10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控制器和信号传输系统
CN106664236B (zh) * 2015-06-10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控制器和信号传输系统
WO2017091958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扰方法和加扰装置
US10715360B2 (en) 2015-11-30 2020-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scrambling method and scrambling apparatus
CN108713306A (zh) * 2016-03-10 2018-10-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机校准和模式数据信令的多相前导码数据序列
CN107438029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0951512B2 (en) 2016-05-27 2021-03-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forwar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13960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2171010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光信号交换装置、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3914A4 (en) 2016-06-01
US20160080842A1 (en) 2016-03-17
EP2993914A1 (en) 2016-03-09
WO2014187070A1 (zh) 2014-11-27
KR20160011210A (ko) 2016-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5094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536141B1 (ko) 이더넷과 can 통신 간의 신호 변환을 제공하는 차량용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7813271B2 (en) Aggregated link traffic protection
CN103026678B (zh) 混合正交频分复用时域复用无源光网络
US990026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ane auto-negotiation over reduced lane media
US7274874B2 (en) Idle-pattern output control circuit used in a Gigabit Ethernet-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202201162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pattern configuration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8190029B2 (en)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optical line terminator, optical network uni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of device
CN106464412B (zh) 光分组的发送方法、设备、处理方法及光交换设备
Hummen et al. 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US8624762B2 (en) Variable bitrate equipment
CN102098198B (zh) 一种以太网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079341A1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industrial system
CN101222405B (zh) 可用于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EP2443777B1 (en) Maintain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over pseudowire connections during network outages
CN102742229B (zh) 数据传送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2787744B (zh) 一种sdh帧数据的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4581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光通信系统
WO2024140929A1 (zh) Pon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201912A1 (zh) 设备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JP6860169B2 (ja) 低速光通信装置および低速光通信方法
JP2006067354A (ja) Ponシステム及びtdm信号の伝送方法
久野大介 Studies on Bandwidth Allocation Scheme in Time
US6977902B2 (en) Process for testing a switching system, and insertion device useable in this process
CN101707592B (zh) Spi4接口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