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9400B -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9400B
CN104179400B CN201410402108.3A CN201410402108A CN104179400B CN 104179400 B CN104179400 B CN 104179400B CN 201410402108 A CN201410402108 A CN 201410402108A CN 104179400 B CN104179400 B CN 104179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ole
pellet
ke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21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9400A (zh
Inventor
刘力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am To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力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力祥 filed Critical 刘力祥
Priority to CN2014104021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9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及其配合的密码钥匙,涉及锁具领域,弹子密码锁芯采用对接前顶式结构,包括动圆柱套筒、动圆柱、定圆柱、防钻柱、防钻榫、弹子及弹簧,动圆柱上设有弹子孔,定圆柱上设有与弹子孔一一对应的弹簧孔,动圆柱与定圆柱对接,弹子设置在弹子孔中,弹簧设置在弹簧孔中并抵在弹子后端,可通过更换弹子或改变弹子的排序设置弹子密码锁芯的密码;与弹子密码锁芯配套的密码钥匙包括钥匙体、弹片定位套、顶弹棍,钥匙体上设置有与弹子密码锁芯上的弹子孔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顶弹棍收容孔,顶弹棍设置在顶弹棍收容孔中,弹片定位套套在钥匙体外并能抵住顶弹棍上定位齿,使顶弹棍伸出钥匙体前端不同的长度进而改变密码钥匙的密码。

Description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锁具可分为无匙(密码锁)和有匙(非密码锁)两大类。有匙锁芯一般指美国人发明的圆柱套接上顶式弹子锁;无匙锁(密码锁),按性能划分,一般分为机械密码锁、电子密码锁等类型;按输入密码方式划分,又有拨盘式、旋钮式、按键式三种。有匙锁芯的优点是不须输入密码可用钥匙快速开启,使用方便;无匙锁(密码锁)的优点是不须携带钥匙可通过输入密码开启,不易技术开启。
但上述两种类型的锁具存在下述问题:
有匙锁具锁芯一般都是套接上顶弹子式的,这种锁芯由于需要在直径只有35毫米左右的圆柱体空间内沿直径方向设置4至5粒的弹子装置,造成弹子与内外圆柱交接缝之间的错位很小,相邻弹子之间的高度差也很小,不能采取倒削圆柱弹子和弹子孔的边角来解决内外圆柱接缝阶差的问题,从而导致密钥量低,互开率高,极易技术开启;如果加大锁芯直径解决上述问题,就又产生装锁门页孔洞必须相应加大而不易被原本安装30至35毫米直径锁芯的使用者接受、采用的问题;再者,安装锁具的门页开孔太大还会造成门页牢固度降低的问题,由于是通过内圆柱的旋转来带动锁栓回收实现开启,而内圆柱的旋转又是靠钥匙带动的,因此可用高强度钥匙模暴力扭开。
无匙机械锁具(密码机械锁)无论是什么型式的,开启时都需要逐一选择性(即不是所有按键均按下)输入密码,在输入的过程中极易留下痕迹或被观察动作而泄露密码。而且密码太短开启时更易泄露,太长又难以记住,特别不适于记忆力不好的人使用;再者,公知的密码机械锁为提高密钥量,往往体积庞大,直径大大超过30至35毫米,不能利用原本安装弹子锁的孔洞来安装,不易被原本安装弹子锁的使用者接受、采用。有匙机械锁芯需要与之匹配的钥匙开启。公知的钥匙和弹子锁芯是不能设置密码的。一旦钥匙丢失就需要用备用钥匙配制,如果所有钥匙均丢失,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启门锁,必须求助专业开锁人员或消防队帮助开启,容易误事。而且锁具因此而往往需要更换,更换后原钥匙、锁具就成为废品造成浪费。普通住房一般一把锁必须配备一把钥匙,房间锁多的人需要带一大串钥匙,而不能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
综上所述,现实需要解决公知的密码机械锁体积庞大、开启不易、密码易忘易泄露、不能就原安装孔安装的问题;需要解决公知的弹子锁密钥量小、互开率高、易被技术和暴力开启、钥匙需要配制、不能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子密码锁芯,该弹子密码锁芯包括动圆柱套筒、动圆柱、定圆柱、防钻柱、防钻榫、弹子及弹簧;所述动圆柱套筒后端面中部向前凹设有圆柱形收容腔,动圆柱套筒前端面中部设有直径较圆柱形收容腔直径小且与圆柱形收容腔相贯通的钥匙插孔,在圆柱形收容腔后外壁中设有由动圆柱套筒后端面向前延伸且呈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螺纹孔Ⅰ,在动圆柱套筒前端面的钥匙插孔外侧设置有定位点Ⅰ;所述动圆柱包括外径较大的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后端中部向后垂直延伸形成外径比主体部外径小的延伸部,主体部上设有贯穿主体部前后端面且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主体部圆周向的弹子孔,延伸部末端设有与锁栓连接的拨片卡口;所述定圆柱的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中心通孔,在定圆柱前端面的中心通孔外侧设有由定圆柱前端面向后垂直延伸形成且与动圆柱的弹子孔一一对应的弹簧孔,在定圆柱后端面的弹簧孔外侧设有贯穿定圆柱前后端面且与动圆柱套筒的螺纹孔Ⅰ一一对应的螺纹孔Ⅱ;所述防钻柱在与弹子孔对应位置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前端孔径小后端孔径大的阶梯孔,其中一个阶梯孔前端外缘设有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通过对接螺钉所述定圆柱前端面与动圆柱套筒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圆柱的主体部设置在动圆柱套筒的圆柱形收容腔中,动圆柱的延伸部设置在定圆柱的中心通孔中,动圆柱的弹子孔与定圆柱的弹簧孔一一对应,每个弹簧孔设置有一个弹簧,每个弹子孔中设置有一对相互对接的弹子,位于后端的弹子延伸至弹簧孔中并抵压在弹簧前端,防钻柱设置在动圆柱套筒的圆柱形收容腔中并抵在动圆柱主体部的前端,防钻柱的阶梯孔分别与动圆柱的弹子孔相对应,所述防钻榫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防钻孔,防钻榫中、前端设置在防钻柱的阶梯孔中,防钻榫后端延伸至动圆柱的弹子孔前端。
所述动圆柱上设有六个弹子孔,定圆柱上设有六个弹簧孔,弹簧孔防钻柱上设置有六个阶梯孔。所述弹子密码锁芯设置有一至六组弹子,每一组均有十对弹子,从一至六组中的十至六十对弹子中选择任意六对弹子安装在六个弹子孔中,每一对弹子由两根长短不同弹子组成,每一对弹子的长度之和均相等,每一对弹子包括装在弹子孔前端的前弹子及与前弹子后端对接的后弹子,设十对弹子中的前弹子的长度呈等差递增,而十对弹子中的后弹子的长度即呈等差递减,等差递增的公差与等差递减的公差相等,在每一对弹子的端面标注有用于区别弹子序号的编码;每根弹子与另一根弹子对接端设置成直径稍小的圆台状,且对接端的端面设置成曲面;所述动圆柱套筒外还设置有外轮廓呈圆台状的定位套筒,定位套筒前端小后端大,定位套筒内侧设有贯穿的定位孔,动圆柱套筒设置在定位套筒的定位孔内。
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原理:六个弹子孔中装入六对弹子,由于每一对弹子的对接处和动圆柱主体部后端面与定圆柱的对接处不在同一平面上且靠前,动圆柱被后弹子卡住不能相对定圆柱转动,弹子密码锁芯即处于闩锁状态;若密码钥匙插入弹子孔中抵压每对弹子前(相对开锁者而言)移,使每一对弹子的对接处和动圆柱主体部后端面与定圆柱的对接处在同一平面上,动圆柱可相对定圆柱转动,弹子密码锁芯即处于开锁状态。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与上述弹子密码锁芯配套的密码钥匙,该密码钥匙包括钥匙体、弹片定位套、顶弹棍,所述钥匙体整体呈圆柱状,钥匙体上设有由钥匙体前端面向后延伸的顶弹棍收容孔,顶弹棍收容孔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钥匙体中,顶弹棍收容孔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上的弹子孔排列方式及数量相同,所述钥匙体外表面靠前端位置设有由后向前逐渐向内倾斜的斜凹槽,斜凹槽的设置使钥匙体的斜凹槽前端形成环形的前定位凸台,前定位凸台侧缘表面上设有用于标识密码排列起始点的定位点Ⅱ,定位点Ⅱ与其中一个顶弹棍收容孔的位置相对应,斜凹槽前端与顶弹棍收容孔相贯通,钥匙体后端突出设有后定位凸台。所述弹片定位套包括圆形套筒及连接在圆形套筒前端且向前并向内倾斜的定位弹片,定位弹片的数量与顶弹棍收容孔数量相等位置对应;圆形套筒套在前定位凸台与后定位凸台之间的钥匙体外,定位弹片贴在斜凹槽中且部分延伸至顶弹棍收容孔中。所述顶弹棍整体呈圆柱状,每根顶弹棍的棍身一侧开有一排锯齿状定位齿,相邻两个定位齿的齿距跟序号编码相邻弹子的长短差一致;顶弹棍设置在顶弹棍收容孔中,顶弹棍前端突出钥匙体前端的前定位凸台,定位弹片抵住顶弹棍不同的定位齿使顶弹棍伸出钥匙体前端不同的长度进而改变密码钥匙的密码。
所述顶弹棍收容孔贯穿或不贯穿钥匙体前后表面。所述定位弹片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之间的间距小于顶弹棍的直径;所述定位弹片半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之间的间距大于顶弹棍的直径;所述密码钥匙还包括在转动弹片定位套后可使弹片定位套自动回位的回拨弹条,回拨弹条外侧末端弯折延伸形成卡勾,钥匙体上设有由钥匙体外表面向内凹陷设置截面呈扇形的扇形槽,扇形槽内侧设有与扇形槽贯通的内固定孔,所述弹片定位套的圆形套筒在与扇形槽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外定位孔,回拨弹条的内侧固在内固定孔中,回拨弹条的外端卡勾卡持在圆形套筒外定位孔外缘。
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及其配合的密码钥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弹子密码锁芯采取对接前顶式弹子锁芯结构和密码钥匙采用圆柱型密码钥匙,转动圆柱形钥匙体实现开锁的着力点完全落在顶弹棍上,而顶弹棍的直径均小于弹子的直径,因此,当采用钥匙模具进行暴力扭开时,断折的是钥匙模具的顶弹棍而不是弹子,所以可以防止暴力扭开。由于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在动圆柱外端装有既可阻止弹子向外移动、脱出又可任意方向360度旋转的防钻柱,当试图用电钻钻穿防钻柱的防钻榫取出弹子时,防钻榫会随钻头旋转,因此可以防止用电钻作破坏性开启。
2、本方案中,可以按35立方毫米圆柱空间设置密码数及各部分零部件规格,相邻密码弹子的最小高度差可以达到2毫米。由于各个密码之间弹子的高度差最小值达到2毫米,因此可以避免相邻两个自然数密码由于高度差太小而造成的混淆,从而降低互开率。由于各个密码之间弹子的高度差最小值达到2毫米,因此可以采取倒削弹子、弹子孔边角的办法解决原技术方案所存在的对接孔阶差问题;本方案中,由于所有弹子组、弹簧的长度、直径都相等,因此可以避免凭手感判断出弹子密码,从而可以避免技术开启。
3、本方案中,由于可以采取任意多个密码(即任意多组弹子)、每一个密码有10个数字(即10对弹子)变化的密码设置方法,解决了原技术方案中只有5个密码、每一个密码只有5个数字变化,从而造成密钥量小的问题。假如采取六位数的密码设置,就符合大多数密码设置系统习惯采用的数量且每一个密码均为一位数,易记易用。
4、本方案中,由于采取了密码钥匙的技术,任何一把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都可以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密码钥匙,通过设置对应的密码开启,从而解决了原技术方案弹子锁芯钥匙需要配制,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的问题,解决了因丢失钥匙而造成的浪费、误事等相关问题。
5、本方案中,在顶弹棍收容孔不贯穿钥匙体前后表面时,定位弹片为聚拢型时(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的前端),密码钥匙的密码可先设置好,用保护套装好密码钥匙,只须一次设置密码,即可连续开启与之对应的一把弹子密码锁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密码锁,必须记住密码才能开启、输入密码时密码易泄露等问题。当需要使密码钥匙的密码复位时,通过手动转动顶弹棍,使顶弹棍上的定位齿转为背对定位弹片,再用手向后推顶弹棍即可,这种钥匙简称“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此时若定位弹片为半聚拢型时(半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的前端),可通过转动弹片定位套,使顶弹棍上的定位齿与弹片定位套上的定位弹片全部错位,用手掌向后一次把所有顶弹棍推至复位,也可在正方向旋转钥匙开启锁芯后,反方向旋转定位簧片套筒使顶弹棍脱离顶卡,借助弹子的回弹力复位。这种钥匙简称“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
6、本方案中,在顶弹棍收容孔贯穿钥匙体前后表面时,定位弹片为半聚拢型时(半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的前端),顶弹棍两端突出钥匙体前后端面,密码钥匙可采用按键输入密码的方式开启对应的弹子密码锁芯(这种钥匙简称“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弹子锁无密码功能的问题。
7、本方案中,可采用“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和“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开启弹子密码锁芯,密码钥匙复位后可直接留在弹子锁外,须开启时,取下密码钥匙重新设置密码即可开启密码相同的本方案弹子密码锁。因此,只需记住密码而可以不携带钥匙,就可以开启与之对应的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弹子锁必须携带钥匙的问题。
8、本方案中,可以专门针对35毫米直径原装普通暗锁孔而设定各部件规格,所以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密码锁,因结构复杂、体积过大不能在原装锁35立方毫米圆柱空间孔内安装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及其配合的密码钥匙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动圆柱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动圆柱套筒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动圆柱套筒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动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动圆柱的右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动圆柱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定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定圆柱的左视图;
图9是图7所示定圆柱的右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防钻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防钻柱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防钻柱的右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防钻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防钻榫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定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定位套筒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的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弹子的侧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装配图;
图20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锁芯密码的设置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的钥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钥匙体的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的钥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钥匙体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1所示钥匙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或图22所示钥匙体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26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弹片定位套的左视图;
图28是图26所示弹片定位套的右视图;
图29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所示弹片定位套的左视图;
图31是图29所示弹片定位套的右视图;
图32是本发明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或“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的顶弹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顶弹棍的侧视图;
图35是本发明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的顶弹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所示顶弹棍的侧视图;
图37是本发明密码钥匙的回拨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或“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的装配图;
图39是本发明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的装配图;
图40是本发明密码钥匙的回拨弹条弹性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密码钥匙的回拨弹条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或“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密码的设置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密码钥匙设置在保护套中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密码钥匙与弹子密码锁芯两定位点对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密码钥匙(“固定输入手复式密码钥匙”或“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密码钥匙”)开启弹子密码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式密码钥匙”)开启弹子密码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1-动圆柱套筒,2-螺纹孔Ⅰ,3-圆柱形收容腔,4-凸缘,5-定位点Ⅰ,6-钥匙插孔,7-动圆柱,8-主体部,9-弹子孔,10-延伸部,11-拨片卡口,12-定圆柱,13-螺纹孔Ⅱ,14-弹簧孔,15-中心通孔,16-泄液孔,17-防钻柱,18-阶梯孔,19-磁石安装槽,20-防钻榫,21-防钻孔,22-定位套筒,23-定位孔,24-后弹子,25-前弹子,26-定钥磁石,27-弹簧,28-对接螺钉,29-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31-钥匙体,32-后定位凸台,33-定位点Ⅱ,34-前定位凸台,35-顶弹棍收容孔,36-斜凹槽,37-扇形槽,38-内固定孔,39-弹片定位套,40-圆形套筒,41-定位弹片,42-外定位孔,43-顶弹棍,44-棍身,45-定位齿,46-回拨弹条,48-卡勾,49-定位铁片,50-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7,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该弹子密码锁芯包括动圆柱套筒1、动圆柱7、定圆柱12、防钻柱17、防钻榫20、弹子及弹簧27。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动圆柱套筒1外轮廓呈圆柱状,且其前端外缘突出设有凸缘4,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中部向前凹设有圆柱形收容腔3,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中部设有直径较圆柱形收容腔3直径小且与圆柱形收容腔3相贯通的钥匙插孔6,在圆柱形收容腔3后外壁中设有由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向前延伸且呈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螺纹孔Ⅰ2,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螺纹孔Ⅰ2,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螺纹孔Ⅰ2。在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的钥匙插孔6外侧设置有定位点Ⅰ5。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动圆柱7包括外径较大的主体部8及由主体部8后端中部向后垂直延伸形成外径比主体部8外径小的延伸部10,主体部8和延伸部10为两个中轴线相同的圆柱体,主体部8上设有贯穿主体部8前后端面且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主体部8圆周向的弹子孔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圆柱7上设有六个弹子孔9,六个弹子孔9的中轴线与主体部8的中轴线平行,延伸部10末端设有与锁栓连接的拨片卡口11,弹子孔的数量也不限于为六个,也可以为少于六个或大于六个,如可以为二个、三个、四个、八个、十个或其它数值,具体弹子孔的数量可由锁芯的大小及密码量多少等因素来确定。
如图7、图8、图9所示,所述定圆柱12外轮廓也呈圆柱状,定圆柱12的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中心通孔15,在定圆柱12前端面的中心通孔15外侧设有由定圆柱12前端面向后垂直延伸形成且与动圆柱7的弹子孔9一一对应的弹簧孔14,即六个弹簧孔14,中心通孔15的中轴线与六个弹簧孔14的中轴线分别平行,且中心通孔15的中轴线、六个弹簧孔14的中轴线还分别与六个弹子孔9的中轴线平行。在定圆柱12后端面的弹簧孔14外侧设有贯穿定圆柱12前后端面且与动圆柱套筒1的螺纹孔Ⅰ2一一对应的螺纹孔Ⅱ13。六个弹簧孔14底部中心开设有由弹簧孔14贯穿至定圆柱12后端面的泄液孔16。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防钻柱17在与弹子孔9对应位置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前端孔径小后端孔径大的阶梯孔18,其中一个阶梯孔前端外缘设有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29,在装配时,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29应与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的定位点Ⅰ5相对应。本实施例的防钻柱17上设置有六个阶梯孔18,六个阶梯孔18的位置分别与动圆柱7上的六个弹子孔9的位置一一对应,在防钻柱17的前端面上还凹设有磁石安装槽19。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防钻榫20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防钻孔21,防钻榫20由高硬度金属制造形成。如图15、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圆柱套筒1外还设置有外轮廓呈圆台状的定位套筒22,定位套筒22前端小后端大,定位套筒22内侧设有贯穿的定位孔23,动圆柱套筒1设置在定位套筒22的定位孔23内。
装配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时,如图19所示,通过对接螺钉28使所述定圆柱12前端面与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圆柱7的主体部8设置在动圆柱套筒1的圆柱形收容腔3中,动圆柱7的延伸部10设置在定圆柱12的中心通孔15中,动圆柱7的弹子孔9与定圆柱12的弹簧孔14一一对应,每个弹簧孔14设置有一个弹簧27,每个弹子孔9中设置有一对相互对接的弹子,位于后端的弹子延伸至弹簧孔14中并抵压在弹簧27前端。弹子密码锁芯设置有一至六组弹子,每一组均有十对弹子,从一至六组中的十至六十对弹子中选择任意六对弹子安装在六个弹子孔9中,图17、18所示中仅示意出一组弹子,在本实施例中仅设置有一组弹子(即十个弹子)。每一对弹子由两根长短不同弹子组成,但每一对弹子的长度之和均相等,每一对弹子包括装在弹子孔9前端的前弹子25及与前弹子25后端对接的后弹子24,设十对弹子中的前弹子25的长度呈等差递增,而十对弹子中的后弹子24的长度即呈等差递减,等差递增的公差与等差递减的公差相等;在每一对弹子的端面标注有用于区别弹子序号的编码(见图18所示),十对弹子按照后弹子24的长短依次编码为0、1、2、3、4、5、6、7、8、9,编码标在每对弹子的端面,同一对弹子的编码相同,若0至9号弹子中前弹子25的长度呈等差递减,0至9号弹子中后弹子24的长度等差递增,前弹子25等差递减的公差与后弹子24等差递增的公差相等。每根弹子与另一根弹子对接端设置成直径稍小的圆台状,且对接端的端面设置成曲面。防钻柱17设置在动圆柱套筒1的圆柱形收容腔3中并抵在动圆柱7主体部8的前端,防钻柱17的六个阶梯孔18分别与动圆柱7的六个弹子孔9相对应,防钻榫20中、前端设置在防钻柱17的阶梯孔18中,防钻榫20后端延伸至动圆柱7的弹子孔9前端。定钥磁石26设置在防钻柱17的前端的安装槽中。
弹子密码锁芯的设置方法:扭开对接螺钉28将密码锁的定圆柱12从动圆柱套筒上拆卸下来,按设定的密码挑选出六对弹子,将中轴线正上方的弹子孔9定为起点,编码为1,由1号弹子孔9算起顺时针方向六个弹子孔9分别对应编码为1、2、3、4、5、6号,装配时注意使1号弹子孔9的位置与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定位点Ⅰ5相对,设有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29的阶梯孔与起点弹子孔相对应,如设定密码是047258,则选出标注有“0”、“4”、“7”、“2”、“5”和“8”的六对弹子,然后将这六对弹子依次装入1至6号弹子孔9中,如图20所示。由于每一对弹子的对接处和动圆柱7与定圆柱12的对接处不在同一平面上,动圆柱7后弹子24卡住不能转动。弹子密码锁芯即处于闩锁状态,如图20所示。需要修改密码即用新密码弹子跟旧密码弹子调换,或调整原弹子的安装次序,方法跟设置密码的方法相同。
如图21至图39所示,本发明一种与上述弹子密码锁芯配套的密码钥匙,该密码钥匙分三种: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和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
三种密码钥匙均包括钥匙体31、弹片定位套39、顶弹棍43、回拨弹条46、保护套50等部件。
如图21至图24所示,所述钥匙体31整体呈圆柱状,钥匙体31上设有由钥匙体31前端面向后延伸的顶弹棍收容孔35,顶弹棍收容孔35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钥匙体31中,顶弹棍收容孔35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7上的弹子孔9排列方式及数量相同,顶弹棍收容孔的数量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上的弹子孔数量相同,顶弹棍收容孔的位置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上的弹子孔的位置对应。钥匙体31前端面中部凹设有铁片安装槽,铁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定位铁片49,所述顶弹棍收容孔35贯穿或不贯穿钥匙体31前后表面,如图21、22所示,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和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钥匙体31上的顶弹棍收容孔35不贯穿钥匙体31前后表面,顶弹棍收容孔35仅由钥匙体31前表面向后延伸一定距离,而未贯穿钥匙体31的后表面;如图23、24所示,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钥匙体31上的顶弹棍收容孔35贯穿钥匙体31前后表面。三种钥匙体31外表面靠前端位置都设有由后向前逐渐向内倾斜的斜凹槽36,斜凹槽36的设置使钥匙体31的斜凹槽36前端形成环形的前定位凸台34,前定位凸台34侧缘表面上设有用于标识密码排列起始点的定位点Ⅱ33,定位点Ⅱ33与其中一个顶弹棍收容孔35的位置相对应。斜凹槽36前端与顶弹棍收容孔35相贯通,钥匙体31后端突出设有后定位凸台32。如图25所示,钥匙体31上还设有由钥匙体31外表面向内凹陷设置截面呈扇形的扇形槽37,扇形槽37内侧设有与扇形槽37贯通的内固定孔38。
如图21至图24所示,所述弹片定位套39包括圆形套筒40及连接在圆形套筒40前端且向前并向内倾斜的定位弹片41,定位弹片41的数量与顶弹棍收容孔35数量相等位置对应。三种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也略有不同;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如图26、图27、图28所示,定位弹片41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40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41之间的间距小于顶弹棍43的直径;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如图29、图30、图31所示,所述定位弹片41半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40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41之间的间距大于顶弹棍43的直径,相邻定位弹片41之间有一定距离,且相邻定位弹片41片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相邻两个顶弹棍收容孔35之间的弧线距离;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如图32所示,其与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的区别仅在于其圆形套筒40的长度较短,其定位弹片41与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定位弹片41结构相同。
所述顶弹棍43整体呈圆柱状,每根顶弹棍43的棍身44一侧开有一排锯齿状定位齿45,相邻两个定位齿45的齿距跟序号编码相邻弹子的长短差(即公差)一致,三种密码钥匙的顶弹棍也略有不同: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和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简称“固定输入开启式密码钥匙”)顶弹棍43的棍身44一侧共开9个定位齿45,从前到后依次对应1、2、3、4、5、6、7、8和9个数字,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简称“按键输入开启式密码钥匙”)顶弹棍43的棍身44一侧共开10个定位齿45,从前到后依次对应数字0、1、2、3、4、5、6、7、8和9(其中0号定位齿为保护齿),相邻两个定位齿45的齿距跟相邻弹子的长短差(即公差)一致,固定输入开启密码钥匙顶弹棍43后端削去二分之一。
装配时,图26、图27、图28所示的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的圆形套筒40套在图20所示钥匙体31外的前定位凸台34与后定位凸台32之间,定位弹片41贴在斜凹槽36中且部分延伸至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设置在顶弹棍收容孔35中,在装配顶弹棍43时,六根顶弹棍43由钥匙体31前端往后插入顶弹棍收容孔35中,在刚插入时使有定位齿45一侧棍身44背对定位弹片41,顶弹棍43后端又削去二分之一,顶弹棍43可快速的插入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插入后再将其转旋转180度使有定位齿45一侧棍身44正对定位弹片41,顶弹棍43前端突出钥匙体31前端的前定位凸台34,装配后的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如图38所示,可手动调整顶弹棍43前端突出前定位凸台34的距离,定位弹片41抵住顶弹棍43不同的定位齿45使顶弹棍43伸出钥匙体31前端不同的长度进而改变密码钥匙的密码。
图29、图30、图31所示的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的圆形套筒40套在图21所示钥匙体31外的前定位凸台34与后定位凸台32之间,定位弹片41贴在斜凹槽36中且部分延伸至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装配与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装配后的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也如图38所示。
图32所示的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的弹片定位套39的圆形套筒40套在图23所示钥匙体31外的前定位凸台34与后定位凸台32之间,定位弹片41贴在斜凹槽36中且部分延伸至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设置在顶弹棍收容孔35中,在装配顶弹棍43时,六根顶弹棍43由钥匙体31后端往前插入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可快速的插入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前端突出钥匙体31前端的前定位凸台34,装配后的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如图39所示,可手动调整顶弹棍43前端突出前定位凸台34的距离,定位弹片41抵住顶弹棍43不同的定位齿45使顶弹棍43伸出钥匙体31前端不同的长度进而改变密码钥匙的密码。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钥匙还包括在转动弹片定位套39后可使弹片定位套39自动回位的回拨弹条46,如图37所示,回拨弹条46外侧末端弯折延伸形成卡勾48,所述弹片定位套39的圆形套筒40在与扇形槽37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外定位孔42,回拨弹条46内侧定位在钥匙体31的内固定孔38中,回拨弹条46的外端卡勾48卡持在圆形套筒40外定位孔42外缘(请参见图40所示)。在将弹片定位套39装配到钥匙体31外时,注意必须使弹片定位套39圆形套筒40上的外定位孔42与扇形槽37对正,将回拨弹条46一端由外定位孔42插入扇形槽37中的内固定孔38中,回拨弹条46的卡勾48卡持在圆形套筒40外定位孔42外缘。需要使设置好密码的密码钥匙的顶弹棍43复位时,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和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可通过转动弹片定位套39一定角度,使弹片定位套39的定位弹片41与顶弹棍43的定位齿45相互错开,定位弹片41不再卡持在顶弹棍43的定位齿45上,再用手掌把六根顶弹棍43统一向后压即可;也可在正方向旋转钥匙开启锁芯后,反方向旋转定位簧片套筒使顶弹棍脱离顶卡,借助弹子的回弹力复位。在转动弹片定位套39时由于圆形套筒40外定位孔42发生位移,回拨弹条46变形如图41所示,六根顶弹棍43复位后,只要松开弹片定位套39,在回拨弹条46的回复力作用下,弹片定位套39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需要使设置好密码的顶弹棍43复位时,需要手动将每一条顶弹棍43的定位齿45转到背对定位弹片41一侧,再用手掌统一向后压六条顶弹棍43。
密码钥匙密码的设置:按弹子密码锁芯所设置的密码逐一设置顶弹棍43伸出的长度。方法是将组装好的密码钥匙的顶弹棍43从顶弹棍收容孔35中拉出并使定位齿45被定位簧片卡住。密码是“1”向外拉顶弹棍43使定位簧片卡在第1个定位齿45上,密码是“2” 向外拉顶弹棍43使定位簧片卡在第2个定位齿45上,密码是“3”向外拉顶弹棍43使定位簧片卡在第3个定位齿45上,……以此类推,密码“9”则向外拉顶弹棍43使定位簧片卡在第9个定位齿45上,密码“0”不用拉(初始设定为“0”密码长度)。将定位点Ⅱ33正对的顶弹棍收容孔35编码定为1号顶弹棍收容孔35,由1号顶弹棍收容孔35算起顺时针方向六个顶弹棍收容孔35分别对应编码为1、2、3、4、5、6号。如密码047258的设置方法就是2至6号顶弹棍收容孔35中的顶弹棍43分别被对应的定位簧片卡在第4、7、2、5和8个定位齿45上,见图42所示。
为避免顶弹棍43复位忘记密码,密码钥匙密码设定好后也可不使顶弹棍43复位,而在密码钥匙外套上一个钥匙保护套50,如图43所示,保护套50为圆筒状,内径略大于钥匙体31,长度以能套住定弹棍伸出最长时的钥匙为准,保护套50筒口内侧有一道环状突垣。
用本发明密码钥匙开启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时,假设装配本发明弹子密码锁芯时,弹子密码锁芯的密码设置为047258。
用固定输入开启式密码钥匙开启密码锁:先将密码钥匙的密码设置为047258,再将固定输入开启式密码钥匙前定位凸台34上的定位点Ⅱ33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套筒上的定位点Ⅰ5对正(见图44),之后将密码钥匙的六根顶弹棍43与弹子密码锁芯的六个防钻榫20孔一一对正,六根顶弹棍43从防钻榫20孔插入弹子密码锁芯内,每一对弹子即被顶向前面,当密码钥匙插入到位后,每一对弹子的对接接缝和两个圆柱之间的接缝(动圆柱主体部8后端面与定圆柱12前端面的对接接缝)对齐,如图45所示,此时动圆柱7可相对定圆柱12转动,顺时针旋转密码钥匙,防钻圆柱、动圆柱7也随之旋转,动圆柱7的延伸部10即可带动拨片拨动锁闩回收实现开锁等锁具功能,开锁完成后,松开钥匙,动圆柱7在锁闩的带动下旋转回到起点(两定位点对正),钥匙也随之转动回到起点。此时即可直接抽出(固定输入开启手复位式密码钥匙)或先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弹片定位套39使顶弹棍43在弹子回弹力作用下回位再抽出(固定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按键输入开启自或手复位式密码钥匙)钥匙,弹子组在弹簧27的推动下归位卡住动圆柱7,使锁芯回复到闩锁状态。
用按键输入开启式密码钥匙开启密码锁:将此种密码钥匙的六根顶弹棍43与密码锁芯的六个防钻榫20孔一一对正,从防钻榫20孔插入锁芯内,钥匙即被定钥磁石26吸附固定。逐一按下六根顶弹棍43,每一根按下的次数视其对应的密码数而定。六个密码按完后,六对弹子组的每一对弹子的对接接缝和两个圆柱之间的接缝(动圆柱7主体部8后端面与定圆柱12前端面的对接接缝)对齐,见图46,此时动圆柱7可相对定圆柱12转动,顺时针旋转密码钥匙体31或弹片定位套39,防钻圆柱、动圆柱7也随之旋转,动圆柱7的延伸部10即可带动拨片拨动锁闩回收实现开锁等锁具功能。开锁完成后,松开钥匙,动圆柱7在锁闩的带动下旋转回到起点(两定位点对正),钥匙也随之转动回到起点。此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弹片定位套39,六根顶弹棍43的定位齿45即脱离弹片定位套39的定位弹片41,弹子组在弹簧27的推动下归位卡住动圆柱7,使锁芯回复到闩锁状态。与此同时,六根顶弹棍43也被顶出回归原位;松开手,定位簧片在回拨弹条46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夹住顶弹棍43,钥匙即回到初始状态。
用密码钥匙开启弹子组错位非正常闭锁状态的弹子密码锁芯:在用密码钥匙开启锁芯的过程中,当旋转钥匙不到位,或者在开启动作完成但钥匙未随锁芯回旋到原起点位时即抽出钥匙,有可能会使弹子提前回弹造成弹子组错位锁芯非正常闭锁。此时锁芯处于非正常闭锁状态。开启非正常闭锁状态锁芯的方法是:抽出密码钥匙,将密码钥匙上的定位点Ⅱ33跟密码锁防钻柱上的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29对正并插入锁芯,接着按前述正常的开启程序开启、抽出钥匙即可。
本发明密码钥匙密码的保护:(1)使用者可记住密码前提下的操作,使用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钥匙开启密码锁,完成后反方向旋转钥匙套筒,借助弹子回弹力将顶弹棍43顶出回位再抽出钥匙或者抽出钥匙后手工反方向旋转钥匙套筒将顶弹棍43推进钥匙体31内使之回位;(2)使用者记不住密码的前提下的操作,使用固定输入开启手复式钥匙,如果记不住密码,又想保护密码不泄露,就可以采取直接套上保护套50的措施,下次使用时把钥匙从套筒中取出即可。
本发明密码钥匙还实现了免携带钥匙开启锁具的功能:在门锁上插一把本发明密码钥匙(初始状态的)或者临时取得本发明密码钥匙。在此前提下,使用者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开启门锁:一种是使用按键开启自复式钥匙开启:具体方法见前述。一种是使用固定输入开启自(手)复式钥匙:需要开启锁具时,将钥匙重新设置相应密码即可用此钥匙开启门锁。同理,在钥匙丢失后,因所有密码钥匙初始状态都一样,只要重新获得一把本发明所述的密码钥匙设置成对应密码即可开启锁具。
技术开启的防范:由于将弹子一端进行长边倒削(每根弹子与另一根弹子对接端设置成直径稍小的圆台状,且对接端的端面设置成曲面),因此可以避免弹子头在弹簧27的推动或者人力前顶时,被两个孔洞接口处形成的阶差卡住或阻滞,从而避免被据此技术破译出密码。
暴力开启的防范:由于加装了防钻榫20和防钻柱17,因此可以避免弹子脱落和被用电钻破坏开启锁具。由于顶弹棍43的直径小于弹子的直径,所以当试图用与弹子相同材质的钥匙模或类似工具,通过顶弹棍43插入孔做暴力开启时弹子不会先断折,因此可以避免暴力开启。
互开的避免:按35立方毫米圆柱空间设置密码数及各部分零部件规格的本实用新型,相邻密码弹子的最小高度差可以达到2毫米。这个高度差远远大于普通弹子锁相邻弹子的高度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普通弹子锁互开率高的情况。
本实施例弹子密码锁锁芯可以与现有的锁闩配合组成完整的弹子密码锁具。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其特征在于,该弹子密码锁芯包括动圆柱套筒(1)、动圆柱(7)、定圆柱(12)、防钻柱(17)、防钻榫(20)、弹子及弹簧(27);所述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中部向前凹设有圆柱形收容腔(3),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中部设有直径较圆柱形收容腔(3)直径小且与圆柱形收容腔(3)相贯通的钥匙插孔(6),在圆柱形收容腔(3)后外壁中设有由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向前延伸且呈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螺纹孔Ⅰ(2),在动圆柱套筒(1)前端面的钥匙插孔(6)外侧设置有定位点Ⅰ(5);所述动圆柱(7)包括外径较大的主体部(8)及由主体部(8)后端中部向后垂直延伸形成外径比主体部(8)外径小的延伸部(10),主体部(8)上设有贯穿主体部(8)前后端面且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主体部(8)圆周向的弹子孔(9),延伸部(10)末端设有与锁栓连接的拨片卡口(11);所述定圆柱(12)的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中心通孔(15),在定圆柱(12)前端面的中心通孔(15)外侧设有由定圆柱(12)前端面向后垂直延伸形成且与动圆柱(7)的弹子孔(9)一一对应的弹簧孔(14),在定圆柱(12)后端面的弹簧孔(14)外侧设有贯穿定圆柱(12)前后端面且与动圆柱套筒(1)的螺纹孔Ⅰ(2)一一对应的螺纹孔Ⅱ(13);所述防钻柱(17)在与弹子孔(9)对应位置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前端孔径小后端孔径大的阶梯孔(18),其中一个阶梯孔前端外缘设有密码排列起始点标志(29);通过对接螺钉(28)所述定圆柱(12)前端面与动圆柱套筒(1)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圆柱(7)的主体部(8)设置在动圆柱套筒(1)的圆柱形收容腔(3)中,动圆柱(7)的延伸部(10)设置在定圆柱(12)的中心通孔(15)中,动圆柱(7)的弹子孔(9)与定圆柱(12)的弹簧孔(14)一一对应,每个弹簧孔(14)设置有一个弹簧(27),每个弹子孔(9)中设置有一对相互对接的弹子,位于后端的弹子延伸至弹簧孔(14)中并抵压在弹簧(27)前端,防钻柱(17)设置在动圆柱套筒(1)的圆柱形收容腔(3)中并抵在动圆柱(7)主体部(8)的前端,防钻柱(17)的阶梯孔(18)分别与动圆柱(7)的弹子孔(9)相对应,所述防钻榫(20)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防钻孔(21),防钻榫(20)中、前端设置在防钻柱(17)的阶梯孔(18)中,防钻榫(20)后端延伸至动圆柱(7)的弹子孔(9)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圆柱(7)上设有六个弹子孔(9),定圆柱(12)上设有六个弹簧孔(14),防钻柱(17)上设置有六个阶梯孔(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密码锁芯设置有一至六组弹子,每一组均有十对弹子,从一至六组中的十至六十对弹子中选择任意六对弹子安装在六个弹子孔(9)中,每一对弹子由两根长短不同弹子组成,每一对弹子的长度之和均相等,每一对弹子包括装在弹子孔(9)前端的前弹子(25)及与前弹子(25)后端对接的后弹子(24),设十对弹子中的前弹子(25)的长度呈等差递增,而十对弹子中的后弹子(24)的长度即呈等差递减,等差递增的公差与等差递减的公差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其特征在于,每根弹子与另一根弹子对接端设置成直径稍小的圆台状,且对接端的端面设置成曲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子密码锁芯,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对弹子的端面标注有用于区别弹子序号的编码。
6.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弹子密码锁芯配套的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该密码钥匙包括钥匙体(31)、弹片定位套(39)、顶弹棍(43),所述钥匙体(31)整体呈圆柱状,钥匙体(31)上设有由钥匙体(31)前端面向后延伸的顶弹棍收容孔(35),顶弹棍收容孔(35)呈圆环状均匀排列在钥匙体(31)中,顶弹棍收容孔(35)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与弹子密码锁芯动圆柱(7)上的弹子孔(9)排列方式及数量相同,钥匙体(31)外表面靠前端位置设有由后向前逐渐向内倾斜的斜凹槽(36),斜凹槽(36)的设置使钥匙体(31)的斜凹槽(36)前端形成环形的前定位凸台(34),前定位凸台(34)侧缘表面上设有用于标识密码排列起始点的定位点Ⅱ(33),定位点Ⅱ(33)与其中一个顶弹棍收容孔(35)的位置相对应,斜凹槽(36)前端与顶弹棍收容孔(35)相贯通,钥匙体(31)后端突出设有后定位凸台(32),所述弹片定位套(39)包括圆形套筒(40)及连接在圆形套筒(40)前端且向前并向内倾斜的定位弹片(41),定位弹片(41)的数量与顶弹棍收容孔(35)数量相等位置对应,圆形套筒(40)套在前定位凸台(34)与后定位凸台(32)之间的钥匙体(31)外,定位弹片(41)贴在斜凹槽(36)中且部分延伸至顶弹棍收容孔(35)中,所述顶弹棍(43)整体呈圆柱状,每根顶弹棍(43)的棍身(44)一侧开有一排锯齿状定位齿(45),相邻两个定位齿(45)的齿距跟序号编码相邻弹子的长短差一致,顶弹棍(43)设置在顶弹棍收容孔(35)中,顶弹棍(43)前端突出钥匙体(31)前端的前定位凸台(34),定位弹片(41)抵住顶弹棍(43)不同的定位齿(45)使顶弹棍(43)伸出钥匙体(31)前端不同的长度进而改变密码钥匙的密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弹棍收容孔(35)贯穿或不贯穿钥匙体(31)前后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片(41)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40)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41)之间的间距小于顶弹棍(43)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片(41)半聚拢的连接在圆形套筒(40)的前端,相邻定位弹片(41)之间的间距大于顶弹棍(43)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钥匙还包括在转动弹片定位套(39)后可使弹片定位套(39)自动回位的回拨弹条(46),回拨弹条(46)外侧末端弯折延伸形成卡勾(48),钥匙体(31)上设有由钥匙体(31)外表面向内凹陷设置截面呈扇形的扇形槽(37),扇形槽(37)内侧设有与扇形槽(37)贯通的内固定孔(38),所述弹片定位套(39)的圆形套筒(40)在与扇形槽(37)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外定位孔(42),回拨弹条(46)的内侧固在内固定孔(38)中,回拨弹条(46)的外端卡勾(48)卡持在圆形套筒(40)外定位孔(42)外缘。
CN201410402108.3A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9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108.3A CN104179400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108.3A CN104179400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400A CN104179400A (zh) 2014-12-03
CN104179400B true CN104179400B (zh) 2016-12-07

Family

ID=51960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21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9400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9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8516A (zh) * 2017-04-05 2017-07-21 江阴市东方锁业有限公司 防盗多排牙花钥匙的锁具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8044Y (zh) * 1996-04-03 1998-04-08 梁永才 机械密码锁
CN203113926U (zh) * 2013-03-20 2013-08-07 胡启学 一种双重防盗锁芯及与之匹配的钥匙
CN204098631U (zh) * 2014-08-15 2015-01-14 刘力祥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0784B (en) * 2007-09-26 2011-04-21 Taiwan Fu Hsing Ind Co Ltd A method for a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US8448484B2 (en) * 2008-05-07 2013-05-28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8044Y (zh) * 1996-04-03 1998-04-08 梁永才 机械密码锁
CN203113926U (zh) * 2013-03-20 2013-08-07 胡启学 一种双重防盗锁芯及与之匹配的钥匙
CN204098631U (zh) * 2014-08-15 2015-01-14 刘力祥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400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8631U (zh)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CN104179400B (zh) 一种弹子密码锁芯及与其配套的密码钥匙
CN104343289B (zh) 一种弹子密码锁及钥匙
CN103089077A (zh) 一种识别机械钥匙特征的智能锁头
TWI485309B (zh) 可更換鎖匙之鎖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02578170U (zh) 自滑叶片内双边柱外压弹子多方位锁定锁头
CN103174331A (zh) 钥匙型条式机械密码锁
CN105239839B (zh) 须用多款钥匙一同实现开锁的锁芯不动的锁头
CN203201280U (zh) 钥匙型轮式机械密码锁
CN103375058A (zh) 自滑叶片内双边柱外压弹子多方位锁定锁头
CN108952336A (zh) 一种无钥匙盲开机械密码锁
CN205063564U (zh) 一种可自行拆装并改变密钥的锁具
CN109057544B (zh) 机械式密码锁
CN109236047B (zh) 一种地心无簧空转杠杆锁芯
CN103233619B (zh) 防技术开启的新型锁头
CN107100440A (zh) 锁孔设有安全导杆的锁头
CN104929433A (zh) 无声平面自设密码弹子机械锁体
CN206158366U (zh) 具有曲线匙槽的安全钥匙及锁芯组件
CN203795982U (zh) 一种防护型密码锁
CN101538966A (zh) 一种锁
US20180298644A1 (en) Block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Mechanical Lock
CN204663181U (zh) 无声平面自设密码弹子机械锁体
CN106401319A (zh) 用钥匙开锁的机械挂锁
CN203867309U (zh) 一种被动式软联动边柱锁
CN208056861U (zh) 智能电子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ng Qiuping

Inventor before: Liu Lix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4

Address after: 528415, No. 13, Zhengwen street, Guangdong,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Lam Tong Hard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Dongfeng Town Lao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Gold Street Hechi city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uocheng Mody 546400 No. 399

Patentee before: Liu Lixi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5